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千年杂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8 12:43
标题: 千年杂记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9 21:16 编辑

在这里记下,女儿的康复经历吧,愿女儿一天天健康起来
作者: shanyao2004    时间: 13-7-28 13:46
你女儿具体情况?
作者: 湿地绿叶    时间: 13-7-28 16:57
期待中,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吧!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8 17:06
孩子现吃药,稳定中,只是不很爱运动,也不很爱学习,做事没积极性什么都不想做!现吃丙镁早一颗晚两颗,共0.75mg/d,阿立晚一颗10mg/d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8 17:20
生命的悲催、无望、无助,天知道这样的日子会否有尽头!只有永不言败,永不言弃孩子的心,与此病相伴抗挣相安一生,生命不息,抗战不止!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8 17:22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7-28 17:36 编辑

感谢各位,一路相伴,共勉!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8 17:52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4-8-26 07:49 编辑

5月份就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可内心真要想写点什么,却真是如此的难言,好想做个坚强,勇敢的妈妈,好想我的女儿也能顺利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上大学,大学毕业顺利的参加工作,一生平安健康啊!.......
         我愿日日祈祷,日日敬香,佑我女儿此生安康!
          1月20日至今已快半年啦,其间瞎摸乱撞辗转南北大半个中国,换了四家医院。
   
    信阳市精神病医院(2013.1.23-2.8住了15天因春节过年出院回家,出院后有私自减锂,只吃奥.开学后2.20回到学校有复发际象不睡觉,话多)

   东莞市新涌医院(2月底去咨询过两次开休学证明,自已狠下心给孩子慢慢加了锂与阿普唑伦,奥也加量,加苯海索,病情得到控制并稳定,后又慢慢减成一颗奥稳定两个月,孩子胖了20多斤,不放心决心去北京{北京回来查书才知奥对双相作用很大效果明显,但发胖很历害副作用也很大})

    北京安定医院(5.16-5.23住院重新确诊为双相,重新调药。出院后吃75mg丙镁,5mg阿立,医生说不会胖了,后查过书丙盐还是会胖不过比奥轻些,北京之行学了很多常识,也冷静很多不再感到那么迷茫了。为了长期持久战决心就近广州找个安定同级别的医定点定医治疗)

    广州脑科医院(6.26查血一次,7.3去拿查血结果,咨询开药,孩子稳定中,没发胖也没瘦,期间我一直有控制饮食增加了点运动。孩子好象比之前好很多有偶尔学习,稳定中,常看电子书小说之类)

   现早吃一颗丙镁(神态),夜吃两颗丙镁一颗阿立(噢派),5.23日至今吃了一个多月了,女儿也稳定了4个多月了,现在家偶会学会习了,不敢给压力,不敢奢望很用功的读书了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9 05:58
昨天女儿上午有学习,下午踩会踏步机,有帮忙洗下碗。不过主动性还是不高。
作者: shanyao2004    时间: 13-7-29 08:10
有进步,表扬、鼓励
作者: 阳光妈咪    时间: 13-7-29 08:54
楼主女儿已稳定,不要太着急,一些能力会慢慢恢复,希望就在前面!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13-7-29 09:32
孩子病情稳定就好 别要求太高 服药的人都有些懒散 能安心上学就行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9 13:22
3# 湿地绿叶 ,谢谢湿地绿叶的光临,向你学习,你真棒,女儿大学毕业了,真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9 13:23
10# shanyao2004 ,一起进步吧,愿我们的孩子都越来越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9 13:26
11# 阳光妈咪 ,谢谢你阳光妈咪,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共勉!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29 13:27
12# 红杉树 ,多谢大哥光临,祝你安康永远!
作者: hanparkwoo    时间: 13-7-29 14:08
加油啊,一定记住要终身服药。我前一阵子就是擅自停药,结果住了2个月的医院。虽然终身吃药的现实有些残忍,不过我们必须要接受这个事实。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30 10:36
明天又要去广州复诊开药了,药不多了。好想把丙镁换成拉莫,书上说拉莫的维持效果比丙盐好,我把两种药的各种利弊对比了很久,还有借签大M情型,很想建议医生换成拉莫。上次说过,医生说我女儿稳定的时间还不足够长时间,还有就是年龄有点小不够18岁。这次我还是想再去问问。实不行就不换吧,就算换也只能试试,不知会不会过敏起红疹。从内心来说是很想换的,早晚我都会想去试换换看的,不过我会经医生同意再换。愿每天都更好一点点吧.......
作者: shanyao2004    时间: 13-7-30 11:15
换药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从头开始?
作者: 东北小伙    时间: 13-7-31 09:04
祝福牧风妈妈一家早日平静安康!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31 16:34
17# hanparkwoo ,多谢提醒,我一定会记住并执行的。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31 16:36
20# 东北小伙 ,谢长天光顾,你也一样!祝你一生安康,孩子!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31 16:44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4-9-11 08:30 编辑

昨夜3点多就醒来,怎么也睡不着,每次去复诊前好象都有点这样。开车来回5个多小时,有些疲累。
   
不过还好同阳琼医生商量从今天起加拉莫,如不起皮疹,加到量换下丙镁,但愿一切如愿!1/8先吃7天,再1/4吃7天,1/2吃7天,1个吃7天,2个后去找他,一般两星期内没事就没事

本来阳琼说要18才行的,我觉得孩子有1.69高,140重,稳了4个月他才肯,上月稳3月他不肯试试的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31 16:45
别的药暂时不动,原样吃着!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31 17:26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4-9-11 08:31 编辑

一切安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7-31 17:31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4-9-11 08:35 编辑

愿一切都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 05:51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 06:11 编辑

19# shanyao2004 不是,只能算是调药,想这样对孩子更好一点吧!这只是一个尝试,有些药不是所有的孩子体质都适合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 06:14
刚闹钟响,给女儿吃上早上的药。女儿又睡了,但愿一切如愿!
作者: Prescilla    时间: 13-8-1 08:02
27# 千年牧风
叫醒吃药,吃后继续睡,因为你要上班去怕她忘了,还是遵循定点定时吃药?
作者: Prescilla    时间: 13-8-1 08:03
换拉莫的周期那么长,万一不稳定,又碰上9月复学,你怎么处理呢?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 20:55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11-9 15:33 编辑

28# Prescilla 尽量按时吃药,所以叫醒吃药,别的药都没停暂时。就是因为9月份上学,为了更好的上学才想试更合理的药啊,不试哪知会否适合自已啊!查过书说维持治疗拉莫的效果比丙盐好啊,且伤害认知也小一点点啊,又不会发胖,丙盐还会担心肝,多囊卵巢综合症,两者我比较了很久,我还是想用拉莫!只要不起皮疹,大不了也两种药联用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 21:07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 21:20 编辑

今天一切正常,只是觉得女儿吃的比以前少了,不知为何!以前怕吃多,现在吃少了也挺担心的。刚给她吃完药,睡了。愿一切安好!可能是前天去医院查血,小护士姐姐说她太胖了看不到血管吧,不知道。以前吃少一点会叫,现在反过来了。
作者: Prescilla    时间: 13-8-1 21:11
标题: 标题
本帖最后由 Prescilla 于 13-8-1 21:20 编辑
28# Prescilla 尽量按时吃药,所以叫醒吃药,别的药都没停暂时。就是因为9月份上学,为了更好的上学才想试更合理的药啊,不试哪知会否适合自已啊!查过书说维持治疗拉莫的效果比丙镁好啊,且伤害认识也小一点点啊, ...
千年牧风 发表于 13-8-1 20:55

嗜睡可能有,伤害认知倒不会,如果觉得有,多半是病情本身没恢复。
给你发短消息了
作者: Prescilla    时间: 13-8-1 21:16
我从前也总想把思瑞康换掉,医生告诉我们现在稳定着不挺好吗,换药有风险。所以我不敢试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 21:31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 21:33 编辑

32# Prescilla 我查书了,《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二版,第328页第6段说的拉莫的认知损害比丙盐轻。第326页的第二段,认拉莫维持治疗双相效果比丙盐好。我女儿稳定了维持用药,想试试不行立马纠正,开学了更没时间观查了,想现在在家好观查,群里有人换用的也不错效果。就算不换药不也一样有风险,只是风险不一样罢了。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07:49
女儿起床了,一切安好!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13:06
我的爷奶父母都没,我哥有分裂是不是我不知,断续吃药近10年,他一双儿女到目前都好好的。我好好的, 我唯一的女儿却双相了(孩子爷,父亲年轻时爆燥,但没吃过药,老了都收敛平静很多了)

我觉得如早期对这个病有足够认识,发病率小很多,我没同亲人一起住,对这个病认识不到位。如若在父母哥哥身边,也许我的女儿根本不会引爆双相这根线,我知道的太晚了,以前只知父母,哥哥不容易,哎,原来何止是不易啊

如若在他们身边我家小孩不会这么孤单,也不会失眠我给轻视......哎,如今双相这根线引爆了,也是对我以前没有足够重视孩子的惩罚、代价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13:10
好好一个很优秀的孩子给差不多毁了
只有余生尽一切能与不能尽量让孩子的人生正常化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16:32
-= 怒放的生命 =-
汪峰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16:54
想当初我女儿在北京住院时,我就想过女儿出来了我要每天笑着过日子
不管心有多痛,要控制自已的情绪

不要绝望无论心多忧伤,也不要把绝望写在脸上

就算哭,也要等到孩子看不见睡了来群自已哭哭诉诉算了,哭完鼓起能勇气勇敢前行,没有人能替代我们,只能面对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17:16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11-9 15:39 编辑

想想那时接女儿出院时,也许我的笑容是不自然带着十二万分小心的慈爱吧,尽管不自然但是我是笑着的

那时不会笑也不习惯笑,很久没笑过几乎都不会自然的笑了
不想明天,我只过今天

前世今生的情与债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20:09
女儿吃的少了,睡的也少很多,今天没午睡,头有点点痛是太阳穴。不过精神还好,保佑一切安好!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2 21:04
想问问她全身相比较前几天有没力气,睡了问不高兴,算了明天再问吧!换了也好,不会发胖,哎!也不知究竟怎样更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3 07:13
刚女儿自已起床的,没叫她,问睡眠好,早起头不痛了,证明昨天是没午睡的原因吧。吃得不多,不象以前少吃一点还要,得控制,现在不用我控制了。没以前那么能睡了,能自已早起一点了。不错!,保佑一切安好!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3 17:39
今天女儿说头不痛,精力还行没无力感。好象人还不错同我聊天面带久违的自然笑容,嫂子娘三终于回家了,这半个月我照顾连我五人吃喝累死了!每天都是买菜做饭洗碗做饭一日三餐还怕怠慢了娘三......累!照顾女儿一人我都很累......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3 17:41
每天给自已打气坚强!店里半年没怎么去了,生意越来越不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3 21:10
今天一切安好,不过一只手臂上起了个小红点,有点担心。也可能是蚊子叮的吧。观察中!头没痛,没午睡,早上8点左右自已起床了。现吃完药,该睡了。
作者: Prescilla    时间: 13-8-3 22:32
一天天好起来了!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4 05:49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4 12:34 编辑

早上6点左右有醒,让我抱抱,感觉女儿象睡的不沉一样,不过只是搂下继续睡了,我睡不着起床了。白天我问下她睡的好不,梦多不。昨天问过说好,梦不多。
中午吃饭时问女儿,最近睡的好不,为何今日早上6点多醒了。她说还好,最近4天每天早上6点多都会醒,可能是以前上学时的生物钟吧,应该是加拉莫的原因吧。每天同女儿睡一起挺好,否则都不知这些情况,前阵子女儿同姪女睡,我就不知女儿夜里的情况,还好她们回家了。
作者: shanyao2004    时间: 13-8-4 13:29
女孩情况稳定,希望越来越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5 05:32
保佑一切安好!南无阿弥陀佛!昨夜开始吃1/4药了。感觉女儿睡觉还好。
作者: shanyao2004    时间: 13-8-5 07:35
一切安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6 06:48
安好!昨天夜晚女儿有做菜,清理碗筷,感觉有进步。没那么懒洋洋了,到是我有点觉得自已筋疲力尽,很疲惫。买了个新手机给她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8 05:18
一切安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9 05:05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9 11:02 编辑

拉莫的毒性,会加重原有的结膜炎,鼻炎、背痛、瘙痒。我女儿现在这两天夜晚有点鼻子不透气,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有两晚了,一吃完药有20分钟左右就会有点,不知如何办好,继续加药,会不会更加严重。

女儿起床了,问睡的好不,鼻子透气不,一切都好,安心多了,就是刚吃完药睡觉时有点鼻子不透气


觉得女儿学习的主动性有那么点了吧,早上学完自订的课,运动了30分钟,这30分钟是女儿自已坚持的,她在踩步,我在做扭腰,问累了要停会不,她自已坚持做完了。我很开心!

早上该去店里的时间,没去成,家里的水管坏了,没男人只好自已干。自立自强,上次问别人说搞不了,如真要搞工程很大要换洗手盆与小洗手盆柜。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奶奶的,没男人自已干,汗流夹背的我忙了一个多小时,搞定!累了歇两秒接着干......搞定了!开心!
作者: shanyao2004    时间: 13-8-9 18:56
慢慢加药,别着急,你能修水管,真能干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9 21:00
慢慢加药,别着急,你能修水管,真能干
shanyao2004 发表于 13-8-9 18:56
不能干,没办法,生活总要继续啊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04:47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0 05:39 编辑

10部巨经典心理电影】
1《致命ID》:多重人格障碍
2《歌西卡》:犯罪心理学
3《美国精神病》:双重人格
4《钢琴教师》:性心理变态
5《美丽心灵》:偏执性精神分裂
6《记忆碎片》:失忆症
7《蓝丝绒》:心理扭曲
8《雨人》:自闭症
9《本能》:性与暴力
10《沉默的羔羊》:变态心理。
有空了看看,美丽心灵,我看了觉得很好




阳光,阳光,我需要阳光。
本人忧郁,对消极的人少见,对愁容满面的人绕着走,对抱怨的人避开,对不上进的人躲开。
和阳光的,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开心!

本身自己就忧郁,别人和你在一起就不愉快,一遍一遍的抱怨只能使事情更糟,使别人远离你!和阳光的人在一起,观察别人如何为人处事,时间长了会改变的!

我同事丢工作的最根本原因是消极,抱怨和别人处不好关系!她工作比我干的多的多,她自认各方面都比我强,处处挑剔我,欺负我。可老板不那么看,我能力最差,至少他和我相处开心,我很少说话,但我的心态是所有工作人员中最积极的,我是唯一的不向老板抱怨的!

新生雪儿的贴子,美丽的女人,顽强的女人,了不起的女人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2:33
药物是如何改变我们的认知的?

论坛的春花秋实对此有很精辟的论述。

但是当人的情绪低落到影响思维的时候,比如恐惧,紧张,焦虑等已经形成了生理反应的时候就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首先抑郁药提高你的感受让你感觉快乐,使你变得积极和耐压,在长期的这种积极的态度中你的思维方式也变得积极,就像大家高兴地时候你会觉得困难或者挫折变小了,所以抑郁药一般要吃三到五年,甚至更长,那就是利用你先用抑郁药把你架起来走路,等你的腿慢慢恢复力量了再靠自己走路,因为我们的思维在药物作用下会变得积极,我们利用这个积极产生的快乐来不断的改变自己,让自己的思维慢慢的向积极方面改变。

你如果研究抑郁你就会发现出生婴儿很少有抑郁的,但是你长期的让他受到挫折,他也就会一点点的抑郁。我们要走出抑郁也是这个过程,抑郁药就是让你在快乐中改变思维方式,当然我不否定心理治疗,有些人需要吃抑郁药还要做心理治疗,但是要找心理医生而不是心理咨询师做。我曾经比较过,单纯的心理咨询治疗的成本比药物治疗的成本大得多,并且对重症患者来说很可能耽误治疗。

抑郁症不用终身服药,治好了可以痊愈,像我是双相已经是生理病变了,要终身服药。
  

以下是墨清我说的:

对于非双相的抑郁症来说,有部分朋友认为这纯粹是一个心理疾病,不应该靠药物而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认知还有习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疾病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已经不具备改变自己认知、观念、习惯的能力,因为这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完全知道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所以我们无法使自己充分地变得正常起来。这时候药物就好比一个拐杖,让我们暂时能够行走,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在这个拐杖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逐渐学会走路并最终仍掉拐杖。


[推荐] 为什么药物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是必须的
先用抑郁药把你架起来走路,等你的腿慢慢恢复力量了再靠自己走路
新生的雪儿 发表于 09-10-12 21:57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2:52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0 12:5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09-10-13 07:02 编辑


[转贴] 撕破你的假面具-王国荣抑郁症治疗案例
心理医生手记  一个真正拥有心理健康的人有多种不同的潜能与特质,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将所谓的成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他们看中的,是做一个真实的人,经验自己内在的真实面。而心理生病的人正好相反,他们看中的是外在的成功,为了成功,他们为自己制做好了虚

 来源http://www.fff-ok.com/singlepage.asp?navigate=16&id=1289撕破你的假面具
  文/王国荣
  今年63岁的郭女士是一位退休干部,`她是为了女儿的问题来找我的。一个星期前,郭女士的女儿王菁年曾一次性服下30粒苯甲二氮草(“安定”)企图自杀,幸亏即使被人发现竟医院抢救她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女儿的自杀行为让郭女士又痛苦又恐惧,她在找我的时候,已经接近精神崩溃的边缘。
  “哎呀呀,她怎么能走这条路呢,她这不是逼我去死呢!我哪一点做得不对,做得不好呢?我三十六岁守寡,把她拉扯到这么大容易吗?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郭女士一边恸哭不已,一边对我说。
  我一边听郭女士哭诉,一边在思考她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传达的真正意图。我在想:女儿企图自杀,作为母亲来说,最应该做的是和医生一道探讨女儿自杀的动因,以便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而郭女士找我的目的,似乎是想给一个专家说清楚:女儿自杀,与她无关。这种将责任全部 推到女儿身上,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做法本身就说明了,郭女士是一个自私与自恋的人。心理治疗学派当中的家庭结构派与系统派都承认,任何个体的心理问题都是家庭问题的暴露形式,女儿的心理问题已经发展到自杀的程度,怎么能说与母亲一点干系都没有呢?
  “你女儿自杀前有什么表现,她受到过什么伤害没有?”我问。
  “她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她自杀前一天还陪我去逛超市,她还向我承诺,她结婚后一定要好好孝敬我,给我买套大房子,带我到国外去旅游。”郭女士滴着眼泪说。
  “你女儿她多大了,她还没有结婚吗?”我问。
  “她都三十三了。她得的是抑郁症,怎么结婚?和谁结婚?再说我也不能让她结婚。”郭女士说。
  “为什么不能让她结婚呢?”我问。
  “她姐姐就是在结婚之后跳楼自杀的,我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郭女士的泪珠儿更加密集的流落下来。看得出来,她在提到大女儿自杀时显得异常悲伤。
  在一个家庭里,姐姐,采取自杀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妹妹大剂量服用抗焦虑药物企图自杀,这在心理治疗的文献资料中的确是罕见的。现代精神病学、心理学已经证明,有些自杀行为纯粹是心因性的,只要干预及时和得当,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有些自杀行为是有具有生物或生理基础的精神障碍引起的,这类自杀行为只有通过对患者进行正确治疗才有可能加以预防;还有一种自杀行为是由患者的基因缺陷引起的,也就是说,这类自杀者存在着遗传性自杀的倾向,这是最不好预防与控制的。那么,郭女士的女儿王菁年到底应该归于哪一类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也为了将王菁年从痛苦的状态和企图自杀的念头中拯救出来,还她一个阳光的心情,还它们家一个喜乐和平安,我决定尽快约见王菁年。
  她看上去是那样的完美,但内心当中却异常抑郁
  王菁年第一次来见我是和母亲郭女士一同来的。她看上去非常欢快,一点也不象患抑郁症的样子。她在走进我的诊所时,是和母亲郭女士手拉手进来的;她坐在沙发上的时候,还将女亲的左手握着,显得她和母亲十分亲热。王菁年的这些表现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十分不自然。为了弄清王菁年心理世界的真面目,我将王菁年单独约在协谈室里,打算与她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是你自己愿意到我这来,还是你母亲动员你或强迫你来的?”我问王菁年。
  “当然是我自己愿意来的,我妈她可从来都不强迫我。”王菁年显得很轻松地说。
  “那么,你市承认自己需要心理援助了?”我问/
  “不不不,我没有这个需要,我只是想找个人随便聊聊。”王菁年说。
  “这么说你承认自己是一个很健康的人,没有什么问题?”我说/
  “对呀,难道我有什么问题吗?你看我不是很好吗?我是当编辑的,这个你知道吗,有心理问题的日呢还能当编辑吗?”王菁年有些理直气壮地问我
  “既然你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心理问题,那么你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你为什么会服用那么多苯甲二氮草呢?“我用十分平静的口气问她。
  “哎,我只是想体验一下人在濒死时的感觉。没有什么,我决不会自杀,我还有远大理想哩——我要当作家,当大作家,我要让我母亲享尽荣耀,我怎么会自杀呢!哼,我活也活不够,为什么要自杀!“王菁年不以为然地将头倒向一边。
  在王菁年说话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她的表情变化及细微的动作。我发现,王菁年在对我说每一句话时都在逃避我的视线,她不是微低着头,就是将头偏向一边。而当她的眼睛偶然触到我的视线时,我看到她的嘴角总是在颤动。作为临床心理医生,我非常清楚,王菁年逃避我的视线是惧怕我识破她的心底,而她的嘴角不时地颤动,说明她说话的时候精神非常紧张,生怕说错了话。须知,嘴巴可以制造谎言,而眼睛和其他身体部位却不可能制造谎言,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完全可以通过你的身体语言识破你的某些心底秘密。
  与王菁年交流了一个小时之后,我将她差到书房里,将她的母亲叫到协谈室。
  “你女儿很健康,没有一点问题,你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给她治病。“我故意对王菁年的母亲郭女士讲。
  “得、得、得、得,你不要相信她的话,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她一直在偷偷地买百忧解在吃,没有病才怪!“郭女士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手提包中掏出一本日记簿,塞在我手中。
  我拿着日记簿随意翻了翻,我看到的文字权势灰色的、沮丧的、痛苦的文字。王菁年在日记簿中有这么几段文字:
  “我不停地逃避,又不断地追寻,我逃避的正是我追寻的。我所有的痛苦都是由我的矛盾心理造成的……“
  “……我发现,我的内心已经失去了温度,变得越来越冰冷,向着死亡这个终极靠近。我活了三十岁,痛苦了三十岁,压抑了三十岁。我很清楚,我的不幸是母亲一手造成的,我从内心里恨死她,甚至想杀了她,但我一见她,所有的恨都完全消失,我又发现她对我是多么的重要。“
  “我的心很累,很累很累,我需要休息,需要永恒的休息,不再看妈妈那张可怜兮兮的脸。多少次,我都想从十楼跳下去,以最简单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束一切,但我一想到妈妈那张脸就收回想跳楼的念头。姐姐就是这样死的,她的死对妈妈的打击实在太大,尽管她的死是与妈妈的责备甚至逼迫有关。我如果也跳楼,妈妈她会怎么样呢?我不敢想这个问题……“

