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自爱?
这个时代,一个人干什么工作。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以及他拥有什么样的地位和财富,要比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和心灵更为重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自爱迄今为止还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话题,更谈不上作为教育我们子女的目标。结果是,很少有人去爱-既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其影响我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观察到。
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自爱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耶稣基督在近两千年前就阐明了这一道理;“像爱自己一样爱你周围的人。”
由于几乎所有的人类问题都可归结到爱的缺乏上,所以重要的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叫爱自己(和别人),需要哪些内心的发展步骤来到达爱的彼岸。
我们理解爱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爱意味着认识。这不仅指的是用眼去认识,还指的是用各种知觉在不同的方面去认识-用身体,用感觉,用思想。为此必须尽可能地敞开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敞开多少,认识自己多少,也就爱自己多少。同时你需要在内心树立起一种观念;你永远-在任何情况下-是值得爱的。
为了学会自爱, 你需要树立起爱自己的目标。
自爱就是:
我从内心深处知道(我不仅是这么想的),我
是值得爱的,
不管我觉得自己怎样,
不管我想什么,
不管我举止如何,
不管我外表如何,
不管我身体好还是不好,
不管我生于哪种家庭,
不管我做什么工作,
不管我做出什么样的成绩,
不管我拥有什么,
不管我一生中到现在为止做了些什么,
不管我是什么或干什么……
我知道,我不一定要有什么表现,做出什么成绩或干出什么名堂,才值得爱。
我不需要为此干点什么
我知道,没有人能否定这种评价-我是值得爱的-即使有人不接纳我,无情地对待我,甚至歧视我。
我不能丢掉这种价值观
我知道,我还是值得爱的,即使有人不爱我,不愿爱我或者声称不能爱我,因为我这样或那样。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这种人还不在或不想在或不能保持在爱的状态下,因为他对别人还不是一切-例如某些性格或举止-都能接受并(或)容纳。
我知道,我还是值得爱的,即使有人批评我或对我说三道四。
我不需要干出什么名堂
自爱就是:
向自己敞开,使自己能感受周围和自身的一切,也就是说,
可以让自己去认识,从中受到触动。
同时并不对自己的“好形象”感兴趣,而是坦白地承认自己当时的立场,自己的感觉、想法,自己的身体要对自己说些什么以及自己对现状和人们作出的反应。
自爱就是:
愿意接受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加任何评论或批判。
自爱就是:
给自己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便自己能常自爱就是:
与自己要意见一致,这就是说,身体内部所有的主管器官都是清醒的,都在听我说,由我的意识所控制着。
自爱就是:
与自己有着一种休戚与共、心心相印的关系。
自爱就是:
做自己生活以及所经历、所领悟和所发现的事物的主人,并对其承担责任。
自爱就是:
我怎么样对自己很重要,但这是按照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观来评判的。
自爱就是:
不要脱离世界其他部分去观察自己、体验自己,而要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来理解。
自爱就是:
给生活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从自己心灵深处有意识地制定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例如“我要变得清醒”,或者“我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自爱就是:
绝对赞同自己并保持下去-不管发生了什么。
自爱是以内心有意识的学习为基础,其目标是,一个人要超越自我,不断地充实自己。
自爱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自身有能力在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中在自己身上培养这种自爱。
早在童年时代,我们的父母亲就该引导我们朝着这一发展方向前进,但是那时他们自己也没有学会。因而不能完成这项任务。
所以我们大多在成年时才不得不领悟到,有人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爱,这人就是我们自己。
当你把上面的话读完时,你会有好多种可能来对你刚刚所听到的自爱做出反应;
-会欺骗自己说,你已经做到了自爱。
-会为自己辩护,声称什么是自爱你知道得更多。
-会贬低自己说,你在这方面还没做到自爱。
-你会气馁地说,你永远也不能做到这一点。
-你会高兴地说,你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自爱。
-当然你也会老老实实地指出,你内心已培养了这种自爱。
-你要对自己诚实-如果你想要达到目标的话。
-你不要让自己气馁,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儿我描绘了一个过程的结果,为了使你看清目标,力争达到目标,具体的步骤我还会详细地描述。
没有人要求你要达到目标或必须达到目标-除了你自己之外。
整个世界是一条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每走完一步你会感到轻松些,满足些-为你的努力加油吧。
不管在什么时候,
由于“生活”使你痛苦,
你从小就封闭自己,
现在你必须明白,
如果你一直封闭自己,
“生活”就会使你痛苦。
2. 自爱的重要性
如果你要过一种清醒的生活或想变得幸福,做到自爱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自爱就是面对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就是你对自己来说很重要。只有从这点出发你才能发现,什么阻碍了你的幸福之路,什么能真正使你幸福,你需要什么来使生活得到满足。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幸福。否则的话,你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少的就是你自己。而没了你自己你就不能再发展,因为为了使自己得到发展,首先你必须知道;你在哪里?什么构成了你的全部?你的过去对你有何影响?你需要哪种发展来找到生活的使命?
