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9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强迫症的康复之系列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4-8 09:3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强迫症的康复之成因篇

强迫症者通常都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恼人的痛苦?但凡具备一些心理学的常识者是不难发现问题的根结之所在的。
我研习过西方的精神分析疗法,那是伟大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我们或许能从这里找到答案。强迫症主要的外在情绪表现为绵延不断的焦虑症状,那么这种“自动化的焦虑情绪”是怎么形成的呢?精神分析疗法和认知领悟疗法给出了确切的回复:它们通常来源于幼年时候的心理经历,小时候播什么样的种子,长大了就结什么样的果实,很多东西包括我们的性格幼年期就已经成型。
幼年(初期)焦虑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大致有以下原因:第一是失去父母或哺育者的保护,处于无助的状态;第二,与关键任务的分离,失去安全感;第三,父母的影响;第四,身体各种疼痛性威胁如疾病、外伤、饥饿、手术及其他身体不适;第五,其他可引起恐惧或情绪困扰的事件,如断奶、入学、弟妹降生等等。初期焦虑都是成年后引起心理障碍的内部根源,有人把它们叫做精神上的“疮疤”。大家不妨可以对号入座,了解一下自己的幼年(初期)焦虑的形成原因。
以上所言的幼年(初期)焦虑其实也是强迫症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未来造成较严重影响的成长环境,这个成长环境中包含着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模式,其也对我们后天的性格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小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这里指的家庭教育通常是说父母对我们的教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性格的形成中至关重要,尤其对独生子女,由于幼年期我们在家里缺乏某种“社会体验”,父母的影响更为彰显。让孩子学会自由、自主和负责任的选择意识和能力,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反之就会形成不理想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型、纵容型和民主型。专制型的父母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把孩子限制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活动范围内,过度保护,结果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利。纵容型父母正好相反,他们毫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在“小皇帝”面前俯首称臣,这就使孩子失去了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因为他们无须选择就能达到目的;专制和纵容,都是爱的畸形,前者想控制孩子,后者被孩子控制,皆不利于优良性格的形成。民主型父母是孩子的朋友和导师,他们鼓励孩子去做喜欢做的事,为他们创造条件,并适当加以指导。他们对孩子严格要求,但绝对不简单粗暴,对孩子赞扬多于批评,奖励对于惩罚,因为他们知道,孩子容易把一次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扩延到其他方面,从而影响整个人格。他们为孩子提供安全屏障,细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获得行动的勇气和信心。可以预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具备自由的负责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恰当的决定,从而节省了心理能量。这就是良好的性格使人受益终生的道理。你的家庭教育方式属于第几种呢?我想,没有说错的话,强迫症者所接收的教育方式应该属于第一和第二种的结合,其中以第一种方式居多。在这种缺乏民主的、严厉的、专制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主见、胆小敏感、做事情畏手畏脚而放不开、常常无缘无故否定自己而非肯定自己、表达自我的能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些正是强迫症形成的性格基础,强迫症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的(外在)表现。
