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爱情万岁》影片观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2-15 22:4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11-15 23:54:12   来自: Iris
爱情万岁的评论    3

  听朋友说蔡明亮是知名导演中的SM,然后看了他今年的新片“天边一朵云”。印象深刻,默许了朋友的说法。今天看了“爱情万岁”,是今年第二次接触他的作品。
  
  比起“天边一朵云”,“爱情万岁”里的象征符号含蓄许多,但是对性的暗示(水,西瓜等)仍然明显。片尾对女主角痛哭的镜头作了好几分钟的特写,让影片在沉重的基调中落下帷幕。
  
  一如蔡明亮的一贯风格,整部影片台词少得可怜。但是贯穿影片的一种无形的孤独压抑感却在男女主角不动声色的行为纪实中,被沉甸甸地传递给观众了。影片中的所有客体,都是导演所表达的潜意识里的孤独信号。无论是灰蒙蒙的天,陈旧的建筑物,空荡荡的房间,还是冷漠的城市,绝望的边缘人,都给人一种无所适从的无力感。影片的三位主角,卖骨灰盒的男甲,摆地摊的男乙和售旧楼的女主角,在戏剧性的故事发展中走到一起。男甲一次上门推销产品,无意中偷取女主角遗忘在门把上的钥匙;男乙和女主角在一夜情之后,同样偷取了女主角的房门钥匙。至此,三人被女主角空荡荡的大房子联系在了一起。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女主角仍未售出一套旧楼;男甲仍落寞地封闭自我;男乙仍玩世不恭地日复一日,他们被命运带到一起,而这种相遇却并未给他们带来丝毫温暖,反而更加寂寞。女主角和男乙在片中有两场一夜情的画面。但在他们厚重的喘息声蔓延的背后,让人看到的却是一个更无边的孤独深渊。so close,yet so far.讽刺的是,两人第一次作爱的时候,男甲正在割腕自杀;第二次作爱时,男甲在床下自慰达到高潮。
  
  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是麻木冷漠的。它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极端刻画。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早已迷失自我,变得感情淡漠。他们不仅失去了爱的能力,更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于是在内心深深的虚无感中,沉湎于不可自拔的孤独深渊。片中情节有细致地刻画,女主角几次违章横跨马路,张贴售房广告,暗示其淡漠的社会道德观;男甲自杀时的犹豫不决,偷穿女人的内衣,亲吻睡梦中的男乙,暗示其胆小懦弱的性格缺陷;男乙在公话里慌称自己是跨国公司主管,暗示其虚荣贪婪的本性。
  
  回过头来反思痛苦的本源,边缘人之所以边缘,是因为他们处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聚光灯下一些光鲜美好的事物只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更多值得去关注的,是大部分生活黯然的边缘人。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中下层,终日饱受身心的折磨。竞争残酷的现代化生活让他们疲惫不堪,而社会又不可能为他们放慢向前的脚步,于是在一次次的恶性循环里,他们最终陷入了堕落与放纵。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云上的日子”那部影片里面提到的一个故事,大致是这样:一个登山的人雇了一群工人帮他把物品抬上山,但是没走多远工人们就停了下来不再向前,那人于是问他们为什么,工人们不说话,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起程出发了,那人更糊涂了,这次他再问到原因时,工人们告诉他,原来山路很高很陡,而他又不断要求他们加速,所以他们只得停下来,等到他们找回自己落在后面的灵魂,才能继续向前。
  
