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记录我的恐惧之路 以及对森田的体验与领悟 [打印本页]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4-24 20:17
标题: 记录我的恐惧之路 以及对森田的体验与领悟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4-26 18:07 编辑

施教授您好,我是一名恐惧症患者,因为学习森田发现了阳光论坛,慕名前来记录自己的经历,希望能有幸得到您以及银碗、失忆等众多前辈的指点迷津,希望和还在症状中挣扎的网友互相鼓励尽早走出来,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对后来的网友有所参考。
  与恐怖症状的纠缠已经快两年了。症状一开始的爆发是一次偶然09年初,我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当时刚毕业工作,社会经验不足,被人唆使而得罪了老板,随时感到有丢掉饭碗的危险),同时又在忙着买房装修,当时感觉压力极大。不巧的是096月我的手意外骨折需要手术,在手术台上我的惊恐第一次爆发。因为手术中的紧张,我发现心怦怦跳,进而出现了念头‘再跳下去可不得了了’,结果心反而跳得更加厉害感觉无法控制了(现在知道了这是森田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火上浇油的是,我的麻醉师这时听到心脏监控器的报警,过来问了我一句“你怎么心跳这么快?”。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死亡的恐惧,觉得医生都这样说了,我肯定完了,要死在手术台上了。后来医生好像给注射了镇静药物,我慢慢平静下来昏睡了过去。醒来后,我已经躺在了病房里,但是整整一天我仍然非常焦虑,担心惊恐再度爆发。但是,惊恐一直没有来,我也慢慢平静了下来,一周后顺利出院。
  出院后,一切貌似恢复了正常,我又投身于紧张的装修和工作中。但是,手术中那种惊恐带来的濒死感仍偶尔让我后怕不已。3个月后,我发现症状开始慢慢影响我的生活。0911月,我一个人出差去杭州需要坐飞机,登机前一切正常,在机舱门快关的一刹那,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觉得在飞机上要爆发惊恐可怎么办,那时就没法逃出去了,觉得飞机上的人都非常陌生,似乎在冷漠的看着我等着我发作一样。我的心又开始控制不住似的怦怦地跳,无奈之下找到空乘,希望她们给我点镇静药物服用,空乘的领班以为我是胆小害怕做飞机,特意安排我到一个挨着空乘的座位上,慢慢的我又平静下来了,但是还是非常焦虑,希望飞机快点到达目的地。有了这次经历后,我对飞机开始慢慢排斥了,恐惧也慢慢泛化了。10年的春节,我一个人还可以忍受着焦虑与恐惧乘坐3个小时的动车回家过年,但春节之后,对火车也开始排斥了。105月初,下班乘坐地铁时,突然又爆发了惊恐,于是对地铁又开始排斥,其后的两周改坐公交。
    对飞机、火车的排斥我可以逃,但是对地铁的排斥让我当时连正常的上下班都受到了影响。无奈之下,我走进了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心理门诊,填写了焦虑、抑郁自评表,当时显示的分数很高,我开始了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接待我的咨询师态度很和蔼,也能倾听我的感受,但是感觉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她的专长在于家庭、工作、疾病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的疏导,所以对我的治疗以说服、认知疗法为主(尽管如此,我仍然非常感谢她把我以前在工作上遇到的心理疙瘩给解开了)。虽然这样,我还是咬着牙继续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单程30多分钟大概)。这时我特别急切地希望能治好,因为我已经提前订了去马尔代夫的机票,准备7月跟lp一起去那里度假。马尔代夫之行之前已经筹划了好久,我知道自己必须得去。当时跟我的咨询师陈述我的感受时,她问我“你的旅行可以取消么,因为我们觉得你现在的状态不适合长途飞行”,一下子把我的自信又打掉了。整个6月,我都是在极度的焦虑不安中度过的,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自己在飞机上发作并在无助中死去的场景。但是7月还是到了,当时真是带着一种必死的决心上的飞机,登机前几天找咨询师开了阿普唑仑,准备万一发作时用上。没想到,我的马代之行非常顺利,来回坐了20多小时的飞机,7天的行程排得非常满,蓝天碧海,椰影白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几乎使我完全把焦虑抛到了脑后,开的药也根本就没用得上。遗憾的是,当时没接触到森田,在飞机上也完全是靠听歌看书等强制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逃避症状,浪费掉了通过这次长途旅行治疗的机会,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特别遗憾。旅行回来后,旅行得到的体验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帮助,相反我的焦虑水平还有所上升,我继续每周去咨询,但是效果越来越小,我的焦虑和恐惧还是在慢慢发展、泛化。1010月,有次我一个人骑车在外面买东西,惊恐的感觉又来了,那种濒死的无助感再次打击了我,我慌不择路地逃回了家。从此我害怕一个人出门,因为觉得收效甚微也停掉了我在之前那个咨询师的咨询。
  幸运的是,这次发作后,我上网搜治疗资料,第一次接触到了森田理论,不安常在,忍受痛苦,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欲治不治,不治而治这些理论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当时似乎一下子就觉得豁然开朗了。之后,我买了很多森田理论的书籍阅读,虽然乘坐地铁很痛苦,但我还是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学习森田的过程中,感觉头2个月进展很快,但慢慢的就卡在了某个点上,又感觉进展很慢。
  11年初,我接触到了阳光论坛,看到前辈们的帖子,如银碗、失忆、wtoly等一批批成功走出来的前辈,使我对森田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现在体会到了森田的精髓在于接纳、‘体验。论坛上的邓云天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学习森田到现在也有半年了,我自己也不确定现在的状态具体可以归到教授说的哪个阶段,可能在被动顺应自然期吧。思想上知道焦虑来了不能排斥,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是没法做到完全不管、完全接纳这种状态,有时还是不由自主地纠缠于症状,担心症状会失控。对某些场景如火车、乘坐长途汽车等依然存在回避的情绪。希望自己加入阳光论坛这个大家庭,能在教授的论坛中,记录、分享自己的一步步体验,得到教授以及众多网友的指点和批评!
作者: 梦想-天堂    时间: 11-4-24 21:07
哈哈,多看帖子。你的惊恐已经好多人走过来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4-24 21:55
谢谢鼓励 我得好好学习前辈们的帖子。

