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忧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日志] 因为爱,所以慈悲

[复制链接]
436#
发表于 13-3-1 20:30:04 | 只看该作者
忧心丈夫虽然自负,但是未尝不可以停药。如果工作处理得好,懂得顾家,权当他犯过一次错误,做过一个梦。如果他磕磕绊绊,自己不争气,生活质量不高,小剂量服药对抗症状预防复发,一直维持下去也可以。他的人生阶段允许终身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
发表于 13-3-1 20:33:21 | 只看该作者
忧心丈夫工作能力很强,处人一般,挣钱养家将来没太大问题。虽然不善于反思症状,但是有忧心帮着照顾,前景很光明。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就是丈夫伦纳德的悉心照料下,每次发病前伦纳德及时提醒照顾,才会写出那么多小说,当然伍尔夫比较严重,最后自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发表于 13-3-1 20:40:0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治疗的重点在于初次发病的前三年,只要不复发,以后好办,维持治疗的药量和时间都不会太长。以前我和医生探讨的时候,医生讲过,精分初次发病服药需5年,复发的话终身服药。我假设过,5的平方为25,假如人的职业生涯30年,算做一辈子,那么精分患者复发后,治疗时间呈几何级数增长。大家的疑虑一般在初次确诊之后的复发上,复发之后不好办,容易反复发作。生病也像结婚什么的,头三年很重要,我这么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发表于 13-3-1 23:59:1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药物一定是基础,但是不等于服药就完全可以了。当然药物也是要对症,对量,接触这么多双相患者和家属,越来越感觉双相的病情复杂,且不论个体基因的差异,外界环境的诱因不同,但从后来的药物治疗服药比较单一或者比较复杂、药物的用量等对病人产生的影响也会导致病情的延伸复杂。

所以在药物的基础上适当的改变性格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错,任何人谈到改变都是很困难尤其是成年人,我想说那么试着改变心态,让自己慢慢变得豁达、宽容,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太固执、不要太过敏感,有了问题能找到合适的发泄渠道。宽容并不是一味忍让,让自己憋闷,让自己承受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一下子爆发,即便是正常人也会失控。遇事转换角度转换心态,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过不去的坎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楼主| 发表于 13-3-2 08:0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忧心 于 13-3-2 08:14 编辑

