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esday, July 25th, 2006 4:35 pm
美國的天才教育——在心理和心智分離的世界裏
■多維記者 林紫喬
科大少年班成為眾人探討焦點的同時,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14歲神童布蘭登(Brandenn E. Bremmer),也因日前在家中舉槍自盡,震驚社會各界。過去美國也曾發生神童鬧自殺的案例,不禁讓人感受到,天才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壓力和心境。
根據紐約客雜誌的披露,布蘭登年僅14歲,就已經在大學修課。他一歲半不用人教就會讀書寫字,3歲會彈琴,10歲時已經高中畢業。布蘭登的母親表示,布蘭登參加智商測驗的結果為178,不過他說測驗太過簡單無聊,所以沒有全部答完,否則成績不知道還高多少。
布蘭登僅花7個月就靠在家自學念完中學6年課程,在10歲成為內州林肯市獨立高中歷屆年紀最小的畢業生。後於二年制專科學校裏選讀文、理、工學科,科科輕鬆過關,一旦對任何題目感興趣,他都能在10天內完成整學期的工作。布蘭登同時也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上課,最近決定當麻醉學家,接下去要念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
布蘭登雖然聰穎過人,但是也不失童心,他高中畢業照就是模仿哈利波特的造型。他會古典鋼琴,也愛玩電動,愛看卡通。在學校待人親切有禮。布蘭登還自己創作靈修音樂,自行出版CD,自殺前他才剛完成第二張CD的封面。
布蘭登的母親說,智商高達178的布蘭登,時常感嘆世界趕不上他的腳步,有時無意中顯出這世界對他太小的樣子。不過,由於布蘭登沒有留下任何遺書,因此他尋短的動機依舊成謎。但是在布蘭登自殺後,他父親在電腦滑鼠板下發現兒子6年前寫的字條:“爹,我愛你,無論發生什麼事,我永遠愛你。”
雖然布蘭登的父母仍然不明白,是什麼使得他們的天才兒子把子彈射入自己頭顱,但他們將布蘭登的肝臟捐獻給了一個22個月的兒童,腎臟給了另外兩個人,他的心則捐給了一個11歲的男孩。
IQ測驗打破天才迷思
《我的天才噩夢》一書作者凱莉(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共訪談了一百位資優成人,她指出,社會沒有教資優生如何適應成人世界的生活。雖然社會上不乏快樂成功的天才,但許多天才並沒有發揮潛力,甚至完全被社會浪費掉了。
對布蘭登自殺的動機有不少猜測,有心理學家認為他的智力屬於成人,但心理仍是孩子。心智在兩個不同的世界棲息,十分辛苦並無法平衡,這種不平衡是導致他自殺的主要原因。
雖然關於神童的悲劇偶有所聞,不過培養資優生、天才兒童,仍然是無數父母夢寐以求的希望。究竟什麼樣的人可稱作為天才?一般而言,智商在130以上,智能比一般人提前兩年(可跳級兩年)即是資優。天才,則是資優中的資優。
根據現行IQ智商測驗的分類,一般人智商約分佈在85至115之間,介於130至144者則可稱作中度資優,145至159者稱為高度資優,160至174者即可被視為特殊資優,智商超過174以上者,則是所謂的深度資優。根據史丹佛智商分佈理論,智商高於176的機率幾乎是百萬分之一,因此在任何的時間點上,美國地區智商像布蘭登一般高的天才,並不超過300百人。
像這樣的天才,是人類智能金字塔最頂端的少數人,但這少數人,卻能對人類造成很大影響,他們甚至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如今我們能了解地球潮汐、彗星運動、太陽系星球的存在,就是因為牛頓利用數學原理證明萬有引力的存在。而現在的核能發電、原子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源頭都是數理天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想想,沒有電力照明的醫院、工廠、火車、電梯,會發生什麼事?就可以知道,一生共有兩千多項發明的發明天才愛迪生,對人類有多麼大的貢獻。
用來辨認天才的IQ智商測驗,是在四分之三個世紀之前,由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者特曼(Lewis Terman)利用五年的時間,修正博奈(Alfred Binet)的智慧測驗所研發而成,他的努力為天才研究的領域開創了新頁,他與研究夥伴利用這項工具作為調查的先驅,研究人們當時仍所知不多的天才兒童。
當時人們認為天賦聰穎的孩子多半是瘦弱、過分專精於某項能力或興趣、情緒不穩定、對社會難以適應等等,特曼透過IQ測驗與天才基因研究,就是試圖要打破這些迷思,證明了天資高的孩子不僅享有更健康的童年,未來也將成為出眾的成人。
1921年,當特曼展在加州尋找天賦優異的學童加入他的“天才基因研究”,他正展開了史上第一個有關少年資優的研究。他研究的目的不僅要探索天才兒童的特性,最終目標更在於預測與增進他們未來成就的機會。特曼深信天資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他是一名渴望看見最聰明的人透過挑選與訓練而改善社會的優生學家,同時他也設法證實“越早熟,越早爛”這句諺語,並不能用來形容天才們的命運。
