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为什么读yi,二为什么读er----悖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1-4 10:4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离离原上 于 11-1-4 10:48 编辑

悖论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 ... =%E3%A3%C2%DB%CD%BC


    我是一个躁郁患者,有时候会想一些很疯狂的东西,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偶尔也这样的那样的看一些.

    对于易经,我感觉它确实是文字的源头,有了文字,思想就有了个很好的运载工具,不过,我想应该先有声音的沟通,就如猫狗一样,真正的语言是随文字一起产生的,易经在用符号解释世界的同时,却有意无意淡化了一样另外一样很关键的东西,就是语言或是声音.

    严格的说,直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我们很少去讨论它的起源。声音的原理是震动,可是最初的震动从哪里来的呢?易经说组成世界的元素是阴和阳,也许,这是说的物质的物理属性,就如对与错,可以组成一切认知,成为物质的哲学属性,但这都不够,不足以让我们跟石头跟金属沟通,最原始最普遍的鉴别金属的方法,就是击打,是通过声音的,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声音或者震动,但是文字的产生,恰恰让我们剥离了声音,文字的读音是另一方面的事,是有了文字后人为加上去的,而这,就是也许就是第一个非自然音的产生,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所谓的知识和学问,我们用这样的特定方式让我们人类的认知和经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积累,从而飞快的超越了其他生物,而能成为万物之灵,可是,这个过程也让我们与它们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因为,我们过多的生活在我们自己的声音里,很少能超越自己而去倾听它们的声音。


    当有一天我看到霍金先生的研究《弦论》的时候,我惊呆了,想不到他老人家也是想的把音作为宇宙的基本组成元素。

    接下来,我就开始想一为什么读yi,二为什么读er,有了易经的一些基本知识,也好理解了,古人既然把一看成生(直),二看成死(弯),而舌头和口是古人最了解的发生器官,所以,通过舌头和口型的变化就给文字加上了不同的读音,当舌头平放的时候就是一,卷起来就是二,按这个方法推后面的三和四,也可以找到理由,一个开口,一个闭口等等,这个道理,适用于各种语言。

    中文也许是从一和二,从形状结构和含义开始的,所以,造字学习字,考虑得更多的,也许更注重的是字词的意义是否与外界相符,拉丁语未必,也许最初只是是比较纯粹的来出别记载读音的,只要能准确的记录区分读音就好,符号的形状是否与外界充分相符,并不是关键的,至于语言的含义,他们也许更倾向于向内与自身情感相符,换句话说,汉字也许是为了认识世界并传承认识而产生,大概像唯物的那种,而拉丁语更象是为了表达情感并传达情感而产生的,更倾向于唯心的认知。

    那,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会很自然发现两种文化的不同了,东方文化起源于对外界的认知求索,套用易经,可以说它是阳,是开放的系统,所以,教育方面,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文化更多的是强调思想方面的东西,强调自律,强调含蓄,这就是阴.

    而反之,西方文化起源于内心的和谐追求,所以,可以说它是阴的属性,是内敛的系统,所以,教育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的文化更多的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所谓的技艺,强调的是他律(神、主之类)和扩张、发展。

存在就是阴阳的协调共存,发展就是对错的交织转换,无论中外都一样。

对于英法文具体的读音来源,很遗憾,我知识有限,无法解释,不过我相信英文的one,并没有中文一那么多的含义,如果说一是中文的起源,那也许A或者O才是英文的起源,它们表达的情感是问和答得关系,啊,是感叹和惊讶,哦,是明白和理解,这个简单的音,至少在中英文里是相同的,这也反映了作为同样的人类,在身体结构和情感表达上的共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1-1-4 10:4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离离原上 于 11-1-4 10:44 编辑

