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1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关于“灵性”的一个讲座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11-28 18: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11日上午800,在秋日艳阳下,应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李四龙副院长邀请,禅兴法师带领僧俗二众六人出发前往北京大学听讲座。
  910,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中,主持人北大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北大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博导金勋教授宣布:今天的讲座是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虚云宗教学的高端讲座——《虚云讲座》。我们每年邀请世界各国宗教学界、宗教界的顶尖的学者或者宗教领袖来讲座。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日本东京大学的人文学院的岛园进教授讲座
《从救济灵性:从东亚角度看当代宗教转型》。岛园进先生东京大学宗教学系毕业之后,长年从事宗教学、日本宗教,以及西方宗教的相关研究。岛园进先生研究的为世界宗教学界所认可的,是新型宗教研究。通过这个领域的研究,探讨了后现代时期的一般民众的精神状况。

  在讲座中,岛园进教授介绍了灵性(Spirituality)的发展历程、特点及未来。1978年,在日本的大型书店里,首次划分出精神世界栏目,它既独立于宗教栏目,同时又与宗教栏目紧挨着。此举意在吸引年轻读者的目光,无形中也体现出精神世界这一概念开始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灵性一词由此步入人们的视野。灵性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是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那时,年轻人的关注点越来越从对政治的重视转向宗教,逐渐从参与反越战运动等转变为进行自我的反省,通过冥想、身体运动和心理疗法来进行自我转变。此后,灵性的发展日益加快,80年代,灵性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并作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取得很大的商业成就。2000年,日本出版的有关灵性的书籍达10588种,成为日本的年度大事。另外,在灵性发展历程中,90年代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陷于心理痛苦的人开始同病相怜,他们组成网络,共同寻求灵性知识,做灵性上的练习,开展自助运动。
  岛园进教授的讲座是用英语进行的,然后由主办方翻译成汉语,大约持续了70分钟。
张志刚教授卓尔不群的点评
  讲座之后,张志刚教授的精彩点评,以及岛园进教授的回应,打破了原本有点沉寂的气氛,使本次讲座渐入高潮。
  主持人金勋教授: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社会出现了很多变化,精神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今天岛园进先生涉及到的很多问题,是一种新的精神现象或者趋势的反馈。我们涉及到的话题主要是讲发达国家的事情,但恐怕对我们目前精社会神现象不无直接的关系。我们现在的精神状况也非常复杂,岛园进先生今天的很多解读,对我们审视目前民众的的精神状况不无启发。对他这种解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思路——甚至提到了宗教是什么,一些关键性的极其重要的一些话题。
  张志刚教授:这是一场精彩而难得的讲演。说它精彩,是指岛园教授学养丰厚,气质儒雅——这点和西方学者不一样,就当代宗教演变趋势这个宏观的问题,娓娓道来,让我们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增长了大量的学识。我自己也是,很有收获。说它难得,是指岛园教授对于宏大的问题,所做宗教学理论上的深思。”  

张志刚教授点评

  说到这里,张志刚教授幽默地说他曾抱怨金教授给他布置的评点作业是很有难度的,然后话锋一转:不言而喻,所谓认真的评议,不仅是赞赏和溢美之词,还包括探讨、商榷甚至交锋的成份。我想:这也是在学术界做得比较好的学者应该努力的方向。大家要有真正的交流,不光尽是恭维的话。那么,限于时间,我只提几点感想最深的。首先,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的是,岛园进教授着眼于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一个热议话题——关于宗教世俗化理论的重新认识。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大家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宗教世俗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一直主导着宗教学的研究。认为宗教在现代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被世俗化了。或者说,是被去神圣化了。岛园进教授从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勾勒出了一幅全球宗教复兴画卷,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比如:他提到伊斯兰教在穆斯林国家和地区,印度教在印度,犹太教在以色列,还有基督教在美国,它们的复兴现象。这三大变化,岛园进教授所说的第一方面,对我们来说是相对清楚的——这就是传统宗教的复兴。他谈到的第二、第个三方面的变化趋势,可能限于我的理解能力,我大体能理解它的意思,但应该如何概括——第二、第个三方面到底是指什么?我想:岛园进教授所讲的第二个方面,是这次讲演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的灵修活动,就是这次讲演中所说的灵性。岛园进教授是研究新型宗教的专家,我想请教他的是:相对于庞杂的新型宗教现象,这种概念的界定是不是专门而且狭窄?

