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许世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广泛性焦虑的心理治疗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10-12-31 12:10:3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次:2009年2月8日
   
    之前一周当事人一直比较忙,没有做自我分析,咨询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只是说对自己还是挺不满意的,希望快点看到进展。她感到自己有很多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它,希望它们快点解决,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和生活上,觉得自己被心理问题耽误了很多时间,想把被耽误的时间弥补回来,但是好像不太可能,还得一步一步地走,所以挺着急的。
   
    她感到最近恐惧、焦虑没有减少,各种念头经常在她的脑子里闪,轮番侵扰她,但她还是没有把这些念头记录下来,虽然我一再建议她这么做。在分析这些念头的过程中她表达了这样的担心:“这些东西写下来了能解决吗?”我回应说:“你害怕写下来一堆东西没法解决?”她说:“嗯,还不如不写呢。”“只有当我们直面自己的冲突的时候,我们才有希望达到真正的统一。……以我的经验来说,把它们写下来肯定没坏处。你还是害怕它们不能解决,所以有意无意地回避它们。”她又说:“我把它们写下来,你会明白我写的意思吗?”“你害怕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咨询中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吗?”“我总害怕别人不明白我的意思,经常会问别人‘你明白了吗?’会不会有那种情况,就是大家都不明白某个人在说什么?会不会我说的这些都是没必要的?”“什么是没必要的?没必要去面对它?”“对。……就是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同理说:“你担心我看着你的记录说:‘这写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你怕我这么说。’”“对。我自己都不能很好地描述它,只能颠三倒四地表达,……而且好多事情我自己都不明白(是为什么)。”我回应说:“你不相信有人能比你自己更理解自己。”“也许某些很模糊的念头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对呀,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们弄清楚。也许某些问题刚开始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慢慢地我们都会越来越清楚的。”“这么神奇吗?”“这不是神奇,这是咨询的一部分。”
   
    她还说如果把那些问题都罗列出来就会想尽快解决,不能容忍自己像没事人一样不去管它们,始终会想到有一个烂摊子在那里搁着。我问她:“你是个急性子吧,什么问题来了都要马上解决掉。……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写出来,然后像没有这些问题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在再次讨论她将自我批评外移的问题时,我总结说:“(感受到)别人的任何批评,你都容易感受为一种疏远。……别人指出你的错误,你就感觉自己失去了这个人的认可,然后(对这个人)你就放不开了,小心翼翼的。”并告诉她这其实还是童年经验的延续,因为童年时达不到期望就会被父亲否定,只有完全达到父母的期望才会被认可。她回应说:“家里人好像没有不认可,但是我自己就会有负罪感。……反过来我也是这样,如果别人没达到我的期望,我也不会原谅别人,会对别人不满。”我说:“在你的观念里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对。小时候父亲跟我说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就应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小时候我姐高我好几个年级,家里去看电影,她没写完作业就只能在家写作业,我爸就告诉我你高年级了也会这样,没写完作业就不要想去看电影。”她觉得这挺对的,认同没有完成本职(实际上是没有达到期望)就没有权利、资格去做某件事。在生活中她一直是这样,出错、自认为做得不好就会有负罪感、低劣感,把权利条件化,没有认识到别人的标准和期望跟自己可能是不同的,而是把对自己的标准和期望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是那样要求她、看待她的。她没有认识到父亲的过于苛刻,没有认识到(权威主义)负罪感对人的成长的阻碍。
   
    咨询末尾我总结说:“我们现在的反应模式都是童年形成的,你延续了童年的反应,包括你看待周围的人。你觉得别人指出你的错误就是在批评你,也是延续了以前的模式,其实别人并没有批评你,只是‘你觉得’别人在批评你,然后信以为真。……或者你觉得别人发现你的错误肯定就会轻视你,你觉得这种轻视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一种投射,其实别人不一定会这样。你为什么觉得被轻视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没有完成期望。比如学生学习不好,工人做不好工作,就好像是一种罪过一样。”她说:“有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没有尽你的全力。我觉得我父亲对我和姐姐挺苛刻的,我们也容易把这种苛刻带给别人,不是很宽容。小时候他对我们生气、发怒的情景,也会让我们生气——虽然没有他严重,就好像这种反应模式是唯一正确的,比如看到家里不整洁。”

    咨询最后她再次表达了对能否改变的怀疑,说自己没有看到一点改变的迹象。我回答说:“当然能。改变是认识到问题之后,经过一次一次的努力逐渐达到的。”“那就是说我还没有认识到?”“很多东西一晃就过去了,你认识到什么呀?你都不敢把它们写下来,害怕最后变成一团糟。你都还没有面对它,改变什么呀?……我们需要先认识到某些东西可能是错的,然后再去纠正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11-1-2 11:54:26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11-1-5 16:41: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次:2009年2月15日
  
  上次咨询之后,当事人记录了一些自己的恐惧,咨询中她再次说“不知道那些东西为什么在那里。”其中她最关心的是,毕业后她做出纳要处理很多借条,她把它们夹在一起,总是担心会不会把它们弄丢了,虽然一直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本来她没想过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这个念头突然就跑到她脑子里来了:刚开始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一直不知道怪在哪儿,后来有一天她才意识到自己在担心“几个月发生了这么多条子,会不会弄丢啊?”因为借条很多,她总担心处理的时候会不会有别的借条被带出来,会不会有人把它们拿走。有时候她师傅还会拿出来看一看,让她催一些款项,事后她就会担心自己有没有归置好。
  
  我反馈说:“本来你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你也不担心。突然某一天这个意识出现了,无穷无尽的焦虑担心就来了。……还觉得别人不担心很奇怪:他们怎么不害怕呢?……你设想一下真的找不到了会怎么样?”她说:“我也不知道。会不会让我赔?或者那个人就不要(收回借条)了?但是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我还跟我师傅说这个问题,他说‘不会的’,他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但对你来说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对。为什么呢?”“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焦虑担心。”“对。并且我跟别人说别人都不理解我,认为我太杞人忧天了。……我跟同事说高中时特别担心学不好,同事说‘该怎么着怎么着呗,着急有什么用啊?’跟我的反应完全不一样。”我回应说:“他们就好像车到山前必有路一样,什么都不担心。”“对。也许他们活还没做得好呢,但是他们也不担心。”“他们觉得结果会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着急也没有用,去面对后果就可以了,而你就很怕那种后果的发生,觉得自己不能面对那种后果。”“对呀,他们觉得那种出现那种后果也能活着,还能享受现在的生活。他们也许一闪念,但是会想也没事,或者他们首先不会想这件事,或者认为发生了也没什么可怕的;而我首先不能接受它(这种念头)的发生,其次不能接受这种念头在脑子里转来转去,再次它(担忧的后果)发生了我接受不了。”
  