哈哈,多看帖子。你的惊恐已经好多人走过来了。
梦想-天堂 发表于 11-4-24 21:07

作者: 银碗盛雪    时间: 11-4-24 23:02
一点点迈步向前,路要自己走。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4-24 23:42
多看银碗的帖子,坚持实践,你的悟性很不错!
作者: 慎闻    时间: 11-4-25 08:10
恐怖症也称恐惧症,严重时必须就医治疗。
作者: 失忆    时间: 11-4-25 10:33
多么熟悉的你的描述!每次看类似的贴子我就会唏嘘:和我同样的你们啊,辛苦了!可喜的是你的症状发作时间这么短就能积极找寻到森田的这个论坛,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你就离出来不远了。
你总结一下是不是这样:所有的症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你还没有去做某件事时,就把做的后果想在之前了,而这个后果就是你曾经发作时的记忆,无数次的重复加深夸大了它的本来面目,猫就成了虎。你的担忧恐惧揣测臆断都与未来所要发生的事毫无联系,你想了一千种结果都没有成真过不是吗?你恐惧的实际上是的“念头”,那些个不想去想又偏偏不断涌上来的不能阻挡的恐怖念头,自己为自己竖了个假想敌。有段时间我也很苦恼,我知道明白症状的虚无与假大空,但我无论无何都无法摆脱,时时提防着的神精力人疲惫不堪,而后来我才明白那个道理:接触着反而远离!让它来不提防,看它走过不送客,所有的所谓好的坏的无意义的念头随便来随便去,你该做什么仍继续,渐渐地,在不断实践中你会发现,你居然忘记了症状,呵呵,就象我有时真的连论坛都会忘记呢。
别怕,我们都走过的路,你也能顺利通过!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4-25 11:30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4-26 10:33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4-26 10:34 编辑

谢谢教授和银碗的鼓励!
正如很多走出来的前辈们所说的,别人的体验都是别人的,实践只能靠自己,谁也帮不了我们。前人们的帖子对我来说是一个鼓励,他们趟出来了道路并给出指引,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觉得能有论坛这么一个交流的家园真的很幸运,以前都是自己一个人摸索,像黑暗中前行一样,对森田的很多理论理解也不够到位甚至出现了偏差,慢慢就卡在那里了。阳光论坛真的是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多看银碗的帖子,坚持实践,你的悟性很不错!
shiwanghong 发表于 11-4-24 23:42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4-26 11:07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4-26 18:03 编辑

"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你就离出来不远了",感谢失忆姐的鼓励,我一定不会放弃自己的

你对我的心理状态的总结太到位了!就是这样的预期焦虑和恐惧让我非常痛苦。我无数次设想自己在火车上发作了怎么办,自己在长途车上的高速公路上发作了怎么办,一旦上了车就没法逃离,又去不了医院,出现症状之后没人能救得了我,我只能在周围人对我发作的奇怪惊讶的眼神中,无助地挣扎死去。还没坐上车呢,自己就先把自己给折磨得不行了。就其根源,就是手术台上第一次惊恐爆发时的记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头脑中。有时我也在想,要是当时手没受伤没手术该多好,我没体验过这种惊恐的感觉,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总跟它纠缠了。要是有种办法能把这种记忆从我脑海中抹掉该多好。慢慢我也想通了,作为神经症人格的我,症状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只要有个引信就会把它诱发出来,只不过是早几年晚几年而已,不知道自己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你说的没错,‘它’只是念头而已。我现在也明白到了,时时刻刻的提防症状,对症状越关注越排斥,它反而会来得更猛烈。"让它来不提防,看它走过不送客",多么精彩的话,我会在体验中慢慢领悟它的。

无数次的重复加深夸大了它的本来面目,猫就成了虎。” 呵呵,恐惧就是这样被我们自己给放大的。但是对这只'虎'来临时的场景,那种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与绝望,还是心有余悸... 看来还得在实践中看穿它的真面目。

多么熟悉的你的描述!每次看类似的贴子我就会唏嘘:和我同样的你们啊,辛苦了!可喜的是你的症状发作时间这么短就能积极找寻到森田的这个论坛,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你就离出来不远了。
你总结一下是不是这样:所有的 ...
失忆 发表于 11-4-25 10:33

作者: 失忆    时间: 11-4-26 21:21
"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你就离出来不远了",感谢失忆姐的鼓励,我一定不会放弃自己的

你对我的心理状态的总结太到位了!就是这样的预期焦虑和恐惧让我非常痛苦。我无数次设想自己在火车上发作了怎么办,自己 ...
Taurus09 发表于 11-4-26 11:07