回想我小时候的经历,也可以证明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所起的负面影响。由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特别好面子,亲戚朋友或同事之间互动时,父母一般都会把我好的一面展示给周围人,而武断地竭力地隐藏不好的一面,“报喜不报忧”。所以从小到大,父母总是教育什么方面该掩饰什么方面该暴露,如果发现我有把不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往往会招来父母的白眼甚至是一顿谩骂,幼年期小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也是远远没有发育成熟的,压抑了一个孩童的天性就好比剥夺了一棵小树苗的茁壮成长,这棵小树苗将不会自然生长,将来就有可能过早夭折。同样的,在如此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我,进入青春期后变得不太愿意暴露自我,变得不太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与别人建立友谊或其他人际关系时总显得有难度,内心好像总是怀揣着很重的心思似的。总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不能很好的“开放自己”和“表达自己”。虽然经过很多年有意识地成长和调整,现在的我与过去的自己已经判若两人,但这段弯路让我付出了足够多的精力、时间和其他代价。
在我所负责的很多个案中,无一例外,强迫症求助者也多是小时候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的牺牲品。我们的父母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凡人,他们在职场中在其他地方受到了委屈或遇到了烦心事,由此带来的焦躁情绪应该理智地通过某种途径宣泄掉,不能将这股怨气带到家庭生活中去,更加不可以把这股负性的能量不负责任地往孩子身上洒(释放)。倘若如此的话,真是缺乏足够智慧的表现。有一个上海本地的求助者,父母也都是类似性格,脾气有时候显火爆,处理问题的方式多过于简单粗暴。该求助者咬手指的“坏习惯”从孩童期一直保持至适学年龄。其父母也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但他们并没有通过正确的途径教育引导,而是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指责该求助者。一旦他们在外面遇到了一些事情导致情绪上来之时,即是该求助者倒霉之日,无一例外逃脱不了一顿“暴风骤雨”,久而久之,对该求助者幼小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长大后,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时,该求助者的心理痕迹就会即时显现,从而导致焦虑恐惧的产生,此所谓“情绪自动化”,也是学术而言的“精神疮疤”。
简单说,导致一个强迫者得强迫症,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4-10 08:56:43 | 只看该作者
谈强迫症的康复之观念篇

强迫症的治疗,针对的对象永远不是症状,而是需要调整和改变我们对于他的态度(心态)和观念。
强迫症的核心是恐惧,也就是我们头脑中的“怕”。强迫者的“怕”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表层的怕,即症状所表现出来的怕,如怕细菌、被盗、出丑、得罪人等;第二层是中层的怕,即怕对自己不利,过得不如别人好;最后一层怕是深层次的怕,怕死。这种“怕”(恐惧情绪)其实不符合事实,没有根据,是盲目的,这是幼年遗留下来的。在人长大后,这种幼年恐惧(怕)一旦因不愉快的事件而被引发出来以后,就成为促使症状产生的根源,也就是那个小孩子。我们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对别人的事情都能用成年人的经验和逻辑进行分析、判断,在理性上也认为不要再进行检查了,但由于小孩子的力量大,成年人的力量不能克制它,就形成了当前的矛盾状态。以后要记住的是,经常想着用成年人的心理去揭发那个“小我”,并放弃“儿童式”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
强迫者存在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寻求那个并不存在的标准答案,在不完美的事物中追求完美。他们用科学的而非艺术的思维方式对待生活,满脑子充斥着“必须和应该”。假如事件没有没有按照他预想的“应该和必须”的方向发展,他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人格,进而全盘否定。比如一强迫者在工作上出现了一次失误,就使他认为自己再也不能胜任了,而且这种无能感会迁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由于强迫者的头脑中有“必须做好,绝不能有任何失误”的观念,出现了偏执。正常人也有“应该、必须”的想法,但他知道,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能接收失败和挫折。可以说,正常人的选择是双向选择,而强迫者则是单向选择。他不懂,一个人在选择环境的时候,环境也在选择他。他固执地认为,只要按理想我“应该、必须”的指令去做,行为结果就应该如此或必须如此,不能有丝毫偏差。强迫者只接受唯一的好结果,而不能接受坏结果,或不好不坏的结果。强迫者需要纠(矫)正这种“非此即彼”的观念性定势。
