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持有”关于选择关于自由
转自:辽沈晚报在线阅读闲周刊
http://epaper.lnd.com.cn/lswb/20091220/index.htm
美国作家、自然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曾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令他无动于衷、置之不理的东西成正比。”这种富有无疑就是对非必要物品的不持有,在《不持有的生活》一书中,对于不持有的对象,作者做了如下的归纳,负担不起的物品、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留恋的物品、无法回归自然或转让给其他人的物品、和自己的生活风格不符的物品都应该不持有,把这些东西舍弃之后,把时间和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物。
这种不持有的生活理念虽然并非由经济危机而生,但却十分符合潮流,尽管外部物质膨胀的社会环境总是在不断地挑逗着我们的欲望,却不会阻挡我们当中一些人的意念,他们已经开始清减生活,以不持有的状态,获得更多的自由。
不持有,没那么多爱不释手
路杨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午休的时候和同事们一起在网上购物,周末的时候会和朋友们一起逛街,晚上还要到超市采购一番。“以前逛街的时候看见商店在打折,无论怎样先冲上去再说,超市里生活用品特惠的时候一定要买回去放在家里囤着,衣柜里已经满满的,但还是找不到合适的衣服,房间里堆着在网上买回来的一些新奇但是没有什么用的新玩意儿,谁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路杨说这些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对自己很无奈。但是知道了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不持有的生活后,路杨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现在已经不会“因为便宜大量购买”,只选择“符合自己风格又非常喜欢”的东西,路杨告诉记者,“有的时候,还是会有点冲动,但最后还是克制住了,其实也不是很难的,自问自答几个问题,是真的需要吗,是非买不可吗,买了两周之后我有可能后悔吗,仔细想一想之后,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多爱不释手。 ”
有四年网购历史的路杨一度对网络十分依赖,衣服、鞋、化妆品,甚至是电脑都是通过网购入手的,有的时候,路杨会比较偏好满多少可以包邮的网店,这样就难免要多买一些不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现在,路杨已经不会再让自己的选择受到这种影响了,不会再为了成为会员而多买衣服,而是只买最喜欢的那一件,除了这个,路杨现在也改了许多乱买东西的毛病,“如果不是马上就能用上的东西,我要等上一个星期再做决定,买东西尽量找那些信誉好、可以无理由退货的掌柜交易,即使是自己搭上邮费也绝对不留收到之后不喜欢的东西,也不参与拍卖和秒杀了,这种投机的心理买到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自己对优惠商品的免疫力也增强了不少,如果是不需要的绝对不会因为特惠入手。 ”
不再因为膨胀的欲望主动去用持有换取心理的满足,路杨发现自己的品味也提高了不少,“因为每次出手都要有所考虑,所以买起东西来也总要选择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一个,少而精,就是我现在的购物标准了。 ”
对于生活中的改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路杨告诉记者“现在朋友们找我去逛街,我竟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缺,这应该就是不持有的快乐吧。 ”
不持有,看清自己也不再迷失
“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们的鞋子一直都是裂开的,拥有一套棉衣也能让他们开心很长时间”,这是一个曾两度前往贫困山区的朋友讲给田淞的故事中的情节之一,田淞自己也在另一个朋友博客的链接上看到了一个网址,那个页面里有十几个需要长期捐助衣服和鞋的地址,“其实有的地方连必要的持有都难以保证,而城市里的人们却一直过度持有着”,田淞说,在之后的一天中,田淞就开始对自己的东西做了个很彻底的清扫。
“过度持有是种浪费,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不持有不仅是追求一种干净简朴的生活,用‘不持有’来帮助别人,用高尚冠名,不持有也将会有一个新的含义。”把只穿过一两次就不再喜欢的;买了之后一直没穿现在已经穿不下的;别人买给自己,却和自己的风格不搭调的;选出新的、干净的,还有鞋子,都统统折叠收拾好放进编织袋里。现在,“那些东西应该已经派上用场了”田淞告诉记者。
在家里的东西渐渐清减干净之后,田淞的生活也似乎清晰了许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留什么,自己也就不会在物质中迷失了。