你对症状的心理反应与我曾经的感受真是太象了, 完完全全的理解你!我可是断断续续二十几年的折磨历程直到领悟到森田,所以我说您是幸运的,那么短的时间就能接触到森田和施教授,所以怕啥呀,,我这样都能出来,你更是小菜一碟拉!我现在小脚丫子成天就想着往哪里跑,成了聚会的主角,累并幸福着,您别羡慕啊,因为你也快了.
不让那种恐惧的感觉再来,可能吗?你越不让它来,它越要翻墙而来,那让它来,你又做不到平静对待,总是不自觉地上着惊恐的发条,越来越逼近最终颤抖逃离,对吗?我自己感受来说,前几次非常重要,你要有那种与症状好好面对几次的决心,非过招,而是在面对着它时体会它的虚无,体会它其实是无力的,我知道那种面对相当痛苦,但森田所说的忍受就要积极在此处体现,忍受着痛苦,面对着痛苦,不逃离,你才能体会症状,几次下来,所谓的事实唯真就开始在你心田中生根了,想象可以无限夸大,但心其实是要事实来征服的,不断的面对中,让症状最终就象空气一样永远在你周围却不在在意它的存在,很有成就感,很有幸福感的一段体验,希望给到你帮助.
另一个建议,就是在此贴写下你的每次面对,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丢脸也好,我们都是同类人,没有人会嘲笑你,反而这些心路历程都会帮助你面对你的症状,达到很好的疗效,相信我,我也曾经疑惑,但事实是真的另我感激我的指路人~银碗兄.
加油吧!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4-27 12:24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4-27 18:27 编辑

能接触到森田并来到教授的论坛,我们都是幸运的

"您别羡慕啊,因为你也快了." 说我自己不羡慕您现在的状态是假的,真的非常羡慕您和银碗悟道并走出的经历,你们的帖子我都拜读过,并且还会继续反复拜读。但我坚信自己也一定会走出来的,毕竟有这么多前辈趟出的路了,更何况还有施教授坐镇论坛

您给出的应对焦虑/恐惧情绪的方法非常详尽,真的很感谢失忆姐您花时间写了这么多来细致地指导我!看来我们神经症的人群真的很容易就产生共鸣,因为大家对症状的体验都很深刻。
没错,心里越不让症状来症状反而越来。以前有次发作就是,一个人在离家较远的地方,突然一个念头冒出来,"要在这里发作了怎么办?家人不在身边没人能送我去医院",越这样想心反而怦怦跳起来了,症状和注意力互相促进,慢慢的惊恐就来了。其实现在想想当时来了就来了,也没把我怎么样啊,现在不也好好的么。

"前几次非常重要,你要有那种与症状好好面对几次的决心,非过招,而是在面对着它时体会它的虚无,体会它其实是无力的",我会按照您对体验的描述来指导我的实践。我知道自己一定要突破自己觉得不能突破的那些场景,到时我的每次面对,一定都会写下来请大家点评!

说下我现在不回避的场景吧: 地铁,电梯,电影院,商场,朋友聚会,一个人出门(但不能去离家太远或者陌生的地方),以上都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并且是在森田指导下进行实践得到的体验,尽管还是有焦虑和不舒服的感觉,但我已经可以接受这种焦虑了。
回避的场景: 去完全陌生的地方,坐长途公交,或长途车去郊区/高速,火车,飞机(轻微回避),以上是因为还没机会实践,存在着预期焦虑。靠我自己的实践来打破这种幻吧。



你对症状的心理反应与我曾经的感受真是太象了, 完完全全的理解你!我可是断断续续二十几年的折磨历程直到领悟到森田,所以我说您是幸运的,那么短的时间就能接触到森田和施教授,所以怕啥呀,,我这样都能出 ...
失忆 发表于 11-4-26 21:21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4-27 18:30
今天一个人坐了5站公交,好久没坐公交了,感觉比坐地铁还是踏实些。虽然我对地铁已经完全没有回避了
没有不安,或者它出现了我没注意到,在车上站着欣赏外面的风景,一切都很好。下车走路20分钟顺利到家。

1# Taurus09
作者: 银碗盛雪    时间: 11-4-27 19:59

作者: 蒲公英的种子    时间: 11-4-29 20:55
症状本来就是反反复复的,不能要求一口吃成胖子,马上能把症状消除掉,相信你也看过森田的理论,症状不是病,不能把消除它作为目的,一点点的接受它,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人生的一个小插曲,继续自己正常的生活。加油!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2 21:33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2 21:43 编辑

今天中午,阳光很好,正在家里读新闻呢,突然感觉毫无征兆的一阵恐惧涌上心头。这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临了。焦虑、紧张,心跳慢慢加快,手心发凉,手也有点发抖。刚开始又有点惯性地走上逃避、对抗的道路,担心症状加剧,自我设定的念头又冒出来了:“唉呀,要继续这样可怎么办,心跳得太厉害了,是不是该叫救护车去医院了”,消极的自我对话就是从自己吓自己的这种思路开始的。这时,脑海中闪过了失忆姐对我说的“对它到来不提防,看它走过不送客”,把自己从消极的自我对话中拉回来。嗯,它来了就来了,既来之则安之,观察它吧,'看它的虚弱和无力'。观察了十几秒,它慢慢退去了,继续看我的新闻去。

