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6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6美国校园枪击案之后。。。

[复制链接]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4-24 11: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弗吉尼亞‧布萊克斯堡22日訊)
弗吉尼亞理工大学(21日)為鎗擊案32名死者及兇手趙承熙舉行葬禮,
其中有一些學生還寫下字條表示原諒趙承熙。
在眾多紀念碑前,也有一小撮人向趙承熙的紀念碑獻花致意。

在標有趙承熙名字的紀念碑前,
有一張繫在一束鮮花上的字條寫著:
我只想讓你知道,我並不生你的氣。我並不恨你 。

我感到很抱歉,當你需要協助及安慰時,卻沒有人能幫助你。”

認同樹立紀念碑
這是三張向趙承熙致哀及同情字條中的其中一張,字條上署名“致上我所有的愛,勞拉”。
在附近的空地上,紫色的蠟燭在燃燒,一小面美國國旗在飄揚。
弗州理大的研究生、29歲的查爾巴科認為,給趙承熙樹立紀念碑是公平的。
他說:“他也是一名學生。有33人死了。現在,我們甚麼都做不到。我們必須公平地紀念他們。”

趙承熙的家屬週五(20日)已發表聲明,對23歲的趙承熙的行為表示深刻的道歉。
趙承熙在童年時就隨同家人從韓國移民來美國。
他的家人在聲明中說:“他讓全世界流淚。我們現在都活在夢魘中。”

http://www.vt.edu/tragedy/photos/ 弗吉尼亞理工大学
http://news.qq.com/zt/2007/vtshoot/?qq=0 更多新闻报道












今天的你,也可以像这些学生一样原谅赵承熙吗?
这一个星期,我都在翻阅有关美国校园枪杀案的新闻。
明显的可以看到凶手的原生家庭所带给凶手有多大的影响力,
一个人的人格,人性是可以被改变的。
但遗憾的是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却给了凶手巨大的心理不平衡。
他一发泄忿怒的情绪就是拿起枪。。。。导致32个人无辜身亡。。。好
好的人,为什么无端端会患上精神疾病?
除了为什么,但有几个人可以真正去关心,注意这些人呢?
情绪就是影响社会问题的源头!
大家都在关心枪支管制问题的时侯,你察觉到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忽视吗?
无辜的32条人命,可以唤醒你对精神疾病的重视吗?
   

[ 本帖最后由 dorcasliu80 于 07-4-24 11:14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7-4-24 17:39:30 | 只看该作者
为这些同学的理解而感动,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悲哀。

是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前半生的经历的影响真是巨大!有时我感受着我父母的婚姻,会不由自主地想:那样的婚姻真没意思。。。。。。

[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07-4-24 17: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7-4-24 18:00:02 | 只看该作者
社会的问题是很多的,它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角落

否则,这个社会就不会有什么犯罪、战争了

不可能健康每一个人的心灵,重要的是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7-4-24 18:21:28 | 只看该作者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负责学校关系的副校长哈里·辛克尔称,凶手平时就住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哈珀宿舍楼内,平时很少与别人来往,非常不合群,校方费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有关他的信息。 (来源:中新)

  动机猜测:怀疑女友“出墙” 两人争吵一怒拔枪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制造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凶手据称在大学的宿舍楼里与他的女友发生了争吵,他怀疑女友与他人约会。一名学生顾问对他们进行调解,但他拔出手枪将女友和那名学生顾问射杀。随后制造此次惨案。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特雷·珀金斯回忆说,凶手持枪闯进他们的课堂,朝他们的教授开了一枪。之后,枪手把枪口对准了学生。

  “整个过程中,他一言不发。他没说蹲下,什么都没说。他只是走进来,然后开枪。”

  珀金斯回忆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杀手表现出的镇定。“他看起来非常严肃,一点都不害怕。看着也不生气,就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爱林·西恩是发生在诺理斯教学楼207室的枪击事件中4个能自己走出教室的人之一。她说,“他只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小孩,亚洲人,一副男童子军的打扮。他穿着一件棕褐色内衣和黑背心,也许是为了装弹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7-4-24 18:21:53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分析:一扇门被打开,所有的愤怒冲了出来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所有人都在想: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胡慎之告诉记者,“有消息称持枪杀人学生在大学的宿舍楼里与女友发生争吵,怀疑女友与他人约会”,这可能是当天强烈的诱发因素,激发了他心里一直压抑的仇恨。