前面说了,因为文字是文化的基础,可能是因为文字起源时,选择的取向不同,带来了东西文化的差异,如果继续观察这个差异,我们还可以发现,西方文化是从小的方向往大的方向走,从微观往宏观走,而东方文化是从大的方向往小的方向走,是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很简单的,英文句子中,对单复数,时间,人称等等分得非常清楚,一句话能很准确的表达非常多的具体信息,而中文则不,往往一句话,非常抽象,必须结合特定的环境才能具体理解。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感性文化(西方文字基与情感的表达)成为与生俱来的东西,成为大家的一种本能时,这个时候,交流的中心往往是对客观事物认知上的区别,就好比我们都能吃饱饭了,就不会再将能不能吃饱饭当个话题来谈,而中文呢,是代表理性的文字和语言主导的(本身就是基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当然,交流时更多的关注就是情感的需要了,客观事物是多彩多姿的,撇开情感,表达客观事物需要很具体的元素,而情感的表达则是有限的几种,借用客观事物表达情感,则需要非常抽象的思维。所以,我猜西方文化是从具体的小处着手,向系统化的大方向发展,而东方文化是从系统的抽象的大方向开始,向具体小事衍生。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具体的社会和科学文化,比如中西医。

     易经里说,太极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这两种文化的发展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起源都出现问题,西方文化基于感性认识,但感性认识从哪里来的,所以他们一直在找,两个角度,一方面是神给的,一方面是客观事物带来的,并在宗教和自然科学的斗争中不断向更深更具体的微观上挖掘,感性的天性让他们感到所有东西都有联系,所以在理性上他们努力去证明这些联系的存在,就如数轴上的两个点1和2,虽然实际生活中西方人恪守着1和2的真实区别(单复数),但他们后来还是用微积分的理论来解释他们是连续的。这就是这个文化的矛盾所在:努力真实的记录下了自己的感觉,却要追求理性的分清认识世界,形成一个悖论。

     反观东方文化,它的种子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所以,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理性从哪里来的,于是我们也不断寻找答案,比如“道”、“仁”、“佛”,最后归结于自己的内心,并不断扩大自己内心的包容度和想象力,以求表达感受时与客观事物想符,同样对于1和2的问题,我们很清楚它们实际生活中的区别,但这么多年,我们都在努力的说“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因为在感性上,1和2是说不清的,而我们的文化,恰恰是理性基础上的感性文化。于是,这个文化的矛盾也就出来了:我们很理性的记录了事物的区别,却要追求感性的把这些区别模糊掉(求同存异)。也是一个悖论。

最后,我的结论是,也许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大的悖论。

上帝是万能的,但是他创造不出他创造不了的东西。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这就是一个打败万能的上帝的悖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1-1-4 10:4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离离原上 于 11-1-4 10:52 编辑

前面说了,文化可能形成了悖论,再具体点,想想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它是否是个悖论呢?

    同样,也需要从它的起源和发展方向两方面看,简单的说,它起源于事物的区别,和对这个区别的认识记录,但后来人们也意识到,必须为这些区别寻找来源,于是,为了解决区别形成的原因,只好用一个没有区别涵盖一切的想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太极”做源头。我想,《易经》不是从太极开始的,而是从1和2,从阴和阳起源的,但是,为了解决这个起源的起源问题,太极的概念是后人为完善这个体系发展添加的,是个完全感性的想象的东西。问题就出来了,一方面易经很理性的指导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区别,并运用区别,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很感性的去学习、接受、理解易经,用感性的学习换来了理性的指导,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毫无疑问,这是个悖论了。

      接下来,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理解易经占卜里的三不占了,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换句话说,不带感情色彩,不要去占,反过来,只要你带了感情色彩,占卜的结果就不会错,因为在情感的世界里,我们能理解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这个悖论,永远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圆,其结果是,那些占卜的大师会用一种相对比较积极的态度引导你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圆,于是,麻衣神相里的“对凶者言吉”,“对吉者言凶”就成了颠簸不破的真理,因为,这样的算命占卜迎合了你的心里需要。
接下来,如果这些道理成立,我们就可以来很轻松的做游戏,利用一些基本的逻辑规律,表面是非常准确的算命,实质是自圆其说,通过被算者感情的调动而自省他的内心,自求联系,并最终相信。

