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看自卑——强迫症的一个重要成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10-22 15: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几年对强迫行为做了很多思考,后发现自卑原来也是强迫症的一种,十一过好就借着自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强迫行为相通,希望能为论坛的同路人提供些许参考,全文如下:
我看自卑的起源
起源
记得看过一句话:“人的行为只有俩个根本驱动力,一个是获得快乐,一个是逃避痛苦。”作为一个资深自卑者,因上述的原因,这几年逐渐想换个状态,做了很多尝试,有一些心得,就想着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我尽量言简意赅,但真怕无此掌控能力,感觉TL;DR(Too long; Didn’t read)的见谅了,或者就索性“懂的入”吧。
我不是心理科班出身,看过的资料也有限,来自自己和旁人的经验也不够广泛,所以标题加了“我看”,表明多数是我个人的意淫。所谓“我们日思夜想的事终究会被某个人一语道破”,假使我的陋见能带给即使很少人些微的参考价值我也知足了,同时也非常期待多数人能反馈意见建议!
先装装门面,引用名人字句二条:
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莎士比亚:“事物没有好坏,是我们的思想制造了好坏。”
这俩句不仅是装点,更是本文的基调,我将以自卑者的身份尝试着说明自卑产生的前提和其好处,从有用性角度来说明自卑行为的合理性,而平常语境下人们所谓的自卑的坏处也只是其好处的副作用,或者是其好处的另一面吧。
事物皆有好坏的一面,我们的选择都是利弊权衡的结果(所谓利弊、好坏都是主观的,一如莎翁所言),选择自卑是因为基于自卑者的个人情况,自卑的好处大于副作用,仅此而已,自卑者千万不要难为自己,东施效颦自信者没意思的,等你对自卑利弊的认知有改变后,你自然会做出最佳的选择,我总是认为“任何人的任何选择都是最佳选择“,如果旁人不苟同,那是因为他以自己的认知来衡量你的选择而已,如果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认知,那则他是非常智慧的人,可做参考,如果只是就事论事的大谈“你要自信啊”云云,无视之。
我想采取开门见山说我的看法,然后再就关键点展开说明的叙述方式。我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有限,可能我认为比较清晰的表述却对自卑者过于露骨而生不快,若如此请记住,我曾经、现在且在未来永远是一个自卑者,我的每句话都有我自己趟在你的前面,表介怀。
以下是我对自卑的看法:
自卑就是假装强势或可怜,渴求认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卑者从幼年开始就没学会如何自我接纳,灵魂力量不足,自我标准严重弱化,靠旁人的反馈来评价自己,为了迎合旁人的标准——必然是十分变化无常的,导致不知道如何在不同的人群中、不同的场景下表达想法、输出情绪、调节肢体动作等等,这一切都会形成严重的社交焦虑和恐惧,为了解决这种焦虑和恐惧,就选择了自卑这个工具,遵循俩条路径获得安全感:
1、示强:充分展示灵魂之外被广泛接受的附属物的优势——长相、身材、打扮、收入、职位、学历、客观真理等等,希夷旁人的认同,或压制旁人的挑剔(我做的足够好,懂得足够多,你凭什么挑剔我…切);
2、示弱:充分将自己的弱点、缺陷及时曝露给旁人,把无法接纳自己的原因归咎于附属物的“所谓“弱势——长相、身材、打扮、收入、职位、学历、客观真理等等,借助道德体系的规则(比如谦虚),通过精神自残逃避旁人的“挑剔”(我的自卑是因为我的缺陷,我自己都说了,你还怎么挑剔我…)。
就我的表述,展开如下几项内容,题目很大,我仅描述我理解的部分。不一定所有人都想看,我把以下几个部分简述一下,方便看官选择性阅读:
1、人的行为是一致的,自卑行为源自自我保护,所有人都有,不要看成病态;
2、关于人自我接纳体系的建立是依赖旁人的;
3、关于自卑的示强行为,自卑、自信者都追求优势附属物的不同动机;
4、关于自卑的示弱行为,人际道德控制的原理;
5、附录1、2简述了自我接纳的训练和内向的起源,参考阅读。
人的行为很少质的差别,多是量的差异