  我说:“可能最大的差别还是你接受不了,而他们能够接受。因为你接受不了,所以它们就非常可怕,对你来说是很严重的威胁;而他们能够接受,所以觉得没什么威胁。”“对呀,那是为什么呀?”“你高中时担心考不上大学,就好像考不上大学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样;但有些人就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呗,打工也能活。”“对呀。再说了,考不上好的还考不上差的吗,考不上重点还考不上一般本科吗,……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就觉得不行,就觉得非考上重点不可。……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不能接受差一点的结果)。”
  
  我回答说:“从我的经验来看:肯定是从小被灌输的。比如我爸小时候老在我耳边念叨:你整天耍嘛,看你看不上大学怎么办?他念的时候我也有一丝焦虑的感觉,但马上就不理它了,从来不去想“将来”。初中毕业后对考不上大学的焦虑就来了,从此我就被这种疑虑压着了,就好像考不上大学就是世界末日一样。其实这就是被灌输的,因为父母是这么期望的,(渐渐地)我也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了。如果考不上大学,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无能,自己就会很轻蔑自己。倒不是物质上活不下去,而是精神上活不下去。……高中时看重成绩,也是为了考大学,也是为了精神上的生存,不能接受自己差一点,考全校5、6名我都不能接受。”“好可怕呀!那后来你怎么就能接受了呢?”
  
  “对自己有很多的价值条件,如果做不到就是失败的,所以一直活在焦虑之中,拼命地要达到那些标准。后来是因为吃了很多苦,开始发现这些标准对自己没有好处,开始学着无条件接受自己,自己是什么就接受自己是什么样,没必要非要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就算真的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可以学着接受我自己。《感受人生荒谬》里讲得特别多,价值观的变化。……父母对你有很高的期望,要求你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这就是压力。首先是他们不能接受你考不上好大学,然后才是你不能接受。你考不上好大学,在父母那里你就过不去,所以你会很焦虑自己考不上好大学。别的孩子,父母可能很宽容,对他们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他们失败得一塌糊涂也可以高高兴兴的回去,他们在家庭里没什么压力,所以他们就不害怕失败。而我们,只要做得不好,父母劈头盖脸就来了,可能还有言语上的羞辱。你害怕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你就害怕失败呀,害怕考不上大学。……你有没有感觉过羞辱?”
  
  当事人说:“我没有感觉到外界给我的羞辱,我感到内疚,我觉得考不好理所当然地应该内疚。”“就是说你很自觉。……还有自卑吧,记得你说过,考得不好就会离别人远远的。失败对你那么可怕,就是因为失败会引起你的内疚、自卑,这是很痛苦的情感,所以你不得不拼命去避免失败。”沉默之后当事人说:“我觉得你说的这些好像跟我的情况很近,可书上说的离我很远,离你说的也很远。……但是对这种情况好像没什么办法,我觉得。”“当然有办法,先认识问题。”“但是我觉得分析了好长时间了,好像看不到进步。”“认识到这些你以前没意识到的东西,就是进步。看不到进步,可能是因为你期望太大了,相对于期望来说,变化太小了,所以你感觉没有变化。”
  
  我问当事人:“小时候在家里你有没有感觉到羞辱的情绪,如果父母指责。”她说:“我父亲经常指责我,给我定很多规矩,路线都是被设计好的,如果我不按他的指示或意图,他就会教训我。”“你必须符合他的期望,如果不符合就会被指责、被批评,包括学习上?”“好像(学习上)他的指责倒不是太多,更多的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指责。记得小学一年级期末语文只考了89分,我爸下班了我跟他说的时候就惴惴不安的,觉得自己应该上90分比较好。……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好像父亲也没有因为学习直接批评过我。”“但你就是惴惴不安的。”“对。也许他们是没用语言直接刺激我,但是他们会用很多行动——比如高中时母亲会做好早饭再叫我起床,父亲就会在楼下把自行车给我准备好,以免耽误我的时间,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好像是通过这些来表达(期望)的。”“他们会为你做很多事情,然后你就觉得应该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对对对。父亲在学习上对我没有过多的指责,但是生活上有过多的指责,比如我把家里弄得不整洁就会训我。我和他在一起就不可能想干什么干什么。”“总是在顾虑他,他的存在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事人说:“对,他总是用他的意志和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行为。比如他带我们去哪里玩也是有目的的,我不能真正享受玩的过程。有次8月份我们骑很远的车去爬山,我和我姐到那里都头昏眼花了,都拒绝爬山,他很不高兴,说我们不中用,教育我们说他小时候如何如何。……他在学习上没有明确表达(期望),但是我能感觉到。”
  
  当事人接着说她害怕如果丢了东西周围的人会不帮她,或者帮不了她。我回应说:“觉得很无助是吧,总是要一个人面对各种可怕的后果,各种可怕的可能性,孤立无援的感觉。……你害怕周围的人不帮你,包括你师父?”“嗯。可是他对我挺好的,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看他,(自己的想法)好像跟他的跟实际情况不符。”“对,但我就是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还挺真实的。”“对。我经常觉得好多人挺不喜欢我的,我一直觉得我干得不是很好,但为什么我师傅还对我挺好的,对我挺满意的。”“自己觉得自己不太好,认为别人也会这么看自己,但是跟别人一交流,发现师傅还挺认可你的,自己又纳了闷了。”“对呀。这是为什么呢?”“记得我们说过标准的问题吧,可能是你的标准比其他人的更高,比如周围的人都认可你师傅,但你觉得他做得不怎么样。……因为参考的标准不同,所以评价的差别就很大。”当事人坚持说:“但我觉得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我问她:“你觉得你的标准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你的标准就是理所当然的?”
  
  她说:“人是应该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自己的要求低了,你就不会进步了。……你要觉得现在过得挺好的,那你就会这么混着。如果你想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你就会付出得多一点。可能这也是我父亲的影响?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对呀。……我觉得我们的讨论好像跑题了。”“不跑题,我们就是要把无意识变成意识。很多东西你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的,说出来讨论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当事人很疑惑地问:“嗯?你不这么认为吗?”我回答说:“不这么认为,并且我反对。我以前对自己也是这样的标准,这也是我父亲教给我的,但后来我发现这样对人是很不利的。”“有同事说我对人苛刻,我很不理解,我觉得我对人不苛刻啊。?”“没错。我父亲也不认为他苛刻,你父亲也不认为自己苛刻。”“对,是这样的。……如果别人不按我想的那样做我就会怒,像我姐姐、姐夫、我妈、我老公,对同事会忍着点。”“很多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实都是值得商榷的。……没有人觉得自己苛刻,都觉得自己的标准时理所当然的,你要达不到就是你的错,是你无能。……我以前也是对自己要求很高,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你永远都活在一种挫败的情绪之中,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能认可自己,永远快乐不起来,这样你整个人就会越来越没有活力,(渐渐地)你的生命就枯竭了。……虽然你在努力,但这种努力是鞭子在抽着你,迟早你会没劲的,迟早会停下来的,这是它最不利的方面。”
  
