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讲“孔子为官之道”转自搜狐网
2007 年8月7日 傅佩荣第一讲 为官之道
诸位女士、诸位先生,非常荣幸有机会在山东卫视向诸位报告我长期研究孔子的心得。我们今天第一讲的主题是 “孔子的为官之道”。
人的社会要分工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 分工合作之后,自然就出现分层负责的现象。有了分层负责,社会上、国家里面大大小小的官员就出现了。我们就一定很想知道,孔子对为官有什么看法。
在古代,做官和念书人是很难分开的。古代有所谓的大学,它的入学资格是限制在世袭封建贵族的子弟以及民间杰出人士的青年。所以孔子小时候,也没有念大学的机会,他靠自学,所以其他念书人经过大学的训练,就是要出来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实现读书人的抱负。而另一方面,做官需要具备条件,如果……社会就很难上轨道,所以为了让我们今天的主题能够很快的切入今天的主题,那就孔子的生平经历来作说明。看看他在那个时代,夏朝已经过去了,商朝也过去了,周朝也过去一百多年,孔子的时代是春秋时代末期,天下乱了,礼崩乐坏的情况让孔子非常忧心。我们一会会谈到他的哲学经验再说。
今天特别要说出来的是他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十五岁立志求学,这话很多人觉得奇怪,因为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六岁上小学,但上小学不代表立志。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差很多。孔子的立志是终身奉行。我自己教书三十年了,每一次念到孔子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就觉得非常佩服。因为很多人教书都跟我一样,不大好意思说,学就厌,教就倦,又坚守岗位。所以我们看到孔子他在学和教方面都作了示范。但是很重要的是他希望能有所用。学了之后不能替百姓服务,那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孔子他从小立志,一路发展上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1:31 编辑 ] 那么他实际上做过什么样的事呢?根据历史资料,他小时候很穷,需要做各种家务。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成年了,真的需要固定的收入,他就去做小公务员。古代的官和吏是分开的。他只能作吏,等于是基层的公务员。他在季氏手下做过两件事。所谓的季氏在鲁国,当时的鲁国啊,我们说四分五裂啊,四分了差一点就五裂了。他的四分就是鲁国国君是一分,另外还有三家大夫,势力非常大。孟氏、叔氏和季氏。其中季氏特别有权利。
孔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季氏的家。家就是古代的大夫,有家,诸侯有国,季氏之家是非常庞大的组织和产业。孔子负责什么呢?负责仓库里面的柴跟货,能不能平衡。他做的时候,一年下来效果非常好。他前面几任,做得不太好。东西掉了也不知道。收支不平衡。所以孔子等于负责像是会计这样的工作。他说他只要把进出货都极清楚就好了。一年下来,成效斐然。在这之后呢季氏派他去趁田,衬田就是负责管理像牧场这样的地方。他一年下来之后呢,牛羊长得非常茁壮,并且繁殖的特别多。孔子好像是很有办法。事实上他就是尽忠职守。一个人只要尽忠职守,一天八小时上班,我想什么事都可以做好。如果你 职守的话,每天在单位里面也不见得有什么用。
孔子年轻的时候做事就很负责任。可能有很多人好奇,孔子后来以什么为生呢?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生存不容易,尤其孔子二十岁的时候要结婚,有孩子了。他要养家活口啊。他会怎么做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束修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不教的。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事实上我们也知道,他收的束修并不是指的学费。我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东汉郑玄啊他说,束修仅仅指的是15岁。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话的意思是说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十五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那他后来自己回馈社会。