就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学家曾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如自我意识、语言、使用工具、进行非繁殖目的的性行为等,不一而足,但不幸的是,所有这些定性指标都被证伪了,我们发现人类从来不独占一种行为,我们只是在每种行为上都比动物做的更深入。或者借用斯大林描述军队力量的话——量也是一种质,那么二者就合一了,呵呵。
同理,自卑行为也不是自卑者独有的,它都脱胎于人的基本行为,只是在深度、广度上超过正常的量级。之所以提及此点,是因为本文提到的很多自卑行为也会出现在其他人群身上,为免看官困扰,特此说明。
就像上述的“示强”、“示弱”,即是人类共通的行为方式,都是控制其他个体行为的方法。示强部分,所有人都会在意身外之物,自信者用以获得成就感、存在感(偏主动选择),自卑者用以获得安全感(偏被动选择)。示弱部分,利用群居动物的道德规范来使旁人很难挑剔自己,确有不战驱兵的调调,实则是道德控制的手法,后续关于道德对人的控制部分会进行更多说明。
关于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个挺抽象的概念,心理本就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在,那又如何说明呢?如果能用我们熟知的事物做类比,那应该要容易理解得多,我发现一个很好的类比对象——照镜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脸,所以我们照镜子,整理头发、衣领,检查面部清洁,扣扣鼻孔[坏笑];同理,我们也看不到自己的灵魂,但此处镜子却帮不上忙,所以我们需要从其旁人的的反馈中看自己,看自己的说话、表情、情绪等是什么样子的(对着镜子的静态练习毕竟不同于实况),这非常类似于照镜子,在此过程中个体可以形成并固化“自我接纳”体系,所以自我接纳的起点必须依赖旁人接纳,我们身边人的反馈会影响我们的生命表现。禁不住要说说下面的故事:
让•保罗•萨特的戏剧《密室》中三个主人公相处的情节很能说明人的脆弱,人际接纳与否给人带来的痛苦。女主1号是个色情狂+溺婴犯,为不暴露婚外情,溺死了私生的女儿,被判死刑,其内心拼命渴望男人的关注;女主2号极为强势,抢了弟弟的女朋友并杀死了弟弟,又被新女朋友用煤气毒死;男主懦弱,本是革命记者,被捕后迅速叛变,终难逃一死。他们都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死后被判入地狱,进入同一个房间。房间很好,完全不是圣经里描述的地狱形态,就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大客厅,有沙发、壁画、火炉等等,从窗口还能看到人世间与自己生活过的人和事,但…却缺少很平常的一个东西——镜子,另外还有一个有些奇怪的道具——刀子(没有食物水果,因为不需要吃东西)。女主1拼命勾引男主,男主自然也很受用小鸟依人的她,女主2则特别想要女主1,女主1自然没兴趣,女主2就因嫉妒而抓住男主的懦弱过往攻击他,因为没有镜子,每个人都只能从他人的反馈来评价自己(这应该算隐喻),他们扭打成一团,因为愤恨拿起刀子还想杀死另一个已经死了的人,自然是徒劳,3人就这样痛苦相处着。虽然地狱有规定每个人有俩次调换房间的权利,可真的当他们无法忍受叫来看守时却又退缩了,因为不知道另一个房间的人是否真的更好相处,故事就这样无休止的延续,个体面对旁人反馈时永远存在的不安、恐惧活脱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所谓存在主义的“他人即地狱”。
这个结论太残酷,我不愿完全接受,但我还是认为人和人的不接纳应该是人际关系的主要形态,而接纳则是有较强附加条件的,类似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帝安排我们和家人共享相近的基因、共度漫长的家庭生活,应该就是着眼于相似的人更容易相互接纳,试图在这个过程中让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健壮的“自我接纳”体系。如果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家人之间接纳不足,就给孩子自我接纳体系的建立埋下了脆弱的隐患,人在婴儿早期是完全把自己和妈妈看成一个人的,稍后会把父母的喜怒哀乐都归结到自己的表现优劣,君不见自卑者只要感觉旁人不接纳自己就拼命检讨,看起来都是成年人,但也许心理的一部分还停留在婴儿期。自我接纳不足是包括自卑在内的一大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在成年之后又很难修正——“小孩子的心灵就像未干的混凝土地面,掉上去任何东西都会留下永久的印迹“。