东北小伙:能理解你想停药的心情,毕竟你还年轻,有很多事情需要良好的身体环境,比如生孩子等等,但停药是非常危险的,比起稳定生活,其他的可以考虑药物维持下的操作,具体可以请医生诊疗。
为什么我不同意停药呢?
1.现在回想我丈夫发病时间也比较长了,大约03年末,他在南方读书,就说自己睡不着觉,研究数学累得,当时回家后我们去医院找心理医生,后来大夫说没什么事,就在家休息了两个月,返校继续,现在想来那时候已经有征兆了,如果能及时充分的治疗或者预防也不至于。
2.08年09年他还在外面读博士,这时候应该是发病了,他情绪高涨,说话都到了嘶哑的程度,到处给博士生们演讲,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后来回想才知道是病了
3.他自己说过,有时候确实情绪失控,但自己能回来,之所以不想吃药,就是基于此,他认为自己可以好,但他忽视了过程造成的伤害和社会功能的丧失。自己也能回到正常点上,这就是躁狂后的自愈,可是每发病一次严重一次,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必须服药控制,尽可能减少发病次数。
4.他在我身边的发病是2010年底,正式找医生看过,也确诊过,但吃药一年,他说吃药引起抑郁,说什么也不肯吃药,就停了三个月左右,结果复发,当然因为我已经知道这个病的特点,及时暗复药物才控制住,因此,他不可以停药。
5.这个病,生理基础是根本,心理治疗只是辅助,如果他什么事都能看开,会这个年龄得这个病吗?因此,药物治疗是基础,心理和认知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他是个心智不成熟的人,是学者,不是智者,只有智者才能很好的认识自我,这方面只能尽人力随天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楼主| 发表于 13-3-2 08:19:05 | 只看该作者
小雨和春江月都是家属,辛苦了,个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不管离开还是坚持,每个人都尽了力,也许上天有各种各样的安排,我们只是尽我们的心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发表于 13-3-3 12:27:1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向忧心老师致歉,我不该用悲观得露骨的语言预测您丈夫!当时讨论,一时心急,口不择言。大学里我得到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很希望一心扑在业务上善良的那群大学老师们平静安康!
静下来看,春江月姐姐的洞察力令人感动,我发病的话也会按照她的指引,找个医术高医德好的医生长期看诊。我觉得对于您丈夫,最中肯的安慰是春江月姐姐指出的,程度轻微瞒着当事人暗服,程度重的话权衡利弊考虑住院。或许也是目前最适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3#
发表于 13-3-3 12:27:37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沉浸在沉重的话题里,不知不觉好似老了。想起过往,真的好孤单,并不苦,因为有家人。想借忧心阿姨的宝地倾诉一下,能大哭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发表于 13-3-3 12:28:5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03年出现的征兆,当时中考,每天三四点起床,不觉间越来越早,一二点就爬起来,很影响一同睡的同学们,整整一年。妈妈也很后悔当时没有制止我(当时住校她也很难发现)。讽刺的是,一年早起下来我得出结论,备考不要早起太过,容易发困。后来高二成绩下降,加之神经性头痛,总是做题,忽略活动不注意用脑卫生,从小成绩靠前惯了,承受能力比较差,再之后不说了,也不知道算不算崩溃。和月光宝盒前辈的孩子很像,有空详读他的故事,和宝盒哥讨论。某些方面看,我只是小您丈夫二十岁而已,可他的工作能力足以养家,我还没有。可能我比较幸运,在病情还算轻微的时候得到治疗,家人的支持,大学遇到保护。往事如烟,真的不爱回想。张抗抗回忆文革,说自己的心像手术一样把其中的碎片摘出来再缝合,真不知道还是不是原来的自己。她之所以那么痛苦,还是因为那段时间奉献的是青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5#
发表于 13-3-3 12:30: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病谁又能说得清呢?教科书上本来就很模糊。春江月姐姐说得好,这是小波动or大复发的病,吃药可以减少发病次数,减轻病发时的程度。重看了史蒂芬.弗莱的《躁郁症揭秘》,里面的问题感觉好沉重,还称不上对人生的发问,那些问题却影响当事人很久。如果前面有一个按钮,按下去就没患过躁郁症,病患们如何选择?大多数人尽管因病受尽折磨,仍然说了“不”。以前参加这个纪录片的讨论,我的选择也是不按。当时说不清楚。现在我觉得它伴随我太久,没有躁郁症,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总之已经无法分离开。当初因为生病,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思考、照顾自己都很难;现在却相反,它深入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交友、恋爱、工作首先需要考虑它,还要担心它的恶劣影响什么时候会不请自来,生活变得失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发表于 13-3-3 12:31:04 | 只看该作者
《躁郁症揭秘》中弗莱很痛苦地接受了终身患病的事实。他询问的专家说,就和哮喘一样,虽然暂时不能断根,但关键我们能做的是减少每次发作的危害,减轻它们的程度,这便是治疗的意义。和糖尿病也相似吗?我的医疗知识有限。我遇到过糖尿病痊愈的人。她是决世那所学校退休的教授奶奶,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每天蔬菜,食量很小,虽然到头来胃不好,现在七十几岁的年纪,多家医院诊断糖尿病已经痊愈。按这样的理解,我刚刚上路,如果足够努力,多年的生活磨练之后,晚年才会获得痊愈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发表于 13-3-3 12:31:37 | 只看该作者
再贴一个纪录片中的治疗故事。结尾处心理专家说道,她会分析人们的潜意识过程,观察他们内心的重要想法是如何影响情绪和行为,帮助病人认识到放任自己失控行为的危险后果,分析如何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降低风险,从而努力去改变人们的行为。故事里,一位少年高材生女孩,心理学家发现她将自我形象的根基和写作捆绑在了一起,以至于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那种失去写作能力的失落,她从小就被认为是特殊的孩子,是天才,但是现在她感到天赋被疾病剥夺;她的自尊和写作能力紧密相连,因为过去得到了太多赞赏,我们需要改变她的这种想法,否则形成恶性循环,很危险,这样的人看不到希望,这种情况的人会非常脆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发表于 13-3-3 12:31:5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这个故事比较典型,可能当事人比较年轻,这个故事总让人不禁想到,患病后是否应该接受治疗,无论药物还是心理?大家猜一猜,弗莱之后接受治疗了吗?我感觉答案显而易见,但好似又有不确定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9#
发表于 13-3-3 22:27:01 | 只看该作者
小伙子想得太多了,其实病人只要有适当的躁郁症知识就可以了,有病识感,知道坚持吃药的重要性,知道一些必须要注意的注意事项就OK了,因为你的角色是病人,是养好病保养好身体,不是精神科医生或致力于攻克躁郁症的专家,想太多了对大脑不好,这个病现在已经能证明是有物质基础的,可能与基因缺陷有关,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性,患病不是你们的错,可能你们一出生就带有这个危险因素,再加上后天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发病,人生没有如果,躁郁症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个概率问题,如果在疾病没有患上之前可以注意心理卫生,防范此病,特别是有些高危人群(有家族史的双极性格的等),但既然患上了,已经是病人了,再提这些不能说没用,毕竟这个是慢性病,甚至是终身病,长期保养过程中还是用得上的,但病就是病,得了病就老老实实吃药,就如同佛教中讲要老实念佛一样,这才是最有效的办法。我痛恨躁郁症,郁的时候一整天整天躺床上,饭都懒得吃,感情淡漠。躁的时候活力十足,说话做事不合逻辑,不知好歹惹人生气。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躁什么时候郁,什么时候相对正常,其实我感觉他除开始病的时候间歇期正常,后来几乎就没完全正常过,包括吃药的时候。你得把他当成个孩子一样看待,他稍懂事点的时候,社会功能稍正常的时候就很欣慰了,我感觉就算吃药也只能说大致正常而已,不能要求太高。时有小波动的时候让人担心,害怕成大发作,赶紧找医生调药,观察恢复情况,大复发就更让人抓狂,感觉已经够操心的了还复发,真有种绝望的感觉,可这病就是如此,折磨病人也折磨家属。坛子里宁静是医学硕士博士未毕业吧,自己还是会反复发作,就算你是精神科医生把此病研究透也无用,病就是病,糖尿病痊愈只能说是个案,大部分人还是要靠五匹马车(节食、运动、药物、知识教育、定时复查血糖)终身维持健康。别想太多了,春华秋实的做法比较可取,心态放平,目标放低(平安活着就好),坚持吃药,可以选择信仰一种宗教,让心灵有归属感。 449# 东北小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0#
发表于 13-3-3 22:48:12 | 只看该作者
450# 多情自有春江月 我觉得很多人拒绝吃药,是因为感觉吃了药就是病人,不吃药就觉得自己正常了,我以前就是。以前我也经常问身边的人,自己像不像精神病人,得到否定回答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不过毕竟代替不了现实,这个病就是无法根治,即使吃着药呢一样会复发,但是程度几率要小很多。所以与其挣扎病与非病,还是信奉实用主义比较好。有好处就吃,利大于弊就吃,其他的主观心理问题就别管那么多了,用纯粹的角度来考虑,所有事情揉和在一起会影响自己正确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9: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