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父亲”的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3-5-22 09:3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看了《孩子的宇宙》这本书,作者是日本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心理治疗师河合隼雄,他的书总能给我很多启发,这一本也不例外,尤其是一个初二男生不上学的例子。

这个例子发生在比较早的时候,孩子不上学了,母亲很焦急,而父亲不太理,只是责备母亲。后来孩子提了条件:只要给我买自行车,就去上学。那个年代,自行车算是比较贵的东西,母亲不愿买,孩子就找父亲谈判。幸亏,父亲并没有即刻粗暴地拒绝他,而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与儿子进行了郑重的两个人的谈话。父亲先是给儿子看了工资单,然后讲明对自己这样的收入来说,买自行车是多么吃力的事。儿子这才知道家里的收入情况,于是反复去自行车店打听,最终以父亲能接受的价格,买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他高兴地骑来骑去,不久,就精神饱满地去上学了。

经过作者的分析,在这个个案中,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自行车,而是父亲,是父亲的“在场”。长期不理孩子的父亲终于出现了,告诉了孩子现实的残酷,并且相信孩子也能应对这样的现实。这对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孩子在父亲的认可,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满足了自己的心愿。而在这心愿中,自行车只是一个象征,它代表着,父亲很重视自己、父亲很在乎自己、父亲真的在关注自己。所以,这个孩子才能做到“高兴地骑来骑去,不久,就精神饱满地去上学了。”他并没有无休止地继续索要,是因为,他真正的需求被满足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很多,但很多家长不愿去真正地面对孩子,去了解孩子的心里到底需要什么,而只是快速地用金钱来满足孩子表面的要求,结果,孩子只能高兴一时,然后是更加的失落,于是又会提出下一个物质上的要求。

孩子只会提物质上的要求,是因为,在他的经验中,只有这种方式能与父母发生联系,能让父母注意到自己。而家长就会埋怨,孩子总是要这要那,甚至贴上“贪心”之类的标签,用“这孩子,没救了!”这样的句子把孩子全盘否定,也有的家长会想不再满足孩子了,要狠心一点之类的。

但不管,家长们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满足了还是没满足,只要家长没能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没能理解孩子内心的情感,最终,孩子都会处在长久的、无法言说的失落之中。

作者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但我却从中听到了孩子心灵深处的呼声:‘我已经给了父亲这么多次的机会,他却一再逃避成为父亲。’”

是的,父亲的角色,决不仅仅是挣钱,他代表着规则、禁忌、权威、秩序……

父亲,在吗?真的,是“父亲”吗?

我们简单谈到了“父亲”这个角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父亲”这个角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何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理、人格发育产生影响的呢?这就要追溯到“俄底浦斯” 期了。

对于“俄底浦斯”情节,很多人都会说:哦——就是恋母情结!但我想说,“俄底浦斯”,实际上是一段关系,一段历程,一段发展,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远远超出“恋母情结”这个词带给大家的印象。

在张宜宏老师组织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的跨国交流”活动中,提到了拉康的关于“父亲的隐喻”的功能,当时说到“如果父性维度不介入母子关系,那么孩子对父亲认同不足,一直处于未分化状态,将是一个具有精神分裂倾向的人。”我想以我自己的理解,来尝试解释一下这个观点。

在孩子进入俄底浦斯期之前,也就是从怀孕开始,到3岁左右,对孩子来说,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与母亲的二元关系,在这段关系中,尤其是早期,妈妈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妈妈,孩子对妈妈是绝对依赖的,同时也认为自己对妈妈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人。孩子最怕妈妈不开心,也希望妈妈始终都能让自己开心。

进入了俄底浦斯期的标志,就是“父亲”的介入,之后,孩子就拥有了另外的一种不同的关系,即与父亲的关系,所谓的俄底浦斯三角关系,就是指孩子与妈妈、爸爸三个人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父亲的介入,当然,是指角色、功能、位置上的介入,是唯一能够帮助孩子脱离妈妈,走向独立的关键因素。

父亲的介入,就是指父亲的在场,即使人不在,角色也要在,位置也要在,而如何能令父亲这个角色进入原本一直很稳固的母子关系呢?这就要由妈妈来引入这个角色了,妈妈对爸爸的话语,表示出尊重的态度,对爸爸制定的规则,表示出愿意遵守,而同时,爸爸也对妈妈表示出尊重,在爸爸和妈妈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样,就能顺利引入父亲的角色。


当孩子发现,妈妈的最重要的他人,并不是自己而是父亲时,孩子当然会感到受挫,而这非创伤性的挫折,带来的不是伤害,而是促使孩子走向独立的动力。孩子会知道,自己并不能给妈妈带来满足和快乐,爸爸才能,或者说,爸爸和妈妈,他们俩才是一伙儿的,而爸爸这人,据妈妈说,他很棒,妈妈很爱他,而他也很爱妈妈。

“父亲的角色”的介入,能够带领孩子进入现实,让孩子看到了一个新的客体,这人与妈妈是不同的,而此时的世界,也与之前不同了,多了一些规则、界限,感觉到抗衡的力量与否定的可能,而与此同时,也能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爱与支持,逐渐地,当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生而为人的职责,并不是要让妈妈保持快乐,这事是爸爸的事儿,之后,孩子才终于能从原来跟妈妈的缠结的关系中,迈出自己的步伐,把目光投向远方,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也就能够拥有自我界限清晰的客体关系模式,而这关系模式,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如果说在跟妈妈的关系里,孩子感受到的是温暖、理解、包容,那么,在跟爸爸的关系里,孩子体会到的将是规则、秩序、抗衡、边界、力量、否定。这母性的功能和父性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缺一不可。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一直不能被引入,那又会怎么样呢?

这样的话,孩子就无法独立,因为父亲角色的缺席,必然导致妈妈的过度焦虑,而当丈夫不能有所分担时,妈妈自然就会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成了妈妈的全部希望。

所以,这个孩子,就会一直承担着让母亲满意的功能,不管是学习成绩、自理能力、待人接物、作息习惯,还是什么别的方面,孩子一定会主动承担起让妈妈开心的责任,他会无法放下妈妈,他的内心,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给予的力量而逐渐枯竭,而他的关系模式,也只能停留在自我界限不清的与妈妈的二元的“自体-客体”关系阶段,而无法继续发展成熟,这样的关系模式,也将伴随孩子一生。

结果呢,有可能,这个孩子有很大的情绪负担,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学业,总是忧伤地发呆;有可能,这个孩子形成极端的“假我”,在取得了许多许多成功之后,仍然觉得空虚;还有可能,在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因为内在没有力量,所以无法处理而导致崩溃……

那么,有些妈妈说了,我也知道父亲很重要啊,我也想帮他在孩子心里竖立权威形象啊,可他就是什么都不行啊!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虽然,具体细节要具体分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下一篇“浅谈父亲的角色(三)——父母之间”中,来讨论一下这些现实的困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6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