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18|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7-29 12: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7-30 17:07 编辑


转载参考消息 2011年7月28日第12版文章

音乐力量背后的六个秘密

智利《第三版时报》7月24日文章题:音乐力量背后的六个秘密(作者)马赛洛。科尔瓦多

1.听歌就像吸毒品

加拿大基尔大学的专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证实了音乐旋律对人脑的作用。共有217人参与了这项研究。结果发现,音乐能促进与愉悦有关的多巴胺的释放。而且自乐曲结束前15秒钟开始,其释放水平会平均增加6%至9%。

此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可卡因会使多巴胺的释放量提高22%。研究人员对音乐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一个人的多巴胺释放量提高了21%这表明对一些人来说音乐的确可以增加人的愉悦感。

2.身体随节奏摆动

麦基尔大学的社会和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就音乐对大脑的影响展开了多项研究。在其中一项实验中。列维京在大街上随机拦住,陌生人,要求他们凭记忆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重复一首歌的节奏时错误率只有4%,而在重复曲调时的错误率却高达66%。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会谈忘一首歌的曲调,那么为什么节奏感还在?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列维京发现了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首先乐曲激活了负责处理感官信息和破解语言的大脑区域。随后释放出多巴胺。继而激活与身体活动相关的小脑。这角色为什么人们听到一首节奏感很强烈的乐曲就会摇摆身体,或者在听到重金属音乐时会不自主地晃动头部的原因。

3.鉴赏能力可培养

科学家认为,每个人欣赏音乐的能力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大脑结构不同,接触旋律的环境也不同。上世纪90年代,德国神经学家比较了27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与27位普通人的大脑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音乐家的大脑左半球与听觉处理有关的区域明显大于普通人。尤其是那些7岁以前就频繁接触音乐的人,甚至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即胼胝体,也比普通人或较晚接触音乐的音乐家厚10%到15%。

列维京指出,如果一个儿童在10岁以前没能接触到音乐,那他对音乐可能永远不会感兴趣。他认为,虽然并非所有自幼学习音乐或者演奏乐器的人都会变成莫扎特,但这些人的节奏感,旋律感和对乐谱的识别能力会更强。

4.心脏随音乐而动

音乐不仅会影响大脑,还能调节血压,心率和呼吸。由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卢恰诺,贝尔纳迪领导的研究小组对24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2人为半专业歌唱家,另外12人未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

在听过贝多芬,巴赫和普契尼等音乐家5首精选曲目后,经过两分钟的休息,科学家发现在每首乐曲的渐强段落志愿者的血压都升高了,心率加快,呼吸也更急促了。

分析还表明,在较为舒缓的段落,这些现象就会减弱。但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在曲调最为华丽的段落,如威尔第的咏叹调中,志愿者的心率会与乐曲节奏保持同步。

5.打拍子也能够减肥

许多研究人员都指出,我们在听音乐是用双脚大节拍实际上类似一种自动机械,目的是减轻有大脑运动中枢被激活而引发的双腿血液循环的加速。

英国森德兰大学的运动外科医生格雷格。麦克奇指出,用双脚打节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的人每天有10个小时双脚都在颤动,这或许是因为他头脑中一直在回荡着一首乐曲,甚至在看电视,工作和吃饭时也是如此。我们也许觉得这算不上一种运动,但它的确是,而且是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的运动,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材”。

一份研究指出,每天持续颤动双脚8小时的人相当于打了30分钟的壁球,也就是说能够燃烧脂肪。这个动作调动的是腿肚子的肌肉,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来完成这个动作,因此起到了消耗脂肪的作用。

6.钢琴家不买MP3

为甚么听现场音乐会比听MP3或ipod更能够让我们激情澎湃?为甚么音乐家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拿出一部足以催人泪下或令人愉悦的作品?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科学家证实,现场音乐女激活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

专家录制了由一位专业钢琴家演奏的肖邦作品的片段,随后又在电脑中制作了相同的片段的电子版录音。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发现,音乐爱好者在听过两段录音后,由真人演奏的乐曲片段包括了节奏及音符强度的起伏变化,因此更能调动起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产生共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1-7-30 17:0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7-30 17:06 编辑

我们从哪里来?


霍金:我和罗杰.彭罗斯一道认为,   如果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    那么, 就应该存在一个奇点,  一个无限密度和时空弯曲点,   那是时间的开始.     

宇宙始于大爆炸,  并越来越快地扩张.      膨胀使宇宙变得很大, 很均匀, 很平坦.       但又不是完全均匀的,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微小的变化, 导致宇宙早期的温度差异.      某些区域的扩张速度稍慢一点,并最终停止扩张,并再次崩溃,形成星系和恒星.      太阳系也就形成了.     我们的存在就归功于这些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1-7-30 17:2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8-4 14:08 编辑

1920年代, 埃德温.哈勃开始在洛杉矶县威尔逊山用直径100英寸的望远镜观测天空. 让哈勃惊讶的是, 他发现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此外, 星系越遥远, 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     人们说,  宇宙扩张是古往今来最重要的智力发现.