  在美国几乎平均每个月都会发生一起校园枪击案。胡慎之医生分析这首先是建立在美国文化因素之上的。美国人崇尚英雄,但英雄有正义的内涵,同样包含了暴力的部分。美国前教育部长赖利曾在国会作证时承认:“我们的文化往往美化暴力。”长期以来,受各种暴力电影、游戏等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容易具攻击性。

  其次,校园枪击案里几乎都是学生或者青少年。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往往存在一种攻击行为,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从小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压抑得越深往往幻想越强烈,爆发得也越强。

  第三,此次枪击案的作案者被证实是亚裔,胡慎之医生认为这其中可能还涉及到文化冲突的因素。他分析说,最近有一个对“在德国留学生的调查”,调查显示这些青春期就离开家庭的孩子会感觉忽然之间失去了目标,他们缺乏客体的认同,特别是可能遇到的种族歧视、生活习性的不同都会产生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会激发起愤怒。

  另外,国外研究表明,约有95%的大规模杀戮杀手都是男性,他们一般喜欢独处、感觉自己受到孤立。他们的外表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但内心实际上充满了沮丧、愤怒和耻辱。

  纽约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迈克尔·韦纳表示,最终促使大规模杀戮杀手采取行动的,通常都是些非常偶然的事情,比如一次争吵,或是丢了些不太重要的私人财物,这些小事都有可能使他们的受挫感被放大。韦纳说:“他们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突然爆发的,这更像是一扇门被打开,所有的愤怒便冲了出来。”

  美国FBI的心理分析专家发现,尚有正常生活能力的连环杀手,在制造第一起杀戮后,他们也有自我谴责的地方,但他们同时也感受到,宣泄心中郁积已久的怒火是多么舒畅。因此,虽然他们会犹豫,但仍然会忍不住继续制造血案,如果没有被抓住,就一直杀戮下去。

(Psytopic摘自广州日报)
  延伸思考

  案件发生后,白宫发言人说:“总统表示人们有权持有枪支,但必须是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

  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世界第一。目前,美国的50个州中,44个州的宪法都有明确保护公民持枪权利的条款。近年来,美国频频发生枪击案,造成人员伤亡。既然个人持枪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为何美国不强化对枪支的管制,甚至禁枪呢?或许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使得枪支管制举步维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7-4-24 19:25:41 | 只看该作者
众生皆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7-4-24 20:03:44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也看了些相关的文章。当时看到那个赵承熙有抑郁症内心有些不安,担心自己也误入歧途。不过抑郁症患者也不一样。他一方面是有疾病的弱者,内心却并不善良才会做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我们大多数患者都是善良的好人,包括我自己,只会关爱生命,贡献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7-4-24 20:11: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回帖,
也特别谢谢美惠子的“特别详细报道”。
校园枪击案的消息,
确实带给世界无数的震撼与惊吓,
也给人类的历史写上一面残酷的“教训”。
我觉得这些新闻也不是仅有美国常发生,
其实它随时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能给于大家一个警惕,提醒。。。老实说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07-4-25 00:37:15 | 只看该作者
感动~~~~~~~
以爱的方式去消除仇恨
让爱来解决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07-4-25 11:54: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此事的一篇另类评论

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4月16日上午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件。截至当日中午,33人死亡(包括自杀的凶手),29人受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枪击案。在事发一天之后,警方确认枪击者是韩国留学生,并非此前盛传的中国留学生。不过在此之前,一切详情都未披露的情况下,媒体已经自顾自地一片哗然。

在缺少具体信息的情况下,这就是一起枪击案。它最直接引起的议题就是,枪支管制。这个话题在美国已经争论多年,在中国人看来几乎不可理喻。以我们的思路惯性来看,既然校园枪击案、办公室枪击案接连不断,那当然要立刻禁枪。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公民持枪,保持对抗军队和警察的能力,这是一种基本权利,也是美国人珍视的传统,甚至可以拔高说是自由和民主的一种保证。这中间包含了对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不信任,对普通人的基本信任。这种价值观可以说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深入人心,很难撼动。虽然每逢枪击案都会讨论枪支管制(远非禁枪),但这么多年下来还是没有结果。