  当事人说:“可是这种对自己的要求高,也是发自内心的呀?”我回答:“谁说是发自内心的呀?……我对自己要求高,直接来自于我父亲对我的要求高,你也一样。”“我一直觉得是自己对自己要求高,是自觉的。”“你(对自己要求高)是因为你感受到了父母潜在的期望,而他们又为你做了很多事,你不去达到他们的期望就会觉得辜负了他们,就会内疚,你不愿辜负他们,所以他们的期望就变成了你对自己的期望。……真正的努力是发自兴趣的、发自信心的,所以会很有动力。……评价标准低一点,没有鞭子打,你觉得人就会不思进取,就会不干活了,是吧?……其实人是有自觉性、有主动性的。”“嗯,这个我们以前说个,人懒惰是有原因的,他是在逃避什么东西。……筒子楼里有个小女孩,还特别小,对开门、关门特感兴趣,她会重复开门、关门一个小时,特别高兴,不知疲倦。”“对呀,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是不知疲倦。就像你爸小时候出于兴趣去爬山,走那么远也不觉得累,而你们是迫于父亲的愿望去的,骑车到那里就累得不行了,力量很容易枯竭。……人有主动性的,他会自觉去做很多事。……所以说你那种担心是多余的,不成立的。”
  
  当事人说:“对。我曾经还问我爱人‘做错了事你会内疚吗’,他说‘为什么要内疚呢?做错了就重做,内疚这段是没用的,下一步你该改正就改正。’可是我就觉得没有内疚就不会改了,这也是一种观念是吗?我就觉得人必须先内疚一段时间,反省反省,他才能记住这个教训。……你做不好什么事情,就必须受到惩罚,就好像没考好我会不开心,会特别生气,就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虽然父母不惩罚我,但是我自己还在惩罚我自己。……我一直觉得我在外地的工作干得不好,特别想如果能重做一遍该多好,特别不能容忍这件事,特别想把它从我干过的事情中抹掉”“就好像你的一个耻辱,一个污点。”“我想如果别人知道我干成这样也会笑话我:‘你看,她干成这样!’……如果你知道这些东西了,有些事你就会用别的那些想法?”“会重新审查自己的标准。……采用更宽容的标准。”“更客观、更真实的标准?”“不是说客观、真实,而说对自己有建设性,能让自己活得开心,能够真正地有进步。你的那些高标准是为了让自己有进步,结果却是阻碍了你,让你既不开心又没有进步,这样的标准我们干吗要它呢?我们衡量的依据就是要对自己有好处(有益)、有用,所谓的客观、真实没有绝对的标准,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建设性。”“以前我认为的要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我肯定也是认为那对自己有好处,但是其实那是错误的。”“对。你没注意到结果其实恰恰相反,它反而阻碍了你。”
  
  当事人说:“我明白了。……你对别人特苛刻的话你肯定容易生气,你对别人生气的话别人也会对你不满,这样关系就会越来越差。”“对。跟人相处也是这样,要看怎样才能跟人更和谐,怎样才对自己处理人际关系有建设性,这是很重要的标准。”“可是这样我就觉得没有原则了啊。”“不是没有原则,而是会有新的原则。可能有一段时间你会找不到原则,但是渐渐地你会形成新的原则。”“我觉得我老公就没原则,这样也行那样也行,老好人,谁求他帮忙他都帮,哪怕是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我就觉得他是在讨好别人。”“不一定是讨好。你不知道能够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能够帮助别人你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能感到生命的活力。目前你可能还体会不到,所以你不会相信这一点。”“对。就像我听到说‘知足常乐’,我也知道知足常乐,但是我就是做不到,知不了足。”“包括你觉得别人都会不帮助你,好像觉得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呀,自己跟别人的关系又不好,大家都是不喜欢你的。从你的观念来说是这样,你是这么对别人的,所以认为别人也会这么对你。……这也是观念的问题,而不是实际情况。你认为别人是那个样子,但别人不一定是那个样子,真正快乐的人是很喜欢帮助人的。”“我也不能够理解。……我觉得如果我遇到困难了,我姐夫肯定不会帮我,我是这么认为的,反之亦然,只是看在我姐的面子上可能会帮他。……我讨厌你我就不会帮助你。”“甚至是‘我不喜欢你我就不会帮你’。……所以你觉得既然别人都不喜欢你,所以别人肯定不会帮你。”“嗯。可是有可能这是真实的呀。”“有可能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可能不真实,事情跟你想象的也可能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1-1-7 13:17:3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11-1-7 13:24:2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次:2009年2月21日
  
  咨询开始我说:“今天我先开始吧。上次说到你害怕把借条弄丢的事,你说弄丢了最多就是赔,有没有可能因此丢掉工作?”当事人说:“当时只想到会让我赔。……我没想过走人,我好像不害怕走人,只让我滚蛋我反而会很轻松;我担心抓住我不放,赔不起非让我赔。”
  
  我问当事人对此有没有什么想讨论的,她说:“为什么(我的)那些观念都是负面的?它们对我来说非常真切,理所当然,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负面想法。”“好像你的世界总是危机重重的,而别人的世界风平浪静。仿佛你的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是一套严格的法律,稍有触犯就会受到严厉的惩戒,犯一点小错误你就觉得会有严重的后果。”“对。他们跟我讲不是这样的,我也不太相信,……做不到相信。……你说要重新体验,可这些规则就是我体验到的啊!”“就是说你现在还是不知道这些规则怎么来的,如果你知道你是怎么形成这些观念的,那么就是很大的进步。”“那肯定是一点一点积累的。……你跟我说是从小家庭影响的,我也比较相信,但我还不知到到底是怎么影响的。”“就是说你还不能把这些观念跟童年经验具体联系起来。……比如你觉得你做得不好别人都会不喜欢你,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大家都不会帮你,这些都是你的观念,觉得别人就是那个样子的,对你求全责备,甚至遇到相反的证据也去不掉你的怀疑态度。”“对。好多证据都证明跟我想象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师傅,我挺相信他的,但是内心还是怀疑,安全感非常差。……我害怕万一是我判断错误了,我宁愿对他们抱着他们是不喜欢我的那种态度,我觉得这样比较安全。”我反馈说:“害怕自己把事情看得太乐观了,是吧,不敢放松警惕。”
  
  当事人说:“对对对。好多证据都证明大家对我的态度不是那样的,但是我想也许是因为没发生更糟糕的事,如果更糟糕,他们就不会宽容了,一再这么想,一直这么想。”我回应说:“虽然这样让你活得很紧张、很谨慎,但这样有一个好处,让你不会被搞个措手不及、冷不防,事情发生了你可以很冷静地去处理问题,因为事先有准备了。习惯于做最坏的打算,一一应对,即便微乎其微的可能,只要无法完全排除它,就只能把它当真的对待,以免到时被搞个措手不及。”“对。而且太低估自己的能力了。”“不相信问题发生了能随机应变、处理好。”
  
