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异常”不一定都是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6-3 22:0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周刊    http://hsb.huash.com/2006-08/02/content_5624399.htm
2006-08-02 华商网 - 华商报

  

  在热线讨论过程中,不断听到家长说“这孩子太猴了,我带她去看医生了”,“天呐,你说这孩子属不属于病态”……对于家长们的疑虑,施旺红教授从病理学角度给出了判断标准。

  ■活泼好动≠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多见于7岁前,3岁左右居多。明显的表现是注意力集中
困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症状标准,在“注意障碍”方面如果在以下项目中至少存在4项,就可判为儿童多动症:学习时容易分心;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做作业拖拉;不注意细节,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总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难以始终遵守做作业或家务劳动的指令;做事难于持久;与人说话时心不在焉;日常活动中常丢三落四。

    如果以下症状中存在至少4项,可判定为“多动”: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上课时小动作多;话多、好插嘴;十分喧闹,不能安静玩耍;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干扰他人活动;易与同学发生纠纷;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行为;好冒险,易出事故。多动与多动症还是有区别的。

  ■不懂与人交往怎么办

    “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参加沙龙的一名家长也提到自己11岁的儿子不懂得如何与同学交往的问题。

    施教授说,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存在持久的焦虑,有社交回避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尴尬和过分关注;对新环境感到痛苦、不适;但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对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家长应有意识地去传授,鼓励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积极主动帮助他人等等。本报记者 赵培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7-6-4 19:23:4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教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12: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