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碧水清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每天寻找一件快乐的事-----在路上

[复制链接]
1621#
发表于 14-6-3 22:58:11 | 只看该作者
清秋姐,我又被工作上的事难住了。你不用劳神来安慰我,我就是想找人说一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2#
 楼主| 发表于 14-6-4 19:1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水清秋 于 14-6-4 19:14 编辑

嗯嗯,,说少了,要多说点,发泄发泄会好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3#
 楼主| 发表于 14-6-4 22:33:32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咨询师倾心推荐的快乐的六个方法
(一) 精神胜利法。
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卫机制。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如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遭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自嘲的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
(二) 难得糊涂法。
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有这层保护膜,会使你处乱不惊,遇烦不忧,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紧张事件。
(三) 随遇而安法
这是心理防卫机制中一种心理的合理反应。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总能满足,烦恼就少,心理压力就小。古人云:吃亏是福。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四) 幽默人生法
这是调节心理环境的“空调器”。当你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五) 宣泄积郁法
心理学专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伤忧郁时,不妨与异性朋友倾诉;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向主持人和听众倾诉;也可进行一项你所喜欢的运动;或在空旷的原野上大声喊叫,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宣泄积郁。
(六)音乐冥想法
    当你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做一次“心理按摩”——音乐冥想“维也纳森林”,做“邮递马车”…… 当然,创造快乐不仅仅只有以上方法,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只有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4#
 楼主| 发表于 14-6-5 16:30:13 | 只看该作者
[转] 凡是被抗拒的,都会持续 2014-5-30 05:55 阅读(9) 转载自顺其自然
赞(3)评论(1)已成功转载分享(2)复制地址收藏夹按钮收藏更多
已经是第一篇 | 下一篇:心理与心灵
开通黄钻

凡是被抗拒的,都会持续
   凡是被抗拒的,都会持续          父母和老师常常提醒孩子:“上课要集中注意力!”反复的提醒(唠叨),常常是强烈的暗示。当爸爸、妈妈或老师反复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醒代表的就是这样的暗示:你是一个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人。当这样的暗示渗透到孩子的潜意识深处,他(她)就真的变成了不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在父母上万次、数十万次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负向暗示。
      
         凡是被抗拒的,都会持续。我们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抗拒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常常看到抗拒父母的孩子,他们留连网吧只是为了抗拒父母的操控;他们让自己变的更糟只是为了抗拒父母的抱怨和批评。孩子抗拒父母的方式不外乎:“你讨厌我做什么事情,我就偏做!”“惹不起,躲得起!我不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事情!这样你还能批评我吗?!” 对抗导致双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对抗使双方身心疲惫,郁郁寡欢,没有快乐,终日与愤怒、沮丧、自卑为伍,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不知道活着的乐趣何在!
           没有一个孩子会愿意成年累月地受批评和指责而不愿被人爱和接受。暴躁的孩子都是从一些没有爱和理解的家庭出来的,在父母的严格统治下,小孩子变成了愤怒的人。如果孩子向父母发泄他的愤怒和仇恨,就会被打或被罚甚至被抛弃,于是,他们的愤恨只能发泄在小一点儿或弱一点儿的孩子身上,长大之后则发泄在他遇到的能量弱的人或相对安全的人(伴侣、孩子)身上。这就是学校里孩子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家庭暴力的根源,也是社会上恶性伤害事件的历史原因。
            如果我们把抗拒的力量收回来,就能有百分百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吸引力法则很快就会生效。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出在自己的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随之改变-------境由心转。
            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我们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说,提醒别人、防范别人,就是提醒、防范自己。一个从不浪费的人,吃自助餐时会只取自己吃得完的食物,他(她)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必对他(她)强调:浪费可耻;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也会觉得集中注意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不必提醒的事情;一个有道德的人,会觉得按照道德的要求做事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野史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孔子问老子:“你怎么看待道德?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品质?” 老子大笑起来,说:“只有在你不道德的时候,才会出现道德的问题。只有在你没有品质的时候,你才会想到品质。有品质的人完全忘了品质存在的事实。有道德的人不知道'道德'这个词的意思。所以,不要试图去培养,只要自然。”
          作为父母,想要协助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了解以下三个定律:习性定律:任何人都保持静止或学习状态,直到遇到的其它人生问题迫使我们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成长定律:人遇到问题时,成长的速度与内在觉悟反省速度成正比,与抱怨外在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潜意识方向相同。 平衡定律:我们欣赏的或打压的任何东东,都会对我们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副作用。通俗地说:凡是被我们抗拒的,都会持续存在。
        愛就是用心接受我们爱的人。无论他(她)有什么样的行为和特质。无条件接纳,不再抗拒。因为接纳是改变的开始。
         希望有一天,爸爸、妈妈或者老师,不要再跟在孩子后边,不断提醒、督促。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意味着父母和老师不再是孩子的监督者,意味着对孩子的高度尊重。
         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才能既培养出孩子的自信、自尊、自爱,又协助孩子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地向着卓越迈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5#
 楼主| 发表于 14-6-5 18:09:09 | 只看该作者
.研究发现,人在难过时流的眼泪中,含有较多因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6#
 楼主| 发表于 14-6-5 18:09:55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要学会交往,因为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但是也要学会独处,缺乏独处的能力,耐不住寂寞,离开人就活不下去,也是一种灾难。 经常有热恋中的人说“离开你我活不下去”,的确是一种灾难,要知道,从出生到死亡,唯一能够一直陪伴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学会独处,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否被抛弃,无论是否孤单无助,永远不会绝望。

