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3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今日中美之关系--------怀念克林顿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3-10-30 10:5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著名学者称中美两国竞争不可避免但未必冲突
--------------------------------------------------------------------------------
http://news.tom.com 2003年10月30日03时32分??来源:东方网??



中美竞争不可避免但未必冲突-东方早报记者昨专访美国著名国家关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


  
TOM
推荐 小左妹妹陪你挑选首饰
锐舞狂欢,你有票吗? 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
华硕无线主板无线生活




  东方早报记者郭小文


  对政治孔子太乐观孙子现实


  东方早报:这是您第一次来到中国,您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米尔斯海默:非常现代!在浦东机场,如果不是满耳的中国话,只看环境,我会以为我还在美国,或者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繁华的地方。而仅仅今天(10月29日)一天的讨论,我发现中国的学术界非常开放,与国际研究潮流的接轨十分密切。


  东方早报:您此次中国之行抱着什么样的期待呢?


  米尔斯海默:中国知识界对我的现实主义观点是什么样的反应?我很好奇,想了解。我也很想知道不同的读者对不同的观点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在美国,学者们不喜欢我的现实主义观点,觉得我太悲观,太冷酷,他们管我叫“黑暗王子”(笑)。


  东方早报:您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来自什么渠道呢?


  米尔斯海默:文献,很多文献。


  东方早报:哪一类文献呢?古典的?还是当代的?


  米尔斯海默:都有。(沉吟片刻)我读过西方历史学家写的中国历史。我也读过中国一些古典军事文献,比如《孙子》。


  东方早报:那么您知道孔子吗?


  米尔斯海默:我觉得孔子对政治太乐观,太理想,孙子比较现实。


  崛起的中国与美竞争在所难免


  东方早报:请问您在定义一个“大国”时,用以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米尔斯海默:一个“大国”应该有两个核心的组成要素:人口和财富。也就是说,人多,钱多。中国在现阶段是一个较弱的大国,从人口来说,中国可称超级大国,但是还不够富裕。我的根本观点是,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崛起的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在所难免。


  注意,我用的是“竞争”,而未必是“冲突”。因为冲突似乎意味着战争。


  东方早报:在亚洲,日本和印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一个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它们具备成为大国的条件吗?


  米尔斯海默:它们都有成为大国的潜质。日本的经济无疑是发达的,也具备了1.27亿人口。但我认为日本的未来是黯淡的。因为日本的人口在萎缩,日本的出生率已经很低。印度的人口已经有10亿,如果在经济上能够像中国在过去20年中那样发展,那么印度或许可以成为另一个大国。


  东方早报:但您在作品中提出“美国应该让日本分担一些安全责任”,日本也正向“正常国家”的方向过渡,日本的区域地位难道不是在强化吗?


  米尔斯海默:日本的军事确有发展,但仍然依赖美国的扶持,这是二战和冷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美国陷入了伊拉克(专题,图库)战事,无法将战略重点放到亚洲和欧洲。对日本的扶持也是一种“离岸平衡”,将安全责任部分转移。但我必须指出,美国和老盟友的关系有冷淡的趋势,北约已经弱化了,在日本、韩国,年轻一代对美国的接受也不及从前。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不知道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联盟会怎么发展。


  中美关系未来几年还会加强


  东方早报:但中国提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说法,对外政策也越趋亲善,提倡共同繁荣,您认为崛起就一定意味着威胁吗?


  米尔斯海默:这是目前中国的说法和做法。中国现在还不够强大,还需要发展经济,当然需要友好的环境,也会强调联合国的作用。但问题是,有朝一日中国真正强大崛起之后,中国还会这样说,这样做吗?这和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完全没有关系。


  东方早报:您还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美国与中国可能因为朝鲜(专题,图库)问题陷入战争”。但就目前朝核问题的进程来看,中国积极斡旋,这是布什(专题,图库)本人也承认的,您是怎么看这个现象的?


  米尔斯海默:那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大国。


  战争在目前可能性不大。首先,中国的本质利益是要加快发展经济,不要冲突。而对美国来说,陷入了伊拉克问题已让他分身乏术,所以在未来几年内,中美关系还会加强。


  布什上任之后,一开始对中国采取了相当强硬的政策,但9·11事件是一个转折点,布什从此陷入中东的战争,只能尽可能地缩小其他区域的麻烦。


  东方早报:有许多研究者认为中美关系的“黄金时代”是克林顿(专题,图库)时期,在布什时期,即使9·11以后,中美关系也再没有恢复到那个高度,您是否赞成?


