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催眠术、《周易》、ETC疗法与心理学(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9-15 09:4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apo 于 11-9-15 09:54 编辑

.
                                                        第一章:“催眠术”与心理学 第五节催眠术在心身医学中的应用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身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心身医学就是专门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根据这一定义,心身医学研究的疾病是,病因包括(甚至主要是)心理或社会因素,而疾病的症状是躯体的。简言之,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中医这方面的观点提出得较早。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1930年代美国精神科医生Dunbai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身医学会,并主编出版专业杂志,Alexcmder提出了七种有特定心理因素的躯体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皮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七种病成为最早确认的心身疾病。随后,心身医学更广泛的被人们接受,以致促使整个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中介机制,不作专门研究,只作简单的介绍。
     情绪与躯体功能。积极情绪对人的生命活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如愤怒、怨恨、恐惧、焦虑、忧郁和痛苦,是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功能失调,进而造成某些器官或系统发病。早在19世纪,有人通过对手术后胃瘘的观察,发现情绪变化与胃肠功能的联系,1922年,有人发现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器官功能。其中胃是最能体现情绪的器官之一,消极情绪抑制胃功能。忧愁时眉头皱起来了,眉头变形了,其实这时胃也皱起来了,也变形了,所以吃不下饭,甚至恶心呕吐,只是我们不象看见眉头皱起来一样看得见胃皱起来变形。平常人们说“这事恶心人”、“愁得吃不下饭”都是有根据的。情绪对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陈代谢和内分泌也都有类似关系,如当一个人暴怒时自己可以感到血往头上涌,别人可以看到他颈上血管胀满,这时一定血压上升,心跳加快。愤怒时还会肌肉紧张,呼吸迫促,恐惧时尿频(吓尿了)。望梅止渴可以说明心理刺激方法可以引起唾液分泌,这还是外分泌,人感觉到了口生津液,内分泌也会发生变化,只是分泌到血液中了,人没有感觉到。如甲状腺分泌过多,终于患了“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
     性格与心身疾病。1935年Dubar就认定八种疾病与性格有关。如冠状动脉梗塞、心律不齐、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富有闯劲,雄心勃勃,竞争性强,爱显示才能的A型性格者易发生冠心病。实验室发现他们胆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较一般人高,使他们心脏活动异常,诱发冠心病。而消化性溃疡患者比较被动,好依赖,顺从,不好与人交往;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性格宁静、敏感、情感不轻易外露等。
     生活事件与心身疾病。如果一个人有重大生活事件,可能造成这个人生病,如丧偶、离婚、失业、退休、被盗、失恋等。W.A.Greene研究了当时尚未列入心身疾病的淋巴肉瘤、白血病、何杰金病,在起病前大都有心理创伤。病情恶化与患者的损失感(真实的或想象的具有危胁性的)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亲人丧亡、人际关系紧张或破裂。还有报告,在配偶死亡后,存活一方的死亡率和冠心病患病率都有增高。Parkes等观察英国一组寡妇,在丧居6个月内主要死因是冠心病。
     另外,个体易感性(如是否情感脆弱)、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同样生活事件有人缺乏亲友支持)对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也有关。
     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植物神经系统。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人的植物神经,而植物神经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器官(如附图),心理刺激增强,可使植物神经活动过度、长久紧张,引起器官功能甚至实质变化。
     第二,内分泌系统。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内分泌变化(实际上外分泌也会变化,如上述望梅止渴),而内分泌物有不同的生理作用,进而引起不同的生理变化。此外,植物神经的传导依赖于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有些就是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活动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