正如很多人说,惊恐是对于焦虑的焦虑。神经症患者是应对焦虑、恐惧等正常的负面情绪的方法错了。把焦虑还原为它的本来面目,从而我们不再对焦虑本身产生担心,大惊小怪,着急排斥等态度,随它来随它去,焦虑自己也就掀不起大的风浪了。这就是森田所说的打破精神交互作用的过程吧。

道理很好懂,没有症状的时候自己也能'领悟'得很好,可是实践起来就是挑战了,当症状来临时,如何真正做到接纳,如何真正做到为所当为,不去理睬‘它’,继续做该做的事情,只能通过行动来体验。

前段时间,我曾经对黑夜也感觉恐惧,因为曾经在晚上体会过发作的感觉,所以经常会有念头冒出来“要是在晚上发作,夜深人静的时候医院也没人值班,没人能救得我怎么办?”,更古怪的念头还有,今年过年前,我经常有这样的念头冒出来“大年三十晚上,我要是发作了怎么办,别人家都在喜气洋洋的过年,家人也都高高兴兴的,我要是发作了叫救护车多扫兴啊”,结果从年三十下午就开始不断的测试、提防症状,搞得自己过年也没过好,精神非常紧张一直紧绷着等待症状。甚至有时走在大街上,看到救护车呼啸而过,也感到恐惧:“下一个被救护车带走的会不会就是我”。现在想想自己也觉得这些念头的可笑与荒唐,但是它存在的时候却是那么真实让我信以为真....这就是“幻”的能量吧,模糊了我们的眼睛来欺骗我们。

对自己冒出来的各种念头随它来随它去吧,我不去控制这些念头也无法控制这些念头。继续训练自己对于焦虑、恐惧这种感觉的应对方法,继续自己的森田体验之路。


1# Taurus09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2 21:52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2 21:54 编辑

谢谢! “人生的小插曲”,对自己洒脱的态度,讲得多好。症状爆发后,我一直都在想,自己怎么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状态,以前的自己、以前的时光是那么的好,我可以随便坐车去旅游,想去哪玩就去哪玩。坐在车上,随心所欲的欣赏路边的风景,累了就在座位上睡会,多么惬意啊。可是现在,一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出去旅游,就特别羡慕,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自己把自己的手脚给束缚住了

现在慢慢相信自己了,只要坚持实践,早晚一定会治愈的。那么多走出来的前辈更是给我了信心和鼓励。就把患神经症当成自己‘人生的小插曲’吧!何况患病这一年多,自己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也积淀了很多,神经症也促成了自己的成长。

症状本来就是反反复复的,不能要求一口吃成胖子,马上能把症状消除掉,相信你也看过森田的理论,症状不是病,不能把消除它作为目的,一点点的接受它,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人生的一个小插曲,继续自己正常的生活 ...
蒲公英的种子 发表于 11-4-29 20:55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5-2 23:16
本帖最后由 shiwanghong 于 11-5-2 23:55 编辑

看到你走在康庄大道上,真为你高兴呀!上面的记录非常的好,自己反复地去看,将它背下来,在症状来临时用这种新思维去替换旧的思维,反复练习,慢慢就养成症状来临时宠辱不惊,淡定的态度。什么接纳、顺其自然呀,其实不是通过理论思考达到的,也不是什么方法,而是练习后达到的一种境界。许多人希望通过森田疗法、接纳、顺其自然等等消除症状,其实都是一种误解。任何希望消灭症状的方法其结果都是徒劳的。
你上面的方法是正念,是成功的正确道路,希望你继续坚持写下去,你就是新的银碗。
现在,每天我的手机短信,或邮箱、以及在论坛里都有人向我求救,我也在思索,我该如何帮助他们?
我的精力非常有限,我的能力也很有限,看到生活发现会又关闭了,整整十余年,它帮助了多少人,结局却这么悲惨,我只能祈祷阳光工程论坛能越办越好。
我们每个人应该在这里助人自助,努力坚持实践,把自己的进步和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积极帮助别人,同时收获助人的快乐,有能力的适当给阳光论坛捐些款,在阳光的论坛里多播种多收获。
我在生活发现会以及阳光工程里坚持十来年了,在这里我完全是志愿者的身份,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报酬的,咨询师专栏原先有好多位,最后大多都放弃了,我非常理解他们。因为一旦热情耗尽,没有正性反馈,任何行为都很难坚持下去。并不是我多善良,因为我一开始就思索这个问题,如何在这里有所收获。是以银碗为代表的一批来访者给我鼓励,增强我的信心,让我在这里体验森田疗法的魅力和自我成就感的满足,同时,阅读大量的帖子,为我著书讲课提供新鲜的素材和动力。
我没有一一回答每一个提问,只有这样才能保存自己的精力,不至于耗尽自己的热情,其实是希望自己坚持走得更远一些。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3 20:53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3 20:59 编辑

呵呵,非常感谢施教授的肯定与鼓励!我会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进行训练,并坚持在帖子中记录,争取早日达到每次面对症状时淡定和从容自如的境界

非常能理解您的苦衷,也钦佩您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到现在的精神。教授已经是渡人无数,功德无量了。的确,您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和家庭,没办法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事无巨细的回复每一个人。论坛中的网友更多的还应该靠自己的领悟和体验,教授只要在关键的节点上从旁点拨即可 俗话说的好,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神经症的网友们主要还应自助、互助。把自己的体验用帖子的形式记录下来,首先对自己是自助,因为回顾自己的帖子可以更好的看到成长、领悟的轨迹,对于康复当然是有很大帮助的,类似于森田所说的记日记的治疗方式。其次,自己的帖子因为有教授,以及银碗老师和失忆姐等前辈的点拨和指点,对于后来者肯定也会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类似于森田理论中生活发现会的前辈带后辈的形式,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互助。相信靠大家共同的努力与协作,论坛肯定会越办越好,帮助更多的人。


