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后半段,我经常这样让自己鼓起希望:我的中学这么差,能考上同样的大学说明我比别人聪明,我在大学里学习肯定会比别人好。进了大学,我却越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果溯源,我最后“认识到”,原来我是被这些问题阻碍了!如果我解决掉这些问题,以我的“聪明才智”,我肯定会无所不能!于是我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解决这些“问题”!随着进一步的穷思极虑,我头脑也更加混沌起来。01年5月初,偶然看了央视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社会调查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能也出在心理上,就到华西就医,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经过3年的药物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04年硕士毕业后到北京工作,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和文章,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才终于走出了童年的阴影。在此分享我的经验,相信它是那些渴望成长的朋友正需要的。
写在最前
我们大家并非共有一个身躯,但却共有一个成长过程。——弗兰兹·卡夫卡
开通一个博客的想法已经很久了,主要是想分享一些自我成长的经历、体验,以及感悟,我相信这些分享能对你的成长有益,因为我们大家虽然并非共有一个身躯,但却共有一个成长过程!空想多日,却仍不过一纸空谈,原因是我一直再等一个时机——到那时,我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了一个总体印象,然后我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将它娓娓道来。直到刚才,我突然感到,如果我愿意,或许我可以一直这样等下去,而没有一丝一毫的进展,这是一种“全或无”的行为方式。我不愿再在对完美的等待中虚掷光阴,我宁可留下点点滴滴活动的痕迹,所以我决定采用尼采式的写作方式:当感悟到来时,就抓住它们,写下它们。
关于我和我的成长,我希望先粗略地写下它们,然后在以后的博文中陆续作一些心理学上的注解与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