“万一”也是强迫者的一大致命伤。那种怕万一出现不幸后果的想法是强迫症状之一,属于幼稚的、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思考方式。强迫者要认识并领悟到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万一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出门有万一的可能被汽车碰伤;乘飞机有万一的可能失事;即使坚持卫生习惯,也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患传染病。但正常成年人在生活中从来不考虑这种万一,也不会做出许多无效的动作来排除这种万一,甚至连想都不会想,照常出门乘飞机、住饭店、到饭馆吃饭等。为了防止万一做出许多费时费力的动作实际上是一种儿童式的恐惧,是毫无必要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心浮气躁”、“缺乏耐心”同样是强迫者的致命伤。他们总想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使自己的症状尽快消除,使性格尽快得到改善,使情绪和心态尽快调整到最佳。这种想法常人都能理解,但从效果看适得其反,因为强迫之所以是强迫,有他特别的脾气,他特别喜欢跟你唱反调。尽管有些人道理已经很明白,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在实践中总有反复,总有事与愿违的时候,于是就沉不住气了,进而对自己的做法开始否定,又开始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强迫症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迫者必须戒除“一步登天”的急噪心理。不要强求任何东西,任何东西都是强求不来的,包括你的康复:你挣扎得越强烈,对康复越有负面影响,你便会越痛苦。这并不是鼓励大家不思进取,进取是在积极行动上的,而不是在“康复的欲望”上的,妄想永远是害人的。
另外,对于症状,正确的做法是不应该去“堵”,而应该“疏”,这也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发洪水的地方,老百姓一般借助其他东西去堵洪水,但发现此举是徒劳。后一个叫“大禹”的智者反其道而行之,就让洪水尽情地流,敞开地流,无拘无束地流,最终反而解决了问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禹治水”。同样道理,对于强迫症状,你越是怕他,越是拼命地抗拒和掩饰,他就越出现,越突出,越强烈;当你不但不怕他,不去抗拒和掩饰了,他的反应倒迟缓起来甚至会停顿下来。
以上只是粗略且缺乏次序地总结了强迫者部分需要调整和改变的观念,另外的一些希望广大病友一起填补充实,相信只要这些观念在往后日常生活中慢慢扭转的话,强迫症的康复将不是梦。望此文能对广大强迫者有哪怕一丝的触动和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4-14 09:31:13 | 只看该作者
谈强迫症的康复之“无为”篇

“无为”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出处来自老子的《道德经》。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强调“道”是无为的。因此,“无为”就成为很多人对自然界(宇宙)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人生)的基本认识,以及人的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
“无为”的思想在医学上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人的生理系统其实有一种自我修复的力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大可不必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否则这些药物就会破坏我们自身的修复功能,一旦此功能减弱或丧失,那就不得不把命运交给这些药物了。只要症状不严重,最好的办法其实是静养,安心静养让自身的修复系统来完成疾病的恢复。故我们要慎用药物治疗,让自身的修复系统功能恢复起来,内求而不外求,求得内心的清净和真诚,这才是健康之“道”。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同样的,“无为”的思想也可以“嫁接”到心理学上来治疗一些比较棘手的“难言之隐”,如强迫症。人的心理系统同样有一种自我修复的力量存在。当出现那些恼人的强迫症状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各种方法去对付他们,企图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把他们强行排挤掉,精神分析、认知疗法、森田疗法、行为疗法……只要能想到的、针对症状本身去治疗的各宗“有为法”,我们都尝试运用。但结果可以发现,症状不但没有被消除掉,反而加重了,正所谓“越治越厉害”。为何如此?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在心理学先驱巴甫洛夫看来,强迫症的产生原理是深刻的情绪体验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顽固的病理惰性兴奋灶,也称“病态性兴奋点”,用一种“有为法”去治疗症状,等于提供给这个“兴奋点”以生存下来的一份能量,这个“兴奋点”就非但消退不了反而持续不断地存在。强迫症恢复的理念之一就是放弃一切的“有为法”,降低对症状的治疗的欲望,因为症状是无法消除的。所以讨论诸如“我的症状又减轻了多少”,“我又消除了百分之几的症状”,没有一点意义,这是一条死路。这就是“无为”的思想在强迫症治疗中的运用,简言之,“无为”是说对于症状“什么都不做”,这才是症状得以慢慢消退的唯一出路。有一个成语叫做“浊水自清”,是说一缸浊水中有很多污浊的东西,如淤泥、沙子、小石块等,想让这缸水重新变得清净,我们绝不可以借助任何东西去搅动它,我们只需要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缸水,要不了多少时间,它自己便会变得清净,因为水这种自然界的“宝物”也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就像人的身体和心灵有着自我修复的力量一样。