  [b2]米尔斯海默:克林顿政府的思想库有许多人属于“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对中国进行“接触(en-gagement)”。


  这个接触政策有三个分支:第一,经济上,希望让中国走上市场化经济,那么中国在尝到繁荣的甜头之后,就不会“杀会下金蛋的鹅”(英语俗语,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之意);第二,政治上,希望中国民主化,理想主义者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进行安全竞争;第三,国际关系上,让中国完全进入国际体系,国际机制的约束力可以实现和平。因此克林顿政府的“自由主义者”希望这三个因素可以导向安全。[/b2]

  布什竞选的时候,就已经打出了“现实主义”的旗号。当选之后的前8个月内,也就是9·11前的时期,他对中国的政策是遏制,而不是接触。但9·11迫使美国将目标由中国,转向了恐怖主义、伊拉克、中东,而且美国在这些问题上还需要中国的帮助,更不可能在短期内与中国公然树敌。所以9·11后,中美关系有了可观的改善,但这种友谊确如你所说,大不如前了。


  东方早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合作如此广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经济的合作不能缓解安全竞争吗?


  米尔斯海默:我认为不能。密切的经济合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经济情况好时,可能促进和平,但如果一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比如大萧条,这时联系越紧密,问题越严重。1998年,日本与美国因为汽车产业的问题发生了不小的争执,当时的关系就疏远了。又如近期,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频繁施压,也是因为美国的出口和制造业都陷入了危机。


  另外,经济全球化并不是近期才有的新情况。1914年一战爆发前,欧洲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并不比今天低,但战争还是爆发了。所以我说,在国际关系中,政治是主导经济的。


  布什的反恐战争只会招致更多不安


  东方早报:您如何看待布什的“反恐战争”?


  米尔斯海默:这是一场导向根本错误的战争,只会招致更多不安。原因有两点:首先,动用武力绝对不是恰当的反恐方式,应该借助外交、情报、警察的力量。将反恐军事化只会令问题复杂化,给公众造成美国肆意横行的印象,反而增强了本·拉登等人物的支持率。其次,美国不应该干涉伊拉克内政,对伊拉克进行所谓的“大规模社会改造”。伊拉克人不愿意让美国指手画脚。所以,美国英国应撤出伊拉克,撤出中东,回复到1990年代以前的“离岸平衡手”的状态。事实是,美国干涉中东,结果恐怖主义更加严重。现在伊拉克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恐怖主义磁场”。


  国际关系本质凶恶无情


  东方早报:您认为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残酷的“丛林竞争”吗?


  米尔斯海默:(点头)要我来说,我会说,国际关系是一个凶恶、无情的行当。所有的国家都生活在危险之中,为自身的安全惶惶不安,因为在国家之上,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权力机制可以保障它们的生存。因此每个国家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保证生存,就要尽可能的强大,取得该地区的主导权,那么竞争就不可避免。这就是为什么我的书名叫做《大国政治的悲剧》。


  东方早报:那么就没有秩序化的希望吗?


  米尔斯海默:有一些组成形式可能是比较稳定的,比如冷战时代的两级结构其实更加稳定,核威慑、核均势其实也可能是一股实现和平的力量。但是如我前面所说的,国际关系在本质上还是凶恶无情的。(记者注:米尔斯海默在冷战结束后不久就写过“我们为什么怀念冷战”的论文,观点惊人,与主流观点可谓背道而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3-11-9 16:43:54 | 只看该作者
中美关系永远都是复杂的!除非哪一天我们中国人统治了世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3-11-11 10:38:33 | 只看该作者
联合早报网论坛
美国人:既可爱又可恨

(665) 2003-10-28
  美国人:既可爱又可恨

  朱蓬蓬

  在中国的一张普通报纸上,我在同一版面,读到了几篇关于美国人评价自己的文章。令我感到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些文章说明,美国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表达的都是既可爱又可恨的心情。而这种爱恨交加混合着的气息,由于编辑先生的组合,在很大层面上,使广大的中国人,也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人:既可爱又可恨。

  例如,介绍,好莱坞著名导演迈克尔·穆尔,他出版了一本畅销书《愚蠢的白人》。这本书的作者,直言不讳地对美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作不留情的批评,并且把布什总统形容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

  穆尔的基本思想是,美国因过于自大而早已陷入无知和盲目的困境。自以为国力强大、制度优越而自然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事实上,在政治民主的外衣遮盖下,竞选丑闻层出不穷。如果说美国是先进的,但却有4400万文盲,这不是令人费解吗?而另外那近2亿的非文盲,他们从来不怎么读书,除了喝可乐吃汉堡性欲旺盛思想贫乏,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美国人真的使人感到可爱,他们可以自由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即使骂了总统也不会受到惩罚。

  另一位美国的著名作家威廉·布鲁姆,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谁是无赖国家》。

  众所周知,正当美国政府说伊拉克是无赖国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致命的生化武器,20多万陆海空三军在拉姆斯菲尔德的指挥下,指向巴格达的时候,《谁是无赖国家》一书,却说美国才是无赖国家,美国才有最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特别是致命的生化武器。作者根据解密文件,披露了美国在境外使用的详细记录。在巴哈马群岛、中国、越南、老挝、古巴等许多国家,扔洒了大量的炭疽热、脑炎、登格热、神经毒气、芥子毒气、VX、含氢氰化物等生化武器......