  影片里没有爱情的痕迹却以“爱情万岁”为名,应该也是导演的一个暗示。Anyway,爱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cause love, is our final solutio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1-2-15 22:48:26 | 只看该作者
独自一人更轻松
有的电影,就像这部,看完了你就一定得为它做点什么,因为你压抑的不得了。你不把心里的感受吐出来,你就难过得要死。
  就是这部根本没有爱情的《爱情万岁》。
  这里的那些人,一个卖房子的售楼小姐,一个摆地摊的,一个卖骨灰盒的,就是他们三个,在一所空屋里,轮番上阵,有时是他们两个,有时是他和她。他们总是互相躲避,怕被发现。他们可以做肉体的游戏,却几乎没有交谈过一句。
  有的是喘息,是沉默,是静的杀死人的寂寞。
  他们是些最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每天要去兜售商品,做的生意有:卖贵物,如房子;卖贱物,如地摊货;卖给死人(当然是活人出钱),如骨灰盒。有四处陪着看房的,有吆喝招揽生意的,有发夹名片的资料的,都过得挺忙碌挺充实。
  他们都不是唧唧歪歪的小资,没时间吟风弄月,忙完生计后觉得寂寞,也全然不是为了寂寞的寂寞,绝没有陶醉其中、自我欣赏的意味,所以,你不可鄙夷他们。相反,你发现的是,你们之间有些共通的地方。
  所以,有些细节你看到出神。小康亲吻他的西瓜,如痴如醉;和帅哥阿荣两度一夜情后茫然走在路上的阿美,坐在天色初亮的公园长椅上,哭个没完;小康和阿荣分别穿上女人的衣服和鞋子,扭来摆去;阿美在空屋床上沉沉睡去。
  那时候竟是那么自由自在。全都是一个人的时候。
  那么爱情呢。人们不是说它是摆脱寂寞最好的良药。为什么有一天你觉得你必须和另一个人分享,才不会寂寞。是他们的喘息声吗?一如小康在床下听到的那样。其实哪里有爱情呢。只是当早上小康从床底下爬出来,情不自禁吻了沉睡中的阿荣,爱情才悄然登场,在不被对象察觉的时候。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隐藏内心。可以赤裸相见,却没有做好打开心扉的准备。惧怕。又不知怕的是什么。
  据说女人长寿是因为她们比较懂得哭。所以阿美那样的对着你哭过了之后,你就只好把她放进你的心里了。她对你哭。尽管也对别人哭。她软弱的样子你全看到了。她跟你有了秘密。因为这个你压抑吧,是你跟她一样感受到了寂寞一样无助。原来,这样的人很多。这一刻你决定爱上阿美,爱上她的哭泣。
  在独自一人时快乐,无力承担两个人在一起。
  所以,这里没有爱情。
  在凡世里决定热闹相见热闹往来,那种热闹格外有种虚浮的调子。至于死后——卖骨灰盒的老板在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新产品,这个是夫妻型的,是两个骨灰盒打通,有的人会买两层,另外的是给朋友,免得打麻将三缺一。还有家族型的,打开是更大的空间,似乎可以预见到很闹猛的样子。小康和阿荣在一边静静看着。
  他们那时候会不会做邻居,比较有机会说说心里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1-2-15 22:50: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知道蔡明亮是一个朋友的推荐,他让我关注《天边一朵云》,而我只找到《爱情万岁》,看过之后感到被触动,于是开始收集他的影片,履历及与他相关的一切。不知道这行为是否算做追星?而他虽然也是一颗闪亮的星,却并不被多数人接受,他的晦涩而沉闷的影片注定是小众的,不会象张艺谋冯小刚那么容易引起共鸣,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在市场中找到了。
   蔡明亮1957年10月27日生于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广东揭阳人。幼年由外祖父母抚养,并轮流带他观赏电影,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1977年赴台湾,考入后来改名为中国文化大学的台北阳明山中国文化学院戏剧系影剧组。期间热忠舞台剧,并于1982年和几位同学组建小坞剧场,出品有舞台剧《快餐炸酱面》等。后来在为电视拍摄剧情片《小孩》时,于电动游乐场所中结识没有任何表演基础的李康生,从此成为他影片的御用男主角。1991年徐立功找他拍片,他以李康生为蓝本编导了第一部电影《青少年哪咤》1994年以《爱情万岁》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而从此被更多人了解。
   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的生存状态是那么的焦虑而无奈,在他的影片中充满了对这种焦虑和无奈的观察及深层挖掘。而他本人漂泊的成长经历,无根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观察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
   《爱情万岁》中的三个人物小康(李康生饰)是卖墓穴的,阿容靠摆地摊生存,林小姐售楼。虽然故事在台北,可这样的人就生活在你我身边,随处可见。小康卖的是死人的“家”,林小姐卖活人的,而他们自己都居无定所。小康和同事格格不入,并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感到自卑由此想到自杀,但又没有勇气...林小姐和阿容在街边搭讪而发生一夜情。
