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06-3-27 15:27:18
|
只看该作者
(c*aracte*istic logical errors),即以自我轻贱的方式来
扭曲客观的现实。认知治疗法认为,心理问题的病因根源于普通
的心理过程,诸如:有瑕疵的思考、根据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
就妄下不正确的推论,以及未能分清楚幻想与现实。以下是人们
在处理讯息时常见的扭曲情形,这些已证实会导致错误的假定与
观念(Beck et al, 1*7*; Beck & Weis*aa*,1995; D**tilio &
Freeman,**92):
■ 随意推论(arbitrar* inference)指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
据便任意下结论。这种扭曲现象包括「大难临头」或对于某个情
境想到最糟的情况。各位现在可能认为自己尚不能被同事或当事
人喜欢或尊重之前,就已经开始担任咨询员的工作,或认为当年
为了取得学位而愚弄了教授们,现在他们一定已经看穿你了。
■选择性断章取义(s*lect*v* abstract*on)指根据整个事件
中的部分细节下结论,不顾整个背景的重要意义。这么做的假定
是,重要的事件是指失败及跟剥夺有关的事件,身为一个咨询员,
你也许会以自己的错误及弱点来评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以自己
的成功来评判自己。
■过分概括化(overgener**izat*on) 指将某意外事件的产生的
不合理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干的事件或情况中。例如,你曾
咨询过一位青少年而碰到困难,于是你便下结论说你对青少年的
咨询是不擅长的,你也可能下结论说你没有能力帮助任何人。
■扩大与贬低(magnif*cat*on and *i*imizat*on) 指过度强调
或轻视某种事件或情况的重要性,例如,你可能假定,在咨询中即
使是很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危机,甚至导致对方的心理伤害。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指一种将外在事件与自己发生关
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也要这样做。例如,如果当事人第
二次治疗未到,你就认为是自己第一次咨询不力所致。
■乱贴标签(*ab*ling and mislab***ng)指根据过去的不完美
或过失来决定自己真正的身份认同。因此,如果你未能符合所有
当事人的期望,你可能对自己说:"我是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
应该立刻把咨询执照撕掉。"
■极端化思考(polari*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释时采用全或
无(all-*r-nothing)的方式,或用"不是¼¼就是¼¼"的方
式极端地分类。这种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只分为"好或坏",例
如,你可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那么就不是完美的咨询
员;或你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完美而且有能力的咨询员(指你能成
功地咨询所有的当事人),而一旦你发现自己并非全能时,你就
会把自己看成彻底的失败者(根本不容许自己犯任何错误)。
认知治疗者会教导当事人如何通过评估过程,去辨认扭曲与
导致功能不良的认知,并通过双方的努力合作,使对方学会分辨
自己的想法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了解认知对感觉、行为、甚
至环境中的事件的影响力。咨询员会教导对方去认清、观察并监
控自己的想法与假设,特别是那些负面的自动化思考。
当他们进行自我观察,了解到不切实际的负面思考如何影响
自己之后,接着便会检视那些支持或反对自己认知的证据,使自
动化思考与现实做比较。这个过程包括:与咨询员进行苏格拉底
式的对话、做家庭作业、收集自己所作的假定的相关资料、活动
记录,以及做各种不同的解释。最后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提出假
设,并学会使用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应对技能。跟理性行为
疗法一样,认知疗法借用相当多的行为治疗技术。最后,当事人
