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4 20:38:26

帅得惊动党中央 发表于 16-8-27 06:58
一大早的,你就连续发了158贴回复,还是长篇大论的转帖,你是不是精力过剩、转躁了呢?

可能是吧,这些新闻我很久没看了额,那天我才发现百度百家有财经版,一下高兴,看了个通宵额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4 20:48:28

飞一般的遐想 发表于 16-8-28 21:32
经济已经慢慢变差了,不知道房价什么时候可能会暴跌

你是要买房吗?还是只是希望房价跌到合理位置?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4 21:04:18

冰冻罐头 发表于 16-9-3 15:15
克莉丝汀的糕点价格贵,味道一般不好吃,我一直纳闷它怎么经营下去的。如果倒闭我觉得也有合理之处。

那我估计今年下半年还会倒闭更多额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4 21:07:46

把这几天发的帖子复习了一遍额额额额额额额额额额额额额额

冰冻罐头 发表于 16-9-5 01:30:24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4 21:04
那我估计今年下半年还会倒闭更多额

支持它倒,又贵又不好吃,不倒闭不合理。

冰冻罐头 发表于 16-9-5 01:30:47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4 20:38
可能是吧,这些新闻我很久没看了额,那天我才发现百度百家有财经版,一下高兴,看了个通宵额

是啊,你怎么转了那么多呢。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04:29:43

冰冻罐头 发表于 16-9-5 01:30
是啊,你怎么转了那么多呢。

都是好久没看的帖子额,最近几天没怎么转了额额额额额额额鹅鹅鹅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21:02

银行减员后服务跟不上需求

2016-09-05 08:57:00 广州日报 分享 参与

  打人工客服热线前后共花了80分钟才接上、网点排长队银行却只开一个普通服务窗……近日,记者接连接到市民关于银行服务的投诉。

  而服务水平降低的背后,是银行减员。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银行中报显示,过半银行出现了人员减少,其中四大国有大行共减员约2.5万人。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智能化替代下,减员是银行业的方向,但是不能简单地减员,否则就会降低服务水平。

  投诉1:人工客服热线花80分钟才接上

  黄小姐昨日向记者抱怨道:“某国有大行的客服是不是大减员呢?连续多天共花了8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接通。”

  黄小姐说,前段时间去了国外旅游,前几天收到账单还款提醒,其中发生了美元账单。“我不确定美元账单能否自动还款,为了不产生逾期,就想着打客服电话咨询。”

  “上周四中午第一次致电该行的客服热线,客服人员一直繁忙,我都不知道按了多少次等待键,每次电话断了又继续打,40分钟过去了,也没联系上人工客服。周六,我又继续拨打该客服热线的人工服务,花了20分钟还是没接上。今天,又花了20分钟,终于接上了。”黄小姐说。

  黄小姐也向客服投诉了这个问题,而客服未解释原因,只答复会将问题反映给公司,并告诉黄小姐,挂失银行卡可以优先,其他服务可上官网、手机银行、微信等渠道尽快解决。

  “虽然很多银行相关业务都是手机上操作,但是还是有个别的服务需要人工解答会更放心,而且除了挂失,有很多业务也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比如现在很猖狂的电信诈骗,如果一直找不到人工客服,钱早就被骗子骗走了。”黄小姐建议,希望银行还是要提高客服热线的服务水平。

  投诉2:网点排队办业务3个普通服务窗只开1个

  无独有偶,徐女士也向记者抱怨,如今导致虽然到银行办业务的人少了,但是排队时间依然很久的现象并未改变。

  徐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早上10时左右,她到家附近的某国有大行办理房屋维修基金过户,到了银行一看,虽然设有3个普通客户服务窗口,且排队号码纸显示前面有10个人在排队,但是却只开一个普通服务窗。

  徐女士以为未开的服务窗可能是工作人员临时有事走开。但是等了近一个小时,办理业务的依然只有一个普通窗。大堂经理的答复是,目前普通窗只开一个。

  徐女士心里有点不悦,想着银行的服务真是越来越差啊。但令她更生气的是,走到后面的贵宾窗看到,贵宾窗只有一两个客户在等待,但是两个贵宾窗全部开放。而在柜台外的工作人员也不少。

  “难道就不能多开一个服务窗吗?虽然现在很多业务都可以电子渠道办理,但有些银行业务还是不得不去柜台办理,例如开户、换卡、换取外币等一些业务。而且很多中老年人也不懂用电子渠道的。”徐女士建议道。

  记者向该银行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获悉。该人士告诉记者:“柜台工作人员确实减少了,就几个人,还要轮班,没办法开那么多窗啊。”

