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樱桃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日志] 南方的春梦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16-4-16 22:19:23 | 只看该作者
樱桃子 发表于 16-4-16 22:09
谢谢,我也很喜欢传道书和约伯记。

你学习过哲学,不知你有没有看过“使徒行传,里面有关于哲学的起源和评述。哲学是起源于希腊,但是请看看使徒保罗怎么评论哲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16-4-16 22:25:11 | 只看该作者
樱桃子 发表于 16-4-16 17:39
哈哈哈,你的那种感觉让我想起东坡志林的[记过合浦]篇: 东坡先生坐船渡江,恰逢发大水,夜深人静,仰望苍 ...

苏轼先生啊~~和他老先生同为古今两大逗逼,我很鸡冻

福柯的那本书,我看了后不会也得上躁狂症吧?你的同学买这种高深的东西给普通人看,确实是躁了,哈哈~[福柯的生死爱欲]这本书在当当只有一本,还没有评价,就算了。尼采的这本书我很喜欢,因为对翻译者周国平老先生颇有好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16-4-16 22:2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飞一般的遐想 发表于 16-4-16 22:19
你学习过哲学,不知你有没有看过“使徒行传,里面有关于哲学的起源和评述。哲学是起源于希腊,但是请看看 ...

这个我还真没留意看过,他是怎么评价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6-4-16 22:50:50 | 只看该作者
樱桃子 发表于 16-4-16 22:26
这个我还真没留意看过,他是怎么评价的呢?

7. (甲)犹太人从耶和华的管教学到什么教训?(乙)犹太人返国之后又落入什么陷阱里?这导致什么结果?

7 返国的犹太人学到了教训,他们不再崇拜偶像,也不再耽于邪灵的宗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落入另外的陷阱中。有些人迷上了希腊哲学。有些人注重人的传统过于上帝的话语。还有些人则沦为国家主义的奴隶。(马可福音7:13;使徒行传5:37)耶稣在地上诞生的时候,这个民族又再度偏离了纯真的崇拜。虽有个别的犹太人接受耶稣所传的好消息,但以整体而言,这个国族却不接纳他,结果他们也被上帝所唾弃。(约翰福音1:9-12;使徒行传2:36)以色列不再是上帝的见证人了;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圣殿再次受到摧毁,这次是被罗马军队所灭。——马太福音21:43。

8. 谁作了耶和华的见证人?保罗对这个见证人提出的警告为什么很合时?

8 与此同时,一个由基督徒构成的“上帝的以色列”诞生了,现在要向万国作上帝的见证人。(加拉太书6:16)撒但随即图谋腐化这个新的属灵国族。到公元1世纪的末了,会众已出现分门结党的情况。(启示录2:6,14,20)保罗的警告的确很合时:“你们要当心:可能有人用哲学和空虚骗人的话,把你们当做掠物掳去。这样的事所根据的是人的传统,是世界的基本事物,而不是基督。”——歌罗西书2:8。

9. 正如保罗曾预告,什么发展导致各教会的产生?

9 最后,希腊哲学、巴比伦宗教思想,和后来的进化论和圣经批评学等属人“智慧”,污染了许多以基督徒自居的宗教。情形正如保罗所预告一样:“我知道我离去以后,会有苛暴的狼进入你们中间,待羊群毫不温柔;就是你们自己中间,也会有人起来说歪曲的话,拉拢门徒跟从他们。”(使徒行传20:29,30)有名无实的教会就在这些叛道势力下产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16-4-16 22:57:53 | 只看该作者


世俗的“哲学和空虚骗人的话”
5. 早期基督徒周遭的世人崇尚什么?

5 公元1世纪,基督徒周遭的世人都崇尚希腊与罗马的价值观和理念。一方面,有很多人羡慕罗马奢华的生活;另一方面,当日的知识分子不但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倾倒,还为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等新兴学说着迷。使徒保罗第二次到海外传道时,在雅典城遇到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的哲学家。他们看不起保罗,认为自己的学问比这个“啰啰唆唆”的人高明得多。——使徒行传17:18。

6. (甲)有些早期的基督徒艳羡什么?(乙)保罗吩咐基督徒提防什么?