看到你走在康庄大道上,真为你高兴呀!上面的记录非常的好,自己反复地去看,将它背下来,在症状来临时用这种新思维去替换旧的思维,反复练习,慢慢就养成症状来临时宠辱不惊,淡定的态度。什么接纳、顺其自然呀,其 ...
shiwanghong 发表于 11-5-2 23:16

作者: 失忆    时间: 11-5-3 20:59
18# shiwanghong

感谢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我记得第一次老师回复我的贴子时,我激动地向群里每个人欢呼,被人关注,有人理解的欣慰之情!老师知道我的迷惑,伴着我一起走过黑暗,指点方向,给我无形的力量使我成长起来,这都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经历,我常常觉得自己是幸运不过的,忍受到不能忍受之时终于迎来了光明.感谢施老师,也请老师保重自己身体的前提下为我们坚持吧,我想上苍也让您肩负了某种使命来拯救我们这些落难的天使(哈哈),后来者会知恩图报的!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9 22:24
半夜被梦惊醒,梦见自己又躺在手术台上,手脚被带子紧紧的捆住。医生在冷漠的摆弄我骨折的手,我的心怦怦直跳,心脏监控器的报警声又响起来了,害怕却又无法逃离,直到梦醒。
2年了,这段记忆始终如影随形,时不时的跳出来折磨我。一个月后,我还得去手术,把手里的钢板取出,还要再面对一次,这次无法逃避必须要去,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还有其他奇怪的梦,比如经常梦见自己在坐火车,然后拼命的想逃离。真希望这两年的经历都仅仅是一场梦,梦醒了就会恍然大悟。

1# Taurus09
作者: 失忆    时间: 11-5-11 09:17
21# Taurus09

去年八月,一星期内在手术台上接受了两次手术,从喉咙和肩背部穿刺,疼痛难忍,痛苦之极!手术台上我想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能面对也终要面对,不能忍受也终要忍受! 其实我想人生就是每个阶段的臣服,轮到了,逃不过,面对了才会有出路,放下心里防备的屠刀才可立地成佛吧。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12 22:59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12 23:04 编辑

22# 失忆
不能面对也终要面对,不能忍受也终要忍受. 记住这两句话了,谢谢
我已经决定了,这次手术肯定不能再逃避了,不管在手术台上心脏跳得再怎么快,再怎么产生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濒死感,我也只能顺从它老老实实的呆着。面对自己始终想逃避的,也算是突破自己的关卡吧,这个关卡突破不了还是会一直卡在这里的。

佩服失忆姐面对疾病和痛苦的勇气和毅力,也祝您身体健康,开心如意!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15 20:10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15 20:15 编辑

转一个一宁关于谈接纳的帖子:

接纳,就是接受、收纳,不论好的坏的,就像礼物一样,一律收下。
心胸狭隘者不会接纳,他的成见和是非标准很多,在成见和是非标准的衡量下,总是有一部分被排斥。
计划和梦想太多者不会接纳,生活是不断流动、变化无常的,明天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汶川地震、车祸、瘟疫、人际冲突……你怎能预料呢?更多的计划和梦想使你再无常的事实面前无法适应,无法接纳。

担心当然是典型的不接纳。
悔恨过去也是不接纳。
接纳也就是放下,放下你的主观愿望,也就对现实接纳了。
接纳者心胸宽广。

接纳者的心是敞开的,因而是灵活睿智的,他不会闭关自守,而是不断地改革开放,所以人生很成功。
自大、傲慢与接纳者毫不相干。
接纳者是非分别念较少,它意见很少,显得笨拙,其实这是“大智若愚”之相。

接纳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人生作风。
接纳者心理健康、自在安详。

同转移注意力、不关注症状一样,接纳是摆脱症状的无为之法。对症状越控制越严重、越想摆脱越摆脱不了是每一位神经症朋友切身的无奈的体会吧。而转移注意力、和接纳正是摆脱症状的方法——无为之法。

接纳是无为之法的一种。它比转移注意力更适合神经症患者的根性,因为转移注意力需要很大的愿心和努力,否则对严重的症状便无可奈何,因为症状的能量太强大了,注意力转不过去,实践证明的确如此。

同样是无为之法,为何接纳比转移注意力更有效呢?原因主要有二。

1、神经症的各种症状都是个虚假的东西,你的种种症状不过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我们一定是对某个观念信以为真,一旦你亲眼看清这个观念是假的,你便解脱了。之前,你一直在忙于逃避,没有时间接纳,因此根本没机会看清真相。而现在,通过接纳,直接面对症状,你将获得丰富的信息。

2、根据感觉适应规律,对任何逆境和症状,通过转变心态,持续接触,保持放松。慢慢地逆境和症状会在你眼中消失——哪有顺逆境之分,好坏、顺逆只是分别心的影子,有分别心的人才有好坏顺逆之分。