主持人金勋教授

  我认为这次讲演的华彩乐章,可以说最精彩最深刻的部分是岛园进教授关于三个关键概念的解释:就是宗教、灵性或者灵修、救济宗教——我把它翻译成救世宗教。因为救济宗教,会被认为是一种慈善活动。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岛园进教授不仅力求说明当代宗教的演变趋势,而且包括当代人世界观转变的原因。他演讲中第一个标题,就是要谈现代人世界观的转变。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岛园进教授是熟悉国际宗教学理论现状的,他首先提示我们现有的宗教学概念是在西方文明和学术背景下形成的。简单说,我们现有的宗教概念,对宗教的基本看法,主要来源于西方,这就难免留下基督教的深刻烙印,难以准确界定其他宗教特别是东方宗教传统。第二点,对于这个基本概念,目前国际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大家对宗教定义是不一样的。这两点,对我们研究宗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感到有必要去反省,西方的宗教理念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宗教的影响。楼宇烈教授向我们北大的年轻学者提出了一项任务:要我们努力创建合乎东方宗教文化传统特点的宗教学理论。我们也特别欢迎在座的各位高僧大德们在北大这段时间,能与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辩经般的交锋
  在大家热情渐渐高涨中,张志刚教授讲道:关于宗教概念,岛园进教授抓住了神圣这个词,这是宗教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基本术语。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宗教学家,许多人试图用这个概念来把握或者比较各种宗教传统他的信仰对象到底是什么。岛园进教授抓住了这个词,他从整体上把宗教定义为它是建构于神圣领域的体系,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神圣这个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有一部名著是德国学者奥托写的,叫做《论神圣》。岛园进教授考虑西方的宗教学术背景,试图在这个意义上来解释神圣这个概念。不过,我认为他为了克服西方观念的影响,他把神圣这个宗教学术语解释得是不是有些过于宽泛,甚至于庞杂了?关于这一点,大家看讲演稿第二页它暗示了……一种存在、一种力量或经验、一种灵魂、神性、另一次元的世界(彼世)……’等等。在讨论这个概念时,在宗教学的理论研究当中,我刚才说它比较各种宗教信仰的对象。实际上,是指我们那种神圣信仰的源头、根据或根源到底是什么。第二个方面,我觉得这种神圣性的显现或者表现,如西方人说《圣经》它是圣书。比如:我们走进佛教的寺庙,有一种神圣感——一个好的寺庙,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神圣、庄严。我们去接受、去促膝,但它不是神圣性本身,我们崇拜的不是寺庙本身。一种是信仰的对象——神圣信仰的根源,一种是神圣性的显现。西方宗教学的概念,叫做显圣。第三个方面,我觉得才是经验的感受。啊!就像我们进入一个寺院,感到它的神圣和庄严。我们去接受,去促膝,感觉啊!他是那么睿智,他的话对我们是神圣的启发。
  对于一些诸如灵修等现象,张志刚教授的观点并不认为就是一种新型宗教,这点与岛园进教授大相径庭:岛园进教授在讲演中,他用一个词我是相当不同意的。他说到这种转变时说这是一种进化’——我们要从本质上界定化分宗教,而不是从现象上。学者的讨论要交锋,恕我直言,神圣概念的宽泛解释,逻辑的含混,也许正是岛园进教授很难把宗教与灵性明显区别开来的症结。

讲座现场

  张志刚教授评点十分鲜明而犀利:在此,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假如传统宗教与个体性的灵修活动是难解难分的——这是岛园进教授的观点,我们怎么能谈到宗教与灵性这样一种转型、转向?如果像岛园进教授从系统性和个体性划分二者,我对后者能不能称得上神圣或者宗教深感怀疑!
  张志刚教授的评点,如同将一巨石投入了原本风平浪静的湖面,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有来无往非礼也。虽然主持人金勋教授只给了两三分钟的抗辩时间,但岛园进教授充分利用短暂的时间,走到讲台前进行回击。这样,两人你来我往,如同辩经般交锋。
  而在接下来的互动中,虽然因时间有限只给了两个提问的机会,但是一僧一俗趁机向岛园进教授提出了较为犀利的问题。俗众直接询问岛园进教授是哪一派的信徒,他坦诚讲他家庭属于净土真宗,但他对日本新宗教新光(音)教非常感兴趣。僧众提问者是一位留着长胡子身穿红色僧袍的藏传喇嘛,向岛园进教授提出苦、集、灭、道的(身语意)承事中,如何来定位?这样属于实修实证的问题,给这位学者提出了不小的难题。同时,也将本次讲座推向了最高潮。