因此不断地与自己接触是很重要的, 从而你能感受到你身上发生的一切。你受到的感动、感触以及你身体里不对劲的地方。
你身上发生的事情,要比你周围发生的更为重要。你会看到,当你听从内心时,你也就会更好地应付外界生活。
你的内心、你的内在真实是你每天能有所作为的源泉。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与之联系起来,以其为出发点生活。如果你不和自己的内在真实相联系,你就会失去更多,永远漫无目的地走完你的人生。
你身上有好多不同的主管器官,每个器官都需要你的关注。你要倾听你的心声,这很重要,它会告诉你,何处何人对你最适合。当你真正地感觉到你的身体时,它会告诉你,它确实需要什么营养和治疗,或者它迫切需要什么来康复。你只有注意了你的感觉,你才能看到, 人和事物是如何使你受到触动的。你只有注意了你的思想,你才会发现,你想要什么,你害怕什么,你如何督促自己等等。你只有和你的直觉相联系,才能对自己了解得更广泛。
你只有遵循自己的创造力,你才会知道,哪些颜色和形式,哪种声调和动作,也就是说哪种表达方式你可以运用自如等等。
人们通过倾听自己,感受自己,追踪自己,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从而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认识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领会你内在的重要性。
你是否自爱,取决于你的感觉如何,你想些什么,你如何看待生活和人们,你是否热爱生活,以及你如何了解人们的相互关系。
当你爱自己的时候
当你爱自己的时候,你身上就有一种明显的基本感情。你自身会感到安全和保险,你对自己来说一切都好, 因而你得以自由地在各方面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其他人也可以在各方面认识你。你从这一牢固的基础出发来对待生活,你就很自信。任何事情都不能如此轻易地使你惊惶失措,尽管你受到了感触和感动,尽管你对人们和现状作出了反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并不把生活当作是一种威胁,你知道,你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你有了自信心。人们对你也没有什么危险,你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队友和战友。你可以毫不怀疑自己与他们有摩擦。当你爱自己时,你才会知道,在自己的生活中,你是多么重要,而且
不久你也会愿意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你不孤立自己,你寻找着与别人的共处,你知道你需要通过他们来认识自己以经历人生。
当你不爱自己的时候
相反,当你不爱自己的时候,你就缺少了一切事物的基础。你就像一艘没有船长的轮船,因而你抓住一切合适的东西。你大多数时候感到没把握,很容易紧张。生活、人们以及未来使你感到害怕,因而你从外部寻找庇护。你必须取悦于别人,当有人不喜欢你时,你就怀疑自己。你必须不断地努力来适应各种各样的要求。你必须掩饰自己,压制自己生活中不为人所喜欢或不符合别人对你的要求的那部分。你必须小心谨慎,当心自己,约束自己。每件小事你都觉得受到伤害。别人每句响亮的话或一个批评马上使你不知所措。你很快就有了负罪感,马上想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你宁可不相信别人,特别是他们要你做点什么时。你不能真正接受别人的称赞,因为你不能相信他们确实说的是你,因为你一点也不认为自己这么好。当你和别人在一起时感到不舒服,你就把责任推给别人,并且越来越孤立自己。你感到自己软弱而又不讨人喜欢。
当你热爱自己时,
你就是强者。
当你不爱自己时,
你倒不如说是个弱者。
坚强地对待生活的人,与某些软弱无力、没有信心地走向人生的人相比,当然有着不同的体验。
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其结果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个自爱的人,愿意从生活及其困难中学到点东西,并视之为一种挑战。他会一直善待自己或者想要学会做到这一点,他会看重自己,关心自己。
一个不自爱的人,会在危机和困难的时候,宁可对生活产生怀疑,因为他把自己视为生活的牺牲品,很少相信自己。他情愿毫无兴趣地对待自己,既不看重自己也不真正关心自己,甚至常常无情地对待自己。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认为,
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
3. 自爱与自私的区别
由于常常把自爱跟自私混淆起来-自私的人认为他是自爱的-把自爱与自私等同起来,所以自爱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在这里,我想详细地描绘一下自私自利的人,以便澄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的愿望便是每个人能分清自私与自爱的区别,不再一味地自私自利下去。因为自私是自爱的最大障碍。
分清自爱与自私的区别,对于那些担心关心自己和看重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自私的人和自爱的人,其中心观是一致的;即每个人把自己放在自己生活的中心。然而, 其核心是完全不同的;
自私的人围着自己转,把目光往外看,看看可以“获取”些什么。他相信,“拥有”能带来幸福。他甚至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存在,自己怎么样对他来说也不重要。
自爱的人把目光对准自己,涉及各个方向-他做事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就因为他愿意付出。他对自己的存在感兴趣,自己怎么样对于他来说很重要。
人怎么会变得自私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被教育成自私自利的大家。作为“未来”的自私主义者,我们在童年时就学会首先关心自己的利益,差不多只围着自己转一并不真正地去认识自己。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把目光对准自己,也不对准别人,而只是对准在外面能够得到的东西,使自己吃饱、满足或幸福,或者至少为自己解解闷。别人的愿望和需求很少放在我们眼里。
就是在与家人的共同生活中我们也没有学会为了我们的家庭、我们生活的共同体,力所能及地做点事(许多孩子对每周日的洗濯就真叫太多了!)。我们学到的则是先要为自己,有时甚至不考虑别人。
此外,我们还学到,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成绩,这一点在幼儿园和学校里不断地得到加深。因此我们学到了相互竞争,而不是重视我们所在集体的整体成绩和利益,以及培养对此的兴趣。
越来越多地,我们只注意自己个人的利益,不关心世界的其他部分。大部分的环境灾害可归结于这种行为。
另一部分人被引导或多或少地否定自己-一切为别人而做, 很少甚至一点也不为自己去做-这只是同一基本模式的相反一面。这类人也没有学会认识自己和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例如,一个护士认识不到她需要给人治疗-不管是哪种形式-她只看到外表的疾病,并想从外表消除这一疾病。她对自己表示认可,可也期待着外界的认可,当有人拒绝的帮助时,她几乎不能忍受。