以上是一宁老师关于接纳的阐述。
我感觉,接纳比转移注意力的境界更上一层。
症状出现了,不去管它,让它像空气一样在身边存在我们却一点也不关心它,自然症状就慢慢消逝了。就我个人经历来说,坐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因为害怕提防症状而用听歌看报等方式强行把注意力转移,并不如用一种"随便让它来"的态度接纳更有效。因为转移注意力的目的还是为了躲开症状,而接纳不同,从根本上承认症状的存在和它会随时到来的事实,在承认、接纳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比单纯的转移更有效。

1# Taurus09
作者: 失忆    时间: 11-5-16 19:56
24# Taurus09

太棒了,学习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16 21:54


25#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24 09:46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24 09:48 编辑

住院四天了,明天终于要做手术了。昨天做心电图的时候,一堆人在排队,大夫把仪器的夹子往我腿上手上放时,念头又冒出来了“这么多人面前,会不会心怦怦跳得很快,要是查出问题来怎么办”,无奈的是,心跳还是加快了。随它去吧,检查大夫问了我一句,心跳这么快,是不是紧张?我说我一躺下就紧张,每次检查都这样。大夫也乐了,说没事心电图正常。今天早上大夫查房时讨论我的情况,一个大夫问他情况怎样,另一个大夫说他检查都挺好的,就是心电图窦性心率过速,130多呢。第一个大夫说没事,让他明天做吧。

头脑中上次手术的场景还是不断的重现。"手术台上会不会惊恐发作,心动过速后大夫会不会不知所措无法处理,那种濒死感的体验会不会再次出现,一上手术台就没法逃出来了",这些恐吓自己的念头还是不断地一个接一个在冒出来。我知道自己对这些念头无能为力。不管到时症状如何发作,自己如何难受,我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顺从、臣服、接纳,除此之外别无它图。希望这次的体验能给自己带来领悟的转机。
21# Taurus09
作者: 五戒    时间: 11-5-24 17:51
在医院还有啥怕的,肯定会有新的领悟。祝手术顺利、成功。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24 19:02
感谢五戒的鼓励!:-)
28# 五戒
作者: 失忆    时间: 11-5-25 21:28
27# Taurus09


哥们,你一定行的!
今天做好了吧,上来报到谈感受!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26 10:26
谢谢失忆姐的鼓励!
昨天手术已经做完,一切顺利。手术台上一直念的失忆姐送我的话,轮到了逃不过,面对了才有出路,放下心里防备的屠刀才能立地成佛。一开始都很好,还跟大夫开着玩笑,到后来缝针的时候心律有点过快,麻醉师给推了点镇静剂我就睡了过去。今天一早感觉状态好多了。感悟很多,因为右手还没恢复,等过几天出院后再详细写下来供大家点评:-)
30#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30 17:40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30 17:55 编辑