关于灵魂和附属物(示强)
有太多的鸡汤帖,以各种视角讨论灵魂和身外附属之物,无论我们的生活如何被附属物所裹挟,我们还是承认灵魂的中心地位。我信奉80/20准则,我相信人际接纳80%取决于个体灵魂的匹配,20%取决于附属物的匹配,有个帖子《聊得来很重要》就通过两个爱情故事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写过很多故事,也越来越明白,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有话说。很久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容易达到的标准,后来发现这是世上最难的标准,甚至远高于物质的硬性条件。两个人在一起说话,说废话不会腻,不说话不尴尬,太难。”
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其他的人际关系都是适用的。那么如果一个人不愿正视自己的灵魂,而刻意关注附属物的优劣,那就必有隐情了。
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某人因为受伤,无法自己站立行走,只好借助拐杖、轮椅出行。类似的,对于一个自我接纳不足的自卑者,就会下意识依赖外在附属物的优势——长相、身材、打扮、收入、职位、学历、客观真理等来支撑自己的灵魂,来与旁人交互,希望在这些方面做得足够好来获得旁人的认同,或当旁人挑剔自己时,进行强势压制。
      其实,其他人群也是很在意自己在这些附属物上的优异表现的,也是希望旁人因自己的成就夸奖自己的。我相信“不同的现象可能有相同的本质,相同的现象可能有不同的本质“。那么问题来了,上述相同现象有着怎样不同的本质呢?如果不能界定清楚,对自卑行为的分析就会混淆于其他人群的类似行为。我想从科幻电影讲起。
问:人为什么愿意活着?
这是个很宏大的主题,我尝试说我的理解。我们可以回顾下一类科幻电影——有关人造人题材的,如《银翼杀手》、《人工智能》、《逃出克隆岛》、《I robot》等。这类电影剧情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人造人有了和人一样的“自我意识“。如在《银翼杀手》中,被追杀的人造人在被男主杀死前都流露出和人类一样的哀叫和感叹,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而极度痛苦;如在《人工智能》里,裘德洛扮演的一个人造人,被冤枉杀死了人类,他走上了逃亡之路并遇到了被抛弃的人造人小男孩,但他最终还是被人类警察抓住了,在被带走的一刻他喊出了最后的一句话“I am, I was.“——我存在,我存在过。我认为他的话即是有了自我意识的人造人活着的目的,也就是人类活着的目的。人知道自己活着,也从来不怀疑自己意志的强大,但其看不到摸不着,必须通过与外在世界的交互成果来评价,就像我们要通过铁屑来看到磁力线一样。我觉得自信者对财富、地位、成就等附属物的追求动机就来自于此,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印迹,被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存在过。无论是繁衍后代、功成名就、建造宏伟的坟墓和纪念碑,都是留下印迹的方式,人们对此的前赴后继应该可以佐证我的结论。
作为人,追求成就感、存在感是所有个体的心理需要,自信者、自卑者都如此。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心理需要有个逐级满足的过程,自卑者为了顾及底层的不健壮的安全感,不得不暂时放弃上层的成就感,把它压制在内心里,所以,自卑者追求优势附属物的动机就有了些许不同——获得认同或压制挑剔,有点被动防御的味道。这是我所理解的自卑者、自信者同样追求优势附属物时不同的价值取向——为了安全感 & 为了存在感。
关于道德对人的控制(示弱)
道德可以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完全基于其存在的原因本身。
问:为什么会存在道德?