他自己很喜欢用一种历来代表年龄,譬如说,我们今天回到春秋时代,你见到一位姑娘,你不能问她今年几岁了,因为古代人年龄的计算不像现在这样的精确,所以你问一个人今年几岁,他说比去年多一岁,问他去年几岁,他答比前年多一岁。所以问女孩,及笄了没有;而问一位男子,要问加冠了没有,加冠代表二十岁。你只要过了一定的礼的年龄,就可以改变身份,进入社会,有不同的**。孔子说,十五岁以上没有不教的。这样讲虽然恢复了孔子收学费这个缺点,很多人把这个当作缺点,因为他们喜欢把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对比。苏格拉底的年代比孔子晚,但他有个特色,从来不收学费,并且狠狠地批评别人收学费。这样一来的话,孔子收学费就变成一个缺点了。所以今天第一点就先替他说清楚,他没有收束修。 那他怎么生活呢?这还是一个问题。他后来的生活主要是助丧,帮助别人办丧事。很多人说这好像是很奇怪的行业,但事实上我们不要忘记,古人最重视的就是丧礼,桑历史非常繁复的,从一个人过世到埋进坟墓,要经过五十几道手续,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并且这是不能累积经验的。这通通请专家吧。孔子就是这样的专家。
《论语》里有几句话可以证明我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第一,孔子曾经说过,年轻人到外面去要尊敬有躬亲身份的人。因为古代的人,他做官退休以后,回到故乡可以穿特定的服装,你一上去就知道这是对国家有功的人。回家的时候就是要伺候长辈,第三句话最重要了,丧事不敢不勉——替别人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我们要问,如果孔子的职业不是替别人办丧事,他这句话怎么能说得出呢?并且第四句话是,“不为酒困”。在山东这个地方冬天很冷,晚上喝喝酒,但他喝酒从来不会喝醉,喝酒是每天都可能出现的事,办丧事恐怕每个月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孔子助丧为业也是很可能的事情。并且《论语》里还有另外一句话,是学生所记的,学生说,“老师在家里办丧完吃饭,从来不曾吃饱过。”我们不仅要问,孔子为什么老去办丧事人家的旁边吃饭呢?因为他负责主持丧礼。但重要的是后面那句话,“从来不曾吃饱过”。你如果从事一个行业,有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了,因为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孔子不一样,他没一天都是感情重新开始。他的生命具有非常丰富的能量跟创意,我们越是了解他,越觉得这个人太神奇了。
那么我说孔子跟他的学生们,以办丧事为主要的职业,还有另外一个附带的证据。就是孔子过世以后,后来墨家的人出现,墨家的人主张最好节俭,所以他们就批评孔子的学生,用一句话非常恶毒来说,他们说孔子的学生们很不象话,听到有钱人死了就很高兴,说“吃饭的机会来了”,这句话就是证明,说明孔子的学生确实替别人办丧事。这是古代高尚的并且是高难度的行业。这样一讲就没有问题了。我们不要执著于孔子没有肉干怎么生活,并且我再补充一点,《论语》里面的材料太丰富了,孔子有个习惯,他说“沽酒,市脯,不食”,市面上买的酒,买的肉食他不吃,那你送肉干不就白送了吗?并且司马迁说,孔子有三千弟子,每个人送十束肉干,三万束肉干怎么吃呢?所以这些都足以说明孔子本身有正当的职业。 但是他到了五十一岁的时候,出现一个转折点,因为鲁国的政局一直变动不安,而孔子五十一岁已经知天命了,知道说他应该为社会做一点事,有些贡献,他就出来做官了。先是担任一个县长,这个人一做事就全力以赴,当县长一年就成模范县,全国没有县比他的县更好。立刻升官,担任小司空,司空是古代负责建设的官,等于是工程部门,小司空等于是副长官,他做了一年之后呢,他做的太好了,立刻又升,升到司寇,司寇是负责治安的,他一当司寇之后,鲁国大治。大治就是说全鲁国都是上轨道的,市场上面做小动作的、骗钱的……这些统统消失了。大家听到孔子上来,就自动改善了。另外呢,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就靠八个字:“路不拾遗,男女分途”。东西掉地上没人捡,男女走在路上分开的,省的嫌疑。所以这样使得整个鲁国气象一新。但是很不幸的,你做的越好,当时各国在竞争啊,其他国家就开始紧张了,而且孔子做到最后还涉嫌相士,就是总理啊,代理总理。
这时齐国紧张了。我们常常说齐鲁,齐鲁以前有一点竞争的关系,他们的老祖先是好朋友。齐国是姜太公,鲁国是周公,他们各有不同的理念,发展起来各国的风气也不一样。所以齐国看到鲁国大治就紧张了,立刻送了80个美女,120匹好马,送给鲁定公,“安定”的“定”。定公就不定了,就每天欣赏这些美女、欣赏赛马,就不理孔子。孔子很认真啊,每天办完公务还要传呈上去,后来鲁定公觉得很烦,毕竟真正当政的还是季氏,就是疏远孔子。在一次祭祀的时候,没有按照礼的规定,把祭肉分给孔子,这就等于暗示啊,比如说今年年底我 了,老百姓要让谁走开路就把鸡头对准谁,你自己看着办吧。孔子没有收到祭肉,就知道鲁公不太重,就是不太愿意重用他了,就在他五十五岁辞职。