这类人为了得到爱或承认,做得很多。虽然很少是无私的付出,但他们比起纯粹的自私自利者,为别人还是做得更多。即便是一位看上去是多么无私、为家庭做出了一切的母亲, 也是被她要求得到外界认可的强烈愿望所操纵着。她通过把自己和家庭尽量地等同起来,来扩展她的自我,“我要好成绩”,“我要成功”等等。这是她为了自己所需要的,她也经不起批评。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为我们作出了生活榜样-即使表现形式不同-我们越来越加深了这一观念;只为自己谋福利。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不一样呢?“这会很傻的”, 我们心里会这么想。就这样,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诞生了。
自私自利者的哲学
自私自利者的人生哲学是什么呢?自私自利的人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己身上,变本加厉地把别人排除在自己生活之外,除了别人在某种形式上对他有用的时候外。他几乎不向外敞开自己,只把自己包裹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还是只围着自己转,宁可把自己封闭起来,他的目光只是朝着外面。他重视的东西主要是:
不吃亏;
尽量多地获取;
不需要太多地付出;
保持权利;
自己不想听到或看到的事,不扯到自己身上;
只想一个人取得成功;
增加自己各方面的价值,如名望、财富、产业等;
过得不比别人差;
没人得到的比他多, 没人比他更有所作为等等。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看不起别人。他关心自己的优点,对物质要求有明显的优先权。自己怎么样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什么或会有什么。他的注意力放在外面;别人对他的看法如何,他在别人那儿是否重要 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目的需要他们。他个人的道德品行有时候因之而丧失殆尽。
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对别人或社会有益,在没有好处或没有获利的情况下,他也会偶尔去做某些事情。他必须直接从中有所得到,他的利益对他来说一直很重要。“这给我带来什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最常提的一个问题。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许诺给予金钱、名望或权力来诱使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做某些甚至伤害到别人的事。自私的人内心退缩不前,自己怎么样对他来说无足轻重,他也察觉不到这一点,因为他几乎得不到可以使他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反响。他从自己的行为出发认识不到需要改变,因为他宁可把自己看成是静止不变的。正因为这样,他还想让时间去适应他而不是相反。
缺少什么-例如他找不到伙伴-并没有成为学习的动机,反而加深了他的自私自利。他从不想到要学点什么-正是借助于此,这一体系才得以维持。
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对别人的态度,自私自利者的处境越来越不好过,他也不会将此归结于他身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相反,他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迄今为止他也许还不够关心自己,于是他决定当即开始只想着自己,只做自己想要的事等等,这进一步加深了自我的封闭。
由于如此密切地与自我相连,自私主义者强烈地认同这一观点;如果这种模式受到外界的威胁,他认为不得不死去。因为他从没学会把目光对准自己,从而发现自己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他真正需要什么,什么对于他的幸福很重要。他只是相信,他关心自己,可是一点也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因此自私主义者大多是永远也吃不饱的,给予别人的很少。他们更相信,人们应当给予他们什么。此外他们不能允许周围的人认识自己,与自己发生摩擦。
在与同伴的关系中,自私主义者不想看到或听到,自己带来了什么,自己的举止起了什么影响,需要他做些什么,他很少对别人表示关心,一切都要尽可能地围着他转,他却保持不变。结果是同伴之间不可能或很难进行真正的交流,以互相了解, 互相学习。当两个自私主义者碰在一起的时候,结果当然就更为明显了。这样,一种交往常常变成一个战场或一条艰苦之路。
当一个自私主义者的交往失败后-因为一种没有学习的交往迟早注定要失败-他自以为是地说,与这些人打交道就是不行, 因为……(他为此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没有同伴更好些, 他不需要交往,因为……无论如何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他会更加从这些人当中退缩出来,越来越多地按照这种方式生活-他不再需要任何关系,以致于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跟人来往了。结果他成为一个固执的独身者或独行者。
由于绝大多数人接受这种自私主义模式,同时并不知道同伴关系对于拓展自己的存在非常重要、必不可少,所以越来越少的人赞成交往,结果是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交往了。反过来,这又导致了越来越少的人能够在同伴关系中学到爱。
自私自利并不卑鄙也不糟糕,因为它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毕竟阻碍我们内心的发展,阻碍卓有成效的人际共处,阻碍我们去充实生活。我们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摒弃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弊病。自爱能够治愈我们的这种弊病。
缺乏自爱的原因
1. 导致缺乏自爱的原因
缺乏自爱的原因很多。很少只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大多是同时由几种原因引起的。
两种主要原因几乎可在每一个人身上找到;一个小时候得不到爱的人,就不可能有透过爱的眼睛被人们所认识、接受的体验。结果是,这类人由于有了得不到爱、不为人所认识和接受的体验,从而也没有学会认识自己和接受自己。
最基本的体验:非爱
爱是一种意识形态,要求有一个持久的意会过程。可是许多父母亲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还没走得这么远,去追求这种形态,因而还不能去爱他们的孩子。同样,只有少数父母给予自己的小孩绝对的支持。极少数的人小时候有爱的体验,有的只在很短的时间或瞬间,父母双亲或者只有母亲或父亲给自己的孩子以绝对的支持。