   片中有一个场景是当同事们在一起做游戏时,小康在一旁尴尬的观看,游戏是以家庭的角色转换为基础的,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做不停的变动。同事玩儿得很投入,对于小康来说,那意味着传统价值观下的家庭模式,他是同性恋,他将来可能拥有的家庭会是什么模式呢?他会拥有当下社会能认可的家吗?他的存在难道不是对传统价值观下的家庭的解构?当他观看这个游戏时,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并真切的感受到传统婚姻模式正在瓦解。可什么在取代传统呢?同性恋还不是主流,尽管有些国家已经为他们颁发合法的证书,但那就象是男性世界里也有女性的杰出代表一样,是社会显示宽容和理解所给予同性恋的妥协。片中的林小姐不是同性恋,但她一样没有找到传统意义上的爱情。
   一夜情,这个不为传统所认可的形式,是林小姐找到的填补肉体欲望的方式,我认同王朔的说法,没有人能控制自己的血压、心跳、分泌多少酶...等等这些由生理功能完成的工作。这个世界没有圣人,谁能抗拒生理的需求?困了要睡,渴了喝水,我们难道有能力反抗?但林小姐的精神并不是龌龊的,片中最后的镜头是长达10分钟左右的哭泣,林小姐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和阿容做爱后的哭泣,她一个人在公园的长椅上,抽噎到放声。她对爱情的渴望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对因为不能得到真爱,并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感到失望、伤心和无奈。
   影片从来没有交代小康为什么是同性恋?林小姐的工作性质接触那么多的人,并且应该在经济上还算不错的人,为什么就不能找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男友呢?她自己也该算是白领啊。还有阿容,他那么年轻,就靠每天摆地摊生存,有警察来检查还要随时逃跑,就象北京街头的小商贩一样,没有社会认可的生存方式,没有安全感。难道这是他想要的生活?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生存的困境,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社会的进步和竞争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到底是什么在取代传统?是什么令传统丧失了原有的凝聚力?这样的迷茫正是蔡明亮让我们正视的。电影到底是什么?难道它真的只是让更多人在影院中和创作者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我想除此之外它还应该是作者表述他价值观的手段,观察社会、拷问人和人性的窗口。市场需要大片,应有之;但市场同时需要沉甸甸的思考,亦应有之。有记者采访蔡时说,你的电影是票房的毒药,这对台湾电影的整体恢复没有帮助。他回答,电影的现状和制度有关,你不能因为台湾没出现冯小刚就质问我为什么不是冯小刚啊。
   我想蔡明亮电影的沉闷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没有太多人物,简单的关系,几乎没有对白,没有花哨的镜头技巧,蒙太奇...等等等等。这在当今讲究大制作,演员阵容,画面视觉冲击力及吸引观众的剧情等等话题的对比下,他的电影在市场中的苍白无力是注定的。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对人的真诚,他的电影触摸到了我心灵最深的部分,令我感动和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1-2-16 00:41:2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好电影啊,得看看,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1-2-16 21:21:23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聚光灯下一些光鲜美好的事物只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更多值得去关注的,是大部分生活黯然的边缘人。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中下层,终日饱受身心的折磨。竞争残酷的现代化生活让他们疲惫不堪,而社会又不可能为他们放慢向前的脚步,于是在一次次的恶性循环里,他们最终陷入了堕落与放纵。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云上的日子”那部影片里面提到的一个故事,大致是这样:一个登山的人雇了一群工人帮他把物品抬上山,但是没走多远工人们就停了下来不再向前,那人于是问他们为什么,工人们不说话,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起程出发了,那人更糊涂了,这次他再问到原因时,工人们告诉他,原来山路很高很陡,而他又不断要求他们加速,所以他们只得停下来,等到他们找回自己落在后面的灵魂,才能继续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1-2-16 21:22:18 | 只看该作者
电影到底是什么?难道它真的只是让更多人在影院中和创作者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我想除此之外它还应该是作者表述他价值观的手段,观察社会、拷问人和人性的窗口。市场需要大片,应有之;但市场同时需要沉甸甸的思考,亦应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10: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