  该人士还表示,很多银行都在减少柜台工作人员人数。如今很多银行网点的窗口都不会全部开放,而且由于银行VIP门槛十年未变,贵宾客户人数持续上涨,因此开放的贵宾窗会比普通窗多。

  记者观察:

  智能化替代银行减少人工依赖

  记者观察到,银行减员确实是近年来的趋势。目前,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已披露完毕,相关数据显示,银行减员趋势依然。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中,有9家银行的员工人数出现减少。国有四大行中,工行减少超过7000人,中行、农行、建行截至6月末的员工人数也比上年末分别减少了6881人、4023人和6721人。按此计算,四大行今年上半年员工合计减少约2.5万人。此外,另一主要股份制银行招行,员工减少数量也达到7768人(含派遣人员)。

  而实际上,银行人员数量负增长首现于2014年。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主动裁员的不多,员工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各家银行都在做一些员工身份的确认,部分操作性的岗位可通过第三方公司来做的也在进行调整,所以一些银行人员有明显减少;还有,银行业在净利润增长难的情况下,也严格控制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很多员工因为考核或者收入考虑主动离职。同时,其他机构对金融财务需求提升,吸引银行业人才向非银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流动。银行是金融业之母,其他机构要招人都喜欢找银行人士。如这两年火爆的互联网金融,就吸引了不少银行人士加入。

  据中报数据显示,过半上市银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出现下滑,多家银行下滑幅度甚至达到双位数。

  另一方面,近几年电子银行替代率不断提升,很多客户喜欢利用网银、电子银行去操作,一些传统的业务,包括柜面、热线等业务都会往网上转,这使得银行部分岗位出现调整,也意味着银行对人工的需求在降低。 专家:

  银行减员是趋势 但不能简单地减

  银行人员的减少,直接影响到银行服务水平的下降。

  今年5月份中国质量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银行业客户满意度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银行业客户总体满意度为80.9分,与去年相比下降2.2分。客户抱怨率高达29%,原因主要集中在营业厅服务方面,其中48%因营业厅等候时间长而产生抱怨,16%因服务态度而抱怨,13%抱怨业务办理速度慢,11%抱怨营业厅网点少。

  中国质量协会分析称,营业厅等候时间长仍是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多家银行过去一年在渠道整合和自助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但客户对营业厅服务的需求仍未有效满足。营业厅办理业务平均等候时长超过20分钟的比例为37%,与去年相比并没有明显改善。

  郭田勇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网点智能化提升以及减员依然是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银行其实也投入了不少成本打造电子银行,以及物理网点的智能化,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客户的黏性,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新战场。

  “减员并不意味着服务水平势必下降。”郭田勇指出,银行不能简单地减员,该减的岗位要减,该保留的岗位还是要保留,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依旧是王道。(记者 林晓丽)

责编:马晓春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26:47

国内市场快速膨胀 光伏巨头利润激增

面包财经 09月05日 13:56
阅读:1
抢沙发
迅速膨胀的国内市场和低利率环境让光伏行业松了口气

借助国内市场的迅猛爆发和低利率环境,不少光伏企业在今年上半都交出了较为靓丽的成绩单。其中在港股上市的保利协鑫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翻倍,接近14亿元。亏损多年的在美上市光伏企业——英利绿色能源也录得了1.5亿的账面利润。

光伏行业报喜 巨头利润集体攀升

保利协鑫能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之一;据财报2016年上半年保利协鑫的总营收为131.58亿元,同比增长28.73%。净利润则由去年中期的6.52亿元,上涨到今年的13.93亿元,同比增长113.7%。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财报数据整理的该公司历年营收与利润走势图。


8月末,保利协鑫能源宣布以1.5亿美元的总代价收购美国光伏产业巨头太阳爱迪生公司及其附属企业的相关资产。

身陷偿债危机的英利绿色能源也在多年巨额亏损之后,迎来了半年度账面盈利。英利绿色能源早在2007年就在美国上市,在其辉煌时更是连续两次赞助了世界杯,但在欧美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后,英利开始陷入了亏损的泥潭。2011年到2015年持续亏损,去年亏损额更是高达56亿元。经过一系列重整,今年上半年公司终于实现了账面1.51亿元的利润。