学会以实际、正确的解释去取代偏差的认知,也学会改变那些扭
曲其经验并使功能不良的信念与假定。
与理性行为疗法不同的地方
贝克的认知疗法与理性行为疗法对事实的验证都采用高度
的结构性,使当事人在经验层次上能逐渐了解自己对于真实的情
境所做的错误的解释。然而,理性行为疗法与认知疗法之间仍有
许多重要的差异,特别是在治疗方法与治疗风格方面。正如现在
大家所了解的,理性行为疗法往往相当具有指导性、说理性与面
质性;相反的,贝克强调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强调协助当事人自
己去发现错误观念,并比理性行为疗法更具结构性。
通过这种反映式的询问过程,贝克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起合
作气氛,以测试其认知的有效性(这一过程贝克称之为"合作式
的经验主义")。疗效是当事人通过收集到矛盾的证据,进而面
质自己的错误信念所产生的。
埃利斯则致力于说服当事人认定自己的某些信念是非理性
的;他会指出这些信念就是发挥不出功用,并且大部分是通过一
种理性的争论。*EBT 旨在有意促进当事人去发现自己的教条主
义与绝对性的思考方式,进而有力、重复地加以减少。
贝克对理性行为治疗法的非理性信念的要领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告诉当事人自己正在做「非理性的思考」可能会有害,因
为许多人相信他们是「根据真相来了解事情」的(1976,p.24*)。
他认为功能不良的信念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它们干扰了正常的
认知过程,而不是因为它们是非理性的(Beck & Weishaar,19*5)。
他以较正面的角度来看待偏差的信念,相对于 R*BT 认为偏差的
信念在哲学上与现实不相容。(Weishaar,199*)。相反的,贝
克强调,「不正确的结论」(inaccura*e c*nclusio**)比「非
理性信念」贴切,因为某些观念并不是非理性,而是太绝对、太
广义、太极端了。贝克认为,人们是遵循「规则」(即前提假设
或公式)在生活着,他们之所以产生困扰是因为他们使用着一组
不实际的规则在贴标签、解释与评估情境,或者是不适当或过度
地使用这些规则。如果当事人使用着一组可能使生活不幸的规
则,则治疗者会建议他们考虑改变规则,而不须去教导、训诲对
方,因此认知治疗往往在开始时会先认清当事人的价值观,并在
咨询中持续地要求对方对自己的信念提出证据。「你认为¼¼的
证据在那里?」是常向对方询问的问题。
认知治疗法的治疗关系与理性行为治疗法最主要的差异之
一在于前者强调治疗关系。如上面所述,艾里斯视治疗者扮演教
师的角色,不认为温暖的治疗关系是必要的,即使温暖的关系可
能有其益处;相反的,贝克(1987)强调治疗关系的品质是认知
治疗法的基础,成功的咨询要靠治疗者某些令人喜爱的人格特
点,例如,真诚温暖、正确的同理心、不批判地接纳,以及与当
事人建立信任与支持的关系,罗杰斯在个人中心治疗法中所提出
的「治疗的核心条件」,在认知治疗法中也视为是必要的,但是
若要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单有这些还是够的。咨询员也必须对
于认知有清楚的要领、积极、有创意、能够通过苏格拉底式的对
话引导当事人,以及拥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能使用各种认知技
术与行为技术,引导当事人自我发掘,进而产生改变
(We*sh*ar,1993)。咨询员担任催化剂与向导的角色,协助当
事人了解其信念与力度会影响其感受与行为。咨询员促使当事人
去体验矫正的经验,使对方在认知上产生改变,并能学会一些新
技能(Beck *t **,1979;199*Beck & Weishaar,19*5)。
治疗技术作用在治疗者与当事人之间已建立起「治疗的合作
关系」时最为有效。这点与下列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人们的内
心沟通可能浮现上来反省:当事人的信念对于个人有重要意义;
以及这些意义可以由当事人去发掘,而不是由咨询员去教导对方
或加以解释(*eishaar,1*93)。认知治疗者会持续、主动,以
及谨慎地与当事人接触,也努力使对方主动提出可以验证的假
说。贝克认为,咨询过程中合作的伙伴关系,可以促使当事人自
己去评估那些富有有个人意义性的负面假定,这相对于由咨询员
直接建议当事人采纳哪些替代认知(Beck & Weis*aar,1992)。
这种作法的假设是,思考与行为要长期改变,需要配合当事人的
了解、察觉及努力(Beck et al.,*979;*995Beck &
Weis*aar,*99*)。这使认知治疗法跟 REBT 一样,成为一种整合
性的心理治疗法。
操作方法及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