看了几段王菁年的日记,我望着王菁年的母亲郭女士,我心里不由得冒出一句话:这又是一个制造精神症的母亲!
  她患的是“情感依附型抑郁症”
  和王菁年第一次约见之后,我差不多花了三天时间阅读了她母亲交给我的那本日记簿。在阅读完王菁年的那本日记之后,我觉得王菁年的精神障碍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她最突出的问题不是精神抑郁,而是她已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格的独立,为了顺服母亲,讨得母亲欢喜,她已完全放弃了自我的人格。那么,王菁年为什么要放弃自我而讨好母亲呢?在我与她第二次约见时,我终于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王菁年,你曾经有一个姐姐,她在结婚之后选择放弃了生命,你认为她的行为与你母亲有没有关系?”我将关注的问题直接导入问话中。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姐姐的死与我妈一点关系都没有,她是和丈夫争吵之后才选择自杀的。”王菁年说。
  “你说的是事实吗?你姐姐的自杀真的与你妈没有关系吗?”我改用一种严肃而冷峻的口气问王菁年。
  王菁年没有马上回答我的问题,她先是表现得很焦虑,不时地用眼睛瞥我。过了一会,她突然哭了起来,哭得非常伤心。王菁年哭了一阵之后,开口讲了她姐姐的真正死因。
  王菁年告诉我说,她姐姐是一个非常内向和敏感的人,她是在母亲的骂声中长大的,母亲经常责备她,骂她,说她懦弱、无能,没出息。姐姐与姐夫关系不好,俩个经常吵架,姐姐与姐夫一吵架,母亲就会骂姐姐,说姐姐连个丈夫都服侍不好,简直是一个废物。一次姐姐因一件小事和姐夫吵了架,母亲知道了将姐姐骂了个狗血喷头,当天傍晚,姐姐就跳楼自杀了。
  王菁年还对我说,她母亲是一个非常要强和脾气暴躁的人,她也是在母亲的责骂声中长大的。母亲对她要求的特别严格,不允许她犯任何错误,一旦她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她母亲就会严厉地批评她或辱骂她,甚至会不给她饭吃。
  “那么你为什么不做合理的反抗?”我有些不解地问王菁年。
  “我不敢。我上小学五年纪时曾反抗过一次,那时妈妈骂了我之后我逃跑了,逃到我姨妈家。我妈妈知道后她就不让我回来了,她说她不要我了,让我做姨妈的女儿。那次我在姨妈家呆了一个多月,姨妈才将我送回家。为了这事,我妈和我姨妈大吵了一次,到现在俩人还不来往。”王菁年说这些话时眼泪流了下列,显得特别伤心的样子。
  “你是否怕妈妈不要你了,抛弃你?”我问。
  “是的,我很怕失去她!”王菁年说。
  “所以你只能将自己的愤怒可、不满装在心中,不敢公开向母亲表达?”我问。
  “是这样。有时,我觉得我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最坏的人,我有时想用毒鼠灵毒死她;有时,我又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我又特别想疼她,关心她‘有时,我觉得我妈她是我唯一的依靠,她如果死了,我也会去自杀。反正,我对我妈的感情很复杂,说不清楚。”王菁年说。
  ……
  和王菁年第二次约见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王菁年所患的抑郁症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症,德国心理学家Rene spitz称这种抑郁症为“情感依附型抑郁症”。按照Rene spitz的观点,诱发抑郁症不一定非得遭遇命运的打击不可,也不一定具有某种生物因素,情感的过度持久压抑似乎更易稿纸抑郁症发生。Rene spitz认为,儿童不象成人,儿童往往不能直接表达他们的愤怒、不满及合理的愿望,不象成人受到不公正的惩罚会咒骂上帝、政府和社会,儿童遭受到不人性,不公正的待遇后也会反抗,但一旦他们的反抗受到压制、打击,他们就会转入用压抑来处理他们内心的情感反应,而压抑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精神抑郁。从这个意义讲,所有的压抑都是弄虚作假的表现,都是对自身情感的不尊重,也是对自我的不尊重,而不尊重自我的结果必然是损坏自我。就象一个器皿一样,假如你不尊重与珍爱它,它迟早会损坏。在显示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没有学会尊重与珍爱自我,我眼前这个王菁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反抗母亲才是一种真爱
  我第三次与王菁年见面是在第二次见面的十天之后。我将见面的地点安排在王菁年姐姐的坟墓前。一大清早,我便和王菁年乘车去了仙鹤公墓,找到了王菁年姐姐的坟墓。王菁年一看到姐姐的坟墓,便跪倒在地,失声痛苦。哭了半个小时,她才逐渐止住哭泣。
  “小王,你现在明白你姐姐是为什么死的吗?”我问王菁年。
  “知道,是她太痛苦了,她没法承受这种痛苦。”王菁年一边抹泪一边说。
  “不对,她不是没法承受痛苦才选择了自杀,而是没有为痛苦找到宣泄的出路。假如她能在你妈妈的辱骂面前坚持自我,反抗你妈妈,勇敢的表达她的看法,那么她还会选择自杀吗?!她的自杀实际上是一种彻底的逃避,也是一种极端的非建设性反抗。”我说。
  “一个人怎么能反抗自己的母亲呢?“王菁年睁圆眼睛问我。
  “为什么把反抗?反抗是为了成长,是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依赖他人,也不受制与他人。“我说。
  “我不会选择反抗,我一定要孝敬欧文妈,她的命很苦,如果我不孝敬她,她就太惨了。“王菁年低着头说。
  “小王,孝敬你妈与反抗你妈一点也不矛盾。孝敬是针对她的人,反抗是针对她的观点,她的控制欲与支配欲。这种反抗是将一个真实、独立的自我呈现出来。”我说。
  “大我不敢反抗,我怕失去我妈。“王菁年有些颤栗地说。;
  “假如你不敢防那棵,继续压抑自己,那么等待你的将是冰冷沉寂的坟墓——象你姐姐一样;假如你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你自身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你就不需要母亲的保护了,相反,你反过来会保护母亲。”我心平气和地说。
  王菁年听了我的话沉默了,沉默了良久之后,她突然跪在姐姐的坟前,对着姐姐的坟说,她决不会再走姐姐所走的路了。看到王菁年的这个举动,我心里非常高兴,我觉得王菁年的自我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另人欣喜的变化,她正在找回自我。
  我与王菁年第四次约见,是在我的诊所。我问王菁年。假如她母亲离开人世,她会不会将自己内心对母亲的不满说出来。王菁年说,那时她敢于这么做。我听了王菁年的表态后,要求她当着我的面将她对母亲的不满说出来。王菁年一开始不愿意这么做,但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她终于同意将多少年压抑在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此时,我让王菁年坐在一张3木椅上,棉队着另一张相同的木椅。我让王菁年将对面的空白椅当成她母亲,然后对着“她母亲”先是一阵流泪,然后愤怒地骂“她母亲”是老巫婆,是慈禧太后,是世界上最残酷最自私的人。王菁年对着“她母亲”一直说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她痛痛快快将母亲批评了一番。我在一旁将她的话全部录了下来。

三天后,王菁年的母亲郭女士来找我,她很不高兴地对我说,自从她女儿接受了我的治疗后,对她的态度越来越不好,越来越不听她的话。我对郭女士的话未作任何反应,我让她静静坐下,然后将王菁年“愤怒声讨”她的录音放给她听。郭女士听到录音里说自己是巫婆、慈禧太后,她立刻暴跳如雷,说我将她的女儿教坏了,并要求我退还她付给我的
  治疗费。面对猛吼猛叫、几乎失去理智的郭女士,我表现得非常平静。等她吼叫完之后,我对她说,王菁年对她种种不当的行为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是正常的,这是她的正常反应,也是她真实的一面,她过去看惯的那个温顺如羔羊的女儿是戴着假面具的,是一个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假人。我还告诉郭女士说,一个学会了压抑自己情感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健康的自我观念的,等待他们的必然是精神疾病。我的建设性观点使郭女士终于冷静了下来。在此后的几次治疗中,我为郭女士提出了饿五条建议:一,不给母爱增添任何条件,告诉女儿她永远爱女儿;二,不轻易发怒和责备女儿,多肯定和欣赏女儿;三,给女儿充分自由和尊重,让女儿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要支配和控制女儿的意志;四,鼓励女儿在错误中成长,不要让女儿追求完美;五,敢于向女儿承认错误,以真实的面目出现在女儿面前,教会女儿学习真实。
  我对王菁年和她母亲的治疗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如今,王菁年已完全摆脱了抑郁情绪,成为一个拥有快乐的女人,她母亲也学会了尊重和理解,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王菁年这个个案对我最大的启示是:不能适时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以虚假面目出现在生活中的人永远无法拥有健康的心灵,真实也许是健康人格的第一特质。


决定精神障碍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病人的治疗动力,治疗动力越足、决心和恒心越大,治愈的可能性越大。--这条我做的很好,我坚信我的病一定能治疗!从知道得病,从来没有怀疑过!
情感调整剂的剂量必须到位。只要坚持服用维持量的情感调整剂,躁狂抑郁症就再也不会复发,可以完完全全地恢复到病前模样。
"双相"则不然,即使发病十几年后再予治疗,只要应用足够的情感调整剂,如碳酸锂或丙戊酸钠,仍然可以痊愈,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如果能长期服药预防的话,可以再也不会复发。并没有什么丧失时机的说法!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2:55
我把这个帖子再转到这里,是为了方便自己和大家看,相信,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在这方面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3:55
转贴新生雪儿
发表于 09-10-16 08:0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药物分成两次服的第三天,基本上没有呵欠!今天也没有干什么活,不觉的累也不乏力。不过又有新的情况,回家的路上,想起自己的治疗被迫走了7年多的冤枉路,有太多野火那样的好心人,如果不遇到师母,后果真是不堪想像!不知今天在哪里?想着想着,就把自己的伤心事翻了出来,搞得我头蒙蒙的疼,自己意识到出问题了,就拼命的转自己的念头,可是怎么也办不到,自己感到又开始向那个黑暗的世界滑。还好,到家看电视,吃东西很快就转移了!这种状态持续了四十分钟!已经一个月没有这种情况了,又有点反复,真是很可怕的!
上次9月16号,药物的震颤反应再加上宁静的信件,搞得我差点有回去!上次比这厉害的多,那是自己全部给罩住了。这次还没有淹没鞋跟!可以说是有点迹象!
切身体会那种不可言表的痛苦,我知道那种坚强是没有用的,只能增加不必要的痛苦。这种情况只能用药才能调解生理上的症状。药对我来讲,就想其他人用的升压,降糖药的作用,坚强,意志对缓解症状没有任何帮助!
不过在不能自控的状态,讲道理鼓励是没有太大的帮助,唯一是药控制住症状,能好转到中度的程度,才能明白的治疗方案。我现在是中度里的中度,现在还不能全明白如何治疗,没有春花秋实的帮助,我是不可能好转到今天的程度的!
好多病友不理解医生用药的原则,能不用药就不用药,那样只能自己多受罪。自己停药就更吃亏,一次治疗最省事,他们不理解长时间用药的原因!他们认为停药后又复发了,实际上很多是没有治疗好症状有出现了,他们停药前需要问医生,医生该把道理讲清楚!不过医生最头疼不配合喊着要停药的病人!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3:57
转贴新生雪儿

不好意思,我又要提问了:我想知道坏的逻辑思维产生的根源和根除方法是什么
贝叶 发表于 09-10-16 20:50
1。家庭成长环境,
2。主要是精神疾患!
3。家庭成长环境+精神疾患!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个人努力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4:00
转贴新生雪儿

发表于 09-10-18 01:27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是盐酸安非他酮200mg分成两次服的第四天,呵欠基本上没有,但纠缠性,钻牛角尖的思维在开车的途中还是不断,明知过去的事情无法的改变,知道想也没有用,自己命令自己不要去想,要享受自己的时光,可是控制不住,听收音机也没有用,我自己试着唱歌,还是不见效,自己搞的有点头疼,但强迫思维,头疼的程度和难转移注意力的程度比前天要低,也就是说有所好。到家看书看报,注意力转移无效,只能看电视剧才把注意力转移了!
这几天药物改变服用方式所引起的产生的负面思维,钻牛角尖,自己自控力丧失,头疼脑胀的程度,如果用十分划分的话!
第一天,  7分
第二天,5-6分
第三天,4-5分
第四天,3-4分
我最近这一两月,最好的程度也就是1-3之间,基本没有负面或马上能转移开。思维的强迫是从来没有断过,只是不负面而已,要不停的有事做,想让自己的脑子休息一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头疼就是好时候,好的时光!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4:06
本帖最后由 smile2h 于 09-10-19 10:03 编辑


54# 新生的雪


我知道,现在我是能活下去了,病情好转,阳光里的朋友的支持,大家的帮助避免了我再走弯路。阳光是我心灵的家园,是我力量的源泉。我爱阳光。


       大家一定该吃药就吃药,千万不要随意听别人的话停药。放弃别人的理解,不可能理解的!

        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是有好转这几天,我俩讲电话,我的情绪比朋友控制的还好,几乎可以不很急躁,意思到辩解也没有用后,不再多讲,能马上停住,是有进步!好!

    雪儿,很感谢你把我的心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了,我现在也慢慢接受别人的不理解了,而且要努力让他们理解只会话越说越多,越弄越糟糕。我也正在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和别人辩解,这样至少保持情绪不激动,对于自己的病情也是有帮助的。

    也正是读了你的文字后,刚才才明白一件事情,我们在需要别人宽容我们的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不理解。毕竟,他们没有得过此病的切身经历,要求他们真正的理解也不尽合理。我们能做的只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对于我们自身病情的稳定极为有益。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4:08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0 14:19 编辑

转贴新生雪儿



身自己就忧郁,别人和你在一起就不愉快,一遍一遍的抱怨只能使事情更糟,使别人远离你!和阳光的人在一起,观察别人如何为人处事,时间长了会改变的!

我同事丢工作的最根本原因是消极,抱怨和别人处不好关系! ...
新生的雪儿 发表于 09-9-26 23:29
你能承受同事的挑剔和欺负,坚强地工作着,真的很钦佩你。在这方面,我没有你这么坚强。
一定有目标,不要看消极的书,报纸,电影,影响自己的情绪!

没有任何人能完全理解你!放弃让别人理解,你就不会有别人不理解的痛苦!!!
我最困难的时候,鼓励自己,“世界上的人都不理解自己,我理解自己!”
                                “世界上的人都嫌弃自己,我不嫌弃自己!”   
                                “世界上的人都抛弃自己 ...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4:18
转贴新生雪儿

发表于 09-10-20 08:18 | 只看该作者
刚花两个小时写的一个月变化的对比,按错一个键,全没了!


刚才休息了1个小时,想想最近这一个月来(9月21号)的变化,对我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还清晰的记得那天(记忆力提高)是个星期一和今天的不同。
我刚才突然发现,自己头顶和后脑中间地带闷,涨,痛不见了,一周前还有。脑子不感到太木了,头脑比一月前轻松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增加了,不在担心上班体力不够,工作拿不下来,开车的问题,饮食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能对付,我不要再担心了。能力加强,自信心自然就提升,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一样的环境,和严重忧郁时看的,感觉的完全不一样。严重忧郁时人是生活在地狱,生不如死。现在我病好转的程度,依十分算,也就是5.5-5.8之间,还没有好,比严重时真是两重天,和那时相比,现在是太好了,无法想像的好!药真是武器,减轻躯体症状,认知也有很大的变化,是黑白的变化。那时的认知,想法和现在真是两个人。原来强迫自己去那样想,那样做,随着药物的效果,自动就变回去了,很多是常识性的东西,是自己的本能!很多的担心,害怕,和所谓的不良习惯和性格,真是疾病的病症!这个病慢性起病,太难诊断了,因为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病,周围的人会认为是人品,性格的问题。越来越觉得自己是遗传占主要因素,其他的事件只是诱因!
这个病太误人,太可怕,影响耽误的不是一个人,一个人得病能毁丢几代人,几个家庭!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5:23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0 15:3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09-10-23 09:14 编辑


[求助] 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吗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4945-1-9.html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2221-1-11.html

[讨论] 躁狂、轻躁狂与正常状态如何鉴别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24310-1-11.html

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双相治疗有什么不同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2614-1-12.html

[推荐] 颜文伟:我的临床经验(增订版)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0943-1-13.html

亲属家庭] 有躁郁症的家属须知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7087-1-11.html

求助] 抑郁症发展为双相的概率有多大?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3589-1-11.html

关于爱和勇气——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的故事(译文)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6494-1-11.html

[转贴] 15年躁郁经历的感悟--兼致xzqdb朋友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3791-1-10.html

[求助] 能介绍些双相混合型的常识和知识吗?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1992-1-10.html

[原创] 双向障碍的自我痊愈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3158-1-10.html

[推荐] ‘双相’可以痊愈,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4154-1-10.html

讨论] 抑郁治愈与转入轻躁的差别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6504-1-8.html

[转贴] 双相情感抑燥症流行概况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4813-1-8.html

求助] 环形心境障碍 又该怎么办?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6202-1-7.html

[转贴] 一个9年不复发的病友的感人故事-不放弃爱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9724-1-6.html

[求助] 药物剂量的问题--何种程度医生开始停止调整药物剂量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6622-1-1.html

原创] 双相,我的康复之路(已康复)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 ... %26amp%3Btypeid%3D2

[原创] 15年躁郁经历的感悟--兼致xzqdb朋友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9344-1-9.html

» 躁郁16年 (从病例版转来的)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hread.php?tid=11508&extra=&page=1

[讨论] 抑郁恢复过程中的疑问?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8142-1-1.html
亲属家庭] 我和先生的对话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30801-1-1.html

讨论] 什么原因这个人群的学习能力降低?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2775-1-2.html

转贴] 转帖严文伟老教授对双相的看法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4628-1-2.html

[讨论] 药物要吃多久?
http://www.sunofus.org/bbs/redirect.php?tid=46433&goto=lastpost#lastpost

药物剂量的问题--何种程度医生开始停止调整药物剂量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6622-1-2.html

[原创] 双向障碍的自我痊愈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3158-1-10.html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09-10-22 09:20 编辑

[随笔日志] 双相10多年,阳光让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7180-1-2.html

求助] 双相抑郁的幻觉与精分的区别是什么?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7480-1-4.html





[原创] 我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抑郁|(每天一小步,前进一大步)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2570-1-1.html

讨论] 我的《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睡眠障碍和人生》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37306-1-1.html


波波
原创] 与大家分享最近又一次经历的反复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32054-1-1.html

[原创] 抑郁症与神经症新解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2992-1-2.html

[随笔日志] 生病后把最普通的道理都忘了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8208-1-2.html

[心理知识]黄金心态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7702-1-4.html

[原创] 砚谷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39457-1-2.html

讨论] 真正不怕死的抑郁症患者,其实康复的快!!!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0021-1-2.html[url=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0021-1-2.html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40021-1-2.html][/url]
[table=98%]

[原创]
关于抑郁症病友意念最强烈阶段的一点理解,与大家分享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6136-1-3.html

抗抑郁药和代谢酶的图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8491-1-1.html


宅男宅女易“宅”出抑郁症
http://www.sunofus.org/bbs/redirect.php?tid=54661&goto=lastpost#lastpost


[/td][/tr][/table]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5:33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0 15:35 编辑

母亲十年坚持训练耳聋女儿将其带入有声世界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58501-1-1.html

这篇文章很好,等恢复的差不多了。我记划找些
1。脑功能训练科目
2。记忆力训练科目
帮助大脑恢复!


就是以前在导航栏那里有一个“搜索”选项,点击可以直接进行论坛自带功能的搜索
现在仍然可以使用这个功能,地址是http://www.sunofus.org/bbs/search.php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0 19:12
转贴新生雪儿

发表于 09-12-8 07:28 | 只看该作者
在下班回家的途中,突然呵欠不断,开始感觉精神不太集中,自己也记不清楚下午是否服药,根据最近的经验,应该是忘了,马上吃了一片盐酸安非他酮。这次我特别记住了时间,想看看多久药物能见效。回家的路上,感觉精力很难集中,又开始有点头痛,开始回忆些不痛快的事,自己想转移目标,几乎不可能,明显的强迫症状,头皮开始发紧,发涨,发蒙。后来又有点恶心,想呕吐,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低血糖反应,幸好只有几分钟就到家了。进门赶紧吃了几口米粥,感觉好多了。我看了下手表,刚好一小时,所有的症状基本都消失,积极的想法就回来了。如果不是本人的经历,难以自信。药物控制你的情绪,思维念头,控制你的想法是积极还是消极。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06:51
整理了一下几种容易混淆的抑郁症类别,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 ... p;extra=&page=1


内源性抑郁症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如遗传成分比较突出,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类型。

  外源性抑郁症是由外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抑郁症,其中反应性抑郁是由现实冲突引起的,而抑郁性神经症是由过去的、持续不断的、自身的心理冲突引起的。

  继发性抑郁症是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或在患器质性脑病、严重的躯体疾病以及除情感性精神病之外的精神病基础上发生的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是以躯体不适感为主的抑郁症,其抑郁情绪并不十分明显,而突出的表现是持续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内源性抑郁症绝大部分属于单相障碍,主要特点为情绪低落,并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思维明显迟钝,过分贬低自己,也可有贫穷、疑病和虚无妄想;活动减少,严重者可不语不动,拒绝进食,无法完成日常生活;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重减轻、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  

  反应性抑郁症又称心因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烦闷、懊恼乃至愤恨,还伴有焦虑症状和紧张激越,即使刺激因素时过境迁或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抑郁情绪仍不能缓解。它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最多见的是抑郁一癔症型,可以产生于癔症性激性发作之后,有抑郁激情,如大声嚎叫、哭泣、抓自己的头发、打自己,有时有夸张的疑病倾向,他们少有自责,通常以责备周围的人来为自己辩护,并可过渡到癔症性木僵。其次是抑郁一妄想型,系逐渐发展产生被害或关系妄想,还可有人格解体、非现实感。第三类型是虚弱-抑郁型,以虚弱和无力为主,也可发展为木僵状态,病程较持久。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感到精神疲惫,无助感,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命缺乏意义与价值;失眠、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



  内源性抑郁症抑郁情绪严重,自罪、自责达到妄想程度;或有强烈的自杀企图,抑郁症有明显的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常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郁,甚至出现幻觉或妄想;自我认识能力缺损严重;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家族中阳性精神病史,少数病例有躁狂病史,缺乏心因性体验,对抑郁情绪的具体起源往往搞不清楚。病程可迁延数月。多不主动求治。

  反应性抑郁由明显的精神应激因素引起,表现情绪抑郁、意志消沉等,但其情绪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心因体验强烈,常反复向别人哭诉自己遭受的不幸,改变环境症状可减轻,病程较短,一般不复发。

  抑郁性神经症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焦虑、躯体不适等神经症性症状,人格完整。日常生活不受显著影响。感到痛苦,有求治愿望。



  内源性抑郁症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及心理治疗等。可根据不同的抑郁情况,合理选择使用。

  反应性抑郁症主要以心理治疗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或配合电针治疗等。

  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疏泄疗法、音乐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 本帖最后由 木碗 于 06-4-4 05:22 编辑 ]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06:52
转贴

发表于 09-12-23 23:34 | 只看该作者
今年三四月份之前,我一直认为是父母造成的我得病,后来理解是自己造成的,这一个多月以来明白主要还是遗传基因,基本导致我思维改变,负面消极思想,看我日志,很阳光,现实生活我更阳光(和我是混合型,我的经历有关)。实际生活还是很困难的,我连买东西都需要别人帮我,告诉我买那种,买多少,要不什么都不买,要不买的太多!我的忧郁还是挺重的,要不然还在调换药。如果我哭丧着脸诉苦,才没有人理我的!只有别人和我在一起愉快才会和我在一起的!至少我不能给她们增加心理负担了!我自己记录负面思想,我真正的感觉对我的康复没有任何的好处,我记录只记好的,我不想记录不愉快的事。我每天只往我的潜意识输入积极,乐观向上,积极的信息。我只是记录现在的我比一个月前又能多做点事,今天早晨突然感到脑子又有点轻松,我知道这是好转的标准,具体又能干点什么事了?虽然慢的,还是朝向康复的方向迈进!这样每天就会有好心情!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07:04
http://hi.baidu.com/wooyuchun/bl ... 1dea86a0ec9ce2.html

抑郁症16年——药物治疗注意事项(最近更新:药物剂量、关于根治、抗精神病药物、体重增加)
2009-07-27 09:36
本文最适合重度且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患者观看,轻中度及难治性抑郁可以作为参考,对于双相情感障碍帮不上忙,因为那已经超出了单相抑郁的范畴,而且本人也没得过双相,所以爱莫能助。以下内容大部分出自我个人的治疗经验,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交流,为了少挨点骂,文章中使用了很多、很多括号哈哈;另外您还会发现同样的内容,会反复提起一遍又一遍,没办法,为了避免读者误解只能啰嗦点了,虽然我是个说话非常简练的人……其他有不严谨或不科学的地方请各位谅解,希望大家像原谅你们领导一样原谅本人的无知。
注解:
1、不知道能有几个重度患者看到本文,因为我最严重的那几年,一看到电脑屏幕就头昏眼花、浑身冒汗,连打字的力气都没有,看两行字就恶心得想吐,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2、抑郁症的轻重和反复发作是两码事,一个是程度、一个是频率,有的患者虽然症状很轻,但还是会反复发作;
3、抑郁症的轻重和治疗难易是两码事,有的患者症状不重,可是吃了很多种药都不见效,有的患者症状非常重,就比如我呵呵,但治起来却很简单,任选一种抗抑郁药,几乎是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三个月显效80%,六个月绝对康复。
4、个人认为,目前医学界对于躁狂的定义过于宽泛,很多间歇发病的患者,仅仅因为在无症状期间,自信心强一点、情绪兴奋一点,或者脾气大一点、摔了两个盘子,就被认定为躁狂、要求使用抗躁狂药,我觉得这有点见到黑影就开枪的意思呵呵,其实这种状况根本不用治,只要没影响到正常生活、患者本人也没觉得不舒服,那就随它去吧,又不是精神分裂,抑郁症患者完全有自主意识,不必小题大做。
只要不是重度躁狂:
1、语言、行为有明显的攻击性,有严重的、持续的暴力倾向;
2、情绪极度兴奋,坐立不安、言语不停;
3、自我感觉过于、过于良好;
4、出现谵妄、失去自知力(此时已经可以算作精神分裂了)。
如果没有出现以上4种状况,那就不用治;
如果躁狂是由药物引起的,那就更简单了,换药;
只要患者还有自知力,是否治疗应尊重患者本人意愿。
实话跟大家讲吧,哈哈,其实我也经历过所谓的“躁狂”,在吃氟西汀时,差不多吃了一年后出现的:
1、脾气变得比较大,很容易发火、跟别人吵架,而且吵完后觉得很爽哈哈;
2、走在大街上时,就希望有人来惹我一下,这样可以跟他打一架,也很舒服;
3、自信满满,掌控力很强,去谷歌扬州总代理上班,小组长根本不敢跟我对视,谷歌派来的市场总监想给我一个下马威,被我硬生生顶了回去哈哈,结果干了三天就被炒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好笑哈哈;
4、语言交流能力超强,也是在上面那家公司做培训的时候,模拟电话推销,那个教官是全公司业绩最好的,在我前面的人说起话来都结结巴巴、畏畏缩缩,换我上去的时候呵呵,不夸张,对答如流、收放自如,教官都有点被我说蒙了哈哈,很爽;
5、对未来超有信心,非常乐观、根本就没在担心,对自己的能力也超有自信,做事情很积极主动。
6、虽然很强硬,但和同事、朋友的关系依然很好,而且谈吐很幽默,尤其跟异性交流时,非常的轻松自如。
7、这种药物作用,对一些过于懦弱、三棍子打不出屁的患者,是很有好处的,对于他们的性格重塑会非常有帮助。
我那两年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日子照样过,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很满意、并没有觉得不舒服,尽管狂妄了一点、但并没有伤害自己或其他人,而且我有完全的自主意识,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后果,只是我不在乎而已哈哈……所以像这种情况根本不算躁狂,根本不用治。医生们只会死读书,书上写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是13岁(虚岁,本命年)得的抑郁症和强迫症,伴失眠、社交恐惧,20岁才去看医生(在这之前一直不知道有抑郁症这回事,偶然看到报纸才平地一声惊雷把我炸醒),今年29了,就我个人16年的得病经验,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两个字:吃药。
中药没用,不要浪费时间了。如果说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大,为什么?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太多了,有效的没效的一股脑全喝下去,没必要;你可能又要说中药是天然的,乌头草、毒箭树、蓖麻都是天然的,你敢吃吗?西药化学成份单一,比中药更安全有效。我没有否定中医的意思,只是纯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确效果一般,所谓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实际上都是掺了西药的,就如同很多壮阳中药里掺的是伟哥。
可能又有很多人说西药无法根治,反复发作型(三次及三次以上)抑郁症本来就无法根治,把罪怪到西药头上是本末倒置,西药不能根治,纯中药就能吗?单纯的心理疗法就能吗?都不能,那么在都不能的情况下,谁的疗效最确切?西药。
当然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抗抑郁西药说明书上往往连篇累牍的列举很多,吓得一般人都不敢吃,好像吃下去就会死一样。药厂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对患者负责,另一方面是为了尽到告知义务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说明书上写的几百种副作用实际发生的只有几种,至于哪些会发生在你身上,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运气好,可能什么副作用都没有。
我连续吃过九个月以上的药物有以下几种,抗抑郁效果都很好,只是副作用各不相同,以下副作用只代表我个人的情况:1、帕罗西汀-乏力腹泻;2、氟西汀-嗜睡性功能障碍;3、西酞普兰-轻度恶心感;4、舍曲林-吃了九个月,没发现副作用。
无论哪种药物,一般都是一个月初步起效、一个月无效或副作用无法忍受就换药,三个月显示全部疗效的80%,六个月为9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短疗程为半年。个人的经验是:按治疗剂量连续服药9个月才能显示100%的疗效和副作用,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治疗的人而言,每种药至少连续足量服用半年,才能比较有把握的了解该药的药性,如果试验持续九个月以上当然更好。
需要强调的是:副作用因人而异,同一种药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副作用,只有亲试过才知道,就单个人而言,在吃药之前是无法预测副作用的。
轻度抑郁可以根治,重度且反复发作的抑郁症(反复发作三次以上,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事了)很可能需要终身服药。药是有副作用,但和抑郁症对人的精神、肉体的摧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或者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注解:
1、对于重度患者是微不足道的,我吃帕罗西汀的前18个月根本没感觉到有副作用,因为我吃药之前本来就腹泻、乏力,后来在抑郁症大大缓解、体力也基本恢复的时候才发觉;
2、对于中度患者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很简单的选择题;
3、对于轻度患者可能比较显著和严重,个人认为,药物副作用的力度实际上是一样的,由于抑郁症带给轻度患者的痛苦比较轻,所以对比之下,副作用才显得厉害;
4、嗜睡和镇静是两个概念,嗜睡只是单纯的很想睡觉而已,镇静是让大脑平静下来,不一样。
5、和副作用一样,疗效也是因人而异的。
作为药物维持治疗的倒霉蛋之一,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比起难治性抑郁和双向情感障碍,至少我只要单一用药就可以很方便、很容易的控制病情,这样已经很好了。
再来看看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缺乏型)患者,要活着就得打一辈子胰岛素,好像还要一天分三次注射,而我只要每天早饭后吃一粒小药丸就可以了;人家一天不打胰岛素就去见马克思了,我三个月不吃药抑郁症才会复发。这样比起来,自己简直就是欠抽~~~身在福中不知福,哈哈。
其实抑郁症也可称为:脑细胞5-HT递质紊乱/缺乏综合症。如果你的神经系统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制造5-HT的功能、或者5-HT再吸收功能过于强大,(主要指反复发作型抑郁)那就和1型糖尿病一样,很可能无法根治且终身用药。这两种病的情形极为相似,只是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已。
关于“药物上瘾”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扯:
1、药物研究证明,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
2、人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离不开氧气,同样的大脑调节情绪也离不开5-HT,而且必须要有足够的浓度。如果你说人会对抗抑郁药上瘾,那就相当于说人会对5-HT上瘾,也就相当于说人对氧气、对呼吸上瘾,如果你从此就要戒掉呼吸,那我也没办法……
3、1型糖尿病患者也离不开人工胰岛素,你能说他们对胰岛素上瘾吗?为什么同样的情形,发生在脑袋上就要被区别对待,我不懂这些人的逻辑。
另外,我觉得对于重度抑郁,心理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请注意,我没有说无效)。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光做思想工作就能把感冒治好的,过几天是好了,那是它自己好的,不是你说好的。
抑郁症到底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
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抑郁症是“物质病”还是“精神病”?我们都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伟人的回答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和反映;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
所谓的思想、情感、性格、情绪说白了就是大脑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电讯号,如果化学反应的平衡被打乱或者电讯号的传导受到阻碍,人就有可能表现出抑郁状态,这种状态长时间无法修正,就是所谓的抑郁症。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使化学反应恢复平衡、电讯号保持畅通,这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至于停药后,你能否继续保持健康,取决于大脑的受损程度,只要抑郁症没复发,就说明没问题),而心理治疗力图通过语言、行为、认知来使大脑恢复平衡,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效果,但起到的是间接作用,只能是精神(心理)反作用于物质(大脑)。所谓的情绪异常、学习工作能力下降,只是大脑工作状态的一种表达,是问题的表象不是问题的根本,你抑郁只是你脑袋里的那部化学机器出了问题,既不神秘也不高贵、就这么简单。
双管齐下
虽然从根本上讲抑郁症是“物质病”,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心理、生理双重疾病,所以同时使用心理和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完美,perfect~~~哈哈