  .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 非常质朴的至理名言!活在当下,握住手中的东西,脚踏今天的道路,去实现明日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7#
 楼主| 发表于 14-6-5 19:12:58 | 只看该作者
抑郁障碍宣传单


这是中美认知班要求完成的一个作业



1什么是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的表现是情绪低落、经常郁郁寡欢,很少觉得有开心的事情。日常活动减少,本来感兴趣的事情也不去做了,觉得打不起精神去做很多事情或者觉得人变懒了。思考速度减慢,很多人会抱怨自己“变笨了”。同时会伴随出现睡眠节律改变,如失眠或早醒;精力减退,做事效率低下;经常责备自己,认为自己很蠢,很无能,甚至认为自己有罪,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抑郁的最大危害就是自杀,虽然抑郁障碍是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可以很多患者并不能够等待康复的那一天到来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世间的遗憾莫过于此。

2抑郁障碍的疗效?

根据实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的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样都是有严格的科学研究证据证明对抑郁障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简单方便,你不用没有去预约心理医生的时间,并且花费很多时间谈话,但是跟踪随访发现药物治疗的疗效并没有心理治疗的疗效维持时间长。不少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合用效果更好,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合并治疗的效果还不如单一的心理治疗。

有很多疗法都获得了治疗抑郁障碍有效研究证据,它们包括认知疗法,行为治疗,人际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短程动力学治疗,图书疗法(bibliotherapy),伴侣聚焦治疗(couple focused therapy)等。

目前证据最充足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疗法。已经有研究表明,认知疗法的疗效和药物治疗的相等或者超过药物治疗。随着正念认知治疗(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这种新型认知疗法的发明,长期困扰治疗界的“复发”问题也得到了缓解。故认知疗法现在是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方案。

3抑郁障碍的认知疗法有何特点?

