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爱拥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9-18 17:4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卫本身揉合许多有趣的特质:年约四十、是位颇具魅力的男士,非常渴望坦承直接地接触异性和性,但他也活在创伤的阴影之下,他这生中有一大串情史,却都维持不了多久。他要找条件不错的女子根本就不成问题,然而故事总是大同小异:他最後不是挑三捡四,把她们赶跑,不然就是向後撤,直到她们知难而退为止。他想爱想疯了,他承认回顾一生中和他分手的女人,有好几个都会是很好的终生伴侣,但在当时,他总可以找到理由不满意对方,然後抽身。他来接受心理治疗,想弄清楚他的爱情生涯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六个月之前,他开始了一段新的爱情关系,他爱这位女子远比以前的经验来得狂野、强烈,他们感情十分契合,谈话异常投机,性关系也极为协调,但到了某一地步,他抽出身来,和琳一刀两断,因为他无法信任她,害怕她会伤他伤得太深。

在我们刚开始的几次谘询中,大卫总在谈论琳,谈她如何不值得信任,但我最终将焦点转移到他个人的内心。他成长过程中,母亲是一个飘忽不定、抑郁、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的人,即使在家,也很少对孩子付出感情,无论大卫怎么做──从生气到退缩──都赢不来他想要的关注和爱,结果他根本不相信爱是与他有份的,或是做他自己仍可以得到爱。他必须让女人另眼相看,来证明自我的价值,同时又埋怨她们害他非这样做不可。

大卫的魅力外表之下,有一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怨气暗潮汹涌,当然是不会形诸於外的,因为在他家里,愤怒是罪大恶极,会变成拒绝往来户,因此他表现愤怒的方式就是谁近身就推开谁。基本上他在对所有喜欢他的异性说:「走开,我不相信你会对我感兴趣、我不相信我会吸引你,因为你不会真的爱我。」他不信任琳的感觉,回荡在他整个过去生命长廊中,他一生从未感受到充分被爱、被拥抱。

他和我谘询了几周,努力了解并处理自己的创伤,大卫又恢复了对琳的兴趣,虽然感觉有一点危险,但还是想再约她。考虑到这一点时,一个美好时刻乍现,当时他抬头,有如凝视天堂,近乎文诌诌的问:「就是这样吗?你爱一个人,把自己打开,感到有点任人宰割,你让他们进到心里来,於是他们变得非常重要,然後他们爱怎样就怎样──走掉、伤害你、对你说谎──你就没辄了,爱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大卫直率的话触动了我的心弦,在我心头产生共鸣,他提到的事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经验,不禁对他会心一笑,我想到当你真心想和他人深刻契合,当热情自内心深处涌出,如同无法自持的波涛,就这样把你冲撞开来,你不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涌动,也不能控制对方的反应,我想到自己也曾有那样原始直接的经验,以及随之而来的害怕、想保护自己的本能。

「当我对一个人敞得这么开,真的感受到那种深度和力度,」大卫继续说,「我知道这就是我真正希望从对方身上得到的,这就是生命力的所在。」他是说爱的力量一路引领我们,直到濒临投降的甜蜜边缘,让我们敞开心怀,不想脚踩煞车,「但感觉那么危险,好像会丢掉老命一样。」

大卫踩在剃刀边缘,拿不定主意是不再抗拒琳的吸引力──感觉风险重重──还是该靠後站,稳当些。我问他:「如果你在这份爱情关系中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你想拥有什么呢?」从他嘴里说出的第一句听起来满悲哀的:「我不知道。」我鼓励他把问题放在心中酝酿久一些,注视内在,让答案从内心深处流出来。停了一会儿,他说:「我希望我能信任她,而且知道自己真正被爱著。」话才出口,他马上澄清:「这个要求大概太过分了。」我问:「如果感到这样被爱,会是什么样子?会带给你什么?」这次他停顿更久了,然後说:「感觉被接纳,人家珍视我之为我。」

我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感觉被接纳、受珍视,会带给你什么?」更久之後,他幽幽的说:「我厌倦了分离和孤独,我真想和人灵犀相通……」大卫常提到一再生起的孤绝,好似在这世界上迷了路,找不到归属,这是他第一次直接承认渴望灵犀相通。

我可以感觉到他心里还在翻搅,我请他继续追这个问题,问他灵犀相通的感觉会带给他什么,这次的答案倒是出来得很快,想都没想:「一种归属的感觉,就像有人珍爱真实的我──虽然我不太确定那会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你知道,我从没经历过。」