神经衰弱
这是抑郁症的老叫法,目前美国医学界已经没有这种说法了,神经衰弱就是抑郁症,抑郁症就是神经衰弱,不是衰弱是什么,难道是亢奋?
关于抗抑郁药“使人自杀”的问题
我只说两点:
1、到底是规范用药的人自杀率高,还是不使用药物治疗的人自杀率高?我懒得回答这个问题;
2、自杀要具备两个条件,自杀的意愿和执行的动力,抗抑郁药首先解除抑制(提供动力),然后改善情绪(消除自杀意愿),比较热血的人往往等不及药物完全起效就先走一步了……这反而是抗抑郁药有疗效的最好证明。
预防自杀
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劝他想开点不要死之类的没多大意义,最好就呆在旁边看住他。解决方案:1、此类患者都是中度以上抑郁,直接使用药物治疗,其他废话少讲;2、需要家属配合,必须严格监护、寸步不离,直至病情显著改善。尤其是药物治疗的前六个月,一定要盯得牢牢的!!!因为药物首先提供动力,然后改善情绪,请患者家属切记切记!!!
关于药物“依赖”的问题
1、轻中度抑郁治疗康复后,只要不复发,就不需要吃药,所以不存在依赖的问题;
2、严重的反复发作的抑郁症确实要依赖药物,但这不是药的错,是你大脑自身功能无法恢复造成的,并不是药物引起的,在不能根治的情况下(反复发作3次以上,再次复发的概率是100%)有依赖总比没有强;
3、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造成“依赖”的错觉,心甘情愿吃药的往往是重度或反复发作型患者,被逼得没办法了,这些人是离不开药物的。较少有人吃药康复后再也没复发、再也不需要依赖药物,因为这样的人大多存在于轻中度患者之中,他们不喜欢吃药、而且很多都是自己自然而然康复的;
4、如果某个患者吃药后根治了,那么很可能他不吃药也会自愈。
复发率
第二次发作的概率是50%,第三次复发的概率是75%,第四次是100%,第五次…呵呵,只要发作过三次,基本上就是终身患病了,所以差不多有37%的患者需要药物维持治疗。希望你是另外63%。
关于根治
就疗效而言,西药最为确切、电休克次之、心理再次之,中药的疗效最不确定;
就根治而言,无论中药、西药、心理、电休克都无法保证根治,彻底痊愈、永不复发的患者很可能都是自愈的,能够100%根治抑郁症的方法还没发明出来。
为什么说他们是自愈的:
1、抗抑郁西药,虽然会提高大脑中5-HT的浓度,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药物能够直接修复脑细胞的受损功能,所以痊愈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患者大脑的自我恢复,即使药物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如果患者的基因表达出了问题,抑郁症照样复发,内源性抑郁就是如此;
2、中医药,虽然国家一直大力扶持,但在治疗抑郁症上,至今也没哪所科研院校、哪家医院、或者哪位知名中医,非常有底气的站出来宣布:找到了根治抑郁症的中医疗法,没有、一个都没有。唯一对抑郁症有确切疗效的天然草药、圣约翰草提取物,也只能治疗轻中度抑郁,而且还是老外发现的。
我在抑郁症吧三个月,见过四个彻底根治的,其中两个吃西药、一个吃中药、还有一个是自己好的。此类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症状轻、病程短,抑郁症对他们真的就像感冒一样,来一下就走了。于是吃西药的就认为西药有用、吃中药的就认为中药有用、自己好的就认为心理疗法有用……哈哈,一前一后发生的两件事,就必然会有因果关系吗?不见得吧,有时间或空间的关联,不代表一定有因果关系,这是人很容易犯的逻辑错误。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反复发作、长期无法自愈的中度以上患者,药物维持是最佳选择,无论是对身体健康还是日常生活,吃药都比抑郁着强。
关于安定、安眠类药物
只用此类药物治疗抑郁症是最大的错误!尤其是伴有失眠的抑郁症患者特别喜欢吃,偏偏就不用抗抑郁药。安定、安眠类药物只能短时间使用,随着服药时间变长,需药量会越来越大,药效反而越来越差。
无论你是伴有失眠或焦虑或强迫的抑郁症,只需单一用药即可,别的什么都不用吃,一方面没必要,另一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更多副作用。
我曾经连续7年失眠从13岁到20岁,是帕罗西汀治好的,最近又出现了米氮平,对失眠也很有效。我的经历是:按治疗剂量吃了一年多帕罗西汀,失眠强迫抑郁全好了,实际上半年之内就好了,后面是为了巩固疗效,此后失眠强迫再也没复发过,抑郁症倒是反复发作过4次,可能是病的太久,大脑已经无法自我恢复了。最后要强调的是,无论你的抑郁症有多轻,安定、安眠类药物只能作为抗焦虑、帮助睡眠,短期配合使用,治疗抑郁症的主力应该还是抗抑郁药。(安定、安眠类药物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三个月,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抑郁)
抗精神病及抗癫痫药物
医生经常会加开此类药物,让患者与抗抑郁药同时服用,但往往不做任何解释,搞得患者莫名其妙: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抗抑郁药的药效、加快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说白了,就是增效剂。
不过我认为没必要:
1、药吃的越多、副作用就越多,患者反而无法坚持治疗;
2、又不是难治性抑郁,你叫他吃增效剂做什么,有回扣是吧?
3、单用抗抑郁药起效需要2-4周,加上增效剂需要1-2周,实际上就快了一个礼拜,而治疗抑郁症整个疗程至少半年,有必要为了这一个礼拜,而让患者多花几百块钱、遭受更多副作用吗?更麻烦的是,这么做会误导患者,他们会误以为治疗抑郁症就是要吃这么多的药、花这么多的钱,而且还会把抑郁症跟精神分裂挂上钩,唉…医生们,有点耐心好不好,多给患者解释解释会死啊?
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抗抑郁药最好单一用药,原因:1、药物相互作用会加强副作用;2、发生副作用后搞不清楚到底是哪种药引起的,给后续治疗带来麻烦;3、除了难治性抑郁,单一用药足以应付其他所有类型的抑郁症,复合用药没必要。
一些没有用药经验的人往往同时吃两种以上的药物,或者单一用药但剂量过大,他们太心急了。抗抑郁药起效需要的是时间,不是今天吃明天就好,也不是吃的剂量越大就越好,基本上都是1个月初步起效(1个月无效或副作用无法忍受就换药),3个月显效80%,整个疗程至少半年,伴有强迫的抑郁症疗程更长。
我曾经试过氟西汀+帕罗西汀、氟西汀+米氮平,氟西汀+舍曲林,副作用太大了,尤其是氟帕组合简直要我了小命,氟米组合会引起严重嗜睡、大白天眼睛都睁不开,氟舍组合会引起严重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尽管有些药物组合在一起是安全的,本人还是建议单一用药。(难治性抑郁、双向情感障碍需要复合用药,精神分裂是另外一码事)
关于药费贵、副作用大的问题
对于部分轻度患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超过疗效,结果往往导致他们认为抗抑郁药没啥用:药费贵、副作用大、起效慢。对于轻度抑郁的解决方案:1、不使用药物治疗,说不定过段时间会自己好,即使好不了、也坏不到哪里去;2、使用心理疗法;3、只要副作用可以承受,坚持治疗直至康复;4、如果还不行,就换药。
对于重度患者解释起来就容易多了:1、国产药很便宜,疗效和进口的一样;2、跟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药费连零头都算不上;3、反正时间多的是,一种一种试过去,总能找到副作用最小、最适合自己的抗抑郁药。
国产药有多便宜
国产氟西汀(20mg)、帕罗西汀(20mg)、西酞普兰(20mg)、舍曲林(50mg)每粒价格均低于5元,按常规剂量服用只需100元/月,普通人都承受得起,所以不要再喊药太贵吃不起之类的。国产药中,除了氟西汀片剂对胃肠道刺激略强于百优解分散片之外,其余的无论是疗效还是副作用都完全一样,大家不要花冤枉钱。
轻度抑郁
1、以情绪症状为主的轻度抑郁可使用心理疗法,或者根本就不用治,这种类型的患者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抑郁型气质,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状态;2、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轻度抑郁则比较棘手,不治吧好不了,治吧:心理疗法对他们无效,使用药物治疗时,对副作用又很敏感,麻烦啊……只能从营养、运动、生活作息方面进行调整,如果实在要用药物治疗,剂量减半,如果副作用还是无法忍受,换药!哈哈;3、混合型的,参考以上两种类型,自己看着办吧。
注解:米氮平是个例外,剂量越小、催眠效果反而越强,15mg比30mg更容易让人打瞌睡。
性功能障碍
因为问这个问题的人太多了,所以不得不单独拿出来讲一下。1、首先抗抑郁药物引起的性功能障碍都是可逆的,停药后会自然恢复,不必杞人忧天;2、副作用因人而异,别人吃A药会有性功能障碍,你吃则不一定会有,只有亲自尝试后才知道,在你吃药之前是无法预测的;3、如果产生障碍就换药,很简单,有些人不但不会萎,反而会变强;4、吃A药会性功能障碍,停掉A药换吃B药,前两个月的性功能障碍不一定是由B药引起的,连续服用B药3个月后再做评估。
性和抑郁的关系
没有因果关系!自慰和抑郁症无关。一个健康人患上抑郁症后,性功能既可能变弱、也可能变强、也可能没变化。
体重增加
比起抑郁,很多女性患者反而更害怕肥胖,如果不喜欢,很简单、换药!
整天郁郁寡欢、闭门不出,长那么瘦给谁看啊?性格怪异,哪个男人会喜欢啊?还是先把抑郁症治好吧,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会引起体重增加,有的恰恰相反、会让人变瘦。
药物起效时间
1个月初步起效(一个月无效或副作用无法忍受就换药),3个月显现全部疗效的80%,6个月为95%,个人的经验是:按治疗剂量连续服药9个月才能显示100%的药效,包括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剂量
1、抑郁症一般是1粒/天(例外:25mg规格的文拉法辛是3粒/天、25mg规格的氟伏沙明是3粒/天),如果连服两周无效,就剂量加倍再服两周(例外:米氮平15mg的催眠效果强于30mg),仍不见效再换药,对药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
2、强迫症的治疗剂量一般是抑郁症的两倍,而且疗效的出现也需要更长时间。
用药持续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短疗程是半年,个人认为:为了保险起见,轻度抑郁应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中度抑郁9个月以上,重度15个月以上,伴强迫的重度抑郁应维持治疗18个月以上。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1、药物完全起效差不多需要6个月,如果疗程比这短,治疗效果肯定打折扣;2、重度患者往往都伴有严重的躯体症状,身体恢复一下至少也得一年的时间,所以最好维持治疗12个月以上。
关于换药的问题
新药和残留在体内的旧药也会发生相互作用,结果往往都是负面的:增强副作用。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两周,如果旧药是氟西汀,则可能持续一个月,因为氟西汀的半衰期较长,在这期间发生的副作用不要都算到新药头上,提醒大家注意,如果停用旧药1-2周后再吃新药当然更好。我曾经就是因为这个错误,在26岁那年错过了舍曲林,这件事也提醒我:反复尝试有多么重要,因为即使一时糊涂错过了,以后还有机会再遇到。
如何停药
原则就是根据自身承受能力缓慢逐步的停,以1周或2周为间隔,每次减少四分之一,用1到2个月的时间慢慢停;也可根据身体反应灵活调整药量,怎么舒服怎么来。(片剂可以分割,胶囊装的药不可拆开吃!)
药物安全性
1、抗抑郁药没有致癌性
如果有的话会让它生产吗?对于中度以上患者:整天郁郁寡欢、体质孱弱,得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概率会更高、预期寿命会更短;不使用药物治疗,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生活质量差得一塌糊涂,这样即使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
2、药物毒理
这是医学术语,不是中毒的“毒”。
我特意查了一下资料,对于药物毒性,书里是这样介绍的:安非他酮及老一代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对毒性为中;曲唑酮、奈法唑酮、吗氯贝胺,相对毒性为轻;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米氮平、噻奈普汀,相对毒性为零。
什么叫“相对毒性”?有毒就是有毒,无毒就是无毒,我上网查了半天也没搞明白什么意思,所以只能按字面来理解了:有毒、没毒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毒的东西过量了就会有毒。有“相对”就有“绝对”,从“绝对”的角度来看,凡是能吃进肚子里的东西都是有毒的:一天喝2升水是正常的,试着喝20升看看;一天吃3g盐是需要的,一口气吃下去300g呢?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首先我们不应该把毒性和副作用划上等号,其次即使有“相对毒性”的药物,只要在治疗剂量下服用仍然是安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已经上市将近七十年了,常规剂量单一用药毒死过谁?有些想自杀的笨蛋吃了十几颗氟西汀、几十颗帕罗西汀,结果只换来医院三日游……人家可是义无反顾、下了很大决心的,太不给面子了。
单一抗抑郁药过量存活纪录:西酞普兰(20mg)260颗,舍曲林(50mg)270颗,帕罗西汀(20mg)100颗,氟西汀(20mg)150颗,如果这样算的话,说句玩笑话:抗抑郁药竟然比白开水还安全。这些最高纪录可是常规剂量的一两百倍呀!你能想象一个人一天之内喝下200-400升水还能活着吗?很好笑吧,以上纪录已经有一些年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破一下。
当然了,规范用药的情况下极端副作用仍然有可能发生,不过概率往往小于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一旦发生立即停药并就医,希望你不要这么倒霉,这些罕见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上都会写出来,但几乎没有危及生命的,各位不要因噎废食。
3、为了进一步说明抗抑郁药的安全性,再举两个例子
大家应该都记得康泰克PPA事件,仅仅因为服用含有PPA的感冒、咳嗽类药物的病人,比服用其他药物的病人患脑中风的机会高出23%,康泰克这个全球销量第一的感冒药就被禁止销售了,如果使用范围同样广泛的抗抑郁药真的那么危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干什么吃的,几十年了都不管事吗?再看看国内的,也仅仅是因为在牛奶里掺了点三聚氰胺、导致数名幼儿肾结石死亡,结果全国搞得天翻地覆,三鹿倒了、造假的毙了,如果抗抑郁药真的对你那两颗宝贝的肾有伤害,国家药监局多少也会搞出点动静来,不然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关于安慰剂效应
抗抑郁西药的确有安慰剂效应,但疗效也是确实存在的。为什么纯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时,就没有显著的安慰剂效应呢?因为中药本来就没多少真实存在的疗效(对抑郁症而言)。
所谓的“抗药性”
哈哈…这个问题太好笑了,抗抑郁药又不是抗生素,怎么会有“抗药性”?我使用药物十年了,一直都很有效,哪怕你吃一辈子抗抑郁药,有效的永远都有效,疗效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减弱,在使用固定剂量维持治疗的情况下,疗效是持续且稳定的。
关于药物使情感变淡
原因:1、对比效应,吃过黄连后再喝茶,茶就变淡了;经历过12级狂风暴雨后,5级大风就变成微风了,抑郁症患者往往情感体验过于深刻,这种极端的深刻是一种病态,情感“变淡”是抑郁症得到缓解的表现。2、某些药物有镇静作用,在治疗焦虑、失眠、强迫时,镇静作用是必须的,症状消除后可换药。
镇静作用的利弊
在治疗焦虑、失眠、强迫时,镇静作用是有益的;另一方面镇静作用会让人乏力、害羞(也可能会产生阅读障碍),对于有社交恐惧的患者是有害的。凡事都有两面,就看你如何利用。
关于药物改变性格
抗抑郁药的确会改变性格,但不会改变人格,吃药前你是个诚实善良的人,吃药后你还是个诚实善良的人,只不过有可能从郁郁寡欢变成开朗外向、从沉默寡言变成乐于交流,这种改变是好事。还是一位吧友说的好:只要不躁狂、不变性就没关系,哈哈…一针见血。
以下内容仅代表我个人,仅供参考:
1、帕罗西汀,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与世无争,可以近似算作抑郁质,其实也不抑郁,只是很悠然飘逸呵呵;
2、氟西汀,超级自信,非常善于与人交往,有领导能力、有脾气,语言、阅读能力超强,可以算是胆汁质;
3、西酞普兰,奋发图强、坚韧不拔,很有进取心,做事积极主动、百折不挠,乐观开朗,可以算是多血质;
4、舍曲林,温和友善、内外兼具,比起氟西汀、西酞普兰稍微内向、害羞一点,可以算是粘液质;
5、对我个人而言,西酞普兰就是温和的氟西汀,舍曲林就是温和的帕罗西汀;
6、性格的显著改变,往往出现在连续服药一年以后。
再次强调:这些特性,只是药物在我个人身上的效果,并不代表普遍性,同样的情况不见得会发生在你身上。
吸烟的影响
吧友“守望者暗的永恒”建议:吸烟者最好不要使用具有双重机制的抗抑郁药,比如文拉法辛,因为吸烟会降低此类药物的药效。
注解:
1、我不抽烟,所以没这方面的经验;
2、国产文拉法辛也很贵、而且还要分三次服用,所以本人没有进行长期试验;
3、这句话反过来讲更优美:使用具有双重机制抗抑郁药的患者最好不要抽烟~~~哈哈
营养与抑郁的关系
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孩子挑食偏食,父母应该用引导鼓励的方式予以纠正。
过敏和抑郁的关系(没有否定牛奶的意思,只是告诉大家牛奶没有厂商宣传的那么神奇)
首当其冲就是牛奶,哺乳动物中唯一成年了还会喝奶的就是咱们,凡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事,游牧民族喝奶倒也罢了,自古以来就吃米面的中国人凑什么热闹。成年中国人的肠胃几乎都无法完全消化牛奶,消化不良的大分子蛋白进入血液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过敏很严重反而走运了,以后再也不喝牛奶了,有些人是轻度过敏,症状有头昏、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困倦、鼻塞、腹胀、便稀(乳糖不耐更会引起腹痛腹泻)……个人认为中国青少年抑郁中有一部分是牛奶的功劳,“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厂商做的广告而已。
牛奶的营养有那些呢:每100克牛奶含水份87克,蛋白质3.3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5克,钙120毫克,磷93毫克,铁0.2毫克,维生素A14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维生素C1毫克。这些营养物质只要一日三餐正常吃饭就绰绰有余了,现在这个时代只有营养过剩的困扰,哪还有什么营养不良的,极少。当然了,如果你对牛奶不过敏,你照样爱喝多少喝多少,我写这段只是为了提醒那些处在牛奶中毒状态,还搞不清状况的人。我觉得奶制品的外包装上应注明:牛奶过敏及乳糖不耐者慎用。哈哈…应该没有公司愿意这么做。
我个人的过敏源有:牛奶、咖啡、巧克力、茶、蚊香,已经反复试验过十几次了。因为我很喜欢吃巧克力,总是不甘心,但事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确实过敏,到底是其中什么成分引起的,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咖啡因,因为我喝红牛一点事都没有;喝不含牛奶的纯咖啡也照样会过敏,所以一定还有牛奶之外的东西在作怪。
我的治疗经历
按先后顺序:控制疗法—营养疗法—哲学疗法—卡耐基疗法—暗示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冲击疗法—放任疗法—森田疗法—行为认知疗法—谷维素—六味地黄丸—艾司唑仑—复合维生素—氯米帕明—帕罗西汀—森田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冲击疗法—氟西汀—帕罗西汀—发泄放任疗法—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氟西汀—文拉法辛—氟西汀—舍曲林—米氮平—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全过程16年。
我13岁得病,伴失眠、强迫、社交恐惧的抑郁症,连续7年失眠,20-21岁吃帕罗西汀一年多康复(此后失眠强迫只是偶尔小打小闹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就没了),22岁减为每天半粒,23岁逐步再减直至停药,四个月后抑郁症复发,然后又拖了四个月,24岁的3月再次使用帕罗西汀,6月康复(此后社交恐惧基本上就跟我说再见了,只是偶尔轻微的发作一下,后来我换用氟西汀,社恐就彻底消失了),逐步减药至每48小时半粒,25岁的7月有点小复发,由于帕罗西汀乏力腹泻的副作用、而换用氟西汀,有时一天一粒有时一天半粒、大多数时候是半粒,27岁的1月停药4月复发,5月再吃氟西汀,8月康复,10月由于氟西汀嗜睡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而换用西酞普兰,每天半粒,28岁的11月开始每36小时半粒,29岁的2月有点小复发,由于西酞普兰恶心的副作用、而换用舍曲林,每天一粒、直到今天,还未出现副作用。帕罗西汀连续吃过两年半,氟西汀连续吃过一年半,西酞普兰连续吃过一年半,舍曲林连续吃了九个月,其余短期服用的就省略了,间隔一个月以上的不算连续。
一些**疗法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您能看懂就行;森田疗法、行为认知疗法是自己摸索无意中使用的,当时没意识到自己使用的是专业疗法,也没看过任何有关心理治疗的书籍,到20岁那年才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抑郁症的文章,这才恍然大悟;四次复发都是自然而然的复发,没有不良事件的刺激,就我个人而言,复发只与停药或药量过小有关,这好像叫作内源性抑郁症。
我从来没住过医院,医生看过几个,但除了第一个给我开药并指导我如何用药外,其余的都只是我买药的工具,药店能买到的直接在药店买,我发现综合性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基本上都没我懂得多,哈哈…大家不要学我,如果你要看医生,直接去专科医院看精神科医生,他们倒是很专业,也比较聊得来,专科医院的药品也很齐全,应有尽有,可是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去,唉……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健康重要,大家少走点弯路吧。
什么是重度抑郁
本来不想写这段的,但抑郁症吧里每天都有人忧心忡忡的怀疑自己是重度抑郁,还是得解释一下。
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痛苦:
1、重度患者根本上不了网,坐在电脑前只会让他们头昏脑胀,什么也干不了;
2、绝对不会有手机,手机对于他们就像砖头一样,很重且毫无用处;
3、绝对不会有女朋友/男朋友;
4、严重的阅读障碍,一句话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反复扫三遍才能看懂;
5、严重的心算障碍,两位数的加减法要想半天,还得掰着手指头数;
6、每天都失眠,早上起床时,浑身每一根、没错是每一根骨头都会疼;
7、差不多每两三天就会出现一次睡眠呼吸暂停,脑子有意识,但身体动不了;
8、每天都浑身酸疼,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酸的,没有力气,跑1500米绝对不会及格;
9、每天都拉稀,全天都腹胀难忍;
10、走一百米就会气喘吁吁,数两百张卷子、数到七十时浑身冒汗;
11、呼吸很费力,总是不自觉的叹气,总是打哈欠,每天都超过三十个。
12、一般每天讲话都不超过五句,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说话;
13、极度极度的恐惧、绝望、自责,伤心时撕心裂肺,总是心酸,但哭不出来,没有眼泪;
14、很想死,但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动力予以执行,用烂泥来形容他们非常恰当,自杀风险最高的是中度偏重抑郁,而不是重度患者;
15、一般都伴有强迫症;
很多人都会想:太夸张了吧,怎么可能。唉~~~我不想再废话解释了呵呵,还有比这更惨的呢,连床都起不来。当你看到这段内容时,恭喜你:你不是重度抑郁。
关于住院
抑郁症一般不需要住院,除非你是超级重度,卧床不起、吃不下饭的。
药物使用参考http://hi.baidu.com/wooyuchun/al ... 3%D2%A9%D6%B8%C4%CF
如果不想离开本页,请使用鼠标右键选择“在新的窗口中打开”链接
怀孕与药物
怀孕期间最好不要吃药,药品说明书上都写了。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哈哈,最好去问妇产科医生。贴吧里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http://tieba.baidu.com/f?kz=583458724
如果不想离开本页,请使用鼠标右键选择“在新的窗口中打开”链接
很多人都问我:你到底治好没有?哈哈……如果说治好了,可我还在持续用药;如果说没治好,可我比健康人还健康~~~这世界真够多元的。反正我不打算停药了,我可不想再复发第五次,如果以后又有了便宜的新药,我还是会试一试。
无论是彻底治愈的、还是药物维持的,抑郁症治疗的目标是恢复学习工作能力、恢复社交功能,最终回归社会。这世界是由健康人主宰的,不治好抑郁症很难和他们竞争。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0:10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3 11:37 编辑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62637-1-1.html

[心理知识] 正确看待治精神障碍症的医院(one1推荐)

本帖最后由 春花秋实 于 09-12-26 19:11 编辑
   
    长久以来,人们对精神疾病抱有一种偏见,提及治疗精神障碍症的医院更是避之不及。虽然现在精神健康知识已经比较普及,但人们的这种偏见或多或少的还留有些痕迹。然而,精神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人们正确的认识它,正确的看待治疗精神障碍症的医院对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障碍的相关常识
  
1、精神障碍为什么难治?
  