特曼於1925年首次發表研究結果,否定了當時許多普遍的觀念,包括智力早熟的孩子比較柔弱、瘦小、緊張、或是不穩定。相反的,他透過研究這些天才兒童的體力、個性、閱讀、知識或休閒方面的興趣、以及家庭背景等,發現他們在體能與可靠誠實等方面,多半優於學校裡的其他孩子。
不過特曼的研究在抽樣方法上有些問題,1500名參與研究的學童中,壓倒性地幾乎多為白人以及中產階級,他們平均年齡11歲,智商介於135至200之間,平均值為151,當中有77人的智商超過170;特曼的同事考克絲(Catharine Cox)則提醒,IQ智商測驗並無法充分分辨高度能力與特殊能力、以及聰明與天才之間的不同。此外特曼的研究也被質疑只能反映孩子的學術能力,對於創造力與獨創性等其他方面,缺乏更進一步的探討。
天才與自閉的基因相同
天才的存在有可能讓世界變得不一樣,但至今歷史上有記載的天才卻寥寥可數,因為並不是所有天才,都能發揮潛能,相反的,多數天才終其一生沒沒無聞,有些甚至比一般人更加痛苦。根據近年的研究發現,老天爺送給天才的天賦才能,事實上就像一刀的兩刃。
相對於特曼的研究結果,愛爾蘭三一學院精神病學家費茲杰拉得(Michael Fitzgerald)2005年6月出版新書《藝術創造力的起源》(The Genesis of Artistic Creativity),研究史上多位名人天才的傳記,包括牛頓、莫札特、貝多芬等,結果發現他們多半有“亞斯柏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這是一種較緩和的自閉症,有這種病的人,會有超凡的藝術創造與高超的數學天賦,愛因斯坦也被認為有這種病。費茲杰拉得發現,導致亞斯柏格症候群的一些基因,和擁有才氣洋溢的創意,基因是相同的,兩者之間僅有一線之隔。
此外,天才或資優生普遍要求完美,他們追求卓越、學習快速,但也讓他們在無法盡如人意時,容易受傷害,造成內心的衝突與不協調。這些現象稱為“過度激動”,波蘭學者達柏斯基(Kazimierz Dabrowski)認為過度激動的特徵包括用不完的精力、較敏感的感官知覺、高智商、永不枯竭的好奇心、想像力特別豐富、極端的情緒高低潮。美國心理學者Michael Peichowski也認為,過度激動增加智力和情感的發展,但也會產生衝突與緊張。
除此之外,天才或資優能力未被發掘,是另外一大問題。美國就有學者羅伯特(Robert J. Havighurst)研究指出:被社會發現、培育的資優人才,可能不到一半。而根據美國資優兒童協會估計,被鑑定是資優的學生中,只有35%接受資優教育。
《我的天才噩夢》一書作者凱莉(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共訪談了一百位資優成人,她指出,社會沒有教資優生如何適應成人世界的生活。雖然社會上不乏快樂成功的天才,但許多天才並沒有發揮潛力,甚至完全被社會浪費掉了。擁有獨特珍貴能力的資優者,為了和別人相處,可能隱藏一輩子,“恐懼、被排斥、痛苦的經驗,可以逼使許多人隱瞞自己的能力。”凱莉說。
美國天才教育的實施
美國一位兒童教育專家經調查後認為,美國兒童中,智商高且富創造力的天才兒童總數達數百萬之多,人數雖然不少,但想進入天才班學習仍須透過一定的機制,包括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天賦,主動向老師推薦;或是老師及輔導員首先發現孩子智力突出,主動提出建議並與家長協商。
凱莉強調,社會不該繼續浪費這些人才資源。事實上相較於中國,美國天才教育的發展較早也較普及,教育專家認為,美國的天才兒童總數可能高達數百萬之多。
早在19世紀初,美國就出現了天才教育的雛形,正規的天才教育始于1918年。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美國天才教育體制日漸成熟,已經成為世界上天才教育最普及、研究和從教人員力量最大的國家。美國立法規定,天才兒童有權利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服務。因此,美國公立學校十分重視天才兒童的甄別與特殊教育,基本上所有公立學校都開辦了“天才與資優教育計畫”(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
德州天才教育協會的德雷希女士指出,美國對天才學生的定義與中國不同,天才兒童不僅智商較高、學業成績優秀,而且具有知識面廣、創造力強、領導才能高、思維活躍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許這樣的孩子不一定是全才,但至少基本具備了天才的素質。據德雷希女士介紹,美國一位兒童教育專家經調查後認為,美國兒童中,智商高且富創造力的天才兒童總數達數百萬之多,僅是德州部分,全州公立學校從幼稚園至十二年級總計註冊學生400多萬人,其中天才班學生超過33萬,約占公立學校學生總數的8.2%。
雖然天才兒童人數不少,但想進入天才班學習仍須透過一定的機制。通常天才兒童的發現無外乎有兩條路:一條是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天賦,主動向老師推薦;另一條路則是老師或者輔導員首先發現孩子智力突出,主動提出建議並與家長協商。除此之外,根據教育單位的規定,鄰居、朋友甚至學生本人也都可以提出建議。