6 难怪有些早期的基督徒艳羡世人的浮名俗利。(提摩太后书4:10)罗马制度的精英看来有许多利益,似乎他们的选择都很明智。表面看来,世俗能给人一些利益,基督徒的献身生活却不能给人这些好处。但使徒保罗说:“你们要当心,免得有人根据人的传统,根据世人的肤浅想法,不以基督为依归,用哲学和空虚骗人的话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2:8)为什么保罗这样说呢?

7. 世俗的智慧就好像什么?

7 保罗吩咐基督徒要当心,因为他看出如果基督徒羡慕世俗,这人的思想就潜伏着重大危机。保罗谈到“哲学和空虚骗人的话”,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希腊语,“哲学”的字面意思是“喜爱并追求智慧”。热爱智慧,本身也许是好事。圣经(特别是箴言)也勉励人追求正确的知识和智慧。(箴言1:1-7;3:13-18)可是,保罗把“哲学”和“空虚骗人的话”相提并论。换句话说,保罗认为世俗的智慧是空虚骗人的。这种智慧就像气球充了气,看似充盈,里面其实空无一物。世俗的“哲学和空虚骗人的话”既然是靠不住的,我们根据这些思想判断是非,就一定徒劳无益,还可能受害不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16-4-16 23:04:16 | 只看该作者
在1世纪,希腊人以文化和知识、学院和哲学流派著称。也许由于这个原因,保罗用“希腊人、非希腊人”和“有智慧的人”“不明事理的人”对仗。(罗1:14)保罗向希腊哥林多城的基督徒大力强调,基督教并不倚赖“世人[跟上帝疏远的人类世界]的智慧[so·phiʹan,索菲安]”,这些智慧也不是基督教的特色。(林前1:20;见世界,世人条下的“跟上帝疏远的世界”)这不是说世俗各种各样的智慧一无是处,因为保罗也曾经运用制造帐幕的手艺,并引用过世俗作家的文学作品去说明真理的某些要点。(徒18:2,3;17:28,29;多1:12)可是世俗的人生观、处事手法、标准、目标,也就是说,世俗的整套哲学,都是跟真理相悖的,跟“上帝神圣秘密的智慧”背道而驰。

世人按着自己的智慧,认为上帝通过基督所作的安排是愚蠢的,不肯接受。世上的统治者虽然可能精明强干,却竟然“把荣耀的主挂在柱上”。(林前1:18;2:7,8)可是,上帝借着世人认为“愚蠢的事”,以及世人眼中愚蠢、软弱、卑贱的人去实现他那必不更改的旨意,好证明世人的智慧其实是愚蠢的。(林前1:19-28)保罗提醒哥林多的基督徒,“现行制度的智慧”和“现行制度……的统治者的智慧”都会归于无有,因此使徒所传扬的属灵信息并不包含这样的智慧。(林前2:6,13)他劝戒歌罗西的基督徒,提防“有人根据人的传统”,“用哲学[phi·lo·so·phiʹas菲洛索菲阿斯,字面意思是‘对智慧的爱’]和空虚骗人的话”把他们掳去。(西2:8;另见2:20-23)

世人的智慧尽管能带来短暂的益处和成功,却终必失败。上帝膏立的基督徒会众却有属灵的智慧,能认识“基督那无法量度的属灵财富”。由于受膏的会众是上帝神圣秘密的一部分,上帝借着自己对待会众的方式和自己在会众中实现的旨意,通过会众揭示“上帝丰富多彩的智慧”,甚至让“天上执政的、当权的”得知这一切。(弗3:8-11;1:17,18;另见彼前1:12)受膏会众的成员由于有“基督的思想”(参看腓2:5-8),所具有的知识和悟性远胜世人的智慧。因此基督徒所讲论的,“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教导的话语,而是凭着圣灵所教导的话语”,这使他们有“口才和智慧”。尽管按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基督徒是“没有学问的普通人”,反对的人却驳不倒他们。(林前2:11-16;路21:15;徒4:13;6:9-10)