    这是由精神障碍的特殊性决定的。精神障碍的核心问题,是一些持久的、无法排遣的“内心”痛苦,病人能感觉到,但它是无形的东西,谁都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把它拿出来、搬走、或用刀把它切除,即使用药物,也无法把它彻底消除。
   
    心理治疗技术有能力使病人的问题再现于心理治疗室中,但治疗仍很困难,因为据研究,精神障碍一方面妨碍病人的成人生活,另一方面,它也是心理冲突的一种妥协,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它对病人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消除了“精神障碍”也就等于消除了保护、使病人得面对更大的压力,自然会遇到来自患者的抵抗。
   
    精神障碍难治疗的第三个原因,是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在成年,而它的形成是从童年期就已经开始,早已为精神障碍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精神障碍状态早已成为病人习惯和人格的一部分。当心理治疗触及到它的时候,也就触及到了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人格,而人本能上拒绝改变形成多年的习惯和人格,所以,心理治疗总会遇到来自病人本身的顽强抵抗。(并不是很难的事,主观起决定作用,我就是例子,从没有在这方面发愁过)
   
    以上就是心理治疗与其他种治疗最突出的差别——病人一方面来寻求治疗,一方面又下意识地抵抗治疗。这就象一个病人一只手拉着医生请求施治,另一只手推拒医生拒绝治疗一样。病人的不自觉的抵抗,使心理治疗变得困难,而患者或医生对于抵抗的无知,将使治疗难上加难。(论坛上的病友很多是这样的,得了病就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没有选择,绝大多数的医生还是值得信赖的。很简单的道理,不为病人所需也要为自己着想,医生是靠业务吃饭的)

2、决定精神障碍预后的因素

  决定精神障碍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病人的治疗动力,治疗动力越足、决心和恒心越大,治愈的可能性越大。(这是每个病友都有可以做到的)
   
    第二个因素是病人与精神障碍症状的和谐性,病人越适应症状、对症状的排斥性越小,治愈的难度就越大。因为这类病人的治疗需要两步,第一步,是增大病人与症状之间的不和谐,然后,才能进入对精神障碍的真正治疗。(年轻的朋友,急性发病的容易治疗,上阳光网的大多数很年轻,好消息)
   
    第三个决定因素,是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url]对心理治疗的反应极差,可以说基本不适于心理治疗,顶多可以进行一些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在适于心理治疗的患者中,边缘型心理障碍最难治疗,即使病人非常配合,疗程也要在三、五年以上。相对来讲,神经症的治疗要容易一些,但通常也要三百小时以上的心理治疗。(神经症病友治疗容易,我们双相还不是最糟的)
      
    第四个决定因素,是发病的病程和年龄。初发者、年龄小者疗效好,发病在一年内、处于青春期是最佳治疗时机,病程在三年以上,年龄超过45岁的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难度明显增大。(大学生,中学生要抓住最后时机。我属于治疗难度大的,上帝给我的功课难道大,我还是非常有信心完成,最难的阶段已经走过了)
     
     第五个决定因素,是患者是否具有“心理学头脑”,换句话说,是否有一定的领悟力,缺乏必要的领悟能力,心理治疗将难以进行,精神障碍也难以治愈。(可能年龄大点领悟力强)
   
     第六个决定因素,是患者的依赖性。依赖性越强、越难治愈。(家人的帮助还不一定是好事,重度是必须靠家人,中度部分帮助,能自己做就不要靠别人,轻度基本不要人帮助的)

    以上一些关于精神障碍的介绍,意在让人们更加客观的看待精神障碍,同时也能正确的看待治疗精神障碍症的医院。精神障碍的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做到的,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也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帮助。希望被精神障碍所扰的人们能够尽快的摆脱偏见,通过电话、网络或到医院就诊等方式,积极的接受治疗和专业心理咨询。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0:15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1 10:19 编辑

人的烦恼就是来源于: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打理好“自己的事”:正常状态。
                        去管“别人的事”:躁狂态
                        操心“老天爷的事”:忧郁状态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 ... 1022&highlight=
发表于 05-12-11 11:45 | 只看该作者 负性自动想法的一些特点
心海一舟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版块中发表的文章《惰绪障碍的认知模型》指出了负性自动想法具有一些特点:(1)它是自动的,不经逻辑推理突现于脑内;(2)它的内容消极,常和不良情绪相联系;(3)它随时间、地点有变化,能为意识所察觉,具有认知过程的特征,为临床表现的一部分;(4)它貌似真实,因为它由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派生而来;(5)它存在于意识边缘,稍纵即逝;(6)它存在时间短暂,但力量很大,并且不能由自己意愿选择或排除;(7)它蕴涵认知曲解,而患者却信以为真,不认识它正是情绪痛苦的原因。
不同的心理障碍中,负性自动想法有不同的主题或特殊的认知内容,如抑郁症出现抑郁认知三联征,患者消极地看待自己的过去经验和未来;焦虑症则以危险或威胁为其认知内容。
这是专家研究的成果,详细信息请看《惰绪障碍的认知模型》。请大家在平时注意识别负性想法,在发现负性想法时及时改正,用积极、乐观的认知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会摆脱抑郁恶魔。
胜利最终属于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战胜抑郁恶魔!!

波波,这么好的帖子!我第一次发现,我经常提到那些负面消极的错误认知不是真正我本人的,没有人相信,原来还是有理论根据的,现在大部分都随着的好转自动消失了。我从知道自己得病了,就不再把病中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完全和真正的自己等同,这是我能坚持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是个好帖子,建议大家多读读!不要被病症所欺骗!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1:30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3 00:11 编辑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hread.php?tid=3512&highlight=

抗抑郁药物的足量足疗程治疗

我在网络上碰到许多的朋友,他们总是抱怨说他们使用了药物但没有用处。甚至有一位网友说他得病半年,使用过了所有的抗抑郁药但没有一个有效,所有非常坚决的对我说,药物对抑郁症是没有作用的。其实他们都没有进行一个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同时我发现许多的网友在使用药物使病情好转后就随意的停药,最终导致病情出现反复。为此我写下了这篇短文,希望大家对抗抑郁药的使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抗抑郁药物的足量足疗程治疗

一、为什么要使用药物长期治疗?

1.一般来说我们将抗抑郁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急性期治疗:一般指服药治疗的头三个月。这一期的治疗目标是显著改善原有的抑郁症状,使患者的病情缓解。随便提一下,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一般在2~4周。

☆ 第二阶段为持续治疗期:是急性治疗期以后的六个月。这一期治疗的目标是巩固原有疗效,避免病情的复燃。

☆ 第三期为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病情的复发。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有人报道重性抑郁症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的概率(5年复发率)为50%,第二次为75%,第三次发作后复发的概率将近100%,所以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持续治疗是必需的。维持治疗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其时间的长短亦有不同。一般认为,第一次发作且药物治疗临场缓解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时间为6月~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或三次以上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直至终身服药。

目前维持治疗期其实是有点争议的。支持的专家认为三期缺一不可;而有的专家却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维持治疗,他们认为既然抑郁症的缓解期是完全正常的,就没有必要用药,只要在病情复发时在用药治疗就行了。但是不论专家对维持治疗的观点是什么,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抑郁症的治疗必需要经历急性治疗期和持续治疗期。
也就是说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最起码要连续服用药物9个月。   

2.长期治疗的剂量问题:
   
        一般认为,持续治疗的剂量应与急性治疗的剂量相同;对于维持治疗的剂量,有许多医师习惯将维持治疗剂量降至治疗量的2/3至1/2。但随着新一代抗抑郁剂在临场的广泛应用,目前有一个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的观点即抑郁症的维持治疗的剂量应与急性期治疗的剂量相同。如用氟西汀治疗,急性期和维持治疗的剂量均为20mg/天(每天一片)。   

3.维持治疗仍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所以患者应定期门诊。对于复诊的频率,有文献指出,在维持治疗的第一年每1~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半到一年复诊一次,如果出现社会心理因素、服药不依从、抑郁症症状再现和出现明显的副反应,应随时复诊。

二、导致不能坚持药物治疗的因素:

(一)患者服药不依从,自行减药或停药,是维持治疗失败的首要因素。

患者对服药的不依从,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抑郁症的疾病特征可能导致依从性的下降:

        ①.抑郁症可有较长的缓解期,在缓解期患者会认为自己的疾病以完全康复,而自行停药。

        ②抑郁症的自责自罪、内疚意识是患者认为不值得治疗而放弃治疗。

        ③抑郁症患者的动力不足和迟缓导致患者忘记服药和被动不依从。

2.抑郁症患者的特征也是导致依从性下降的原因。有研究表明与社会隔离的老人依从性比较差,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的依从性要差,经济状况差和伴有物质滥用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离婚、未成年人和有偏执意念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

3.其他导致依从性下降的原因为:①服用多种药物维持治疗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②一日多次服药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③每次服药多片的依从性比较差。总之,服药越烦琐,其依从性就相应下降。

改善服药依从性的方法:

1.让病人和家属掌握一定的抑郁症知识,让他们认识到①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性格软弱所致。②抑郁症是可被有效治疗的,并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③抑郁症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抑郁和维持正常的心境,而不是掩盖症状。④抑郁症停药后复发率高,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的概率为50%,第二次为75%,第三次发作后复发的概率将近100%。⑤抑郁症的恢复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不要有侥幸心理。⑥应警觉复发的征兆,如出现失眠和明显的食欲下降。

2.让病人和家属掌握一定的治疗知识:①患者应每天坚持服用抗抑郁药;②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要2~4周;③在抑郁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也应继续服药;④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得擅自减药和停药。

3.其他方法:①告诉患者抑郁发作时会增加社会功能受损、医疗费用和自杀危险性;②询问患者是否按时服药;③以积极的态度与病人交谈;④重视解答病人的实际问题;⑤医嘱要简单,最好是单一用药、每日服药一次、服药的片数较少。⑥定期随访。

(二)药物的副反应也是导致终止维持治疗的重要因素

虽然目前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副反应比较小,但长期应用后仍可能导致明显的副反应而导致患者自行停药。目前的主要副反应有以下几点:

1.体重增加,有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药物后导致肥胖,而自行停药,这一因素在青年女性中尤其明显。氟西汀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必要时可换用它维持治疗。

2.性功能障碍,有许多抗抑郁药对性功能都有影响,如抑制勃起、射精和性乐高潮等。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要比老的抗抑郁药要小的多。有报道称米氮平(瑞美隆)对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3.失眠,氟西汀最易引起失眠,故氟西汀一般在早上服用。

4.嗜睡,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米氮平(瑞美隆)可引起明显的嗜睡。

5.其他还有如便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相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导致停止维持治疗。

对于药物的副反应,如果一旦出现,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三 停药方法

       在达到维持治疗时间后就涉及到一个停药的问题。首先要说的是抗抑郁药是没有成瘾性的,故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所以不存在棘手的停药问题。但是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会使体内的受体敏感性发生变化,故不宜突然减量或中断用药,而应缓慢停药,以使体内受体恢复到一个平衡状态。总之停药时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擅自突然停药。

本主题由 波波 于 09-1-15 22:08 设置高亮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1:33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3 00:13 编辑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 ... 8986&highlight=
[原创] 抑郁症是精神振奋剂(毒品)吗?--随向阳光的朋友问好!
琴川杨
或许许多的朋友看着我的名字眼生,会疑问,这是谁啊,怎么上来就出任药版的版主了?!所以先向阳光的各位朋友先问个好!
其实我是阳光的老会员了,但是因为近段时间俗事太多,以致好久没有阳光,也和阳光上的朋友生疏了。自我介绍一下,琴川杨,网络经历曾经担任中国心理咨询网总版主,阳光工程网上医生(太不好意思了,很失职的),目前是中国精神科医师论坛的管理员。网下的身份是某精神卫生中心的心身科主任,精神科主治医师。
因为在年底,要写好多的总结,所以现在上网的时间还是不多,不过,既然美惠子邀请我担任药版的版主,所以还是要经常来看看。
刚上来,就看到有网友将精神类药品和毒品等同,刚好,今年刚出版了一本有关抑郁症的书,中间我写了一段,其中刚好提到了相关的情况,所以发出来让大家看看,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
抑郁症是精神振奋剂吗?
    有些人把“抗抑郁药”和“精神振奋剂”混为一谈。甚至有的朋友直接对我说“抗抑郁药物让人振奋以来,那服用毒品不是也可以让人的精神振奋吗?抗抑郁药和毒品又有什么差异呢?”其实抗抑郁药能够治疗抑郁症,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但她仅仅提高那些异常的低落情绪。而对于正常人的情绪,并没有振奋作用,相反正常人服用抗抑郁药如三环类等,是会产生反作用机制,正常人长期用药或急性用药均不能活跃情绪,反可引起思睡,记忆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1:34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3 00:11 编辑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hread.php?tid=3512&highlight=

抗抑郁药物的足量足疗程治疗

我在网络上碰到许多的朋友,他们总是抱怨说他们使用了药物但没有用处。甚至有一位网友说他得病半年,使用过了所有的抗抑郁药但没有一个有效,所有非常坚决的对我说,药物对抑郁症是没有作用的。其实他们都没有进行一个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同时我发现许多的网友在使用药物使病情好转后就随意的停药,最终导致病情出现反复。为此我写下了这篇短文,希望大家对抗抑郁药的使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抗抑郁药物的足量足疗程治疗

一、为什么要使用药物长期治疗?

1.一般来说我们将抗抑郁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急性期治疗:一般指服药治疗的头三个月。这一期的治疗目标是显著改善原有的抑郁症状,使患者的病情缓解。随便提一下,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一般在2~4周。

☆ 第二阶段为持续治疗期:是急性治疗期以后的六个月。这一期治疗的目标是巩固原有疗效,避免病情的复燃。

☆ 第三期为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病情的复发。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有人报道重性抑郁症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的概率(5年复发率)为50%,第二次为75%,第三次发作后复发的概率将近100%,所以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持续治疗是必需的。维持治疗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其时间的长短亦有不同。一般认为,第一次发作且药物治疗临场缓解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时间为6月~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或三次以上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直至终身服药。

目前维持治疗期其实是有点争议的。支持的专家认为三期缺一不可;而有的专家却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维持治疗,他们认为既然抑郁症的缓解期是完全正常的,就没有必要用药,只要在病情复发时在用药治疗就行了。但是不论专家对维持治疗的观点是什么,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抑郁症的治疗必需要经历急性治疗期和持续治疗期。
也就是说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最起码要连续服用药物9个月。   

2.长期治疗的剂量问题:
   
        一般认为,持续治疗的剂量应与急性治疗的剂量相同;对于维持治疗的剂量,有许多医师习惯将维持治疗剂量降至治疗量的2/3至1/2。但随着新一代抗抑郁剂在临场的广泛应用,目前有一个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的观点即抑郁症的维持治疗的剂量应与急性期治疗的剂量相同。如用氟西汀治疗,急性期和维持治疗的剂量均为20mg/天(每天一片)。   

3.维持治疗仍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所以患者应定期门诊。对于复诊的频率,有文献指出,在维持治疗的第一年每1~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半到一年复诊一次,如果出现社会心理因素、服药不依从、抑郁症症状再现和出现明显的副反应,应随时复诊。

二、导致不能坚持药物治疗的因素:

(一)患者服药不依从,自行减药或停药,是维持治疗失败的首要因素。

患者对服药的不依从,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抑郁症的疾病特征可能导致依从性的下降:

        ①.抑郁症可有较长的缓解期,在缓解期患者会认为自己的疾病以完全康复,而自行停药。

        ②抑郁症的自责自罪、内疚意识是患者认为不值得治疗而放弃治疗。

        ③抑郁症患者的动力不足和迟缓导致患者忘记服药和被动不依从。

2.抑郁症患者的特征也是导致依从性下降的原因。有研究表明与社会隔离的老人依从性比较差,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的依从性要差,经济状况差和伴有物质滥用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离婚、未成年人和有偏执意念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

3.其他导致依从性下降的原因为:①服用多种药物维持治疗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②一日多次服药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③每次服药多片的依从性比较差。总之,服药越烦琐,其依从性就相应下降。

改善服药依从性的方法:

1.让病人和家属掌握一定的抑郁症知识,让他们认识到①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性格软弱所致。②抑郁症是可被有效治疗的,并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③抑郁症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抑郁和维持正常的心境,而不是掩盖症状。④抑郁症停药后复发率高,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的概率为50%,第二次为75%,第三次发作后复发的概率将近100%。⑤抑郁症的恢复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不要有侥幸心理。⑥应警觉复发的征兆,如出现失眠和明显的食欲下降。

2.让病人和家属掌握一定的治疗知识:①患者应每天坚持服用抗抑郁药;②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要2~4周;③在抑郁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也应继续服药;④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得擅自减药和停药。

3.其他方法:①告诉患者抑郁发作时会增加社会功能受损、医疗费用和自杀危险性;②询问患者是否按时服药;③以积极的态度与病人交谈;④重视解答病人的实际问题;⑤医嘱要简单,最好是单一用药、每日服药一次、服药的片数较少。⑥定期随访。

(二)药物的副反应也是导致终止维持治疗的重要因素

虽然目前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副反应比较小,但长期应用后仍可能导致明显的副反应而导致患者自行停药。目前的主要副反应有以下几点:

1.体重增加,有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药物后导致肥胖,而自行停药,这一因素在青年女性中尤其明显。氟西汀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必要时可换用它维持治疗。

2.性功能障碍,有许多抗抑郁药对性功能都有影响,如抑制勃起、射精和性乐高潮等。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要比老的抗抑郁药要小的多。有报道称米氮平(瑞美隆)对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3.失眠,氟西汀最易引起失眠,故氟西汀一般在早上服用。

4.嗜睡,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米氮平(瑞美隆)可引起明显的嗜睡。

5.其他还有如便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相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导致停止维持治疗。

对于药物的副反应,如果一旦出现,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三 停药方法

       在达到维持治疗时间后就涉及到一个停药的问题。首先要说的是抗抑郁药是没有成瘾性的,故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所以不存在棘手的停药问题。但是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会使体内的受体敏感性发生变化,故不宜突然减量或中断用药,而应缓慢停药,以使体内受体恢复到一个平衡状态。总之停药时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擅自突然停药。

本主题由 波波 于 09-1-15 22:08 设置高亮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1:44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1 01:59 编辑


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 ... 3790&highlight=

转帖:
70亿身家富豪为何因强迫症自杀(小心被自杀)
作者:武志红(心理专栏作家,点击阅读专家个人博客)

5月初,赫然看到作家余华的一篇博文《悼魏东》。他是余华的好友,一个远见卓识而又重情重义的好男人,国内金融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年仅41岁,拥有70亿身家,一手创办了投资集团“涌金系”和国金证券……然而,这样一个男人却选择了自杀。他为什么自杀?真的是自杀吗?要知道,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一个句子是“小心被自杀”,因为很多被官方宣布为自杀的事件都有着诡异的气息。
    但魏东之死显然真的是自杀,因他用手写了一封给家人的遗书,透露了原因:
    近年来我的强迫症愈发严重……近期外部环境又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强迫性的动作,强迫性的思维,如影随行,几乎时时刻刻的困扰着我,伴随着严重的失眠和抑郁,使我无法面对生活,对于未来能否摆脱它毫无信心,而且长此以往会拖累我的爱人……因此我决心把大家都解脱出来。
    从遗书中,可以看出魏东的强迫迹象。例如,错别字他会认真涂掉,写完后又做过检查,其中一小段文字“深深的内疚”,显然第一遍书写时修改过“疚”字,而在写完后的检查中又将“深深的内疚”修改为“深深感到内疚”。此外,遗书中没有连体字,甚至每一笔每一画都分得清清楚楚。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它为何会将一个如此优秀又拥有如此丰富资源的男人逼到绝境?
    强迫症是“严重影响个体日常生活的周期性强迫思维或者是强迫动作”。常见的强迫思维如反复考虑或怀疑是否被污染/不洁、导致别人受到伤害、或者怀疑是否锁门等,常见的强迫动作如反复洗手、检查和计算。
    强迫症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在训练幼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时,抚养者的标准过于严格,从而使幼童对“不洁”有着很大的恐惧,因他担心,一旦“脏了”就没有人爱自己了。然而,大多享乐的欲望和本能性的能量都与大小便的控制有关。于是,在严格的抚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把享乐和本能冲动与“脏”联系起来。童年的体验沉淀下来,就成了一个人的潜意识。他的内心深处会不断涌动着欲望和本能的东西,但潜意识中又认为这都是“脏”的,并担心“一旦不洁,我就会失去爱”,于是他会恐慌、焦虑乃至恐惧,而为了压制这些负性情绪,他就会发展出强迫动作。       (我的强迫思维是这样发展的)
   
      认知行为学派则认为,强迫症患者的一个核心逻辑是:念头=事实。这个完整的逻辑是“坏念头=坏事实=坏我”。即,强迫症患者一有不好的念头,他会自动将其等同为已经发生的事实,并据此认为自己很坏。所以,他们会把大量精力放在控制这些念头的发生上。     (是这样的,知道是疾病引起,坏念头,坏事实,坏我不是真正的自己,内心的自责就会大幅下降,就不会走绝路的,也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我就是因为知道了这点,才历经千辛万苦,才坚持,找到,等到治疗好转的一天。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支持我想法的文章,感觉主,我没有被欺骗丢了性命,我在您的带领下已经走过了最艰难,最痛苦,最危险的重度燥忧期,2010年我会康复的。)
   
    然而,依照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说法,控制者和控制对象是一体的,当念头产生的那一瞬间,念头即“我”,“我”即念头,消灭念头即是消灭我,而这是根本做不到的。相反,越想消灭一个念头,就意味着这个念头所卷入的心理能量越多,于是这个念头在内心中的分量不是越来越轻,相反是越来越重,这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
    强迫思维的重量=强迫思维×对抗努力程度
    强迫症几乎总是伴随有其他类型的心理疾病症状。因为,“强迫”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强迫所要对付的内容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这个内容是“悲伤”,强迫症患者就会伴随有“抑郁症”,如果这个内容是“焦虑”,那么强迫症患者就会伴随有种种焦虑障碍,如社交恐怖症。由此,可以说,魏东的“共病”是抑郁症。
    抑郁症的特征是“三少”,即言语少、行为少和情绪低落。假若一个人同时具备抑郁症和强迫症。那么,他很可能会有这样一个逻辑:懒散是不好的,必须与之对抗。于是,内心的动力越少,他表现出来的反而越勤快。
    但是,勤快是和抑郁在对抗,这并不能减少抑郁,反而会令抑郁加重。于是,勤快抵达顶峰之日,便可能是彻底崩溃之时。    (是这样的 ,我最近的好转就是我把能放下和不能放下的事情基本都放下了除了上班。医生一直给我说,休息能加快我的康复,只是我没有选择)。  
      
     一次,我去安抚一个朋友,她男友刚刚遭遇车祸去世。当时的情形有些不可思议,他没喝酒,没情绪不稳,在宽敞的路上遭遇一辆大型车辆,本来只需往自己这侧拐一点就可以没事,但他却拐向另一侧而钻到了大型车辆的前面被碾碎。
    在她家中,我见到了她男友的照片,我被他脸上有点落寞的神情所吸引,看了一会儿后,我脑海中突然跳出一句话:或许,他早就不想活在尘世中了。我想,他应该是一个极好的男人。这得到了她的确认,她说,他是一个极为孝顺的男子,一个细致入微的男友,一个可以为所有人两肋插刀的侠客……
    魏东也是这样的人。在余华的博客中,一个网友回复说:
    魏东先生是个一生追求完美的人,他在他事业最鼎盛时期选择离开人世而不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离开,正是因为他高度的责任心,他没有丢下一个烂摊子让人家收拾,而是将一个治理结构完整的集团公司留了下来。他知道即使没有了他的存在,集团公司的各项业务也会健康正常的运作下去。就在自杀前的几分钟他还镇定自若的询问公司的情况,工作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
    这一段回复便体现了魏东的身上的“勤快”与“抑郁”的对立。余华写道,魏东是“成果来了,与人分享;挫折来了,独自承担”,而显然是魏东的一个密友在余华博客上写道,魏东“最大的缺点就是人太好了……唯独没有惦念他自己”。
    马斯洛提倡“自我实现”,罗杰斯宣扬“成为自己”,这都是一个意思,即生命的根本动力是为自己而活,而且最能达到这一点的人,他们自动会与别人、社会和世界达成一种和谐。但是,我们文化中,常常将“为自己而活”视为自私,而一个将这种观点内化到潜意识深处的人,势必会将“为自己而活”的念头视为要消灭的敌人,他会将巨大的生命能量放到与之搏斗上,但最终,“好我”将“坏我”彻底击败的时候,便是同归于尽之时。
    余华的博客上,一个网友回复说:魏东极度在乎“清白”。我想,这种“清白”表面上是法律与非法的搏斗,而更深层次可能是“为自己而活的‘坏我’”与“为别人而活的‘好我’”的搏斗。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5:40
转帖shytz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61245-2-1.html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原则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需要治疗的问题,一是抑制兴奋点的发作,二是歇斯底里情绪的处理。