一个孩子要学会自爱,就需要被爱的体验,因为如果没有这种体验,那么他就既不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在各个方面顺其自然地发展。同样,一个孩子需要被人认识、被人接受的体验,从而学会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被爱的感受,没有每时每刻都值得爱的把握,他就会看轻自己。他就不再敢经历以及表达家长认为“坏”的东西,使自己更加适应家长的愿望和想法。
父母的谎言
除了上述这种最基本的体验外,孩子还不允许察觉也不允许揭露父母有关爱自己孩子的谎言。这一点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是忌讳的。孩子在惩罚-不管是何种方式-的威胁下,再也不提到这一点。
由于大多数小孩遵守这一禁令,把非爱从自己的视野中渐渐抹去-即使他们受到虐待-他们不但没看到非爱,还视之为爱,因而他们背离了自己内在的真实,从而也背离了自己。后果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一部分,因而往往迷失在错误的事情或方向中-物质主义、极端主义等等-或者成为信奉某种意识形态的一个派别的成员等等。
由于这种抹去,使得我们寻找充满爱的、健康的交往的主管器官失灵了,使得我们小时候或年轻时,以及成年后对非爱视而不见。这让我们一再得到很多令人失望的体验。
自我闭锁
缺乏自爱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个人在小时候、年轻时或长大后闭锁自己,因为他:
不愿感受因缺少家长的爱而引起的痛苦;
认为无法忍受别的痛苦,无法忍受软弱无力的感觉;
不想感受一种体验,例如受虐待-不管是肉体上还是心理上;
想避开事物或人们;
不想看到自己的问题、无能或弱点及其阴暗面的某个部分;
不愿学会某些心理调节能力, 比如释放情绪-尤其在生离死别的时候。
这种行为大多在成年后得到巩固,僵化成一种不愿去认识的行为,尤其是涉及到自身的事情。作为“平衡”,他建立起一种牢固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没人可以“侵犯”和怀疑。其结果是,他越来越少去认识自己,从而也不能爱自己。
品行不端
缺乏自爱的又一个原因要从这方面去找:我们在小时候就不得不从学习中知道,并非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没有问题,或者说我们在某些地方品行不端。
如果我们做了某一件事,感受到某一件事或者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待人接物,使我们周围的人根据他们的价值观觉得不喜欢,或者使他们有麻烦时,不是我们的表达就是我们整个人被称为“坏”或品行不端。为了避免别人品头论足,我们开始自我评价或自我批判,使自己适应大方向,不再让人产生品行不端的感觉。
自身的阴暗面
一个小孩为了成为人们所确定的那样,即在别人眼里看来是不错的小孩,就会不可避免地把一切没有被评价为“好”的东西抛掉。他开始否定自己,压制自己;他否认自己的感情、思想、看法和行为方式,抑制或渐渐地抹去自己的内心状况,或不愿感受自己的内心状况。
这样黑点就一个个地发展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而成阴暗面。在这个阴暗面里隐藏着一切人们不愿向自己和别人表露的东西。这部分东西,这些人自己也不喜欢。
可是人们只能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来爱,爱不能割裂或分割开来,这个阴暗面极大地阻碍了自爱。
同时,一个不表露自己或不敢表露自己的人,往往不重视自己。
不容纳自己
不容纳自己的后果:就是一个人学会了在许多方面不接受自己。这一点通过他对自己的评价(这个评价是他从别人那儿乖乖学来的)得到了加深;这一评价在他身上引起了如此糟糕的感觉,以至于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正视自己。这会导致他使自己不断地变坏或者在许多方面自暴自弃。
当然,不容纳自己也可能是一种诡计,用来防止别人对自己作出反应。它也可能是为自己不“能”正视自己或不爱自己的一种辩护,或者是不需学习的一种借口。
不想学习
不想学习也是缺乏自爱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因为如果一个人不从生活中学点什么或者常常抗拒学习的话, 那么他总会对自己有点失望,觉得百无聊赖,毫无目标,因此也不会真正容纳自己。这样又导致了同一后果;他不自爱。
自私自利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并不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他宁可把自己视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为了使自己在自己及别人面前过得不错,他当然得压制、隐藏以及抹去许多东西。此外他很容易得到自爱的假象, 因为他往往围着自己转。
由于自私自利阻碍了一个人的发展, 他就不能迈向自爱,
不愿意认识自已
人们为什么不自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在构成自己的所有方面不认识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不愿意认识自己。这是由于我们小时候没有为爱的眼睛所认识,因而没有学会把目光对准自己,把自己或别人在自己身上看到的一切视为好的,值得爱的。因为只有充满爱心的父母才会认识孩子的一切,对孩子作出反应,而不用“好”和“坏”来对孩子加以评价,也不贬低孩子,认为他们品行不端。同时父母保持着对孩子的关爱,即使是在生气或伤心的时候。在这种气氛下孩子才能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
没有爱心的父母只看到孩子身上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当孩子正好是父母不希望的那样,比如吵闹、调皮捣蛋或任性时,父母就用这种教育方式来处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品行不端,不值得爱。同时他们往往也不再给孩子以关爱。
孩子身上因此就不会培养起最基本的感觉-不管这个孩子实际怎么样-品行端正,可爱。相反,孩子相信只有符合别人的期望他才是个好孩子;其他的一切都不允许表露出来,有时甚至连在心里有这种感觉都不行,比如当他妒忌的时候,当他认为自己对的时候。这样的话, 他就不能学会经历人生的一切,认识自己的一切。同时,他培养了自己的一个符合周围人的价值观的形象(本我),并依此行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开始自我控制,只表露符合这一形象的东西。这个形象久而久之固定下来,从而使已成年的他很难接受其他认识自己的方式。
当一个人由于受到的教育,缺乏在每种情况下认为自己对或可爱的土壤时,他难以在自己的各个方面认识自己。因而他宁可不正视自己,相反却封闭自己,拒绝比如在自己身上出现“不符合期望”的东西,或者对应该看到的东西加以否认、否定,甚至排斥。这样,他越来越少地认识自己,最终失去了自爱的基础。
你可以
在自己的人生中
扮演主角
或一个配角-
完全随你所愿。
2. 阻碍自爱的一切因素
一切阻碍自爱的因素归根到底就是阻碍一个人去认识自己,或者在某种方式下限制或削减他的表达,或者迫使他从外部或自身对自己加以掩饰、伪装,或压制自己想要说的话-不管是由哪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方式所决定的。另外,角色和规范也导致人们不去正视自己。此外,人们对待自己的方式也是阻碍人们自爱的一个因素。