  长时间沉默之后当事人问:“这是为什么呢?”“确保安全的需要,保持防御姿态——这样虽然过得很紧张,害怕自己放松一点,敌人就从某个角落钻进来了,非常害怕这个事情。”“对。我觉得可能是父亲的教育,但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他就挺小心谨慎的,我妈妈也这样。……小时候家里卖废品,都要先把笔记本的名字抠掉,把其中某些重要的内容撕掉,后来我也养成了这种习惯,别人好像不这样。”“他们对生活的防范、防备很多。”
  
  当事人接着说:“我对别人的警惕性也挺高的。比如别人比较多地问我家里的情况,很容易让我警觉,然后含糊回答。……有一次我把家里的情况跟楼上的小朋友说了,父亲知道后就训了我一通,说我是小广播,让我不要把家里的事跟别人说太多,后来我就有这种意识了。……很奇怪那些人为什么要打听别人家的情况,我会根据熟悉的程度相应地暴露自己。”“始终对人是防范的。那你现在知道自己的防范心理从哪里来的了吧?”“对呀,这也应该呀!不应该这样吗?这就像动物的保护色一样,要保护自己呀。”
  
  我问她:“有那么危险吗,外面?”“没想过这个问题。”“是,这是一种保护,但这种保护有必要吗,有必要害怕天塌下来吗?……对你来说好像是有必要的。”“后来我父亲那么说了好像也有一些道理。有次有人敲门,我直接开了,客人走后父亲就教育我不要随便开门,要先问是谁,开门也要先让门上的链子系着。如果父母不在家,大人来访就不用让他们进来,反正我们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或者干脆就不吱声。……后来有一次我一开门,是个卖菜刀的,吓得够呛;还有一次尼姑化缘,我开门后她卡住门,我们想关都关不上,姐姐向父亲告状,我爸又训了我一通,为了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就让我们不要随便开门了,我也觉得挺有道理的。”“这样最安全,不会有任何危险。”“对对对。还有我跟别人说家里分房子的事,也被父母批了——当时有可能分,但不一定能要到。如果没要到就会让他们丢面子,说出去了又没做到,我会被说得更厉害。”
  
  我说:“他希望你们尽量小心谨慎,是吧?”当事人反问:“这些有关系吗?”“至少你现在知道你的这些小心谨慎、防范是怎么来的了,并且你觉得它们挺有道理的。就是说你认可他们的这套观念了,觉得外面的世界危险重重,根本就不敢去看。你始终觉得外面就是那样的,始终保持防范的心理,根本就不去触碰。就好像父母一直告诉你说,那是高压线,绝对不能碰,你很相信,然后你看见了就躲得远远的,看得类似的线也躲。”“那正常的呢?”“可能根本就没电。”“可是如果他们不把这种危险告诉你,你可能会受好多不必要的伤害。比如不告诉你锅是热的,你被烫了。”“父母的教育是必要的,但有时候会过犹不及,比如锅根本就没烧,也告诉你它是烫的,然后你就不敢摸了。……他们自己也没有分辨清楚,把这套教给你们,然后你们也信以为真了。”
  
  长时间沉默之后当事人说:“可我还是觉得这些小细节是有必要的。”“还是觉得外面的世界是危险重重,所以自我防范是有必要的。……你现在还是相信小心谨慎是很有必要的,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危险重重的,是客观的,而不是自己主观的。”“嗯,但是我能看到我姐姐身上的主观(危险感)。她对食品特别小心,尤其是我爸生病以后。”“那你回去问她一下,她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主观的,我可以跟你打赌。”“对对对。她认为我担心的没必要,我认为她担心的没必要。……她对自己的健康非常关注,身体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警钟长鸣了。”“而你是非常防范别人对你空间的侵入,包括个人信息什么的,害怕哪里开个缝别人溜进来了,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对。师傅离开座位时凭证随便搁,我离开就会把它们捆起来,锁好,害怕它们会丢。”“好像他对周围的人、对环境很放心,而你对周围的环境始终是心怀戒备、始终是不放心的,……其实这是对周围的人不放心。”“对对对。”“像这种戒备也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就像说‘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危险,我得防着点。’”“对对对。别人打听我的信息超过一定限度,我报警的铃子就会响起来:‘嗯?他对我有什么企图?’就像我父亲提醒我一样。”“就是说你父亲在你心里设了很多铃子。”“对。我也不打听别人的,认为那是别人的隐私。”“你不要侵入我的空间,我也不会侵入你的,大家相互保持安全的距离。”“对对对。如果侵入我的空间太多我就会讨厌她。”“侵犯你的隐私,侵犯你的个人空间了。”“对。……大家生活在各自的圈里,谁也不要越界,可能这样吗,现实生活中?……这样是安全的吗?”“有可能。……这不是安全,而是因为不安全而求得安全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防御手段,觉得别人进来是不安全的。如果你没有这种不安全感,那就可以随意接触了,跟人走得很近,就像你师傅,不会有这么多防备。……总之你要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怕跟人接触太近了会威胁到你的安全。”略微思索后当事人说:“可能是。……害怕他们把自己的信息拿出去说道。”“怕别人传播。”当事人不好意思地笑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就是害怕,也不知道怕什么。从实际情况来看好像威胁不到什么。……但就是感觉到有威胁,但是威胁到什么,说不清道不明。”
  
  “对。有同事主动把家里的情况拿出来说,我就不会,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觉得不能暴露个人的空间,把自己的信息暴露得太多,铃就会想起来,好像自己受到威胁了。”“嗯,本能反应。……上大学时我去干什么不会告诉同学,觉得别人也不应该来问自己,我的事情与你无关,咋们之间最好拉个帘儿。……别人未经允许动我的东西我也很生气,有些人就觉得无所谓,可以随便换东西用,这对我来说绝对不能接受,‘我’跟‘你’的界线很清楚,咱们不是一伙的,不能混在一起。”
  
  我问当事人:“现在有点明白你为什么总害怕把东西弄丢了吧?”她回答说:“真的呀?不明白。”“你对周围的环境始终是不放心的,你始终有这个观念,觉得周围的环境不是安全的,你始终有这样的观念啊,所以你当然害怕它们丢了,或者害怕别人随手把它们拿走了。”“有有有,我经常这么想。”
  
