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 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11-22 22: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阿姆斯特朗连续七次获得了环法自行车赛的冠军,虽然早在1996年他就得了癌症,并且已经扩散,但好象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让他变得更加坚强了。就象他说的:“每次赢得环法,我就意识到自己还活着。事实就是,如果没有绝症的教训,我根本不会赢得哪怕一次环法的冠军。它告诉我,疼痛是暂时的,死亡是永恒的。”这是一个令我尊敬的人,因为他的努力不仅体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而且还有人存在的意义。的确,当一个人的精神足够强大,其他的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这也许能够提醒在物欲世界中挣扎的人们,什么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怎样才能让我们被物化的心灵不至于枯萎,特别是对于才从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尝到甜头的国人来说,他的经历,更象一支清醒剂。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我以为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是享受,另一方面是挑战自我。就比如说跑步,不仅是强身健体,而且是和自然的一种沟通。原来住在单位的时候,经常早上起来跑步,最初的目的仅仅是锻炼身体而已,但是当我每天在晨曦中踏上长满野草的小径时,听着自己脚步声和均匀的呼吸,我忽然感到我是在和大自然做一种交流。跑步是这样,其他运动也如此。而纵观我们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目的性太强,忽略了享受的过程,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国家。对于各项重大国际赛事,夺冠军夺金牌是唯一的目的,而且被赋予了为国争光和改善生活状态的所求在里面。可是,金牌拿的再多,也不等于说国民的身体素质就多好了。霍尔金娜在奥运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她只是付之一笑,因为她知道金牌总是有得主的,不是你就是我,或者是他,而霍尔金娜只有一个,因为她懂得真正的体育精神。
    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大可折射出对待生活的态度。怎样活着?在无止境的物欲社会里多一颗宁静的心,享受生活;如果物质上清贫,那么要做到精神世界的强大,否则,那就是真的一贫如洗了。




                                 二
    我喜欢旅游,跑了国内的一些地方,但说实话,能打动我的不多,或许是我出行的方式和时间不是那么好,没有获得我期望的感受。我以为旅游不仅是观赏风景了解知识,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相处。如果天池旁边冒着烤羊肉串的烟火,如果游人为了湖怪而不停的乘着游艇在喀纳斯湖穿梭,你又如何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神秘与震撼;如果景区的当地人为了经济利益而用高的离谱的价格来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你又如何能够感受到那传说中的质朴与热情?欲望的破坏作用如此之大,几乎使我们无立足之地,我们都是灵魂出壳的人。人活着,无法摆脱对物质资料的依赖,小国寡民的时代回不去,存天理、灭人欲更是不可取。那么如何安顿我们的灵魂?得让我们的内心也充满和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凡事皆有度,过了,那就是迷,不能觉醒,就是执迷不悟,自会烦恼丛生。曾看到一篇文章,讲一个开了几家小店的商人,很成功,别人劝他再多开几家,获利更多。他说虽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却要以牺牲他和妻儿享受天伦之乐为代价,却要以牺牲他读书、思考的时间为代价,你说,这值不值呢?




                                 三
    有的同事说我过的轻松自在,我说不是,是宁静。你们也能做到,只是你们不愿意放弃。当我行走在异乡的路上,领略自然对人内心的冲击之时,也许你们在陪着领导吃喝玩乐呢,人生的追求不同,当然取舍各异。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又想多陪着领导以便日后升官发财,又想如我这般逍遥,那就是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可是世人往往两者都想要,而不懂得放弃,或者虽然放弃了,却放弃了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东西,买珠还椟。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困惑于物质与精神上的两难选择,在物欲与精神追求之间艰难的摆渡,我常常在内心中想象着比较,是开着私家车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幸福还是哪怕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幸福。我想应该是后者,物质上的损失可以重新去创造,精神上的创伤却很难弥补。怎么能让物质上的东西控制我的选择?
    马克思哲学里有一个词叫扬弃,可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什么呢?与自己幸福无关的东西要弃之如弊屣,与自己幸福有关的,虽敝帚自珍。




                                  四
    如果可以,人要尽可能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要活出自己的风格。我们生活在社会里,难免被别人所领导所控制,可并不等于说我们就要唯唯诺诺、委曲求全。如果那样,岂不是《小公务员之死》?当你没有权利没有金钱,你拿什么与之抗争,靠人格。当你什么都没有,思想、人格就是你的力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思想有能力有品质,这就是很大的力量了。事实上,在古代中国,这种人连皇帝都惧怕,因为这类人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你说这是多么大的力量,真的是“仁者无忧,勇者无惧”了。何况大至国家小至一个单位,他也需要这种人来工作。《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的一段话道出了统治者的真实思想,乾隆说他知道和绅贪,但他没有野心,跟和绅在一起感到快乐,而他为什么敢于和和绅在一起呢,因为身边有纪晓岚这样的贤臣,自是不怕误了国事。想想我们身边的大小领导,虽然说不出这样的话,但都知道这个理。
    过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也许看上去吃了亏,实际上不仅人过的安心、宁静,而且无形中在积聚着一种力量,这力量来自民心,还怕什么,领导也得让你三分。当然,如果不可以,那最好也要做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五
    人总是容易被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迷惑,被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束缚。