首先要分清什么是躁郁症,他的发作周期应该是半年至10年都有,并不存在对称的情绪高涨与低落。而出现的情绪高涨与低落是歇斯底里的表现,是人能够承受的现象,而不是躁狂的发作点。

贪食症的周期,发作在7天左右,相对是对称性的,人还是能够承受,可以有更好的药物控制方案。不需要按躁郁症治疗。

人格解体和边缘人格,分别所表现的两种人格有不同的情绪现象,也存在周期性的高涨与低落,他们的转变周期一般半年以上。人格解体,是两种偏向的观念,一个观念高涨,一个观念低落,产生不同的人格表现。边缘人格,一个观念是正常的,一个观念有点偏激。由于这是一个人有不同观念的相互转化,引起的情绪高涨与低落。属于他特有的正常表达方式,也不属于躁郁症。

厌食症,有的把厌食周期的极度抑郁现象,当成了情绪的低落期,把正常的情绪当成高涨期。厌食发生后,会有思维很灵活增强的表现,并不是情绪高涨期,是与躁郁症相反的一种形式。

躁郁症中的歇斯底里情绪,分辨它的标准,就是对称的情绪高涨与低落,没有脱离正常的思维逻辑,是一种轻微的形式,没有药物的干预,不会出现很强的情绪起落表现。对于这种情绪,不是用药物去控制,而是让自己去适应,慢慢承受这种情绪反应,就不会感到那么严重。一旦认识了这种情绪的实质,实际在生活中也会很轻松,完全适应期要1—5年时间,药物的介入,反而会引发更乱的情绪反应,药物带来的思维混乱,有可能激发情绪要爆炸的感觉,咋一看就是躁狂发作,要增加药物,实际本身就是药物引起的思维混乱。

躁郁症,最主要是抑制兴奋点的发作问题,因为发作后会感到极大的痛苦,不好使用药物冲击式治疗,维持剂量也相对大些。

抗精分药,被称为强安定剂,有很强的安定情绪作用,能够最有效的抑制躁狂的爆发,剂量使用常用规格的半粒至一粒左右,具体根据使用经验测定,可以随时调节增加与减少剂量,减缓思维混乱引起的压抑感觉。如果思维混乱感到压抑,可以减少一点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的下调,会释放一点兴奋的情绪缓解压力,如果感到兴奋或记忆力单纯的下降,可以增加一点药物剂量。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剂量控制点也会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慢慢找到合适的方案。

情绪安定剂,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这类药能够有效的控制兴奋点的发作,可一般安全范围很小,剂量依赖性很强,同一剂量持续半年以上会有药物出现失效的迹象,增加剂量就会上调触发兴奋点的敏感性,从而造成无法减少剂量。
孙红雨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西洋村一组    邮编:225413
http://blog.sina.com.cn/shytz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19:30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3 00:21 编辑


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发表时间:2009-10-21 09:51 发表人:颜文伟
     
        躁狂抑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或双相心境障碍。据统计,患病率约为1%,也就是说每一百人中有一名患者。它的特点是周期性发作。一般每次发作2周到数月。有的先是抑郁期,其症状表现与抑郁症(单相)没有区别:情绪低落、兴致缺失,早醒、食欲减退、甚至消极自尽。抑郁情绪一般持续2周以上,一天中几乎大多数时间都抑郁(不是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不开心),特别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觉得生活再也没有意义。然后,情绪自行恢复正常;或直接、或过一段正常生活后,进入躁狂期(实际上,应该说是‘兴奋’,‘躁狂’这二字不太确切),患者自己觉得心情愉快、情绪高涨、说不出的高兴,用不完的精力。有的患者热衷于助人、做好事。有的乱买东西、乱花钱。有的自以为是伟大人物、能力高强(但不会让人觉得荒谬可笑)。有的整天忙忙碌碌,一件事情没做完、又去做另一件。言语增多,要让他一个人讲、而且讲个没完,但是内容连贯,与他人有交流,而不是自己对自己‘自说自话’。有时,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会转移话题,但是内容没有破裂散漫。他的高涨情绪会感染别人,往往使听众哄堂大笑,而不会让人感到愚蠢或莫名其妙。一般不会打人,不会摔物,不会搞破坏,除非受到实在极不公正的待遇。晚上不是失眠,而是认为自己精力旺盛、不需要睡眠。他们肯定没有被害妄想。一般不会有幻听;仅有个别患者在极度兴奋时,可能听到“你真伟大”等很简短的、似乎是幻听的声音。只有极少数病例会达到极度严重的狂躁、家属无法照看的地步。大约2周到数周后,会自行好转,恢复正常。也可能直接、或过一段正常生活后,进入另一个躁狂期或抑郁期。在每个周期之间,他们的表现与正常人毫无区别,而且有充分自知,能够认识到“啊!原来自己曾经精神不正常了”。但是,即使自己想不再复发,也无法预防下一周期的发作。至于发作周期的长短、和间隔的长短,各个不一,没有一定规律。有的一年发几次,有的几年发一次。有的连发几次抑郁,有的连发几次躁狂。有的躁狂很轻,只是稍微兴奋而已。有的抑郁很轻,只是稍微不开心。

           最近,国内外、不少医生有扩大躁狂抑郁症诊断的错误倾向,说什么“混合型躁狂抑郁症”、什么“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抑郁症”,实际上,都是经不起考验的。考验是不是躁狂抑郁症的试金石是:1)发作之间的间隔期,是否完全正常?特别是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但是必须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条件是“当时不吃抗精神病药”;否则精神分裂症也会完全恢复正常。2)不吃抗精神病药,单吃情感调整剂,便能保持半年不复发。这一点,精神分裂症就办不到了。

          至于治疗,最好的办法应该说是应用“情感调整剂(心境调整剂)”。原先我们把这类药物称为“抗躁狂药”,后来发现它们对抑郁也有一定效用,所以改了名称。这一改、可改坏了,有些医生就把它们乱用,竟顾名思义地认为它们可以调整各种情感!哎,可叹!近年来,国内外药厂为了推销药品,把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都说成是能够治疗躁狂抑郁症的药。它们变成了“万能药”;遭害的、还是病家!更有甚者,有的医生申请到了有关躁狂抑郁症的科研经费,便把不少精神分裂症病人诊断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抑郁症”;岂不知,这不但害了病家,还糟践了科学!
          正确的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如果的确是躁狂抑郁症,必须应用“情感调整剂(心境调整剂)”,例如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它们的效用出现得比较慢,至少2周以上、才开始见效。所以,实在太兴奋的话,可以在应用它们的同时,应用一些抗精神病药‘压一压’,什么种类都有效。等兴奋情况有所好转后,就予停用;单用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就可以解决问题。以后,便用它们维持,预防复发。

          我建议随便哪位被医生诊断为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或双相心境障碍)的家属,把这篇短文打印后交给医生,让他参考参考。
有位病家提供了一篇英文摘要,说明:有些国外学者认为此二病可能是同一种疾病。其依据之一是:奥氮平、利培酮或喹硫平,都可以‘治疗’这二种病。依据之二是:有一些报告认为二病共有同样的基因。

         我的评论是:
         
       1、奥氮平、利培酮或喹硫平,都可以‘治疗’这二种病吗?事实是:它们只不过与氯氮平、氯丙嗪、或氟哌啶醇一样,可以用来治疗躁狂抑郁症的躁狂期,起到‘压一压’的作用。它们本身都会引发抑郁症,怎么可能治疗抑郁呢?别忘了:药厂为了推销药品、对精神科医疗的大量干扰,就是起自外国的大医药公司!他们正在糟践科学!!!

       2、把精神分裂症病人糊里糊涂地诊断成‘有精神病症状的躁狂抑郁症’,就是起源于美国。在那些找我看病的、原来居住美国的病人中,我就至少看到过被美国医生误诊了、按躁狂抑郁症治疗、一直没能缓解的4例。我给他们按精神分裂症治疗后、全都恢复正常了。这股“把躁狂抑郁症诊断扩大化”的歪风,就是起于外国;如今,我们国内也有人在跟着爬了!就像六、七十年代,美国“把精神分裂症诊断扩大化”一样,这股歪风、迟早要被纠正!  很有可能,就是这些本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被当作了躁狂抑郁症,也混进了基因研究的课题中,于是就出现了躁狂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有同样基因的结果!出现这种错误的结果,并不稀奇,完全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恐怕没有几十年,是没法彻底澄清的了!这又是他们在糟践科学!!!

        我深信,我的那位原来是某医院外科主任的、我的师兄,肯定是躁狂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风马牛不相干;如今,每天3粒丙戊酸钠,愉愉快快,欢度晚年。我深信,原来有幻听和妄想、后来用氯氮平治好、换用五氟利多,一直维持到现在,十八年来一直正常生活、工作、结婚、生子的那位女医生,肯定是精神分裂症。他们两位的疾病,绝对不是一回事。就像大叶性肺炎与肺结核,肯定不是一回事!各用各的治疗方法,都有可能治好。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20:19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2 02:47 编辑


转帖

太晚睡觉等于自杀(一定要看看,以后不熬夜了!)
沉重的话题: 一个97级的名校高才生,毕业后进微软的,上月死了,只不过25岁的黄金年龄,珍视自己的生命吧,大家。对自己好一点。又听到一个悲伤的消息。广告界的好青年,又挂了一人了。此人是联旭的,是业务还是设计我也搞不清楚,。前几天在连续加班后的某晚, 回家睡觉后第二天就叫不醒,挂了。奇的是,约二个月前,也是联旭的一位女生业务,也是这样,不过她是离职后第二天,还是第几天,睡一觉就起不来了。医生说是猝死,推测是过劳。总之,这些天九点联旭就全部关灯,大家都不加班了。大家要好好保重身体呢。

那两名........发生迹象:原本一向身体健康,时常运动(打篮球)但在近日连续熬夜数晚,经过数日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跟前一日熬夜的感觉不同),而且会腰酸背痛,但一到晚上精神又好起来!

别以为这是小事!根据中医的看法,是因过劳而造成体内器官阴阳失调,就是体内器官起内讧,互相打架,最后造成器官衰竭而死,所以希望你不是下一个!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

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早上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

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如果觉得好一定要分享。。。独乐乐不如人人乐。。。我只希望看过的你能多为自己为家人着想,能尽量早点睡… -------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 (图) 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本主题由 一宁 于 6 天前 10:28 限时高亮

好帖子!我努力早睡找到根据l了!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1 21:03
失眠7年、强迫7.5年、社恐11年、抑郁16年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10 13:07 编辑


[转贴]     失眠7年、强迫7.5年、社恐11年、抑郁16年——心理治疗和疏导(量子社会学、冲击疗法、见网友)
                                                 Wooyuchun

2009-09-23 09:30


知行合一

首先向王守仁致敬!!!

说到这篇文章的作用:

1、供自己自娱自乐,供大家消遣娱乐,上厕所的时候看一下,看完可以用来……;

2、对需要帮助的人起到点一下、轻轻拉一把的作用。

您什么时候见过一个人看完一本成功书之后,就飞黄腾达、得道升仙的;什么时候见过一个人看完一本游泳书之后,就能跳下水畅游大自然的;什

么时候见过一个人看完一本投机书之后,就能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看书前和看书后还是同一个人,顶多就改变了几个脑细胞,哈哈……只有亲

自实践、不断摸索、反复尝试,才能找到出路,自己的路只能靠自己的脚踩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别人的帮助顶多占10%,其余的都得靠自己。

3、不得不再次向王守仁致敬!在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座山,不是小山包,是珠穆朗玛峰……知行合一真的很难,您看我大道理讲起来一套一套

的、说的比唱的好听呵呵,其实这些都是空的,大部分连我自己都没做到。既然写出来就写出来了,放在这里和大家共勉,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森田疗法

该疗法的核心是——接受自我,顺从自我。无论什么样的自我都接受,无论什么样的自我都顺从,100%彻彻底底的接受、顺从自我,再辅之以药

物,对强迫、抑郁、社恐、失眠均有效。强迫症说白了就是不受控制的反复思想或行为,既然无法控制那就顺从它(如果可以控制就不叫强迫症

了),你越控制反而越痛苦。如果自己会数电线杆那就让自己数(或者闭上眼睛就不会数啦)、如果总是不断地洗手那就让自己洗个够(或者戴上

手套手就不会脏啦)、如果脑袋里反反复复的想问题那就让它想(或者找点小事做做,就会好一点啦)、如果在公共场合会脸红那就让它红(只有

让它红了呵呵,我最喜欢会脸红的女孩子),如果睡不着那就醒着、或者找点简单的事情做,在意志上不要和失眠对抗,接受它、顺从它,100%

的顺从强迫、停止自责、放弃控制,可以适当缓解病情。当然了,知道容易做到难,这个过程既漫长又曲折又反复,大家要有心理准备,短则两三

年、长则五六年,一点一点一点一点慢慢磨,进进退退、跌跌撞撞慢慢炼,急不来的。

最后再强调一遍:

跟天斗跟地斗,不要跟自己斗,躲到天涯海角也躲不了自己,无条件的、彻底的、毫无保留的接受自我 ,顺从自我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只要不违法

即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杀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接受自我、厌恶自我、甚至憎恨自我,森田疗法以退为进,对此有很强的针对性。

个人经验:

1、在所有心理疗法中,森田疗法最能缓解痛苦。

2、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可能会加重社恐,待强迫症治好后换药;

3、森田疗法本身是一种轻松的、自由的疗法,漫长曲折指的是治疗过程。

4、顺从有多层含义:或忍受或回避或转移或发泄……随便,总之您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5、森田疗法是心理外科手术,如果绑手绑脚,就没法治了,错过了好东西可以回头、如果无法挽回也没关系,前面永远有更好的在等你;

6、踩油门时最好不要同时踩刹车,进两步、退一步,这是最好的前进方式,也符合自然规律,不必要求自己恰到好处、一步到位,反复震荡是个

必然过程,慢慢来;

7、森田疗法并非快乐疗法,不是让你无忧无虑,而是让你面对真实的自我,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别人当然不会顺着你,这是你无法决定的,做

好自己就行了,做到哪步算哪步;

8、在我使用药物治疗的前一年,森田疗法已经使强迫、失眠有所改善,虽然还是会强迫,夜里还是经常睡不着,但至少我不再对强迫感到痛苦、

不再对失眠感到烦躁,实际上做到这一点病就好了一半了;

9、“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太抽象、太含糊了,到底怎么顺、顺什么?怎么为、为什么?患者看了往往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操作,所以

还得解释一下:顺其自然的“其”是指自己,对自己百依百顺,对其他的人、事、物,想顺就顺、不想顺就不顺;为所当为的“当”是指合法,只

要不违法,自己爱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便;

10、语言是模糊的东西,很容易引起误解。如果看完一段内容觉得不舒服,没关系,您就按照自己的喜欢、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因为我写的东

西就像空气一样虚无缥缈呵呵,只有您的亲自实践、切身体验才是最最重要的,只有自己在实践当中感受到的东西才最最真切,通过自己不断摸

索、反复试验总结出来的方法才最最得心应手、最最适合自己、并且对自己最最有效,我说的话好听就听,不好听就当胡扯了呵呵……灵活一点,

随意一点。

针对强迫症患者补充一点:顺从自我的一切……强迫,顺从;不强迫,顺从;顺从强迫,顺从;不顺从强迫,顺从;强迫自己不强迫,顺从;不强

迫自己不强迫,顺从;强迫自己顺从,顺从;强迫自己不顺从,顺从;不强迫自己顺从,顺从;…………接下去您自己编吧,我已经告别强迫好多

年了,忘记当年是怎么绕的了呵呵。

预防自杀

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劝他想开点、不要死之类的没多大意义,最好就呆在旁边看住他。解决方案:1、此类患者都是中度以上抑

郁,直接使用药物治疗,其他废话少讲;2、需要家属配合,必须严格监护、寸步不离,直至病情显著改善。尤其是药物治疗的前六个月,一定要

盯得牢牢的!!!因为药物首先提供动力,然后改善情绪,请患者家属切记切记!!!

患者家属(本段内容摘自网络,作者未知)

1、不要试图要求抑郁症患者振作起来。理由很简单:患者情绪低落完全是身不由己的,即使一味要患者振作,患者也根本做不到,相反只会使患

者更加沮丧和绝望;

2、不要对患者说“你的痛苦是你空想出的”。对患者而言,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时让其有生不如死的可怕感觉;

3、不要埋怨批评患者。要知道,抑郁症患者多数十分敏感,每一句不够“中听”的话语都可能在其心中掀起大浪,甚至将其推向绝望的深渊;

4、不要向患者表明“你必须为自己的病负责”。因为这样的表明只会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5、不要强迫患者做其不愿意做的任何事。但是,不论患者做好了什么事情,都必须给予鼓励和肯定;

6、不要轻易相信患者的承诺。不少家属就是因为相信患者“我绝对不会自杀”的保证而放松了监护,结果导致悲剧发生。事实上,(重度)抑郁

症患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绝望情绪。

尊重患者意愿

抑郁症患者有完全的自知力,是否治疗、如何治疗,应完全尊重患者自身意愿。

别人所能做的只是提供建议,由患者自行判断是非对错,让患者去亲自实践、反复尝试,什么有效、什么没效,自然就清楚了。如果患者没有亲身

经历过,别人讲再多也是徒劳。

轻度抑郁

1、以情绪症状为主的轻度抑郁可使用心理疗法,或者根本就不用治,这种类型的患者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抑郁型气质,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状

态;2、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轻度抑郁则比较棘手,不治吧好不了,治吧:心理疗法对他们无效,使用药物治疗时,对副作用又很敏感,麻烦啊……

只能从营养、运动、生活作息方面进行调整,如果实在要用药物治疗,剂量减半,如果副作用还是无法忍受,换药!(米氮平是个例外,剂量越

小、催眠效果反而越强);3、混合型的,参考以上两种类型,自己看着办吧。

神经衰弱

这是抑郁症的老叫法,目前美国医学界已经没有这种说法了,神经衰弱就是抑郁症,抑郁症就是神经衰弱,不是衰弱是什么,难道是亢奋?

什么是重度抑郁

本来不想写这段的,但抑郁症吧里每天都有人忧心忡忡的怀疑自己是重度抑郁,还是得解释一下。

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痛苦:

1、重度患者根本上不了网,坐在电脑前只会让他们头昏脑胀,什么也干不了;

2、绝对不会有手机,手机对于他们就像砖头一样,很重且毫无用处;

3、绝对不会有女朋友/男朋友;

4、严重的阅读障碍,一句话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反复扫三遍才能看懂;

5、严重的心算障碍,两位数的加减法要想半天,还得掰着手指头数;

6、每天都失眠,早上起床时,浑身每一根、没错是每一根骨头都会疼;

7、差不多每两三天就会出现一次睡眠呼吸暂停,脑子有意识,但身体动不了;

8、每天都浑身酸疼,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酸的,没有力气,跑1500米绝对不会及格;

9、每天都拉稀,全天都腹胀难忍;

10、走一百米就会气喘吁吁,数两百张卷子、数到七十时浑身冒汗;

11、呼吸很费力,总是不自觉的叹气,总是打哈欠,每天都超过三十个。

12、一般每天讲话都不超过五句,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说话;

13、极度极度的恐惧、绝望、自责,伤心时撕心裂肺,总是心酸,但哭不出来,没有眼泪;

14、很想死,但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动力予以执行,用烂泥来形容他们非常恰当,自杀风险最高的是中度偏重抑郁,而不是重度患者;

15、一般都伴有强迫症;

很多人都会想:太夸张了吧,怎么可能。唉~~~我不想再废话解释了呵呵,还有比这更惨的呢,连床都起不来。当你看到这段内容时,恭喜你:你

不是重度抑郁。


对牛弹琴

如果要问这两个月在抑郁症吧回答问题的心得,就是上面四个字哈哈……各位别生气,这是我的真实感受,一般在吧里回十个贴子,只有一个人明

白我在说什么,还有一个人会骂我两句,有三个人嗤之以鼻,剩下的都无动于衷……如果自己不想站起来,别人再怎么拉都没用,而且别人的帮助

始终是有限的,一般就是起到点一下的作用,明白人一点就通,不明白的跟他讲再多也是徒劳。很多人都是这样,包括我自己在内:撞到墙才知道

回头,吃过苦头才知道什么是错的,走过大弯路、才知道别人指的路有多近,叫小孩子远离开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被开水烫
一下,这似乎是个必然过程。

有位吧友说,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抑郁症,我觉得抑郁症还好、还有救,更可怕的是执迷不悟、坐以待毙。所以最近我定下一条原则:只帮助要求帮

助的人,只救可以救的人,这样我也省点力,也免得自作多情、拍马屁拍到马腿上。

抑郁症是人间极品美味,但尝尝就好了,不要老泡在里面。当然,找不到出口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概率的角度看,这世上永远都会有

一定比例的人深陷痛苦而无法自拔,这是必然的,有的人长期陷在里面,有的人出来了、但另一些人又会陷进去。这样看来,我还是很幸运的,感谢老天放我一条生路。

无奈之余,还是那句老话: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自助者天助之!



认知疗法

对于抑郁患者来讲,最重要的认知就是:抑郁症是以生理病变为基础、心理异常为表现
的身心双重疾病;抑郁跟抑郁症是两码事,只要有生理病变,性格开朗的人也照样得忧郁症。

本人愚钝,得病七年后才在报纸的提醒下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不要再走冤枉路。当然认知疗法不仅于此,只要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事物,统统加以

认识并接受,对纠正由抑郁症引起的认知偏差很有好处。实际上在抑郁症得到缓解之后,大脑自然就会重新认知世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叫

一个重度患者正确认知世界,他根本办不到,所以森田疗法在前,认知疗法在后。

辩证法(认知疗法的一种)

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只是最基本的划分,这世界既不是一元的也不是二元的,而是多元的,在黑与白之间有无数种灰色;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很多

面,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很正常。有些事物表面看很简单,可内在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变量越多,结果就越不确定。最近

就看到一个报道说: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使用并没有减少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因为开车的人安全了就会放松警惕,结果发生更多车祸、撞死更多

行人,美国的一位研究者就建议在方向盘上装一个尖锥,只要发生碰撞,驾驶者就会立刻脑穿而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哈哈,很有道理!

人性永恒

很多人都会说如果回到过去会如何如何的好,如果能活在未来又会如何如何的快乐……真是这样吗?现在就是古代的未来、未来的古代,今天就是

昨天的明天、明天的昨天,生活不断在变,但人生只是一代又一代的循环往复,七情六欲、悲欢离合大家都一样,这是永恒的;麻烦总是不断出

现,困难总是时刻相伴,每个人都是如此,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该战斗时战斗,该绕路时绕路,该避让时避让,该放弃时放弃。当抑郁症治好

后,我就发现这个过程很有趣,以灵活的策略应对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是大脑功能的自然宣泄,会让人产生满足感,生活的乐趣正在于此。还是那

句老话,呵呵…大家不要觉得肉麻:生命只有一次,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关于幸福

幸福根本就不存在!通过十几年反反复复的折腾,心理的感受、生理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证明:这世上根本不存在幸福这样东西。幸福就是一种感

觉,对幸福的感知是大脑的一种功能,说的通俗一点:在保障基本的健康、衣食住行及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一个人幸不幸福取决于他大脑的这项功

能是否强大,跟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生理功能!!

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在胡扯、或是在玩文字游戏,哈哈…随便了,如果你得过重度抑郁,然后又治好了,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关于成功

1、成功=天赋+努力+运气,三者缺一不可。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往往都会吹嘘自己如何如何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如何如何的远见卓识、

气吞山河,唉~~~没错,他们有付出努力,但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老天爷。就单项事业而言,成功是一件奢侈品,绝大多数人都无福消受,这跟中彩

票有点像。

2、成功的定义是多元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3、成功不是必须的。中国青少年受成功学毒害太深,社会、学校、家长对此要负全部责任!有美好愿景是好的,但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给

孩子灌输一大堆不切实际的观念没有任何好处。

4、成功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可复制性。大多数成功都是创造出来的、不是模仿出来的;是摸索出来的、不是学习出来的;是因势利导顺出来的,不

是周密计划谋出来的。当然,创造始于模仿,模仿是创造他妈;先学后练、熟能生巧、巧能生花;周密计划、有备无患,见机行事、顺势而为。


生命的意义

打这个标题时我浑身起鸡皮疙瘩,哈哈…肉麻~~没办法抑郁症吧里每天都会有人问这个问题:

1、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是为了繁殖;

2、从人生的角度看,是为了奋斗和征服,一个健康人自然会有这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到头来不都是“馒头馅”吗?不会啊,你的小孩就是你生命的延续,这样看来人是不会死的;

4、从宇宙的角度看,就是物质形态的转化,没有意义、也没有目的,既然老天爷赐给你生命,你就好好享受吧,管他那么多。

量子社会学

这是我自己瞎编的名称,你看着好玩就行了。

量子力学: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看粒子是无序不可测的、宏观看波动是规律可预见的;单个粒子的运动只能用概率来描述;时间和空间都是相

对的;物质都有反物质;质量和能量是一体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离散的。

进化论:连续渐变和间断突变共存;变异是无目的、无方向、随机的,后来的特异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两个理论实在是太伟大了!我第一次看到时简直欢呼雀跃,感觉人类社会和这两个理论有很多共通之处:人不就是一个一个的粒子吗,从高空往

下看,单个人的行动轨迹无法预测,但宏观的人流是可预见的,比如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功成名就很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看似有意识

而为的成功,只是人们感情上强加的幻觉。

当然还有一个概率论,也很美妙: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概率问题,因为绝大部分事件的概率太大了,人们也就误以为是必然的了,只有

当概率变小时,我们才能感觉到该理论的存在,比如创业和投机的时候。

我承认自己很痴迷于这些理论,感觉就像看见美女一样,哈哈……对错暂且不论。

因果关系

人经常容易犯两个错误,我也一样:

1、把因果关系搞反。

很多病友都会问“如果我很有钱是不是就不会抑郁了”哈哈…如果你会抑郁,即使你拥有全世界也还是会抑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

毛主席,晚年就是帕金森氏病+失眠+抑郁症,当时全中国都是他的,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又怎样呢?这句话反过来讲有点道理,如果你不抑郁,赚

大钱的可能性才比较高;

2、把关联关系误解为因果关系。

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就是关联关系,你可以说它们是有联系的、有互动的,但不能说“因为实体经济好所以资本市场也会好”,不是吗。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你仔细想一下,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很多和以上两点一样的错误,很有意思。

毛主席抑郁考证

史料摘自R.特里尔的《毛泽东传》:

1964-1965年间,毛与客人交谈时,不时有护士进进出出。帕金森氏综合症引起的震颤、僵硬和动作不协调一直困扰着他。

毛总是自己写信,结尾大都注有“凌晨四点”“凌晨六点”,这说明通宵达旦的伏案工作。

毛在1964年接见阿尔及利亚客人时说:“不过,我就要垮了,要去见马克思了,医生也不能保证我还能活多少年。”

该年(1964年)年中,毛对一些军队干部讲:“如果原子弹投下来,只有去见马克思一条路了。不过,年纪大了,终究要死的。”毛还曾感伤的

说,“负担太重时,死是很好的解脱方法。”

我的分析:

1、毛于1964年患上帕金森病,抑郁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常见共患病,甚至是某些患者的首发症状;

2、毛经常熬夜,长期失眠的人几乎都会出现抑郁症状;

3、焦虑绝望,轻度的自杀观念。

诊断结论:中度抑郁!!!