這些希望參加天才兒童甄別的孩子,將透過學校或者學區組織的天才兒童鑒定機構,進行智商測驗以及相關考核。鑒定班子除了要全面瞭解孩子的個性、成熟度、以及智力和天資上特殊的地方,還要考察他們的興趣所在、領導能力、協作精神,甚至家庭背景等等。天才兒童的考核過程是公開公正的,由老師和學生家長共同組成,想走後門的家長幾乎是無機可乘。
目前各州政府有專門的款項用於天才教育上,也有部分來自私人捐款和基金會的基金,有些州的教育局還為天才學生設立了專項獎學金。此外,美國還有很多熱中天才教育的人士,他們組織起了很多民間的天才教育機構。比如紐約就有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婦,在朋友們的支持下創辦了一家天才兒童服務公司,專門幫助一些天才兒童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資訊。該公司在美國50個州和海外30多個國家設立了分公司,每年都向50多萬天才少年郵寄該公司出版的圖書。
美國培養天才兒童,決不意味讓這些孩子承受比普通學生更重的學習負擔。學校是針對這些在知識和智力上發展較快、能力較強孩子,根據他們不同需求、智力表現、以及特長方面,提供比普通班學生更深入、更有挑戰性的課程,在深度和廣度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據德雷希介紹,天才班的學生都是些腦子轉得快的人,常人需要老師講解幾遍的問題,對他們來說也許一遍就足夠了。如果一些具有天才潛質的孩子被放在普通班,他們會覺得課程枯燥乏味,從而養成惰性,不利於他們的成長。
在天才班的課程設置上,學校擁有較大自主權,州及地方教育部門通常沒有具體規定。據瞭解,多數天才班主要以語文和數學為主,科學課及社會課方面的內容也很普遍。德雷希認識的一個學生閱讀寫作能力非常強,他寫的詩集和小說不僅文字精美,還都配著圖畫和豐富的立體想像元素。雖然他還在念七年級,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已邀請他去讀該校的暑期課程了。
除了學生人數較少以及課程設置上的差別外,天才班的孩子與普通班的基本沒有什麼差別。他們擁有和同齡孩子一樣的作息安排,一樣豐富多彩的學生時代。值得一提的是,天才班的老師不同于普通班,他們必須接受正式的職業培訓,掌握和瞭解天才兒童的性格和需求、天才教育的課程設置等。各學區天才教育辦公室也會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監督,以保證教學質量。
用一萬種方法看世界
德雷希指出,在美國的天才教育體制下,基本沒有死讀書的書呆子。除了書本教育,天才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是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各種環境,培養獨立能力、團隊精神、創造能力等,甚至培養一個孩子的領導才能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天才班的教育的確能培養孩子的不少能力,但要注意不要因為想進入這個課堂就過分地強調孩子的一些能力,極力推薦他們擠到天才班中,那樣會讓孩子們力不從心。而且,進入天才班不應讓孩子和家長滋生另一種情緒,就是以為進入了升大學的保險箱,每個天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樣,不是每個天才學生都能進入名牌大學,還是得依靠學生自己的努力而定。
哥倫比亞教育學院的心理學者荷林渥絲(Leta Hollingworth)則建議,不要將天賦優異的孩子放在一個不斷刺激他們去成為神童的環境,她不贊同過分使用天才這個字眼,因為這個名指的是具有決定性的改變能力,而對於一個兒童來說事實上是不可能擁有。荷林渥絲還強調,自信是開創一條成功道路的重要因素,但太早面對過多的喝采,無形中卻會破壞他們承擔風險的能力,太多來自外界的期待,也容易使這些早熟的學習者感到氣餒。
檢視許多天才的童年生活,他們所面對的是來自同學的敵意、無止境的孤單、以及一個充滿著書本的家。此外,家人帶給他們的通常是壓力,而非一個提供支持、讓孩子們在其中自我發掘的堡壘。人工頭腦學的創造者維納(Norbert Wiener)本身也是個天才,他11歲進入塔夫斯大學,15歲進入哈佛,他曾寫道,天才兒童必須發展一層相當粗厚的皮膚去抵抗外來眼光,而不是期待這個世界會為他們提供一個聚光燈。
因此,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席蒙頓(Dean Keith Simonton)指出,在落後的軌道上待一會、找個空檔時間、或是真正的去冒險,都是相當重要的事。他深信改革與創造來自於探索罕見或多變的事物,這點能幫助孩子了解到,看待世界時可以有一萬種方法,而世界的可能性也不只一種。
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興趣,量力而行地積極培養孩子學習的靈活性和獨立性,把學到的知識真正用起來,不當只裝一肚子知識的背囊,才是天才教育的真正目的。沒有人會建議在天才兒童的道路上設置更多障礙。當專家們響起警鐘,指出很多聰穎的心智尚未被發掘或被利用,也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想,真正的天才沒有被否決比要,他們只是正在等待時間,有一天他們將為世界帶來驚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