返程路上的探讨
  气氛热烈的讲座结束了,行驶在返回龙泉寺的路上,同去的法师与居士仿佛仍意犹未尽,一场关于灵性,乃至佛教的现状与未来的探讨在车里渐次展开,禅兴法师饶有兴致地给大家做了精彩的分享。
  讨论首先围绕对灵性的理解和认识,即灵性和宗教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禅兴法师认为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有宗教就有灵性,或者说灵性包括在宗教里面。也有人认为灵性是独立于宗教的,并冠之新灵性这样一个概念。但不管怎样,灵性是一个精神方面的概念,而宗教本身就是围绕精神层面的,从这点上来讲,二者是相通的。
  同时岛圆进先生在讲座里也谈到了新灵性有别于宗教的一些特点。比如,热衷新灵性的人更喜欢按照个人的爱好独立发展,用松散的网络联系,不愿意有一个宗教领袖,也不需要一个公共的团体,而是以一种松散的方式,更强调个体的爱好。
  新灵性与灵修、禅修又有着什么关系呢?对此,法师表示它们之间也应该有着相通之处,比如新灵性包括进行冥想、身体疗法,因此新灵性是通过身心的运动来调整自己,相当于一种深度的心理疗法。

听众提问

  透过法师的分析,不难理解新灵性风靡日本的原因所在了。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身心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新灵性可以帮助人们减压,体验身心的放松与愉悦。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鼓励人们尝试新灵性呢?
  对此,禅兴法师指出新灵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的就是缺乏终极信仰。岛园进先生在讲座中提到,新灵性没有讨论生死的问题,新灵性的宇宙观迫使人们接受人的最根本的局限性,比如罪恶和死亡,认为人到最后只能接受死亡,死了以后会怎么样,不知道。所以,新灵性只是针对现世生活中通过一些身体运动,或者心灵方面的一些东西进行心理调节,在理论上是不究竟的。
  而各大宗教都是讨论生死问题,都有终极信仰,至少是超越现世人生、想到后世的。很多宗教,包括基督教,都是追求一种永恒的安乐境界,追求永生。佛教是最究竟的,讲解脱,讲涅槃。
  同时,新灵性在组织架构上也是有很多缺欠的。他没有严格的组织团体,也没有受过严格教育的信徒组织,都是个人主义的行为,靠媒体进行学习,这样是难以恒久的。
  法师说:通过媒体和商业手段来入教、传教以及修行,这是新灵性最大的弊端。世界上的主要的宗教都是有道场的,例如,佛教的寺院,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他们都是要把这些宗教场所作为传播教义的基地,作为自身真正的根据地。而灵性是随着现代传媒工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东西都很脆弱,也如梦幻泡影一样,很快就会过去,很难靠得住。