既然如此,人们怎么会去爱自己看不到或几乎看不到的东西呢?人们怎么会看到不允许表露的东西呢?这就是说,人们只能从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允许感受和表露的东西,或者至少知道其存在-也就是人们正在感觉、想像或在自己身上感受到的东西。因此,自爱与一个人的活力紧密相连。一个人越恬跃-我指的不是玩得积极-他就越有可能做到自爱。
行为方式
每种旨在不去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不了解自己或不让自己了解事物的行为,诸如:
抵制;
否认;
掩饰;
假装。
所有阻止别人认识我们的诡计和一切走向封闭的行为方式;
冷酷无情;
不愿去感受;
不愿表现自己;
一贯正确;
争斗;
只想到自己;
唯利是图;
自私自利。
都会导致越来越远离自爱。
角 色
每种不负责任的角色同样也阻碍了自爱。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导致自己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为了维持这种内心的自我欺骗,他必须使自己变得局部失明,从而使他在自己和别人面前封闭起一部分。这自然是以其内心的明了和自己的活力为代价的。因为如果他在扮演的角色中真正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意识到前因后果或自己的责任心,他就不能在自己面前对所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或者他通过认识达到另一种行为态度。
有形形色色不负责任的角色, 例如以下的受害者角色:
失败者;
吃亏者;
受害者;
受歧视者;
小孩;
病人;
弱者;
笨蛋。
这类受害者的角色,其特点是自己从不在所经历的事情中去寻找关系,而一直从自己以外寻找原因;他找不到伙伴,其原因并不从自己身上找,而是“因为再也没有好的伙伴了”或者没有人要他。他这样或那样,“责任”总是在外部。
他最好的借口是:“我不能……”
他很容易追究别人:“你没有足够地重视我,所以我这么好攻击”等等。
要是他有责任心的话,就会们心自问: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使我无吸引力甚至得罪伙伴?这样的话,他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真实,因此而有进步。
举个例子:我们假定有个人进入了“病人”这一受害者的角色-说是个角色,是因为他尽管有“病”,可是既不去搞清楚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使他不舒服,这种疾病与他有什么关系,也不真正去关心自己的身体,使之痊愈。他唯一做的事情是:受苦并抱怨自己的“命运”。
这类受害者角色的反面是强权角色;
暴君;
勒索者;
拒绝者;
自私自利者(可能属于这类-但不一定是)。
这些“滥用权力者”掩盖自己内心的问题;他们外强中干,只有通过采取强权的方式-不管是以拒绝的形式(说不),还是用肉体或心理上的暴力,抑或依靠金钱、工作和宠爱的手段-才能艰难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们对自己的冷酷无情以及所做事情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给别人带来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
比方说,要是一个暴君看到只有通过暴力才能实现他的目标,同时也看到这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的话,他当然就不能在自己面前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如果他不想放弃这一角色的话,他就必须什么都视而不见。
其他的角色还有:
什么都不想要;
无所谓。
其实质也是无责任心。因而必须有人来帮助他,使他说出自己的意愿甚至代替他说出意愿。“无所谓”就是类似这样;并不存在一切都无所谓的人,因为他也要干活,也要挽救人际关系等等。
什么都不想要或无所谓的人,不需要去冒险,因而也不需要承担做错事或受到不佳反应的责任。
许多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扮演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的人,大多把责任视为压力和负担。他们害怕面对自己还不能做的事情或自己(和别人)本身不喜欢的东西。
这类角色被用来避开“不舒服”的东西。其后果是:这类人不由自主地成了内心学习和自爱的障碍。
规 范
所有制约性的社会规范,其目的在于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方法待人接物;或者我们不允许怎样行事处世,这限制了人们的生活,因为一个人的情绪经常不同于他应该或必须的那样。
例如:
必须一直有礼貌;
必须一直友好;
必须一直(高雅)可亲;
必须一直富有感情;
必须一直热情。
或者;
不许冷酷无情;
不许富有挑斗性;
不许言而无信。
当一个人愿意屈从这类社会规范时,表明他缺乏自爱。一个自爱的人决不愿意这样。
许多人之所以不放弃这种规范,并进一步地退缩,是因为他们不想被拒绝或得罪别人。
很早-在小时候-就有人教会他们,他们身上的某些部分,如感受、想法和举止是“不好”的,甚至如果他们表露出自己的这些部分,他们就是“不好”的。可是因为没人愿意觉得自己不好,所以他就放弃一切可能会显得是这样的东西。
有些特别倾向使自己变成适应的人,如此长久地禁止自己这种“不适当”的、不想要的、不愿承认的感觉(如愤怒、好斗)或自己的其他部分,直到自己再也感觉不到、再也感受不到为止。这样,这类人收缩了自己,对自己有一部分视而不见 从而失去了与内心真实的联系。
对待自己的方式
你在对待自己时所做的一切:
为了不让自己感受到自己;
不让自己尽情地享受;
为了不表露自己;
为了使自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恣意吃喝;
为了不让自己有个清醒的内心,你不给自己足够的重视;
同时拒绝学习或不想关心自己;
当你同情自己的时候,却不给自己大力的帮助。
这一切,都会使你越来越远离自爱。
那么,如果你想做到自爱的话,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努力去做一切能带动你向前发展,使你更健康、更富有活力的事情。
这还要求你放弃某些特别的行为模式, 比如:
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
不认可自己;
老是把自己说得一塌糊涂;
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使自己的自我价值取决于别人;
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好或更坏;
只在你付出了什么的时候, 才认为自己有价值。
不过,在你做到这一点之前,你必须先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模式,并且领悟到这是一种对待自己的无情方式。
你把这些至今为止阻碍你自爱的障碍看得越清楚,你就会越早地做到自爱。无论如何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的话,谁来关心你呢?
没有受到爱,
并不丢脸。
不自爱的后果
1. 当一个人不自爱的时候,对他有什么害处?