A股上市的海润光伏,今年上半年营收也实现了接近三成的增长,利润涨幅超过18%。

国内市场表现亮眼 光伏装机增幅超一倍

光伏企业利润上升背后是上半年中国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另一家光伏企业天合光能在财报中称:上半年其收入和出货量的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中国的增长推动,这大大抵消了该季度对美国、欧洲、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出货量的下降。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中国2015年新增光伏装机15.13吉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而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超过20吉瓦,与去年同期新增的7.73吉瓦相比,增幅高达159.74%。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约9.5万吨,同比增长28.4%,硅片产量68亿片,同比增长51%,产量非常可观。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统计数据绘制的中国光伏电站并网容量。


保利协鑫的业绩增长,与其光伏发电销售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在光伏电站方面,保利协鑫在海外的业务一共有近168兆瓦,但在国内的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为353兆瓦,国内光伏电站占比为67.75%。此外其旗下的协鑫新能源的光伏总装机容量为2735兆瓦,且主要在国内运营。

截至2016年6月底,协鑫新能源的光伏能源业务收入为9.3亿元,同比增长233.2%;净利润则增长了127.6%至2.6亿元。其光伏电站数目由去年同期的17个增长到68个,总装机容量为2735兆瓦,总电力销售同比大增247%。其新能源电站的毛利率为46.4%,远高于其总毛利率。

弃光限电蔓延 可持续盈利面临压力

中国光伏发电之所以能迅猛增长,与国家对光伏发电的补贴有关。财报显示:保利协鑫在2016年上半年获得的国家补贴为1.15亿元。

但光伏企业正面临着补贴下降和“弃光限电”的压力。保利协鑫称:目前中国政府已调低了中国地面光伏上网电价。光伏电站之所以还能够获得有吸引力的回报,很大程度上由于当前利率的持续走低和宽松的融资环境。

随着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近年来中国的一些省份出现了弃光限电的现象。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甘肃、新疆、宁夏的弃光率分别为39%、52%和20%。

另一方面,由于煤价下跌导致的火力发电成本的下降,目前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也在快速扩张,而当前电力整体需求的增幅却在不断放缓。

在光伏发电的整体成本依然高过火力和水利发电之时,在政策推动下,依赖补贴与低利率环境交出靓丽半年报的光伏企业,好日子能持续吗?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

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请勿根据本文内容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作者不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承担任何责任。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30:57

金融降薪银行先死

贺江兵 09月05日 12:54
分类 :财经
阅读:26
纸媒的死法会是银行的参考……

贺江兵

在北京当记者和从事金融行业十多年来,我亲眼见到三个非重体力劳动行业十多年一直在降薪,有一个是先涨后降的:传统纸媒;出租车司机;现在银行业加入了降薪大军中。传统纸媒若非官方和财团包养的基本都可以关门大吉了;现在,银行业势必步入传统纸媒后尘。

在2004年刚放出风金融业将降薪的口风之际,我一周之内写了两篇文章明确反对;2015年初又发过两篇文章预测银行业黄金十年提前结束,因为十年前我写过一篇中国银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对读者有个交代。

金融行业降薪,势必加速银行业提前进入衰退期,甚至会猝死。如若依然执迷不悟,纸媒之死就是银行的前车之鉴。

降了不该降的人

伤了不该伤的心

早在2014年9月5日,刚刚听闻银行也要降薪,我写了《反对金融降薪 银行高管应该涨薪十倍》发表在《华夏时报》、钛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也收录进了我去年出版的《金融的真相》一书(P58—61页)中,据说挨骂不少,遗憾的是,经济金融都是有规律的,两年过去,一些违背规律的行为必将得到相应的报应。

两年前的文章,我对降薪的后果做过如下预测,一字不改再发来你们感受下:“在如此低的工薪下,如果还要对国有银行高管降薪,有点说不过去。如果他们年轻,可能为前途着想也许还会留在他(她)所在的银行;如果年纪大了如宇宙行董事长也懒得折腾了;你降人家的工资人家没反抗、没跳槽不代表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维持国有银行低工资是绝对吸引不了国际金融人才的。除非,他有别的想法。”

据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有34位银行高管出现工作变动,其中有近20位银行高管(包括董事长、行长、副行长)辞职。而2015年以来,有近90位银行高管出现工作变动,这还不包括大部分董事、独立董事。

2005年之前,中国国有银行被海内外媒体描述成“技术性破产”,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在前董事长姜建清、前行长杨凯生的带领下,经过十多年努力,成了市值、资产规模、盈利等方面世界第一。姜建清和杨凯生均是到点退休。这对厮混在国有银行中的精英绝对是不小的打击,功劳再大,能大得过他俩吗?前途一眼能看到顶,不如趁早去能拿高薪的地方把自身价值提前变现得了,不用问,银行里出去的大多数这种想法的应该不少,我从此中走,应知此中事。