                                 六

    我时常觉得人的生命过程是不连续的,我们好象就生活在一些片段里,当我们回忆过去,几十年生命的历程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被我们记起,大部分的时光都淹没了。在午睡的时候,我经常被一个不断重复、近乎幻觉的印象惊醒:时光流逝,大片的阳光在墙上剥落,那阳光是花白的,而我在时光的尽头惊诧不已。然后,我好象更加确切的知道:活着,就是要珍惜


                                 七
    大致说来,我比较欣赏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一种是活的比较专业,在其他方面可能知之甚少,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却是专业的;一种是活的很丰富,各种各样的生活经验,体会很多。我想,前一种可谓活的有深度,后一种可谓活的有广度。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真正可以用来衡量个人存在意义的,不是权利与金钱,而是我们体验了什么。在深度、广度的体验中让灵魂走出更远的距离。很简单的,来了、看了、走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八
    快乐有分别吗?我常常疑惑。单位同事大部分时间用来吃喝、打牌,她说她过的很好,我当然对此不屑,就象她对我也不屑一样,因为我对她说我过的也很好。当然我也不想说服她,我现在平静的不想去影响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只要他自己高兴就行了。可是,生活的理念又偏偏指向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她的生活在我看来当然是无意义的。那么,我的生活就有意义了吗?
    也许,对于生活来说,快乐是没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价值



                                 九
    钱是用来干什么的。我有一个同事,开了几家店,挣了些钱,但是几乎每天熬夜吃喝打牌。我对他说,你挣钱了有什么意义呢,你没钱时就这样,挣了钱后还这样,物质的改善没有使你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你还重复着你原来的生活,那么,钱多钱少对于你来说都一样。而且,花的代价太大,是在拼设备(身体)、透支生命,得不偿失。儒家有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此,权利和金钱才有意义,只是在当今中国,大都是相反的,真正的富人,只知道挥霍,以富贵骄人,真正做些力所不能及的善事的,大都不怎么富裕。




                                 十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年的晦暗时光,谁也不能想象你穿越茫茫黑夜时的表情。做什么都没有用,只有等待,但我相信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就是在等待中想明白的。法布尔在《昆虫记》里有这么一句话:“四年黑暗里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有时侯我们就象蝉,但我们比蝉更幸福,因为这享乐不只一月的时光。



                                  十一
    人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就会慢慢发生改变。原来不能理解的现在能够面对,原来不能面对的现在可以接受,能够更加宽容地看到问题,也能够去粗取精,知道什么对人生是最重要的。我原来生病时,内心总是很郁闷,后来住院看到许多病友比我严重的多,也照样从容不迫的生活,享受着乌云过后哪怕片刻的阳光,可以说他们很坚强,但我知道更多的是无奈,只有如此,只能如此。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把自己的人生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活着,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曾经我也很难体会一个人的生活,觉得那样很孤独,但也正是在孤独的时候才学会排遣,默默地向着人生使劲,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发现人生的意义原来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和评价。




                                  十二
    父亲去世整整十年了,母亲的伤痛变成了永久的怀念。她不喜欢打牌消遣,也不喜欢和其他老干部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外甥有架电子琴,近来学习紧张了很少弹,母亲就经常自弹自唱,在我从午后睡眠中醒来的时候,在我下班回家走进院子里的时候,常常能够听到。琴声响起,总让我回忆起小时侯在北方时,家里那把凤凰琴,她每次弹的都是些老曲子,每每让我有时空穿梭之感,就好象又回到了那遥远年代里遥远的地方。母亲的生活态度是很乐观的,这让她能从伤痛中走出来,积极的生活。在我疾病、感情、事业极端痛苦的时候,也能给我以向前看的勇气,现在平静过来,想想人生真是如此,你怎样对待它,它就怎样对待你。

                                                                                                                 2006年4月1日


[ 本帖最后由 hno2 于 07-11-23 10:33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7-11-22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
帮楼主把格式段落重新编辑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11-22 22:30:04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一直在编辑美化,就是搞不好,困了,呼呼了,明天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11-23 10:45:01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

昨天至今我编辑帖子不下10次,直到自己满意。
突然在想,可能这种追求完美的特质令我们加入了易郁人群吧。

文中用红色标出的都是些关键字;
用蓝色字体表示我赞同并接受这种看法。

不错的文章,大家读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7-12-25 19:43:37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本文的作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虽然不认识他(她),但他(她)的生命体验却跟我何其相似!

我也喜欢旅游,但我去外地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看什么名胜古迹,增长见识,其实我更想的是去感受异地的民风民情,体验异地人们的生活方式。

“是开着私家车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幸福还是哪怕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幸福。我想应该是后者,物质上的损失可以重新去创造,精神上的创伤却很难弥补。怎么能让物质上的东西控制我的选择?”
“但我相信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就是在等待中想明白的。”
“但也正是在孤独的时候才学会排遣,默默地向着人生使劲,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发现人生的意义原来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和评价。”
很有同感!

我周围的家庭主妇们也经常一起打牌、喝茶,看她们整天哈哈大笑的,应该过得蛮不错。而远离她们的圈子独自躲在家里上网、看书、写文章的我也过得很轻松自在。我也从来不去想跟她们相比,究竟谁过得更有意义。总之,自己快乐,对别人又没有伤害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0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