主席很抑郁,后果很严重,1965年11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长期服用安眠药使病情更加严重,一个自信有底气、乐观知进退的健康人,不会

多此一举的穷折腾,完全没必要:

1、根本不存在儿子继承“皇位”的可能,一个死了、一个疯了,杀功臣做什么,闲得无聊吗?

2、有周总理和朱总司令的支持,谁敢动主席一根寒毛,除非是活腻了,林彪同志就是脑子进水了;

3、以他老人家的功绩和地位,没有任何人有实力取而代之,即使退居二线,也照样是头号精神领袖、受万人景仰;

4、庐山会议发生在1959年,要搞死彭德怀早就搞了,不会拖到1965年以后;

5、如果仅仅是因为没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就对彭大将军下手,他也明白历史会如何评价自己,他看过的史书比我们摸过的都多;

6、吴晗写“海瑞罢官”是在1961年,当时毛就看出是在讽刺自己,但也没把吴晗怎么样;

7、如果要搞政治斗争,针对竞争对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和党内几乎所有人对着干?

8、即使搞、也没必要统统都搞死,您自己也没剩下几年了;

9、党政系统里出现了走资派,抓出来就好了,有必要把全国所有的公务人员都赶下台吗?

10、文革十年,毛就依赖两个人,老婆江青、投机分子林彪,只有这两个人,一个男人竟然只能靠老婆和仅有的一条狗来摆平麻烦,这正常吗?这

十年中,他居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盟友;

11、一个健康人,需要经常的聚集几十万人、在天安门广场对着自己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来提升自信心吗?

大人物的情趣的确高妙无比,在这十年中,毛所做的一切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心智正常的人不会像他这样:

1、刘邦,靠老婆杀韩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叫你韩信忠诚度不够呢,而且就杀了他一个;

2、李世民,该杀的杀、两个兄弟杀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功臣一个都没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实力;

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权在手谁敢不从?

4、朱元璋,就是大大方方、明明白白的杀,为了老朱家的子孙,在我闭眼之前、你们都得死;

5、毛泽东,哎~~我真的搞不懂文革十年他老人家在做什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伟人在抽风!抽得非常诗情画意、天马行空,很有情调……

正是由抑郁症引起的焦虑绝望、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敌对情绪、认知偏差、社交障碍,使老人家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另外其诗人气质、浪漫主

义革命情怀也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优点在错误的场合、错误的时间,就会变成缺点),一场空前绝后的荒唐闹剧就此开始,的确是空前绝后,前

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这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全中国的不幸。

三种方法

到目前为止,治疗抑郁症就三种方法:

1、心理;2、药物;3、电休克

如果你正在使用第四种,小心上当受骗!!!


关于信仰

信仰不一定就要信神,我信自然、信宇宙、信自己,随便信什么,只要让自己充实、平静即可,哪怕你信马桶盖子也可以。。。。。

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最好在抑郁症状基本消失时使用,处在抑郁之中的患者,无论体力或精神动力都比较弱,只能时机合适时偶尔冲一冲,冲多了反而会萎掉。

与网友见面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见网友对社交恐怖症有疗效,当年我就是这么治的呵呵。实际上这就是行为疗法的一种——系统脱敏法:不敢直接与人交

流,就先打字聊天,聊熟了,就开视频,然后再语音、再电话,慢慢适应、逐步消除恐惧,最后见面。这样反复数次,病情会适当缓解。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强迫症吧里有很多森田疗法的相关资料,可以去看看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05:01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26 01:13 编辑


双相障碍发表时间:2009-12-20 16:44 发表人:肖代齐 相关疾病: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抑郁症 躁郁症 环性心境障碍 访问次数:190次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为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亚型,是指既有躁狂发作,也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语言行动增多。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或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为主。严重时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躁狂和抑郁反复、交替发作病程,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双相障碍可分为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只要目前或病史中有达到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属于双相Ⅰ型;有反复的抑郁发作及轻躁狂发作,但无躁狂发作属于双相Ⅱ型。反复出现躁狂或抑郁发作而无相反相位发作者,称为单相障碍(unipolar disorder,UPD)。


西方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双相障碍调查资料显示终生患病率为3.0%~3.4%,而90年代为5.5%~7.8%。美国ECA研究认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6%~1.1%(男性0.8%~1.1%,女性0.5%~1.3%),社区样本估计为0.4%~1.6%。1982年国内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0.042%,台湾地区为0.7%~1.6%(1982~1987年),香港特区为1.5%~1.6%(1993年)。港台地区与大陆资料相差约35倍,主要原因可能是方法学和诊断标准的差异有关。


双相障碍相当于中医的“癫狂病”。其中躁狂发作相当于中医的“狂病”,抑郁发作时,相当于“郁病”、“癫病”。癫狂病以情感高涨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远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有癫狂专篇,论述该病的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解》曰:“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癫狂疾也”。《素问·阳明脉解》指出:“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为躁狂发作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创制生铁落饮和针灸治疗本病,首创“与背胞以手按之立快”点穴法治疗。此后《难经》对癫与狂病的不同表现加以鉴别。金代张从正、朱丹溪首次提出该病“痰迷心窍”的病因病机学说。清代王清任首创“气血凝滞”说,且创制癫狂梦醒汤用以治疗本病,并沿用至今。


【病因病理】


一 西医病因病理


(一)   遗传因素


家系研究表明本病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揭示: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双生子调查发现单、双相心境障碍双生子同病率显著不同,单相障碍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40%,双卵双生子为11%;双相障碍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72%,而双卵双生子为14%,同病率显著高于单相。寄养子研究发现其生身父母患本病数明显高于寄养父母。以上三个方面的资料,均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近年来,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s)在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心境障碍(特别是双相障碍)可能与第4、第11(11p15.5)、第18号常染色体或X性染色体上基因异常有关。


(二)神经生物学因素


1.神经生物化学因素  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递质系统紊乱与双向障碍关系密切,一般认为NE异常是心境障碍的状态标记,NE 减少出现抑郁症状,NE增加则表现躁狂症状;而5-HT缺乏可能是抑郁和躁狂症状的共同生化基础。乙酰胆碱(Ach)、g-氨基丁酸(GABA)等也与双向障碍有关;躁狂发作患者存在鸟苷酸结合蛋白亚型Gp蛋白活性的增强,情绪稳定剂调节Gp蛋白,因而起到治疗作用。


2.神经内分泌因素  约30%的重性抑郁症患者有甲状腺素释放迟缓,约10%的患者体内可检测到甲状腺抗体。这些异常在双相障碍病人表现较为突出。有人推测,甲状腺素机能减退与临床上抑郁和躁狂快速转换有关。


(三)其他因素


脑血流图(CBF)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研究双相障碍病人,两侧前额叶皮质不对称,额叶功能低下和全皮质葡萄糖代谢低下,治疗后前额叶不对称消失,但额叶功能低下和全皮质代谢低下持续存在。近年来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SPECT)研究提示抑郁发作时存在某些脑区的血流灌注下降,以及双侧脑功能区局部的血流不对称性。


二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和先天遗传有关,病位在脑、心、肝、脾,而病人瘀血、痰结闭塞心窍,阴阳失调,形神失控是其病机所在。


(一)情志所伤


卒受惊恐,情志过激,勃然大怒,引动肝火上升,冲心犯脑,神明失其主宰。或突遭惊恐,触动心火,上扰清灵,神明无由自主,神志逆乱,躁扰不宁而发为狂病;或思虑太过,所愿不遂,心脾受伤,思则气结,心气受抑,脾气不发,则痰气郁结,上扰清窍,以致蒙蔽心神,神志逆乱而成癫病、郁病;日久则心血内耗,脾失化源,心脾两虚,血不荣心,或药物所伤,中州受损,中阳虚衰,神明失养而成癫狂之虚证。


(二)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膏粱炙煿之品,酿成痰浊,复因心火暴张,痰随火升,蒙蔽心窍,神明无由出入发为狂证;或贪杯好饮,里湿素盛,聚湿成痰,发为癫病。


(三)先天遗传


母腹中受惊而致神机紊乱,或禀赋不足和家族遗传,出生后突受刺激则阴阳失调,神机逆乱而引发颠狂病。


【临床表现】


躁狂状态的基本特征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称之为“三高”症状。夲病多数为急性起病。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轻躁狂,或躁狂发作后转为抑郁,或躁狂与抑郁混合发作。


1.情感高涨  病人表现为愉快、轻松、乐观、热情,体验到周围的一切都很美好,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情感高涨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引起周围人的共鸣,这是躁狂症的一个特征性症状。有时情绪反应不稳定,具有明显的易激惹性,常因一些小事或要求未予满足或遭批评而大发脾气,甚至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


2.思维奔逸  病人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话多、声高、滔滔不绝,自觉“脑子非常灵活”,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注意力不集中,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意念飘忽、音联意联。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自我评价过高,高傲自大,自命不凡。有些病人则态度傲慢,颐指气使,常以长官或权威自居,动则教训和呵斥别人。也可出现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一般历时短暂。


3.精神运动性兴奋  病人社交活动增多,喜欢热闹场面,对人热情,与素不相识的人一见如故。好开玩笑,爱管闲事,整天忙忙碌碌,但办事缺乏深思熟虑,虎头蛇尾。经济上表现慷慨大方,滥买物品,造成浪费。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但面无倦容,精力充沛。有时易激惹,行为轻率,好接近异性,自知力早期丧失。躁狂发作时,病人活动增多与睡眠减少形成鲜明对比,体力与精力都显得特别旺盛。


4.混合发作  通常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换相时发生,病人既有躁狂的表现,又有抑郁的表现,如一个活动明显增多,讲话滔滔不绝的患者,同时又严重的消极抑郁的想法;又如有抑郁心境的病人可由言语和动作的增多。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要点


(一)西医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躁狂发作、双相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1)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①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a、注意力不集中或随意境转移;
     b、语量增多;
     c、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d、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e、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f、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g、睡眠需要减少;h、性欲亢进。

    ②严重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③病程标准:

     a、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并至少已持续1周;
     b、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待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1周。

    ④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躁狂。


(2)双相障碍诊断标准:

     目前发作符合躁狂或抑郁症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双相障碍的临床类型分为双相Ⅰ型障碍,双相Ⅱ型障碍,环性心境障碍,为其他未标明的双相障碍。


(3)环性心境障碍诊断标准:

       ①症状标准: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但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症状标准。

      ②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较轻。

      ③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但这2年中,可由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

      ④排除标准
         a、心境变化并非躯体病或神经活性物质的直接后果,也非分裂征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附加症状。
         b、排除躁狂或抑郁发作,一旦符合相应标准及诊断为其他类型情感障碍。


(二)中医诊断要点


1.辨癫狂  狂证属阳,多实证,动而多怒,见于躁狂发作期;癫证属阴,多虚证,静而多喜,情绪抑郁,见于抑郁发作,两者相互转化,故又虚实夹杂。


2.辨新久虚实  本病早期或初病多以狂暴无知、情绪高涨为主要表现,临床多属心肝火炽、痰火或腑实内扰证,病性以实为主;治不得法或迁延,邪热伤阴,瘀血阻络,可致阴虚火旺或瘀血阻窍兼气阴两虚等证,病性以虚或虚中夹实为主。


3.辨病性  情绪抑郁,哭笑无常,多喜太息,胸胁胀闷,此属气滞;神情呆滞,沉默痴呆,胸闷痞满,此属痰阻;情感忧虑,昏昏愦愦,气短无力,此属气虚;沉默少动,善悲欲哭,肢体困乏,此属脾虚;神思恍惚,多疑善忘,心悸易惊,此属血虚。


三 鉴别诊断


(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与环境格格不入,与病人自身的性格和思维也不协调,病人并无轻松愉快感,言语内容零乱,行为多具冲动性,无法让他人产生共鸣,呈慢性进行性病程;而躁狂症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剧,情绪高涨,具有感染性,加之家族史、既往发作史及间歇期精神状态正常,可资鉴别。


(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指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躁狂或抑郁)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而且一般恢复良好。而双相障碍以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情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或偶尔出现分裂症样症状,不具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因此详细了解病史和观察病程可以鉴别。


(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如麻痹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所致精神障碍,脑炎后综合征等,都可出现类躁狂症状,但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欣快症状突出,而情感并非高涨。详细询问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CT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对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


(四)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许多躯体疾病可引起躁狂状态,但不是真正高涨。如甲亢,除焦虑、易激惹外,躯体主诉多。同时,发现原发躯体疾病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五)中毒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如毒品、酒的使用可能出现兴奋状态。某些非成瘾性物质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这种兴奋状态与躁狂状态的发生、发展与使用这些物质关系密切,停用或减药后症状迅速减轻或消失。此外,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治疗】


一 、治疗原则


      双相障碍的治疗,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复发。
     治疗力求系统、充分,以求得稳定得疗效。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应特别注意不要加速由抑郁向躁狂状态或由躁狂向抑郁状态的转化,因为转化可能最终导致双相循环的加快,使治疗更加棘手,疗效更差。躁狂发作期以抗躁狂状态药物治疗为主,应用情绪稳定剂,攻逐、开窍的中药,及电休克治疗;抑郁发作可抗抑郁治疗,应用抗抑郁剂和(或)中药、针灸治疗,同时配和心理治疗。双向障碍具有反复发作性,因此在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之后应采取维持治疗。急性期药物治疗一般6~8周。巩固期治疗主要药物应维持急性期水平,抑郁发作4~6月,躁狂或混合发作2~3月。维持期治疗应根据病人发作情况而定。对于反复发作、间隔时间缩短的病人服药时间应延长。对恢复期病人,配合心理治疗、家庭及危机干预及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十分重要。


中医治疗应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郁病以理气解郁,畅达神机为其治疗原则。若初病体实可用攻逐法或开窍法,久病正虚,则应养血安神,补养心脾。狂病以降(泄)火豁痰以治标,调整阴阳,恢复神机以治本,为其基本原则。此外,加强护理、移情易性不但是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防止反复与发生意外不可忽视的原则。


二 、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情绪稳定剂


(1)锂盐:碳酸锂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它既可用于躁狂的急性发作,也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预防躁狂与抑郁复发。治疗有效率约80%。急性躁狂发作时碳酸锂的剂量为600~20OOmg/日。一般从小剂量开始,3~5天内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分2~3次服用;维持治疗剂量为500~15OOmg/日。老年及体弱者剂量适当减少,与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剂量也应减少。一般起效时间为7~10天。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在治疗中应监测血药浓度。急性期治疗血药浓度应维持在0.8~1.2mmol/L,维持治疗时为0.4~0.8mmol/L。缺钠或肾脏疾病易致锂盐中毒,必须加以注意。


在合并电休克治疗时,由于锂盐具有加强肌肉松弛剂的作用,使呼吸恢复缓慢,故锂盐剂量宜小。


(2)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广泛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维持治疗及用锂盐治疗无效的快速循环型。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的治疗剂量均为400~12OOmg/日。也可与碳酸锂联用,但剂量应适当减小。卡马西平常见不良反应有镇静、恶心、视物模糊、皮疹、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异常等。丙戊酸盐也较为安全,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震颤、体重增加等。


(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控制急性躁狂起效快,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维思通、喹硫平、齐拉西酮、啊立哌唑等均能有效地控制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病情严重者可肌内注射氯丙嗪50~1OOmg/日,分2次给药;或用氟哌啶醇,每次5~lOmg,每日2~3次。病情较轻的患者宜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200~60Omg/日,氟哌啶醇10~2Omg/日、氯氮平200~5OOmg/日,分2~3次给药;奥氮平5~20mg/日,晚1次服用、维思通2~6mg/日。


  ⑷抗抑郁药的使用:需要权衡利弊,以防转躁(有报道转换率可达10%--70%);一般建议抗抑郁药与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


(二) 电抽搐治疗


电抽搐治疗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或对锂盐治疗无效的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一般隔日1次,4~10次为一疗程。合并药物治疗患者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三)心理治疗


研究表明躁狂发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对抑郁发作的治疗和预防效果优于躁狂发作。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学会面对现实,改变人格结构,能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采用个别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等治疗形式。结合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提高自知力的恢复,减慢抑郁、躁狂间的转化,使病情稳定,减少复发,降低再住院率,促进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


三 、中医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中医治疗,郁证见抑郁证、癫证见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的中医治疗如下:


(一)辨证论治


1.痰火扰神证


症状 素有性急易怒,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烦躁,突然狂乱无知,骂詈叫号,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多黄腻或黄燥而垢,脉弦大滑数。


治法 清泄肝火,涤痰醒神。


方药 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生铁落、钩藤、胆星、贝母、橘红、菖蒲、远志、茯神、辰砂、天冬、麦冬、玄参、连翘、丹参。如痰火壅盛而舌苔黄腻甚者同时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再用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脉弦实,肝胆火盛者,可用当归龙荟丸泻肝清火,如阳明火盛,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实大者,可用加减承气汤荡涤秽浊,清泄胃肠实火,烦渴引饮,加石膏、知母、以清热。如神志较清,痰热未尽,心烦不寐者,可用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以化痰安神。


2.火盛伤阴证


症状 狂病日久,其势较蕺,呼之能自止,但有疲惫之象,多言善惊,时而烦躁,形瘦面红而秽,舌红少苦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方药 二阴煎(《景岳全书》)。生地、麦冬、玄参、黄连、木通、竹叶、灯芯草、茯神、酸枣仁、甘草。亦可合定志丸(《千金》)以资调理。


3.痰结血瘀证


症状 狂病日久不愈,面色暗滞而秽,躁扰不安,多言,恼怒不休,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见妄闻,妄思离奇,头痛,心悸而烦,舌质紫暗有瘀斑,少苔或薄黄苔干,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 豁痰化瘀。


方药 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桃仁、赤芍、柴胡、大腹皮、陈皮、青皮、苏子、桑皮、半夏、木通、香附、甘草。


4.心肾失调证


症状 狂病久延,时作时止,势已轻瘥,妄言妄为,呼之已能自制,寝不安寐,烦惋焦躁,口干便难,舌尖红无苔或有剥裂,脉细数。


治法 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方药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合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剖 》)。方以川黄连、牛黄、黄芩、生地黄、阿胶、当归身、生白芍;人参、丹参、玄参、酸枣仁、柏子仁、天门冬、麦门冬、茯苓、远志、桔梗、五味子。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针刺取穴原则可辨证取穴或对症取穴。主穴取:水沟、少商、隐白、大陵、风府等;辨证属痰、热者配曲池、丰隆、大椎、百会等。躁狂发作时用泻法,亦可在①水沟、百会;②大椎、风府,两组穴位电针治疗,用强刺激。


2.水针  取心俞、巨阙、间使、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次取1~2穴,用25~50ml氯丙嗪穴位注射,每日1次,各穴交替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


(三)单味中药与中成药


1.单味药  曼陀罗、黄芫花、灵芝、银杏叶等。


2.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礞石滚痰丸、人参归脾丸、十全养荣丸等。


   【预防、调护与预后】


一 、预防要点


预防双相障碍的发病,应重点做好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与遗传咨询工作;有效防止外界因素的侵扰,减少于各种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发生的有效途径。


二、 调护要点


对于躁狂发作的病人,首先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力争短期控制病人的兴奋。将躁狂的病人应安置在安静的隔离房间,或暂时与其他病人隔开。防止冲动伤人,同时也要保护病人的安全。对极度兴奋的病人,可采取保护带约束于床上。在约束期间,应严密观察,防止皮肤损伤或妨碍血液循环。还应及时补充液体和营养,加强个人卫生护理。


对抑郁状态病人,应加强护理、严密监护,以防自杀。应将病人安排在易观察的病室里,不宜单独居住。护理病人服药,防止蓄积藏药、尔后一次大量吞服。有些抑郁症病人,伪装痊愈,表现愉快的假象,以麻痹周围人员,达到乘机自杀的目的,医务人员对此必须提高警惕。


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安慰与指导,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合理安排好工作娱乐活动,进行家庭干预及健康教育。


三、预后


美国曾调查(1994)双相障碍发病后平均10年才能得到首次治疗,50%以上的现症者5年以上未受过治疗,其中36%甚至10年以上未治疗;有认为,抑郁症中有20%--50%会发展成双相障碍,要用心境稳定剂来维持治疗,以免复发;25%--50%的双相障碍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第一次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年轻病人在第一年内易于自杀尤应警惕。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05:11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26 01:24 编辑


[转贴] 抑郁症是怎么一回事?图解版,强烈推荐读一下!

一般人总认为,抑郁症是心病,‘心病要用心药治’。其实不然,就像心脏病、肝炎、感冒、肺

炎一样,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实际情况是,这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不是躯体症状,而是

抑郁等心理上的症状;并不是心理问题或心理打击、造成了这种‘疾病’。如果一个人在心

理上受到打击,例如失恋、或亲人遭殃,当然会心情抑郁;但一般在出事2周后,心情都会自

行好转。 但若心情抑郁一直持续2周以上,不见减轻,就应该考虑‘原发性抑郁症’这种

‘疾病’的可能。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是:情绪(心境)低落,兴致缺失(讲得通俗些,‘没劲’)。

其他功能(例如睡眠、食欲、性欲等)也有可能下降。

       [有一位患者给我来信,说得很是典型:“常有无力感; 缺乏欲望,食欲性欲都降低。尚

可入睡,但是往往在三、四点就早醒,昏昏沉沉直到早晨,一点没有晨清气爽的感觉。整日

里觉得生活灰暗,对于未来没有希望, 好像可以看到头、看到了生活的最后一天,觉得活着

没有什么意思。尤其是上午,心情最差,傍晚时稍有好转,但入晚上床时,又担心失眠,心情

又见沉重。人家听到好笑的事情会爽朗大笑,但我怎么也笑不出来。曾经想过自杀,出现过

一瞬间想自杀的念头,但想到父母家庭,从未付诸实施。对工作和娱乐都没有什么兴趣,只

想在屋子里待着,什么也不做。工作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质量严重下降。没有了自信

心,缺乏荣誉感,工作做得不好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记忆力和表达能力都下降,经常卡

壳,好像不记得要說什么,甚至有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好象开动不起来。缺乏耐性, 脾气

变大, 经常为一点小事,在心里堵上半天。”]

       对于临床医生说来,有一点很重要:心情抑郁而没有兴致缺失,那就不是抑郁症。例

如,有人炒股失败,心情抑郁,而却仍有兴趣与人打牌玩耍,能去卡拉OK唱歌,那就不是抑

郁症。抑郁症患者必然兴致缺失,觉得生活没有味道、没有兴趣,甚至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

思。另一点也很重要:抑郁症患者必然自责,他会责怪自己,认为问题出在自己,都怪自己

不好,而不会认为自己身体不好、是由于别人的缘故。如果有一个人心情抑郁,却说是别人

害得自己心情不好,那就也不是抑郁症。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主要有内因,因为他有抑郁

症病理基因。在全世界人口中,大约5-10%具有这种基因,容易患上抑郁症。所谓心理应

激或打击,只是诱因;对于抑郁症的发病,诱因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患了抑郁症,却去费力

寻找这些诱因,那是白费力气。如果诱因是失恋,就此发了抑郁症,即使让她赶快结婚,也

治不好疾病。患了抑郁症,随你怎样疏导、设法‘解开心结’,也无法治好他的疾病。因为这

些都只是诱因。就像用打火机点了爆竹,即使把打火机丢了,爆竹仍会在空中爆炸。所以,

我们说,必须解决内因,必须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解决抑郁症发病的内因,才能使疾病好转。

        从某种角度上说,抑郁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像感冒那样,不治也会好转。国

外有过研究统计,如果患了抑郁症,不予治疗,结果会是:30%(较轻的病例)会自然恢复正

常,大概需时6~12月。另30%会反反复复、拖成慢性,林黛玉实际上就是慢性抑郁症,抑

郁心情轻轻重重,老也开心不了(在精神病学上称为‘心境恶劣’)。另30%(较重的病例)

就会走上绝路,例如张国荣、三毛,家里一大堆药,没吃,最后自杀。上面说的这个‘6-12

月’,就是抑郁症的‘自然病程’。吃药等等治疗方法,能够改变症状表现,大概不到1月,就

能见效,患者便不再抑郁。但是这些治疗都改变不了自然病程,换句话说,要等它自己修补

好;如果停药太早,又会复燃,再次出现抑郁。所以我们主张应该服药至少6月以上。一般

说,50%患者在抑郁症治愈后,这辈子就不会再发,也就是说,50%的患者,一辈子只发

一回;所以我们希望患者都能够自觉服药较长时间,希望他们属于这个50%,希望他们能

就此‘断根’。

       前面说到,抑郁症患者都有容易罹患此病的基因。有的人,在上代亲属中就有抑郁症

患者,那么这种基因就是从上代遗传得来的。有的患者并没有这些亲属,那么抑郁症病理

基因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要知道,就像眼睛大小、是否双眼皮等躯体特点,或者是否内

向等性格特征,都被刻录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称为基因,可以比之为修造房屋的蓝图。父

母在生育我们的时候,让受精卵的细胞,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就像用复印机复印那样。

有时,不明什么原因,在复印出的东西上,有某些地方出现了字迹模糊。这个模糊如果出现

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就没有什么关系;但若出现在有关情绪调节的地方,那就形成了抑郁症

病理基因,称为‘基因突变’。

       在人脑中有几亿个脑细胞,称为神经元,靠它们伸展出的神经末梢,与其他脑神经元

联系,构成网络。但是它们之间并不像电插头与插座那样紧密,二者之间有一个间隙称为

‘突触间隙’),必须靠上一个脑细胞的神经末梢释放出神经递质(就像邮递员)来跨越间隙

传递信息给下一个脑细胞。接受信息的地方称为‘受体’(就像信箱)。神经递质有很多种,

例如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等。上面提到的

抑郁症病理基因,就决定了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产量的多少,但即使较少,还不会立刻发