很多银行曾长期出现过高管荒,这在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真正有本事的银行家谁疯了去银行?要钱没钱,要前途没前途,要名声——人家早有了。

裁了不该裁的人

埋下隐患知多少

最近,巨人网络集团的老板史玉柱对民生银行降薪是反对的,但是,他同意裁员。

我两年前也是这观点,并且也写过,2014年9月10日,发表在同上媒体中《银行里谁最该降薪:各级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们》(收录在《金融的真相》(P61—63页)),那篇文章发表不久出现过媒体报道在某银行有夫人俱乐部,这些基本都是不干活拿高薪的高级官员的家属甚至是其七大姑八大姨。不好意思,这只是对被打倒的死老虎的家属中的一小撮。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16家A股上市银行(今年上市的3家银行由于缺乏往年数据未包含在内)中,有7家银行员工人数上升,总计增员5000余人;但另外9家银行员工人数(以母公司口径计算)出现大幅减少,合计减员超过3.5万。换言之,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员工总数净减少近3万人。

根据银监会去年年报,2015年末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计4262家,总从业人数为380万左右。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的员工净减少数,已接近整个银行体系的1%。

这些被裁的人现任是没有“背景”和“后台”的。因为,就在今天9月5日,看到媒体纷纷报道,由于裁员过猛,很多新上岗的新手业务不熟,工作时间长、效率低,有点智商的都知道,官员会让自己的亲属站柜台?即便他们想让,行长们也不敢啊。

在这篇文章中我也有透漏这些官员亲属的工作:“这类人就是各级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通过写条子、打电话等方式强塞进银行的毫无经济金融知识、根本不能胜任银行工作的人员。一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对我说:有很多银行部门老总抱怨,放眼望去人满满的,可是实在找不出能干活的。除了能干活的基本都是各级官员安排进来的啥也干不了却拿着高工资的银行正式工。

要是银行真有任务,各家银行总行都有一个办法——从各省分行大量借调人员,干完后各回各原单位。很多人才根本不能调入总行,因为,这些七大姑八大姨们把总行的指标占完了。”

还有很多一线被强行裁减的信贷人员,由于这些老信贷员跟贷款对象人熟、情况熟,辞退后信贷风险也加大。

优秀运动员退役跳槽了

裁判也在逃离没好戏了

银行业的衰败也写过,分析过,不再赘述了(详见2015年4月22日《中国银行业黄金十年行将结束》和2015年3月6日《行长称银行是弱势群体几个意思》)。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一行三会”是中国金融行业的监管机构,也是向各大商业金融机构输出高管方之一。现在,一行三会的同学们也纷纷跳槽,不仅对金融监管产生影响,也对商业金融机构高管输入带来麻烦。

2013年以来已有36位“一行三会”官员“离职下海”,涵盖处长到副部级等各级别的官员,不过以司级和处级干部居多。因为有官员离职未见诸报道,因此一行三会离职下海的官员数量应比样本数量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解到,“一行三会”大多为专业技术性官员,离职后大多转向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甚至互联网金融等机构。

但是,除非是组织部门安排到国有大银行当高管,出于简单的经济原因也不会有人去国有商业银行的。既然离开了官场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利益的考虑肯定会多一些了。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受整体薪酬包的减少或员工数量的变动影响,今年上半年多家上市银行出现人均薪酬下滑。其中,工行的人均薪酬甚至跌穿10万元,为9.77万元;南京银行的人均薪酬最高,达26.53万元——两家银行人均薪酬相差16.76万元。

这也印证了我前几年的文章预测到的:大银行会朝中小银行跳槽。

前不久跟中国人民银行一技术部门处长聊天,他的工资每月六七千元,年薪不足十万,我当时就惊呆了。这要是能留住人才,除了的确是真的有理想。实在是太难以理解了,这个人如果离开人民银行年薪税后二百万应该还是很抢手的。

据听说,很多年前,各分支行要调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一般都是博士后起,或者海外名牌大学博士。

商业银行的衰落会跟传统纸媒一样:纸媒起初是受到互联网冲击,广告费骤降,也有过各种降薪或变相降薪,突然在2013年集体坍塌了。商业银行也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现在又多了民营银行和各种创新金融机构的冲击,也在降薪,我支持:裁该裁的员;降该降的人的薪。对于特殊的人才不仅不能降反而应该大幅涨薪。

纸媒为何在2013年死?互联网冲击?冲击十几年了,以前为什么不死?一个重要的原因:纸媒里也有大量冗员、也有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毕竟,十几年前纸媒也风光过嘛,结果优先被裁、被降薪的是精英编辑、记者(或者这点工资远远跟人家自身价值不对等,跳槽的居多),靠内容吃饭的媒体就这么死了,如果裁减的是冗员、无用之人,不至于死的那么快,为什么有些新媒体明显比他们所在的纸媒好过多了?因为,领导们的家属们也不懂新媒体啊不敢去啊反腐了啊,如果这些人涌入进新媒体,你照死不误。不是新媒体有多牛,而是你负担轻。

希望纸媒之死能照亮一下商业银行前进之路。                                 

(作者为《金融的真相》一书作者)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33:16

钮文新:非把股市“折腾死”吗?

