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12|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有“拖延症”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8-13 15: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米兰骆驼刺 于 10-8-13 15:22 编辑

编者的话: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你同事、同学、朋友,也许就是你自己,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信用卡账单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天才还;面对堆成小山的脏衣服总想等等再洗;和亲友聚会时,总有人迟迟不到;牙齿上小小的龋洞总不愿意去补,直到疼得要命才去看牙医……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拖延症患者”。  

“拖延症”的形成
  全球近10亿人患有拖延症“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拖延成了流行病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1天之内可以做完一件事情,那么在离最后期限还有10天的时间里,他哪怕空闲都不会去做,直到最后1天才会开始。在这期间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往往促发人的斗志,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只有在压力状态下才有做事情的状态。最后拿到成绩的时候,成绩如果不是很差,这样子就会强化自己在短期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心态,并且对以后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暗示。周而复始,反复循环。


  全球近10亿人患有拖延症
  别以为拖拖拉拉是小事,事实上,有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行为――拖延症研究专家、美国芝加哥德保尔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费拉里和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帕卡,分别统计出了这样的数据。由此推算,全球可能有近10亿人患有拖延症。


  “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
  “豆瓣”上有个“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我们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也许只是发呆地说,再呆一会儿,就一下下……”这一段介绍是成员加入小组后首先看到的文字。
  “拖延症,好像就是在说我!”每天平均有30人加入到这个小组。成员大多是学生和白领。
  在一篇人气很高的帖子中,成员纷纷跟帖,公布自己曾经因拖延付出的代价:有人错过了出书的机会,有人错过了高薪的工作机会,有人因为玩“空当接龙”游戏错过了对国足队员的采访,甚至有人因此失掉学业、丢掉文凭。


  拖延成了流行病
  除了高压下的学生和职场白领,对家庭主妇来说,拖延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收拾房间、洗衣服刷碗、清洗抽油烟机等,总会找各种理由拖延,最后往往被种种家务拖得不胜其烦。
  其实,拖延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10年前,德国医学界就已对拖延症展开针对性研究。研究发现,拖延症其实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只是一些人比较严重。
  据估计,超过7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问题,其中50%的学生报告说拖延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在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症问题影响到了25%的成年人,超过95%的拖延者希望减轻他们的拖延习性。在英国罗翰普顿大学召开的国际拖拉症专家会议上,法拉利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公布了一份关于拖延症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拖延症患病率在澳大利亚、英国、秘鲁、西班牙、美国和委内瑞拉六国的比较。结果显示,“激进型”和“逃避型”拖延症的比例在6个国家的比例相当,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也差不多。
  美国知名商业资讯专家奥利佛一直在关注拖延症在职场上的“杀伤力”:“拖延症耽误了无数的生意,谋杀着人们的生命!”


  拖垮身体、谋杀生命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拖延症呢?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专家雷恩总结出以下几点: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其实人人都有拖延的时候,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还算正常,可如果你总是找借口,内心确实不愿意做事,那很可能患了拖延症。”
  惯于拖延的人还会对自己说谎,如“我明天会更乐意做这件事”,“我在压力下能更好地工作”,而实际上,第二天也没有工作的热情,在压力下也不见得工作出色。另外,他们还会保护这种自我感受,告诉自己“这不重要”。拖延者的另一大谎言是,认为时间的紧迫会让他们更有创造性。


  “拖延症”的特点
  1.没有自信。因为每次完成任务都达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会越来越低。
  2.暗示自己“我太忙”――我一直拖着没做是因为我一直很忙。
  3.顽固。你催我也没有用。我准备好了自然会开始做。
  4.操控别人。他们着急也没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开始。
  5.对抗压力。因为每天压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来。