“无为”绝对不是一种仅仅针对症状治疗的“有为法”,你只需要明白其深刻的内涵,从道理上领悟和把握就足够。把你那恼人的强迫症状交给老天爷去处理,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依靠心灵系统的自我修复力量,症状一定会慢慢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9-4-14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谈强迫症的康复之实践篇

强迫者一般都有如下的心理活动:我最怕强迫,因为一切不如意都是强迫造成的。我如果战胜不了强迫,我什么都不能做,我什么都不是;我如果战胜了强迫,我将无所不能,我将令人刮目相看。所以,我必须集中精力战胜强迫,我必须克服自己身上所有的毛病,我必须掩饰自己身上所有的缺陷,我不能让别人嗤笑我、看不起我。总之,我只有战胜了强迫症,我才能去做我喜欢做的事,去过我向往过的生活。
其实,强迫只是一个我们逃避现实逃避挑战的借口而已。强迫症康复的关键是我们要坚决摒弃掉以上这种“退缩原谅心理”,绝对不能等这个“病”好了以后再去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才去过我们向往过的生活。妄想通过思考、分析、揣摩走路的理论后再尝试走路,那是一条死路。边学习走路的理论边尝试着实践走路才是“道”。
把治疗强迫症和改变性格当作奋斗的目标,把他们当作行动的动机,那是愚昧无知之举。因为只要有这个目标和动机存在,你就很难不被他们纠缠,却把生活真正的目标和动机忘记了。相反地,“实践出真知”,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效率低没有关系,痛苦烦恼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感谢,对生活的热忱。对事业和爱情义无反顾地投入,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走到底,从中不断地累计自信和力量,强迫症才会自然地消失掉,或者说,强迫症仍然存在,但在你的成绩和自信面前,他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已经不能影响你的心情了。
强迫症只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人变得神经质了,和所谓的症状毫无瓜葛。透过症状这一现象看清楚本质,你会发觉自己在真实的世界中有多无知,一直窝在自己制造的茧里面,却不敢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不知道如何提高和改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你难道还不知道回头和悔改吗?你难道还不愿意“知耻而后勇”吗?你难道还不明确“行动”和“实践”是唯一的“救世主”吗?
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事,去爱一个人,去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去从事一份事业,去孝敬一下父母,去关爱一下兄长……在此过程中,你会体验到意义和幸福,思考和感悟出人生真谛。
说得最明白一点,其实所谓的强迫者都是正常人健康人,不缺胳膊不缺腿,头脑健全四肢发达,能吃能喝能睡,也没有任何的器质性的病变,只是把聪明才智(智慧)用错了地方,没有人拦你,你现在就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9-4-15 09:3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9-4-16 13:47:4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超级版主“小羊”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9-5-4 15:41:20 | 只看该作者
以上仅供大家自救参考借鉴,也欢迎大家互相交流探讨,亦欢迎本网站的众多前辈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09-5-7 23:50:41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对学习有强迫   每天都紧张兮兮的  当学习时注意力根本不集中  总是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总觉得自己的智力不好  记忆力理解力不强 甚至为零  结果导致效率非常的低   课余时也不轻松   总是想着要学习的事   就连睡觉时脑袋好像也没停止过  可要我具体说出我在想着什么  又说不出什么来  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已经好几年了  以前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突然就变成这样  整天都很焦虑  到处找原因  在图书馆  在网上  看来不少成功学方面的书  