灵性的寻密
  禅兴法师的回答很清晰,但这也引发了第三个大问题:人们对灵性感兴趣,说明人们对精神世界有探求的需要。但为什么现有的宗教,经过了那么长久的发展,却不能满足大量的社会人群精神上的需要,很多人反倒会对灵性这样一种不够成熟的东西趋之若鹜呢?
  法师认为这个问题很好,这需要对热衷于新灵性的人们的心理特点和观点进行分析,最主要的是,他们认为传统宗教有很多地方不能接受。
  其一,他们认为传统宗教要求信徒要成为宗教组织的成员,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定。这个他们不适应,认为这是一个束缚,因为他们强调自由。
  其二,传统宗教要求信徒必须信仰某个单一的、拥有至上地位的对象,比如耶稣基督、释迦牟尼佛或者某一个神圣的超自然的力量。而新灵性则强调个体的自由,不希望受一个外在人的主宰,这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征。
  其三,新灵性认为传统宗教的排外观念很强,认为只有自己的信仰才是正确的,其他的宗教和信仰都是毫无价值的。这是新灵性对传统宗教的看法,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是否都这样,这是不一定的,佛教的包容心是比较强的。同时,佛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其内涵相当于佛教里面的下士道,就是人天乘。你这辈子行善,死后你得到下一辈子的好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灵性是人天善法,我们可以随喜。我们在教义上虽然比他更究竟,但是能够接受这些宗教的人毕竟可以获得人天的善果,我们这个也是要随喜的。
  其四,新灵性对所有宗教的认识是有偏见的。新灵性认为传统宗教强调你信我的得救,不信我的,就救不了。这也只是某些宗教的偏执,至少佛教不是这样讲的。


听众提问

  总之,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现有的宗教可能会有一些教理、教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对于崇尚理性的人来说,在理论上就很难接受。比如对于基督教的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说法。这是现有一些宗教的缺陷导致的。另一方面,这也跟这些热衷灵性的人的心理特征有关系,他们热衷自由、个体化,得到精神层面的快乐就可以了,而不喜欢外在人或者组织太多的干预,不希望给他们一个教条。这部分人群就相应于灵性这样一种方法,不适应传统宗教。
  第四个问题,喜欢灵性的人,一方面有精神上的需求,但是又有叛逆性,可能将来这样的人可能越来越多。接下来的第四个问题,我们佛教怎么在弘法方式上面不断创新,让这部分潜在人群能够不断认识佛教、运用佛教提升自己的生命呢?
  对此,禅兴法师认为,在弘法方式上佛教肯定是要更加地多元化。比如,对于宗教信仰比较虔诚的人,一开始就可以通过诵经、普佛、蒙山等佛事活动走入佛门。但是对于前世今生都不相信的人,对于佛菩萨是否存在都持怀疑态度的人,这种仪式他就接受不了。所以相应于他们特点的方式要多开发,比如开发冥想、静坐等等中性的活动是可以的。任何人都可以静坐,没什么事情坐一坐,不需要你相信什么,只要心静了就好,这就能适应不同根基的众生。


如何开展弘法事业
  第五个问题,怎么体会师父在契合众生特点,开展弘法利生事业呢?
  法师认为师父现在做的就是怎么样让佛教与社会接轨,就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个是以前人们对佛教的误解比较深,另一方面,佛教自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我们比较偏重于自修,很多人对佛教的认识,就停留在超度死人上面,或者认为佛教是远离人群、不食人间烟火的,这些都是比较偏执的看法。
  法师认为师父做的主要工作,是要佛教从文化的角度去传播佛教。师父从全国政协的讲话开始,到后来一系列的讲演,包括在北大、人大、国家图书馆,还有社科院、上海政协等地,基本都是从文化角度,把佛教同儒释道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讲,把佛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中的一分子来讲。特别是提升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这样一个角度来讲,这对于社会一般人群来说,更容易接受。如果从纯宗教的角度讲佛教,可能很多人不容易接受,从文化角度讲,容易接受,容易推广,这是师父做的一个主要工作。
  所以,我们相关的编博客书,制作师父讲法的光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让世间人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佛法。我们的留言文集可以帮助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博客书能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寺院生活,师父讲法光盘,能够让大家看看佛法怎么用来调心,佛法与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关系,从这样一些粗浅的角度来帮助大家理解佛法。所以师父也是在寻找佛教与社会契合的点。当然,这是一方面了,我们的仁爱基金会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慈善角度也是一样的,包括我们的倾听热线,也是解决心理问题,
  实际上,师父是有非常高远的战略目标,比如说,师父说中国佛教有三个阶段:本土化、社会化、全球化。本土化是以禅宗为代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实现本土化。社会化是太虚大师的时代,那么现在是全球化。师父认为未来在世界几大宗教体系当中,佛教有可能成为连接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一个桥梁。
  为什么呢?因为从历史上佛教的发展来看,佛教就扮演过这种角色。首先,佛教在印度诞生。在佛教诞生之前,印度主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佛教诞生之后就很兴盛。后来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的教义,婆罗门教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就是现在的印度教,印度教反而成为印度最主要的宗教。那等于说,佛教在印度成为连接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一个桥梁,因为婆罗门教演化为印度教,最终佛教是有一定作用的。
  佛教来中国之前,中国主要的是儒家和道家,包括佛教来了之后,也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主的。佛教到中国之后,儒释道三足鼎立。特别重要的是,儒家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到了宋朝发展成为宋明理学,道家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从外丹术发展成为内丹术,就是儒道两家都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实现了各自在历史上的重要转变。所以佛教在中国成为连接儒家和道家两大宗教体系的重要桥梁,这是在中国。
  师父说,佛教的下一步是国际化。在全世界的宗教体系当中,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是三大主要宗教,师父说佛教很有可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成为连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个主要桥梁,这是师父对国际宗教一个大的判断,这种提法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当然,师父,提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当中,至少是个别人,排他的倾向是比较严重的。但是由于佛教的包容性,佛教恰恰在国际宗教当中,成为这两大宗教的一个桥梁。所以佛教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责任也是非常大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0-11-28 19:12:22 | 只看该作者
灵性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是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那时,年轻人的关注点越来越从对政治的重视转向宗教,逐渐从参与反越战运动等转变为进行自我的反省,通过冥想、身体运动和心理疗法来进行自我转变。