物质与反物质对称性得到证实
2011年08月01日 15:00:39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7月2 8日文章】题:物质与反物质的根本对称性得以证实
    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等机构开展的国际合作,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确定了反质子质量相对于电子质量的新评估。
    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形成之初,大爆炸创造了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物理学家不断形成各种概念解释为什么可见的宇宙似乎完全由物质构成。另一方面,一些实验机构也在生产人造的反物质原子,以探索物质与反物质的根本对称性。
    现在,独立的研究机构“反物质光谱学小组”以极高的精度测量了反质子相对于电子的质量。为此,他们对一种称作反质子氮的半物质、半反物质原子使用激光光谱学的新方法,其结果与同样精度测量的质子质量一致,证实物质与反物质是对称的。
    这项实验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进行,项目由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牵头,参与机构还包括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奥地利的史蒂芬·梅尔研究所和匈牙利的KFKI研究所。
    物理学家认为,自然法则遵守一种称作CPT的基本对称。也就是说,假设宇宙中的所有物质由反物质替代,左和右就会反转,仿佛镜像一样,时间的流动也会逆转,这种“反世界”将与我们真实的物质世界难以分辨。反物质原子应当与物质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如果科学家通过实验分辨出任何偏离,无论多小,那都将暗示这种基本的对称被打破。“小”是这里的关键词:至关重要的是使用现有最精确的方法和仪器,以尽可能高的精度来比较。
    反物质在实验室中极难处理,因为一接触普通物质(即使是房间里的空气),它就迅速湮灭,转变为能量和新的粒子。1997年,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欧洲其他机构以及日本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始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建造一个称作反质子减速器的设施。在这里,高能撞击产生的反质子被收集并储藏在真空管内。这些反质子逐渐减速,然后用于若干实验。
    这一次,科学家使用一种称作“双光子激光光谱学”的技术。原子被两束方向相反的激光撞击。第一束激光导致反质子做出量子跳跃,达到量子力学通常不允许的能量级。这样,第二束激光就可以尽可能让反质子停下来。这样一种双光子跳跃通常很难实现,因为反质子很重,但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创造出两束超强激光,并谨慎选择激光频率的特殊结合,从而做到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1-7-30 17:5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7-30 17:54 编辑

下面的贴子来自天涯论坛, 不一样的声音, 听听也无妨.

『实话实说』[天涯论剑]
分享访问数:38562  回复数:248123下一页末页共3页
直接到页楼主回复 作者:zy82256670  发表日期:2011-7-25 17:28:46

动车相撞了,网络上意料之中的翻江倒海,骂声四起。
  
  “中国高铁不为人知的秘密”、“外媒对中国高铁事故的评价”,连高铁和动车都没分清你就在那不负责任地分享过时的假文章假新闻。
  
  挪威、国足、赖昌星,把他们和动车扯在一起编些能显示你文字水平的无关死者痛痒的笑话状态。
  
  挖坑来掩埋车厢毁尸灭迹,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在关注度这么高的事件中做出这种蠢事吧。掩埋的只是车头,黑匣子已被取出,里面也无乘客,既无关证据也无关幸存者。但腾讯的报道标题是“铁道部承认掩埋破损车厢”,内容中却又是车头,如此有失客观态度的标题是要引导什么?
  
  那个两岁多的小女孩本就是在生命探测仪已无生命信号的情况下在清理车厢时被救出的,这说明救援人员的工作还是很细心到位的,弥补了仪器固有的缺陷,应该值得庆幸。真搞不懂那些人在“奇迹”二字上下功夫是要骂些什么?如果质疑仪器那你就用最落后的方式一边喊话一边抛吧,如果质疑救援人员的水平那结果已经摆在你面前了。如果是要质疑那个发言人,那我请问你他和救人成功有什么关系?
  
  最脑残的是那个事故死亡35人的照片分享,首先特大事故的认定是死亡30人以上,其次照片中那些事故的死亡数字很多都是错的,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查。
  
  我很反感那些一出现公众事件就只会东拉西扯骂体制的人。中国的体制是该骂,但当你托关系不用排票就拿到火车票的时候,你骂过铁道部吗?当你通过贿赂任课老师没有上课就拿到一个及格的成绩时,你骂过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吗?当你用送礼走后门的方式赢得不公平竞争的时候,你骂过中国的贪污腐败吗?很多人平时不过是这个腐败政府的寄生虫,这个邪恶社会的助推器,但一出现公众事件,大家就立刻化身为政府的监督者,化身为一个个正义的形象。也许你会说你做前面那些事都是世道逼的,“世道”,这的确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好借口。但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绝不会用“世道”二字为自己开脱,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我们为世道所逼,但这个世道也正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世道是我们造的,这个政府也是我们一步步惯坏的,养肥的。
  
