中美妇女地位变化随想 (转自心育心网站)
徐浩渊来到美国十四年,我总觉得象是从世界的一个端点走到了另一个端点。中、美两国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与人的心态好似两国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截然相反。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中美两国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之差异,以及这种地位变化的戏剧性。记得刚到美国的第一年,“狮子会”(Lion Club)邀请我给他们的星期午餐聚会做一个讲话。提出来的题目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大约由于我解释了这项政策的必要性,使得大多数俱乐部成员感到扫兴。之后,提问时,突然冒出:“请讲一下来美国后,使你感到惊讶的三件事。”我认真想了一下,答道:“惊讶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美国人如此保守,二是美国妇女地位如此低下。”当场在座的人脸都拉得长长的。我方才意识到,听众场所是美国最保守的纯男性社团,成员均为自以为成功的男性律师、银行家与企业家。他们期望听到一些东方“不开化”社会的轶事,做为饭后茶余的甜点。不料我讲的大实话,使大家从扫兴到了败兴。
我是1949年生人。在中国长到32岁,自我概念系:我是一个人。到了美国后,我好象突然领悟到:我是一个女人。如同大多数中国女性,初到此地,首先感受到美国男人对女人在公共场所中特别的照顾与殷勤。两个人同时走到一个门口,男人一定开门让你先进去。Lady first。去高级餐馆吃饭,侍者给女性拉开椅子。到美国人家做客,出门时男主人一定侍候你把大衣穿好。经过汗流夹背挤公共汽车的困境后,被别人如此款待,心里自然感到特别舒服愉快。但是,住得时间长了,也许因为自己是研究行为科学的,渐渐明白了美国男人的这种行为,并不主要是在表达他们对女性的尊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公众显示他的绅士风度与教养。有趣的是,在这种特有的被保护、被照顾的情势下,美国女性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心理劣势。
美国女性的自我心理感受,主要取决于男性对她的反应。女人从小到大都在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变成一个讨男人喜欢的人。整个社会对男女的不同期望与区别对待,从新生儿落地就很分明。走在美国大街上,最易辩识无误的是婴儿的性别。男婴衣饰为蓝色,女婴则是淡粉。名字自然一听便知男女。长到入学年龄,家长特别以自家男儿在运动场上的业绩而荣耀。对女儿,则盼望她长得漂亮可人,能被选上在竞赛场外面踢大腿的啦啦队。到了二十至三十岁,女人最焦虑的是能不能嫁出去。得到异性的求婚,女性表现为尖叫着几乎昏死过去。在一个家庭中,哪怕妻子的教育与智力水准明显优于丈夫,丈夫依然是家庭的绝对中心。多次见到我的女友,为了丈夫找到一个远不如她的外地工作,而放弃她自己尚好的职位,随他而去,低就当地的工作。即使妻子的工作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每日回到家后,做饭、洗衣、清理房间与照顾孩子,仍然是她的责任。妻子从心理上依旧感到自己是个依靠者。美国学术界的普通概念是女性智力不如男性,证据是心理测验中,男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感。由此解释女人不如男人适宜学习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在政界,社会推崇的是肯尼迪妻子那种花瓶式夫人。漂亮、有钱,生儿育女,没有职业。充分衬托出总统丈夫的威武雄壮。撒切尔那样的女性总统在美国社会完全没有可能。科林顿夫人,公认的比其丈夫聪明能干。显然不甘于只做花瓶,身为律师的第一夫人,试图做点实事。结果不单自己遭到社会非议, 也“损害”了丈夫的领袖形象。
尽管如此,近二十年来美国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是缓慢而稳步地提高着。二、三十年前,美国女性大多数不工作。目前93%的就业年龄妇女工作。旧日最好的女性职业是中小学教师与护士。如今,女医生、女律师、女教授已不鲜见。但是她们的收入平均比相同资历的男同僚低。为了维持同样的位置,她们必须双倍出色于男人。我有一批这样的女朋友。大多数40岁左右,事业成功,但个人生活多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为与男人的关系而困惑。她们从心理上已经不能服从传统意识之压迫,但又很难彻底摆脱传统意识的局限。比较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一代,男女关系与家庭生活呈现出更多的平等局面。男孩子喜欢教育水准高,自食其力,有主见的女孩子。女性对男性的要求也从:一个好的保护人与养家者 (Protecter
and Provider),逐渐变为追求男性的敏感、聪明,以及对她们的理解与尊重。
