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4-5-3 13: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第10卷 论著

作者:李一云 陈德沂 季建林

单位:李一云(212001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陈德沂(212001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季建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双相抑郁;单相抑郁

  摘 要:目的:探讨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临床特征的区别。 方法:收集单相抑郁症患者32例,双相抑郁症患者40例,从临床的角度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多见焦虑、自杀行为;而双相抑郁却以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治疗上单相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疗效明显优于舒必利,而对双相抑郁症病人舒必利与抗抑郁剂同样有效,且舒必利有药物副反应小,不易转躁的特点。 结论:舒必利可作为双相抑郁症病人的首选药物。临床特征有助于对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鉴别及治疗。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linical features of bipolar and unipolar depression

Li Yiyun Chen Deyi Ji Jiangling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jiung,Jiangsu 212001)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features between bipolar and unipolar depression. Method:Thirty-two patien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and 4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were recruited for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Results:Anxiety and suicidal behaviour were more common in unipolar depression, whilst psychomotor retardation was more prevalent in bipolar depression. Antidepressant di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sulpiride in unipolar depression, but they were equally effective in bipolar depression.On the other hand, sulpiride had fewer side effects and less propensity to induce a manic-swing. Conclusion: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on differ in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to psychotropics. Sulpiride is especially useful in bipolar disorder.

  Key Words:Unipolar depression  Bipolar depression

  全国情感障碍亚型家系研究协作组从单相和双相抑郁症患者的遗传效应及方式上进行研究,结果提示两者可能属异源性疾病[1]。现从临床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了对照研究,以便揭示各自的临床特性及对治疗的反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双相抑郁组为我院符合CCMD-2-R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共40例,Hamilton抑郁量表17项(HAMD)>17分,平均年龄(29.3±32.6)岁;平均病程(3.6±4.9)年。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以舒必利或阿米替林治疗。以上各项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单相抑郁组为符合CCMD-2-R单相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共32例,HAMD评分>17分,平均年龄(32.9±7.9)岁,平均病程(3.1±4.1)年。随机也平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舒必利或阿米替林,以上各项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HAMD分值间也无显著差异(P均>0.05)。

  1.2 方法

  按就诊先后顺序,对患者编号依次进入8周的临床对照研究,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停药两周作为清洗期。舒必利从0.2g/d,阿米替林从25mg/d开始;1周后达治疗量为舒必利0.8g/d,阿米替林150mg/d;最大量舒必利为1.2g/d,阿米替林为250mg/d。除服用舒必利有失眠者给予泰尔登25~50mg/d,双相抑郁合用锂盐1.5g/d(血锂浓度为0.7~1.2mmol/L),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2 结果

  2.1 单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临床资料比较

  单相抑郁组发病前半年内有诱因者12例(37.5%);双相抑郁组6例(15.0%),表明单相抑郁病前有诱因者较多(χ2=4.8,P<0.05)。

  单相抑郁组多见焦虑及自杀行为,而双相抑郁组则以精神运动迟滞突出。见表1。HAMD评分,单相抑郁组平均为(21.8±5.0),双相抑郁组为(19.1±3.2),提示两组抑郁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t=2.8,P>0.05)。

表1 两组抑郁症状比较[例数(%)]

  单相抑郁

  (32例)
双相抑郁

  (40例)
χ2 P
抑郁情绪 26(81.2) 31(77.5)  0.15 >0.05
焦虑 21(65.6)  8(20.0) 15.38 <0.05
自杀行为 21(65.6) 10(25.0)  4.01 <0.05
精神运动性迟滞  2 ( 6.3) 10(25.0)  4.50 <0.05
睡眠障碍 29(90.6) 34(85.0)  0.51 >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单相抑郁组32例患者平分为两组,一组先服舒必利,另一组先服阿米替林,维持4周,然后交叉使用,中间留有15天清洗期。采用HAMD评估,减分率>50%为有效,反之为无效。舒必利组有效4例,无效12例;阿米替林组有效15例,无效1例;经McNemar检验,χ2=8.33,P<0.05,表明单相抑郁舒必利疗效差,阿米替林疗效好。

  双相抑郁组40例患者平分为两组,一半病人服舒必利,另一半病人服阿米替林;从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TESS)比较表明:双相抑郁组舒必利与阿米替林治疗几乎同样有效,但三环类药物副反应较舒必利大。见表2。

表2 双相抑郁组舒必利与阿米替林疗效比较(±s)

  舒必利

  (20例)
阿米替林

  (20例)
t P
起效时间(周) 2.1±1.5 2.5±1.2 0.12 >0.05
症状改善时间(周) 3.9±2.3 3.7±2.0 0.22 >0.05
药物副反应(TESS) 2.5±2.7 4.9±2.8 2.81 <0.05

  2.3 在双相抑郁组中服用阿米替林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虽均合用锂盐,出现躁狂发作5例,转躁人数占25%,其中4例诊断为药物所致的躁狂发作,抗抑郁药停用后,躁狂症状在1周左右迅速消失[2]。而舒必利组未发现转躁病人,经精确概率法统计,无显著差异(P=0.12)。

  3 讨论

  从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临床资料表明,单相抑郁患者病前诱因多见,生活、家庭、工作的不顺利则更多地诱发单相抑郁的出现,临床症状更多地表现为躯体性焦虑、自杀企图;而双相抑郁患者多表现为精神运动性迟滞。上述的特征一方面有助于临床对两者的鉴别;另一方面从治疗的角度上来看,单相抑郁的患者更侧重于心理疏导,及时纠正焦虑情绪,预防自杀;而对双相抑郁病人更需要首先通过药物改善其抑郁症状。

  夏友春等[3]曾提出,舒必利对抑郁症治疗效果好。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相抑郁对抗抑郁剂有效,而对舒必利治疗反应差;双相抑郁舒必利与抗抑郁剂同样有效。可能与夏友春等收集的病例中以双相抑郁为主有关。本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舒必利在双相抑郁中的作用,而且副反应小,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转躁病人。虽然在双相抑郁症病人中服用阿米替林与舒必利的两组转躁人数的对比研究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较小有关。但在服用阿米替林的20例患者中,就出现4例药物所致的转躁,其发生率高达20%,也足应引起临床的注意。

  Markar等[4]采用锂盐来预防双相抑郁的转相疗效差。王东波[5]在抗抑郁剂所致的躁狂状态与躁狂症的比较研究中证实了双相抑郁使用抗抑郁剂所致的躁狂状态发生率高达35%。有文献报道[6],使用三环类药物易引起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型及混合状态。而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药物既有抗抑郁作用,又可避免转相,仅有文献报道氨苯丙铜诱发躁狂的机率小。本研究结果表明,舒必利对单相抑郁疗效差,临床不宜选用;而双相抑郁可首选舒必利,它不仅可达到抗抑郁效果,而且有不易转躁的优点,可减少复发机率。

参考文献

  1.全国情感障碍亚型家系研究协作组.单相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效应及方式的对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199

  2.张心保,侯钢,孙静,等.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同亚型的预后比较.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44

  3.夏友春,陈德沂,严善明.妄想性抑郁与非妄想性抑郁的治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3,3:73

  4.Markar HR,Mander AJ.Efficacy of lithium prophylaxis in clinical practice.Br J Psychiatry,1989,155:496

  5.王东波.抗抑郁剂所致的躁狂状态与躁狂症的比较.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92

  6.于建新.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113

收稿日期:1999-04-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7 10: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