  我不是说不要骂,现在的骂总比过去的沉默或是不敢骂要好。但大家的很多谩骂调侃和各种分享转播、旁征博引不过是一种低级的泄愤,是一种对自己亲身参与的这个黑暗社会的言语报复罢了。当我们从黑暗中获利时,我们不敢让它见阳光;当我们与黑暗相隔千里时,我们便以光辉的形象用各式不着边际的谩骂享受“正义”的快感。
  
  我们先入为主地批评救援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新闻发言,这对解决事故问题本身毫无价值。我们要做的是勇敢地揭露身边的黑暗,而不是带着一副墨镜面对着眼前阴暗的一切狂吠,墨镜既遮盖了自己的丑样,也会掩盖真正的黑暗。
  
  对于事件本身,我个人觉得人祸远大于天灾。但这个人祸并非是简单的疏忽大意或擅离职守之类,而是中国的整个铁路系统实在是太累了。除了个别有高铁的地区,中国铁路的主干正线只有一条,也就是说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南来还是北往,都主要在这一条线上运行。随着近些年物流和客流量的高速增长,铁路的运行和调度长期处在一种高负荷的状态。经济生活的发展要求淘宝网上订到的商品更快地送达到我们手中,巨大的人口流动量使我们每次都冒着生命危险站在挤满了人的硬座车厢中回家。正如很多人所说,“中国飞奔的脚步太快”,但铁路的运力却难以跟上。现在在很多繁忙的路段,车与车之间的间隔只有几分钟。这一时的人祸背后是整个铁路系统超负荷运行上千天的不堪重负。请原谅我由此可能给死者带来的不敬,在如此长时间超负荷运行的状况下,这样的事故率相比发现生还的小女孩已经是个奇迹了。我越来越不赞成官方大兴高铁,不是因为安全和技术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进度铺设一条高质量的普通电气化铁路,以此来解决目前运力紧张的问题。高铁的成本太高,也拖慢了在全国再建一条客运铁路线的施工进度。而相比对速度的要求,我们需要的只是能有一张坐票回家。
  
  最后,大家都很喜欢拿我们和德国、日本、美国的舆论报道相比。但我们真正看国外媒体在本国发生事故后的报道,并非简单地以消极的态度去批判政府,而是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去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督促政府,并促成问题最终的解决。我觉得我们的批评总是消极有余,但在务实的方面还做得不够。而国外的民众在发生类似事件后也更多的是自发的默哀,悼念死者。虽然很多人觉得那些在网上祈福和哀悼的人很愚昧,“傻乎乎”的,但我觉得相比那些一面骂一面当蛀虫的人来说,这样的“傻乎乎”至少能显出一丝人性的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1-8-1 11:3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8-1 13:00 编辑

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

1860年4月9日, 法国排字工人斯科特把一根针安在圆筒喇叭上,当女歌手唱起<金色月亮>时,针尖在油灯熏黑的纸板上清晰地记录了音乐的波形.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声音的记录.   但是这种记录方式不能够回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1-8-1 11:36:52 | 只看该作者
18877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  录下了他唱的<玛丽有只小羊羔>的歌声,总共8秒钟,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对声音本身的记录和回放.   开创了人类对声音回放的历史.

100年后, 1977年, 随身听之父德国发明家安德烈亚斯把大音响微型化,于1978年在英国取得专利.两年后索尼对同一技术加以改进,于是出现了之后兴旺数十年的walkman.

1997年,韩国人发明了MP3,以高压缩率的方式换取了对音乐的存贮和传输便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1-8-1 18:14:16 | 只看该作者
频频遭遇百姓“反正不信”,官员怎么办
2011年08月01日 09:05:22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近日,湖南省贫困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被曝斥资250万拍摄电影,多名官员饰演角色。对此,通道县有关官员回应称:官员“触电”并非公款“作秀”,县财政出资拍摄电影是为“推动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出演角色的副县长杨少波更一脸“委屈”,声称“为了节约经费才同意免费出演”。(7月31日《新京报》)

  这种批评方与解释方“鸡同鸭讲、各说各话”的现象,最近频频上演。一方面,批评方用一种逻辑,谴责掌权者或者有钱者冲撞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解释方用另一套逻辑,给出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理由,却怎么也无法被接受。你给他讲公权伦理,他给你讲官员委屈;你给他讲奢侈浪费,他给你讲艰苦朴素;你给他讲骄横傲慢,他给你讲迫不得已……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大家最近恶搞“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理由。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县长演戏事件中“批评——解释”的分野,多数情况下,不是越来越靠近,通过磨合形成共识,而是犹如南辕北辙,各走各路。在体察到如此舆论困境之后,我们必须从制度上探索:当官员的解释遭遇“反正不信”之后,该怎么办?是听信先关官员的说法,就此对坊间质疑“别过头去”,不理不睬,还是应该在制度上有所安排,上级监督部门“必须”主动介入,给出权威信息作出“裁决”?毕竟,老是任由热情的“质疑监督”被漠视无情地浇灭,民众的信任感只会累积不会消减。

  贫困县这个斥资250万、官员上场饰演角色的行为,到底是“公款作秀”还是“高尚地推动红色旅游”,没有理由不裁决清楚。不裁决清楚,就会遗留一堆“口水地”,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周前,南京准备用二亿元人民币统一房顶颜色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政府出面解释说是媒体误读,到底怎么个“误读”法,不清不楚;一周后又有媒体报道“天价路牌”,南京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路牌逐步规范统一,平均一块路牌花费3000元左右,总耗资上亿元,对于如此高档的路牌造价引起市民热议(7月31日中国新闻网)。到底3000元一块高不高,有没有公开招标最大程度压缩成本?如果这些基本事实不“裁决”清楚,老百姓如何能坦然接受,相信这“一定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呢?