从事属灵的战争 使徒保罗靠着上帝的智慧从事属灵的战争,对抗那些试图腐化基督徒会众的人,例如在哥林多就有这样的人。(林前5:6,7,13;林后10:3-6;另见林后6:7)保罗知道,“智慧胜过打仗的器械,但一个罪人就能破坏很多美好的事”。(传9:18;7:19)保罗曾经提到“推翻根深蒂固的事物”。(林后10:4)他的话正是希腊语《七十子译本》在箴言21:22下半句要表达的思想。他知道,人往往看重那些令人瞩目、才华横溢、个性硬朗、口才出众的人。他也知道,穷乏的智者安静地说话往往被人忽视轻看,反而表面有能力的人会受人重视。(参看传9:13-17)连耶稣也有过这种遭遇。虽然他在地上时没有所罗门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他的智慧却远胜所罗门。可是,统治者和民众都不尊重他,也不听从他的话。(参看太12:42;13:54-58;赛52:13-15;53:1-3)

在那些夸耀肉身能力(对照耶9:23,24)而不夸耀内心的人看来,保罗的外表“软弱无能,没有口才”。(林后5:12;10:10)其实,保罗避免用浮夸的言词,不卖弄人的智慧和说服能力,是要听的人因上帝的圣灵和力量建立信心,以基督为信心的基础,而不是信靠“人的智慧”。(林前1:17;2:1-5;林后5:12)保罗具有属灵的远见,像个“有智慧的工程主管”。不过,他建造的不是物质的工程,而是属灵的工程。他是上帝的同工,跟上帝合力使人成为信徒,教导他们表现真基督徒具有的特质。(林前3:9-16)

因此,无论人多么有世俗的智慧,多么懂得做生意,多么精明强干,多么善于管理,或者在科学和哲学方面有多渊博的学问,都不可忘记一点:“你们当中谁自以为在这个制度里有智慧,倒不如做个愚蠢的人,好成为有智慧的。”(林前3:18)人只该夸耀自己有洞察力,认识耶和华,知道他在地上显忠贞之爱,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因为耶和华喜欢人这样做。(耶9:23,24;林前1:31;3: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16-4-17 00:06: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飞一般的遐想 发表于 16-4-16 23:04
在1世纪,希腊人以文化和知识、学院和哲学流派著称。也许由于这个原因,保罗用“希腊人、非希腊人”和“有 ...

天,这么多字,看得我神经衰弱都要犯了。大意似乎是从宗教的立场对“世间智慧”的批评。就我喜爱心灵鸡汤的肤浅趣味来说,从我不想得罪任何人的价值观出发,我想宗教和哲学皆出于人类对自身处境的终极迷茫。每个人都在尽一己之能寻找自己的道路和救赎。我无法评判真理在哪里,或者是否有这样一种真理存在,更无法掌握。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断发现自身的谬误和改正谬误。大概对我来说,诚实是第一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16-4-17 08:36:23 | 只看该作者
樱桃子 发表于 16-4-17 00:06
天,这么多字,看得我神经衰弱都要犯了。大意似乎是从宗教的立场对“世间智慧”的批评。就我喜爱心灵鸡汤 ...

大概因为你不太懂圣经的内容,和一些背景所以没怎么明白内容,你有些知识不过都是世俗的知识,你肯定知道“马太福音”。你可以看看里面耶稣说过的一些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16-4-17 08:36:57 | 只看该作者
樱桃子 发表于 16-4-17 00:06
天,这么多字,看得我神经衰弱都要犯了。大意似乎是从宗教的立场对“世间智慧”的批评。就我喜爱心灵鸡汤 ...