  “对呀,你始终觉得别人有可能这么做。”“或者它飘出来了。”“别人看到也不帮你捡回来,当垃圾扔了。”“或者故意撕掉了。”“对啊,故意整你什么的。你对周围的环境始终是不放心的,借条是你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自然放心不下了。……从小你就对周围的环境就心怀警惕,不放心。……这种观念延续下来了,对周围的环境不放心,对吧?你对环境不放心,你当然会害怕重要的东西丢了。”“所以我特别奇怪银行的人那么多,他们都很放心,东西就搁那里,我看着都害怕。”“(当事)人不在(座位上)吗?……人在怕什么呀?”“但是你要忙别的事情啊。”“你怕别人趁你不小心,就把它给拿走。就是你对人的观念始终是不放心的,怕别人给你出什么阴招、损招,把你给害了。”“对。我妈说你又没天天带着借条出去跑,你夹得好好的怎么会丢呢,我妈实在不理解。”“你没跟她说你害怕别人拿走吗?……当时没想过这一点是吧?”“当时只想到它们会飘走了,到一个我没发现的地方。”“也没想过别人会还回来。”“没有想。”“反正你对周围的环境始终是不信任的,没想过别人会帮助你,只会拆你的台,不会帮你搭台。……你对周围的人的观念都是这个样子的。只会落井下石,不会雪中送炭,随时可能挖你点什么东西出来。”“对。而且别人(未经允许)拿自己的东西会觉得是一种侵入,更加强了人是危险的这种观念。比如别人特别着急拿我一支笔先用了,忘了还了,他觉得没什么,而我就觉得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就把它看成一种……”“就会加强你对周围人的那种观念:危险,随时可能侵入你的空间。没想过一支笔和凭证的分别,就想他既然可以‘偷’了你一支笔,就可能头你的钱,觉得他既然能干这事,就能干那事。……把它作为周围人潜在威胁的一种证据,支持你的那种观念。”当事人说:“没错,扩大了。”“所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危险重重。”“还是对周围的人的不信任。”“对,觉得别人对你潜在着威胁:侵入你的空间,拿走你重要的东西。”当事人还是疑惑:“你觉得你能非常明白?”我回答说:“大概就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11-1-9 12:40:3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11-1-10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次:2009年2月25日
  
  因为遇到一些困惑,当事人临时约了一次咨询。
  
  周围的同事告诉她可以先看中级,考不过也没关系,哪怕考几分,先去看看题型也可以,但她觉得看了就应该过,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想法。她说:“如果复习了我没把握,我就不会去考试。”我反馈说:“你会避免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对,我会有把握了再去考试。别人那么说,但我就是……”“有很大的压力,对吧。”“对,我就是这种感觉。大家都知道我准备了,可是我还考不过。”我问她:“很丢人?”思考之后她说“会”,然后再次陷入沉默,于是我接着说:“好像自己努力了还是失败,会觉得自己很愚蠢是吧。”她说:“我就会禁止出现我没想好的事情发生,尽量避免这些事情,我不去做它。”
  
  略微停顿之后,她说今天在地铁里遇到乞讨的人时,她还是挺紧张的,疑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问题想不明白呢?”我回答说:“你以前是整个的不明白,一团迷雾,现在稍微明白一点了,问题分化了,你就觉得问题多了。”
  然后我接着前面的问题问:“如果努力了,去考试了,结果失败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她说:“如果在意料之中,我就给自己找个理由呗;如果在意料之外,我就好好想一想。……考场上我也不会想怎么答好这份卷子,只是胡乱答一下走人,也不会塌下心看看这些题是什么。”“为什么看看题都不愿意?”“我都不会。”“让你看你不会的题好像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我觉得我应该会,可是(事实上)我不会,换你你不着急吗?”
  
  之后我问她:“你第一次高考失利了,家里是什么反应。”“挺失望的吧。觉得是他们对我的期望太大了,压力太大了,所以发挥失常。”这时我想到之前她说过的“顿悟”,问她:“你说的顿悟是复习的时候发生的吧?”她说:“对。神奇的事情怎么总在我身上发生。”我告诉她:“这不算神奇,很多人都经历过。”“为什么?”“绝境中放弃呗,然后发现有希望了,又开始执着,我也经历过。”“对。先放弃了反而轻松一些,让后又开始给自己加砝码,就这样循环,就像蝜蝂,或者就像蛹一样,不断地把自己缠在里面。”“作茧自缚。”
  
  长时间沉默之后我问当事人:“你在想什么呢?”她说:“我在想我为什么这样。”然后又陷入沉默之中。我接着说:“是这样的,我做一些解释吧。我们每个人开始就对自己有很多标准、很多期望,只有达到那些期望、标准了,我们才能接受自己,罗杰斯称之为价值条件。只有达到这些条件了,我们才会接受自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达不到这些条件,我们就会自卑、自惭形秽什么的。”“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是合格的。”“对。你也这样拼命努力,就为达到那个标准对吧?”“嗯。可是总是达不到。”“对呀,总是达不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累得没有力气了,就想:算了吧,管他妈的呢。”当事人笑了:“嗯。就这样了,爱成什么样子成什么样子。”“对呀。然后就不管标准了。”“而且好多事情你想控制并没有控制住,你觉得自己完全是失控的。”“自己怎么努力也没有用,最后干脆放弃了。结果放弃之后呢,发现事情反而变好了。这样一来,感到达到价值条件又有希望了,你又开始努力。……我们所谓的努力,最终就是要达到一个自我认可,只有达到那些条件了我们才会认可自己。”“嗯。你达到这么高,可是你对自己总是要求得更高,它们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你永远达不到,永远都很失望,永远觉得自己很失败。”“基本上吧。……等你达到了才发现还有更多的条件。”
  
  “对。我记得以前紧张不舒服的时候就想如果我不紧张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对现状很满意很满意了。结果我发现我现在的状况比以前好很多了,我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而且我还发现,只要一跟我觉得不行的人比较,发现别人(补助)比我多我心里就那么难过,心里想这件事情很长时间,然后就觉得自己很不行。不好的时候就不会想这些,只想只要不紧张了,能平平静静地生活就可以了。可等达到这个标准了你还是会发现,我怎么那么不如别人,人家怎么发那么多钱,我怎么才是人家的几分之几,从来不看还有比我发得少的。”我回应说:“就是说当你最困难的时候,主要注意力就被那个抓住了。当你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的东西又变成主要矛盾了,你又盯着那个东西看了。……就是说我们对自身有很多条件、很多期望,当我们关注某个时,我们以为满足这个我们就永远满足了。等把这个满足了才发现有其它条件,以前没有意识到。……所以就永远期望呗,永远不满足。”“对对对。上大学时我想如果在北京找到工作就再没有其它烦恼了,我觉得我和我父母就不会失望了,不会有更多要求了。可后来我发现,不管在哪儿照样会有烦恼,它们会(主动)来找你,只不过是各式各样的,全都是不同的。”
  
