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经症的一些人格素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5-12 15:2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惑是一种混乱而不明确的自我评价。自惑的人不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与性格特征,在事业与生活选择中或是过高估计自己,或是过低估计自己;不是选择了太低的目标,从而得不到满足,就是选择了力不从心的目标,屡受挫折;目标不稳定,努力不持久,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人,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才合适。他们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山望着那山高”。情绪也随着行为目标的变换而变化,忽高忽低,对前途感到迷茫困惑。幸运的成功可以使这类人的自我评价不切实际地膨胀,偶然的挫折又可让他们自卑自贱,一顺不振,身心也因在这种自我困惑的反复折磨中受着日益沉重的压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5-21 10:13:48 | 只看该作者
自卑还是自负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有许多人一边对别人表现出颐指气使的姿态另一边却又常常为自己比不上某一个人,哪怕是一点点,而苦恼万分;有些人既觉得自己比谁都优越但又十分在乎周围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常常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哪怕是一点不好的评论而垂头丧气。那么究竟他们是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卑者,又或者说怎样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有自卑情结?

    一个人是否具有自卑感并不是通过什么硬性的指标可以作为量化和评价的。事实上每一个神经病患者都有自卑情结。想要以自卑情结的有无来将某一个神经病患者和其他病患者分开,是绝对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只能从使他觉得无法继续生活面临的情境种类,以及他的努力和活动的限制,来将他和其他病患者分开。如果我们只告诉他:“你正遭受着自卑情结之害”,这样根本无法帮助他增加勇气,因为这就等于告诉一个患头痛的人:“我能说出你有什么毛病。你患着头痛病!”  
      更加与常理相佐的是,有许多神经病患者如果被问到他们是否觉得自卑时,他们会摇头说:“否”,有些甚至会说:“正好完全相反。我很清楚:我比我四周的人都高出一筹!”所以,我们不必问,我们只需注意个人的行为。在他的行为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采用什么诡计,来向他自己保证他的重要性。   
    例如,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傲慢自大的人,我们能猜测他的感觉是:“别人老是瞧不起我,我必须表现一下:我是何等人物!”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在说话时手势表情过多的人,我们也能猜出他的感觉:“如果我不加以强调的话,我说的东西就显得太没有分量了!”  
    在举止间处处故意要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我们也会怀疑:在他背后是否有需要他做出特殊努力才能抵消的自卑感。  
      这就象是怕自己个子太矮的人,总要踮起脚尖走路,以使自己显得高一点一样。两个小孩子在比身高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行为。怕自己个子太矮的人,会挺直身子并紧张地保持这种姿势,以使自己看起来比实际高度要高一点。如果我们问他:“你是否觉得自己太矮小了?”我们就很难期望他会承认这件事实。  
    自卑感表现的方式有千万种,或许我能够用三个孩子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当他们站在狮子笼前面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颤抖的声音说:“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已经感到自己所处的劣势,但是每个人却都按他的生活风格,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出他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5-29 16:23:35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心理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各样的人身上,比如说,德才平平,生命仍未闪现出“辉煌”与“亮丽”,往往容易产生“看破红尘”的感叹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以至把悲观失望当成了人生的主调;经过奋力拼搏,工作有了成绩,事业上创造了“辉煌”,但总担心“风光”不再,容易产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一去不回头,往往容易哀怨岁月的无情和生发出红日偏西的无奈……这种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锁,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真是害莫大焉!  
  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别人看得起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又说:“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析自己的长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似乎是谦虚,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估价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阴影的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戴朵花,自己给自己发锦旗,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培养出像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 本帖最后由 华人心语 于 07-7-14 09: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7-14 09:02:18 | 只看该作者
克服自卑心理


  谈起自卑,可能会勾起你童年、青年时代自卑阴影的回想,。自卑是什么,每个人都会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定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是否还觉得不如别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1870年,维也纳一个商人家里出生了一个叫阿德勒的男孩。由于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看到哥哥健康活泼,使他自惭形秽,童年生活让他感到自卑、不幸。成年后,经过努力研究,他认为:“由于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后来阿德勒在这方面的学说使他名声大噪,最终确立了他的“个人心理学”。历史上许多杰才、伟人都曾与命运抗争过,最终作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杰才也好,伟人也好,普通人也好,人们生活在这大千世界,只有地域、文化、种族的不同,而没有谁优谁劣,谁好谁坏之分。人们的心理过程、心理潜力大致都是一样的,有些人能成为音乐家、画家、科学家等等,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取向不同,机遇与自身努力不同,即使你不成为什么家,你某方面的智力可能会有独特于别人的优势。其实,纵使一个人在器官上没有缺陷,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这样或那样不如别人。但这种自卑并不一定是坏事,往往这种自卑感,会促使你要优于他人,追赶他人,这也是阿德勒所说的“补偿作用”,它决定了人们今后的行为趋向。换一个角度讲,如果人人都有自卑心理,那么你的自卑只是和别人的程度不同而已,也许你的“弱势”在别人眼里并不算什么,那你自己何必把它无限放大呢?

  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对人们作出忠告,我们自己有时也会对自己发出信息,但不论忠告还是信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你的自信,只要我们认清了自己心理是健全的,那么对自己所追求、所喜爱的事物,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懈地追求,用自己的优势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特长。

  作为健康、健全的人,真正产生自卑感的年龄是在他更多的接触社会时。一个人要想优于他人,追赶他人,只靠日后的补偿,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讲,稍嫌晚些,最好能从童年开始,家长就能给他找到生命的火种自信。不管今后是否成功、成材,至少他可以远离自卑,成为一个健康、高尚的人。

如果你真想摆脱自卑心理,不妨用以勤补拙、扬长避短,读一些名人传记,停止对自己的贬低等办法,使自己获得真正快乐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7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