(孔子)做官只有五年,五年之内鲁国大治,所以很多人常问我说给孔子机会,真的能平天下吗?我说你真的太小看孔子了,他五年之内使一个鲁国由一个分崩离析变成蒸蒸日上的强国。如果你给他机会,天下大同也不见得是很困难的事情,他周游列国,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通常你当到司寇这样的官,大夫,有一定的资源,你可以退休啊,可以享福啊,但是孔子没有。周游列国。因为当时还是周朝,他希望在别国受到重要,共同来支持周朝,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当然周游列国十三年了,非常辛苦,在里面发生了很多故事,也最鉴证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像君子固穷,小人穷斯烂矣,就是他在过程里面最好的写照。
君子在穷困之中能够坚持原则,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你遇到考验能不能坚持,他用了许多比喻,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的一位学者,他到了六十八岁,年纪大了,回到老家,担任国家顾问,到七十三岁过世,他一生到底有怎样的想法,对于我们从政的人,为官的人,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呢?所以底下,我们就说明一下,他认为从政的条件是什么。譬如说,你今天要做官,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是知识与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所以像孔子学会五经六艺。五经就是《诗》、《书》、《礼》、《乐》、《易》,代表文学、历史、哲学还有社会规范加上历数,等于是全方位的学习。六艺呢,有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古代的技能。有这样的知识根技能,你才能让一个社会或团体维持发展,孔子本身呢也希望学生也能学到。他的学生确实也学到了,有一次,季氏就问你学生里面有哪些人才,你可以推荐。孔子平常不太愿意主动说,谁如何谁如何,因为他的标准很高。譬如说他的学生里面,鲁哀公就问,你的学生里面,那位学生好学?照理说你是孔子,有那么多学生,好学的应该很多吧,结果孔子说,好学的只有一个,叫做颜渊,但他不幸短命死了。很多人念到这里就很担心,好学和短命有什么关系,这里就要提醒朋友们,颜渊短命和好学完全无关。他是因为家里比较穷困,有比较不爱运动,身体健康有些问题,但是他这一生树立的典范千古不朽。我们有机会还会谈到。孔子公开称赞的学生,毫无保留的称赞,就是颜渊。那么颜渊这个学生过世之后,孔子说再也没有好学的了。
另一方面呢,德行最好的是谁?颜渊。颜渊比孔子还早一年过世,孔子非常伤心,那么我们现在还是回到别的学生吧!于是季氏就主动地问他,他说“子路怎么样?”子路来了,子路是孔子很有名的学生,非常的豪爽,典型的山东人。但是,他有时对于学习比较没有兴趣,他希望可以立刻为国家服务。所以季氏问自路能不能做官,孔子说子路“果”,一个字,就是果决。他遇到事情下判断的时候非常的快速。孔子在《论语》里面有句话称赞子路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听到片面之词就可以判断诉讼案件的,大概就是子路吧!有些人把这些话讲为三言两语就可以判断案件,三言两语判断并不困难,片面之词就能判断,说明代表什么?子路这个人刚正又很果决,所有的人见到子路都自然而然讲真话。诉讼案件最怕你讲假话,讲假话可以测谎,那是不能测谎,毫无办法。但子路往堂上一坐,光明正大,所有的人统统说真话了,所以孔子说只有子路能做到。听片面之词,本来应该听两造之词啊,子路听一面就知道谁对谁错了,他有这样的过人本领。那么这样的学生他要做官有问题吗?孔子说毫无问题。 第二位再问,子贡能不能做官,孔子说子贡非常通达。子贡是孔子学生里面特别聪明,口才特别好的一位学生。他对任何事情都想得很透彻,天下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是你是否找对方法而已。子贡是这样的人才。事实上,后来子贡在鲁国作外交工作做的非常出色,把鲁国一个弱国变成一个可以和各个国家分庭抗礼(的国家),就靠子贡。
第三位,他再问冉有怎么样,就是冉求。孔子评价冉有多才多艺。多才多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你办事,我放心”,这是多才多艺。他什么事都可以把他做好。但是他有个缺点,他比较没有原则。他当季氏的家臣当总管的时候,就替季氏增加税收,让季氏的财富又增加了。孔子很生气,他很少这么生气。学生不好了,老师也要负连带责任的,要划清界线,各位同学,冉有不是我们同道,大家可以“鸣鼓而攻之”,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批评冉有。因为他做官并没有提百姓服务,反而替他的长官服务,让他的老板税收增加了好几倍。这个完全违反孔子的原则。所以孔子教学生做官,不光是做一个好官,让上级赏识,而是要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基本的原则。所以说你要做官的话,要有几本的能力和知识,毫无疑问,孔子的学生是合格的。