  美国人真的使人感到可恨,他们这样的记录,不是罪行累累,应该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吗?

  美国人:既可爱又可恨,矛盾交织,可能这是今天中国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疙瘩。

  不过,应该承认,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历经艰险,吃尽苦头,留学美国,为的是学成归来,建设中华。直到今天,这个势头不但没有稍减,却还越来越旺。

  该怎样理解这个现象呢?看来,爱和恨是一对矛盾,交织在一起,才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呵!这个结论,好像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不是这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3-11-11 10:40:06 | 只看该作者
联合早报网论坛
反美之不正确

(666) 2003-10-28
  反美之不正确

  本人并不是一个亲美分子, 但当国内的反美的浪潮迭起的时候总感到国人那不可思义的反美情节的愚蠢。当然那些美国的反华议员们就更加愚蠢了,当了议员还这么愚昧无知实在令人费解。中国和美国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恩怨,两国之间的合作多于对抗。即使是在极左的文革其间中美为了对付苏联的压力,毛泽东和周恩来也曾积极与美国合作。中国的古代的兵法有云“远交进攻”,把这四个字搞清楚就能很容易的明白中国应该走那条路和谁做朋友。反美的情节的历史其实不算长,大概始于抗日战争后的内战,美国人由于自身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体系不能认同共产主义所以不得不的站在了国民党的一边,后来的战争结果却证明美国人站错了队。而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俄罗斯人也一直是持有怀疑和提防的态度,但由于俄罗斯已经成功的将共产主义输入到中国并完成了对中国人的思想改造,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和一个霸占了我们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强盗做了朋友,这应该是中国的奇耻大辱了,可我们竟然愚昧地认定他们和我们是同志加兄弟。身处苏联阵营的中国在加上台湾的问题上和美国的对抗,反美就成了我们的必修课。美国人自把庚子赔款用于建立清华大学起就一直想和中国建立更紧密联系,这里面当然有美国利益的驱动原因,但这也正好符合我们“远交进攻”的战略思路。事实证明,中国人反美和美国人反中国都是愚蠢而没有市场的,中美之间这些年磕磕碰碰但始终保持一个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着是两国之间实实在在的需要所致。

  由此可见,反对一个我们所需要的国家绝对是愚蠢的行为。相反,我们一相情愿地和俄罗斯做好朋友,到头来却发现人家根本不把我们当朋友这次的石油管道问题就是个很好的说明。

  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远交进攻应该是中国决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的原则,也许反美符合我们的政治原则,但绝对有害于我们的国家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3-11-11 10:41:09 | 只看该作者
(2003-10-29)

美国面对的真正挑战

● 郑方生

  美国商业部长埃文斯昨日就中美贸易赤字问题,发出美国高层历来最严厉的讲话。他要求中国加快开放市场步伐,否则美国将采取行动限制中国产品进口。

  自1997年以来中美贸易年均增长12.5%,逆差幅度年年扩大,1989年中国制造品占美国国内市场货品的0.4%,到2001年这个比率升至2.7%。美国民众对中国货在市场上剧增的感觉是强烈的,这使中国成为最显眼的代罪羊。

  美国民众受误导,普遍以为中国货低廉,致使美国厂商减产并解雇人员。但从另一角度看,通胀率低意味着联邦储备局可维持低利率,让厂商容易贷款,有助于经济复苏。

  而且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多数是美国不生产的,这类产品的低廉,使消费者能有更多余钱可购买本国产品。

  再者,美中贸易赤字之中有大约六成是美国在华投资工厂的产品倒运回美国,实际逆差很小,可见,人民币汇率的贸易加权指数并没有被低估。芝加哥储备银行也指出,美国制造业目前疲软的主因,是国内经济走软及产能过剩。此外,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放缓也抑制了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其实,美国最近的巨大贸易赤字是美国国内储蓄严重不足的必然结果,近年来美国政府挥霍无度,又不合时宜地推行减税政策,致使财政赤字飙升,由于国内无储蓄,只好从国外吸引资本并保持庞大的经常项目和贸易赤字。如果没有对华贸易,美国对其他国家也会产生巨大贸易赤字。

  另一方面,显然,中国在亚洲甚至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对于中国本身以及其经济贸易伙伴而言,这意味着更大的利益,也是更大的挑战。可见,美国眼前的最大问题并非汇率,也非贸易赤字,而是如何调整在中国崛起后的美国对外经贸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3-11-11 10:42:26 | 只看该作者
(2003-10-29)

美商业部长发出最严厉谈话
对中国开放市场步伐 美已开始失去耐心

● 孙传炜(北京特派员)

  美国政府就中美贸易问题进一步向中国施加压力。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商业部长埃文斯警告,美国对于等待中国遵守入世承诺已开始失去耐心,除非中国加快开放市场的步伐,否则美国将采取行动限制中国产品进口。


