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保山腾冲重返鸡足山
崇祯十二年三月,徐霞客在离开大理经漾濞、永平之后,二十八日过澜沧江,踏上永昌(今保山)大地。霞客遍游永昌的“哀牢金井”、“金鸡温泉”、“云崖卧佛”及太保山、九龙池、龙王塘、石花洞,特意探查东河下游的天生桥大落水洞。古代永昌盛产玛瑙,但其开采却鲜为人知,霞客亲自参观并记录了开采玛瑙的情况。水帘洞的瀑布被霞客赞誉为“滇中之瀑,当以此为第一”。上江是保山傣族聚居的干热河谷区,霞客到此时写道:“时新谷新花,一时并出,而晚稻香风,盈川被陇”,一派民安物丰的景象。土官早龙江款待霞客,提供诸多方便。霞客在此观察记录了边地民族的祭祀、生产和生活情况。石城原先为麓川叛酋思氏恃以为抗的巢穴,居高临下,险奇无比。霞客得老僧引路,披荆斩棘,猿行蛇攀似地终于登上石城。
腾冲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地热风景区。霞客在此探游云峰山、滇滩关、姊妹山、明光六厂、罗古城、干峨海子、绮罗村等山水洞泉和名胜古迹。霞客对打鹰山和硫磺塘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火山喷发后留下的浮石作了科学描述。腾冲火山群迄今仍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往观光和科考。腾冲是地热之乡,全县遍布着近百个温泉、汽泉和沸泉,最具代表性的是黄瓜箐、硫磺塘一带的“热海”。霞客冒着大雨前往硫磺塘,远望峡中蒸腾之气如浓烟卷雾,近观一池“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而势更厉,沸泡大如弹丸,百枚齐跃而有声,其中高且尺余”。
永昌、腾冲明代就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霞客的足迹最南已抵达今德宏州梁河县境的傣族聚居区。霞客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者十分留心这里的边事,他搜集了大量地志资料,写成《永昌志略》和《近腾诸彝说略》二书。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七月二十九日,霞客结束了保山腾冲的考察活动,踏上重返鸡足山之旅。沿枯柯河途经右甸(今昌宁),循澜沧江而下顺宁(今风庆)、云州(今云县),后过蒙化(今巍山)、迷渡(今弥渡)、洱海卫(今祥云)、宾川诸地折返鸡足山。霞客选择这条旅行者极少涉足的险途,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怒江、澜沧江及礼社江的水系源流。经实地踏勘终于澄清保山东河往南为枯柯河,再西南会勐波罗河入怒江,并非“东下澜沧”。霞客在凤庆、云县考察澜沧江,否定了《明一统志》所言澜沧江东合礼社江于定边(今南涧)为元江的说法,得出澜沧江南下车里(今西双版纳),直流人海的结论。在弥渡考察了红河的上游礼社江。在怒江观察到“江流颇阔,似倍于澜沧”,水流量二者在伯仲间,怒江也是“独下海西”。霞客在腾冲期间曾考察了龙川江和大盈江,弄清了二江汇人大金沙江,即今伊洛瓦底江。通过实地考察,霞客辨明了碧溪江是漾濞河的下游。考察中他注意观察河水的含沙量、流量、流速等水文特征,并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考察江河脉络的“分而歧之名愈紊,会而贯之脉自见”原则。至此徐霞客仅在云南一省内就完成了对长江、珠江以及澜沧江、怒江、红河上游的礼社江、伊洛瓦底江两大支流等六大水系源流的考察。
崇祯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徐霞客重返鸡足山。“以久涉瘴地,头面四肢俱发疹块,累累丛肤理间,左耳左足时时有蠕动状”。随从顾仆又盗走钱物逃跑,霞客忧心忡忡:“离乡三载,一主一仆,形影相依,一旦弃余于万里之外,何其忍也!”不久他又“忽病足,不良于行”。一个旅行家丧失了旅游的能力和条件,再无法进行他所钟爱的旅游考察,疾病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沉重打击,使得霞客心力交瘁。但他仍着手完成早已答应木增的请求,创修《鸡山志》。徐霞客是一位热心编纂方志的学者,他创修的第一部《鸡山志》虽已散佚,但其编修原则、体例和篇目,深刻地影响着以后各部《鸡足山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