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3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意义 在于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2-24 06:3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11-2-24 06:34 编辑

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做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即人格;  

  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  

  幸与不幸,是我们在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这是我在本专栏系列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提出的六个定律。这六个定律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我们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但这个过程是在关系中完成的。  

  自我觉察――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相对于“成为自己”而言,我似乎更看重“关系”,这一系列的前5篇文章,不管怎么强调“成为自我”,但文章的大部分篇幅还是放在了关系上,我似乎不断在强调,要理解关系,要接受关系的实质,要放下对关系的另一方的执著,放下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改造别人的梦想……  

  我为什么不把重点放在“成为自己”上,反而把“关系”当成了重点呢?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知道我该如何成为自己,但我不知道你该如何成为自己,这只能由你自己去探索;第二,束缚我们走向成为自己的最大障碍,就是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假若破除了这些迷雾,理解了关系的实质,懂得放下对别人的执著后,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自动会浮现出来。  

  我的这个系列文章,甚至我的大多数文章,就是在做第二个工作――破除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  

  关于我们的心理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B  

  A――――C  

  A,即Affair(事件),B即Belief(信念),C即Consequence(结果)。看起来,事件直接导致我们的行为结果,但其实,这中间由我们的信念做了大量的加工工作。  

  B可以视为信念,也可以视为一个人格系统,一种对话,即内在的关系模式中,“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对话。不管你怎样理解,都不是特别重要,特别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令自己的人生具有真正的价值,我们必须对B进行深度的了解。

  假若对B没有丝毫的了解,那B对我们而言就完全是一个“黑匣子”,而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是纯粹的自动反应,一个事件直接激起我们的一个特定反应,我们或许感觉很爽,但我们对这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控制能力。  

  假若对B有了深度的了解,那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有了自主选择的色彩。深度的了解一旦发生,B一定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即便暂时没发生变化,它也不再是一个“黑匣子”,那么当一个事件发生后,我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自动出现一个特定反应,而是会加以控制、进行分析,然后再主动选择更合理的反应。  

  从内在关系模式的角度看,如果你对B没有深度的了解,那么你基本上就是一个纯粹的原生家庭的产物,你彻彻底底地陷在家族命运轮回的链条上,一个完全了解你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可以轻松对你的人生做出一个准确的预言。  

  这也就是说,你的一生是白活的,你不过是一个家族的自动产物。  

  但是,一旦你对B有了深度的了解,你就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跳出家族命运轮回的链条了。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将不再只是一个别人的生命的延续,而有了你自己的意义。  

  未经省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苏格拉底如是说。我想,这位古希腊先哲的话可以从上述的角度来理解,即你必须省察你的生活,然后再根据你的了解,对你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  

  很多人会告诉你,活着是为了什么。并且,为了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还发明了许多办法。  

  然而,每当听到这样的教导时,我忍不住会想,假若我按照这些办法做,那我的人生,究竟是我的,还是他们的呢?因为同样的道理,我在文章中更重视描述和分析,而不愿意提供办法,我是本能上不乐意这样做。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而要达到这一点,你要做的就是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一旦你的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信念和教条背后藏着的潜意识的“黑匣子”的内容被自我觉察的光照亮,那些以前控制着你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就可以消失了。  

  对此,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样’的问题。”  

  亲密关系是决定人生是否和谐的第一关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最需要知道“为什么”的,是亲密关系的奥秘。假若我们的亲密关系一塌糊涂,那么我们的生命质量也会一塌糊涂,而不管你在其他方面多么卓越多么富有。  

  我认为,我们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关系:  

  1)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孤独;  

  2)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3)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  

  4)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我们若想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生,那意味着我们在这四个关系上都做到了和谐。但是,亲密关系是第一关,假若这一关过不了,根本没和谐可谈,那么其他三个关系也一样是谈不上和谐的。  

  我之所以认为亲密关系是第一关,这是由亲密关系的特质所决定的。所谓亲密关系,不外乎两种:亲子关系、婚恋关系。如果你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那么这个关系最终会内化到你潜意识深处,成为你人格的基石,这也意味着你的内心是和谐的。一旦有了一个基本和谐的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容忍孤独甚至享受孤独就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相反,如果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充满冲突的,那么你的婚恋关系也势必会充满冲突。并且,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样会延伸到你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你与世界的关系上,令你习惯在社会和世界中制造冲突。希特勒与父亲的关系充满了激烈的冲突,这个充满冲突的关系模式最终延伸到希特勒生命的每一角落。  

  作为亲密关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会种下因,而长大后的婚恋关系会收获果。  

  因为这个因果关系的关联如此强烈,我们可借助婚恋关系来反省自己在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其实也就是自己的内在关系,也即人格。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40余岁的女士,两次婚姻都堪称悲惨,因为两任丈夫都很暴力,她在第三次婚姻中,丈夫爱她并承诺绝不使用暴力,但结婚两周后就打了她,只是真正的原因在这位女士身上,她在吵架时不断地对丈夫说:“你打我啊,你打我啊,你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  