每学到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后开始还是很惊喜的  可过不了几天就不行了  又陷入了强迫的恶性循环  半年前接触了森田   知道我这是强迫症  对症状要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  我也试着做了 感觉没以前那么多焦虑了  可我总觉得还是走不出强迫的恶性循环  还是不能做到为所当为  我觉得是森田疗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吧    正因为可操作性不强  所以很多神经症朋友在自救的过程中感觉很茫然  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没什么希望了  我就是这种感觉   以前我在学习成功学时发现一门叫NLP的课程  我觉得很有用  能够增强我们的行动能力   我想把NLP的一些理论与森田疗法结合起来 这样应该可以增强森田疗法的可操作性   可由于本人理解力太差对其中的一些精髓理解不是很到位  希望哪位高手帮忙指点  我现在大三了   想考研  希望能尽快摆脱强迫症的烦恼  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9-6-3 09:37: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朋友你好,你现在存在的误区是整天老是针对你那些症状用方法对付他们,从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用于学习和娱乐上。倒过来,把能量用在真实的事情上,你不要小瞧这句话,你别管症状是轻是重去试一下就能有效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9-6-4 08:51: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朋友以及广大病友,欢迎大家跟帖交流探讨,如果觉得在这里交流一些私人问题不方便的话,也欢迎大家加我的QQ和我私下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9-7-20 10:25:03 | 只看该作者
论强迫症康复过程中的盲点和误区

盲点(误区)之一:我们把努力的方向搞错了。因强迫症而苦恼的病友,是把症状或精神冲突当成眼前的敌人,与之斗争,这样反而增强症状及精神冲突。因坚信解除症状或精神冲突才是当前人生的目标,所以进行不屈不饶的努力,有人竟然持续不断地努力达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之久,堪称“努力家”。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把努力的方向搞错了。看看我们的内心真实写照吧: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症状,恢复到正常生活呢?哎,别人都能正常得生活,为什么我不能呢?……我们对正事不管不顾,对身边美好的事物视而不见,只对症状感兴趣,生活就是在应付……这样我们怎么能康复,永远不可能啊。对待强迫症是需要很大毅力的,毅力不是用在我们和症状作斗争上,而是用在我们的坚持行动(实践)上、坚持生活上。
盲点(误区)之二:必须通过专门治疗症状才能痊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强迫症不是什么疾病,由于它附带了一个“症”字,容易让人误解为那是一种疾病。其实它既非器质性的疾病,也不是什么精神病。那么,何谓强迫症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说本来没有什么疾病,却坚信自己患了病,固执己见,一心想着治疗。因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无异常,所以不管怎么医治,也是治不好的,在这样不应该治疗而偏想去治的情况下,就陷入了激烈的精神冲突之中,产生了苦恼。通俗说,其实所谓的强迫症者都是正常人健康人,不缺胳膊不缺腿,头脑健全四肢发达,只是把聪明才智(智慧)用错了地方。如果有病的话,每天还能吃能喝能睡能哭能闹吗?
盲点(误区)之三:死活不允许症状的出现。其实,神经症症状的出现是有意义的,我们大可不必恨之入骨。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负面能量长期不能得到宣泄,导致心灵终于不堪重负而爆发。症状只是提醒你刻不容缓地改变自己的时间到了。了解中医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打喷嚏,那是身体提醒我们着凉了,注意保暖。如果你不管喷嚏的提醒,继续让身体受凉,接下来身体就会继续被寒气入侵,最终形成重感冒。神经症症状就好比情绪上的喷嚏,它的出现是有意义的,它善意地提醒你负面能量已经占据优势了,你需要反省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性格,防止进一步恶化。同时呢,打喷嚏时身体自行驱除寒气的方式,如果受寒程度不深,并及时喝喝姜汤什么的帮助身体驱寒,喷嚏自然就会消失。神经症状也是如此,是帮助我们宣泄负面能量的一种方式,而我们却对它如此深恶痛绝,非得除之而后快,导致由内心冲突而带来的负面能量进一步增加,于是症状跟着加重,用以排除新增加的负面能量,于是我们更加痛恨,进一步企图赶尽杀绝……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折磨我们的难道真的是症状吗?如果没有症状为你宣泄不断积累的负面能量,你早就崩溃了,何以支撑至今?症状如此善良有用,不离不弃,以德报怨地帮助你,你有什么理由不悦纳它,不怜惜它呢?