出院两天了,手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勉强可以打字了。谈谈这次手术的体会吧
如1#帖子的开头所说,我的惊恐的导火索源于手术。距离上次骨折手术植入钢板已经快两年了,其实手术满一年到一年半,骨头长好之后就可以再做手术把钢板取出来了。但是因为上次手术的阴影,迟迟下不了决心。
4月末在论坛开贴之后,把自己心里的感受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得到施教授的宝贵点评,以及众多前辈,尤其是失忆姐的鼓励以及结合自己的体验给予我的细致指导,极大的增强了我走出来的信心和动力。我想我不能再拖了,遂下定了再次面对的决心。
5.13号去医院挂了专家号,专家给办了住院预约,等候床位。5.20号医院通知我可以住院了。我又回到了2年前住过的骨科病房,一切的记忆都那么熟悉而遥远,2年前自己住院的经历,跟病友的聊天,一幕幕场景都那么清晰。因为是周五住的院,周末医生休息,没有检查和治疗,我无所事事的呆了两天,期间还成功躲过护士的监控,逃班回家呆了两个下午。周一开始了术前常规检查,如抽血、胸透、心电图等。上个帖子中已经提过,我坐心电图的时候,紧张的感觉又来了,虽然当时没有排斥,但是还是心怦怦直跳,以至于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律过速。周二早上大夫查房时,简单讨论了下我的情况,检查的大夫说,“他其他身体条件都很好,就是窦速,心律有点快”,但是主治的大夫拍板说:“没问题,周三给他做手术吧”。
周三(5.25)的手术,我排在了下午,一上午都在焦急不安中度过,“手术中要是发作了怎么办,心跳太快了,医生会不会不给做手术了”,这样的念头不断的涌出来。11点的时候,门口有接我护士推着手术车在喊我,“轮到你了,可以去手术了”。我躺在手术车上,护士把我推到了另一层的手术室,紧张不安一直伴随着我,但是不强烈,因为之前已经无数次设想了这个场景了,反而面对的时候没那么紧张了。麻醉也很顺利,麻醉师找到我的神经回路之后,从脖子上的神经把麻醉剂打了进去,然后就留我一个人在麻醉室的病床上等麻醉效果。整个右臂慢慢感觉发麻了,这时,焦虑感慢慢强烈了,“我的右臂动不了了,6、7个小时都没有知觉,我要是想动也动不了,怎么办?”,“在这里,要是惊恐来了怎么办,心跳得厉害大夫会不会不给做手术了?”,如果、要是、万一,这些熟悉的恐惧的念头又冒出来了。心跳又开始加快了,精神交互作用似乎又现出了端倪,症状会再次爆发么? 这时,尽管紧张、恐惧的滋味让我很难受,但我还是告诉自己,不管多么难受,不逃避、接受现实、顺应自然才是出路。神奇的是,慢慢的,恐惧的感觉过去了,像坐过山车一样,或者像银碗说过的“山高有峰”那样,我又恢复了平静的感觉。这种体验确实很微妙:恐惧达到顶峰然后慢慢消逝之后,我发现,我对恐惧没那么排斥了,因为我知道它来了也会去的,没那么可怕。
这时,麻醉师过来了,告诉我前一个病人的手术已经做完了,我可以进手术室手术了。推进手术室后,我的腿和左臂都被绑上了绷带,怕我在手术过程中乱动。血压、心跳的监护设施也都布置了好。我能听到监护器中自己心跳怦怦的声音。顺其自然吧,我只能这样告诉自己。因为我很配合医生,医生还在夸我,“小伙子,你比前一个病人强多了,前一个病人也是男的,但是手术过程中一直哼哼唧唧的害怕,不愿意配合,一点男人的坚强都没有!”另一个医生附和说,“就是就是,有些男的还没有女的坚强呢。”听到这些,我也只能苦笑,因为我也只是外表镇定,内心还在跟恐惧纠缠呢,比前一位老兄也好不了多少。手术开始了,我的右脸被一块幕布遮档着,以免我看到手术中的右手。我能感觉到医生在找开刀的位置,赶紧问,“大夫,是在原来的疤上开刀么”,大夫也肯定的说“放心,是原疤”,我松了一口气“那就好,要不就变成两道杠了”,旁边有个年轻大夫说,“现在都流行五道杠了,两道杠算啥啊”。跟医生开着玩笑,慢慢自己也放松下来了。我能感觉到手术刀切开伤口,手术开始了。麻醉师一直在监控着我的心跳、血压,心跳一直在110、120之间吧,麻醉师觉得还是有点快,没办法,顺应它吧。慢慢的一阵疼痛,我能感觉到手里面的钢板脱离了骨头,这时麻醉师说,已经取出来了。医生开始缝针了,这时我有点着急,想“什么时候能结束”,慢慢得心跳又加快了(后来听说到了130~140),麻醉师觉得不满意有点快了,担心我心脏的压力太大,给注射了镇静剂,慢慢的我迷迷糊糊就睡着了。麻醉师过来大声问我,“感觉还好吧?你心跳太快,给你打了药”,我点点头,说没问题。麻醉师又说“你最好以后去心脏科查查,心跳快到平时的两倍了,太快了!”这不是吓我呢么。不过转念一想,麻醉师并不知道我只是心理问题,紧张、恐惧引起的心律快,他也是好心,呵呵。终于,医生缝完了针,我被推出了手术室,回到病房了。整个一下午,因为右臂没法动,我都只能躺在床上,因为打了镇静剂的缘故,感觉特别困,就一直睡着,出了好多好多汗,查床的医生过来问了几次,还担心我晕过去了。到了傍晚,麻药劲过去之后,我终于能下地了,吃了点晚饭就又躺下了。这时念头又冒出来了,“我的心脏不会真像麻醉师说的那样有问题吧?”,“会不会跳着跳着又开始快了,还得打镇静剂?”,因为不安,心也怦怦跳。一晚上都在这样的不安中渡过的,也没有睡好。
第二天早上6点多就醒了,感觉比前一天好多了,那些念头随着时间也慢慢远去了。我下楼遛了一圈,跟同病房、其他病房的病友聊聊天,感觉好多了。第三天,第四天,每天两瓶消炎药输液,状态也越来越好。术后第五天早上,大夫给我开了些口服药,我出院了。这次体验和实践成功了

总结一下吧:手术的感觉还是比较难受,不论是疼痛,还是心理上的紧张,滋味都不好受,但是我认识到了,面对痛苦,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随着时间的流逝,痛苦也会慢慢减退,但是对抗只会让事情更糟。小小的遗憾:手术过程中,因为紧张,绷紧的神经一直没有松弛下来,最后快结束的时候因为心跳快还是给打了镇静剂。阴影?麻醉师手术时的劝告“你心跳太快,还是应该去心脏科查一查”,尽管理智告诉我,自己只是紧张引起的心跳加快,但是不知道他这句话会不会又成为新的心理压力。。。

Anyway,在施教授的专栏开贴一个月,再次面对手术,我成功突破了两年来一直困扰自己的一个关卡,谢谢教授和众多前辈的帮助,没有你们的帮助我是无法这么快就下定决心去面对的。也祝贺自己,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安,恐惧,但是我还是成功去实践了,一个重要的关卡被我突破了。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坚信,自己一定会带着森田,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30#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30 18:16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30 18:21 编辑