傻瓜理财APP 09月05日 10:56
分类 :财经
阅读:19
抢沙发
当中国股市运行到关键技术点位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谣言”或“不当言论”,让中国股市不断受伤。
当中国股市运行到关键技术点位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谣言”或“不当言论”,让中国股市不断受伤。

非把股市“折腾死”吗?来源:新浪财经博客作者 :钮文新

非把股市“折腾死”吗?

当中国股市运行到关键技术点位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谣言”或“不当言论”,让中国股市不断受伤。远的不说,仅以近期为例,6月13日,当所有投 资者期待上证指数向上突破60日均线的关键时点,市场出现“资本市场不能脱实向虚自娱自乐”的言论;7月27日,当市场投资者期待上证指数有效突破前期平 台,而技术条件很有支撑力的时候,居然有人把中央置放于“降成本”范畴的“防泡沫”搬到了股票市场;这次又是,当市场投资者期待上证指数有效突破年线之 时,市场又被“险资6000亿元减持的谣言”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尽管此后在大盘股拉升之下,市场保持了平稳向上运行的姿态,但“关键时点折腾”的闹剧,每每都会对市场信心构成重大影响,让中央维护经济和市场平稳运行、以及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努力大打折扣,大升成本,而且事倍功半。

仔细品味,有些言论十分荒谬。比如“资本市场不能脱实向虚自娱自乐”。这也是个深谙金融之道的“大人物”提出的观点,但 对吗?我认为是错误的。因为,资本市场直接面向实体经济,不存在脱实向虚、自娱自乐的问题。我们说,金融脱实向虚、自娱自乐的问题主要是针对货币政策过度 膨胀,而占有大量金融资源,并使资本市场疲弱不堪。这是基本常识问题,那为什么会把金融脱实向虚、自娱自乐安到资本市场的头上?结果是什么?当然是股市大 跌。为什么?因为投资者会把这样的说法理解为:资本市场不让短线买卖,去除投机,抑制泡沫。

这又是问题。我认 为,中国最该治理的是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货币投机,是以套取利差为目的的金融商品,是需要把更多的钱引向资本市场,就算这些钱也有资本套利需求,那才是及 其正常市场现象。因为,作为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其金融最核心的定价是资本定价,而不是货币定价。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实体经济对中长期信贷(信贷资本)价 格的敏感程度并不是特别高,是5%、还是5.5%不会特别在意,而只有金融机构对0.5个百分点的利率变化才会极其敏感。但是,如果我们为了金融机构的利 益,把大量金融资源堆积在货币市场,只为了0.5个百分点的货币定价准确,而搞得资本市场贫血,那不仅得不偿失,而且在我看来,这对中国相当于金融失败。

所 以,资本市场有些投机,不必担心。因为它有助于资本定价的准确,有助于市场的活跃。当然,如果市场存在大量的操纵式投资,那是有大问题的。因为,操纵扭曲 了资本市场定价,而且会使资本错配,使中小投资者受到严重伤害。但这也不属于“脱实向虚,自娱自乐”,因为资本并未离开实业,而仅仅是错配。

还 有就是“为降成本而防止资产泡沫”,明眼人看一眼就明白,这实际是说“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高,企业地租成本过高的问题”,但偏偏有人要把它和股票市场联系 起来。请问:难道股市干瘪,企业融资成本会降低吗?我看,这不是糊涂,而是别有用心。因为说“降成本要防止股市泡沫的人”都顶着很大的学术名头,如果它们 连这么一点最最简单的道理或基本常识都不得,那他们凭什么顶这个名头?因为,普通投资者总是怀疑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而对“大牌儿”的见解顶礼膜拜,当这些 “大牌儿”断章取义,单单揪住“防范资产泡沫”的词句大论特述之时,明白的投资者都会被搅糊涂,更何况绝大多数散户投资者并不十分明白。