     对天干地支,五行八卦,我觉得过于专业也过于繁琐,也就没有去钻研,不过,我觉得拆字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后面,我想写写一些关于这些方面的东西,当然,如果老师朋友有兴趣,也可以提供几个字我瞎拆,看我能在您提供的字和您所想的事中找到些联系不,严格来讲,只要我拆得够圆润,是一定有联系的。所以,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左右人心情的游戏,利用视角感性的丰富去理性的指导日常生活,这就是前面讲的学习易经的要求和目的,一个悖论。

      上面的网站有很多很典型的悖论图片,往往向前看,我们一直在向上走,向后看,我们一直都在向下走,但结果很奇怪,都是回到原点。由此看人的一生,也是如此,只不过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向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1-1-4 11:02:14 | 只看该作者
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差别开始的,追求那个终极的存在是人的天性,那个大一统的世界是个永远也到不了彼岸,但正是这样的天性才引导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

   意识到有差别之时,大同(太极)同时也就萌芽了,它们也是阴和阳的关系,是有差别和无差别的关系,换句话说,既然站在人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表达世界或情感,它的前提就是承认差异,或变化的。既然承认变化,必定承认大同。承认阴就必然承认阳,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来看,区别和相同都是通过比较产生的,认识是相同和不同的斗争中产生的,这个比较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人的天性是好奇的(动物也如此),总爱从相同的地方去找不同,从不同的地方寻找相同。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跟人的愉悦感相互联系的。我想如果科学揭开了是什么原因让人快乐,什么原因让人抑郁,生命的含义可能就更容易揭开了。

    生命不单是肉体的美妙组合,也是情感思想的美妙组合,更是两者的完美交织。

    打个比喻,肉体如水,靠的是积累,汇成泉水、小溪的时候,我们说成了人形,最后寂入大海,思想情感呢,也许如火,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本身并不是物质,但又依附物质而存在并能改变物质。五行中唯一不是物质的,就是火。火的产生,靠的是机遇,是外部环境,所以,它的归属是环境的消失。奇怪的是,对于水(物质),它可以随环境不同而产生很多形态,而火的形态却是永远那么固定,所以,往往我们是从形状上去认识人,而从他的状态(精神面貌)上来感受他的思想或思想的火花。

     再换句话,对物的认识,是变的,变是因为水表现的是物质的客观实在,对思想的感受是不变的,不变是因为火表现的是客观实在的某种状态,是某种引起内心的共鸣的同一状态----燃烧。

    生命的肉体是连续可导的,但生命的感觉是螺旋似的积累,而思想的火花是断续的--他就是灵感。

    准备好了柴火,甚至风箱等等,才能在火花到来时充分燃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1-1-4 11:48:2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有点意思。
以前听米兰·昆德拉说“一种独特的思想也必然有其独特的语言‘密码’”,离离原上的思索也恰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东方文化和思想是基于理性的,力求客观的反应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文字也必然是符号文字,属于纯理性的东西,而纯理性的文字却要用来表达最感性的东西——中国人最讲究的是伦理和仁义等感性文化,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反之也然,西方文字,也许,尤其是拉丁语系,是在西方人追求自由、自我、率性的感性思想上创建而来的文字,而他们却用这样的文字的语言来表达最最客观的真理。看似这一切都是悖论,也许,正如作者所说:“也许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大的悖论。”,但也许这正好也再次验证了《易经》的的阴阳相生相克的宇宙终极真理也说不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1-1-4 19:40:20 | 只看该作者
当有一天我看到霍金先生的研究《弦论》的时候,我惊呆了,想不到他老人家也是想的把音作为宇宙的基本组成元素。

离离原上 发表于 11-1-4 10:40


音其实也就是一种波。波也就是振动。其实任何物体内在都是振动的、有一定频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6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