我注意到美国人喜欢看见、听见其它社会妇女的悲惨遭遇的故事。二年前,电影“喜福会”(Joy Luck Club)描写的中国妇女的“悲惨境遇”,似乎给美国观众很大的心理安慰。当我告诉他们,这只是中国的历史了。目前中国城市妇女的地位,在很多方面优于美国妇女。听者往往先是惊讶不已,继后产生明显的不舒服。相对来讲,中国妇女的地位如同中国的社会结构,近五十年来的变化是全世界难以想见的。1949年后,中国妇女在政治上有了选举权,这在美国是建国150年后才发生的事;经济上的同工同酬,是美国至今无法实现的事。但是,由于中国妇女地位提高的速度与幅度之快、之大,这种改变也特别容易反复。我的母亲是1919年生人。二十年代,她险些被裹了小脚;三、四十年代,她是上海参加抗战活动的大学生;五、六十年代活跃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文化革命”被诬为“国际特务”而专政。九年前,我回国探亲时,发现她老人家将自己过去参加外事活动时,与周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照片统统塞到床底下,并且很不愿意提起这段历史。与母亲同龄、有相似经历的阿姨们,也都或多或少陷入这种压抑情绪。她们甚至懊恼,过去没有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贡献给自己的家庭。我儿时的女友们,尽管事业都挺成功,也常常来信倾诉精神苦衷。两年前,我回家探亲时,发现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女性发展的两极分化。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一类拼命读书,成绩优异,从小学到大学,使得男孩子们望尘莫及。另一类,梳妆打扮,施展所有“女人的本领”去“傍大款”。中国原本是一个一夫多妻的社会,娶妻养妾的意识有它根深蒂固的根基。我惊讶地看到报纸上广告招聘秘书,公然要求二十五岁以下的女性。就差没有询问“三围”尺寸了。社会上出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讨论。所有这些现象,我称之为“复辟”。有其必然性,但毕竟不是时代的主流了。
仔细查看历史,中国妇女的地位从来与西方妇女不同。西方女人从生到死,一直是用男人给自己定位,永远是个陪衬。中国曾经是个宗法社会,一个女人的地位,随着她在家庭中的身份而改变:刚生下来是他人的女儿,孙女,姝妹,有人疼。出嫁后,变成人家的媳妇,儿媳妇,怕是境迂最惨的阶段。生了孩子,特别是生了儿子,变成母亲,祖母,受到尊敬。中国人敬老。雄性寿命短于雌性是所有地球上的动物的共性。老太爷死了,有长子、长孙的老太太,贾母一类,便成了家庭中的权威,称之:老祖宗。旧时代的东方女子似乎比起西方女子还有一个盼头。连观音菩萨从印度传到中国,也变成了女性形象,广为供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的男女之情,也与西方截然不同。西方童话中,永远是受苦受难的穷弱女子,被英武、强大的白马王子救出火坑。中国的故事却是富贵小姐看上穷书生。皇帝的公主招穷书生考中的状元郎为驸马。连天上的仙女下凡都闹着嫁给小牛郎和书生董永呢。比较起来,西方女子实际,用性吸引,性关系为自己谋取生营。而中国女子更为浪漫,留下了这许多殉情的悲剧。这种不同,我想渊源于中国人历来敬智力,重精神,西方人敬武力,重实物。女人体力不胜男人,但智力却是平等的。基于中华民族这种尊敬智力的传统,1949年后,男女平等的政策才得以推行得如此畅快。使得我们这批解放初期出生的女子,成长过程最少遭受男女不平等的压迫。
前些时,有位30年前的老朋友从中国打电话来。谈完公事后,他半开玩笑地逗我:“二
十五年前,你‘巫’见了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再使点巫术气,告诉我往后二十五年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离开中国十四年了,不敢瞎说。只是隐约感觉到,下个世纪中,世界怕是会看到三个大平衡:东、西方的平衡,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平衡,男、女的平衡。东方社会的物质生活现代化了,其伟大的精神财富才得以开发与传播。最终会结束近二百年来<东、西方社会从物质到文化的不平衡状态。人类从体力劳动过渡到智力劳动为主导的时代。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精神需求将成为生存的主要问题。同时,女人也从依附的地位解放出来,变成一个完整的人。其实,女人的解放,也是男人的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必然过程。
1995。8。9。费城。(发表在“光明日报”1995年9月12日) 我觉得中国城市妇女地位整体上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比日本和韩国的妇女地位要高,美国的妇女一直都是很追求独立的,看来有些地方还不如中国的女子,我要求自己做一个受教育水平高,经济上能独立,有主见的女子,不想依赖老公,结婚不是为了寻找幸福,而是愿意和另一个人共享我们已经有的幸福感,从中才能产生1+1>2的幸福感。这是徐博士书中的一句话,我很赞成,也非常受启发。 3.8又快到了。国家一直提倡我们做“四自”女职工,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刚听到这句话时,完全把它当成了政治口号,跟自己毫无关系。经过多年的生活沉积,才真正体会到这八个字的深刻含义。它是用血和泪凝成的。我们也许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物质生活,有的只是疲惫的身躯和累累的伤痕。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是一个“大写的人”,仍然有战胜自我的决心和勇气。 同意,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不管男人女人都需要,而且尤其是女人.缺少这些品质的男人不能称其为男人,缺少这些品质的女人是可怜的女人. 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