每当
你感到活得很累;
你不能享受生活;
你艰难而又费力地走过人生;
你主要是在行使职责;
你特别无力地生活着;
你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乐趣;
你疲惫不堪、无精打采而又没有活力地生活
你少有成就;
你看轻自己;
你在每件小事上批评自己或责骂自己;
你常常不重视自己;
你认为自己不重要;
你不原谅自己的错误;
你残酷无情、严厉而没有退路地对待自己
你很少重视自己的内心;
你充满恐惧;
你不表现自己;也不允许别人来认识你的一切;
你不想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你怀着不信任的态度与人们打交道;
你和人们无法沟通;
你找不到朋友;
你害怕别人的接近;
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看不到进步;
你的生活中没有幸福……
那么,极有可能你至今为止既没有在生活中体验到爱或很少体验到爱,也没有做到自爱。这就是说;你现在正为这种情况的后果而“痛苦”。
对你来说,知道缺乏家长的爱对你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了解了这些影响,将会使你不再责备自己,而是当作动力,来到达爱的彼岸。
从根本上来说,当一个人没有受到或只是短暂地受到家长的爱,他的心里就会产生心灵创伤和缺乏症状。这样,他整个的人和全部的精力就会受到削弱。
后果是当这个人不爱自己时,这种情况大大地加强了。因为如果这个孩子或青年(或许是成年人)能够尽可能快地被一个或几个有爱心的人引导到自爱之路上去,那么他才能减轻心灵创伤的影响,然后在这些人和自爱的帮助下,一点一点地得到治愈。这样,他本人和他全部的精力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得到加强。尽管有这些内心伤害,长时间来他还是能好好地生活和工作,并且在极难得的情况下坦诚地对待大多数人,因此,只有在更为密切的沟通中,这些非爱的伤害才看得见,才感觉得到。往往要到不能正常运作时,他或他周围的人才能认识到,这个人有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治疗。
非爱的害处比绝大多数人想像的还要大。最为严重的后果在于一个人对待自己所采取的态度导致了以下情况;
自我评价能力很弱或不存在;
自尊心很弱或不存在;
缺乏自信心;
自我信任感很弱或缺乏;
自我表达能力受到控制;
缺乏自我责任心;
自我意识很弱或缺乏。
自我评价,自尊,自信,自我信任感,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自我责任心以及自我意识等内在行为是构成每个人个性的支柱。它们是有助于加强一个人的自我,支持一个人内在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能掌握人生,生活在内在的自由之中。
如果缺乏这些行为,或这些行为被严重削弱,一个人就会感到软弱无力,不知所措。他很难做到驾驭自己的人生;他难以保持富有成效的快乐关系,享受生活,过得幸福;这使得他无节制地饮食、酗酒、服药丸或吸毒;躲进受害者或病人的角色中,进入永久性的软弱状态之中,发疯,甚至自杀,来试图逃避现实。
缺乏这种基本力量的后果是,出现了各种各样、情况严重的问题, 如:
意志薄弱;
自我闭锁;
过度的害怕/恐惧症;
内心狭隘;
适应性差;
没有活力;
依赖于各方面;
对自己(或别人)的毁坏;
沟通能力弱或缺乏;
搞不好关系;
拒绝内心学习;
拒绝认识自己等等。
人与人之间不断增长的好斗和暴力现象的绝大部分,如虐待妇女和儿童,滥杀动物以及破坏大自然等,都在于从事这些行为的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爱,也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容纳过爱,因为一个人只有做到爱,他才能和万物连结在一起,关心自己及其周围的一切。
非爱的行为也是一种力量,不过它对人类以及整个自然界(包括动植物)的影响是破坏性的。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身上容纳爱的力量,只有他们把爱当作原始自然力来对它开放, 从而能重新爱自己,爱别人,爱整个自然,我们才能阻止这种在全世界活动着的破坏力量。
由于好多人既不知道自己由于父母亲的非爱而遭受到伤害,也不知道作为后果他们不爱自己和别人,因此某些人往往一生都带有这种伤害的痕迹,而且还常常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斥责自己。只有洞察了前因后果,人们才能迈向全新的道路,也就是通向爱的道路。
自我评价,自尊,自信,自我信任感,自我表现,自我责任心,以及自我意识,是一个人个性的支柱。这些支柱的承受能力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完全生活在赋予他身上的自由之中, 他是否还被束缚于所受教育和其他外部影响之中。
此外,自我意识还是自我认识的一种工具,它有助于人们塑造一种符合自己心灵最深处的天性、愿望和需求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不自爱的话,那么至少其中的一种个性支柱-从而导致整个人-被削弱了。这种状况就像一所基础不稳的房子,在沉重的负担下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这些个性支柱同时也是一种交往方式,是人们建立起与自己富有成效的关系所需要的。
你给自己的评价怎样,
你就有怎样的价值
自我评价能力很弱或不存在
如果一个人拥有健康稳定的自我评价能力,那就意味着,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好的,值得人爱的。当他自己或别人在某些情况下对他这个人感到厌烦时,当他犯了错误或在自己眼里没有做好一件应该做的事时,他也很少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更不会常常对它加以否定。他对自己的评价也不依赖于自己的成绩、外表或别人的承认上。
这就是说:一个有着健康的自我评价能力的人,已经学会把作为一个整体的自己及其举止行为同他的表达方式区分开来。他知道,他不只是他所表达的那部分。
然而,我们的举止行为和我们的表达方式应该服从于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评价,以便我们能够朝着某个方向发展。为此,每个人都必须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要按照这一价值观生活。比如,当我决定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时,对于我来说,知道何时我会深情而何时我会无情地行事,这是很重要的。这不是为了禁止自己的无情行为或将其视为不好,而是为了使自己意识到离自己的目标有多远。
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 因此我们永远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爱的。我们是有价值的,就因为我们是人,是造物主之杰作。没有人可以否认我们的这一价值,就连我们自己也不能。这一与生俱来的价值,每一个人都必须在生命进程中的任何时候,不是通过家长就是通过自己来获得,并在万不得已时对它加以保护。它一定要成为对待自己的一种内在行为:
我是有价值的
可是这种内在行为只有在小时候父母亲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时才能树立起来。可惜的是,在儿童教育中一直充斥着另一种行为。
当我们不是按照家长希望的那样表现或表达自己,当我们做了某件使他们陷入麻烦或他们不能接受的事时,我们的价值就遭到了危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是这样长大的。不是我们的举止行为在父母眼里不好,而是我们整个人,当然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被这样对待的。
因此我们很早就相信,必须由别人-首先是我们所爱的人-对于我们的价值作出确定,使自己依赖于他们的评价上。这样我们就开始寻找赞扬和认可,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很好”。我们想方设法避免责备,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不好”,也就是不值得爱。这样的话,我们学会了相信自己的价值并非始终不变,随时有可能变小或完全消失。这真是一个灾难性的信念!