因为当时做官,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生下来就是官,像孟氏、叔氏、季氏,我生下来就继承了祖先的官位;另一种是民间的人才,从基层一点点做起,孔子培养的是以第二种人为主,那么你接着做官的话,条件来说的话,你必须要尽忠职守。在《论语》里面有两段故事,一段是学生问说,有一位楚国的宰相,三次当宰相,都没有高兴得脸色,三次下台,也没有生气的脸色。这太难了。一般人上台就开怀大笑,下台就愁眉苦脸,他没有。三次上台,三次下台,没有任何表情。代表这个人认为,做官不做官是机缘,机会成熟我就做,不适合就不要做了。自己有自己快乐的来源。所以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把政务很清楚地交给另一个人,所以孔子说,这样的人非常忠实,忠于国家,忠于国家更胜于忠于个人。另外一个人,他是齐国的一位大夫,因为其国有位大臣叫崔子,他杀了国君。成文子有十乘马,四十匹,这是很大的财产啊!很大的产业,他统统不要了,他离开齐国到别的国家。到别的国家之后,他就发现,这里的情况和齐国差不多,他就又离开的,到处奔跑。只要看到这个国家不太上轨道,他就离开。孔子说,这是很清高的。所以一个是忠,一个是清,这是做官的条件。 当然第三个还是要坚持原则,任何一个人当政除非做到最高领导,最高领导还要照顾百姓,每一个阶层的官员都要服从上级,那怎么跟上级来往原则呢?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怎么做呢?孔子有两个字:一个是“礼”,来作为规范。“礼”这个字是双向的,孔子说过:君事臣以礼,就是君让臣做事要合理,合理不合理,孔子称赞一个人,在《孟子》这本书里面,特别提到这段话,他说过国君去打猎了,打猎的时候在山林里面有官,很小的官,叫做与人。这个育人,你叫他过来的时候,你需要有特定的方式。你不能摇旗子,旗子是招大官的,打猎的时候国君是带皮帽,回来的时候,拿皮帽挥一挥,小官就会跑过来,他就会给你报告,哪里有几只鹿,哪里有几匹马,哪里有兔子,可以打猎。因为国君出门打猎总要有收获嘛,拿他就先把情况调查好,结果呢,他找与人来的时候用旗子,与人不肯来。好你不来我杀你,他还是不来,为什么?因为他要是来的话还是要杀。因为这个礼,不是叫你的。你凭什么来?但是国君有时候很随性,所以孔子称赞这样一位小小的官,这代表什么?他本身对于礼,严格的遵守。他曾经也被人嘲笑,孔子也被人嘲笑。心里面也不太开心啊。他说,“侍君尽礼,人以为谗也”。我侍奉国君按照礼的规范,别人说我谄媚。有人敢说孔子谄媚,这怎么一回事呢?因为当时,拜见国君的礼非常复杂,在堂下先磕头,上堂之后再磕头, 两次磕头。但是礼慢慢松弛之后,大家心里想说,在堂下国君看不见是谁,磕头有什么用呢?上堂再磕头就省了一次。只有孔子坚持,所以孔子上朝的时候,所有的人走了一半,孔子一个人跪下来磕头,上了堂之后又在磕头,别人说,你想谄媚吗?孔子说这个礼还在嘛!礼没有废除以前就要设法坚持。这就是他的原则所在。
我们知道孔子身高192公分,这么高的人跪下来,显然很轰动,别人都会注意到的。所以别人就会说他这样那样……其实他不太在意。你要跟长官来往,按照礼的规范。像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子由,他问你最近发现什么人才吗?他说有一个人叫做澹台灭明。这个人谁呢?我们有句成语“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就是子羽。他长得很丑,他也是孔子的学生,孔子从来没有注意到他,所以以貌取人之后,你就错过这个人才了。但是孔子的学生子由,怎么称赞澹台灭明呢?他说,他不是公务绝不到我的房间,走路的时候不走小路,这都是合乎原则的。所以一个人不管在大官小官的位置,你只要按照礼、按照规范来做,就没有问题。 ----但是还有第二个,他说“以道事君”。他的学生,我们刚刚提过,像子路、像冉有都在季氏手下做了大官,因此别人就问他说,子路和冉有可以做大臣吗?我们讲大臣的大,不仅是指官位高,还代表他有大臣的风范。孔子说他们谈不上,只能算是具臣,具臣就是具体的臣子。我负责做事,还没有那样的规范。别人就问他怎样才能算大臣呢?八个字:“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我用道来侍奉我的国君,行不通我就辞职,你不能说国君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所以后代念书人做了官之后,后来很多历史剧,就会了解很多大臣跪在地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决不是儒家。这不知道是什么家,儒家是有原则的。