这不是一个讲解美国价值观念的时刻。即使没有这些背景,美国人对其国内最重大的新闻,给予强烈密集的关注,抛出延展性的话题,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中国媒体也清一色做封面、挂头条,又是出于何种心态?巧合一般,同样是前天,河南平顶山煤矿发生爆炸,同样是33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这条新闻在中国的关注度远不及美国校园枪杀案,并非人命分贵贱,只是新闻分冷热。中国人对于矿难和它所能引发的话题,已经感到厌倦和疲劳;而美国似乎总能引起中国人的关注,美国校园枪杀案,更是提供了丰富新鲜的话题,可以自由发挥的争论空间。人们的新闻趣味说起来相当残忍,但是这趣味也并非不可分析。

中国人都从哪些角度关心美国校园枪杀案?

人们一度以为那个凶手是中国人。在事实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已经开始讨论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了。有些网友还要佩带上民族情感强做正义和光荣,认为这凶手杀得好,认为一个中国人杀了三十几个美国人,真是英雄。另外一些人正好相反,直接以个案推广到集体,认为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问题,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成问题,中国的教育成问题。这两种思路截然相反,体现的是中国人对自己和美国的两种极端态度,要么是恨美国人,要么是歧视自己。现在事实摆出来,不是中国人干的,但是撤消证据似乎也无法改变中国人的那两种极端心态,因为人们本来就是借题发挥。

中国人的另外一个关注点,便是所谓美国的自由,到底是真是假,又甚至,自由真有那么好么?恐惧自由或求之不得而憎恨自由的人,听闻此案相当兴奋以为找到了证据----你看,美国的自由有什么好,校园里都出枪杀案!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证,还谈什么自由!然后当然也有人出来为美国辩论,说自己在美国时觉得很安全,并没有觉得街上随时有人准备开枪杀人;有人不厌其烦地论证,枪杀案和社会自由度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是相当复杂,不能下断言,以枪杀案否定美国。辩论很快脱离案情本身,变成人们排队站立场的机会:对美国、对自由,你是什么态度?

以上几乎可以概括中国人关注美国校园枪杀案件的角度和立场,其实和这场枪击案没有太大的关系,反映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心结。国家民族的话语、民主自由的争论总是如此强悍,束缚我们无法以纯净的人的姿态去同情这人的悲剧。美国校园枪杀案,死去33人,这是人的悲剧,是受害者的悲剧,也是凶手的悲剧。凶手辜负了自由,辜负了奠基在自由之下人对人的信任。这故事最核心的恐怖在于,某一个平日貌似普通的人,心中可能爆发难以理喻的罪恶和凶残。此案带来的失望和恐惧,对中国人和美国人来说,没有分别。在美国枪支太容易获得,这不是唯一关键的问题。人们需要了解凶手的动机和心理,需要了解更详尽的案情,才能判断是哪些地方出了错,社会能够承担哪些责任。在此之前,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唯一恰当的姿态便是哀悼。让死者安息。美国大学生和河南矿工一样,无辜的生命猝然离世,这事实让人悲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7-4-25 12:59:49 | 只看该作者
枪支宪法200年前已经很难改了,何况现在呢?
当悲剧发生一次,就来“警惕”一次,
之后就不了了之。。。
毕竟每个人的想法,看法的角度都有所不同,
唯一可以有共同领域的是,让这些死者好好安息吧!
我们仅能尽力做我们能做的事,减少悲剧的重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07-8-27 16:09:43 | 只看该作者
刚才听张伯笠的讲道,讲911时期他在世贸大厦附近,看到两个美国小女孩拉小提琴募捐,面前写着“为了阿富汗的孩子”。
是孩子妈妈要他们来拉琴。妈妈告诉张,她的丈夫在五角大楼工作,刚刚在911事件中丧生。她说,这是已逝者的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0 11: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