  这个故事首先是个人命运的轮回,这位女士在三次婚姻中都被打。这也是家族命运的轮回,这位女士对第三任丈夫说:“你是不是想打我,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这句话显示,她的原生家庭的关系――爸爸打妈妈――被她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自己的家庭关系里了。  

  她这么做,一定是有一些很重要的理由。在这些重要的理由被觉察前,它们无疑就是一个“黑匣子”,它们操纵了她,令她在婚姻中一直处于自动反应的支配之下。但一旦她认清了这个“黑匣子”,她的内心就会发生剧变,她的心理行为模式会从自动反应发展到自主行为。  

  这个“黑匣子”里究竟有什么内容呢?答案可能有许多种。  

  一种可能的情形是,这位女士的妈妈在挨打后,可能和女儿一样,叫来一些亲朋好友,让他们指责自己的丈夫。她还可能会经常向女儿倾诉,让女儿同情自己。  

  更可能的情形是,这位女士在替妈妈争取公平。在她的原生家庭,当妈妈被爸爸暴打之后,可能会不吭一声,但女儿忍不住想来替妈妈争取公平,她对爸爸充满了愤怒,并渴望替妈妈对爸爸进行报复。只是,如果爸爸太暴力的话,女儿未必敢把愤怒表达给父亲,她可能会将这个愤怒压抑在心中,以后再寻求机会把它表达出来,而最容易找到的机会,就是她自己的家庭。第三次婚姻中,暗含着这样的一个逻辑――她把丈夫变成和父亲一样的暴徒,然后她可能就会抛弃他,和他离婚,离婚就是她的报复方式。  

  当然,这一切并非是她有意的追求,而是潜意识层面的内容。她对潜意识层面的内容越不了解,她被这个“黑匣子”控制的程度就越深,而命运的轮回也就越无从打破。但如果她清晰地了解了这些深层的心理机制,她就会懂得,她对丈夫的行为是多么不合理,她也就可以放下这些行为了。  

  也许,这并不是一个能立即完成的结果,而需要一个时间。但起码,她可以控制住自己,当丈夫又产生类似的冲动后,她可以对自己说一句:“停!你又在玩一个游戏了。”哪怕仅仅做到这一点,她在婚姻上也已是部分摆脱了命运的轮回,而有了自我选择的色彩。  

  从自己入手是改善关系的唯一有效途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省察一下自己关于亲密关系的信念和教条。那一切被我们当作金科玉律的东西,真的就是正确的吗?有太多的时候,那些看起来无比光鲜的金科玉律,其实不过是一个你根本还不了解的黑匣子罢了。  

  比方说,一个女孩说,她一定要找一个有男人味的男友。这个男人味,到底是什么意思?许多和她有同样渴望的女孩,最后找的男友或丈夫,其实就是一个施虐狂。有这样梦想的女孩,常常是刚伤痕累累地离开了一个暴力男友,接着又迷上了一个有“男人味”的男子,结果最后又是伤痕累累。她们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劲,但她们会说,我就是对温和的好男人没感觉。  

  感觉的确是最重要的,只是,感觉其实只是一个信息,如果你仔细聆听这个感觉,你会发现藏着这个感觉背后的真相。那个真相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经常抵触这个会令自己难过的真相,我们更愿意放纵自己的感觉。那么,你的生命就是没有意义的,你不过是其他人的生命的一个自动反应的结果而已,你看似活过,但你其实不曾存在过。

  我还发现一个规律,童年越不幸的人,越容易产生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越容易在乎感觉。由此,我特别想强调,如果你的童年很不幸,那么一旦有了一见钟情,那么这几乎一定意味着危险的来临。假若你渴望过健康的生活,你渴望自己的心灵有所成长,你渴望你的一生是你自主选择的结果,那么请不要立即投入到这种迷恋式的爱情的怀抱中去。你要停下来,试着不去执著于那个人,那么你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这时,你好好去聆听一下,你的这些情绪是什么,这里面藏着什么信息。如果你听到了,你就可以解脱了。  

  停下来,聆听,而且什么都不做,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办法。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处于自动反应的支配下。譬如,你一坐在电脑桌前,你会有点急不可耐地想打开电脑。那么,试着就是不打开电脑。这时你一定会有情绪产生,然后去体会这个情绪,顺着这个情绪往下想,看看最后究竟会看到什么,那个最后看到的东西,一定是很重要的答案。一旦找到这样的答案,你对电脑或网络的执著就可以放下了。  

  一个女子,一次看体育比赛,一个运动员撞在另一个运动员的脸上,撞得对方头破血流,这个女子忍不住哈哈大笑,结果被丈夫说冷血。她也觉得自己太冷血了,于是开始谴责自己。我建议她去体会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展开一下自由联想,从那个撞击的画面自由想象下去,看看会想到什么。她这样做了,最后脑中出现的画面是,她的爸爸一拳打在妈妈的脸上,而那时她觉得很爽。  