——在教育工作中我经常说,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社会自然会和谐太平。记得罗素说战争、宗教、爱情都是属于感性的东西,我想,战争是向外的,属于男性能量,宗教是向内的,属于女性能量,而爱情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和谐。


此后,灵性的发展日益加快,80年代,灵性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并作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取得很大的商业成就。2000年,日本出版的有关灵性的书籍达10588种,成为日本的年度大事。另外,在灵性发展历程中,90年代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陷于心理痛苦的人开始同病相怜,他们组成网络,共同寻求灵性知识,做灵性上的练习,开展自助运动。

——确实,陷入心理痛苦是因为我们太灵性(或太敏感),很容易感受到外在世界存在的问题,甚至把那些问题内化成自己的心理问题。所以曾子亮在《敏感的人该如何生活》中说,敏感的人其实是社会的报警器,折射出社会的漏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0-11-28 19:24:37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认为,有宗教就有灵性,或者说灵性包括在宗教里面。也有人认为灵性是独立于宗教的,并冠之新灵性这样一个概念。但不管怎样,灵性是一个精神方面的概念,而宗教本身就是围绕精神层面的,从这点上来讲,二者是相通的。

——前不久看灵性炼金术,我也不自觉把它跟基督教和佛教比较过。我觉得那里所讲的灵性除了承认人有神性之外,还很照顾人身上作为人性部分的需要弱点。因为照顾人性的需要,它承认人需要满足小我,然后才能发展大我(佛教好像忽略了这一点);因为照顾人性的弱点,它不把人当成罪人,而当成是神的孩子,因为无知和恐惧才犯错(这一点似乎比基督教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0-11-28 19:30:44 | 只看该作者
岛园进先生在讲座中提到,新灵性没有讨论生死的问题,新灵性的宇宙观迫使人们接受人的最根本的局限性,比如罪恶和死亡,认为人到最后只能接受死亡,死了以后会怎么样,不知道。

——不对,灵性炼金术里是有讨论的:
 “慢性病与末期疾病

  最后,我想谈谈那些无法治愈的末期疾病。有时侯,某个人的病显然不可能治好了,身体已经被疾病压垮,「人世的躯壳」无法存留下去。这时,发现它自己仍在肉体之内的灵魂会怎么做呢?只要你一直抗拒疾病,就无法接触到灵魂,也无法接触让你知道告别的时刻到了的内在知晓。有时候,你有预感自己必须离开了,但这样的想法让你恐惧、让你忧伤,于是你继续战斗—你渴望尝试另一种疗法,或是等待新的药物出现。


  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当然不想谴责这种态度,但你是在用一种可怕的方式伤害自己。如果放下,并允许死亡靠得更近,你就会注意到,死亡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它会将你从挣扎之中解放出来。