1、人是自私的,是绝对自私的,有利于自己生存、舒适的一定都想要(即使最亲密的关系也不例外,如组建家庭可以帮助夫妻更好的采集、储存食物,防止被偷被抢,增加个体的交配权利和机会,有利个体感受和种群繁衍,等等);
2、一个人,极难在这个世界上单独生存下去,所以我们选择了群居;
3、群居情况下,个体之间的自私需要必然会发生不一致乃至冲突,如不建立协调机制,则会造成极大内耗,谁都没好日子过;
我认为,这种协调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道德体系,所以道德是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一些自私后所屈从的群居规则,是违背人的自私本性的。道德是一种后天的养成,是人性之外的一种存在。养过小孩子的朋友应该知道,3~4左右的时候,小孩子其实挺自私的,很少我们成人所谓的道德行为,有点“有奶就是娘”的状态,谁给东西跟谁好,舒服起来根本不理父母,等等。关于孩子道德教育的话题一直也都挺火的(孔融让梨中美对比解析等),就我看到的国外研究,就讲述了上述原理,道德是在7~8岁后才进入孩子的头脑,小孩子才慢慢进入成人营造的道德体系,而孩子的人格形成早在5岁就完成(跟中国人所说的3岁看大7岁看老有些暗合),因此道德绝对是人性之外的一种属性。这个结论很重要,后面很多行为的分析都要借助之。
我们喜欢问“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基于上文,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1、因为它认为道德是天生存在于人性中的;
2、其无视人性自私的客观本性,非要用善或恶界定人的本质状态,而从莎翁的话我们知道“好坏善恶”都是人的主观判断,不是一种本质。
多说一句,至少在中国,无论是家庭伦理语境,还是社会政治生活语境,我们过多地将人的行为套上了道德的外套,不愿承认很多行为来自个体自私的本性,而西方的“人本主义”,明代王阳明的“心学”却都关注了这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只是引用一下概念,我的理解灰常浅薄,看官自行脑补)。这种道德解释一切的控制之法应该是几百上千年来我们很多生存困扰、乃至民族衰弱的一个主因。
说完道德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道德作为控制工具的强大威力: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方召集了俩组参与者,他们准备了一套题目分别寄给第一组参与者,请他们作答后寄回答案,经过打分,平均分是70分。第二组有些不同,实验方将他们请到了实验室,在一个大房间里坐成一排,然后一个考官拿着同一套题目,每念一道题目,就请参与者从第一个人开始分别报出自己的答案,直到结束整套试题,第二组的个人平均分是30分。
因为是专业的心理学实验,俩组成员的选取肯定是根据同样的规则,成员间的教育水平、社会阶层、收入等等指标肯定是相近的,所以可以假定他们有能力获得相近的分数。第一组可以看成对照组,因为每个成员是在自己家里单独作答,受到的干扰很少,所以70分表明了是平均水平。那第二组出了什么问题呢,呵呵,实验方是作了手脚的。坐在第一个的人根本不是召集的参与者,而是实验方的成员,他故意说错了很多答案,而接下来发生的完全符合心理学家的预期,余下的多数人为了跟旁人保持一致,即使觉得答案不妥还是跟随了,这就是该实验的结论,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不被群体排斥,个体会放弃个人的判断和利益,以求更好地融入群体。所以如果你在电视里看到一群人在举手表决,你就知道这个表面上的民主选举多假了。
第二个例子就灰常灰常有名了,只是我们读书时归纳的中心思想跟今天聊的将完全不同。这个例子就是《皇帝的新装》,俄裔美籍哲学家安•兰德 的《胁迫式争论》有一个很不错的解读。她也是关注俩个骗子是如何成功的,当然离不开经典的那句“只有愚蠢和不称职的人才看不到皇帝的新衣服”,我们原来的结论是成年人太虚伪,小孩子很单纯,blabla…,但兰德看得要深入,她的大意如下,看不看得到衣服是一个视觉认知的问题,而愚蠢和不称职是一个道德判断的问题,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但骗子通过一句话混淆了两者的界限,用道德判断取代理性认知,并利用个体怕被群体排斥的道德压力轻易的达到了目的,虽然现实中这种全民噤声的极端情况肯定不会出现,但其对多数人心理的剖析是完全正确的。现在越多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越佩服童话作家的功力,他们其实是把极为残酷的现实、人类行为的复杂阴暗都写得那么搞笑益智、人畜无害,必须点个赞。
说了这些,就是想说明道德如何成为一种控制手段,和其强大的威力,说的有点多,因为生活中可用其分析的事物很多。接下来就可看看自卑者对道德控制的应用。
应用1:对外示弱
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人主动承认错误,主动说出自己的缺陷不足时,基本旁人不会再落井下石,很有可能还夸赞一番,最不济也是不发表评论。记得,唐骏学历造假时一直不发声,结果吵得人人皆知,而乐嘉的假学历事件则因他立即承认导致都没多少人知道。不知道如何定义这种道德规则,但自卑者的常用句型都是遵循的此规则的:
“我内向,不太会说话,呵呵…”