  原来,她的妈妈是特别喜欢唠叨的人,而她的爸爸是很沉默的人,尽管很讨厌妻子的唠叨,爸爸却不会还嘴,更不会使用暴力。但这个女儿为爸爸感到痛苦,于是渴望爸爸揍妈妈。然而,这种渴望似乎大逆不道,她自己也无法接受,只好把它压抑到潜意识中。但是任何自然产生的情感都是压抑不了的,它总要找机会表达出来,她在看体育比赛时的冷血就是表达了这种被压抑的情感。  

  我们的一切心理都是围绕着关系展开,它先在原生家庭的关系中产生,而后又在其他关系中展现。只是,关系势必意味着别人的参与,这就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关系中的事情,到底该我负责,还是该对方负责,若想改变一个关系,是该从我入手,还是从对方入手。  

  答案自然是,我们该从自己入手,这甚至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但问题是,童年时,一个关系中的事情,的确不该孩子负责,孩子如果想从自己入手,也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这就给我们的人生制造了巨大的矛盾,我们多在童年学会了把改变关系的责任放到了别人身上,我们长大后又把这个做法照搬了过来,但这是无效的。  

  这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迷雾,我们必须把围绕在这一点上的迷雾破开,我们才能走向不可预测但却精彩绝伦的成为自己之路。  

  名词解释:什么是存在?  

  存在主义这个词已广为人知。  

  然而,什么是存在?  

  作为一个人,体验和感觉就证明着他的存在,就是他的存在。所以,一个感觉丰沛的人,一个体验丰沛的人,是存在过的。

  要有丰沛的感觉和体验,就要勇于投入生活的洪流,就要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这样,你才能有丰沛的感觉和体验,你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  

  相反,假若你一直是被人作选择,你就没有存在过。  

  所以,在《1984》中,掌握着主人公生死大权的奥勃良对被掌握者说:“你不存在!”  

  所以,那些被父母安排了一切的孩子,常常生出自杀的冲动,他们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因为没有自主选择机会,他们的精神生命已日渐凋零。  

  存在与不存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命题,而是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人生命题。  

  但很多时候,因为选择了还要负责,这很重,所以我们主动不想存在。譬如,尽管遇到了很简单的问题,仍有很多读者给我写信说,请问我该怎么办?  

  我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办。  

  假若我这么做了,我是剥夺了你选择的机会,也在侵害你的存在。  

  我为你做选择时,我存在,但你不存在。  

  偶尔懒一下,让别人替自己做选择,这比较惬意。  

  然而,当发现这一旦成为一个一贯的模式,再想赢回自己的存在权,就很难了。  

  譬如,当纳粹德国将所有人的选择权交给了希特勒后,这个国家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只有希特勒存在,其他人都不存在。  

  这时,谁想显示自己的存在,希特勒就会令你的肉体彻底不存在。  

  所以,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并因而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以争取你的存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1-2-24 06:33:1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很久以前收藏的一篇文章,今早偶然瞥到,看了几个关键语句,觉得很不错。再次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1-2-24 07:51:21 | 只看该作者
转给我看的吗?  谢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1-2-24 07:51:51 | 只看该作者
但是,一旦你对B有了深度的了解


↑ 好吧 我承认我不纯洁了…… 我掩面而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1-2-24 09:14:48 | 只看该作者
春天到了,牛人开始发情,鉴定完毕!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1-2-24 10:13:01 | 只看该作者
好长,还有三段论,看了头晕。裙子干嘛这么较劲啊,学学我没事到韩江钓鱼多好啊,那么跟自己过不去干嘛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啊,嘿嘿。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1-2-24 16:27:28 | 只看该作者
转给我看的吗?  谢谢!
想死都好难 发表于 11-2-24 07:51

是的 当然,其他人也可以跟着受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1-2-24 16:27:57 | 只看该作者
春天到了,牛人开始发情,鉴定完毕!
向往 发表于 11-2-24 09:14

心中有才会看到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1-2-24 16:28:31 | 只看该作者
好长,还有三段论,看了头晕。裙子干嘛这么较劲啊,学学我没事到韩江钓鱼多好啊,那么跟自己过不去干嘛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啊,嘿嘿。
bbbfox 发表于 11-2-24 10:13

错了,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非常尊重内心深处的声音。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1-2-24 20:59:53 | 只看该作者
群姐姐,我觉得道家的思想博大精神,赋予了生命无限的灵性和意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1-2-24 21:00:2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佛学的智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1-2-24 21:0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1-2-24 21:5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川 于 11-2-24 22:08 编辑

好文,谢谢!

不过对于过去的经历,我只能说那是命,忍不住发泄就行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人的行为是由自由意志或者人的信仰决定的吗?我一直深表怀疑.存在主义我也一直都理解不了,不过我认为就心理治疗来说,存在主义的适用性还不如人本主义心理学,而我一直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太过于理想化了.在西方,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不是主流.不过对于我这种执迷于精神分析的人也不能否认两种疗法都非常适合做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毕竟心理治疗也离不开重塑信仰和人生观!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1-2-24 22:51:15 | 只看该作者
裙子是老师。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1-2-24 23:36:3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真好。谢分享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6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