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碗 于 10-6-29 19:31 编辑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没见过的男孩唱歌,讶于他的声线和唱功,由此记住了他的名字——侧田。
对我而言,除去少部分时候是借着歌词说心情,大部分时候,曲调比歌词重要,更多时候是在听“曲”而非听“词”。而曲调部分,优美婉转的旋律比哼哼哈嘿的节奏更能吸引我,无论是古典交响乐还是爵士摇滚,流不流行是排除在外的,像Hip-Hop就总也对不上我的口味。到了“歌”的部分,或者说“歌手”的部分,嗓音比样貌重要,歌手的情感投入比演唱技巧更能打动我,吸引我的是好听而非好看、动人而非动感。
或许是侧田的歌曲还保留着上个世纪末香港乐坛“劲歌金曲”的深情和韵律,不像现在有些花里胡哨,听得一时听不得一世的音乐作品;再加之他的声音很“正”,不是天籁般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恍若天使之音,也不是沧桑悲凉的嘶喊好像一肚子愤泄不完似的,既不在天堂也不在地狱,很活生生的“人”的感觉——歌和声都很舒服,没道理不喜欢了。
粤语歌,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记忆。陈百强、徐小凤、林子祥、吕方、陈慧娴、梅艳芳、谭咏麟、张学友、张国荣、BEYOUND、达明一派、太极……陪我们度过青葱岁月,这些歌声是我们青春的伴奏带。这种对粤语歌的好感与热情,就如同我们不理解现在的小屁孩那么哈日韩一样,他们没有跟着磁带学唱“鸟语”的经历,难以体会“粤语”对于我们这些人,不仅仅意味着香港,那是记录了青春的录音带,是整个青春最美的回响。
还记得那时的中学同学,英语不及格无所谓,粤语发音不标准就太丢人了,谁的粤语歌唱得好,一定会让某些同学在心内暗自倾慕或嫉妒。如果我们能把那种咬牙切齿学习发音的精神发扬光大,运用到英语课上,估计各个都能流利地跟老外侃ABC,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要工作不需要,英语统统忘。
侧田唱粤语歌,有粤语歌正宗的味道,曾经的香港乐坛的味道。是我喜欢的味道。记忆中的情歌味道。
情歌:
无限大:
会作曲填词编曲监制的全能型歌手并不在少数,我更喜欢的,是侧田的翻唱能力。不管是翻唱胡彦斌的《男人KTV》、黎明的《我这样爱你》、张智霖的《祝君安好》,感觉比原唱听起来更舒服。英文歌也唱得很有味道。
男人KTV:
我这样爱你:
如果你听了这些歌感觉舒服,喜欢粤语歌和英文歌,下面的视频是“侧田Air Justin 08 Live演唱会”,香港管弦乐队伴奏,是我们(你的喜好无意中透露了你的年龄)以前喜欢的那种演唱会形式,就是唱歌而已,没有眼花缭乱的服装和布景,没有哗众取宠的噱头,仅仅是唱歌,就是唱歌,只是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