  追根溯源,发现拖延的原因

  一、压力过大无法纾解。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看来,工作越多、压力越大越容易拖拉。
  二、因为抵触所以拖延。有些人会因为对某件工作不感兴趣而拖拉;有些人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领导,就对他所布置的任务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一种形式。这个老师对我态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兴做他布置的作业。
  三、追求完美望而生畏。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一直都在想着各种各样的计划,结果一直都没有行动。
  四、强迫倾向越拖越后。有些人天天下决心要早睡,却熬到三更半夜,这既是拖延症,也是强迫症。
  五、畏惧更高标准不敢前行。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
  然而,对拖延症患者来说,不仅会因拖拉耽误工作或学业,还会影响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它甚至会拖垮身体。德国研究表明,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强:这些人通常习惯晚睡,喝酒时也往往超过自己预期的酒量。同样,他们即便决定要戒烟、运动、减肥等,也很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分清主次让人不再拖延
  要改变拖延的习惯,要首先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岳晓东建议:“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切并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类,依次完成。”可以在自己的办公桌、书桌上放一块小白板或一张纸,把需要做的事情写在上面,达到最好的提醒效果。
  其次,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万里长城能修好吗?当然能!只要你肯一砖一土的去修筑。要知道,该自己做的事情永远都在那儿等着,逃是逃不掉的。既然早晚都得做,为什么不把这些该做的事情想象成自己喜欢的事,好好完成呢?
  再次,消除所有干扰,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意地去做事情。这样就会消除许多引起拖延的干扰因素,必然效率大增。
  最后,多互相监督。拖拉可以传染,不拖拉也可以传染,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治愈“拖延症”的药方
  case1:我经常担心事做得不够完美。经常接到任务以后,心里想的是尽快完成,可总是一拖再拖。为什么?
  →病名:担心引发的拖延症
  →处方:总想把事情做得完美一些,但压力越大就越担心做不好事迟迟不敢付出行动。总是把万事的结果定为,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只要做错了一点,做得再好也都是错的。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会揽到自己身上。
  首先得醒悟“自找担心”是多么消极的事情。在准备报告时,最初就能写出完美的报告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论上说服力较小的地方。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追寻一下到现在为止你所做过的事有多少是完美的,一定没有特别完美的事,但一定也没耽误什么事。
  case2:一旦接到什么任务总会担心“我一定能做好吗?做错了教授会不会责备我?”在想这些的时候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责的拖延症
  →处方:过去一些失败的记忆会变成一种压力。想治好自我指责的病,可以把责任都推托到别人身上。不要因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问题都自己扛。这样只会让你的自信心下降。轻视自己之前先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吧!然后,用另一种方式解释自己的失败。比如:在小组功课中有了一个好的创意。但因为没有时间,结果在报告中漏掉了。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如果是自我指责的人就会想:“哎!因为没有发表这个创意,以后教授知道了会不会扣我的学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应该是“我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好的创意。”或“下次写报告时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这次轻松多了。”
  case3:我特别的执著,一旦问题袭来的时候就感到不安和急躁。问题解决之前做不好任何事情。
  →病名:执著引起的拖延症
  →处方:“怎么会这样?”“到底那时候为什么那么做?”即使在过去的事情里找原因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澄清一件事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事情是由多种因素合成的。在公司写企划案写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期限太短或过去写过一次结果被上司责骂了一顿,留下了创伤。还有就是还没找到资料等等。澄清问题对以后没有任何帮助。所以,要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向行动。做企划案时应该想:“这次应该跟其他公司比较着做看看了。”如果这样想着行动的话一定有效。
  case4:我总是没有自信,怎么努力也改不了。为了从苦海中摆脱出来看过不少有关的书籍但都徒劳无功。因为没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顺利。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一下这样的我。
  →病名:封闭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症
  →处方:在苦恼的边缘走不出来的人是因为被自己错误的想法封锁住了。一定要从误区的牢笼里走出来。为了打破错误的想法,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假如,我是能做到某某事的人,应该先想些什么?先做些什么?假如,做报告的时候,因为忙于某些事迟迟没做出来。这时,应该想:如果我是个做报告的能手,应该先做什么事呢?考试成绩不好,但还得向父母交代的时候应该想:假如,我是个成绩不好,但能向父母主动表白的人,应该先做什么事?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用太长的时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正确答案。所以直接按第一个想法做就可以了。
  case5:我在所有决定中没有自信。当决定了做某件事的时候,往往因为不确定是对的还是错的而烦恼。这样一来事就一拖再拖。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每次都不能付出行动。所以人们都说我办事的效率不高。
  →病名:不安感或懒惰引起的拖延症
  →处方:你在考虑自己的想法对不对那是因为你总是思考“为了想这个办法用了那么长时间,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但要是失败了怎么办?不就功亏一篑了吗?”这些不安感一直浮现在脑海里。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假如,要学习但桌子很乱找书都很不容易。明知道应该收拾一下,但怕麻烦迟迟不行动。这时候,父母要唠叨个不停,就有了叛逆的心理更是不收拾。这时你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是打扫一下好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较好,然后再决定。把最初的想法扭转过来很难,但一旦习惯了就觉得行动比拖延更轻松。
单选投票, 共有 21 人参与投票
95.24% (20)
4.76% (1)
0.00% (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0-8-13 19:51:25 | 只看该作者
我投了有,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老是办事拖沓,不积极,因此而错过了好多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0-8-13 19:58:49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也不大清楚  好像有那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0-8-13 21:55:30 | 只看该作者
我投了有,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老是办事拖沓,不积极,因此而错过了好多机会。
放飞郁闷 发表于 10-8-13 19:51


我现在最苦恼的就是拖延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0-8-13 21:56:24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也不大清楚  好像有那么回事
天使旋律 发表于 10-8-13 19:58


那你可以投“莫须有”意思就是:也许有。也许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0-8-16 21:20:11 | 只看该作者
拖延是我显著症状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记忆力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0-8-16 21:23:34 | 只看该作者
拖延是我显著症状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记忆力下降。
森田正牛 发表于 10-8-16 21:20


我也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0-8-16 22:07:2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啊
米兰骆驼刺 发表于 10-8-16 21:23


米兰和我可能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你治疗比我积极一些,试过的方法也多一些,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0-8-16 22:37:14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拒绝住院和吃药,自然疗法用的多,恢复我们身体的自我修复和保护机能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0-8-16 22:49:36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拖延症,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0-8-17 06:59:23 | 只看该作者
又一次在报纸或是杂志上看到介绍“慢性拖延综合症”的文章,对上很多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0-9-1 09:54:48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加入了一个拖延症群。

买了两本拖延症的书,不过还没有到货。

拖延症,貌似是神经质的一种变体,当然,这是我的感觉。我感到它和强迫等是一路货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0-9-6 16:28:1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本打算处理一些工作中的事物,结果从早上拖延到现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0-9-6 16:39:0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大家得了精神疾病已经够“烦恼”了。
如果拖延症还要归类为“病症”的话,那病友又要多一个标签。。。“我也有拖延症”,我感觉那个自怜的现象会加添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0-9-7 08:55:0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一件小麻烦硬是拖到今天还没搞 被情绪打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5 18: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