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走出泥潭,重见阳光(原创助人帖) [打印本页]

作者: lemonk    时间: 12-2-29 01:08
标题: 走出泥潭,重见阳光(原创助人帖)
本帖最后由 lemonk 于 12-2-29 01:11 编辑

走出抑郁谈抑郁


       知道阳光论坛是经朋友介绍的。来到阳光才发现这里确实是坛如其名,非常阳光和积极。既然自己已经走出了抑郁的泥淖,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到还在泥潭里挣扎的朋友们。

一,抑郁的表现
注:这个表现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不是照搬照抄。
食欲低下,性欲无。
吃东西勉强吃下,偶尔还会干呕。
对自己外形突然完全不感兴趣,可以几个礼拜不洗头发不洗澡,都不在乎。
对人际交往恐惧,不愿出门,不愿接电话,不上网,不看报。
早上不想起床,不想睁眼,不想考虑一天要干什么。
完全没有生活目标。
说话组织语言都吃力。
失眠,健忘。脑子好像什么都记不住,人名记不住,电话号码也记不住,刚刚听到的话都回忆的很吃力。
自卑,悲观,空虚,绝望。

二,原因分析
个人感觉,抑郁的起因是完美主义作祟。
完美主义→对自己严格→认真,忍耐→不敢犯错误→犯错后很自责→不愿意也不好意思求助他人→分析不出来问题,解决不了困难→问题还是摆在那里→继续自责→自信减少,自卑
完美主义→。。。→自信减少,自卑

自卑累积到一定程度→抑郁(长期压抑加郁闷)

三,化解
1.
不想干什么的时候就干脆什么也不做了。其实,人几天不吃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喝水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森田的“顺其自然”。

2.
千万不要走极端。不要酗酒抽烟辞职退学离婚自残自杀。这个时候人很冲动,千万别做这些大事。

3.
不用太担心病什么时候好。其实抑郁的人大多数都过度悲观,其实病情也没有那么严重,熬一熬就好了。

4.
既然不是器官性的病变,就相信病是一定可以好的。

5.
保持与家人和密友的联系。

6.
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7.
运动,有氧运动。血液里含氧量高了,病就会慢慢好转。

8.
其实抑郁是大脑对自己的一个特殊防御保护措施。我们只要正确的认识到这个防御机制,不要太过担心它,慢慢的大脑觉得自己休息好了,就会重新开始工作。

9.
抑郁过后,人反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入了一步,抗挫折的能力也提高了,所以这也算是生活的一种历练吧。

10.
不要情绪好了拼命工作想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顺其自然很重要的。既然大脑都用抑郁来提醒我们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过去太过于“虐待”自己的头脑了?张弛有度很重要。


后记
    既然先进的西方医学和古老的东方文化都没有明确抑郁的病因,我们也没有必要太吓唬自己。病真的是可以好的,就算不能痊愈,也可以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得了感冒大家也还是继续生活啊,得了抑郁我们也可以继续生活啊。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休息一段时间,身体一定会找到一个可以和平共处的方法和抑郁相处的。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我看到了曙光,希望你也尽快从黑暗总走出来!

祝大家天天好心情!

    鉴于我才疏学浅,写的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海涵,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要是文中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对您的恢复有所帮助,我就非常开心了。
作者: belle    时间: 12-2-29 04:48
支持。
另外希望严重的病友能及早求医。
作者: 萍萍    时间: 12-2-29 09:29
谢谢你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我也学习到了一些东西。原因的分析很准确,以后要打破这个死循环,才能解脱出来
作者: 坐看云起    时间: 12-2-29 10:08
1# lemonk 写的很好!感谢分享!!
作者: littlefishfish    时间: 12-2-29 11:35

作者: vicor    时间: 12-2-29 12:13
是写的很好
作者: 萍萍    时间: 12-2-29 12:53
很好的经验分享,如果做到了这几点,走出抑郁就不远了
作者: lemonk    时间: 12-2-29 21:21
谢谢大家的跟帖和鼓励。
如果搜集到有用的信息我还会和大家分享的。
祝大家都能早日走出抑郁,感受阳光!
作者: 坐看云起    时间: 12-3-1 06:45
谢谢大家的跟帖和鼓励。
如果搜集到有用的信息我还会和大家分享的。
祝大家都能早日走出抑郁,感受阳光!
lemonk 发表于 12-2-29 21:21
持续关注~~~期待中~~~
作者: 玉儿$321    时间: 12-4-7 17:02
说的不错。打破恶性循环,走出来
作者: 幸福甜蜜蜜    时间: 12-4-8 16:12
坚持运动 积极的面对生活
作者: 明昉東    时间: 12-4-9 16:43
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