当你使自己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时,你就把控制你的权力交给了他。这样的话你就严重地受人操纵。别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权力,你只有做他要你做的,成为他希望的那样,或者你没给他带来什么问题时,他才认可你。这样的话你可能不再过着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有这种体验;即使他们有些性格或举止方式遭到了拒绝或反感,引起了伤心或失望,他们还是既品行端正又很有价值,所以只有少数人散发着天生的自信,表明他们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观。
于是,那些没有学到自己永远是好的、有价值的观念的人,在危急的关头决定采取某种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基本态度。
交互行为分析总结出三种基本态度;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每种行为隐藏着不同的困难;
第一种态度大概是最容易的,可是由于它本身不能承认别人,所以这类人在与别人交往时会陷入困难,久而久之极有可能把自己与别人孤立开来。
第二种态度可能便于与别人的交往,然而对于这类人来说,和别人在一起真正感到舒服是很困难的,因为由于他们不容纳自己,因而也就得不到他们心里盼望的别人的认可。
第三种态度包含着对自己和别人的不信任。这往往导致许多毁坏性的状况和人际关系-如果有这种状况和关系出现时。一个愿意学会自爱的人,会越来越看清自己的价值。
那么,一个人能够实现的态度则是:
我好, 你也好
当我们学到,我们是万物之灵,因而在每个情况下都是有价值的,值得爱的,我们就会把它传授给别人,尤其是给我们的孩子,这有助于避免地球上的许多痛苦。
自尊心很弱或不存在
一个人拥有多少自尊心总是和他小时候从家长那儿得到多少尊重分不开。换句话说;这一行为是自己或者借助于别人的帮助获得的。
如果你小时候得到了这种尊重,那么你就愿意在各个方面重视自己。例如,你身体保持健康或更加健康,你不做损害自己的事情,你看重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你探寻内心的目标,你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追求头脑的清醒和自己的幸福,你重视身体和心灵的需求及自己的愿望,你致力于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你说出一切对你重要的事情。
同时,这也意味着作为一个人你尊重自己,不管你个人怎样,就因为你是一个人,是万物之灵。
归根到底,你总是非常重视自己,使自己能尽心尽力,不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另外,你还努力使别人也重视你。这不是要他们爱惜你,遵守你硬塞进来的-常常是狭窄的-界限或者不停地赞扬你,而是要他们把你当作一个人来重视,尊重你所表达的事情、态度与感情,不贬低你。
如果你愿意尊重自己,
别人也会尊重你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很少给自己这种尊重,因为他没有学会看重自己身上的一切。由于自尊心不存在, 他变得自私自利,并且相信只要实现了一切外在的愿望,他就会变得幸福。自我尊重是自我认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当你重视自己、尊重自己时,你就可以安静地观察自己是谁。同时你可以平静地主张无论是谁,都要尊重你的人格。你不应被你的同伴所左右或打倒,只因为他把“自己”挣来的钱心甘情愿地与你分享;或者允许你的上司挪揄你,只因为你“可以”在他那儿工作。你不要长久地处在一种使你一直筋疲力尽或心烦意乱的场合,例如你要拒绝一份使你受到伤害或你必须否定自己人格的工作。
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待自己所采取的一种内在行为,如果他从小就允许表达自己的一切,而不被人贬低,不失去父母的认同。
自信心与自我信任感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是说,当你对自己没有把握时,你往往也就很少有或没有自我信任感。
当你缺乏自信心时,你就不能确定构成你的一切,你看世界的方式,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要表达的东西,你能接近的东西,对你很重要的东西以及你视为正确、重要的东西-这一切是否对,你是否可以表达出来,并且如何表达出来。这样你就使自己依赖于别人的看法和认可;你的举止言谈是他们所喜欢的,那你就没事了,变得有把握了;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会越来越丧失信心。
信心只有在
自己身上找到。
这样的话,你就成了周围环境的傀儡。你周围的人能很容易地操纵你;他们奉承你,赞扬你,认可你或给你表面上的承认,以此轻而易举地把他们的愿望、想法和目标“强加”给你, 而你却相信,这是你自己的愿望、想法和目标。
要掌握、控制一个不自信的人是相当容易的。只要有人态度足够明确,做出好像更为重要、更为聪明、更有知识、更有把握的样子,或者行使足够的或轻或重的权力,他马上就会把强者的角色让位于这个人, 因为他太没信心与这个人进行对抗。
另一种对待自信心缺乏的形式是用一种信念-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最棒的、最有实力的(无论如何比别人更好),并孜孜以求-来掩盖(作为一种保护)自信心的缺乏。这里有一些职业角色特别适合;领导、医生、教师等等。这些人通过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得以控制自己没有信心的感觉,假装非常自信,同时索取更多,获得更大的成绩,可是他们必须不断地证实自己,决不放弃他们的控制。他们的自信心建立在不牢固的基础上,有朝一日当他们受到批评、攻击,或遭到挫折、失败时,人们就会看到,他们假装的“自信心”是如何一下子崩溃的。
因此,一个没有健康的自信心的人很少能够容纳批评,很少允许甚至不允许错误或缺点。
也有的人生活在两重性中;缺点和假优点。他们暂时获得了保护伞,使自己比别人更好,并力图加以证明。
你相信自己
能做到的事,
你就能做到。
自我信任感很弱或缺乏
自我信任感是自信心的姐妹。这种内心行为也是从小学会并用以对待自己的,如果父母充满信任地对待他,相信他有所作为的话。