  我问她:“我们人活着,每天追求的是什么?辛辛苦苦地,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我们那么多目标,那么多追求,归结成一点你认为是什么?归根结底你认为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就是你自己满意呗。”“嗯。说到底就是自我感受。”“就是你永远不可能像你期望(的那样尽善尽美),你现在觉得你这儿不足那儿不足,你永远都会有这种感觉的。不管你活得有多好,或者在别人眼里你是特别幸福的,但是如果你自己感受不好那还是不好。……哪怕有的人,你看那些卖菜的,天天起那么早,但他自己感觉好,所以他不会去死。所以自杀的人总是那些大家觉得不该死的人,觉得该死的人他倒不死,因为他自己觉得我还得活着呢(笑)。”“就是他自己觉得还可以。”“可是看那些(大家)觉得不该死的人,别人觉得他还有好多出路,可他自己觉得自己该死了,他自己已经容忍不了他自己了。”
  
  长时间停顿之后,当事人说她对做过的账不确信——是不是都已经做好了,会不会遗漏了什么——始终觉得没做好、不完美,每当在商场看到售货员的账册就会想起这件事情,觉得自己没有她们做得好。我问她:“现在还放不下吗?觉得自己没有把它做完美,就是说你觉得自己应该把它做完美?……你觉得所有事情自己都应该做完美?……内心有这种要求。”“嗯。或者是比较完美。”“比较完美心里才过得去。”“对。”“不然过不去呗。所以这个事情一直没过去,堵在那里了。”
  
  当事人问:“那我为什么会要求自己做得完美呢,有的人稀里糊涂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这个又需要考察很远。很多东西你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也猜不出来,只能通过探讨把它们找出来。”当事人若有所思:“嗯?我父亲说你做什么就应该把它做好,他就是这么教育的,可没有什么具体事件。”“那就是有这种观念呗,觉得什么事都应该做好。(长停顿)做得不完美就有一种负罪感是吧?好像自己犯罪了。”“嗯,你会有这种感觉吗?”“曾经有过类似的感觉。”
  
  一阵沉默之后当事人说:“我就觉得一摊子问题在那里搁着。……其实以前可能问题也在那儿,只不过我故意把它扔一边,不把它当做问题。”“也有可能。因为你以前很恐惧,都不敢去看它到底是什么。”“有些问题我也想过,但是我实在想不出什么答案来。会不会这个也想不出来?”“不会的,我们上次不是已经想明白一个很重要的答案了吗。”
  
  之后她说自己对部门的人有优越感,愿意一起吃饭;对总部的人有自卑感,会回避。她说:“觉得自己很可笑。看到能力比自己强的觉得他们高高在上,光鲜亮丽,自己灰头土脸,像是从土堆里刨出来的,跟他们距离很远;反之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就是这样的感觉,好像他们都跟自己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要么是比你优越的,要么是比你低劣的。”“总是找不到同类。”“一个都找不到啊?”“嗯,很困难。我总是把他们分成很多等,在我眼里等级分明,跟我完全一样的好像没有。有的人就不是,他们对那些人既不会觉得优越,也不会觉得低劣,和人沟通起来都比较自如。”
  
  “上次说到敌意,我觉得周围都是不安全的,我老公也说我首先都是把别人往坏里想。其实我也不是有意地那么想,那些东西就是自己从脑子里冒出来的,自然而然产生的。……我都会防范别人,总是从负面去理解别人,别人随便说我一点什么不好,我就把它当做批评,我妈就跟我说过:‘我没有在批评你。’别人可能只是建议一下我的做事方式,但我就觉得别人在批评我,对我吹毛求疵,然后我就会生气。……我父亲脾气不太好,说别人的方式总是特别爱指责,不是正着说,全都是倒着说。”“总是带着指责的情绪。”“嗯。他不会说你怎么做比较好,他会说:你看你做成这样。然后我就特别讨厌他这种方式,特别反感。我爱人说不要关注别人的表达方式,而应该关注他说的建议值不值得采纳,但是我做不到。”“关键是你没有看别人表达是什么方式,你直接认为别人是在指责你。”“我做不到(分别)它们。”“所以对你来说类似的东西感觉都是指责。”“人家好意的提醒我反感,倒着说我更反感,反正这种东西我都反感。”随后我帮助她认识到,她的这种反感,正是她对他父亲反感的移情或泛化,第一次高考失败后她开始对父亲的这种表达方式有愤怒的情绪,并有一些对抗。当事人说她也曾试图让父亲正着说,但是不行,他怀着内疚坚持两天后又会回到原形。她希望父亲对她的影响会降低,发现也不行,很无奈,觉得哪条路也走不通。那些恐惧的念头,“你说不想了吧,它总在你脑子里跳来跳去,像个小丑一样,随时它就跳出来了,你不管它也不行,你管它吧,又想不清楚。”
  
  高考时她透露信息,结果同学报了同样的志愿。后来她落榜了,就对同学很愤怒,到现在都还耿耿于怀,觉得这就是不警惕的后果——但实际上她离录取线还差好几十分。我问她:“觉得是她造成了你的落榜?”“不是,我没这么觉得。这就是一种你对周围不警惕的后果。”“那你对周围警惕的后果是什么呢?”“避免事情的发生?”“警惕有什么后果?始终对周围保持警惕,谁都不相信、不信任,觉得每个人都是有敌意的。”“那就会很累吧!……那你就什么都不敢跟别人说了,有烦恼也不敢说,没有宣泄的渠道了,有任何困难你都不跟别人说,但你不说却更难受。”“就是说你对别人保持一种开放的、信任的态度,的确有可能会受到伤害,这是有可能的,但你永远对别人保持警惕你会活得更痛苦。”“你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可以这么说。”“就是说对别人放松警惕、相信别人是善意的,比防范别人得到的好处会更多一点?”“我认为是这样的。但你首先得学会分辨,确实有些人是心怀恶意的,很狡诈,这个我承认,首要你要有分辨的能力。大部分人还是值得信任的,我认为,在我周围来说,我觉得绝大部分都挺值得信任的。”“就是我那种程度有些过头了?”“对,夸大了周围的敌意。并且从这件事情来看,你并没有受到实际的损失。她报你的志愿跟你落榜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还差那么多分,只是你对她的行为很不齿。”“可能我把它归咎于她,给自己找个托辞。”“把自己的情绪转移了,把对落榜的失望转移成对那个人的愤怒。”
  