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商业部长埃文斯昨天在美国在华商会发表演讲时,当中展示一张盗版的《杀死比尔》(Kill Bill)数码影碟。  

  埃文斯昨天在美国在华商会演讲时,批评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正在放慢:“我们一直很有耐心,但这份耐心正在减退,如果中国市场没有相应地向美国企业和美国工人开放,美国的市场不会无限期地向中国的出口敞开大门。”

  这相信是美国高级官员在中美贸易问题上,至今向中国发表的最严厉谈话。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上周还在公开场合上说,尽管中国开放市场的力度不令人满意,但和过去比较,改变已非常明显。埃文斯昨天却指责,中国并不如过去那样认真地看待它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所作出的承诺。

  “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是我们对中国出口的五倍,今年贸易逆差可能会达到1300亿美元(2270亿新元)。”他称。这将是两国贸易逆差的新高。

  中国官方昨天低调回应埃文斯的谈话,总理温家宝昨天在接见埃文斯时说,中国将采取措施扩大从美国的进口,同时希望美国放宽对华的高科技出口限制。他也强调中美经济关系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求取共赢。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则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美贸易逆差没有一些美国人形容的那么大。

  根据美国的统计,美国去年与中国贸易逆差达到1030亿美元,占美国全年贸易赤字的近四分之一。不过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在双边贸易中顺差只有不到430亿美元。

  章启月呼吁人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两国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她指出,美国自1972年以来,连续21年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享受了顺差,这个局面迟至1993年才发生变化。

  布什出任总统三年来,美国就业市场持续萎缩,至今已减少270多万个工作机会,由于中美贸易赤字在同期显著扩大,因此一些与中国工厂直接竞争的美国中小企业借机将两个现象挂钩,要求政府向中国施加压力让人民币升值,“拯救就业”。

  不过,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去年从中国收购产品的总值高达100亿美元,占中美贸易逆差的近10%。这类大型企业到中国投资,生产或收购产品出口回美国,是造成中国对美出口近年来增长迅猛的一大原因。

  章启月昨天就指出,中国对美出口,大约一半是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工厂制造的,而且许多产品在美国国内并不生产。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估计,中国每向美国出口1美元的产品,美国企业就会在其中增值平均4美元,然后才出售给消费者。一旦人民币升值,美国经济将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值得注意的是,埃文斯昨天谈话的重点不在人民币汇率上,显示美国可能已调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立场,转而要中国扩大对美国产品的进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3-11-11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2003-10-28)

美国听到了中国的脚步声

● 朱易(美国加州)

  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二十年发展迅速,但一般美国民众仍然认为中国是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而经济发展的原因只不过是劳动力便宜所致,中国离开美国的市场就无法生存。

  在美国媒体的渲染之下,所谓“中国威胁”只是军事和政治意义上的,而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美国的领导地位是牢不可破的。

  但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突然让美国人清醒过来,他们似乎听到了中国人在科技上追赶他们的脚步声。美国的媒体并未把神舟五号作为主要新闻,但仍将其视为重要新闻。虽然有一些文章从政治和经济方面作负面评论,但仍然套用过去十几年的框框,看不出多少新意。

  倒是有一些评论文章开始认真评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景,从而得出中国挑战美国科技领导地位的结论。分析家们看到中国科技潜力的原因有如下几条:

  首先是中国每年的工程系毕业生多达45万人,与美国相仿。这个事实将奠定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加上每年到海外留学的研究生很多都选择回国发展,假以时日,中国的科技发展必然从基础面上赶超美国,或至少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

  其次是中国的市场规模,它将完全改变目前由西方国家制定技术标准的状况,改由中国拿到制定标准的发言权。


没有渲染威胁论


  比如,中国手机市场的规模已达两亿户,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而且,中国市场的新型手机发展程度领先美国。这就使中国有了制定手机技术标准的机会。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电脑软体业上。国际网络的上网人数使中国的软体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这个空间使中国在制定标准上有了发言权。一旦中国有了制定技术的标准权利,科技领域的领导权就要开始易手了。

  在生化科技方面,例如干细胞的研究,比起西方国家,中国更少有意识形态上的限制。因此,中国的研究环境将吸引很多优秀人才前往。科技发展一是钱,二是人才。人才一旦涌入中国,科技地位的提升就理所当然了。中国对科技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虽远不如美国,但考虑到中国的GDP以8%的速度成长,因此,科技发展的后劲不忽小视。

  与过往“中国威胁论”最大的不同是,神舟五号上天并没有被媒体渲染成“威胁论”的证据,反而较客观地给予评论,认为这对美国是个警讯。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合理的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03-11-11 10:46:41 | 只看该作者
2003-10-20)

胡锦涛布什会面
中美愿对话解决经济歧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左)和美国总统布什在曼谷举行双边会谈。(路透社)  


  (曼谷综合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昨天下午在曼谷会谈后,同意通过对话解决彼此的经济歧见。