一个从小到大就拥有自我信任感的人,认为自己非常重要,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对待人生,与人交往。他和自己进行沟通,感受自己的感情、思想和感官体验,并相信他本人的这些判断。他已经在好多方面尝试过。凭着他对待自己的经验他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允许生活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之中。他相信自己能够学会想要学会的东西。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并知道如何维护这些想法。他相信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显示出所容忍的限度加以保护自己。他相信自己能够处理自己的问题,接受与别人的冲突,并与别人一起加以解决。他相信自己能够驾驭困难的情况,忍受可能出现的痛苦。他相信自己能够与人们保持联系,为他们所喜爱。
相反,一个人由于父母的对待方式和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很少或没有获得自我信任感,往往认为自己无足轻重,不甚重要。而对所有其他人,他则认为比自己更重要,更好,更可相信。他不仅怀疑自己的能力,还怀疑自己的感觉、看法,不相信它们。因此他经常感到没有信心,很容易被别人弄得失去信心。
后果是他越来越背离自己内心的方向,倾向于生活在别人的印象、愿望、想法和目标之中。由于这些大多是外在的因素,因而他往往纠缠于表面现象,如派头、外表、着装、别人的认可等。因为实现这些目标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花许多时间和金钱,通常留给自己用来发现并实现理想、梦想及幻想的精力和时间就很少了。更不用说由于大量的工作他忽视了自己的内心和身体,几乎不能关心自己的需求。
一个人由于缺乏自我信任感,特别害怕犯错误,害怕失败,害怕失误时不被认可,宁可走向被动。他很少尝试新的事物,回避生活的挑战,尤其是回避他还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这样既不能使他和自己的能力相联系,也不能使他和自己的长处以及学习能力相联系。这反过来又导致了他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一个采取这种方式的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某个知识领域或工作领域,学会使他真正愉快的东西。他在小时候-以后长大了还是如此-就满足于拥有贫乏的知识和平庸的能力,长大后只愿意做对他要求不高(即使这些工作很危险)或对他没有益处的工作,例如使用某种化学品或类似物品的工作,这类工作他不需要特别的学习和成绩,对他来说显然是相当舒服的。这样的话,他的资质特别是能力和天赋退化了,因为这些资质由于缺乏学习和挑战,不能得到发现。
不太相信自己的人,也不会在任何方向上有什么抱负,因为反正他不相信能达到什么目标或引起什么结果。
他也很容易沉溺于安逸之中。所以他情愿“生活”在电视机前,而不为自己寻找任务,创造并领悟人生的契机。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自我信任感的缺乏有着极强的影响:一个很少有或没有自我信任感的人,不敢表达可能招致批评或拒绝的感情和思想,因为对于他来说这意味着他不好、不对。如果有人拒绝他的话,他的世界就会崩渍。因此他总是考虑到把事情办得合大家的意或者只做、只表达别人希望他做的,以免引起任何人的反感或不为他人所认可。他用这种方式来回避许多问题和冲突,但是他也因此不能生活在开诚布公、生动活泼的关系之中。
比起相信自己来,他更为相信别人,因此他很容易依赖别人,或者他很少相信甚至完全不相信他们-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以至于他很难对别人倾诉心声。
当一个小孩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没有学到重要和正确的观念,结果是不爱自己时,一个悲伤的故事便由此开始了。
一个小孩要树立自我信任感,他需要有这种体验:他对人生的观点是重要的,为人所倾听的。他需要有被接纳的感觉,不管他怎样表达;他需要有允许尝试的自由空间,可以犯错误,可以失败。孩子需要父母相信,他能学会一切,从中得到乐趣;他需要父母相信,学有所值。父母必须教会孩子,有些事情容易学会,有些较难学会;他投入的精力时多时少。他们必须教会孩子如何对待工作,使他不会每次让恐惧所吓倒。他必须知道,他要面对恐惧,做点困难和陌生的事,或者说出可能会遭到批评和拒绝的意见,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勇气。为此,孩子一直需要父母的支持。有些父母自己在各种恐惧面前停止不前,常常为孩子担忧或防止孩子面对每个引起恐惧的情况,这些父母自然是提供不了这种支持的。
本能而又自由地表达自己,不依赖于别人的意见,一个孩子学到的这些东西越多,他身上培养起的健康的自我信任感也就越强。
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使自己而不是别人喜欢自己。
如果一个小孩得到这些帮助,他长大后就会拥有并洋溢着健康的自我信任感。可是,哪些父母能够给孩子这种交往、这种支持呢?通常,父母显得比孩子好得多,狡猾得多,他们对孩子的意见和感觉看得并不特别认真和重要。同时,一个孩子往往很少学会以自己的内心为方向,寻找与自己的沟通。另外,大多数孩子很少被允许尝试。因为这要么会使父母感到害怕,或是认为不值一提,会使他们陷入麻烦之中;要么他们不相信孩子能够做对于自己来说是正确的事情。此外,许多父母不允许孩子超越自己。
也有父母亲要求孩子过高的成绩或十全十美,这对孩子过于苛求。这样的话,孩子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碰到极小的困难就失去了信心。如果父母一直对孩子吹毛求疵或在极小的错误上责骂孩子,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就这样,从孩子长大成人,他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如同父母对待他一样,他自己可能还没察觉到这一点。
对自我信任感视而不见的方式有许多种,然而只有认识到其危害性,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加以克服。
自我意识越强,一个人就越相信自己,他会不断地培养好奇心和兴趣,使他愈加感到只要他愿意,他就能很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