     第三,免疫系统。动物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下,血液中肾上腺素水平上升的同时,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巨噬细胞活动减弱,T细胞成熟速度减慢,致使机体对疾病抵抗力下降。
     从以上对心身疾病病理的介绍,我们可知,心身疾病有心理因素作为重要病因。而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学技术是可以改变心理状况的。那么,催眠术对心身疾病有效。
     按照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订的分类方法,心身疾病有以下几类:
    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多汗症、慢性荨麻疹、湿疹;
    2.肌肉骨骼系统的心身疾病:腰背痛、肌肉疼痛、痉挛性斜视、书写痉挛;
    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神经性咳嗽;
    4.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高血压、偏头痛、低血压、雷诺氏病;
    5.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
    6.泌尿生殖系统的心身疾病: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出血、性功能障碍、功能性不孕症;
    7.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氏症;
    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
     其他按学科分属于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有美尼尔氏综合症、咽部异物感;眼科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口腔科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痛、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有肥胖症、癌症等。
     对以上疾病,从理论上说催眠术有效。当然催眠术应用于医学,总的来说经验还不算丰富。这个人说催眠术不能治某病,换一个人不一定不行,因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经验不同,技术熟练程度不同,或者是钻研方向不同。根据疾病性质来进行推理,心身疾病原则上能用催眠术治疗。
    催眠术在心身疾病治疗中的一般步骤是:
    1.揭示患者的心理遭遇,特别是潜意识情绪,认识这一情绪对疾病的意义(患者的评价),这既可能对患者起到渲泄作用,也可帮助催眠师(作为心理治疗师)理解这一疾病。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些潜意识内容可致患病。若把这些潜意识完全引导到意识层面来,渲泄出来,潜意识致病因素就被瓦解掉了,症侯(疾病的症状)自然会消失。精神分析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就是这样的:经过分析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潜意识(渲泄,肯定达到意识层面)。
     当然催眠状态下他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情绪,最直接的是让催眠师了解了他为什么生病。因患者还处于被催眠状态,醒来后可能记不起来自己已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遭遇、情结——催眠时想起来了,说出来了,醒来后又想不起来了,仍在潜意识中——但它已让催眠医师看到了,催眠师有了努力方向,可以提示患者回忆潜意识中的创伤性经历。
     2.改善患者的情绪。前面说过,恩格斯已发现催眠醒转后有生气了,这就是情绪的改善。例如一个人心情不好,可以通过催眠术制造一种属于幻觉性质的喜庆或宁静的场景、气氛,去感染患者,让患者沉浸到这种喜庆或宁静的气氛中,改变他的情绪。
    第一,治疗哮喘。
    “外不治癣,内不治喘”,可知哮喘在生物医学模式下是多么难治。因为哮喘是心身疾病,采用心理技术治疗可能比生物化学疗法更有效。
    下面这一病例引自马维祥先生。
     孙xx,64岁,男,退休工人,性情急躁,主观固执,不甘示弱。哮喘发作已五年,消瘦,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胸闷气阻。哮喘发作严重时不能平卧,连服用氨茶碱也失去作用。气候变化、感冒或情绪激动均可引起发作,经内科诊断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催眠状态下患者回忆起五年前与儿子发生矛盾争吵不休,遂开始胸闷气急而发生哮喘,认为哮喘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还是气出来的。要求儿子迁居未能实现,又受到妻子的反对,为此终日郁闷。每当气候突变或感冒时就显得焦虑不安,顾虑重重,唯恐一口气喘不过来会死去。
     在催眠中首先从改善焦虑忧郁的心情着手,指出其个性上的缺陷,提高社会适应性。然后针对呼吸困难的症状予以暗示:“你在催眠状态下呼吸渐趋平稳、深沉,你正处在轻松、舒适而安宁的状态之中,你呼吸着林海溪流边的新鲜空气,舒适极了,胸部放松,全身变得轻松了,心情舒畅极了。”“现在熟睡吧,睡得越深越轻松。”“你现在情绪愉快了,焦虑和抑郁都已消失,醒来后焦虑和抑郁将不会发生,不会影响你的呼吸,任何气候变化也不再起作用,不会引起哮喘了”。催眠治疗一次后患者感到胸中窘迫感消失,睡眠改善,梦境减少,情绪愉快。连续治疗三次后哮喘明显减轻,后教会患者自我催眠,哮喘发作基本控制。
     讨论:1.患者每次发作都有机遇性原因,如气候变化,感冒或情绪激动,但基本原因仍是心理性的,不能因为看到了机遇性原因而忽视心理原因。