这 就是中国股市残酷的现实——就有这样一群人,非要把中国股市“折腾死”。不妨到些研讨会上去看看,多少“大牌儿”一谈股市就是泡沫、就是一脸不屑?我见得 太多了。在我看,这些人嘴上是为中国昌盛,而骨子里是希望中国垮掉。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只有越来越繁盛的货币投机,而没有愿意投向实业的资本,这 不是一条很可怕的事情吗?我们需要一个良性经济舆论环境。

更多内容请关注“傻瓜理财”公众号:“shagualicai001”,更多一手资讯,免费问股,视频教程,千名老师实盘直播..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35:18

“红色供应链”全面发威 台湾半导体业人才思迁

阿尔法工场 09月05日 10:40
分类 :财经
阅读:89
抢沙发
台湾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教父、前华亚科董事长高启全,2015年跳槽中国大陆的紫光集团,一度震撼台湾半导体业界。

台湾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教父、前华亚科董事长高启全,2015年跳槽中国大陆的紫光集团,一度震撼台湾半导体业界。业内最新传出的消息,高启全正在挖角多位南亚科、华亚科的主管及工程师,转往紫光集团正在组建的长江存储,届时恐造成台湾DRAM上百名人才外流。

对此,台湾学界、产业界都不感到意外,他们认为,在“红色供应链”全面发威之下,人才与资金都会往有能量的地方移动。台湾有智库担心,蔡英文政府的封锁政策,可能加速台湾科技人才外流。

据了解,长江存储科技公司是由大陆官方共同出资,要以1600亿元人民币打造自主“中国第一芯”的计划,其董事长就是先前放话要“封杀”台湾产业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而去年被挖角的高启全担任该公司营运长,与总经理杨士宁分别筹画DRAM与NAND Flash产能的布建。

高启全背负着“投身红色供应链”的骂名,但他反驳,是想要以美国技术、大陆市场及资金,加上台湾的制造能力,来对抗强大的韩国。

《中时电子报》称,中国厂商高薪挖角,开出高于市场行情3、5倍,甚至10倍的薪水也时有所闻,有时甚至把整个科技公司的研究团队或部门一起挖走。比如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就开出3到5倍的薪资,甚至愿意代付“竞业违约金”等,带走大量中级人才。

《中时电子报》认为,面对“红色供应链”威胁及人才外流,台湾产业若不积极升级与转型,即使再好的人才也会重新思考,是否要留在台湾为这块土地打拚。

有半导体的陆企私下表示,他们一开始是想投资台湾,但法规不开放陆资投资台湾,只能逼着他们把人带走,其实除了台湾以外,其他国家的大厂早就在合作,不知道台湾在怕什么,面板错过机会就是明显的例子。

文章未找到原始出处 请作者在后台与我们联系版权问题

更多股票信息请下载阿尔法工场APP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37:36

关于港股的未来 很多人都没有站在全局思考

阿尔法工场 09月05日 10:40
分类 :财经
阅读:10
抢沙发
8月31日,沪港通的南下成交额已经超过港股总成交的十分之一(10.8%)。感觉现在港股气氛起来的比1个月前说的更加有味道了,中报业绩超预期的都涨的好好。

8月31日,沪港通的南下成交额已经超过港股总成交的十分之一(10.8%)。感觉现在港股气氛起来的比1个月前说的更加有味道了,中报业绩超预期的都涨的好好。

第一,这一波抢筹慢,稳,健康,可持续。中资将来占深港通的港股流通市值的50%+、占沪港通的港股市值的30%+可以期待,定价权回归中国,外资大行及外资资金仍是主力,但可能成为跟随者。这是未来3-5年的港股大趋势。

第二,具体表现。港股这次走的平稳,业绩好的白马蓝筹,高股息率的,确定性增长的先涨起来,业绩好的或者业绩反转拐点的中小盘逐步跟上,让我想起这2年的中国房价,北上广深是去年行情涨幅30-60%,二线核心城市是今年行情涨幅30-80%。而且涨的标的都是先看业绩的,没业绩仍然趴在地上,这个健康,可持续。

第三,估值优势。港股这些好标的按照一级市场估值去看就好了,拿几年。TMT硬件,瑞声科技(A股歌尔声学)和舜宇光学(A股欧菲光)都是外资干上去的。

大票估值打上去了,给小票留下来一段估值差距,比如10倍和30倍,中间差了2倍,那么中资游资就会将其抬高到15-20倍。另外深港通,这些标的,跟A股中小创比较就更加具备估值优势了,只要业绩好的,都极大概率可能飞,前提是非老千,业绩好。

