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10-21 16:3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引言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又称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以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和养生之道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本文作些初步探析。  
2、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平衡思想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平衡思想可追溯到孔子提出的处理事物的总法则一一“中庸”之道。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说,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剌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的平衡。  
心理平衡思想得到祖国传统中医里阴阳家的阐发,提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张介宾(1562-1639)指出:“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生物,偏则气乖杀物。经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诀,精气乃绝。”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理解,就是如果阴阳平衡,人们的心理就会处在良好的状态,功能正常,身心健康;否则就会出现心理障碍,使身心受害。  
如何维持心理平衡呢?《内经》上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张从正解释为:“产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思可以治恐"。医家张介宾提出了"阴阳一体"的阴阳理论及"扶阳抑阴"和"补阴抑阳"的措施,以促使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在国外,直到近代才出现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体内平衡"(homeostasis)、"均衡感(sense of proportion)"等理论。说明中国传统文化里心理平衡思想的超前性。  
3、传统文化里的心性修养思想  
维持心理平衡,必须修养心性,学会养生。孔子提出了身心修养统一论,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德润身,心广体胖”。朱熹注:“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作,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孔子还把修身与保持心理平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愤囔,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朱熹注:“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这里的"正"按《说文》解即"正中","愤嗖"“恐惧”“好乐”""忧患"属于固有的心理体验,一旦产生了这些情感而没有觉察,便会有欲望,情感冲动,如果顺其发展,就必然心理失衡。这是从修身对心理平衡的影响而言。反过来心理失衡也会影响到修身。孔子说:"人之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大意是指"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情"是人之情,但如不守中庸法则,则趋于过分而失之偏颇,好恶棍淆不清从而影响修身。孔子的这种辩证思想,使得"修身养性"在其心理卫生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  
传统中医文化也积极提倡心性修养,提出"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著名医家张仲景强调指出:"悦爽志,以资血气",他吸取了《内经》,扁鹊、华佗、葛洪、彭祖等人的养生思想,形成了我国医学上较全面的养生学。其主要内容是恬淡虚元,颐养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能"于危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危非利,亦若存若亡。"而且要“习以成性”,去除危利,不妄喜怒,不近声色.不贪浓味,不神虑精散,这就是治未病之病。传统文化里的修身养性思想,在今天看来与国外"超越自我"的心理卫生理论不谋而合。  
4、传统文化里的心因性疾病防治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治心理因素致病。这在儒家文化里倍受重视。孩子发现:"喜、怒、哀、惧、爱、恶、欲(欲望)"七者是天生的"人情",皆是"弗学而能",并明确指出"忿怒、恐惧、好乐、忧患、亲爱、贱恶、敬畏、哀矜、敖情"这些人所固有的情感(绪)体验,如果不加督察,则会"欲动情胜",“陷于一偏”失去"正中",从而破坏心理平衡,影响身心健康。比如他对"忿"就曾这样感叹过:"一朝忿,忘其身……非惑与?",一时的气愤,便忘掉了滋生安危,这不是太迷惑了吗?因而告诫人们"忿思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后世医家所谓的"内邪"或"内伤"问题。  
孔子还特别重视对情感(绪)的控制与调节,力主"中和"。他说:"息怒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这些性情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处于一种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就是所谓的"中",如果表现出来时,则应遵循"道",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就是所谓的"和",做到了"中和"也就使情感(绪)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调节,从而使身心健康地发育,即"致中和……万物育焉"。尤其是孔子的"思无邪"论断在运用到心理卫生时,是预防"内邪"致病思想的高度概括。在情感(绪)的调控上,孔子尤甚至强调克制寡欲,大度。孔子力主克制私欲,即"克己",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指只要有意识地控制、节制、约束自己,就很少出现过失。他要求人们"不肢不求(不嫉妒不贪求)""不忧不惧"。"迅雷风烈必变(应沉着冷静)",充分发挥意志作用。在寡欲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贪欲是难能可贵的,即"欲不行""为难矣",对"公绰之不欲"大加赞赏,贬责申栋欲望过多,"焉得刚"。在大度问题上,孔子特别反对心胸狭窄,批评管仲说:"管仲之器小哉""斗筒之人,何足算也",指出"君子坦荡,小人戚戚。"说明孔子权极倡导人生豁达、大度。这也是为后世医家所出色地继承了的。  
在古医家看来,生活条件之变而引起心理异常是构成疾病的两大诱因之一:内伤或内邪(另一为外邪)。李呆(1180-1251)指出:内伤之病,"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概括也说明了内伤病形成的原因。缪希雍(1546-1627)也专门论过"七情"致病,并指出:"论病由七情生者,只应养性生神,发舒志气以解之,不宜全仗药石攻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皆发于情者也。"进而分析了"情"的机理,得出了"心病还将心药医之"的结论。由于"心动则引起相火妄动",所以医家们主张在动的基础上"主之以静",即所谓"动而中节"。建议:性情放荡而不知收敛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偏激而不稳重者,宜节愤怒而养肝;性躁而不冷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好琐屑而不坦夷者,以节思虑以养心;慈悲而不能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而这"六节"之类只能依靠"自讼自克,自悟自解"方能实现。当代心身医学模式"心理因素一大脑皮层功能改变一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一内脏功能障碍一内脏形态改变"也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防治心因性疾病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科学合理性。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它是创立中国当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根基。只有弘扬传统精华,借鉴西方经验,我国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才能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3-8-21 09:41:0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给大家看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