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点击逾百万书商跟进抢市场 《鬼吹灯》暴露批评危机
近日,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鬼吹灯》在网络上悄然走红,吸引了大批读者。安徽文艺出版社趁热打铁,推出了该小说的第一部《精绝古城》,并计划陆续推出《龙岭迷窟》、《云南虫谷》和《昆仑神宫》等后续。然而,由于该小说以盗墓贼通过风水秘术发掘古墓为主要内容,其题材引起了极大争议。
读者:“鬼迷心窍”
在许多网上文学论坛,《鬼吹灯》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网络点击量超过了160万次,而从网络搜索“鬼吹灯”,已经能够得到超过200万条相关信息。网友评价说:“《鬼吹灯》绝对可以跟金庸相比,比卫斯理更好。”有网友甚至透露,人大考古系的很多学生对这部盗墓题材的小说极为痴迷。
《鬼吹灯》通过网络连载的方式完成,小说结构沿袭了金庸的章回体特色,即在每章结尾处必然设有一个“须听下回分解”的古怪悬念,令读者百思不得其解却又欲罢不能,导致许多读者每天在网上苦苦等待小说更新。半年以来,很多网友已经跟随小说主人公胡八一,神游了北京、新疆、陕西、云南、西藏等地的许多古墓。作者对每一个古墓的描写,都是由细节入手推断出墓穴的历史年代和墓穴主人的身份,使读者感觉小说并非胡说八道,而是“颇有文化,很能令人开眼界长知识的”,完全颠覆了网络小说“没文化”的说法。
著名文学网站“红袖添香”的编辑小庆认为,鲜为人知的墓葬情节是促使《鬼吹灯》走红的重要原因,“主人公时常出没古墓与鬼怪斗法,小说情节又曲折离奇、悬念迭起,令读者欲罢不能。”从小说的内容及形式看,《鬼吹灯》与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的卫斯理系列非常相似。与其不同的是,《鬼吹灯》着力刻画了妖魔鬼怪,使许多人读后感觉非常恐怖。
作者:纯属瞎掰《鬼吹灯》目前的网络连载已接近80万字,内容夹杂了大量鬼怪、尸变等恐怖成分。小说主人公胡八一,拥有祖传风水秘书残卷《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上山下乡时误入辽代古墓,参军时又在昆仑山大冰川发现九层妖楼和消失于新疆沙漠的精绝古城。小说把盗墓行业的古老规矩写得有模有样,还分门别派———胡八一的“摸金派”就是传说中的四大盗墓门派之一。而《鬼吹灯》的书名即来自该派不传之秘“人点烛,鬼吹灯”,意为进入古墓后,要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则必须迅速退出,不可取一物。
小说对盗墓情节的描写极为诡异,比如书中有一段叙述盗墓贼进入墓穴以后,因过分贪财而把心念全都集中在墓藏的珍宝上,竟没有留意到墙角的蜡烛早已熄灭。等他们意识到犯了大忌,一下子全都陷入了极度恐慌。无奈之下,他们尝试重点蜡烛,而蜡烛居然冒出莹莹绿光……诸如此类的小说情节,令读者的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注意力很难从小说中抽离出来。而小说中屡屡提到的“风水口诀”也煞有其事,令人难辨真假,“有些还似乎是从《易经》里演化出来的。”
虽然不少考古专业人士也自称“灯丝”,以表达对《鬼吹灯》的喜爱,但小说作者“天下霸唱”却自称“没文化”,“我对考古、写作都一无所知,《鬼吹灯》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很多术语也都是瞎编的,只是哄女朋友开心的游戏之作而已。”
“鬼书”:引发争议
记者在众多文学论坛看到,《鬼吹灯》涉及的“盗墓”、“风水”等内容已经引发了大量争议。许多人看后,觉得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会非常卖座”;另有些读者则认为,《鬼吹灯》里的墓葬情节读起来非常新鲜,其中的尸变、妖魔、巫蛊、密宗等描写让年轻人觉得非常过瘾;甚至还有一些人对其中大量提到的风水、方位等很感兴趣,读完书后为自己扩展了许多“研究方向”,试图成为“风水大师”。不过,也有许多网友提出质疑,认为《鬼吹灯》实质是在宣扬传统文化糟粕,宣扬伪科学,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它之所以蹿红文坛,正说明批评家的缺席,以致众人莫辨是非。
事实上,除了《鬼吹灯》,《碎脸》、《女鬼米臻》、《皇帝是怪胎》等“鬼气森森”的小说都曾先后凭借网络蹿红。“鬼书”为何能够大行其道?沪上年轻的恐怖小说家蔡骏认为,盗墓鬼怪等写作题材由于具有神秘的特质,能吊起读者的胃口是很正常的,“小说写到超自然的内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志怪小说,还有著名的《搜神记》,写的都是怪力乱神。”但他反对将文学作品和民间迷信相结合,“比如香港鬼片常常制造些莫名其妙的恐怖,就很没意思。”另一位灵异小说作者那多则指出,“盗墓鬼怪等内容虽然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但是这些内容不宜过分宣扬,作者本人更是要控制好倾向性,过度渲染这些必然带来负面效应。”
短评快?
谁为网络文学驱除“恶鬼”
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财神的言情时代已成往事,今日的网络文学突然堕入“鬼域”。阴森森冒着青烟的白骨、深陷的眼窝里滴血的骷髅、张牙舞爪的厉鬼……这些狰狞景况似乎已经成为网络小说高人气的保障。
鬼怪故事未必就等同于封建迷信。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抑制了中国几千年来玄幻创作可能勃发的生命力,但六朝志怪小说、《搜神记》、《镜花缘》、《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一大批古典名著,仍使中国的这支文脉得以涓涓细流不绝如缕。如此看来,“网络鬼书”大行其道也算是一种传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但真理与谬误却常在一步之遥:这些“网络鬼书”似乎和《西游》、《聊斋》一样,只是一种借题发挥———借鬼道以说人事吗?恐怕不尽然。加剧恐怖气氛,吸引人气,以此在网络上获取成就感,精于谋篇布局的网络写手们常常是难以自控的。如果有朝一日,也许就是在今天,“恶鬼”成为某些网络文学作品唯一真正的主角和主题,有哪位“火眼金睛”的高人能够站出来“驱鬼”,以免数以百万计的网络读者不为所害?文学批评缺席于大行其道的“网络鬼书”,令人忧心的莫过于此。□干琛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