我用“道”,道代表什么呢?道代表人类的正路,国家和大臣都是为百姓服务的。你不能够本末颠倒。这一点是儒家非常坚持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到,孔子就礼来事君,用礼来事君,所以他的表现非常杰出。所以就受到学生的欢迎,百姓的欢迎。但是政治领袖就对他不太满意了,总觉得不能够迎合他的需求,我们有时候谈到孔子的生平,都很难忘记他在五十岁发生的事。他五十岁前后专心研究易经,研究已经之后就会占卦,我要特别强调,占卦不是算命啊,占卦是了解整个形势的发展,以及个人的位置。然后采取一种适当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生命,让你解除一些不必要的疑惑。孔子学会占卦之后,据说为自己占了一卦,占到什么卦呢?占到贲卦,这个贲,我们讲“喷泉”的时候,那个口没有,只有右边,那个字读BI。贲卦是山火贲,山下有火,是怎么回事呢?火光让这个山看得更清楚,代表装饰。孔子占到贲卦,一想,我做官只能当装饰品,没有真正的实权,这样他就想算了,那我就好好著述吧!把这些经典,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定春秋。这些说法都是好好教学生吧!做官的时候心里有数,知道说这个官很难一路发展下去,到最后他觉得要周游列国了。他就再占一卦,占到“旅卦”,旅行的旅。火山旅。刚才是山火贲,倒过来就是火山旅。孔子跟火跟山都有点关系。旅的话你要知道去旅行,周游列国去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后人的附会了,不过这也说明孔子对于自己的生命很了解。
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关键。有些人说,孔子学会算命,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不是指命运啊?很清楚,不只是命运而已。天命这两个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命运,第二个是使命。 (后面是提纲) 富贵对读书人来说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五:孔子眼中的政治家的形象
1 他推崇郑国的子产,认为他做到了“君子之道”。“君子”两层意思,第一是君之子,第二是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后来一般指第二搁意思。
孔子认为优秀的政治家要做到:1 行己也恭,2 事上也敬 3 养民也惠
孔子并没有反商情节。
六:孔子认为执政的逻辑顺序是:数之,富之,教之。
就是说首先要使人口众多,人口多了以后考虑的就是人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就要考虑教育的问题。
儒家不是宗教使哲学。
七:政治领袖的礼仪操守
孔子说要先正己才能正人。“正己而后正人”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鲁哀公一句话让国家安定“为君难,为臣也不易”
八:孔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认为仁政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以道德为最高号召,其基础在于人心向善。 ----提问: 问:一句话评价,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孟子曾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超过孔子的。
问:大家推崇孔子,但是更容易接受西方的哲学。
答:有些具体的东西西方哲学比儒家思想强。但是谈人性问题的,没有超过儒家的。
问:怎么评价于丹。
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贡献,学术是有争论的,我对她持肯定态度。
问:孔子有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答:一般一个人说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描述当时的现象,另外一种是坚定的主张。这是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时女子16岁出嫁,没有收到教育,经济不独立。小人指的是男人,这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女子没有受到教育,小人无远大志向,所以得此结论。如果是今天就会说女人中的小人和男人中的小人难养也。
问:用孔子思想谈谈海峡两岸关系问题
答:孔子认为管仲是贤人,因为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用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孔子是反对战争的。
问:您说为官的三种品质是知识能力和德行,但是为什么大多数执政的人的德行只是一般,或者是无德的人在执政呢?