第四,新动力。公司有了市值管理动力,这个完全不同了,做大业绩做大市值,就可以进各大指数进深港通被祖国人民“进宫”宠幸。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还稀里糊涂地扬言深港通和沪港通一样,这完全是没有站在全局看问题,也看不到屁股决定脑袋的人性常识。

第五,业绩为王。做投资,归根到底,最后还是落实在“股票背后所代表的实体公司”的业绩上,没有可持续业绩增长的都是过客,不要沉迷于做“嫖客”,只有业绩杠杠的才是常青树,控制好风险,收益也就来了。

第六,稍微要考虑的是美国大选及加息可能性的风险。

文章未找到原始出处 请作者在后台与我们联系版权问题

更多股票信息请下载阿尔法工场APP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39:17

三桶油上半年净利暴降八成折射啥

余丰慧 09月05日 10:28
阅读:493
抢沙发
三桶油未来面临的困境或更加严峻。国际油价短期内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寄希望于油价上涨摆脱困境是传统过气思维。出路在于创新,通过创新来提高单位要素与劳动力效率,这是唯一出路!

随着8月28日晚间中石化半年报披露,国内三大石油巨头2016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全部亮相。中石化实现净利润192.5亿元,同比下降21.3%;中石油交出最差半年业绩,仅赚5.28亿元同比降98%,中海油更是巨亏77亿元(8月29日《经济参考报》)。“三桶油”净利润合计为120.78亿元,平均日赚0.7亿元,与2015年同期日赚3.6亿元相比大幅下滑81%。

最让人大跌眼睛的是,曾被誉为“亚洲最赚钱公司”的行业老大中石油利润同比下降98%,创2007年上市以来的最差半年业绩。这种利润下降幅度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不过,还在盈利边沿。而中海油竟然亏损77亿元。

原因不出意外地推倒了国际油价低迷上。不可否认,国际油价虽有起伏,但始终在40美元左右徘徊,短暂攀至50美元后就迅速回落。不过一个不解之谜是,三桶油基本是二道贩子,即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然后加价销售到国内。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一个三桶油从国际市场高来高去、保赚不赔的价格机制。这还不算“过瘾”,又设置了一个地板价,即: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4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再降低。

不禁要问两点:在国内市场海外依存度高达百分之六十情况下,一个包赚不赔的油价机制,为何利润高达98%的幅度下挫,为何竟然出现亏损呢?这是一问。二问是,如果没有设置国际油价40美元的地板价,那么三桶油利润会亏到哪个程度?

按照常理说,从国际市场高进高卖、低进低卖,没有利润大幅度下挫甚至亏损的道理。这需要三桶油进一步说明和解释。无论对于股东股民还是国人都有这个必要。

当然,我们注意到中石油表示,受国际原油价格低位运行不利影响,勘探与生产板块经营亏损24.19亿元;销售进口气及LNG净亏损80.06亿元。这些亏损项目都需要更加细化与明确。

中海油对进口成本倒是有了一个具体数据。上半年桶油主要成本为34.86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下降15.5%,上半年平均实现油价为37.7美元/桶,同比下降 34.5%。按此计算,毛收入还有2.84美元/桶。这些迷惑更加需要详解。

中海油油气净亏损77.4亿元,归结为政府定价问题。这也是三家公司的共同亏损“大项”,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持续多年,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找出解决对策。

交出如此惨淡的成绩单,昔日财大气粗的“三桶油”不得不勒紧裤带过冬。但是,这个“勒紧裤带过冬”着力点似乎有点跑偏。主要是压缩资本性支出和投资规模,而没有看到公司管理成本的具体下降幅度,特别是高管高薪酬成本的控制情况。比如,中石油连续三年大幅度压减投资规模,今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为508.7亿元,公司全年计划的资本支出为1920亿元,较2012年历史高点下降约46%。而中石化上半年资本支出134.74亿元,去年同期为235.08亿元。中海油则宣布年内控制资本支出低于600亿元,将保持审慎财务政策,加大控制成本。这里面需要公开透明的是,公司管理成本特别是内部招待会议成本、高管薪酬以及劳资成本情况。

纵观三桶油上半年财报,在利润大幅度下降情况下,财报粉饰成绩篇幅过大,而对问题特别是股民股东以及国人需要了解的事项比如如此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何在?公司高管薪酬成本如何?解释说明不够明了具体。

当然,三桶油未来面临的困境或更加严峻。国际油价短期内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寄希望于油价上涨摆脱困境是传统过气思维。出路在于创新,通过创新来提高单位要素与劳动力效率,这是唯一出路!