病。然而,在某种诱因的‘扳机’ 样(就像用手指扳扣手枪的扳机)作用下,已经释放出的5羟

色胺神经递质又重新被回收进去。打个比方,脑细胞的神经末梢就像一个邮局,原先邮递

员就比较少,如今又打开了邮局后门,让邮递员都溜了回去,于是真正参加传递工作的就

大大减少。信息传递成了问题,情绪就迅速下降,表现出了抑郁症的种种症状。从这里就可

以看出,失恋等心理诱因只起了‘扳机’样作用,即使想办法解决这些心理诱因,也解决不

了抑郁症问题。必须

       原帖地址:http://wenweiyan.haodf.com/wenzhang/30832.htm

       我认为讲的很有道理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05:22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26 00:39 编辑


‘锥体外系副反应(EPS)’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D)’

               发表时间:2009-04-24 17:32 发表人: 相关疾病:精神分裂症 访问次数:2060次

     大脑顶叶有个运动区,在那里有很多比较大的神经细胞,样子像‘雪松’(上面小、下面大的圆锥体)那样的锥体,所以叫做‘锥体神经元’。他们的功用是:启动某种动作。举个例:我们想弯曲右侧肘关节,那就要大脑左侧顶叶的运动区、负责肱二头肌(上臂前侧的肌肉)的锥体细胞(神经元)发出命令,由神经纤维传达到肱二头肌,让它收缩。但是,与此同时,必须由锥体外系的神经元(在左侧黒质—纹状体部位)发出命令,让肱三头肌(上臂后侧的肌肉)放松,否则弯曲右侧肘关节的动作就没法完成。‘锥体外系’起的是动作协调作用,负责传送这种信息的、是多巴胺神经递质。

精神分裂症的关键之一,可能就在于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太多。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多巴胺受体(可以看作‘信箱’)被阻断,多巴胺发挥不了作用,精神症状就会好转。在精神病态好转的同时,负责动作协调作用的‘锥体外系’的功用,也被阻断。于是,患者就会出现动作不协调的现象,显得比较僵硬呆滞。走路时,两手不会自由摆动,就像得了帕金森症那样。可以称之为药源性帕金森症,也可称为‘锥体外系副反应(EPS)’。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锥体外系副反应的问题所在,是由于多巴胺系统的水平下降、相对地显得乙酰胆碱水平过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用苯海索(安坦)降低乙酰胆碱水平,达到新的平衡。苯海索本身会有一些副作用,例如口干、和视力模糊(由于瞳孔暂时放大),但不严重,停药就好,没有不良后遗。有人说,长期应用苯海索,有可能影响记忆,看来还没有十分可靠的依据,一般不必理会。轻度的锥体外系副反应,没有什么太大影响的话,可以不予处理;但是显得呆滞、不太好看。比较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进食,那就必须处理了。

另一个有关的副反应是‘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可能的机制是,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后、机体对多巴胺的过敏。历来的调查研究发现,TD与药物剂量没有明确关系,但与应用的长期与否有关,与药物的品种也有关系。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中,以氟哌啶醇最多,其次是氯丙嗪。1980年代的调查,发现在长期应用这些药物的长期住院精神病病人中,至少有9-25%出现TD的症状。在应用氯氮平的病例中,从来没有过TD的报道。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中,以利培酮最多,也有发生于喹硫平等药的;最近我见到的一例,是齐拉西酮所致。在应用奥氮平的病例中,却没有过TD的报道。就因为TD与药物剂量没有明确关系,所以,一般不主张把抗精神病药作为安眠镇静之用。早在197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会就曾给美国医学会其他科医生发了几百万封公开信,呼吁不要随便应用抗精神病药,以免产生TD,因为TD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也就因为这个道理,美国FDA没有批准‘黛立新’上市,因为它含有小量抗精神病药,有可能在长期应用后出现TD。事实也正证明了这一点,在我院门诊就见到一例。TD的早期表现是唇舌的蠕动,例如噘嘴、咀嚼样动作等等;有的表现为手指的扭动;有的表现为斜颈;甚至更为奇特的躯体扭转。这些动作都是‘不自主动作’,其特点是,不受意识控制;出现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不注意的肢体;在睡眠时完全消失。有称可以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进行治疗,但无明确例证。近年,对于斜颈,神经科有应用‘肉毒素’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的确也有明显好转的病例。由于对TD、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只能采取及早停药的方法。如果发现得早,一般有望在停药几月后自行消失;否则,便无治愈希望。至于泰必利等药,只是掩盖症状而已。这与应用较大剂量抗精神病药、可以掩盖症状一样,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注:我把这些质料放在这里,主要是方便自己使用,另外看到别的病友的问题,我可以很方便的查找,转摘过去,即方便又比较专业。
      我本人出现过最严重,很少见的锥体外系反应,接连4次,不用权衡利弊,我知道我必须得用,因为当时太重了。换了6-7种药,直到维思通,我用的是启始剂量(我有反应)的一半。
      我有很明显的有付作用(锥体外系),如果出TD, 那我也只好接受,也可能我不出现的。
      我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些文章的,本人情绪,思维目前已经不受这些医学词汇的影响(欢呼)。如果病友看这些有负面的联想,或疑病,建议暂时不要看或永不要看。我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谢谢!!!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05:35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8-12 08:03 编辑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26 12:06 编辑


提请大家重视迟发性运动障碍(TD)

       发表时间:2009-07-02 07:49 发表人: 相关疾病:精神分裂症 访问次数:2682次

      有一位病人在服用齐拉西酮后,出现手指不自主扭动的现象,去问当地一位精神科主

任,他居然回答说,“不是TD;TD的表现是嘴唇的扭动” 。有一次,我问一位年轻医

生,“锥体细胞是什么?”他回答不出。所以我想,应该在这里重新讲一讲这些基本问题。

     锥体细胞是位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负责发动骨骼肌运动的神经细胞,个儿比较大,连

细胞、带上它众多的树状突(dendrites),样子就像‘雪松’,顶端小、底盘大,呈锥体状,故

名。它们的轴索(axon),就组合成运动神经,交叉到对侧,作为脊髓的主要部分(锥体束),

支配全身骨骼肌肉;称为‘锥体系统’。我们如果想要弯曲自己的右手肘关节,就要由左侧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发出命令,指示右上臂的肱二头肌收缩。但是,与此同时,必须

有锥体外系统的配合。所谓‘锥体外系统’、位在大脑较深处的‘黒质-纹状体’。由它发出

命令,让肱三头肌放松;否则肘关节便无法活动,手臂就显得僵硬。在锥体外系统的神经细

胞之间,信息是靠多巴胺神经递质(与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协调配合)传递的。在服用抗精神

病药后,多巴胺受体被阻断,信息难以下传,精神症状就此好转;但锥体外系统的信息也难

下传,就出现了锥体外系副反应。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副反应(Extrapyramidal effect,EPS),一般有三种表现:

1)急性肌张力障碍 acute dystonia

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不久,突然出现全身肌肉的肌张力障碍,表现为扭转痉挛(全身向

一侧扭转)、角弓反张(全身向后反仰)、动眼危象(两眼向上翻)、和斜颈等等。常见于肌注

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或齐拉西酮)后。患者感到十分痛苦,家属十分紧张,只要肌注东

莨菪碱,便能立即好转。[但是,为什么肌注东莨菪碱就能好转?至今还原理不明,可以说,

还是一个谜。同样是肌张力障碍,迟发的TD,肌注东莨菪碱就没有任何效果,为什么?不

知道。]

2)静坐不能akathasia

       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有的会出现心烦意乱、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的情况。有时,

患者会诉述,似乎有‘蚂蚁’在身体里‘爬’那样难受;有的说是,心脏或骨头‘发痒’。有些

医生还会把它们误认为是躯体幻觉。在发生静坐不能时,应用苯海索或心得安,就可以立

即好转。

3)类帕金森症parkinsonian syndrome

     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有可能出现像帕金森症那样的症状表现,或可称为药源性

帕金森症。主要表现有三:

(1)      运动不能akinesia

       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想动、却动不了”的情况,往往因此呆坐一旁,出现

‘什么事情也不做’的局面;脸面毫无表情,似乎戴了个面具一样。一般都被家属误认为

‘懒’、‘抑 郁’。有些医生护士也会把他们当作‘阴性症状’,为此增加药量,结果反而更加

严重。这种情况在服用利培酮时很常见,但往往都被忽视。

(2)      肌张力增加hypertonia

       在给患者检查关节活动时,检查者会感到阻力,可称为‘肌强直’;有时,关节活动会

表现为咬合得不好的齿轮那样,被称为‘齿轮样强直’。

(3)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在这里,先对震颤稍作一些说明。震颤tremor,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a)姿势性震颤:

让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出现细小、快速的震颤。检查者可让患者手臂向前平伸,手指分

开,就会出现以中指为轴心的震颤动作。如果在他的手上平铺一张纸,可以比较清楚地看

到纸边出现‘放大’了的震颤。常见于甲亢、或服用碳酸锂之后。 (b)意向性震颤: 在用手

或手指进行有目的的动作时,会出现细小的震颤,往往每秒8-12次。常见于老年人,俗称

为‘哆哆嗦嗦’。 (c)静止性震颤:在不做自主动作、或自己不注意时,肢体或其他部位出

现频率较慢(每秒4 -8次)、振幅较大的震颤;一旦加以注意,便见减轻或消失。抗精神病药

引起的类似帕金森症的震颤,就是这种情况。

此外还有前冲样的步态,吞咽困难等等。

       实际上,还有第4种锥体外系副反应,就是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

TD,还包括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rdive Dystonia,TDt)。如今,往往把它另提出来、与锥

体外系副反应并列;因为它们的表现与EPS不同、病因不同、治疗也不相同。

      所谓‘迟发性’,就是说,并非发生于刚刚开始应用抗精神病药的时候,而是发生在

用药较久以后。从症状表现看,迟发性运动障碍和震颤,都是‘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 Involuntary movements,亦称‘不随意运动’,是指病人意识清楚、

而却不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动作。临床常见的有:属于锥体系统的,如:肌束颤动、肌纤维

颤搐、痉挛、抽搐、肌阵挛等;属于锥体外系统的,如: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

挛、投掷运动等。属于锥体系统的,通常见于神经病变或癫痫,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所有属于锥体外系统的不自主运动的特点是:1)“不随意”,也就是不受意志支配;2)

在受到注意、或在进行自主动作时,会减轻或消失;3)睡眠时消失。前面提到的静止性震颤

就是如此,在不注意时会表现得比较严重。我常常提醒护士,在精神病人吃饭时,不要和他们讲什么问题,否则他们会不注意自己端着的饭碗,就有可能发生静止性震颤,以致泼翻了饭菜。

       震颤是反复的、有规则的、节律性的不自主运动。震颤不是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表现。

可以这么说,除了震颤之外的不自主运动,都可以是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表现。按种类

分,有:1)扭转痉挛:是指颈、躯干、或肢体近端大关节的,缓慢的、扭转性的不自主动作。

2)角弓反张:指躯干呈现背屈性(向后)痉挛。

3)斜颈:指头颈不规则地、不自主地向一侧扭转。

4)手足徐动(指划样动作):指肢体远端小关节的、缓慢的、不规则的蠕动。

5)舞蹈样运动:指肢体近端大关节的,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有点像舞蹈那样。

6)投掷运动:比舞蹈样运动的幅度更大,像投掷手榴弹那样。从表现的部位看,可能涉及肢体、头、

面、舌等肌肉,往往是综合了以上各种运动性质而表现出来。

       实际上,运动障碍dyskinesia本来是神经系统病理变化的症状表现,应该属于神经

科的范畴;由于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才与我们精神科挂了钩。说个趣事。夏老还在世时,有

一次我看到他的嘴、像在嚼什么东西,心想‘夏老也挺时髦,还吃口香糖呢’。不一会儿,他

讲话了,并没有口香糖么!实际上,这是相当多老年人具有的‘自发性运动障碍’:咀嚼样动

作、舌头舔牙齿、嘟嘴、噘嘴。据说有人统计、多达19%!至于迟发性运动障碍,那是抗精

神病药引起的,其早期表现就与之类似,称为‘口-唇-舌三联征’。有的人,在这方面并不

明显,却表现为手指扭动(手足徐动)或手臂挥动(舞蹈样动作)。有个女青年,应用利培酮

的维持量,每天1mg。3年后,有一天,在考试时,右手正在写字,左手指却向上升起、扭

动。老师还以为她在举手、有什么问题。她这才发现自己出现了TD。就这样,虽然停了利培

酮,换用氯氮平,迟发性运动障碍还持续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仍然没有好转。有的人,综合

了‘扭动’和‘舞蹈’,表现为脸面的‘怪动作’;以前不了解,有人就在书上把它描述为精神

分裂症的症状:“装相mannerism”。记得那是1970年代,我们医院里有一个慢性精神分裂

症病人,病情缓解得还好,可以在医院内自由活动,但是头颈严重后仰,走路时必须自己用

手把头往前弯,否则看不到前面;我们还以为这是慢性病人的表现。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

们给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后果—TD。另一个女病人,脸面和手指都有不规则的扭动,

上级医生还示教说,“这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表现”。这个慢性病人早已不吃抗精神病药

了,所以大家都没有考虑把她的表现与药物挂钩;实际上她也正是TD患者,停了药也好不

了!

       大概是1985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与我们合作调查我院住院病人的

TD患病率;由我与另一位医生负责。美国来的那位Gao医生是毕业刚4年、一直在实验室工

作、没有多少临床经验的医生。他把典型的静止性震颤都看作TD,我与他有了争论;结果只

得请夏老一个个病例进行复核。我们调查的结果是9-10%的患病率。当时,我们没有给患

者停药,患病率可能低了一些;因为抗精神病药有可能会掩盖TD症状。据说,后来北京某医

院分期分批给病人停药,然后调查TD,发现患病率竟高达50%!夏老就此告诉我们一件

往事:刚有氯丙嗪的时候,把氯丙嗪等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品称为Major

Tranquilizer,就是夏老定的中文名称‘强镇定剂’;把现在称为抗焦虑药的安定等称为

Minor Tranquilizer‘弱镇定剂’。这种叫法,有很大问题。两种药,似乎只是镇定作用强弱

之分,实际上它们的药理作用完全不一样;完全不应该把小剂量的‘强镇定剂’当作‘弱镇

定剂’或安眠药来应用。氯丙嗪等‘强镇定剂’有可能引起TD,所以美国精神病学会

(APA)建议废除‘镇定剂’这个名称,并曾经给全美国内外各科医生发了几百万封信(当时

还没有email),提请注意“不要给那些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应用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以

免引起TD”。TD的发生,与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无关,与它用药时间的长短有关。给精神分裂

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出现了TD,那是偶然意外,如能及早停药,或许可以好转;如果实

在不能好转,也没有办法。但是,如果给那些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出现

了TD,那就是罪过!当年受过夏老教诲的我们这一代精神科医生,对于这一点都很重视,

都不随便乱用抗精神病药,从来不把它们当作安眠药来应用。

        但是,近年来,我发现很多精神科医生不知道或不重视这个问题。有一个药,叫‘黛

力新’,如今在内外科、神经科,用得很普遍,据说可以治疗神经症、抑郁症。这是把一种与

氯丙嗪同样年龄的老抗精神病药、加上一种与丙咪嗪同样年龄的老抗抑郁药的‘混合品’。

美国FDA认为它是不合理处方,至今不同意上市;特别是,认为它的应用、违反了前述“不

要给那些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应用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以免引起TD”的原则。事实证

明,国内已经有了3例‘黛力新’引发的TD。我看到的一例是在某医学院心理科用‘黛力

新’治疗焦虑症3年之久,出现了斜颈和角弓反张,还不认识,说要再加大剂量。她到我院门

诊,请我院一位中医副院长诊治,才转到我处。那时候已经到了全身扭动、无法独自行走的

地步。看来,这个老问题必须提请大家重视了。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病因、可能是机体对于多巴胺过分敏感。其发病与药物的种类有一

定关系: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中,以氟哌啶醇最多;在第二代中,利培酮较多。据调查发现,

迟发性运动障碍与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大小没有肯定关系,而与用药时间的长短有正相关关

系。迄今为止,对于迟发性运动障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一般医生都在应用泰必利,实

际上并没有肯定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赶快停用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有人认为,至

今尚无氯氮平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报道,所以可以应用氯氮平代替原来服用的抗精神病

药维持。

      再重复一遍:除了精神分裂症之外,提请大家不要随便把抗精神病药(不论第一代还是

第二代)当作镇静剂或安眠药、应用于那些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包括抑郁症或焦虑症病

人),以免产生迟发性运动障碍(TD);因为从目前的医学水平看来,迟发性运动障碍没有很

好的治疗方法,往往延续终身。用夏老的话来说:“那是罪过”!


注:我把这些质料放在这里,主要是方便自己使用,另外看到别的病友的问题,我可以很方便的查找,转摘过去,即方便又比较专业。
      我本人出现过最严重,很少见的锥体外系反应,接连4次,不用权衡利弊,我知道我必须得用,因为当时太重了。换了6-7种药,直到维思通,我用的是起始剂量(我有反应)的一半。
      我有很明显的有付作用(锥体外系),如果出TD, 那我也只好接受,也可能我不出现的。
      我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些文章的,本人情绪,思维目前已经不受这些医学词汇的影响(欢呼)。如果病友看这些有负面的联想,或疑病,建议暂时不要看或永不要看。我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谢谢!!!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08:12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12 16:53 编辑


抗精神病药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颜文伟教授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发表时间:2009-08-02发表者:赵振海 (访问人次:1551)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常见的有:

1)嗜睡:一般以氯氮平最重,其次是氯丙嗪、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而阿立哌唑、奋乃静、氟哌啶醇较轻。五氟利多,在服用后缓慢吸收,所以显不出嗜睡,一般几乎没有。嗜睡副反应,一般在连续服用几天后会逐步适应。嗜睡副反应往往因人而异。

2)直立性低血压:刚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时候,腿部血管放松。此时,如果突然站起,血管来不及收缩,血液来不及供应脑部,就有可能出现头晕、甚至昏倒。所以在服药初期应该注意直立性低血压这个可能;服药久了,就会适应。

3)锥外副反应及TD:已经另作详述,请参阅有关文章。

4)抑郁:所有抗精神病药都有程度诱发不同程度抑郁的可能。请参阅已发表的文章。

5)强迫:以氯氮平为首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诱发强迫的问题较为严重。氟哌啶醇、舒必利、五氟利多,未见此项问题。请参阅有关文章。

6)催乳素增多:所有抗精神病药都会阻断多巴胺受体。阻断了有关精神症状部位的多巴胺受体,精神症状得以好转。阻断了有关协调肌肉活动部位的多巴胺受体,便出现锥外副反应。阻断了脑垂

体有关内分泌部位的多巴胺受体,脑垂体就停止或减弱指挥卵巢的周期变化,子宫内膜就没有周期性生长和萎缩,就出现月经紊乱或停经。催乳素的升高,抑制了雌激素的分泌,引起了一系列雌

激素缺乏的后果。催乳素的升高,会促使乳腺生长和乳汁分泌。在所有各种抗精神病药中,这种作用以利培酮最大,舒必利第二。几乎80-90%的女性在服用这两种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

乱,甚至闭经。其他品种抗精神病药,这种副作用都很轻,只在较大剂量时才有些表现,剂量减少后就会自行消失。出现这种月经问题后,随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都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利

培酮等药物的抑制作用没有办法得到解除。中药,没有解除多巴胺受体被抑制的本领。用黄体酮,可以人为地促使子宫内膜生长,以及突然停药后出现的‘撤药性’子宫内膜萎缩,于是从阴道流出

血液;这是人为地制造的阴道流血,并不是真正的月经,卵巢并没有恢复周期变化;又有什么意义!况且,黄体酮的摄入,更会反馈地进一步抑制那个已被抑制了的脑垂体,又有什么好处?!所

以,奉劝病家,如果应用利培酮或舒必利,出现了闭经这种副反应,应该及早换药。如果应用其他品种(如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等)出现的,不用着急,等病情好转、剂量减少后,月经问题会

自行恢复正常,不必担忧!男性病例,有的在应用抗精神病药后,偶会出现乳房增大,也是这个道理。有的出现性欲减退,也是。我见到不少病例,换用五氟利多维持治疗后,性欲就恢复了。

7)所有抗精神病药都有抑制精神活动的作用,于是,显得‘没有精神、懒、什么都不想做’;这是正常的反应,并不是异常,并不是抑郁症(如果是抑郁症,患者回向家长诉述)。病家不必过于紧张!不必处理,只要予以谅解,就行!

8)往往在精神病情严重时,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显不出来。一旦病情好转后,副反应就明显了。病家不必紧张,这些并不是病情恶化。我教你们一个秘诀:如果是病情恶化,患者不会向你诉说,不
会要求治疗。如果是患者向你诉述的、或祈求你或医生解决的,都是药物的副反应。

9)抗精神病药偶尔会引发药源性肝功能变化,总数不多,但应于重视;所以,有必要定期检查。以氯丙嗪最多些,其次是氯氮平和奥氮平。奥氮平往往是一过性的,会自行复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其他品种也有发生,究竟多少,尚待统计。

10)以氯氮平为首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往往会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导致猝死。研究发现,它与药物导致QTc(简单地说,就是心脏内的传导时间)延长有关。QTc延长过度,会导致严重心律紊乱,甚至猝死。从目前资料看来,齐拉西酮的这种不良反应最重,奥氮平几乎没有影响。

11)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多少,会涉及‘饥饱’的感觉:增加多巴胺,就感觉饱了,就没有胃口了,食欲就减退,于是体重就可以减轻,这就是减肥药的奥秘(为什么减肥药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作,也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氯氮平、氯丙嗪、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少多巴胺,从而产生增加食欲、增加体重的作用。从所有抗精神病药看来,都有这种作用,只是程度轻重而已。看来,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以氟哌啶醇、齐拉西酮、和五氟利多较少。据说,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对于减少这种副反应,有一定好处。

12)至于对血液白细胞的影响,主要见于氯氮平。大概千分之一的病例会出现这种可能,往往出现在半到一年之内,所以在初次应用时,必须按期检查。如果应用一年以上,一般说就没有问题了。如果白细胞不是十分低,可以加用小量碳酸锂(每天50到100mg,会促使骨髓释放出白细胞),增加血液中白细胞数。

13)所有抗精神病药都偶有诱发癫痫的可能。如果偶尔发作一次,不必立即应用抗癫痫药。可以适当减少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加强观察。如果不再发作,便不必处理。如果再次发作,宜请神经科医生处理。要注意的是,服用氯氮平或奥氮平的病例,脑电图本身就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所谓‘不正常’,必须对脑电图医生说明,以免误会。

附带说明一下:从药物的角度考虑,有治疗疾病的‘治疗作用’,也有我们不需要的‘副作用’。从人体角度看来,人体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反应’:对治疗作用的反应,称为‘治疗效应’,对药物副作用产生的反应,称为‘副反应’。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13:52
研究结论



    疗效最佳的药物分别为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舍曲林,可接受性最佳的则为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安非他酮和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可能是目前常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中最有效与最能被患者接受(耐受性好)的药物。舍曲林在大多数国家的价格低于艾司西酞普兰,所以似乎舍曲林优于艾司西酞普兰。



    瑞波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度洛西汀在疗效与可接受性方面均较差,其中瑞波西汀的疗效和可接受性均最低,作者建议不应再将其作为治疗急性期抑郁症的一线药物。



    观 点



    本研究从临床应用角度,权衡疗效与可接受性,结合价格等因素,提出舍曲林可能是成人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的最佳选择。



    研究有创新 本研究是迄今为止首次将疗效判定时间(8周)作为文献入组标准,对不同抗抑郁药间疗效和可接受性进行比较的系统综述,对研究药物的疾病急性期作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能分析16-24周治疗结果,并对药物不良反应、毒性作用、停药症状和社会功能等方面亦进行分析比较,其结论可能会更全面,临床价值会更大。



    新方法成亮点 该研究一大亮点在于,它不仅是一项传统意义上的荟萃分析,而且是一项近年逐渐流行的多药治疗比较荟萃分析。传统荟萃分析只能整合分析药物间直接比较随机对照研究(RCT),如某药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及其他抗抑郁剂在疗效和可接受性比较荟萃分析,只能分析所有该药与其他抗抑郁药直接比较的RCT,只能得出该药比其他药优或劣的结论,而不能整合分析其他抗抑郁药间比较的RCT,不能得出何种抗抑郁药最佳的结论。传统荟萃分析的局限性,其所得结论亦存在片面性。



    多治疗比较荟萃分析,不但可整合直接比较RCT,且能整合间接比较的研究,即可整合所有药物比较RCT,并运用特定统计方法,将不同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排出次序。



    本荟萃分析就是运用多治疗比较荟萃分析法对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可接受度进行了比较和排序,得出最适合临床运用的证据。



    结论客观可信 研究者从临床应用角度,权衡疗效与耐受性并结合价格等因素,提出舍曲林可能是成人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的最佳选择。



    虽然研究中所比较的几种最新抗抑郁药(如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安非他酮和度洛西汀)的绝大多数研究是由制药公司资助,但该项荟萃分析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和偏倚校正,保证了数据及结论的客观和可信。



    新结果化解旧矛盾 评价新一代抗抑郁药疗效需设置安慰剂对照,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新药上市的必备条件。但对此始终存有争论,,安慰剂对照研究符合伦理与安全需要,研究者常会选择症状较轻的患者入组;其次,将安慰剂对照用于已具有效治疗方法(或药物)的疾病治疗实践中违背伦理准则。



    有鉴于此,Cipriani提出,舍曲林在疗效与可接受性两方面优于其他新一代抗抑郁药,更适于作为新药Ⅲ期临床研究的标准对照药物,这既可保障患者利益,又能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13:57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11 07:09 编辑


躁狂抑郁症的表现及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08-10-07 09:55:00来源:互联网

  人的个性各有不同,有人内向、安静,有的人外向、活泼。当然任何性格如总是极端的出现就是疾病的表象。可有一种人不仅表现出极端的性格,而且会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对于他们而言,内心深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躁狂抑郁症及其症状表现

  躁狂抑郁症,是以情感活动过分高涨或低茖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疾病,故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临床特征为单相或双相发作性的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反复出现,两次发病之间有明显的间歇期。在间歇期精神状态完全正常,虽多次发病,精神活动并不发生衰退,一般预后较好。躁狂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异常会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