  中美双方也同意,经贸合作大大有利于两国人民。

  胡锦涛在会谈后对记者讲话,没有直接提到人民币。

  布什也没有提到人民币。他说,两人讨论了贸易必须是公开的以及保证互利的问题。

  此外,在长达一小时,气氛“非常良好”的会谈中,两人也同意加紧努力,以便就朝鲜核武危机展开新一轮谈判。

  布什认为,促进朝鲜核武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名美国官员透露,双方也就台湾问题进行了讨论,布什重申了华盛顿遵循的“一个中国”政策。

  昨天早些时候,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企业领袖峰会的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誓言维持中国货币的稳定,坚称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对世界有利。

  谈到国际社会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他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

  在这一制度基础上,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也符合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要求。

  他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在周边许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保持汇率稳定,为维护亚洲乃至全球金融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他承诺中国将继续本着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同时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胡锦涛指出,2002年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沙斯(SARS)疫情的不利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取得8.2%的增长。

  他说,中国经济目前运行良好,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可以实现全年增长7%的预期目标。

  在题为“携手努力,促进亚太经济持续增长”的演讲中,胡锦涛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比去年略有提高,但也必须看到全球经济仍处于调整阶段,回升态势缓慢。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是摆在各国政府和工商界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他指出,为了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经济发展,亚太各国、各地区要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在演讲后的答问中,胡锦涛就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的对外开放等问题回答了听众的提问。他说,中国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发展空间,也向世界提供了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同时为世界知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提供了许多商机。

  他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来说是互利双赢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03-11-11 10:47:38 | 只看该作者
2003-10-21)

中美同意展开全方位合作

  (曼谷综合电)中国和美国昨天同意,在包括反恐在内的“所有领域”展开合作,并且增加双边贸易。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昨天告诉与会各国领袖,亚太地区国家应该携手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因为恐怖主义正在破坏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他还吁请亚太经济体开放市场,并告诫世界贸易面对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胡锦涛对参加会议的其他国家领袖说:“一段时间以来,亚太地区恐怖活动时有发生,给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应加强合作、标本兼治,坚决反对恐怖主义,为共同发展繁荣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他还呼吁各国“要推动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

  美国总统布什一直坚持,反恐应该成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胡锦涛在峰会的闭门会议上对布什的呼吁作出回应,他说该地区应该在防恐方面坚定地站在一起,因为和平和稳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虽然布什硬要将反恐作为星期一召开的这次峰会的中心,但是一些亚洲国家很不满,他们希望会议专注于自由贸易的课题。

  泰国政府发言人说,各国领袖在第一天的会议上没有讨论反恐问题,但表示这个问题“是非常相关的”。

  以讲话直率著称的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告诉记者:“亚太经合组织是经济合作组织,我们不同意把经济问题放在一旁,而讨论安全、军事或政治问题。”

  不过为其反恐战役寻求外交支持的布什,已经将反恐列入了会议宣言草案的重要部分。

  记者获得的最后草案文本说,这21个国家和地区同意“全力和毫不拖延地消除威胁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的跨国界恐怖组织。”

  草案还呼吁加强安全合作,严密港口控制和阻止激进分子在全球进行资金转移。

  另外,中国外长李肇星跟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昨天也在曼谷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李肇星说,“我们愿与美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不断加强双方在反恐、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鲍威尔则表示,美国可能不赞成中国在放松汇率管制和其他问题上的作法,但这些分歧不会阻止两国在促使朝鲜结束核武危机方面的合作。

  鲍威尔在峰会的商业讨论会上说:“两国关系发展成熟的迹象,就是不要用一个问题作为在另一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筹码。”

  他又说:“在那些能够展开合作的方面,我们要进行紧密而有力的合作。”

  不过李肇星说,他对胡锦涛和布什在星期日会谈中同意设立专家小组,探讨人民币汇率浮动问题的说法毫不知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03-11-11 10:48:46 | 只看该作者
联合早报网论坛
汉奸何其多

(668) 2003-11-04
  汉奸何其多

  任何时候,中国都有那么一些人要做汉奸其观点不外如下二点:1、不管哪个人种来执政,只要我过得快活就可以了;2、我们中国人自己搞不好就让外国人来帮我们搞吧(汪精卫式)。第一种是自私自利,第二种是自认为大公无私,实际是最可恨。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最终是战争的关系。中国与美国的战争不是什么意识形态之争,而是为了争夺对自然资源的控制权。

  美国已经开始为控制资源而在行动,先发制人的国防战略就是最大的表现。中国现在旨在表现国际亲和力,提高国家经济。中国的国家经济一旦发展起来就会采取行动来争夺对资源的制权,这样就会最终与美国发生对抗引发战争!二十年后,就是中国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清 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03-11-11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文萃


大摩罗奇:中国可能遭受美国贸易制裁
和讯网     (2003-11-04)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警告说,美国很可能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制裁,虽然目前还未到这种程度,但危险性正在增加。