“我不聪明,想不出来,呵呵…”
“我胖,穿衣服不好看,呵呵…”
大家都很熟了,不赘述。基本原理都是找到一个负面属性(公认的、自已假想的),然后把无法接纳自己的原因归咎于这些。一方面,这种行为很像谦虚,旁人很多时候还会加以赞赏,那么自卑者的目的就达到了——获得了认同;另一方面,自信者并不喜欢这种句型,内心也肯定鄙视自卑者的这种表现,但囿于道德准则,一般也不便多说什么,更极少会给出负面的反馈。所以,只要自卑者日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就能营造一个很少被“挑剔”的生活环境,接纳问题貌似也就解决了。
应用2:把自卑传递下去
有一个微博名为“走饭”的大四女生,2012年3月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4月《人物》杂志就发了专稿,全文除了标题,只有饭妈评价走饭内向的一个子标题进行了加粗,其选自如下走饭微博原文:
“我妈跟别人介绍我时,最后一句一定是这小孩内向(你不要嫌弃她像呆子一样)。然后我就心安理得的沉默不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妈真好啊。”
客观来说,父母必然会将自己的认知和生存方式传授给孩子,也包括自卑,这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谁都知道,当众曝露自己的缺陷、不足——即使是自己假想的——都是不愉快的体验。走饭没有反抗,是因为习惯了。但在习惯之前,一定是反抗过的。而对自卑的父母来说,如果孩子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就会增加旁人挑剔的可能性,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所以,教育孩子用自卑的视角对待自己就提上日程,面对孩子的不服从,就要通过恐吓和道德控制来实现,在此仅说后者,如:
“你不会的,我们是关心你…“
“你不行的,我们怎么会害你…“
“父母说的还能错,不听我们的你听谁的…“
这些话所暗含的意思——我们是亲人,我肯定是关心你,所以我们为你做的选择是正确的——遵循了”道德判断取代理性认知“的谬误,这种道德控制应用过多,孩子的自我界限就会被严重削弱,他将不知道如何自处。这里谈论父母的行为动机其实是挺冒险的,是很有可能遭到道德谴责的,至少在中国,人们习惯把亲人之间的行为都归结为道德动机,但就像我前述的,道德相对人格是比较外围的,仅能说道德是人行为的一部分动机——爱情是灵魂的镜子、孩子的依赖能让我们关注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之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其带来的荣誉感甚至能压制对死亡的恐惧)。我们日常语境的这些道德行为本质都是满足个体的某种心理需要,其他还有很多,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深,反对者别急着喷我,有机会另文再述。
这里做个公益,我在附录2概述了内向的成因,希望大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中传播一下,内向不是个问题,但对其错误的认知已经损害太多人的生活,是时候做转变了!
到此,我想表达的基本都说了。自卑是一个工具,无所谓好坏,是一个利弊权衡的选择。其源自“自我接纳”的训练不足,自卑者不得不把接纳的权利让给旁人,为了获得认同、逃避挑剔,就不停的扭曲自己的行为。自卑者保护自己时,采取了正反两种方法——示强、示弱,通过附属物的优劣来假装强势或可怜,借由旁人的臣服或怜悯获得认同,逃避挑剔。其行为与其他人群没有本质差别,都脱胎于自我保护的基本行为,只是频率更高,程度更深。
自卑是强迫症的一员,结合着强迫行为的解读会更清晰地看透自卑,但这个话题比较小众,仅在此提及,看官如有兴趣可自行查阅或文外交流。
附录1:简述如何练习自我接纳
方法不难,虽然我们已经成年了,不可能再像小孩子那样有人在旁边时刻接纳我们,给我们积极的反馈,但还有备选——我们自己。练习就从接纳自己的一切开始,包括对自己的一切负面评价——不会说话、愚蠢、不会拒绝等等,坦然面对自己的这些行为,绝不批判之,就想着“怎么做可以更好”。为什么不采用“我…做的不好,要改”,因为根据期待效应,前者是正面的,后者是负面的,你选哪个就会走上哪条路,有人会说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没错,他们在语法上是一样的,但也仅仅是在语法上,虽然语言很复杂,但跟人的灵魂相比它是极为简化的一个体系,不足为判。
这个练习的难点在于我们要走出自己的“安全范围“很远,带来的痛苦和羞耻感会很强烈,如果没有更强烈的愿望去执行,我们很快会退缩回安全范围里,所以关键不是技巧,而是愿望带来的坚持,像减肥一样。还记得开头的话吗,我们行为的根本动力——获得快乐、逃避痛苦,从这俩方面找到自己的愿景作为动力吧。
我会随身带一个本子,记录自己相互冲突的感受和想法——一个自卑取向、一个是自信取向,不停地让两者拉锯战,利用上文述及的原理来分析前者的问题和给后者打气(当然,原理是这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不是凭空就懂),再在生活中实践新的行为方式,通过漫长的时间——几周,几月或几年来完成行为的改变,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对自信者很平常的认知、行为,我们都要像7遍背单词一样反复实践才能内化成功。期间的成本会比较高,旁人不会知道你在练习,也不会容忍你的不熟练和错误,即使一次,但收获一定是值得的。