盲点(误区)之四:锲而不舍地用方法对付症状。强迫者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锲而不舍地用方法对付症状并“乐此不彼”,殊不知,这就是大家为什么始终无法走出来的最大盲点(误区)之一。下定决心抛弃一切的方法是你真正走上康复之路的标志。没有任何针对强迫症康复的方法可以让它好起来。任何把“顺其自然”、“接纳”、“森田疗法”等当做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的想法或举动都是康复道路上的盲点(误区)。因为它们出现并存在的本意并没有希望大家错误地将他们当做方法直接用来对付症状。有些东西确实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在本人平时的咨询工作中,也经常这般提醒和警示咨客们:“没有任何立竿见影的、一针见血的方法可以让强迫症好起来,它是自己好起来的,因为人体有一种神奇又奇妙的自我修复的力量。当然,大家也自然不能把我所讲的当做一种对付症状的方法。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又绕了弯路。”
盲点(误区)之五:从来都只是明白理论而不实践不行动。森田说得很清楚:“行动转变性格”。强迫心瘾不可能刚刚经过顺应自然就可以完全消失,正如毒瘾不可能抵抗一次发作就可以完全消失一样。余留的心瘾是经过很长期、无数遍的强迫行为加深加固了的,余留的心瘾执着只能通过长期的、自然的行为来淡化,直至消失。症状反复的根源也就在于余留心瘾。神经症症状不是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力就能克服的,因为它有自己深刻的根源,而反反复复是它的最大特点。这些恼人的条件反射似的“惯性”能量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行动和实践才能慢慢被融化掉。此可以说是强迫症康复的唯一途径,也是强迫者康复起来的难点所在。强迫者本身就有懒惰、消极、悲观等弱点,外加生活中时不时受到强迫症影响难免会降低做事效率,行动和实践似乎有点勉为其难。但不行动不实践的确很难将我们送往康复的彼岸。就好比学打太极拳拳一样,知道如何做才能把太极拳打好,却迟迟没有哪怕一个实际行动,天上难道会掉馅饼吗?太多太多的痊愈者(过来人)无一例外都是这么一路走来的,再难再苦他们都咬紧牙关积极行动(实践)起来,由此他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并最终达到终点。而那些还在水深火热中的千千万万的强迫者们却始终无法坚持到底,甚至不少病友还是无法下定决心行动实践起来,他们明白且掌握的理论可以说不比那些真正的痊愈者(过来人)少,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研究了一百个理论,领悟了一千个道理,掌握了一万种治疗强迫症的方法,也抵不上一个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9-7-28 09:18:23 | 只看该作者
何谓真正的接纳

“接纳”一说来源于伟大的森田疗法和东方的禅宗,虽然他是强迫者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但真正理解并领悟其内涵者却不多。到底何谓真正的接纳呢?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接纳” 也算是其中之一吧。由于受到森田疗法的影响,当症状出现的时候,强迫者多会立马想到要去接纳症状而不是去排斥症状,这个意识通常很多强迫者都会具备。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错误地理解了“接纳”的实质。为了达到消除症状的终极目的,他们一般会把“接纳”当做一种方法去对付和控制症状,此为极大误区。如果你把“接纳”当做一种方法的话,实质还是一种对于症状的排斥和抗拒,那是一种“另类症状”和“另类执着”,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其结果自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症状不但消除不了反而会起到“火上浇油”的副作用。相反的,如果你对于症状基本能做到“爱理不理”、“见怪不怪”,那么纵然出现那种控制不了地对于症状的“排斥”,这种“排斥”本质上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接纳”。记得某心理学前辈说的话非常有代表性:表面的“接纳”,“接纳”也是“反抗”;真正的“接纳”,“反抗”也是“接纳”。如果你能深刻理解出这句话的内涵,你算是领悟了接纳的真谛。
根据我个人的痊愈经历和咨询经验来看,真正的“接纳”其实是一种对于症状,说再远点是对于生活的乐观、科学、充满智慧的态度(心态),完全没有必要锱铢必较、深入研习,只要从道理上明白理解即可。我们的症状其实是人类诸多烦恼的一部分。对于那些不可控的症状也好烦恼也罢,我们需要用一种豁达、现实、理智的态度(心态)去面对他们,企图用诸如“接纳”等方法控制住他们,那自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画蛇添足,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4 05: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