  11月2日,罗奇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的主题午餐会上表示,9月中旬,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提出一项法案,威胁如果中国不放弃人民币固定汇率,将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实施大范围增加关税。他称:“目前,我认为该立法颁布的几率不超过1/5。但随着美国政治斗争的加剧,特别是如果美国继续陷入失业率增加的困境,这一几率可能会上升。”

  罗奇强调,这是两党的共同提案,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以及工业发展方面来说也有充分的理由。另外,不同于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白宫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毕竟布什政府于2002年大幅增加了钢铁关税。所有这些都加强了对于中国实施贸易打击的政治基础。

  他认为,由于世界经济低迷,美国再也无力承担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不成比例贡献的重担。全球贸易保护措施抬头,各国经济摩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必须振作起来,当务之急是恢复全球经济的平衡,进行规模巨大的结构性调整。

  罗奇还严厉批驳了日本继续采取有悖于市场经济的举措。他说,截至目前,日本动用了1250亿美元来干预外汇市场,以阻止日元贬值。这是将美元的压力转移至其他货币,尤其是欧元上。此外,日本在过去一年内带头抨击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还声称中国应为全球的通货紧缩负责。罗奇说,这是日本的严重错误,也是自身无能的表现。 ( 中国青年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03-11-11 10:55:12 | 只看该作者
钱其琛回忆中美打破六四坚冰
(2003-11-04)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外交教父”钱其琛撰写的“外交十记”一书,昨天在北京出版。书中一章“黑云压城城不摧”,提及六四天安门事件后,当时美国总统老布什多次派密使到大陆,向中国领导人说明对中国的制裁,希望中方谅解。

  钱其琛在书中提及,就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制裁中国的喊声甚嚣尘上时,美国派来密使。那段时间里,老布什总统“几次私下向中国传递口信,表明他重视中美关系,解释说,目前对中国的制裁,是在美国国会和社会压力下采取的行动,希望中国领导人能谅解”。

  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一日,老布什总统秘密致函邓小平,要求派特使往访,与邓小平坦率对话。第二天,邓小平即回信给老布什,欢迎美国派特使。美国决定派国家安全顾问史考克罗。

  在会见史考克罗时邓小平表示,“问题出在美国,中国没有触犯美国,而美国在很大的范围内,直接触范中国的利益和尊严。中国有句古话:解铃还需系铃人,希望美国今后能采取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人民,不要火上浇油”。

  史考克罗回国后,七月廿八日,老布什秘密致函邓小平,表示美国国会对他施压,要断绝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但他将会尽力防止这条船摇摆过度。八月十一日,邓小平给老布什回信,赞赏老布什对保持和发展两国关系的努力,同时就“解铃”、“系铃”含义,特别做出解释。

  十一月六日,老布什总统又写信给邓小平,说明美苏领袖即将举行的会晤,不会损害中国利益。美苏领袖会后,美国派特使访北京,向邓小平通报会晤情况,并讨论如何使中美关系正常化。

  收到布什来信时,邓小平也在考虑如何解决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当时,恰好基辛格访问大陆。于是,邓小平在接见基辛格时提出“一篮子”解决中美问题的建议,请他转达给老布什。这些建议内容包括:一、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解决方励之问题,让方励之夫妇离开美国大使馆,到美国或第三国去;二、美国采取适当方式,明确宣布取消对中国制裁;三、双方共同努力,争取在较近期内落实几项较大的中美经济合作项目;四、建议美方邀请江泽民总书记于第二年适当时间访美。

  钱其琛指出,一九九0年四月,中方曾提出派特使秘密访问美国,一方面通报李鹏访问苏联的情况,一方面就两国关系交换意见。美国则以目前美国国内气氛不适合来访为由,加以婉拒。直到波湾危机出现后,美国才又重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老布什又写信给邓小平,并约见中国驻美国大使朱启桢,表达决定派国务卿贝克访问北京,且不附加任何条件。

  贝克访问北京之行,钱其琛与他进行多场谈判,最后谈判取得进展,“美国承诺支持中国入关(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模式来解决台湾入关问题,美方同意取消当年六月十六日宣布的中止向中国出口卫星等三项制裁措施,以及取消对中国实施的特殊三零一条款;美方还表示,将积极考虑中美间关于设占贸易、经济和科技合作的三个联委会,在明年适当时候恢复部长级会议”。至此,美国和西方对中国持续两年多的制裁,开始打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03-11-11 10:55:55 | 只看该作者
(2003-11-06)

