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il08
发表于 25-8-8 18:17:47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25-8-8 16:30
千磨不改金刚志。万难不退菩提心!
个人觉得自己只配入入门,
也就是母亲在我有这个病之后,多看看F书。
thail08
发表于 25-8-8 18:20:03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25-8-8 16:30
这么多年,我一直专注于法的修习实践。就是搞定内心,提升定力和智慧。当然离我的目标还有很远。但是事实证 ...
她老人家在世时,推荐的是 明朝 袁了凡 老先生写的《了凡四训》,
因为同样讲 做人 持家的、最有名、最有效果的《颜氏家训》,是千把年前的事情。
thail08
发表于 25-8-8 18:21:03
觉照 发表于 25-8-8 16:49
精神科医生不一定学过心理学。
我这边见到过的姓颜的,
好人居多,
颜氏是个大族。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25-8-15 19:57:12
thail08 发表于 25-8-8 18:17
个人觉得自己只配入入门,
也就是母亲在我有这个病之后,多看看F书。
佛法就是让我们看清真相,放下执着,调伏烦恼,获得智慧,解脱自在,可以帮助到自己和别人。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25-8-15 19:57:42
最近与孩子关系好多了。她的很多习惯已经在养成中,我还需要长久的陪伴与教育。
thail08
发表于 25-8-15 20:01:17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25-8-15 19:57
佛法就是让我们看清真相,放下执着,调伏烦恼,获得智慧,解脱自在,可以帮助到自己和别人。
有道理
thail08
发表于 25-8-15 20:04:56
thail08 发表于 25-8-8 18:20
她老人家在世时,推荐的是 明朝 袁了凡 老先生写的《了凡四训》,
因为同样讲 做人 持家的、最有名、最 ...
《了凡四训》
第一,立命之本。就是具备富足安稳生活的能力。
第二,改过之法。之所以寻求宗教的帮助,多半是碰到很为难之事。
第三,行善之方。
第四,积德之效。行善积德肯定对人对己有好处。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6 天前
了凡四训我学过。挺好的的一本善书。今天因为孩子的一件事,浪费了我很多功课的时间。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6 天前
养个孩子太操心了。但是她还不能理解我对她的要求。当然了,我女儿还算是很懂事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严格要求她,是不是错误。也许保持心情愉快才是最重要的。
觉照
发表于 5 天前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25-8-19 17:33
养个孩子太操心了。但是她还不能理解我对她的要求。当然了,我女儿还算是很懂事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严格 ...
先学会接纳,特别是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的共情式接纳,不急,慢慢来,孩子自己就有生命前进的方向,培养、促进之。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5 天前
昨天针对她的问题,我多天以来第一次发大火。反复提醒的个人卫生和居室整洁,早起,运动学习,都要我催,反复讲道理,言传身教自认为我都做到了。她却长期养不成。说明态度不端正,对我更缺乏尊重与在意。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几天,我不跟她说话,作业没写完,就没资格吃饭。一顿饭不只是做费时间和买食材那点钱,而是你能安然坐在房间,毫不担心生活享受现成的,一切皆来自于父母及祖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的学习。来之不易。因此要生感恩心,更要有惭愧心,自己作为子女孝道,作为学生本分没能尽到,怎么能安然受用现成?之前跟她讲道理,并提醒警告无效,就是因为我太不守信用,没有检查作业,没有执行惩戒,她才会不改过。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5 天前
所以这三天我会安住自己的事情,不给她上课,今天早晚饭也不许她吃。付出才有收获。包括要想获得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也需要在意对方的感受需要而调整自己。并且真诚的付出。这个道理我一直在灌输她。要把对于美好结果的追求,转化为能够导致结果的行为的追求,比如阅读运动早睡好好学习等。要把对于痛苦和灾难的恐惧,转化为导致痛苦与祸害的行为的恐惧,比如懒惰拖延不孝顺父母好吃懒做爱慕虚荣等等。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5 天前
教育孩子,必须恩威并重,畏爱兼抱,要克制恐惧,要心怀慈悲。尤其青春期的孩子。人的一切能力与智慧都能通过合理的训练而具备。不在于年龄。今天早上她没要我叫,主动起床铺床,这会已经在写作业。作为父母,不能为了眼下孩子的放纵而妥协,要设定底线,并且展现踏破底线就一定会剥夺相应权利与对待的坚定行持。并且告诉她,每一个优良习惯养成的好处与,与纵容坏习惯的坏处,并且告知她,惩戒的目的不是为了虐待和折磨,更不是我在发泄愤怒,而是为了帮助她成为能够为自己负责,自律勤奋善良坚强勇敢的人。这也是爱的另一种形式。完全出于我对她的爱与关心。要想未来幸福,必须现在努力付出!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5 天前
相反,如果表现好,也会得到表扬鼓励奖励。爱与尊重,不是求来的,更不是威胁来的,必须靠自己的努力获得。
彭小宝20100205
发表于 5 天前
自信也不是靠自我催眠,虚假的自我安慰,和别人的称赞来的。而是从一再战胜自己,而来的。一个人永远要向善。向上。生生不息,自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