说完这席话,大卫脸色红赧起来,我知道他跃出了多大的一步,我们又继续谈了一会儿,我承认要男性辨识出他渴望归属和珍爱有多困难,尤其在另一位男性面前承认,的确更属少见,显得更脆弱无助,大卫在我脸上搜寻不屑的神色,我便让他知道我充分了解他,也感激他和我分享这些,我们静默地坐了一会儿,两个人都在咀嚼著他坦承渴望被爱是什么感觉。

我有一点想就在这里停下来,剩下的交给他了,但已经走到这一步,我感觉有些东西需要进一步探索。我确定他可以继续了,於是说:「想像著被人珍爱,会给你内心带来什么,让你内在经验到什么。」他闭目一会儿,然後说:「它像被别人爱的臂弯拥抱著……事实上我现在可以感觉到一点点了。」

大卫和我两个人同时明显地放下身段,大卫感受到温暖、澄澈、踏实充满了整个房间。

大卫从孩提时代就觉得和家庭接不上轨,现在却愿意承认他需要归属、被珍爱、被搂在爱里,代表他疗癒疏离感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大卫直率承认这些深刻的需要,正视它们的存在,等於正用温暖和开放将自己的经验拥起。这让他尝到被爱和接纳拥抱是什么滋味──这正是他找寻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9-26 08:54:2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路走来,我又再一次想就这么结束。突然,毫无预警的,问题从我唇间迸出:「你是什么感觉──感觉那样被爱拥著?对你身体有什么影响?」这次答案呼之欲出,因为大卫已经身在其中了:「像我降落到地上,被大地拥起。我的胸部是温暖的,我的腹部是饱满的。」

「你继续保持腹部和胸部的感觉,会有什么现象?」

「很放松,内在有些东西放下了。」

我鼓励他在这种状态下继续放松,因为这是一种全新又强力的经验,应该让他的身体完全了解,过了一会儿,他说:「有一种温暖的喜悦感觉传遍全身,好像渗入所有细胞。」大卫正在体验让爱尽情地流过他,我鼓励他继续浸润在这种全身的喜悦感觉,然後是最後一个问题:「那像什么──让爱从内在通过?」

「像从天而降,然後安顿下来……像深度休息……像我整个人都在当下。」

「现在不需要证明自己什么了。」

「不,没什么要证明,我可以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探到了追寻的底层,他降落在唯一可以著陆的地方──他的本性,开放和温暖的境界,我们称为爱、善、美的。他在身体上感受到了,腹部饱满,内心开放,这是大卫最深的愿望:不必靠证明自己来赢得爱,而是可以放松安心的做他自己,重新跟生命中枢和内心取得连系。他一旦看到这一点,立即沐浴在深刻的平静中,他就安住那里──在自己之内、为自己存在,与自己同在。

这是我们俩一起努力以来的重大转捩点,大卫一生在孤绝的沙漠徘徊,终於发掘出一泓清澈的流泉,他可以从内心更强固踏实的地方出发,用全新的方式去处理与琳的关系。


爱是扶持的环境

在这次谘询中,最重要的关键在於大卫认识到自己深深需要被爱拥抱,而且尝到了被拥抱的滋味,让他能放松、放下、安顿他自己。由於大卫不信任母亲,他一生害怕并怨恨女人,但在更深的层面,他的创伤显示他不信任生命,没有认识到他整个生命其实是被更广大的、值得信任的东西扶持著。

我们需要的扶持,本质到底是什么?

想想宇宙中所有事物都被更广大的事物扶持著,地球被虚空扶持著,这是围绕著它、让它自由自在移动并转动的环境。DNA被细胞扶持,细胞被大些的组织和器官扶持,树叶被大树扶持,大树被地球扶持,成长中的孩子被家庭环境扶持。〔注一〕

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考特(D. W. Winnicott)将家庭定义为「扶持的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注二〕能支持儿童健康的成长,对於儿童,除了身体扶持很重要之外,温尼考特的观念主要系指家庭可以提供的良性的情绪环境。

什么样的扶持对人类成长最重要?想像用手托起一只落巢的鸟宝宝,如果握得太紧,会压扁它;如果握得太松,它又会掉下地,所以你要用手做成摇篮那样圈起它,同时不要压得太用力。

这就是扶持最重要的两方面:接触和空间。接触包括会见、了解、触碰、和谐、契合、照顾,儿童若有良性接触,较易发展自信、内在的自我支援、自我接纳。但仅有良性接触还不够,还要给儿童空间──做他们自己的空间,只有接触而没有空间,非常具侵犯性,令人有狭室恐怖感,让人透不过气来。

温尼考特强调让婴儿安住在「非结构性行为」(unstructured being) 〔注三〕中,不要常常入侵,若父母不能提供这种空间感,儿童会觉得窒息、受制。然後他们会极力取悦父母,迁就父母的设计,於是与自己的生命断了连系。