中美军事交流热中有冷

● 司马达

  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周访问美国,在白宫会见了布什总统,还与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和国务卿鲍威尔就全球与地区安全以及加强中美军事交流的问题进行会谈。这是自2001年4月发生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以来,也是1996年迟浩田访美以来,中国国防部长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它标志着中美两国军事交流的解冻和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由于布什上台调整对华政策,美国鹰派掌握五角大楼,加上两年多前的的突发事件,在克林顿时期逐渐恢复发展的中美军事交流一时陷于中断。但是九一一事件改变了中美关系的态势,增加了美国在反恐与国际安全问题上对中国的倚重程度,降低了对中国的敌意。另一方面,中国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与伊拉克战争上的合作态度与调解立场,以及中国经济与国力增长的势头,则成为推动中美关系,包括中美军事交流的重要因素。

  尽管五角大楼首脑对发展中美军事交流保持低调,但随着布什本人对中国了解程度的增加与中美关系的好转,恢复发展中美军事交流的问题必然会提上议事日程,受到中美两国领导的关注。事实上,中国国防部长这次访美,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去年10月布什家乡克劳福德会晤与今年6月法国艾维昂会晤的成果之一。布什在会见曹刚川时强调,美方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推进美中两国关系与两军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拉姆斯菲尔德有所保留和迟疑,也不得不顺水推舟,同意重新启动中美军事交流,并在五角大楼会见他本来并不想见的曹刚川。


反恐与遏制武器扩散的合作


  其实,进行军事交流并非单方受惠而是出于两国的共同需要。首先是在反恐与遏制武器扩散方面的战略合作。虽然中国没有出兵阿富汗与伊拉克,但是反恐斗争必然涉及军事方面,中美两国军方需要保持沟通合作。对于朝鲜半岛的核危机,北京比过去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它对地区安全与中国本身安全的严重影响,因此采取积极介入和多方调解的立场。中美两国加强军事交流,有助于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最先进的武器与军事技术。中国需要通过两国军事交流来增进对美国战略构想、军事力量、军队编制、军事技术、军事训练以及作战条例等方面的了解,或者有所借鉴。对美国来说,中国军事力量及其在中国政治方面所起的作用缺乏透明度。

  90年代美国军方和智库曾经召开过一系列专门会议来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情况,并发表了很多相关的著作。虽然中国军事力量与美国还存在很大差距,至少在一二十年内难以具备和美国相抗衡的实力,但它正在加速现代化的步伐,如最近中国发射航天飞船所表明的,具有今后挑战美国的潜在力量。

  中美军事交流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在尼逊、卡特与里根任内,由于联合对抗苏联威胁的需要,中美军事交流从无到有发展得比较顺利。但天安门事件与苏联解体两个因素,使中美军事交流中断,美国为中国改装歼八战斗机的“和平珠”计划流产,也使中国的武器发展与采购计划逐步从美国转向俄国。90年代后期中美关系有所好转,但1995年李登辉访美和随之而来的台海危机使中美高层军事互访计划告吹。


前景仍然包含着变数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1998年访华,与中国签定中美海事安全合作协定,本来也使关系一度缓和,但过不多久发生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又使中美军事交流再次中断。布什上台之后的中美撞机事件更把中美关系推到了对抗的边缘。

  这说明,中美军事交流是衡量两国关系的晴雨表,每当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争执,出现波动,首先受到严重影响的是双方的军事交流。

  曹刚川的访问,可以说是是中美军事交流新一轮发展的开始。由于反恐是美国长期的战略任务,朝鲜核危机一时也难以完全解决,只要中美关系的势头能够保持下去,两国军事交流就不至于出现重大反复。

  但影响中美军事交流的当前因素与长远因素,即台湾问题与中美相互既合作又戒备的因素不会消失,中美军事交流的发展前景仍然包含着变数。

  虽然曹刚川在此行中向美方提出不要对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问题,但其效应却值得怀疑。布什政府最近尽管一再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但这并不等于美国要中止或减少对台军售。相反,它正在促使台湾加速购买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美国潜艇与其他先进武器。陈水扁在日前过境纽约转往访南美时特意会见美国军火商的事实,是美国对台军售的新动向。

  另外,从战略上说,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壮大的前景始终抱着警惕和疑虑的态度。五角大楼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年度报告认为,中国强大之后必将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形成对美国的挑战。美保守势力喉舌传统基金会的调研文件则担心军事交流会使中国军人登上美国军舰,观看美国军事操练,从而不利于美国家安全。

  因此,中美军事交流尽管又开始热乎起来,但应该看到热中有冷的限度,不会就此一帆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03-11-11 10:57:12 | 只看该作者
钱其琛﹕中美关系可以更好
大公报     (2003-11-07)

  【本报讯】据新华社科利奇站(美国)五日消息:中国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以「中美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演讲时说,目前正处于「最好」时期的中美关系还应当也可以做到「更好」。

  钱其琛指出,反恐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快速增长的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两国进行了有效的磋商与协调。

  钱其琛说,台湾问题始终困扰着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台湾有一股势力在不断朝着「台独」的方向越走越远,不断给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制造麻烦。这不但无助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也在损害着中美关系和美国的利益。