  有人说,当今诚信成为奢侈品。当此之时,尤其需要各级官员像珍惜宝贝一样珍惜社会诚信;遗憾的是,近期发生的很多事例表明,不少官员对于老百姓“信不信”的问题并不在意,他们眼里常常只有“自己的位子帽子能不能保住”,“质疑的烈火不要烧自己的身”,为了这个目标,不惜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明明自己做错了,也“浑身都是嘴”地掰扯出一大堆“委屈高尚”之类的借口,徒增笑柄。

  留心的人会发现,现在每天网络上总是能看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好多事情的演进,没有建立在事实、真相、透明、公义的逻辑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为了面子左遮右掩、当事者随口狡辩、“有关部门”冷眼旁观的错误逻辑之上。科学的行政机制,应该是在出现类似公共质疑的时候,有相关部门的主动“卡位”,调查、解释、纠正……唯有如此,才能减少一些“反正不信”对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义冲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1-8-1 18:3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1-8-1 18:43:41 | 只看该作者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8/01/c_121752876_2.htm

图说80后必知的25条人生趣味定律(其实不止八0后需要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1-8-2 15:06:05 | 只看该作者
美债闹剧重创美国信誉  

    美债谈判僵局终于在8月2日这一大限将至之时得到化解。7月31日晚,奥巴马总统在白宫宣布,白宫和国会领导人已就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债务达成协议。消息传出,美国民众乃至全球市场暂时松了一口气,股票买盘涌现,推动亚太主要股市强劲反弹。美国民众普遍认为,这次美债危机损害的是美国的信誉,动摇了世界对美国政治体制的信心。

美国国际公信力受质疑
  《华盛顿邮报》称,这场债务危机是美国自己一手酿造的,不仅使华盛顿疲于应对,让华尔街躁动不安,还动摇了美国和世界民众对美国政治体制的信心。CNN著名主持人扎卡里亚认为,这次美债危机损害的是美国的信誉,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角色受到质疑。美国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美国的表现不负责任,借钱买了东西,在拿到信用卡账单时却拒绝付账。他认为,美国的确需要将巨额赤字和债务降到一个可控的水平。

  洛杉矶帕萨迪纳市的一名前台接待萨姆表示,国会两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已持续了很长时间,这让他感到相当厌烦。他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方案好,而是两党领袖必须抛弃各自的党派利益,真正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把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认为,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本不应因为还不起债而在世界上信誉扫地,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全在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纷争。虽然两党最终达成了妥协,但谁能保证类似的政治纷争今后不再发生呢?

《华尔街日报》认为,美国两党互不相让,将国家及全球经济置于危险之中。协议虽然避免了违约,但巨额债务问题并没有解决。共和党以为不增税就可以减少赤字,民主党认为不触动医保、社保等社会福利就可以减少赤字,但美国的赤字现实使这些承诺根本不可能兑现;另外,协议虽规定了未来10年政府开支上限,但却没有削减项目的细节,未来美国还可能重复今天的故事。英国《卫报》则评论说,美国共和党的混乱,民主党的沾沾自喜,最终不能找到解决债务危机、拯救美国于金融动荡的药方。美国需要戒掉“债瘾”,需要提高生产力和实际工资收入而不是资产泡沫,只有这样才有望摆脱债务危机,实现持续的繁荣。同时,舆论还认为,协议没有任何具体措施提振目前疲弱的美国经济或刺激就业,而这是当前急剧减缓的美国经济最需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1-8-2 15:44:12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美债危机,还是前段时间的欧债危机,其实都一样。说句大白话,就是美国的主权的公债到期后,无法偿还,也就是美国打白条还不了债了。这就是所谓的债务危机。

既然欠了债,就必须要还,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因此,美国人也知道必须要还债。因为:
1.一旦违约,美国政府就必须要对于违约的债务付出高额的违约金;
2.其次,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就会下掉美国国债的信用级别,那么,根据金融学的知识,国债的违约风险一旦上升,现有的美国国债到期利率将会上升,特别是美国20,30年的长期国债利率会明显上升,这对于美国在未来债务的偿还上会形成更大的压力;
3.再次,美国国内的利率市场的利率会随着国债利率的上升而上升,这对于目前美国经济的复苏前景增加不确定性;
4.最后,美国国债有过违约记录后,未来的发行的国债会不得不提高利率,这对于美国在国际市场融资成本上升。

