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孤独的“纵火犯” [打印本页]

作者: 新净    时间: 12-9-5 08:38
标题: 孤独的“纵火犯”
心理案例:他因实验室纵火事件被同学孤立  
     坐在我的斜对面,李真似乎有些沮丧,他开始述说他的烦恼。李真从一所普通中学考入现在的重点高中,但他一点也不觉得快乐,反倒像是一只落单的大雁孤独无助。他自认为学习不好,学习好的同学不愿与自己交往。又因为卷入前一段时间的实验室纵火事件(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几位同学把酒精泼洒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他们站在旁边看着取乐,结果差点酿成火灾),受到学校通报批评和同学的孤立,这让他感到更加郁闷。事实上,在他看来参与纵火的那些同学都是“坏学生”,一开始李真和他们玩得比较好,所以明知道(但没有参与)他们的纵火计划,却没有及时报告老师,后来顶不住老师的再三追问,李真终于说出了全部人员名单,不但没有将功赎罪,还依然被作为参与者受到学校的通报批评,他感到心里有些失衡,而那些“坏学生”们也因此孤立他。李真虽然并不为失去这样的“朋友”而伤心难过,但却不知道该如何交到新的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他感到彷徨孤独,因此主动来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李真在同学们眼里是个高大帅气但桀骜不驯、“作风不良”的男生,几乎全年段的人都认识他。李真认为是“纵火”事件让他在学校“名气”大增,但同学认为并不是这个原因,他们认为李真样子很招眼:走路一摇一摆,显得傲慢霸气,总是穿些“花里胡哨”的衣服,头发上竖,好像喷过 哩水,并且据说有很多女朋友,在女生中评价不好。

  在后来的咨询中,我了解到更多关于李真的情况。李真在人际交往上处于被动、防御的位置。因为害怕别人不理睬自己,从不主动和同学打招呼,也从不主动约同学出去玩,都是在家等同学的电话。因为害怕被同学孤立,他不愿参加班级的活动,如春游、看电影等,下课时都是独自坐在座位上,塞着耳机听音乐。而父母只关心他的学业,执意向老师要求让他一个人坐在第一排,这更把他和同学们隔离开了。李真说,从初中开始就是这样,他不知道有同桌的感觉是怎样的,甚至看到有的同学课间一起上洗手间,他都非常羡慕他们可以有那么亲密的关系。

  在与异性交往上,李真认为他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有很多女朋友。由于李真长相帅气,一开始有一些女生向他示好。李真明知会伤害到她们,还是拒绝得非常强硬。从此李真在女生中的评价就开始不好,他经常感到女生们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看到有的同学出双入对,李真也感到非常羡慕,但只是羡慕他们有亲密的关系。

  此外,李真解释,头发上竖是天生的,并非刻意打扮;走路一摇一摆则是小时候练武术时受的伤,也并非刻意装酷。

  专家分析: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李真所反映出的主要是人际交往问题。造成他人际交往困扰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他自身性格缺陷:他自卑,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渴望融入集体的生活中,但他采用怪异扮相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这是幼稚的表现;其次,他的言行表现不一致,多次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辩解(如,头发上竖是天生的),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再次,他的自控力不足,如,他既拒绝女生的表白,又和女生们保持模糊暧昧的关系。第二方面是外在因素:升入新的学校,环境的改变,这存在适应的问题,卷入“纵火事件”加剧了他人际交往不良的状况,并给他造成了一定心理障碍,他给自己贴上“纵火犯”的标签。第三方面是他的自卑感:认定别人不愿与成绩不好的自己交往,不愿与是“纵火犯”的自己交往,这种观念支配下的言行最终导致了他自己“预言”的实现。

  这几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就造成了李真在人际上的困扰和孤独感。  

    专家支招:改变特例独行的性格  
    在咨询过程中,我引导李真认识自己性格的不足,让他学会采用稳重、含蓄、成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会陶冶自己的性格,改变一些特立独行的言行。

  其次,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非理性观念。李真非常希望获得亲密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我采用辩论干预的方法,让李真认识到:人们不一定需要被接受和被爱,虽然人们很渴望如此。被接受和被爱都只是外在事件,重要的是我们对此的观念和感受。如果认定我们“必须”被爱才能获得幸福,这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观念。

  同样采用辩论干预让李真认识到:事情有可能不是按我们预想的方式进行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接受这样的事实,而不是因此就把事情看得一团糟,陷入悲伤、郁闷、愤怒等负性情绪而无法自拔。我帮他分析自卑的两个原因:成绩欠佳和纵火事件。对这两个观念进行辩论干预。针对成绩欠佳,我问他“成绩欠佳的人就一无是处吗”,“成绩欠佳的人就一定被人看不起吗”,“成绩欠佳的状况是不可改变的吗”,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结合我自己的自我暴露,谈谈自己在学生时代对成绩欠佳同学的看法,当时这些同学的活跃表现,现在他们的发展情况,说明成绩欠佳并不值得自卑,也不构成人际交往的障碍,而且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善的。针对纵火事件,我支持他:“你不是纵火犯。”谁都有可能犯错误,重要的是我们有改过的能力并且改过了。谁都不是完美的,学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再次,应用互换角色法,设计不同的场景让李真完全站在同学的角度客观地感受并做出反应,修正不良言行。

  最后,针对李真的具体情况提供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待人;学会以较婉转的方式与人交流(表达同一种意思,但语言上的微妙差别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学会处理冷场的状况(包括应对冷场的尴尬,真诚地自我表露,寻找共同的话题等)。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