大概因为你不太懂圣经的内容,和一些背景所以没怎么明白内容,你有些知识不过都是世俗的知识,你肯定知道“马太福音”。你可以看看里面耶稣说过的一些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16-4-17 23:45: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robot2012 发表于 16-4-16 22:25
苏轼先生啊~~和他老先生同为古今两大逗逼,我很鸡冻

福柯的那本书,我看了后 ...

对了我想起一本很妙的书,就是[庄子],时不时翻看几页,我都觉得醉得一塌糊涂。我觉得庄子和尼采都是强兴奋剂之列,助你进入轻躁狂的迷醉,哈哈哈。推荐陈鼓应先生的注释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16-4-19 18:31:58 | 只看该作者
好有诗情画意,樱桃子,加我QQ:2864732838,我们聊一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16-4-19 19:00: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宁静的月夜 发表于 16-4-19 18:31
好有诗情画意,樱桃子,加我QQ:2864732838,我们聊一聊

好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16-4-20 11:47: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想写写关于那个“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但发现这是个巨坑,而且非常容易暴露自己的智商。我写了个开头,就先发上来吧。我的立场绝不是鼓吹自杀,而是想讨论为什么不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16-4-20 11:56: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经里的自杀者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听到脑子里那根通往幽冥世界的弦铮铮作响。作为一个曾经的狂热佛教徒,我特别留意过佛经对自杀的看法。所有人都知道,佛教反对自杀,但我偏偏在阿含经里发现了三个自杀者。其中一个特别吸引我,瞿低迦尊者。他曾六次进入“心解脱”状态,据说,如果在这种状态中死去,可以直接获得终极的解脱,终止轮回。但他六次都退转了,这意味着他还要出生在地球上几次,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于是,为了不再出生,不再有来世,在第七次进入“心解脱”时,他自杀了。佛陀对他的自杀并没有批评,也没有肯定,态度非常含糊。据后来的注释家说,瞿底迦其实已经开悟,所以他的自杀另当别论。

他有没有开悟,以及开悟是怎样的感觉,我都没办法猜想。但是这种“不想出生在世界上,更不想有来世”的心情,我完完全全可以理解。我甚至觉得,这种逻辑就暗含在佛教的解脱观念里。史铁生说佛教是“向死的宗教”,这没有错。如果你接受人生由痛苦组成,那么彻底消灭痛苦的方法就是消灭生命意志本身,如果有轮回这种东西,就只好将轮回一起消灭了。

这一定不是什么佛教的正见,但确确实实是困扰过我的一个想法。我更无法和其他人讨论,因为这是我心中暗黑的秘密。如果我在这种状态中死去,我大概会自觉聪明,我并不是看不开,而是看开了。人生虚无,不管你承不承认,这都是个事实。很多聪明的自杀者,都是这么想的。


看约伯记的时候,我不明白约伯为什么不愤怒。他完全可以一死来蔑视上帝的权威。类似的处境也发生在西西弗身上。加谬写[西西弗神话],据说是为了探讨人为什么在荒谬的处境中仍要继续活下去。西西弗被诸神放逐荒岛,每天推大石头上山,循环往复。当人认识到人活着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日常行为是无意义的,遭受苦难也并无价值,那么,人凭什么承受苦难?为什么不自杀,终结这荒谬的永劫轮回?

加谬给了一个貌似悲壮的答案:自杀并不是对荒谬的反抗,而是默许。所以拒绝自杀而选择与荒谬斗争。正是这种反抗赋予生命以价值。西西弗仍然推巨石上山,这种努力本身就足以使生命充实。他处身苦难却仍然幸福,在这个意义上讲,他胜利了。

我并不喜欢这个答案。我想把它打入站着说话不腰疼系列。在斗争和苦役之间,西西弗始终紧绷着一根灼热的神经。他真的不会累吗?他如何安放他不可避免的脆弱无力和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16-4-28 21:05:13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樱桃子美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