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母居住在城市,好多年没有回过那个只在百十户人家的山区老家了,平时和在老家的二叔只是偶尔写写信。一天突然从报纸上看到老家的乡亲们居然实现在小康,父母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忙让我写信问问二叔。很快二叔便回信了,内容如下:
大侄子:你好,俺是二叔。二叔一辈子土埯刨食。从翻身到现在也只能刚填饱肚子,别的收入也没啥,你也知道,咱是去年才不用吃国家救济的。可前几日村主任说村里粮食产量提高了,经济增长也快,已达到了小康水平,要向上级申报。俺问年轻人啥是小康,他们说是人均年收入2000元。今儿个写信就是要告诉你们这事,别老让你爹娘挂心,俺如今都小康了。
这么快就实现小康是俺想不到的,俺想你们也一定想不到,所以来信问问。是吧?为了让你们相信,俺特地请学校里的三娃老师给你们写信,好让你们放心,咱这小康是光明正大的。
前些日子,乡里的统计员来,挨门挨户的由村主任带着统计。到晚上进了俺家,说是经统计其他人家都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俺一听挺吃惊,东头张木驴家一天才吃两顿稀饭,老婆都跟人跑了,也算小康?村主任说俺家的粮食产量已基本上达到了规定的增产增收比例,住房也达到了一人一间,只是经济收入有些问题,离要求还差1000块。统计员笑眯眯的问,大爷你想一下,还有什么漏报的。俺说,没有哇,卖猪、卖鸡蛋,连上次孩了大姑给的10斤大米也折成现钱纳进了收入。统计员并不气馁,给俺点了一根烟,叫俺再想想。他还说,比如编筐卖,拾破烂,还有外头亲戚寄钱什么的。俺说,同志哥,俺这连柳树都没有咋会编筐,村里人连半块砖头都不往外扔哪里有破烂捡?俺外边倒是有个亲戚,可也没给俺寄过钱。到底是村主任主意多,想了一会儿说,陈老五,难到你家里现在除了上报的钱一点现钱也没有?这时俺突然想起现钱倒是有点,可那能算经济收入?反正咱得实话实说,咱不能欺骗上级。俺就说上个月在东山给闺女找了个人家,女婿送来1500元彩礼,这能算收入吗?村主任和统计员都肯定地说“能算,能算,而且还是你的一笔纯收入”。于是开始往表上填,统计员说表上没有彩礼一项怎么办?村主任说就填在“养殖业收入”一栏里吧,闺女也是他养的嘛,另外再中上一句超出标准500元。说完这些村主任将一块写着“小康户”的牌子扔下,叫俺钉在门上。
第二天,俺将那块小牌牌钉到门上,县里电视台的记者还来录了相,看来小康也不是多么难的,以前怪我们想不到,这下你们该相信了吧。
摘自《杂文选刊》2003年7月刊,作者陈晓东
看了后觉得特别的幽默,就忍不住上传,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