  长时间停顿之后当事人问:“你说过,如果发现了一个观念,你就会比较留意跟这个观念相关的事情,是吗?然后你就会检验是不是这个样子。”“对。”“今天我枕头脏了,我没经过别人的许可就拿别人的靠垫来用。同事进来看到了,我想她会不会生气。我问她睡不睡,不睡的话我用一下她的垫子。她说不睡,只是想找我签个字。可我以为她是看到我用她的垫子,所以不睡觉了。”“就是发现她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样子,是吧?”“好像有一点,但是我不能确认她到底在意没在意。……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把那些观念重新衡量一下?”“对呀,衡量那些观念。像我以前都不敢去那么做,因为觉得别人就是那个样子的;我冒险那么做一下,发现别人确实不是那个样子的;然后我就一点一点这样做,一点一点把那个茧冲破。”“那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话也许我不敢拿她的靠垫?”“基本上永远不敢去尝试,或者这次你会认定她生气了(坚信自己的观念)。”“我以前还真是没借她的垫子用过。”“至少现在你敢一点一点去尝试,你以前总是在屋里缩着,现在慢慢敢把头探出来望望。”“但是我用她垫子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是要尝试,等她开门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她会不会生我的气啊,我事先没考虑这件事情。”“没意识到就没意识到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至少是得到了一次检验。”“我觉得当你发现这个观念之后,在做与之相关的事情就会想起它。我想如果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主观观念性),我肯定会认为她的回答是托辞,肯定认为她生气了,可是现在我不确定她生没生气。”“没错,是这样的。首先是对它有一些怀疑,随着有越来越多的证据,你当然可以证实你的怀疑了(从而放弃原有的观念)。”当事人恍然大悟:“哦。如果我要是不知道上次咱们分析的那件事,我会认为她一定是生气了,以后再也不会用她的垫子了。”“并且你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又得到一次证实:她就是生气了。”“嗯。也许明天我没带干净的垫子我还有胆量再借一次,如果不知道这个观念的话,我肯定不会再借了,因为我认为她确实生气了。”
  
  咨询末尾当事人问我:“分析的时候你会非常明白自己的观念是从哪儿来的吗?”“基本上吧,不会像你这么费功夫。对我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大体上我是比较清楚的,看荷妮的书我很容易就能把它们(主观观念与童年经验)联系起来,我的那些恐惧、焦虑,书里描写得都很典型了。……我觉得别人都是那种很苛刻、很专横的,对我有很多很多要求,我以前都这么认为。”“但是后来的经验慢慢就会让你形成新的观念,觉得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的。”“对。”“后来慢慢你就发现只有少数一些人是这样的。”“基本上很少很少,我周围没怎么看到这种人。”“就是你把(危险)情况扩大了很多很多倍。”“对。所以总觉得世界危机重重(叹息),觉得自己稍微表现不好就会被批掉,后来发现没那么危险。”“那些观念好找到吗?就是那些恐惧背后的出发点。比如我担心借条丢了,一步一步挖掘,最后挖掘出来是你(我)对周围人的那些敌意。”“对周围的人不放心。”“其实也就是我不明白的那些东西,背后都有这样的一个……”“有这样的一个观念作为出发点,所以你有这样的担忧。”“你是说我要从那些事件中把这些出发点挖掘出来?”“对。你潜在的观念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观念,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因为潜在这些观念,所以你会有这样的想法(担忧)。”“哦。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观念,不同的。就是说像我不明的我为什么会恐惧,背后可能都有一个。”“都有类似的。就像你怕丢借条,因为你怕别人侵入你的空间,把你的东西拿走了,都有类似的东西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11-1-10 19:47:13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11-1-12 13:30:46 | 只看该作者
  六、案例总结
  
  广泛性焦虑障碍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表现为广泛而持久的焦虑,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当事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十分痛苦。L小姐的症状非常符合这个定义,所以为了写作方便我将她的问题定性为广泛性焦虑。
  
  在认清自己焦虑的根源——对他人的歪曲性感受、对他人形象的“人格失调性歪曲”后,当事人终于有机会检验自身对他人观念的主观性、歪曲性,随着越来越多的证伪其观念的经验,当事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他人的确不是她感受中那苛刻专横、充满威胁的样子,由此产生的、长久以来深深困扰着当事人的莫名焦虑终于渐渐地消失了——这很好地印证了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哲学观点:一个人对自身及周围人际关系的看法(感受),决定其行为(情绪)。
  
  咨询初期,我可以确定是当事人的某些童年经验导致了她后来的问题,但她所回忆起的经验都无法解释她来求助时的症状。在与当事人共同探索她的问题、帮助她熟悉自身问题的各种表现的过程中,我帮助她体验到自身内部的存在,认识到许多错误的观念,而这些是她一直以来所忽略和回避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她一直不敢去面对自己的恐惧——即便知道自己恐惧的事可能是主观的,总是自动地用防御的方式行事,不敢去检验和突破这些恐惧。
  
  当事人看不清自己的恐惧,也害怕把它们写下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她来说“这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她害怕写出来一堆东西,最后却都没法解决。经过多次分析这个问题和我的多次鼓励,当事人终于敢于去面对自己最恐惧的事——“工作可能做错了很多”,这是咨询取得重大突破的开始。当事人敢于去面对自身的恐惧,一方面是因为经过分析,她所担忧的事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另一方面则因为取得的进步和我的存在让她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当事人的经历和咨询过程,正如弗洛姆在《禅宗与精神分析》中所讨论的:“弗洛伊德发现——首先是在病人与医生的关系中——病人并不实事求是地看待医生(他人),而是把医生(他人)作为他自己的种种期待、渴望和焦虑的投射对象,这些期待、渴望和焦虑乃是病人童年时因某个与之有重要关系的人而体验到的。……后来沙利文曾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失调性歪曲’。……他并没有看到存在物的真相,而是把他的思想(观念)投射于事物上面,按其思想的投影与想象来看待事物。正是这种投射与偏曲的幕幛,使他产生种种激情与焦虑。……精神分析的方法是心理学——实验性的。它考查一个人从孩提以来的心理发展,并试图帮助他恢复早年的体验\经验,以使他体验到现在被压抑的东西。它一步步揭露个体对世界的种种错觉,从而消除人格失调性歪曲和异化了的知性作用。……只有当病人真正接触到自己的无意识,他才能够克服这些由他自己制造的歪曲,实事求是地看待医生(他人),以及他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与大多数神经症患者不同的是,当事人对他人的移情作用主要并不是投射了其父亲的形象,而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对他人的观念,这种情况在我看过的神经症书籍中鲜有论述。
  
  09年3月11日,当事人告诉我说:“昨天我惊奇地发现,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的许多内容我都开始感兴趣了,并且能够理解,表示赞同。并且感觉作为一名咨询师你在以下几点都做到了: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理解。我现在正在慢慢在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这些声音进入我的意识,以前这是我从来不敢做的事情,我现在在慢慢的尝试,先打开一条缝,再慢慢的打开的大一些,我也害怕打开的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可怕的事情,会不会有什么‘妖怪’或者‘邪恶’的东西跑出来,但是我知道我还是要走下去的,看看把自己的感受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些期待,但是也有恐惧。……我想我正在您的帮助下一步步卸下人格的面具,走在成为真实自我的道路上。”第二天她又说:“我对我的变化感到吃惊,好像一夜之间我明白了很多,今天一天我都在看心理学书,可是我一点也不感觉疲倦。……我很是吃惊,像在做梦。会不会我出现了幻觉?”她的这种感受很像罗杰斯所作的一个比喻:种子破土而出,第一次见到了阳光。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帮助当事人认识和解决了“一有目标就紧张、缺乏归属感”等问题,“价值条件化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减轻了很多。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权威主义价值观——根据人的某些特征、事件划分人的价值等级,对于这种价值观来说,失败、不完美都明确无误地标志着有罪和低劣,而人本主义价值观强调人内在的价值与尊严,强调生命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提倡无条件的自我接纳,这样人就无须害怕失败与缺点。
  