答:德行在许多人的内心收到敬仰的,不能因为标准太高,不能实现,就去否认他。 ----国学名家傅佩荣讲儒家 引来中年“粉丝团”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他喜欢辩论,谈到得意处习惯地手往前一抓,然后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提问者,但回过头来又说:“其实我不喜欢论战。”虽是一个教哲学的半老头子,他却拥有一个可与“快男”、“超女”相媲美的“铁杆粉丝团”。他,就是台湾大学教授、国学名家傅佩荣。
昨天起,傅佩荣来到孔子的故乡山东,参加山东电视台《新杏坛》的“孔子九讲”系列节目,主讲孔子的为师之道、为官之道、交友之道、孝亲之道等。对于自己的周游讲学,他说:“我只是不愿意让孔子受委屈。”
“儒家的为官之道就是,以道事君,不可辄止。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不是儒家。”谈到在中国曾受两千年独尊、后又被近人批判的儒术时,这位戴着厚厚镜片、个子略显敦实的教授显出“矫枉过正”的神情:“百年积弱给国人带来的刺激与痛楚,让他们在精神上去寻找某种出气筒,很不幸,儒家在这时成为了替罪羔羊。”
傅佩荣欣赏谭嗣同的观点:“中国两千年之政治,实为秦政;两千年之学,实为荀学。”也就是说,秦始皇创建的国家与制度对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啊,两千年来儒家没有被真正理解过,而当国家遇到劫难之时,人们却要儒家来负全责。”
采访中记者发现,学者傅佩荣竟有一个相较于于丹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粉丝团”———很难想象一些中年人围着一位哲学教授齐声高呼“我们永远支持你”———而这就是记者在讲学现场看到的一幕。相较于“粉丝”的名号,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爱智团”,班长是一位某金融企业的高管。她对记者透露,自己听傅老师的讲课已经10年了,很多次老师外出讲学,只要能请出假就一定会去。这次山东之行,“爱智团”来了十多个人,虽然很多人年纪并不在傅老师之下,但在听课时全部一丝不苟,听到妙处还时时会心大笑。据了解,他们还将随傅老师前往曲阜敬谒。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1:12 编辑 ] 傅佩荣先生简历
来源:搜狐文化
傅佩荣,1950年出生在台湾一个普通平民家庭。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曾被《民生报》评选为校园热门教授。著作九十多本,有声书数十多套,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
学术论著如《儒家哲学新论》、《儒家与基督宗教的会通》(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谨严,迭出创见,是台湾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
哲理散文如“爱智丛刊”,深入浅出,亲切有味,曾经一年演讲两百多场,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曾与沈清松教授共同创办《哲学杂志》,深化推广哲学研究、探讨当代重大议题、促进两岸思想交流,贡献甚多,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展现温故知新的哲学智慧,对于当代的经典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翻译的著作有《科学与现代世界》、《宗教哲学初探》、《语意学初探》、《柯普斯登西洋哲学史卷一》、《四大圣哲》、《谁受过教育》、《现代哲学述评》、《二十世纪的哲学》、《目的与思想》、《人的宗教向度》、《创造的勇气》等书,外文造诣深厚,译笔畅达传神。2005年12月主编校正版《方东美全集》,由黎明文化公司出版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1:15 编辑 ] 傅佩荣讲孔子 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
(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周末 )作者:石岩
孔子的《论语》在汉学典籍中翻译最早,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利玛窦就把《四书》翻成拉丁文。
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时好时坏:16-18世纪,狂热崇拜;19世纪,坏话很多。
4月21日,北京大学第四届“华夏儒商论坛”。
早上8点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总裁们在领诵者的带领下齐声朗读《中庸》。这是他们的晨课。半小时之后,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走上讲台,他要用3个小时串讲一遍《论语》。
这不是傅佩荣第一次带企业界人士读经。
从1998年起,受飞碟电台和几家民间基金会邀请,傅佩荣开始给大众讲孔孟、老庄和易经。在台湾傅佩荣也赢得了大批听众。
父母开车送小孩上学,电台里傅佩荣讲《论语》,小孩到了校门口不肯下车。
傅佩荣认为自己的成功之道很简单。“老百姓希望能听懂,听懂之后他们对照原文,发现有根据,并且(所有的条目)连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有道理,看完就可以实践。”
凭这些原则,傅佩荣把脑子里商机无限的儒商们拴在讲台下,极少有人中途退场,间或有笑声。傅佩荣深谙演讲之道,被演讲技巧装饰过的孔子似乎显得更加自然、亲切。他的演讲从孔子“没有人能了解我呀(莫我知也夫)”喟叹开始。
人们极容易把傅佩荣比附成“台湾的于丹”。
事实上,去年和今年,傅佩荣曾两度和《百家讲坛》讨论合作。线装书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等出版机构,已着手把傅佩荣讲古典文化的系列书籍在大陆翻新出版。这些书从书名到开本、装帧都和《于丹〈论语〉心得》有几分相像。《于丹〈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傅佩荣〈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古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
在大陆,傅佩荣不时遭到媒体这样的追问:你觉得于丹做得怎么样?(于丹)怎么能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小人说成小孩呢?每次,傅佩荣都以台湾人特有的机智圆通把问题化解掉:“能引起这么大的注意,本来就是很大的贡献。至于她讲得好不好当然可以讨论。问题是如果让我讲《论语》恐怕照样也会有十个博士出来。学术和媒体不同,要两面兼顾,肯定两面不讨好。这点我同情于丹。至于说改善,谁不需要改善?已经做成的事情,我学孔子,既往不咎。”
西方人眼里的孔子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1:20 编辑 ] 南方周末:读您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您企图在孔子的道德训诫和上天之间建立联系,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您觉得只有挖掘孔子思想里的宗教情怀,他的学说才更高级?
