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着实是不容易。因为这一行业中国起步较晚,僧多粥少,龙蛇混杂,监管缺位……看到一些网友的惨痛经历,觉得自己在这一点上是十分幸运了。
尽管如此,擦亮自己的眼睛,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从而得到帮助而远离痛苦烦恼的案例还是很多的。
这里我综合了两篇文章。
《如何选择适合您的心理医生》,可以根据以下三点,选择心理治疗师。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生的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对患者的影响,是心理治疗能够奏效的根本原因。人格是难以客观评价的,主要凭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在与医生有了初步接触之后,产生了信任和喜欢的感觉。即使这个心理治疗师的人格是基本健康的,也不见得适合所有患者。因为研究表明,并不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能够适合所有类型的患者,只有医生与患者的人格比较匹配的,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而,那些在初次见面,容易使患者产生好感的医生,可能对这个特定的患者更有帮助。
第二点,就是医生的理论水平。这可以从其所受的教育、所获得的学位、所受的训练、以及咨询过程中对于心理问题的解释,得到间接的了解。
第三点,就是治疗技术。治疗技术包括倾听技术、解析技术、修通技术等。对于技术水平的了解,可以通过治疗师工作经历的长短、治疗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关键点的切入能力、核心情结的深入透彻理解力,来逐渐进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术界或心理治疗的同行那里,了解治疗师的背景和能力作为选择心理治疗师的参考。
背景、学历较高、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年龄在30岁以上,最好在中年以上、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治疗师,可能是比较适合的心理、治疗师。
最终是否适合,还是要靠患者自己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去实际感受。当您考虑了上述的一些参考条件后,可能会使您的选择效率更高。
—— 苏晓波老师
一旦形成了治疗关系,你必须投入,不是等待心理医生对你做什么,而是你要主动的坦诚你的困惑与问题。如果你不投入,心理医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动的,从属的。一般的情况是医生会和你商讨交谈那些层面的问题,会鼓励你联想或回忆,从中提取咨询的素材。在咨询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与医生的关系。我见过不少当事人,在咨询的进程中产生了对医生的意见,认为医生不够关心他(她),或者对医生有愤怒,但他/她们不敢暴露,怕得罪人。这样一来,咨询就缺乏坦诚,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当事人因此自动脱离。其实,这些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随时让医生知道,以此来调整治疗关系和帮助医生发现当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个方面是:一旦你决定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学的帮助,你就要拥有心理学头脑,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觉察和分析自己,寻找不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接受不一样的视觉。这些工作不仅是在诊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当你面对医生的时候,你要告诉他在新的方法和视觉下,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效果,这样才能和心理医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正如走崎岖的山路,我们有时会借助一根拐杖,让自己走的得稳一些。当你走得很稳健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医生。
——摘自 李子勋老师《心理医生能做什么?》
选择咨询师,对于现在的网络时代来说,最常用的方法就在网络上搜集信息。但网络上的信息什么都有,要学会辨别。找到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网站,先看看相关介绍,你会有一个总体的感觉。
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家机构或一个医生宣称一定能解决你的问题,那一定是骗人的。即使在权威的知名专家教授,也没有人敢说这样的话(见苏晓波老师第一段中的意思)。
文中提到的后面有几点,一般咨询者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对于专业领域可能了解有限,最初也只好凭资料介绍里的感觉和别人的介绍。“最终是否适合,还是要靠患者自己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去实际感受。”所以,勇敢的尝试也是必要的,因为“并不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能够适合所有类型的患者,只有医生与患者的人格比较匹配的,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我想强调的是信任。选择了一个咨询师,你就一定要信任他(她)。只有充分相信你才能做到投入,可能得到的帮助才会更多;而如果以试一试的心态看看这个老师行不行,结果就很可能让大家失望。对于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在我的总结“药物控制+心理治疗+阿弥陀佛”中的另两项:药物的作用,有著名的“安慰剂效应”分组实验为证的,相信一组作用远远大于不相信一组的作用;信仰的作用,所谓“佛渡有缘人”意思就更绝对了,只有相信了,你才会伤佛的这条船,缘成熟了,才会有用。
信任不等于期望。期望越高失望会越大。不要指望高明的心理咨询师来解决你的问题,不管他(她)是多么高明你不配合好也是没有用的。心理咨询是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事情,你的配合非常重要,这就是李子勋老师说的投入。应该相信,只要双方投入,共同努力,你的收获就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