  10年5月,暂停咨询半年之后,因为决定跳槽,当事人又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焦虑过程,“脑子里的各种想法又飘来飘去”。她之所以强烈焦虑,主要是因为主要是害怕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得不去很差的公司,交流中反复向她暗示了这点,但她并没有领悟,于是我直接告诉她说:“你对能否找到满意工作的焦虑,其实还是对身份的焦虑,对自我感受、自我评价的焦虑,还是存在价值条件化作用——工作的好坏会决定你的自我感受、自我评价,你真正焦虑的是这个。如果你不以工作的好坏来评判自己,就不会这么焦虑。……我们焦虑的很多事,可能都不会发生,就像你之前焦虑过那么多事一样。但是当焦虑出现的时候,它还是会牢牢地控制我们,除非我们洞察了它的主观性,并能直面可能的后果。”   
  
  过了两天,她又告诉我说:“感觉这几天我的状态越来越不好了,很是焦虑,担心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脑子里常常浮现我过去焦虑的样子,很是苦恼。”我告诉她说这都是因为她混乱的状态,“虽然你现在这么纷乱,其实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能不能接受不太满意的工作!……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不会有这种(纷乱的)状态了。”当事人对此将信将疑,但第二天她就领悟到:“我想我常常地妄念纷飞,各种飘忽的想法,在脑子里飘来飘去,其实那时候我已经在恐惧和紧张了,只不过是我没有完全看清楚恐惧和焦虑的原因。我只是抬着头看着满脑里飞来飞去的想法,紧张疑惑。其实这些想法只是被触发的,而不是真正的本质,真正的本质是恐惧(和焦虑),是恐惧触发了它们。……因为纷飞的想法太多了,都不知道要处理那个想法。它们都像羽毛一样,飘呀飘,我已经被他们迷乱了眼睛。但是这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触发它们的恐惧。恐惧处理了,羽毛自然会纷纷落下,而我好像在用大笤帚打这些该死的羽毛。和它们战斗,只会让它们更加混乱,而我还筋疲力尽,脑子就像一团浆糊。”
  
  5月中旬开始,通过几次咨询我帮助她大大地减轻了焦虑,混乱的状况随之消失了。7月中旬找到一家比较满意的公司后,困扰了她两个多月的焦虑也烟消云散了。在新公司她很快地适应了环境,形成了归属感——在咨询前,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构想》一文中,罗杰斯将当事人的变化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其中第2阶段有如下特征:“认为问题是外在于自我的(莫名其妙落在自己身上的)”,“没有意识到个人对问题负有责任”,“情感可以得到表现,但是没有被如实承认,也没有被自我接纳”,“矛盾冲突可以得到表达,但没有被作为内部的矛盾冲突来体认”,等等。他说“许多主动寻求帮助的当事人是处在这个阶段的,但是我们对于这些人的治疗成功程度是相当有限的。……至少从科特纳的研究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似乎对个人在此阶段如何‘接纳’自我体验的方式了解甚少。”并认为“可能大多数治疗师都是如此。(《形成》P123\P124)”L小姐来求助时显然是处于这个阶段的,这很可能是我尝试纯粹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之所以无法进展的根本原因——她跟自己内部的交流被摧毁了,无法自我领悟。
  
  转而运用精神分析多少是一种无奈之举,但这却是咨询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此之前由于看到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快速而良好”的效果,我对罗杰斯认同到膜拜甚至于“迷信”的程度——再加上我被他的一些观点吓到了,总是试图以纯粹的当事人中心疗法对待每一位来访者,即便这已经让我遭受过几次挫折。
  
  咨询前我认为,“需要真实地体验到童年的创伤情感,把它释放掉,那时问题差不多就接近于解决了,体验不到则很难把结打开。”但L小姐在变化过程中并未明显表现出这一点——这或许跟她经历的特殊性有关:他父亲给她的基本都是焦虑体验,而不是屈辱。L小姐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在探索童年经验的过程中她“接触到”她的无意识,而不是仅仅“思想到”她的无意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弗洛姆用“情感知识”和“知性知识”加以说明。
  
  “现在我要继续讨论精神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洞察(insight)与知识的性质问题,这个问题必然要影响到使无意识转换为意识。弗洛伊德在他早年的精神分析研究中,无疑沾染了传统的理性主义信念,即相信知识是知性的理论的知识。他认为只要向病人说明某些情形何以会发生,并告诉他精神分析医生在他的无意识中发现了一些什么,这就已经足够。这种被称之为‘解释’(interpretation)的知性知识,据信能够在病人身上造成一种变化。但很快,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医生就不能不发现斯宾诺莎的话中所包含的真理:知性知识只有在它同时也是情感知识的时候才能造成变化。他们逐渐明白,知性知识本身并不能造成任何变化,……只要病人继续保持一种外在的科学观察者的态度,把自己当作他的考察对象,他就并没有接触到他的无意识,而仅仅是思想到他的无意识;他并没有体验到他自身之内那更广阔更深邃的现实。”
  
  相似地,荣格曾说:“我的头脑快能知道一样东西,而我身上的另一个人却全然不知,那么我可能就这样活着,好像我实际上不知道一样。……很清楚,理解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如果医生理解而病人不理解,那它可能是非常片面的。……相对而言,医生理解与否并不重要,一切都取决于病人的理解。真正需要的是由双方的联合反应而产生的相互一致。……如果我们想把一个事实灌输给病人,我们只能作用于他的大脑;而如果我们帮助他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自觉认识到这个事实,那么这种作用就会更深刻更有力。”——我能够帮助L小姐解决自己的问题,正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吸收了这些大师的经验和智慧;我将它们融会贯通,并在咨询中身体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11-1-12 13:32:08 | 只看该作者
报告已上传到文库,需要的朋友可以去下载:
http://wenku.baidu.com/view/6feb874df7ec4afe04a1df34.html
还有《神经症与我的成长》:
http://wenku.baidu.com/view/612da203de80d4d8d15a4f7b.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11-1-23 21:50:1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作者您有联系方式吗?可以交流一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11-1-27 11:57:4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作者您有联系方式吗?可以交流一下吗
阳光暖心 发表于 11-1-23 21:50


阳光暖心,你可以站内短消息问问许世刚的,另外他还有新浪博客的,你可以搜索一下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11-2-10 17:24: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热心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11-3-4 13:10:09 | 只看该作者
自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11-3-25 16:08:55 | 只看该作者
自己顶一下,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5: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