傅佩荣:孔子自己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很多人把天命讲成命运,这是不够的,因为命运只是你在现实世界的遭遇。孔子的生命在五十岁的时候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五十岁出来做官,做得很好,但是鲁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内部斗争一塌糊涂,三家大夫把鲁君赶走,鲁国根本没有国君。
孔子六十的时候说六十“耳顺”,我不认为是“耳顺”。孔子周游列国是56岁到68岁,这个阶段是他顺天命的阶段。如果你不谈天,孔子后半段的生活完全不可理解。比如说,为什么他到了56岁不退休呢?要知道他周游列国很惨,有两次差点被杀,他毫不犹豫就把天抬出来。一个人在他最危险的时候才会表达他最根本的信心。如果你不把“天”理解为超越界的概念,孔子的一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
南方周末:我知道对“五十知天命”有另外一种解释,孔子五十岁的时候,通过《周易》算出自己将要当官。而孔子又强调圣人是有权力且生来聪明的人,也就是说,到了50岁的时候孔子作为知识分子的命运终于和权力挂起钩来了。您怎么看待这种解释?
傅佩荣:我对这种说法很难苟同。我理解孔子的天,是把《论语》所有提到天的地方都提取出来,放在一起比较,看我的解释有没有矛盾之处。
孔子生命的精彩是从顺天命的六十岁开始的。我把孔子的天理解为超越的力量,这和古代把帝王称为天子的信念是吻合的,而孔子也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我对天命的理解是一个人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既不是来自他人也不是来自自我。国家就好像一个天子开着游览车带大家去欣赏景点,开着开着天子心脏病发作倒了下来,我们就要问在这个车上,谁有使命继续开车,不是有权有钱凶悍的人,而是会开车的人。孔子就是会开车的人,他把古代的智慧完全了解消化,他了解国家的使命何在。
南方周末: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孔子一辈子也没当上这个司机。当时是弱肉强食的时代,生存是硬道理,他的道德训诫似乎终其一生也没有实践的机会。
傅佩荣:这不代表他没有资格。秦始皇是强盗逻辑实践得最彻底的,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是始皇帝到了第二代就结束了,说明他那套逻辑在古时候就不好。商朝消灭夏朝,周朝消灭商朝,到了周朝大家就问:难道我们还用强盗逻辑、成王败寇这套治理国家吗?还是应该思考怎么样让人类和平共存,走一条温和理性的路?
孔子有资格开车,是因为孔子把古代经典完全学习消化了。他三十岁不到就有贵族请他当家教。孔子在鲁国做官,六年时间,从县长一路做到司寇、代理宰相。他做得太好,以至于齐国受不了了,派了16位美女,120匹好马送给鲁定公,鲁定公就定不下来了,一天到晚看美女宝马,就对孔子开始疏远。
如果你给孔子机会,他一定可以成功———这是孟子的信念,孟子说,如果你让孔子来治理国家,他绝对可以做到小的国家天下尊重它,大的国家天下得太平。但孔子执天下的一个原则是“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你让孔子做不该做的事,杀不该杀的人来治理天下,他不干的。这实际上是人文主义的最高理想。
南方周末:这不是乌托邦吗?