父母若不具侵犯性,而且认识、尊重孩子个人的节奏和需要,并尊重孩子的空间,不常侵扰孩子「自我运作」(going-on-being)〔注四〕(温尼考特的说法),便可以帮助孩子在自我中悠然安住,当然,如果这空间感未能和良性接触取得平衡,也会造成问题,孩子会觉得遭到遗弃。

这样说来,爱大致会造成两类创伤,使人害怕亲密关系:父母若多所侵入,未能提供足够空间,孩子长大了会害怕亲密接触,以免被卷入、受控制、受操纵、遭妨害;父母若未能提供温暖的感情接触,孩子长大了会害怕遭弃、失落、匮乏。若害怕卷入纠葛,通常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撤退;若害怕遭弃,会造成依附他人,当然这两类创伤也会显示其他症状。许多人两种各有一点,造成「拉锯」的人际关系,一方开拔走人的话,另一方必穷追不舍;而当对方迎上前来,他反而缩头缩脑起来。

父母一旦提供了足够的接触和空间,〔注五〕便创造出一个扶持的环境,滋养健康的身心成长和人际关系。在这种友善的环境中,儿童可以放胆去放松、放下、信任,这可以打开心轮,得以经验其细微的敏感性,此即西藏禅修大师丘扬创巴仁波切称的「温柔之处」。

扶持的这两个面向(接触和空间,规范步调和顺其自然)和爱的两种核心特质(温暖和开放)是相应的,在我们的生命中本然而有的。温暖是我们天生的动力,自然想向外探伸、碰触、接触、欢迎、拥抱、邀喜悦进来;开放是我们能够以温和、空阔的方式,顺其自然,允许他人显现他们的真实面目并接纳之,不去掌控或按照我们的意志任意揉捏他人。这种顺其自然,是我们给予所爱之人最大的仁慈。开放加温暖,让我们认识、感谢每件事物和每个人最核心的本然之美──简言之,就是爱。

虽然这两种特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还是需要第一朵火花来点燃。对孩子来说,那朵火花就是知道自己被爱。孩子一旦感到真的被扶持著,也就是说,当父母给予温暖的接触和温柔的空间,让孩子做他们自己,他们就会觉得被爱。

我们能感到被爱扶持,便可放下我们防护盔甲,一如大卫的情形,这样我们才能学习放松,让爱流过我们,安住在我们敞开的内心中。


〔注一〕原注:在最深的层次,人类的存在为现实的基本运作所拥抱、所支持、所实现,这个基本原则,西方称为神授律法(Divine Law),东方则称为道(Way)或法(Dharma,字面上的意义是持)。我们的文化不再赏识或了解事物自然神圣的秩序,以致家庭愈来愈难、愈来愈少提供平衡的扶持环境,来滋养心智、信心和健康,因此现代文化哺育出的人们缺乏内在深沉的安宁,只会觉得难以爱人和被爱。

〔注二〕译注:间有译为「包容性的环境」。温尼考特用来指婴幼儿早年与母亲的关系,母亲养育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心理的支架」或「控制的环境」来发展内在心理结构。如母亲无法提供,会让孩子产生假我失调(false self disorder)的问题,後来温尼考特又将「扶持的环境」一语用於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关系上。

〔注三〕译注:即一种没有结构、不严谨的生命存在状态。

〔注四〕译注:即悠然自得的生命存在状态,温尼考特指童年无忧无虑,没有冲著孩子而来的侵入行为或恐惧。

〔注五〕原注:现代家庭生活往往无法提供孩子成长所需的接触和空间,托儿、利用电视电脑为照料小孩的工具、不稳定的婚姻、忙碌和压力,都跟我们迫切需要如婴儿与母亲的紧密连系适得其反。
同时,父母使孩子忙这忙那、时间占得满满的、成天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像这种情况,有逐日增加的趋向,这也跟孩子需要花时间待在「非结构性行为」的状态唱反调。格林堡(Greenberg)和米契尔(Mitchell)形容温尼考特需要空间的观点是:「母亲若不苛求,孩子便得以享有不拘形式和自由自在的独处经验,这种能力对长成稳定和独特的自我十分重要……婴儿得以去经验……一种「自我运作」境界……自然浮现。」(Jay R. Greenberg 及Stephen A. Mitchell所合著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93页)「不拘形式和自由自在的独处经验」的干扰──温尼考特的用语为侵入(impingement)──迫使孩子突然从「自我运作」中断,孩子就会:「从静止的境界扭转过来,被迫反应……按照外界提供给他的条件去塑形。过长的侵入会将婴儿的经验切碎,他出於需要,必须过早被迫跟他人的要求同步,他跟自己自然的需要和姿态失联……并且从抱怨出发,(发展出)虚假的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6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