针对抑郁障碍的认知疗法一般来说需要6-12次的疗程,每周一次会面,治疗刚开始的1-2周也许需要每周2次的会面。在正式治疗前,往往还需要1-4个小时的评估性访谈时间。如果为你服务的诊所或心理咨询中心提供有结构式访谈表填写的话,评估性访谈的时间会大幅度减少。

在开始会面后,你的认知疗法治疗师每次会面开始都会和你商议本次会面的主题和内容,在会面结束前也会征求你对本次会面的建议和意见以便作出治疗的调整。每次会面的过程中治疗师都会教你一些技术,帮助你来理解和克服抑郁障碍的技术,很多来访者在治疗结束后会学到多大10-20种对抗抑郁的认知技术,这些技术都是非常清晰明确可操作的方式提供给你的,如功能障碍性思维记录(Dysfunctional Thought Recording,DTR), 认知概念化图表(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Diagram , CCD)核心信念工作单(Core Belief Worksheet, CBW)等。

在整个认知疗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成为你自己的治疗师。这要求你每天拿出10-60分钟的时间完成认知疗法的治疗作业,正如只有保持长期体育锻炼才能保持充沛的体能一样,你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在认知治疗中学到的技能才能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

整个认知疗法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在早期治疗师和你主要的任务是明确判断你的情况,列出治疗方案,建立起彼此信任、合作、坦诚、理解的治疗同盟,治疗同盟是整个治疗成功的基础,所以在治疗早期的时候也许你会发觉你的治疗师并不会急着传授很多技术给你,而是关注与你们俩之间是否存在着过多的误会和不理解。治疗的中期治疗师会着眼于你是否能够应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技能帮助你自己,而治疗的后期会着重强调复发的预防和其他生活中关系问题的解决。

如果你仅仅有抑郁障碍,而没有合并其他心理障碍疾患,一般来说你的情况会在1-3个月内缓解(6-12次会面),少数单纯的抑郁障碍者的疗程会持续到6个月作用(20次会面以上)。但是如果你同时患有其他心理障碍(如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则疗程会相应延长。

并且治疗方法也会调整为其他更加有效的疗法,如针对人格障碍的聚焦图式疗法(Schema-focused therapy, SFT)等。

总的来说,很多人的抑郁障碍是一种可以完全治愈、彻底治愈、不再复发的心理疾患。抑郁治疗的前景蓝天万里,光明无限!祝你能够早日走出抑郁,恢复生命的自尊,发现心灵之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8#
 楼主| 发表于 14-6-6 08:43:3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从与母亲的能量纠缠里解脱?
时间:2014-05-28 11:50|作者:admin|阅读: 2799 |评论:2

问:我已经是30岁的成年人了,但始终在意母亲的评价,无论积极还是消极,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母亲,会因为她的好恶而动摇自己的决定, 甚至是对某个人的感受, 我能感受到内在的挣扎和想摆脱的力量, 我很想好好的做我自己,不想在能量上被牵扯,我该怎么做?


伽南:活出自己,体验生命的喜悦与芬芳

“讨爱”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能力爱自己
生命就是关系,人在关系里受苦都是因为在关系里向别人“讨爱”。“讨爱”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能力爱自己,只能通过别人爱自己来感受到爱。当我们有能力爱自己,认同自己,我们的内在就独立了,就可以不依赖外界的认同、评价而确立自己的存在。

过于依赖父母的认同也会让我们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我们一生都有一种潜在的渴望就是回到生命的源头,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违背父母的想法总是会让我们有一种与生命源头切断的感觉,很不舒服。但是当我们太过于依赖父母的爱,就有可能会把父母的意见放大,代替自己真实的想法。过于依赖父母的认同也会让我们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

把对母亲的小爱转化成对更多人的大爱
我们不可能切断父母的能量,但是“转化”是个不错的方法。很多灵性课会教我们从父母的能量中脱离出来,体验到内在的独立,学会与自己相处。你可以去问自己:我为了什么活着呢?难道我只是为了让母亲高兴而活着么?我的生命中还有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么?当你的视线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事,你的内心中装进去更多的人,更多让生命更有意义的事,你会快速跳出对父母能量的依赖,活出自己。把对母亲的小爱转化成对更多人的大爱吧,在不断给出爱,你会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喜悦和芬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9#
 楼主| 发表于 14-6-6 16:5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0#
发表于 14-6-6 18:14:29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妹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1#
 楼主| 发表于 14-6-6 20:51:53 | 只看该作者