  研讨会开幕式由美国前总统布什主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和前国务卿基辛格先后发言。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演讲中回顾了美中两国关系不断加强的标志之一就是两国高层来往日益频繁。

  在台湾问题上,鲍威尔重申了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他说,一个中国政策几十年来对促进双边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除了这个政策之外,我们没有其它的任何议程」。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具有双边意义,而且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据美联社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尽管称赞中国在连串国际安全问题上充分合作,但指称北京的对台政策取向,是和平抑或高压,仍欠明朗。

  鲍威尔星期三在讲话中称许双方平民间的交流,重申美国的目标是和平解决两岸纷争。不过他说我们得注意台湾对面大陆境内的军事集结,因为这是个十分迥异的信号。鲍威尔又表示:「我们对中国最近合作阻截一批目的地可能是朝鲜的可供制造武器的化学品感到高兴。」美国务院官员未能提供这次阻截行动的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03-11-11 10:58:24 | 只看该作者
2003-11-07)

美国是否在调整对华战略?

● 邱震海(香港)

  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日前访问华盛顿时,用了一句中国俗话来形容中美军事关系解冻及两军增加来往的重要性:“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


中美关系再次升温


  曹刚川通过这一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即中美关系渐趋升温,非空穴来风。中美军事交流和中美总体政治关系的升温,与布什外交政策调整有关:从今年8月开始,由于大选将临,尤其是美军在伊拉克陷于泥淖以及国内经济持续萧条,布什政府正在对外交政策作出较大幅度的修正,其主基调是:在今后一年多时间里,美国在处理全球危机时不会采取像对伊拉克那样的强硬政策。

  问题是:美国的这一调整,从长远和深层看,究竟说明了什么?在对华政策方面,布什政府究竟是否已有了一个较为清晰、持久的轮廓?一旦布什连任,美国对华政策是否将顺着目前的轨迹延续?华府内部鹰鸽两派的力量消长如何影响对华政策?

  虽然布什最近外交政策调整幅度颇大,但美国国内的批评之声依然不绝于耳。就对亚洲政策的批评而言,焦点主要集中于两点:一、布什政府的亚洲政策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二、由于在伊拉克陷于困境,布什亚洲政策的调整基本上以亚洲国家对反恐战争的支持程度为衡量尺度。

  若聚焦到对华政策,可以发现,布什的对华策略虽然最近有了缓和,但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清晰性。就实质而言,这一调整后即将出现的中美关系新态势,仍无法摆脱过去两年里中美合作而产生的双刃效果,即:中美在反恐和朝鲜核危机问题上的合作乃至交易,一方面纾缓了美国的敌意,为中国赢得了充分的外交施展空间,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则完善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架构。

  美国近年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既见之于其在菲律宾、印尼、韩国和中亚的军事部署,也见之于澳洲在亚洲的企图;甚至就朝鲜半岛而言,朝鲜核危机解决之后,北京在消除了核隐忧同时,手里也少了在东北亚直接抗衡美国的一张盾牌,朝鲜半岛的战略局势将更为微妙。

  如果说走到这一步是华盛顿和北京都未曾料到的,那么,下一步华府高层对中国的战略则将直接决定中美关系的走向。

  由于鹰鸽两派的力量消长及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华府最高层依然没有最后定论。更准确地说,在关于对华战略定位问题上,布什一直在下面两个方案之间徘徊:一、中国是美国中短期的合作伙伴、长期的战略对手;二、美国可以仿照对日关系模式,将中国从潜在的战略对手改变成战略盟友。

  当然,上述两个抉择,部分取决于中国国内政治和平演进的进程;因此这一定位也非布什此次任期内可以完成。但从长远看,这次对华政策调整总体上符合未来的对华战略定位,客观上将有利于布什连任后的外交政策制定。

  布什上任后,其对华战略定位以九一一为分水岭,前后发生重大转变,亦即从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发展到与中国在反恐和朝鲜核危机问题上展开有效合作。回首布什上任伊始,当中国被定位为美国战略对手之时,美国即展开与印度的战略接近,希望通过印度获得对中国的战略牵制;九一一打破了战略牵制理论,使中美通过反恐以及后来的朝鲜核问题走向接近。


对华牵制仍占上风


  如今,面对双方合作的双刃效果和关系定位的十字路口,中美关系升温只是暂时的策略举动而已。鉴于近年美国政府、国会、军方对中国的评估报告,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军事力量和未来地区战略意义所表示的疑虑,美国对华政策今后的总基调将依然是对中国的发展施加战略性牵制。

  另外,虽然五角大楼在这一轮外交政策调整中暂时失势,国家安全顾问赖斯获得重用,但赖斯当初为布什制定的外交政策,其重要的支持理论正是战略平衡和战略牵制,用在对华政策上即以印度等国制衡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然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尚无最后定论,那么,曹刚川的“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之说,如果不是北京的战略烟幕,那便是北京的一厢情愿。


·作者是香港时事评论员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