与本文同步的《慧眼财经》公共微信开通了,微信号:yfh60716;也可扫描二维码,或者直接从订阅号中s搜索“慧眼财经”


慧眼财经网:http://www.huiyancj.com/你投资兴业致富的顶级智囊顾问

微养时光公共微信,你养生健康的帮手,扫一扫啊:

secondquick 发表于 16-9-5 14:42:03

住房贷款很安全 有接盘侠银行就放心了

齐俊杰 09月05日 10:00
阅读:846
抢沙发
上海没等来楼市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而等来的确实离婚率直线上升的闹剧,有媒体报道上午不到10点,全天的离婚号就已经发放完毕了。离婚也要限号?可见现在离婚是多么的火爆?买房是多么火爆

住房贷款很安全 有接盘侠银行就放心了

公号搜索 齐俊杰

上海没等来楼市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而等来的确实离婚率直线上升的闹剧,有媒体报道上午不到10点,全天的离婚号就已经发放完毕了。离婚也要限号?这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范围,可见现在离婚是多么的火爆?甚至有段子手调侃,现在上海见面都在问,你离婚了么?

离婚为什么?大家都明白,父母带着子女来离婚,子女带着父母来离婚,高高兴兴,笑逐颜开的拿到离婚证,这奇葩的景象大概也只有在咱们这才会出现,就为了得到一个买房的机会,为了得到优惠的税率和贷款利率,家都可以不要,婚姻也可以拆除。可见现在对于房子的追逐,已经到了失心疯的地步。


不光上海,在北京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个事,说某人要在开发商的新建楼盘预定一个房子,结果售楼员很理直气壮的说,要买房可以,你得先给我个人的账号里打20万,否则这房你肯定买不上。

动用几代人的急需,背负几十年的负债,压缩生活质量,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在离工作地点远隔千山万水的地方,为了买一套房,恳请别人来剥削你,还得贿赂售楼员,还要搭上婚姻,甚至是父母的婚姻,甚至子女受教育的机会,这段历史也许几年后将会彻底的沦为笑谈。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现在就已经是一个不可想象的程度,人们的幸福被高房价无情的吃掉,而且大家还上赶着让他吃掉,还要竞争着让他剥削。也真是没谁了。


有人说,房子里有太多的福利?这话听起来有理,但我是不认同的,房子的福利跟面积大小有关吗?跟多少套有关吗?我要想要这个福利,只需要在北上广深,买一套非常小面积的房子,落户口就行。哪怕10平米,5平米,1平米最好!但我没看到有人这么干的,一边骂着高房价,一边随时准备冲进去。这让我十分想不明白。很明显现在租房的价格要远远低于购房成本,租售比低于2%,甚至把买房的钱存银行,不但能白住房,甚至还能有不少的收入。稍微理财一下,能有两倍房租的收入。即使房东涨租金,也足以覆盖成本。所以,这还是一个问题,就是贪婪和恐惧,贪婪于房价还要涨,也想在这里面赚大钱,恐惧于太多的人给你讲了通胀的故事。


通胀是以物价为基础的,而不是用房价算的,如果用房价来计算通胀,那就相当于用股价计算、前两年的煤价计算差不多。压根就不靠谱。这属于资产,现在属于明显的资产泡沫,跟通胀完全不挨边,你买房不是去保值的,而是去追逐资产泡沫的。最后的结果可能比股市更惨。股市暴跌,如果你不配资,顶多就是被套。如果楼市暴跌,你银行的贷款就会出现抵押不足值的情况,比如500万的房子,你3成首付,贷款7成,房价跌了40%,房子只值300万了,而你的贷款是350万,银行就会要求你补交50万,如果不补,就会强行拍卖你的房子。你的首付和已经还的贷款,就都打水漂了,而且会背上一个黑名单的信用记录。一辈子可能都不能贷款了,所以大多数人会去借钱,填上这个抵押的黑洞,可问题是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今年你填上了,明年他继续跌,你就要继续补充抵押。如果不继续补钱,之前的钱也是退不了的。所以,大多数家庭会被这种抵押绑架,最后一身外债,但好消息是,由于这种方式,银行其实很安全。老百姓会不断借钱还贷,也就越套越深,看看股票就知道,当你深度被套的时候,是没有勇气斩仓出局的。除非你找不到工作了,失去收入了。当然如果这样局面出现的话,你将彻底沦为赤贫。银行贷款加外债,没有收入,房子被收回,自己的生活将从此一塌糊涂。当时的日本和我们的香港,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不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
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查看完整版本: 对经济危机非常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