祝哥哥永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2#
 楼主| 发表于 14-6-6 20:52:34 | 只看该作者

祝哥哥永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3#
 楼主| 发表于 14-6-6 20:53:36 | 只看该作者
苦难,进入生命深处的桥梁
时间:2013-08-30 10:59|作者:内在空间|阅读: 1645 |评论:2


台湾有一位美丽的新闻女主播,开朗阳光的笑容,很难让人把她跟生命的不幸联想在一起,她叫杨玉欣,罹患了一种罕见的先天肌肉萎缩症,医学上的病名相信百分之99的人听都没听过:「三好氏远程肌肉无力症」。

这种疾病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她的父母皆有同对染色体异常的隐性基因,因此子女有四分之一的罹病机率,但不幸的是,杨玉欣一家三姊弟全部相继在十九岁前后发病。「三好氏远端肌肉无力症」是近三十年来被发现的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它会从远端肌肉入侵,使肌肉萎缩无力,慢慢地向身体中心及内脏逼近,至今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控制。目前全球病例只有40人,杨家就占了3例。
在杨玉欣的成长过程中,跌倒是常态,跌倒之后如果没有人来扶她、帮助她的话,就要想办法自己用爬的,爬对杨玉欣来说是很痛的,因为肌肉不能使力,但是爬的时候全身重量都压在手臂和膝盖上,所以会很痛。等爬到路边或墙边高处,再慢慢想办法让身体沿着高处站立起来,最后才能整个站好。
杨玉欣19岁的时候,姊姊和弟弟也在同个时间发病,医生说得了这种病,肌肉会愈来愈无力,而且无药可医。医生对三姊弟说:「你们要赶快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杨玉欣问医生以后会怎样?医生说:「会瘫痪。」对19岁的少女来说,这答案真的很震撼!杨玉欣的姊姊在还没走出诊疗室之前就嚎啕大哭。杨玉欣曾在一场演讲里分享:「我比较理性一点,我知道我的人生道路从此不一样了,以前我计画想做的事,现在都不能做了,例如弹钢琴。得这种病表示我的寿命会比一般人短,但也不会很快死掉,表示我必须痛苦地活很久,所以当时我一直在想,要怎么样才能有尊严地活下来?」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死,可是我姊姊有。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说她想去死,其实我很能了解她的感受,因为我们长时间都要依赖别人才能生活,连最简单的行住坐卧都没办法自己完成,长时间依赖别人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死对我们来说只是短痛,活着是长痛。后来我问我姊姊,有没有想过各种死法?她说有,跳楼、上吊、投海、割腕、撞车她都想过,而且她都不怕。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忽然我灵光一闪,跟她说:『姊姊,既然你这么勇敢,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会害怕活着?』她沉默了五秒钟,说:『对耶,我连死都不怕了,干嘛害怕活着』。所以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再活五年看看,如果五年后还是觉得死比较好,到时候再去死吧。」
「在刚发病的前几年,妈妈一直带我们四处去看医生。虽然西医的医生已经宣判无救了,可是任何一个妈妈都不会放弃让孩子活下去的机会,所以她会去试别人告诉她的偏方啊、特效药之类的。那时候我就在想,这样的生活我还要过多久?后来我打电话跟妈妈说,我觉得人生应该有比看医生更重要的事情。我妈妈竟然也认同,就没有再要我们去看医生了。」
于是杨玉欣开始鼓起勇气,像一般人一样接受社会考验,在这一路上,她感受到不幸的人其实很多,而看起来不幸的人,有时却反而能够进入生命最深刻的交流。