      因此,美国国会在最近不断的努力,试图达成一个协议,来解决这一问题。从目前的解决方式来看,无外乎一下几种:

  第一种、“提高债务上限”,什么意思?就是国会通过决议,把美国的信用额度提高。说句难听点,就是美国重新打新的白条用来冲抵到期的白条。这样的方法可以解决短期债务问题。但是很明显,这对于解决长期的债务问题没有好处,这等于是杀鸡取卵,对于解决目前美国的债务结构没有好处。因此,在这几天的国会的讨论中,这一方案受到很大的争议。

第二种、通过美国的财政措施解决。这是我的一个概括,财政措施包括  
1.减少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类。由于美国目前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美国不会轻易削减投资性支出,因为这会导致美国的就业率上升,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百害无一利”;而社会保障支出的削减会导致美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行为,因此美国政府也不会乱动。因此,美国政府会采取削减购买性支出,具体为减少联邦政府行政开支,对于联邦政府的人员进行削减,对于军费防务费用进行削减(最近美国结束30年的“航天飞机”工程就是一个例子)。这样可以有预算的盈余用来担保还债。
2.增加税收,
政府的收入包括公债收入,行政事业收入,税收等方面。行政事业收入的增加是“政府寻租”的行为,不符合“廉价政府”,因此美国政府不会使用。因此适当对于部分人群进行增税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3.是通过美联储,印钱还债。
美联储是美国的央行,负责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发行货币,代表美国对于美国的各家银行进行监管,保管美国的财政收入,并且代表美国政府进行国内国际的结算,而且美联储还有发行美元的功能(俗称“铸币权”)。但是美联储是一家私人银行,最早为了避免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干预过大,因此美联储成为一家私人机构,看似是美国的央行,其实跟财政部关系不大,是相对于美国政府独立的机构。而且美联储主席并不是总统任命的。但是总体来说,美联储做事是符合美国人的利益的。上世纪70年代以后,美联储几乎天天印钱,导致美元在全世界泛滥。导致美元贬值严重,1947年,美国的布雷斯顿森林体系规定1盎司的黄金换35美元;而现在,1盎司的黄金换将近1600美元,贬值了40倍,这就是拜美国所赐,拜美联储所赐。(美元贬值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是灾难,国际上的大宗商品普遍上涨,给各国带来的是输入型通货膨胀。而且美元贬值,给中国在内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断缩水。给我们带的是灾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做为美国的最大的债权国,而且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无论是美国提高债务上限,还是美国印钱,对中国都会制造严重的冲击。

     即使美国政府采取大幅加税,大幅削减开支等方式减少开支,也会造成美国经济不稳定,消费力减少,对于美国的这对于中国主要是目前以出口带动GDP也会很大的影响。

     一旦美国违约,对于中国的债务结构,以及世界的债务会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这次美债危机使得目前对于中国的担忧从股市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1-8-3 10:58:08 | 只看该作者
如一记闷棍 利反对派内讧让西方难堪

“这是给英国的一记响亮耳光”卡扎菲发言人的这句话7月31日引起英国舆论的苦涩回味。身陷绝境的卡扎菲政权能够如此“扬眉吐气”,得益于反对派送上的“大礼”——反对派石油部长30日承认,两天前遇刺身亡的反对派武装司令尤尼斯死于“内讧”,他是被反对派武装内部与伊斯兰分子有关联的民兵杀害的。

据《环球时报》报道,这一惊人消息不仅将反卡扎菲阵线的“不和”完全暴露,也给高喊“自由利比亚”的西方国家一记闷棍。

美联社说,尤尼斯的死给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支持利反对派的国家重重一击,动摇了西方驱逐卡扎菲的信心。在带头承认反对派的法国,媒体上也出现“罕见的”反思。

《费加罗报》在社论中问道:“我们是否过快地承认了反对派的‘国家过渡委员会’?法国给反对派提供武器是否理智?我们是否真正想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1-8-3 11:00:14 | 只看该作者
一半的力量

2006年的一天,凯文开车带14岁的女儿汉娜回家,在一个路口停车等绿灯时,汉娜看到一个无家可归者举着讨饭的牌子。他们的车子前面停着一辆奔驰车,汉娜看着那辆奔驰说:“爸爸,如果前面那个人不开那么贵的车,那个饥饿的人就有一顿饭吃了。”凯文听了说:“如果我们家的车没有这么好,那个人也有饭吃了。”

    这样随意的一句话,是父母们在孩子面前经常说的,但汉娜却记在心里。她不断思考对她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那天晚上,她告诉父母和弟弟约瑟夫,她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我不想只坐在家里说‘我祝愿……’,我想去做点能改变世界的事情。”

    凯文曾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他的妻子琼是管理顾问,他们跟汉娜说他们以前已经做了很多好事,比如在一家食物银行做志愿者,捐钱给慈善机构,比同样条件的家庭,他们算是做得多的了。看到汉娜还是不满意,琼问她:“你想怎么做?难道要卖掉房子吗?”汉娜回答道:“是的。我就想卖房子。”