“不持有是不是也该包括对人的不持有?”田淞反问记者,对于他自己,这是一个早就已经有答案的问题。“对于朋友应该做出分类,有一种是即使自己再累再忙,朋友若有事自己还是要立刻出现的,还有一种只能一起欢乐却不能一起患难的朋友,这种聚会不但不需要出现,而且还应该主动闪避。还有对其他不健康的人际关系都应该说不,这种不持有也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宁静。”
也许会有很多人提出疑问,不持有的生活中还有享受可言吗?田淞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人生苦短,该享受还是要享受的,在不持有生活中因为理性消费而清减下来的一部分积累已经成为了我的旅游基金,我觉得经历生活而不是占有物质,才是最有意义的持有。”
七种“不持有”生活习惯
不拿:对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不买:冲动时想要发泄时不买,不是真正喜欢的东西不买,不是真正必要的东西不买。
不存:对于生活消耗品,如果在大减价时买一堆囤积起来则很容易造成浪费,所以不存。
丢弃:看过的杂志小册子等到了一定数量立刻丢掉,生活中曾经和现在都用不到的东西以后也很少有机会用到,所以也要一点儿不可惜的丢弃。
替代:购置一种东西时,想想家中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多买具备多功能的物品。
借用:不常用的东西,选择借用或者租用。
列表式购物:
购物之前把所需的物品列一个清单,只按照清单上的物品购买。如果有新的需求被激发,要反复考虑这个东西真的必要的吗,如果是没有也无所谓,就果断放弃。
专家评说
“不持有的状态,无论是从开始就不持有购入,还是购入之后不持有、舍弃,都是为使生活更积极、更健康、更理性所做的努力。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这样评价不持有的生活。
张思宁分析,现在的都市白领有很多都患有“流行性物欲症”,他们以为物质生活就是美好生活的等同,看到品牌打折,看到其他人拥有了比自己更好的住房和汽车,就无比渴望拥有,或者是通过这种占有的途径缓解和释放压力,这种过度消费和过度占有的行为无疑会对人们的荷包、家庭甚至是自然环境形成威胁,更为悲剧的是当你真正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随之而来的竟是一种空虚,为了构筑一种以占有为手段的安全感,也有人沦为房奴、车奴和卡奴。
占有和贪婪其实是人的本性,而现代社会环境也为这种过度的欲望提供了条件上的满足,也许你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想要购买某一种特定商品的想法,但是有人开发出来了,你的欲望也被唤醒。如果这时你还正好处于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状态,正被“流行性物欲症”所困,那么这种“过度持有”将会成瘾,并且会让你的精神和生活都更加烦躁。
张思宁表示,不持有就是一种对生活的重新选择,让你从生命的占有本能中抽脱出来,慢慢地向理性和有智慧的生活靠拢,去割舍一些欲望上的东西,做一些必要的丧失。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想爬上,如果你背负着很多东西,爬到上面就会非常疲惫,甚至有可能还爬不上去,爬上去之后你有可能发现你带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必要的,不如当初就干脆不要,或者果断在中途卸下,只持有真正需要的简约,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当然,这种不持有不会让现在的都市人开始吝啬和节俭,生活的正常需求还是要得到必须的满足,只是应该更理性的审视自己的生活,摆脱生活的茫然。
而这种不持有,不仅是物质上的不持有,精神上的不持有也同样会让生活更加的积极和健康。不健康的人际关系,追名逐利的心态还是浮躁的心情都应该选择不去持有。
“不持有”的未来
“现在中国还处于高消费和刺激消费的阶段,其实,不持有的生活与现在所提倡的消费观是不存在矛盾的。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是一种‘升级消费’,比如电视从平面直角升级到液晶的,而不是再把家里的液晶电视升级成更贵的液晶电视,这种消费所倡导的不是在一个档次内循环消费,而是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上升到体现自己的个性,再上升到提倡自己的品味,一直到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也就是从过度持有,向理性健康的不持有生活升级的过程。 ”
根据张思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受理性支配的消费与倡导简约生活其实并不矛盾。
张思宁表示,我们的不持有并不违反主流的正面的消费文化,在将来,成熟的持有,不应该是非理性的只为满足过度欲望的持有,而是加以选择,不被市场和营销手段引导的持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活中真正的满足感,体验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