附录2:简述内向的形成
我本人即是内向者,确切说是“右脑型内向者”,也数十年如一日以讹传讹坚信内向是自卑的重要原因,所以特别加这一段。其实内向特别冤枉,对内向的负面界定,始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人的行为来自内在缺陷和不足”,弗哥自己又是个外向的人,把内向界定为缺陷和自卑的原因也挺顺理成章的,这个流毒很深,《哈佛幸福课》的丹尼尔·吉尔伯特不也提到电视主持人惊讶于他是个内向者。以下摘自知乎:
弗洛伊德确实是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一般的人物,但与其说是先辈,不如说是先烈。在他根据个人推断、个人经历和周围朋友(甚至很多理论的模板是它自己)的情况下,得出来的理论并不具备普遍意义,虽然给人以启发,但却不是科学地了解心理、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
话说所谓精神分析三巨头里,弗洛伊德和艾德勒是外向的,荣格是内向的,“万磁王”法斯宾德主演过荣格的一个传记片《危险方法》,推荐一看。
简述内向的形成主要原因:
1、人类第11条染色体有一个基因片段——D4DR(哎,怎么像星战的机器人?)对它的研究很多,基本结论,其长短决定了人的外向、内向水平,外放和内收的程度;
2、主导的神经系统不同,外向者身体由“交感神经系统”主导,此君行为特性是活跃开放的,传递神经信号的递质是多巴胺(这个熟吧);内向者身体由“副交感神经系统”主导,此君的行为方式特性是安静内敛,传递神经信号的递质是乙酰胆碱(是人类研究的第一种神经递质);
3、脑部血管分布不同,外向者血管更多分布于大脑表层,内向者血管更多分布大脑里层,表里不代表什么好坏,影响的是思考表达的方式不同;
内外向的核心差异是“能量”获取方式的背道而驰,外向者在社交中获得能量,变得兴奋,内向者失去能量,变得疲惫;内向者在安静的环境中获得能量,感觉舒适,外向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失去能量,感觉焦躁。
从内向到外向是一个连续的能量带,一个端点是极度内向,一个端点是极度外向,在生命的最开始,上帝会安排我们处于这条带上的某个位置,此时他不会参考孩子父母的内外向组合,完全重新规划。所以,很多外向的父母会看不懂内向的孩子,内向的父母会看不懂自己外向的孩子,徒增了不少烦恼。
按统计数据,世界人口中内向者占1/4。从进化的视角看,是有重要生存意义的。人类历经了几百万年的部落时代,需要有人出去打猎、战争,也要有人管理基地,协调部落内关系,内向者相对来说坐得住,同理心也明显强于外向者,可以较好完成上述任务。
至于内向者如何适应外向者主导的世界,请移步《内向者优势》,上述内容都来自该书,非常专业,言简意赅,一本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4-10-22 15:51:1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文章是你自己写的还是复制的。如是自己写的,你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4-10-22 16:02:59 | 只看该作者
liuhaitao 发表于 14-10-22 15:51
请问文章是你自己写的还是复制的。如是自己写的,你太有才了。

是自己写的,昨天首发在新浪博客,否则不敢写“原创”的,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4-10-22 16:27:4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详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4-10-22 17:53:33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话说回来,一些心理治疗的文章根本抵不过药物的作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4-10-22 21:57:21 | 只看该作者
liuhaitao 发表于 14-10-22 17:53
不过话说回来,一些心理治疗的文章根本抵不过药物的作用。

这个真不了解,至少我本人症状基本都是可心理调节的,服药的感受真心不知道额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4-10-28 12:13:5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很久没见此类文章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4-10-28 12:14:27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不错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2 09: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