    凯文和琼开始很惊讶,但后来他们都认真考虑了汉娜的想法。随后的好几个月里,凯文一家人聚在一起讨论了很多次。他们开始讨论一个大问题——是帮很多人,只给每个人一点;还是只帮几个人,给每个人很多。从讨论中他们也获益很多,凯文说:“我们开始明白彼此的价值。我知道了对孩子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也知道了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重要的。”

    结果,他们一家卖掉了在亚特兰大的舒适大房子,然后买了一套小了一半的房子,把余下的80万美元捐给了一个解决非洲饥荒问题的慈善机构。

    这家人在一本名为《一半的力量》的书里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这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读者被他们鼓舞,决定做一些类似的事情。另外一些读者则认为他们太过表现自我,因为他们没有帮助美国同胞,却去帮助非洲贫民。

    凯文说:“我们颇受关注,因为我们的举动让人们吃惊。我们不是乐于过贫困生活,也不是把我们的所有财产捐出一半。我们只是捐了一种财产的一半,只不过刚好是原来的那座房子。每个人都可以捐出某种东西的一半,并真正地让它起作用。”

    琼说:“卖房子捐款的举动,让我们不必对孩子讲他们有多幸运的话了,因为他们已经明白我们是很幸运的一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1-8-3 11:0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8-3 11:14 编辑

警句

自杀者用一个永久性的举措来解决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一个人的信仰可以很简单,当你做了好事会感觉很好,当你做了坏事会感觉很坏,这就是最简单也最高尚的信仰.

很多人都能通过逆境的考验,如果你真想验证一个人的骨气,就请赋予他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1-8-3 11:0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8-4 14:32 编辑

新闻与真相之间有多大距离


      一周前, 狂热的右翼极端分子布雷维克在挪威制造了一起恐怖主义事件。在没有进行任何核实的情况下,默多克麾下的福克斯新闻频道嘉宾主持人劳拉·因格拉姆立即在第一时间说:“挪威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看来又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干的”。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也在福克斯频道说,“这是伊斯兰恐怖主义者干的,因为在挪威有来自中东的大量移民。”

  不过,在奥斯陆恐怖事件的报道中,并不是只有默多克的媒体采用新闻揣测的手法报道。很多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把中东移民当成这场恐怖主义袭击的制造者。长期以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这种猜测新闻主义在商业上的成功已被接纳为主流媒体的游戏法则。看来,《世界新闻报》的丑闻并没有引起西方新闻界深刻反思。

  这些猜测性报道引发了几个学界朋友的辩论。一位学者坚定地说:“这些媒体是报道新闻真相。”又一学者说,“媒体报道不出新闻真相,因为媒体只报道受众想看的新闻亮点。”

这些西方媒体能否报道出真相?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早在100年前,伟大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此讲过一个故事。

  1870年,作为记者的马克·吐温采访了《纽约太阳报》总编查尔斯·达纳。采访中,达纳夸夸其谈他成功的秘诀:“报纸面世时绝不能没有轰动新闻。你如果没有,那就制造一个。”

  这时,一个记者破门而入打断采访,急匆匆报出一条线索:“达纳先生,大街上传言说,马克·吐温死了。”

  “拿它做明天的头版新闻,他的死讯是条大新闻。我亲自写。”达纳说。

  听了两人的对话,马克·吐温急忙反对:“达纳先生,我还没死呢。瞧,我现在正采访您呢。”达纳说:“你不想死是你的问题。传言显示,读者渴望读到你的死讯。我们必须满足读者的喜闻乐见。不用担心,我亲自采访你,写一篇公正的报道。”

达纳开始采访:“请问,你在世时干过哪些见不得人的丑事?”

  《纽约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都是100多年前创刊的报纸。马克·吐温可能不会想到,他当年面对的这种黄色新闻学在今天的媒体上大行其道,已经成为很多西方媒体的主流理念。

  笔者认为,不少西方媒体作为企业,获取利润是其终极目标,通过新闻报道获得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获取利润。这跟药房靠病人挣钱、酒厂靠酒鬼挣钱、烟厂靠烟民挣钱的道理一样,报纸靠读者挣钱,电台靠听众挣钱,电视台靠观众挣钱,网站靠网民挣钱。在今天这种商业化的媒体环境里,能抓住读者的新闻产品需具备3个要素:新闻的自动提款机(ATM)。什么是新闻的ATM?