傅佩荣:如果没有乌托邦的理想,人根本没有方向。 发现孔子
从上海移居台湾之前,傅家信仰天主教已有五代之久。
傅佩荣从小跟父母上教堂,对天主教的教义非常熟悉。他成长的1950年代正是国民党在台湾推广三民主义教育、孔孟忠心孝悌的时候。儒家篇什被纳入国文科,名曰“文化基本教材”。“国中念念《论语》,高中念念《孟子》,但是不是全念完,都是选一些让你背,都很浅显,让你孝顺,守信用那些。”傅佩荣说。
尽管官方努力“儒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仍势不可挡。
大学哲学科的年轻人都愿意学习西方哲学,傅佩荣也不例外,从小的天主教背景,让他觉得他跟西方哲学完全没有隔膜,而中国哲学只是小时候囫囵吞枣背下去的残章断句。
转变发生在傅佩荣在台大念研究所的时候。他在台大遇到了方东美。在傅佩荣的印象中,生于1899年,在金陵大学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接受学士及硕士教育的方东美“文笔很好,中西学问都通”,能几句话把柏拉图最重要的东西都讲出来。“讲完柏拉图之后,他再告诉你儒家、道家说什么,他对东方哲学评价那么高,代表东方学问必有可观之处。”
经由方东美引路,傅佩荣第一次看到与《利维坦》的概括大相异趣的上古中华文化,老庄孔孟典籍开始出现在傅佩荣的案头。
“中国哲学的起源,从胡适之先生到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都尽量不谈,好像孔子和老子是突然跳出来的两个伟大的哲学家。这是不对的。孔子和老子也是念书的,他们念的是《易经》、《诗经》、《书经》。方东美先生讲中国哲学的起源,他的贡献就在于把中国哲学为什么会产生儒家、道家说清楚。他认为,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这个世界充满变化,在变化的世界里大家都觉得人生无常,那你就要问,在变化的世界里什么是不变的原则。我怎么面对变化,因为变化代表危机,没有人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那你凭什么对变化的世界保持信心?”傅佩荣说:“这就是《易经》的学问:宇宙不断地变化,人类要观察这种变化,总结一套模式,设法跟它配合。配合之外,还要设法趋吉避凶,穷则穷,变则通,通则久。从这里面找到人类生存的法则,然后再从这转到人类社会要和谐,生存的品德。”
《论语》在台湾
“去中国”后,有什么
1997年,傅佩荣到荷兰莱顿大学教书,教外国人《论语》。为此他要背英文版的《论语》。英文版《论语》是按白话文译过去的,“如果我把《论语》讲成像英文版一样清楚的白话,不是很多人就看得懂了吗?”傅佩荣想。
但英文版有一个问题:大体遵循了朱熹的解释。但傅佩荣认为,其中的很多概念模糊不清。所以,他走开一段岔路专门研究朱熹,结果发现朱熹是拿《论语》注解他自己的思想。
“我就参考其他学者的见解,两千多年研究《论语》的著作能看的都看。看了之后发现人言意殊,纷繁复杂。我就利用我受的哲学训练寻找孔子的一贯之道。孔子讲的话不能矛盾,并且孔子讲的这些话必须跟生活对照,不能光在课堂上讲,下了课就算了。经典要配合经验。”
集在荷兰教书的心得,1999年,傅佩荣的《论语心得》在台湾出版。之后,陆续有News98、飞碟等几家电台请傅佩荣讲《论语》。出乎大家的意料,傅佩荣的论语在以熟练背诵流行歌曲和歌星名字的海岛少年当中反映热烈。
电台之后,“好好好家庭教育”等民间基金会找上门来,邀傅佩荣办收费的论语班、庄子班,之后是孟子、老子和易经。
民间的儿童读经也受到宗教界的肯定,台湾民间信仰很强的势力是一贯道。一贯道很主张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佛教也很支持,因为他们认为让小孩子突然念佛经,没有人听得懂,念念《论语》说不定是一种过渡。
“台湾的政治领导人,蒋介石、蒋经国,到后来的李登辉都号称是基督徒,自然就有人夸张说,台湾基督教政治领袖很多。但事实上,基督教在社会上根本没有影响力。真正有影响力的是佛教,台湾的老百姓信仰的也不是纯粹的佛教,它是偏向一种折中性的东西,把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统统合在一起。台湾有些庙宇,你根本不知道它信仰什么教。它也会成立一个委员会,但是那个委员会的负责人根本就是一个政客,脑满肠肥,根本就没有宗教情操。”
傅佩荣认为他的意外走红是民间的儿童读经热和官方的“去中国化”交织在一起的产物。
“过去几年,台湾开始‘去中国化’,政府不想让民间搞这些。但是民间觉得你把中国去掉之后,你给我什么?你只给我台湾的历史和文化吗?台湾只有四百年被统治的历史,多么悲情!如果把这个当作我的历史,那我太惨了,我的生命伸展不开。台湾的人都是大陆过去的,最崇拜的三个神,妈祖、关公、观音菩萨,都是大陆过去的,台湾本土有什么神明?家里的祖宗牌位告诉这家人,要么你是从福建来的,要么你是从河南、山东来的。”
傅佩荣 李涛/摄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1:26 编辑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