     2.在催眠中经提示患者回忆与儿子冲突引起第一次胸闷哮喘,此后矛盾未处理,埋在了心底,这对于患者,特别是对于医生正确认识疾病都有好处。但需要指出,有时患者讲的原因不一定是“基本原因”,也不一定正好是第一次“胸闷哮喘”,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只能作为参考。
     3.在催眠状态下制造了一个幻觉,林海溪流边呼吸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改善情绪。但是,这里抽象用语多了,如“焦虑抑郁消失了”、“心情舒畅极了”等,患者理解了吗?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抑郁?什么是舒畅?需考虑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况且“林海溪流边”太简单了,恐怕还不足以在患者眼前呈现一个声景,若能细致描写才好,应更加形象化。不论让他舒畅,让他心旷神怡,让他心境平静,呼吸平稳,只要、只有创设一个环境、场景,他就会、他才会舒畅,心旷神怡,呼吸平稳。
      第二,镇痛
      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和非常重要的病理现象,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和情绪体验。人们所能认知的最低疼痛体验称为痛阀,其大小除因疼痛部位而异外还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关。
      主观因素。不同性格,当时不同的情绪或精神状态,过去对疼痛的经历或体验等均可影响对于疼痛性质和程度的评价。如对于分娩的痛感,若是非常希望得到这个孩子,那么孩子的妈妈在分娩时不觉得难以忍受地疼痛。相反,如果这个孩子的出生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如未婚先育),那么孩子的妈妈在分娩过程中会体会到疼痛的痛苦。
      客观因素。不同的环境,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均明显影响到疼痛在诊疗过程中评估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一个婴儿,在注射时他会感到疼痛而哭叫,但是,拔掉针头不久就恢复正常。给他做一个小手术后,他会很快忘记或根本不了解伤口,恢复了正常,不感到疼痛难忍。但对一个成年人,他见到或想象伤口的样子,不敢动,不仅脸上保留了痛苦的样子,腿也不敢活动了,腰也不敢直了,实际上也会体验到口子缝合线处疼痛。小孩没这些想象和体验。
      疼痛所具有的主观因素,使我们相信作为心理技术的催眠术对镇痛有效。实际上也是这样。1846年苏格兰一位医生报道,催眠麻醉的有效率达80%。催眠麻醉比药物麻醉保持时间更好控制,(手术不完就让他再睡一会儿)而且没有药物麻醉的毒副作用。
      马维祥先生介绍,对一肺癌伴肺气肿的病人施行肺叶切除,在深催眠状态下,让患者想象在冰水中感到麻木状态,患者立即沉浸在这种体验中。南极、企鹅、冰山、大风,当医生用手术刀切开他胸膛,剪断了肋骨时,患者只感到医生用铅笔在他胸部划了一下。手术中患者仍与催眠师保持交谈与密切合作。术后,患者自己从手术室走回病房,连续处在疼痛被“过滤”的状态。
      催眠止痛时的暗示语可直接下达。如对于手臂烧伤的患者,在催眠状态下直接暗示:“催眠能立即消除疼痛。你现在已经感到手臂发冷……越来越冷……麻木了,没有感觉了……好,没有感觉了”。简短的暗示往往能收到奇迹般的止痛作用。为了保持无痛的感觉,还可暗示,“催眠醒来后仍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真的在催眠醒来后也不疼,这就是后催眠效应,使催眠达到的效果在催眠醒来仍保持一段时间。
      第三,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是,嘴歪眼斜,说话不清,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平坦,舌前味觉消失,有时耳内疼痛。影响病人情绪,十分痛苦。
      催眠治疗可以暗示患者想象面部发热,肌肉已运动自如,并反复暗示,让患者体验,指令他面部做各种动作以锻炼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同时予以提高情绪、改善心境的暗示。
      一患者面神经麻痹已二年余,经各种治疗均未收效。在深催眠状态下暗示:“你已来到洗衣间的烘房中,面部和全身一起发热,面部感到越来越热,开始热得发红了……发红了……出汗了”,让患者体验。“体验一下,面肌开始抽动,面部肌肉开始紧张了……紧张了”,“你现在能鼓气,吹口哨了,试一试”,并用手在患者面部做象征性按摩。醒后面部潮红,以后不感到面部发冷了,面肌板紧(原为松驰),麻木感减轻。隔日一次治疗,五次后面肌开始抽动,眼裂变小,口角左右对称。再施自我催眠,每日二次,最后康复。
      第四,癔症性躯体障碍
      癔症的躯体障碍可表现为心血管、呼吸、消化、生殖、内分泌、运动或感觉器官等各系统的躯体症状。常见的有腹痛、呕吐、背痛、关节痛、四肢痛等,女性患者常诉月经不调、过多等。临床诊断标准涉及此症状有37项之多。华西医科大学黄明生教授指出,癔症可摸拟许多疾病的症状。还有一种现象,称作“病理性熟路反应”,一个人在某种情景下患过某种疾病,出现某种症状,随后出现类似情景(外界的类似情景或内心类似的情绪体验)就会再次出现这一症状。俗话说“一次癔症,终生癔症”,也是这个意思。只要诊断为癔症,往往可以用催眠术立竿见影地治愈。
     如癔症性失明(“眼急瞎了”多属这种情景)、瘫痪等,对癔症性失明患者进行催眠,达到催眠状态后,伸出指头,患者能立即指出是几个指头,拿一件东西,他立即能看清是什么东西;让瘫痪者起来行走,甚至跳跃,他也一定能做到。这都是很容易的,《圣经》记载耶酥让瘫子行走,瘫子就起来走了,这不用催眠术,仅是耶酥自己强大的权威暗示作用就可做到,我们一般人没有那么大权威暗示,只有用催眠暗示了。一些人很迷信,那么在他的心中,神灵一定有很大权威,令他敬畏,神灵对他就有权威暗示力,所以,对这些本身敬畏神灵的癔症患者,确有用神灵方法治愈,如果患者没有对神灵的迷信,敬畏,则可用催眠术暗示治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7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