「因为我行动不便,所以常常坐计程车。有一天我招到一辆车,和往常一样,我必须屁股先坐到椅子上,再用手把脚一只、一只地搬进车里。司机先生看见我这样,问我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一听到他这样问,就知道他是内行的,因为通常一般人会问『小姐,你怎么了?』。我回答我是先天的。沉默了一段时间后,他说『那你比我太太好多了,我太太是肾脏萎缩,住院很久,最近恐怕快不行了。』我不晓得该怎么安慰他,车子里又安静了几分钟,他才开口,『我等一下要去看我太太,带她出去走一走』『喔?打算要去哪里呢?』『哪里都好,只要能离开医院都好』又是一阵沉默之后,他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今天开车之前在做什么吗?』『我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呢?』『我在打小孩。我儿子也遗传到我太太的病,智商有点不足,我不能让他出门,所以我只好一直打他,他就会一直哭,哭累了他就睡着了,我才能出门赚钱……』过不久,我到了我的目的地,我对他说:『你不是要带你太太出去走走吗?带她去吃一顿好一点的,我请客。』然后我把身上所有的钞票、铜板都掏出来,放在前座中间的扶手上,因为在我伸手可及的范围内,也只有一千多元。我打开车门,把脚一只、一只地搬下车,忽然我看见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画面:五十多岁的司机先生,双手紧握着方向盘,低着头在颤抖,眼泪不停地打在方向盘上。后来我才想通,从我上车开始,他就在鼓励我,他说话的声音很平静、很慈祥,他用他太太和小孩的处境来告诉我,我的情况还不是太糟。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生命的交流很深刻。从那一天起,每次我坐计程车,都会关心一下司机的生意好不好、聊聊天,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生命对生命的关怀和善意。」
很快的,杨玉欣就领悟到,帮助弱势中的更弱势者,是她这一生的使命。杨玉欣现在不只是台湾人间卫视的新闻主播,也是弱势病患权益促进会的秘书长、罕见疾病基金会和台湾生命教育学会的代言人。
「转化无常」,无论是面对人生、或是面对当前地球,都是心态上必做的重要决定,尤其当人生处于变动期时,永远看重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你自己生命本身的价值与尊严,这样的话,你会发现有很大的意志力与决心,会从内心里跑出来,而且你也会变得很有创意、很有弹性。所有能在逆境中开创新局的人,都能够体认这个道理。
杨玉欣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还说:「我们家三个小孩都知道,如果还有愿望的话,要赶快去做。我们的生命不够长,不能浪费时间在愤怒、吵架、报复这种事情上面。」
记得有人教过我(章成)种桂花的方式,如果希望桂花在某段时间开花,非但不能多浇水,还得特别少浇一些,原来,当水分不够的时候,桂花树会有危机意识,怕自己还没开花(繁殖)就死了,就会赶紧尽力地开花!
「时间不够」是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然而奇怪的是,当知道生命大限真的快到时,以前那些时间不够时在做的事,却又都可以全部不必做了!可见「时间不够」不是真的,不清楚人生重点才是真的。杨玉欣说,不能浪费时间在愤怒、吵架、报复这些事上面──真的,只有感受到生命有限的人,才会用尽全力去创造、去爱、去享受生命,而不是去怪罪、批判或是争论。
文章来源:「2012心灵重生」章成、李欣频合著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4#
 楼主| 发表于 14-6-6 20:54:14 | 只看该作者
记忆力不好也是一种福报
时间:2013-08-02 10:34|作者:章成|阅读: 259 |评论:9

【船长章成的话】欠债很有压力,但债主也不好当,人生活得愈久,就愈有搞不完、算不清的帐,怎样让自己能够真真实实地快乐的活在当下呢?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一字诀」,我觉得用来面对无常的人生,真是最好的法宝了。
年幼时期,我以为记得牢是真本事,过目不忘的大脑,真是天才啊!  
中年以后,我逐渐领悟到忘得掉才是真幸福。
忘不了别人的闲言闲语--人生会披上一层灰色阴影;
忘不掉伤心的往事,人格会逐渐扭曲。
壮年以后,我开始向神求「健忘」之恩──   
忘掉过去的辉煌,这是谦卑。
忘掉已往的失败,这是勇气。
忘掉从前的创伤,这是饶恕。     
忘掉昔日的罪过,这是感恩。
忘掉朋友的不周,这是大方。
忘掉仇敌的攻击,这是爱心。
“忘”比“记”难多了,“记”是聪明;“忘”是智慧、是修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5#
 楼主| 发表于 14-6-6 20:57:19 | 只看该作者
章成谈心灵能量
时间:2013-08-16 17:57|作者:章成|阅读: 491 |评论:7

