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病遗传学研究的新进展
本报讯在京召开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Tsuang报告了精神病遗传学研究的新进展。
近来很多研究运用严格的方法证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患病的高风险性,揭示精神分裂症的家族遗传特点。为辨别基因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而进行的寄养研究提示,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中,是父母所提供的基因,而不是环境因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均高于双卵双生子,但每项研究皆未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达100%,提示非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中也起一定作用。运用同病率以及患病率计算遗传度,精神分裂症约70%的易感性应归因于遗传因素。
上述研究虽然证实了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但遗传模式尚不明了。数理模式研究的结果也不支持单基因遗传模式。虽然多因素多基因模式(MFP)得到较多的支持,也还有一些研究结果不支持。
尽管来自家庭、双生子、寄养子方面的研究强烈提示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上的作用,但是运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对具体基因的研究进展缓慢,迄今难以建立家族性精神分裂症和DNA标记间的遗传联系。连锁分析发现,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位点包括第5、6、22、8、10、13号染色体,遗憾的是,这些连锁均未得到随后有关研究的重复。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不断努力建立生物学的复杂性和统计效能之间的联系,并且改进连锁研究的效能来识别相对较小数量变异的基因。而运用连锁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方法至今令人难以释怀,但阳性结果的重复终将出现,至少在一些基因位点上。
双相情感障碍的家系研究早在1929年至1954年就开展过,当时不区分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仅报道躁郁症病人亲属的躁郁症患病率。过去30年的家系研究,方法学更为严谨,进行双盲、对照研究,调查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和正常对照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这些研究皆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有家族特点。大多数研究提示,在双相情感障碍和一些抑郁症病例中有家族联系。双生子、寄养子研究结论一致,提示遗传因素而不是环境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中占重要的地位。
双相情感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用遗传连锁分析来确定是否有基因影响,至今已发现与本病有联系的基因组区域有X染色体的红绿色盲位点、11号上HRAS1位点、9号ABO血型区相邻的基因、18p11-23、21q21-24等,但由于这些结果未能得到一致的重复,所以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精神病遗传学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增进对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也已显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