  A(Audience)指的是新闻的受众,即新闻要满足受众需要,新闻报道的事实、观点、画面和声音必须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的时候,媒体可能会夸张编造。

  T(Time)指的是新闻的时间要素和时效要素两个维度。由于今天争抢新闻报道的“第一时间”成为新闻的第一定律,结果新闻的真实性成了第一时间的牺牲品。

  M(Money)指的是新闻报道与金钱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报道通过抓取眼球,满足广告商对潜在客户的影响和渗透,为媒体获得利润。

  作为发明纸张和印刷术的民族,许多中国读者认为西方报纸上的白纸黑字可信,对网上流传的消息也多信以为真。然而,我们所生活的媒介化的现实世界,是一个话语权越来越多被商人们和政客们操纵的世界


新闻集团窃听丑闻后英国媒体面临新闻自由挑战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3日16:55  南风窗
  文|特约记者|吕 品 发自英国
  默多克庞大的媒体帝国正遭受着最严重的挑战。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手机留言案的大爆发,导致两周内形势急转直下,新闻集团的英国分公司“新闻国际”首席执行官辞职并被警方拘捕、发行量最大的周日报《世界新闻报》被关闭、担任过首相新闻官的前主编被捕、英国职务最高的两名警官辞职。一时间,不仅默多克的媒体帝国有分崩离析之势,而且与之交情匪浅的首相卡梅伦都被牵扯进来。
  事件的高潮是7月19日默多克和他的儿子、也是事业接班人的詹姆斯出席英国下议院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的听证会。虽然听证会本身被默多克妻子邓文迪“出手救夫”的光芒掩盖了,但是许多人相信这次听证会将是这一事件的分水岭:有人说新闻集团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默多克在听证会上并未抖露出更多的丑闻,反而让普通人觉得这个令许多政客恐惧的媒体巨头并不可怕;也有人说这只是开始,接着警方要加强人手全力调查窃听手机留言事件,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随后还有一场由法官主持的公开质询,新闻集团的家底又会再次被晾出来。
  其实听证会本身非常沉闷,除了默多克开头的那句“今天是我一辈子最蒙羞(humble)的日子”之外,实在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默多克说得最多的是“我不知道”、“我不认识这个人”。詹姆斯倒是侃侃而谈,但每次绕来绕去之后,结果还是“我不清楚谁应该负责”、“没人告诉过我”等等。委员会传唤默多克作证,是议会对媒体大亨的一大胜利,但议员们却没有提出什么有穿透力的问题,稍有针对性的提问,都被默多克父子耍太极挡回去了,难怪有人认为在这场听证会后,新闻集团的危机已经见底了。而英国媒体更为关注的是默多克的精神状态:这个曾经手段狠辣心思缜密、一手创建了媒体帝国、让许多政客胆寒的风云人物,在听证会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迈昏聩的国王,手下人在干什么,自己一无所知。
  两份小报影响英伦
  默多克的精神状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的媒体帝国就是他的个人帝国,靠的是他顽强不服输的个性和精准独到的眼光建立起来的。1968年默多克来到英国,买下的第一份报纸就是《世界新闻报》,他改变报纸风格走向低俗化,赢得了不少销量。第二年他买下《世界新闻报》姊妹报《太阳报》,多年经营之下使两份小报成为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接着他把眼光投向高端报纸,1982年买下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在与印刷工人工会的对峙中,采用偷袭战术,一夜间把所有的印刷工序转移到暗中新建好的印刷车间。此举斗垮了工会,彻底改变了报社内的权力分配,同时他第一次在英国报纸中采用新型的电子印刷技术,让其它报纸纷纷效仿。1980年代末默多克投资高风险的卫星电视,建立天空(Sky)电视台,几乎因此破产,然而收费卫星电视终于在英国获得成功,天空卫视(BSkyB)一年利润超过10亿英镑,成为新闻集团在英国最赚钱的产业。不难理解为什么默多克想全资拥有BSkyB,不惜动用126亿美元企图买下剩下的61%股份。
  相比之下,新闻集团在英国拥有的报纸,在规模上小很多,而且虽然两家小报是赚钱的,两家大报却长期亏损。然而默多克媒体帝国的威力、也是让许多政客心惊的,却是他手中的报纸,特别是两份小报。
  英国小报主导舆论的影响力,与英国的报业传统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英国长期以来所具有的社会阶层分明的传统,虽然在近几十年来已经大大消退,但其影响并非根除。体现在报纸上,你属于哪个社会阶层,几乎就决定了你会固定看哪份报纸。虽然有几份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高质量大报,但是在英国销量最大的,还是小报。小报读者以低收入的城市平民和低层的中产阶级为主,他们选择小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价格便宜、没有严肃枯燥的新闻、大量明星八卦,或是想看足球新闻等等。如果小报上仅有这些内容,那还不会有太大的政治影响力,但是英国的报纸传统上都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即便小报上也有相当多的政治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小报的采编方针、报道视角能够影响相当多的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看法。