什么叫做没有心灵能量?那就是你想到你自己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空洞一样,那叫没有心灵能量。你要靠某些别人、某些团体、某些宗教、某些头衔、某些存折来给你插电,那就表示你自己没有心灵能量。
有心灵能量你会像深谷中的一朵花,别人有没有去看它、别人认不认识它,它都开得很美,而且你自己玩得很快乐。所以你怎样知道你有没有心灵能量?没有丰功伟的现在或过去可以自豪、没有美丽的未来可以憧憬、想象时你是怎样?你是一个空虚的空洞吗?那很抱歉,你可能没有什么心灵能量。
当一个人没有心灵能量的时候,他是很在意别人的!如果这个社会是畸形的,他当然要变成畸形的,要不然他怎样去争取认同,跟别人「插电」?对不对?比方说有一个村子他们都觉得脖子要挂很多环才漂亮。如果你的心是一个空洞的话,你今天住在这个村子,你就会开始把环挂在脖子上,即便那样不舒服,你还是会那样,要不然别人会说你很丑、你很怪,跟他们不一样不理你,你就会害怕,因为你想到你自己是一个空洞。
如果这个社会觉得穿西装才好看,你就穿西装;这社会觉得穿旗袍好看,你就穿旗袍;如果说身材要瘦才好看,那你就要瘦,万一刚好生在缠小脚的年代,再痛也要让孩子缠小脚,不是吗?即便这社会是不健康的,你还是会跟着过不健康的生活。因为你没有心灵能量,你为了从别人的眼光里面去跟取得安全感跟价值感,你就去过那样的生活。所以一个人若没有心灵能量,即便他发觉这个社会某些模式是不好的,是苦的,他能别有选择吗?不能,他还是要在那边耗着。
佛教常讲看破、放下,净空老和尚讲修行对他来讲只有四个字---『看破、放下』但放下有那么简单吗?有时候我们看到了也放不下。
心灵能量是什么?就是一种内心的空间、距离(正好我们的网站叫做「内在空间」)。当你有空间时你才能够观看,如果我的脸跟你的脸没有距离,大概我也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有了距离,我才能看到你长什么样子。
有心灵能量,你才有距离去看清楚你的生活,你才可以重新去看到你的先生、你的孩子、你的人生…。比如你每天都在担心老公的反应,其实你是看不清楚他的,当你每天都在担心人生,其实你也根本不了解人生。当心灵没有一直在社交、一直在怕寂寞、一直在抓东抓西、不是一直在反应、被恐惧折磨的时候,它是可以看得更多的。当看得更多的时候,你就不会执着固定的角度跟看法,所以你就更能放下,更能放下就更能休息、更有空间、更能觉察,于是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所以,怎样充实心灵的能量?「充实」来自内在,根本不需外求,所以事实上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了:不把内心塞满。
人的心灵本来就不缺乏能量,本来就是宁静、盈满的「空」,这没有什么「为什么」,本来如此。当你开始不把内心塞满,立刻就感觉到能量回来了。任何这样去做的人,都能立即体验到。所以心灵成长,其实是减法的,清空心灵塞满的东西,你就获得心灵原有的智慧与安息,这一条路原理简单,但你不可能天天都在静坐,我们要在一面工作、一面管小孩的现实生活里面去做,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那么长远的历程;需要那么多老师或那么多书去提醒你在生活中觉察和放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7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