  如果听从死亡的指引,那么在死亡实际发生之前,你会经历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你必须逐步放掉所有的世俗事物—放掉所爱的人,放掉尘世环境,放掉用来观察周遭事物的感觉能力。这是个美丽而自然的过程。


  
  用不顾一切紧抓住生命这样的战斗态度掩盖死亡的过程,是很可惜的。通常到了那个时候,身体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以至于生命不再值得活下去。就让它去吧。死亡是解放者,等着为你服务;它不是敌人,而是会带给你新的生命。


  
  当你和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在一起,而且感觉到那个人知道自己不久于世时,请试着温柔、谨慎地跟他谈论死亡,这对将死之人是个慰藉。你所能做的最贴心、最可贵的事,就是坐在他身旁,握住他的手。陪伴一个将死之人,不需要知道或去做其它任何事。


  
  在你们的社会里,临终关怀非常重要。总有一天,你们每个人都会因为家人或朋友的生命走到尽头,而面对这个问题。你只要陪在这个临终之人身旁,并且去感受即将到来的旅程,感受那伟大的时刻—在那一刻,灵魂离开身体,回到另一个国度,回到了家。



  别把疾病当成最终会击败你、将你带向死亡的敌人。那不是一场战斗,死亡通常是来把你从更多痛苦与不幸之中解放出来的。你当然不是失败者,你只是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自己的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0-11-28 19:36:55 | 只看该作者
法师说:通过媒体和商业手段来入教、传教以及修行,这是新灵性最大的弊端。世界上的主要的宗教都是有道场的,例如,佛教的寺院,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他们都是要把这些宗教场所作为传播教义的基地,作为自身真正的根据地。而灵性是随着现代传媒工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东西都很脆弱,也如梦幻泡影一样,很快就会过去,很难靠得住。

——是的,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不受体系捆绑会更快乐。我觉得现在很难说谁的做法更适合人性。生活里我是习惯独来独往,工作时也能跟同事合作。但是,我的工作又是从属于一个单位一个群体的,所以我很难说谁优谁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0-11-28 19:4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10-11-28 19:44 编辑

  法师认为这个问题很好,这需要对热衷于新灵性的人们的心理特点和观点进行分析,最主要的是,他们认为传统宗教有很多地方不能接受。
  其一,他们认为传统宗教要求信徒要成为宗教组织的成员,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定。这个他们不适应,认为这是一个束缚,因为他们强调自由。

  其二,传统宗教要求信徒必须信仰某个单一的、拥有至上地位的对象,比如耶稣基督、释迦牟尼佛或者某一个神圣的超自然的力量。而新灵性则强调个体的自由,不希望受一个外在人的主宰,这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征。
  其三,新灵性认为传统宗教的排外观念很强,认为只有自己的信仰才是正确的,其他的宗教和信仰都是毫无价值的。这是新灵性对传统宗教的看法,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是否都这样,这是不一定的,佛教的包容心是比较强的。同时,佛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其内涵相当于佛教里面的下士道,就是人天乘。你这辈子行善,死后你得到下一辈子的好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灵性是人天善法,我们可以随喜。我们在教义上虽然比他更究竟,但是能够接受这些宗教的人毕竟可以获得人天的善果,我们这个也是要随喜的。
  其四,新灵性对所有宗教的认识是有偏见的。新灵性认为传统宗教强调你信我的得救,不信我的,就救不了。这也只是某些宗教的偏执,至少佛教不是这样讲的。

——赞同这些说法,而且我也觉得我们本土的佛教似乎比外来的基督教更好。

  总之,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现有的宗教可能会有一些教理、教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对于崇尚理性的人来说,在理论上就很难接受。比如对于基督教的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说法。这是现有一些宗教的缺陷导致的。另一方面,这也跟这些热衷灵性的人的心理特征有关系,他们热衷自由、个体化,得到精神层面的快乐就可以了,而不喜欢外在人或者组织太多的干预,不希望给他们一个教条。这部分人群就相应于灵性这样一种方法,不适应传统宗教。
——我以前的确是觉得自己太理性,所以无法信仰宗教。而现在又觉得灵修的特点可能也会发展出自由散漫的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0-12-2 20:2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0-12-3 18:22:48 | 只看该作者
法师去听叫兽讲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