  小报的舆论导向作用,还体现在对其它媒体的影响。小报的头版头条,很有可能成为当天的主要新闻话题,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再度扩大影响。近年来虽然英国的报纸销量逐年下降,但在主导舆论上的作用反而更加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报纸即使赔本,对拥有者来说还是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的原因。
  在英国电影《女王》中,经常可以看到布莱尔的新闻官在研究报纸头条,因为他相信报纸头条会影响舆论,决定公众对皇室的看法。这些场景反映出来的,是英国的政客非常看重小报头条,担忧小报对他们政治前途、政策推广上的影响。如果有人手中掌握着英国两份销量最大的小报的话,那就足以让政界对他畏惧三分了。
  媒体帝国的敌人们
  窃听手机留言案,其实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5年英国警方就查出《世界新闻报》皇室新闻记者雇用私家侦探窃听皇室成员和工作人员的手机留言,这名记者还因此被判入狱。在这之后警方认定这是个别现象,停止了调查,其它媒体也失去了兴趣。唯一对此一直孜孜不倦继续调查的,是《卫报》。在政治立场上,新闻集团的报纸与《卫报》处于对立面。虽然在布莱尔当政其间,它们都支持工党政府,但是在布朗继任首相之后,新闻集团的报纸又倒回到支持保守党。曾经担任《世界新闻报》主编、因为窃听手机留言案辞职的安迪·库尔森还成了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的新闻官。
  《卫报》对窃听手机留言的追踪调查,一直被许多媒体认定为出于意识形态之争。尽管调查记者尼克·戴维斯不断挖出新线索,包括在2009年发现《世界新闻报》曾向窃听手机留言的一名受害者秘密支付70万英镑赔偿获得庭外和解,但一直没有获得英国其它媒体的响应。让人意外的是,《卫报》的盟友来自美国,《纽约时报》在经过深入调查之后,在去年9月发表长文揭露《世界新闻报》内部采用窃听手机留言等非法手段非常普遍。然而许多英国媒体还是认为《纽约时报》与《卫报》政治立场相近,生存空间都受新闻集团挤压,依然属于意识形态之争。
  但是当尼克·戴维斯7月初独家报道了《世界新闻报》雇用的私家侦探曾在2002年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的手机留言,并且删除留言以便留出空间可以继续窃听新留言之后,事件性质马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英国各家大报小报、BBC、新闻集团全资收购的对象“天空新闻”频道都做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最后连新闻集团旗下的《泰晤士报》也开始跟进。一方面这确实是一桩精彩曲折的新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闻集团在英国媒体界缺少朋友。默多克企图全资拥有天空卫视,让许多英国媒体产生警觉,从《卫报》到《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不分政治立场,一起游说英国政府保护媒体多元化,阻止默多克的跨媒体垄断。默多克的儿子和继承人詹姆斯在英国当家之后,高调攻击BBC“过于庞大”,呼吁政府减少BBC经费,让其“缩水”。有人指出,詹姆斯这种到处树敌的做法,也是现在四面楚歌的原因之一。
  对媒体生态的长远影响
  窃听手机留言案爆发之初,新闻集团的处置有失当之处。当所有的矛头都集中在2002年担任《世界新闻报》主编、后来升任“新闻国际”首席执行官的丽贝卡·布鲁克斯身上时,默多克不让她辞职,却关闭了《世界新闻报》。此举不仅未能减缓舆论压力,反而造成了新闻集团不惜牺牲一家有168年历史的报纸、让200多名员工失业,也要保住一个高层人物的印象。随后新闻集团通过《泰晤士报》抛出库尔森曾经批准报社出钱贿赂警方这一新闻,反而让人觉得新闻集团高层在丢卒保车,对窃听手机留言一事全无愧疚。英国警方加大调查力度之后,库尔森、布鲁克斯相继被捕,布鲁克斯终于辞职,默多克飞到伦敦亲自坐镇,宣布放弃全资收购天空卫视,同意出席下议院委员会作证,终于有了他“一辈子最谦卑的日子”。
  虽然默多克在听证会上“蒙羞”——这不包括被扔了一脸泡沫,这个愚蠢的示威行动的结果是让默多克得了几分同情,让邓文迪成了媒体红人——但父子俩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回答。到底谁应该为窃听手机留言负责,还是一笔糊涂账。假设这场危机真的已经见底,那么新闻集团的直接损失是丧失了全资拥有天空卫视的机会,《世界新闻报》的关闭其实没有造成太大损失,只要新闻集团能尽快办出一份星期天小报——比如《星期日太阳报》,留住《世界新闻报》的读者群即可,凭新闻集团的财力资源这么做毫无困难。估计在今后一两年内,新闻集团在英国的扩张将会极为谨慎,但默多克绝不会放弃这块他发家的地盘的。
  在两个星期的惊涛骇浪之后,英国的媒体生态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虽然媒体多元化所面临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新闻自由的挑战。在本次事件中,英国的三大政党难得地联合起来反对新闻集团的扩张,但是政客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整个新闻界。首相卡梅伦在7月20日的议会演讲中,很有技巧地把话题从新闻集团的职业操守转到了如何监督媒体上。英国报刊媒体自我监督的乏力,在窃听手机留言案中暴露无遗。但是以政府官方或半官方的形式监督报刊媒体,很容易被看成是政府钳制新闻自由的工具。从前年的议员津贴丑闻到今年的窃听手机留言案,说明即使在英国这一相对透明清廉的社会,从政界到媒体还是会出现滥用权力的状况。一个新闻自由的环境,是对抗权力腐败的重要手段,媒体不能无法无天,却也不能在各种监督下变得束手束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6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