  躁狂状态的突出表现,是情绪高涨。这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患者往往眉飞色舞,谈笑风生,洋溢着欢乐之情。患者的愉快情绪和他的整个行为相协调,因而具有感染力。但是,自制力减弱,对接触的事物往往做出过分的情绪反应,因一点小事不称心勃然大怒,暴跳如雷。但随后很快又为原先愉快、高涨的情绪所代替。其次是思想奔逸。患者的思维快捷,联想迅速,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见解多肤浅片面,内容重复,自以为是。新概念不断涌现,话题常随环境变化而转移。再次是行为活动明显增多。患者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他那极为忙碌的一天。或者不加考虑地去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但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忙碌终日,无所事事。



  抑郁状态的显著表现,是情绪低茖。患者起初表现为疲乏无力,无精打采,失眠早醒,工作能力下降等;以后逐渐出现情绪消沉,忧郁、沮丧,一筹莫展;遇事消极,以往的“过失”和眼前的“不如意事”纷纷涌上心头,萦绕不去。其次,患者感到自己思想迟钝、脑子变笨。来生的抑郁情绪使他总是自现自罪,认为自己成为了废物或社会的寄生虫;甚至把过去的一般缺点错误夸大成不可饶恕的罪行而要求处理自己,因此而产生罪恶妄想、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等此外,患者还会根据便秘、食欲不振和腹部不适等而自疑得了某种不治之症。再次,运动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动作迟缓,卧床少动,衣着随便,不事梳洗,低头弯腰,双肩下垂,面无表情,嘴角下垂,双眉紧锁,目视地面,无言少动,可端坐半天而不变势。严重时还会呈现木僵状态。



躁狂抑郁症的病因

  躁狂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同患者的遗传、精神和驱体因素以及神经系统与代谢功能的平衡失调。



躁狂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对躁狂抑郁症的治疗主要进行药物治疗,抗躁狂药有锂盐、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戌酸盐等,但均有不良反应,需由专科医师处方应用。通常应根据患者具体,区别处置。躁狂型的患者可采用安定剂进行药物治疗。抑郁型的患者则可在抗抑郁剂治疗的同时结合进行心理治疗。对于躁狂与抑郁两种症状并存的患者,则应合用安剂和抗抑郁剂,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躁狂抑郁症的早期发现与识别,对本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14:00
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与哪些疾病容易混淆?健康站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12-13 15:56:32

  本病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神经衰弱
  主要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鉴别,鉴别要点为单纯型病人无自知力,无治疗要求。
  2.强迫性神经症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强迫症状内容较荒谬离奇、多变,病人对强迫性体验的情感不鲜明,自知力不完整,求治不主动。
  3.躁狂症
  急起发病并表现为兴奋话多的精神分型症青春型应与躁狂症鉴别。前者多为不协调性言语运动性兴奋;后者为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4.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木僵应与抑郁性木僵鉴别。前者接触困难、表情呆板,情感淡漠;后者是严重抑郁之情感活动。
  5.反应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应与反应性妄想状态相鉴别。后者有精神刺激因素,病人病情围绕起病的精神刺激,情感反应鲜明,愿谈创伤后之情感体验,令人同情。
  6.偏执性精神病
  本症偏执型病人的妄想内容可变化不定或往往是荒谬或离奇、可自相矛盾。即可不固定,也欠系统性、多伴有幻听。而偏执性精神病人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很少伴有幻觉,如有短暂幻觉也与妄想联系较密切,在不涉及妄想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7.症状性精神病(指躯体、感染、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人常见意识障碍,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可有恐怖性的幻视,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8.脑器质性精神病
  脑器质性精神病具有智能障碍与相应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尤应警惕近年来较多见的散发性脑炎。主要表现为亚木僵状态,部分病人神经系统体征出现比精神症状晚,脑电图呈弥散性异常,仔细观察与分析,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

  9.人格障碍
  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及偏执型人格障碍应与精神分裂症加以鉴别诊断。人格障碍一般没有精神症状,即使有一些也是短暂的,主要应从病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去分析,且缺少病程性的临床过程,这对鉴别诊断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14:09
如果在一次发作中躁狂和抑郁症状共存,即有经典躁狂症状,又有明显焦虑、抑郁、心境恶劣,则称之为混合状态(混合性躁狂,心境恶劣性躁狂或易激惹性躁狂)。历史上有躁狂性木僵,病人呈运动性迟滞,刻板,缄默,但心境高涨。观念飘忽的抑郁,病人心境抑郁,但思维加速,有观念飘忽的描述。多出现在躁狂和抑郁转型或过度期间,往往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更常见的是病人兴奋多动,但心境是低沉而忧郁的,单独发生,自始至终均有此混合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躁狂时出现一过性心境低沉十分常见,但混合状态最常见于躁狂和抑郁症状持续存在的病例。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14:18
走出抑郁的“怪圈”

当人的情绪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时,人的思维往往缺乏逻辑性,出现消极情绪或行为异常。造成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错误,大体有8种现象。   
  
    1.走极端。这种现象表现为走极端,非此即彼,不是白就是黑。这种人一遇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进而觉得自身已不具任何价值,失去自信。   

   2.公式化。认为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不断重现。生活中遇到困难与不幸,即认为困难、不幸会重复出现。   

   3.变色镜。有的人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滤掉了所有的光明,整个世界看起来暗淡无光。   

   4.疑心病。有些人无事生非,终日担心自己将大病临头,遇事往往自我断论,主观猜疑,杞人忧天。   

   5.失锐气。这是一种人为的情绪失调,把别人的真心赞美当作阿谀奉承,对正常的人际关系想入非非,毫无根据地自怨自艾或愤世嫉俗,导致本来松弛的情绪变得紧张。   

   6.谬推断。有的人把一般性过失、欠缺、挫折和困难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转的错事。生活中总是过分夸大自已的不足和过低估计自身的长处。    

     7.消极化。有的人把自己的不良感觉当成事实的证据,如:“我有负罪感,那么我一定是干了什么坏事”,“我觉得力不从心,那么我一定是‘低能儿’”。尤其情绪低沉时,这种感觉推理特别活跃。   
  
     8.自卑心。有的人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责任,并且妄下结论,认为一切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过失和无能所致。此种变形的自卑、内疚心理,来源于人格的变形和过分的责任感及义务感。   
  
      以上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人陷入抑郁困境而不能自拔。抑郁症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其传播范围之广,受其影响之容易,可以从“流感”二字看得出来。如近来媒介报道的戴安娜王妃之死,使众多英国人染上了“抑郁症”。在东方社会,抑郁症也并不少见,尤其是中国人,性格内向,往往真实思想不愿暴露,宁愿被抑郁情绪折磨,却不愿向精神病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如此发展下去,可由抑郁情绪跨入抑郁症患者的行列,有的人便以自杀了结。   
  
      消除抑郁,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使用一种由精神病专家艾伦*贝克博士倡导的认知心理治疗手段,就是让抑郁者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逐步改善心境,从而使生活重归欢乐。   
  
      抑郁者要想消除抑郁情绪,首先应该停止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埋怨,明确自己的认知错误,来源于以感觉作依据来思考问题。因为感觉不等于事实。每当你焦虑抑郁时,切记以下5个关键步骤:

     1.瞄准那些自然消极的想法,并把它们记下来,别让它们占据你的大脑。

     2.读一遍本文提及的8种认知扭曲的模式,准确地找出你是怎样曲解事实的。一定要击中要害。

     3.用更为客观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认知,彻底驳斥那些让你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寻找烦恼的谬论。一旦开始这些步骤,你就会感到精神振奋,自尊心增强,无价值感就会烟消云散。

     4.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表,每天结束后填写回顾、分析日记,既能使你摆脱不愿活动和不想做事的处境,又能给你带来活动后的满足,逐步消除懒怠与内疚。

     5.学会自我称赞,自我欣赏,坦然对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绪稳定,心境良好。   
  
       矫正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改变认知错误现象,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一旦你对周围事物能做客观的分析后,对现实生活就有了正确的领悟。那么,你将置身于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情感的世界中,心情会豁然开朗。尽管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不尽人意之事,但不会由于一时的认知偏差,造成感情挫伤,失去对生活中美好意境的追求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14:49
本帖最后由 新生的雪儿 于 10-1-19 22:05 编辑


http://mayantao.haodf.com/wenzhang/36323.htm

把握自己的情绪,有关双相,你应该问医生的13个问题
发表时间:2009-01-11发表者:马燕桃 (访问人次:2253)
1.     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事件造成这个疾病?

2.     您会推荐哪些治疗?

3.     您会给我开药吗?

4.     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5.     有哪些副作用需要我立即报告?

6.     服用锂盐的时候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以及隔多久做这些检查?

7.     万一漏服了药物怎么办?

8.     正在服用抗抑郁药,这些药物会导致转躁狂吗?

9.     有哪些表现提示抑郁很严重,很危险,甚至会出现自杀?

10.    有哪些表现提示需要立即和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联络?

11.    医生您是否推荐家庭治疗?

12.    如何让家庭学会掌握这类的心境起伏和行为规律?

13.   饮食是否很重要,甚至能够影响自身的行为和用药?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2 14:52
本帖最后由 千年牧风 于 13-11-9 16:04 编辑

是人际关系问题还是精神病早期的过度敏感?作者:凌笋昂
发表时间:2009-01-16发表者:凌笋昂 (访问人次:2421)
在我的诊疗生涯中,我经常会遇到患者的家属跟我询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家人得的病重吗?他/她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是不是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的?

精神病患者首次发病或多或少都能找出一些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患者在学校对老师或同学有意见,在单位对上级或同事有意见,甚至发生争执和肢体上的接触。但是通常这些因素对常人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那么精神病人得病果真是这些社会因素直接造成的吗?

精神病的发生,除了脑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等所致的精神障碍能够找出具体的病因以外,我们很难明确重性精神病的病因,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重性抑郁症等,我们就很难找出具体的病因,医学科学家明确指出这些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集合效应和个体的易感性造成的。

有时候精神病会在不寻常的生活事件发生或遭受心理创伤后发生的。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从早期症状到临床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需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期。这一时期精神医学称之为前驱期或疾病发展期,这一时期患者还保留一定的社会功能,继续履行他/她的社会角色任务,但他们的人际关系会变得紧张或不和谐或淡化。只有到了疾病期——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幻觉、妄想症状,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功能——学习或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才受到周围人的重视,才怀疑他/她是不是真的病了。

一般说来,在精神病发病或复发前的数周到数月期间,患者会出现失眠、烦躁、焦虑不安、多疑、社交退缩、与平常生活习惯脱离,生活轨迹逐渐发生质的变化。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以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与亲友关系疏远,生活懒散,细腻情感缺失,失眠、焦虑紧张、敏感多疑,甚至出现抑郁烦躁;抑郁症患者往往会诉说众多身体上的不适,表现力不从心,对很多原来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食欲、性欲下降,自卑,不愿交往,躲避社交。躁狂症患者却表现精力旺盛,自信心膨胀,对人过分热情大方,或容易发脾气等。

案例:患者,男,22岁,大四。从上学起,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但从大二下学期起开始变得孤僻,不好交往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和家人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经常无故旷课,不及格的功课越来越多,到了大四上半学期突然打电话给家人,说同寝室的人都欺负他,后来多次打电话给家里人,说很多同学都说他坏话,感觉背后总有人议论自己,自己行踪总是被人监视,自己想法不知怎么地就被人知道了,自己没有隐私可言了,出现紧张害怕。家人信以为真,到学校了解情况以后,事实并非如此,家人以为患者得了抑郁症,就带患者到专科医院就诊,却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样的诊断结论让家人感觉到非常恐慌。就带患者到其他几家专科医院就诊,诊断结果大同小异。最后家人只得认命,将患者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正规治疗,患者很快就康复出院了,并考试毕业,完成了学业。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患者的精神症状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到了社会功能受到明显的损害以后,才得到治疗。另外,也说明,精神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最后治愈的希望还是存在的,得了精神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
在前驱期的患者,他们可以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甚至抑郁情绪。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精神病患者是因病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多疑,而非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精神病。只要仔细观察或回顾病史,不难发现这种现象。当然,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也容易诱发精神病发生或复发,但不一定是直接病因。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4 05:56
今天该去广州了,可天气太差了,不敢去。药还免强够一个星期,下次让医生多开两个星期的药,稳当点!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4 06:01
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原则
发表时间:2009-04-28发表者:方贻儒 (访问人次:2086)
    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尽管目前有较多的抗抑郁药,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主要有一下几点:

1、  尽可能使用单一的一种药物。至少在治疗开始时,为了观察效果及预防不良副反应,不宜合并多种抗抑郁药。对难治病例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时,则另当别论。

2、  初期用药的原则是剂量应从小剂量递增,并要达到充足的治疗剂量。新一代抗抑郁药副反应较小,可以立即应用足量。

3、  安全性激耐受性好

4、  不良反应轻,而且服用方便,这样可以增强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5、  向患者解释药物必须每日坚持服药,而病情改善要等到开始治疗后2-3周才能逐渐出现,并且可能出现轻微的副反应但通常会在7-10天后消失。应强调患者在停药前应该征求医生的意见。在情况改善后应至少继续抗抑郁剂治疗三个月。

6、  对于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避免一次处方大量药物,以防意外,可以使用危险性较小的药物。

7、  如果患者过去对某种药物疗效满意,可以再次选用该药物。

8、  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有躯体疾患,可选用较少出现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反应的药物。

9、  如果患者伴有焦虑或睡眠困难,可选用镇静作用强的药物。

10、如果患者以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的病人,可以选择镇静作用较小的药物。

11、当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时,可与精神病药联用或同时合并电休克治疗。

12、价格合理。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4 06:02
促进抑郁病友全面康复的几种方法
发表时间:2009-06-05发表者:方贻儒 (访问人次:2733)
1.及时识别典型的抑郁表现(例如精力减退、疲乏感;睡眠障碍;反复想死;自觉思考能力下降等),尽早就医。

2.及早的给与病友帮助,多找其谈心,不要让其默默承受。

3.帮助病友找出抑郁的主题(例如,寻求赞同、羞耻、不幸福的人际关系、不现实的理想、完美主义),找到后帮助病友克服困难。

4.建议病友多参加有益的活动。

5.可以让患者试着将大事分割成小块,一次只做一件。  

6.对即将进行的任务可以与病友共同商讨可能面对的挫折与失败,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挑战消极观念,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4 06:28
工作状态中轻躁狂表现出的精力旺盛--富于建设性还是具有破坏性?
发表时间:2010-01-08发表者:马燕桃 (访问人次:64)
(译自2009年9月“Psychiatric Service” 杂志Goodwin F.K. 教授文章,转载自健康报)

基于某种原因,双相疾病患者具有某些社交或工作上的优势。通常轻躁狂的适应性行为特点有:

l  坚持不懈

l  精力旺盛

l  增加的感知觉敏感性

l  充满活力和乐趣

l  乐观精神

精力旺盛和轻度的活动增加,以及创造性、多元性思维,有利于工作效率、与客户交流和工作团队的关系。在一些市场销售和社交活动中高度的自信和兴趣非常重要。

但是,尽管这些态度和行为具有建设性效果,双相患者需要理解他们潜在的缺陷和不利方面。这并非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病人可能对一些不良后果缺乏自知力,如易激惹,冒险行为,不恰当的性关系。虽然临床实践中所见不多,但在双相患者的个体描述中经常见到的是患者的朋友或同事可能鼓励或利用患者的旺盛精力,从而妨碍了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

易激惹最常见于双相混合状态,也见于抑郁和躁狂状态,虽然强度有所减弱。即便主观性有所限定,易激惹仍会降低自信和工作效率。表现出来的易激惹,从轻度的烦躁到爆发性情感发作,对工作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中包括雇佣关系的终止。

对躁狂症状的描述。双相躁狂常见的冲动性会影响工作。包括不计后果的行动,过分冒险,或未获得充分的信息就下结论,都会造成问题,包括对自己或同事造成躯体伤害。话多,说话滔滔不绝,通常与内在的思维奔逸有关,轻者令人讨厌,重者严重影响与客户或同事的关系。

活动过多和精力旺盛可能被认为有利于工作效率。尽管如此,许多轻躁狂状态的适应性行为并不常见于抑郁、躁狂或混合状态。

精神病学的症状描述主要和躁狂发作有关,但也可见于其他精神病性状态。工作场所中很少见到妄想性思维或被害想法,会有部分想法是关于对他人的潜在危险的判断。

克服病人对理想工作状态的固定观念

一些双相患者工作的阻碍是他们把仅有一段短暂的,通常是很久以前的高智力或高效率状态看做是自身能力的基准。有这种观念的患者拒绝修正他们的自我认识。一些人将这些理想状态的丧失视为疾病的后果或社会对双相障碍的反应。他们的倔强不利于实际参与到工作或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变这些观念遇到的阻力通常很大,很难在短期内用集中式的药物治疗改变。特定的社会心理治疗可能更为有效。

治疗各个部分

双相的多种症状提示各个部分都需要治疗。可以用一个比喻的方法向病人传达这个信息是有益的。如在做猜谜游戏时,通常其中一部分拼完后,才会把注意力转向谜语的其他部分。类似的,当某个特定的双相症状好转时,不管是通过药物、生活方式、态度的改变或联合应用的办法,该症状的改善都算是稳定的,除非面对新的刺激(如应用某种可能干扰目前治疗方案的药物)。

如果情感稳定剂能够较好控制冒险行为、冲动性和情感波动性,那么该治疗就是有效的。如果有残留症状或其他方面新出现的问题(如焦虑、睡眠节律或易激惹),建议选择合并心境稳定剂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教育方式,治疗应当:

l  保证因新问题或再发问题来就诊的大部分病人不会完全复发。

l  减少病人或医生对已经有效的药物进行加药或减药。

教育病人注意这里列出的问题时可以用双相障碍患者的自传加以佐证。比如女演员Patty Duke对治疗她的严重双相障碍的有效性的逐步描述:

“我不再大发雷霆了,我的状态更好了。自从我被诊断双相并开始治疗,我的医疗费用账单每年下降了50000元。而在那之前,我一直因某些奇怪的疾病住院。我有严重的抑郁症状,但自从我被诊断为双相并开始相应治疗后我再没有住过院。

我从躁郁症中康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是突然的奇迹。对一个生命中50﹪的时间都在大喊大叫的人来说,现在我可以说,只有5﹪是这样的。”

对社会心理因素的考虑

工作场所中的病耻感问题。尽管大多数同事能够容忍和理解双相障碍造成的功能损害,一些人对精神症状仍持有偏见和不准确的观点。建议双相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决定,以利于改善周围环境对于双相患者的关注。

案例:

寻找新的平衡点:

在离开高压力的工作以后,S女士将工作局限在寻找半日职位上。她在一家书店找了一个责任很少的工作。她的表现很出色,但当被要求履行其他额外责任时她感到困惑。那其中有关于学习新的供货补给技术,或与不满意的顾客交流的建议。

在她更自信,对被解雇的担心更少以后,S女士和她的两名主管谈到了她的疾病。这影响了主管本来打算根据S女士的才能和努力工作而进行升职奖赏的想法。

在超过一年的精神科随访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医生和她本人探讨和关注工作场所的各种问题。经过这个过程后,S女士逐渐认识到一方面她取得和恢复了成就,而另一方面社会和职业能力受到损害。她也意识到亚症状群的症状仍然存在,尽管她的整体功能较好。她的这些认识和更好的自信能够帮助她解决和处理别人和她自己对自身能力的很多意见分歧。

结束语

由于双相障碍的某些基本特点影响患者的工作表现,很多患者关心和工作相关的问题。如果将这方面的干预和症状学、药物以及日常活动整合起来,工作反过来也会有利于管理日常生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社会心理干预来帮助病人建立更适当的对工作能力的自我认识。



译者注:作为美国精神卫生服务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Frederick K. Goodwin教授在这篇文章中敏锐地指出工作场所双相障碍患者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比仅仅关注症状还要复杂,也更加实际。他对双相障碍患者如何在工作场所获得适应的重要话题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这对于中国的情况同样适用,而且显得更为迫切,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这也是我们援引该文章的动机之一。



翻译:张磊,马燕桃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4 06:49
与情绪友好相处
发表时间:2008-05-20发表者:马燕桃 (访问人次:1238)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于  欣  马燕桃


  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轻微的或者适度的躁狂、抑郁可以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恢复到常态。因此,非专业人士往往无法对其加以识别。有关情感障碍的困扰除了通过看医生、用药的渠道解决外,了解自身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对病人和家属的意义也同样重要。

  在获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我们整理了某位病友在控制情绪方面的科学做法,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更多经验和体会。

  新年伊始,患者因躁狂再次发作,被送到医院住院治疗。此次发作的后果是他的同事和朋友目睹了他发作时的“丑态”(特别是在单位跟别人较真儿,在博客里写大话)。这对于他这个骨子里要强的人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罹患精神疾病以及疾病发作都会对身心产生不小的伤害,而且还可能招致一些歧视,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受到损害。因此,如何尽快在医生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彻底康复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对自己的患病原因有一定的了解,并希望在医生的帮助下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防疾病复发。在控制情绪方面,他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尽力保持情绪的平稳,力争让头脑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而不是让情绪做主宰。比如,他的性情有些急。当这种情绪出现时,他会迅速分析一下原因,用理性加以处理,避免其困扰。另外,他还有意识地加强对生活的计划性,并适当放慢自己行动的脚步和讲话的速度。

  二、努力消除负面情绪。当沮丧、悲观、自卑的情绪浮上脑际的时候,他会力争不让它们持续太长时间。他会在心灵的深处培养一个自己的好朋友,鼓励自己,安慰自己,告诉自己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个别时候,他的情绪极度低落,萌生过寻找外援的念头。可想到自己不能再给家人添太多的烦恼,坚持一下就挺过来了。不能否认的是,家人对他走出心理阴影起了重要作用。

  三、告诉自己别要求太高。这位患者属于易感人群,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成熟。于是我们告诉他,对生活中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东西不能看得太重,有时如果以乐观幽默的视角去看,可能生活还会别有趣味。同时,对自己也不能要求太高。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对自己予以肯定,力争把心态放平和。

  情绪是人们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是否有情感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应当学会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果说心理治疗的过程是自我探索的练习,那么摸索和情绪相处之道,可以说是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强化锻炼。药物、治疗师、家属、朋友、互联网络,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能作为调整情绪的辅助工具。
作者: 千年牧风    时间: 13-8-14 07:25
抑郁症的认知治疗(1)(2007-01-05 14:06:12)

   分类:抑郁症

    在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中,有两个徒步的探险者,天气是那样的热,两人都感到口渴了,各自拿出了水袋,有一个看到自己的水袋中还有半袋水,他心想“太好了,我还有半袋水喝。”他感到非常的幸运,喝完水后,又迈开大步向前走了;还有一位同样看到自己的水袋中还有半袋水,他心想“怎么?就只剩下半袋水了,真糟糕!眼看就没有了。”他感到非常的沮丧,脚步也越来越沉重了。为什么相同的事件,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呢?认知治疗学家的回答是,因为两个人的认知的过程的不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抑郁症的认知模型认为认知、行为和生物化学都是抑郁症的重要成分。药物治疗主要从生物化学水平上进行干预,认知心理治疗在认知、情感、行为水平上进行干预。认知科学研究着重于抑郁症状学中的信息处理过程的重要性。负性的、歪曲的认知是抑郁症的核心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在“抑郁的认知三联征”中:抑郁症病人对自己、对所处的世界以及对未来都存在有负性的认知。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无价值的、不完善的、没人爱的和有缺点的;将他们所处的环境看成是灾难性的,有着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最终他们总会经历挫败或者丧失。对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
  抑郁症病人常会歪曲自己对事件的解释,这样他们就会保持对自身、环境和将来的负性观念。这些歪曲的认知是偏离于人们正常的思维逻辑的。比如武断推论、全有全无想法、过度概括等。
    认知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进行认知重建,其中包括矫正病人对解释个人生活经历以及对前途作出预测中的系统偏见。认知治疗是一个学习过程,其间治疗医生扮演主动角色,帮助病人澄清和矫正认知歪曲和功能失调性假设。

抑郁症的认知治疗(2)(2007-01-06 17:15:50)   分类:抑郁症
抑郁障碍病人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十种认知曲解认知歪曲: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患者坚持一种不现实的标准,认为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失败。这种思考方式导致完美主义,害怕任何错误和缺点。一个教师因为上课讲错一句话,就认为“这下全完了,”“我已经一文不值了。”
2.随意推论:指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据便任意下结论。这种扭曲现象包括「大难临头」或对于某个情境想到最糟的情况。例如在街上见一位同事匆匆走过,未打招呼,于是心里想:“我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他生我的气了?”实际上,他的同事心中有事,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罢了。

3.选择性概括。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如某青年向女同学提出一起去听音乐会的邀请,遭到婉言谢绝后,认定自己被女同学所讨厌,没有任何女青年会和自己交往了。或者如你曾咨询过一位青少年而碰到困难,于是你便下结论说你对青少年的咨询是不擅长的,你也可能下结论说你没有能力帮助任何人。

4.过度引申。指在一个小小失误的基础上,得出关系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如一位母亲不慎打破了一个碗,就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

5.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指夸大自己失误缺陷的严重性,而贬抑自己的成绩或优点。偶尔出现一次失误,如拍照时手抖了一下,一张照片拍坏了,就觉得不得了了,认为别人要把自己看成无用的人,而做成一件事时,又说是微不足道,纯属侥幸。

6.个性化:指患者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担责任,将别人的一切不幸、事故或生病均归因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如一位朋友生病去世,患者责备自己忙于个人事务未能照顾好朋友的健康,为此内疚悔恨。

7.选择性消极注视。指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而忽略其他方面,以致觉得整个情境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如一位学生考试时答错了两道题,于是对这两道题念念不忘,甚至想到学校可能会要她退学。事实上,她考试成绩优秀。由于这种选择性消极注视,使病人在某种情境中倾向于只让消极信息滤过,造成了不必要的烦恼。

8.情绪推理。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定反映了事情的真实情况,如:“我觉得象一个失败的人,所以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我感到失望,所以我的问题一定不可能解决”,“我有内疚感,说明我一定做不了什么不好的事”。这种“跟着感觉走”的情绪推理,阻碍了对事物真实性情况的了解,使人陷于情绪不良而不能自拔。

9.“应该”和“必须”陈述。指病人常用“应该”或“必须”等词要求自己和别人。如“我应该做到这个”,“我必须做好那个”。这意味着病人对自己坚持一种标准,如果行为未达到这个标准,就会以“不该”这样的字眼责难自己,产生内疚、悔恨。如果别人的言行不合自己的期待,就会觉得很失望或怨恨,认为“他不该那样”。

10.乱贴“标签”,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以为将自己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完事。例如:“我是一个天生的失败者”,“这样贪吃,丑陋可恨,简直象一头猪”,“我的神经天生脆弱,不堪一击”。这是把人的某些行为失误和对人的整体评价混同起来了。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