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正在丢失童年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4-11-8 12:3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争鸣:连童谣也变味了 孩子正在丢失童年吗



   第1页:文化争鸣:连童谣也变味了 孩子正在丢失童年吗第2页:文化争鸣:连童谣也变味了 孩子正在丢失童年吗(2)

  【编者按】有人说,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今年6月,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等发起了新童谣征集活动,这一举动正是缘于“灰色童谣”的泛滥和肆虐。


  随着社会的发展,本来是总有一些东西要面临“丢失”的,这是规律。然而,不仅仅是关于童谣的担忧,当又有教育界人士突然惊呼:现在中国的很多孩子就快没有童年了。我们不禁错愕,童年哪里去了?什么时候渐渐远去了?被谁夺走了?一个没有童年的民族将会是不健康的民族。 有多少童年,就有多少童谣的故事

  不同年代童谣的“经典”

  50年代:“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60年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70年代:“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

  80年代:“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90年代:“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灰色童谣何以流行?

  “今天的阳光多么灿烂,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一百个同学,九十九个笨蛋;十个老师,九个土蛋;两个校长,一个杀人犯。”“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头顶白菜,腰缠海带,你是衰神二代!”“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坐在马桶间……”不知从哪天起,我们学校开始流传这些歌谣,好多同学课上课下不断地传唱。

  细察这类童谣多为孩子们的嬉戏之作,或调侃、或揶揄、或嘲讽、或自嘲、或宣泄,有的趁韵而唱,自娱自乐,无害也无益;有的“改编”唐诗宋词或流行歌曲,传递着内心的“烦、闷、累”;有的则意蕴色情、暴力倾向,低俗下流,听来可怕……总体看来,多数童谣唱的是熟悉的内容,用的是熟悉的形式,自编自唱以至口耳相传,"好玩、搞笑、流行、时髦"是其动因。

  作为一种文化、文艺形式,童谣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有人说,过去童谣之所以能广为流传,是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单一、单调的社会文化生活,反而为童谣的存在、发展提供了土壤。天性好动、喜欢扎堆嬉戏的儿童在学习之余,三五同伴,手做游戏,嘴哼童谣,在半梦半醒中,任时光流逝。在整个儿童文学创作中,应重提童谣。遗憾的是这一有效而宝贵的德育载体近些年颇受冷遇。市面上,这类图书虽好销,但多为旧作的重新组合,多的是老面孔,缺的是新内容。儿童呼唤贴近他们那快速成长心灵的“解渴”童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自发“创作”“直抒胸臆”。当然,这种“需求”有时品位不高、甚至低俗。

  反思与行动

  “灰色童谣”的流行,能带给家长们、教育工作者们、社会学家们一系列联想与反思。这些事实是否都在提醒我们:虽然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特别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也确实是在日趋多样化,但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并没有失去存在的价值,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将这种文化形式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创造与发展。从微观的角度讲,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需求也是流动的,他们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年人去引导。当我们提供的产品足够健康又足以满足他们好闹好动好新奇的天性时,他们的兴趣点就会良性转移。 今天的孩子正在面临童年“缺失”

  不仅仅是童谣危机这么简单,今天已然有教育界人士惊呼:现在中国的很多孩子就快没有童年了。童年时代是如同金子般的岁月,应该是纯真的、无忧的、甜美的、具有梦幻色彩的。童年的绚丽多彩应该深深植入每个人永远的记忆之中。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童年的快乐如今已经渐然远离了我们的孩子。孩子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童年却过早打上了成熟与迷惘的烙印。

  谁不在羡慕今天这一代的孩子,他们不愁吃,不愁穿,想要什么有什么。不会遭遇上山下乡,不必担心忍饥挨饿,吃香的,喝甜的,是爸爸妈妈心里的小太阳,是爷爷奶奶心里的小皇帝,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何来无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4-11-23 14:42:1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童年

我很认同这个说法,现在的孩子尽管看着生活比我们过去好多了,但实际他们失去的却是非常珍贵的,自由,天真,这个社会给大人们的压力已通过大人让小孩子们感受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15: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