今天中午,我发现买了三年的依波表不走了,应该是电池坏了。西单商场有专门修依波表的维修处。今年1月份在那修过一次表链,但是那次是老婆陪着去的。之后就一直没有一个人去过西单了。这次我没法逃,得一个人去了(老婆得在家看孩子)。
下楼走了十几分钟,上了地铁。自从住院后,一周多没坐地铁了,念头还是冒出来“地铁里要发作了怎么办”,也许还是对前几天手术中心跳快还是心有余悸吧。但是现在,念头已经阻止不了我的行动了,地铁来了之后,我还是义无反顾的上了车。10分钟后,到了目的地。快出站台的时候,我发现“它”又来了,“一个人在这里要是发作了怎么办?也没法逃”,心跳加快,紧张、恐惧、担心又来了。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以前自己也很多次都体验过这种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它一会就会走的”,接纳接纳再接纳,空谈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行(尽管那种体验的感觉确实非常痛苦)。
出了地铁,走在繁华拥挤,熙熙攘攘的西单大街上,尽管不安一直伴随着,但我还是觉得有些温馨和舒畅,自从去年9月份一个人来过这之后,我再也没有一个人来了。为所当为,目的准则,我这样告诉自己“我来这是修表的,再怎么恐惧、不安,我修好表就算成功。至于情绪,就随它去吧。”走了20多分钟+打听,我在西单商场的二层找到了修表处,等了十几分钟,很快师傅就把我的电池换好了。这中间一直伴随着不安:“发作了怎么办,没人来救”“会不会一直这样紧张、难受”。修完表走出商场后,平静下来了,我忽然有一种领悟,“其实恐惧尽管难受,不也没能把我怎么样么,做好该做的事情才是关键。”又步行20分钟到地铁站,乘坐地铁回家。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超市,还进去买了点东西。之后顺利到家。
又迈出了新的一小步。失忆姐给我的建议:“我自己感受来说,前几次非常重要,你要有那种与症状好好面对几次的决心,非过招,而是在面对着它时体会它的虚无,体会它其实是无力的,我知道那种面对相当痛苦,但森田所说的忍受就要积极在此处体现,忍受着痛苦,面对着痛苦,不逃离,你才能体会症状,几次下来,所谓的事实唯真就开始在你心田中生根了。”我确实对这个建议有了深切的感受:今天在面对症状时,忍受着痛苦不逃离,做该做的事情,对症状的本来面目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嗯,森田是一种体验疗法,念头的来去无所谓,行为、目的才是关键!
32# Taurus09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5-30 20:06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5-30 20:21 编辑

转一个豆瓣网友对《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这本书的读后感:
原帖请访问:http://book.douban.com/review/2517140/

夜里熬夜看完了卡伦·霍妮的《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终于懂得什么才是积极的人生。


  弗洛伊德分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卡伦·霍妮也有自己的分法:理想的自我(完美却不可能达到的自我)、实际的自我(被贬低的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自我)、真实的自我(经过努力后可能达到的自我)。我过去渴望像佛祖一样理解一切人、爱一切人,这种无视人类自身局限性、对理想的自我的妄念,反而阻碍了真实的自我的成长,并且,因为理想的自我是不可能达到的,我处处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反而带来深重的自我贬低自我谴责与自我憎恨,简单来说就是creep情结,全面否定自己。因此,别人对我的欣赏、认可等只能让我不安。“他是他的被抑制的自我。这种自我贬低是由强有力的禁忌来维持的,这种禁忌不准许他逾越他为自己规定的狭窄的范围。”别人夸我一句,我就暗自骂自己十句,以求平衡;别人骂我一句,各么我就更加名正言顺地贬低自己了。同时,还自以为是对自己高要求,取得道德上的优越感(“殉难者的荣耀”,虽然我其他地方比不过别人,但至少在自卑这一块。。。),旁人也容易把这种自我否定误解为谦逊。但实际上,这是带有强迫性质的神经症的根源,它并不具有任何建设性,这种剧烈而持久的内耗,耗去了人太多的精力,以至于丧失了发展自我的动力,而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意识到它的破坏性有多大。我甚至没有真正同情过自己(真实的自己),有的不过是在痛苦中“自怜的扭动”。


  当神经症的自尊(即一方面无限美化理想的自我,并把自己的弱点美化为美德,一方面因达不到这种标准而憎恨实际的自我,这种憎恨有时以外表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患者变得愤世嫉俗,藐视一切价值观)和真实的自我产生冲突时,人们会依据自己的性格和早年经历,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而不论选择哪种(其实不应该说种类,因为精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它通常采取几种方法加以混合,所以准确来说应该称为倾向,即哪种解决办法占主导地位。),其出发点都是在于自我保护,使处于夹缝中的真实的自我不至于崩溃,但这种保护往往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就像玛丽·雪莱笔下的弗兰肯斯坦一样。这三种倾向分别是:傲慢-报复型、自我谦避型和超脱型,各自对应三种解决方法,即反抗、顺从和逃避。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以超脱型为主导人格兼有自我谦避倾向的那种。超脱型看起来蛮好的哦,很有智慧与世无争的样子,但这并不是那种真正健康的通透的超脱,而只是为了保全真实的自我,以退出内心战场同时退出积极的生活为代价,结果在外表上给人以内心平静的假象。因此这种与世无争是个收缩的、限制的过程,是使生活和成长停顿的过程。


  超脱型神经症人格的两大特征,其一是“他成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的旁观者”(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迷恋用第三人称来叙述自己的生活,到后来甚至在想到自己的时候,率先冒出来的词竟是“她”!而我还暗自为能冷静地观察剖析自己而得意,其实这正是和真实的自我渐渐疏远的表现。我观察生活,但并不愿积极地参与生活。)第二个特征则是“缺乏取得成就的任何认真的努力,而且对作出努力抱有反感”(对我来说,自发地努力去做一件事情,是高看自己的表现,也是自私的;只有在被他人“胁迫”的状态下,我才能为自己的努力找到理由,但同时我又反感一切强制性的东西,于是常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陷入僵局,而我仅以为这是没有灵感的缘故。)


  经过近一步分析,我们找到了与世无争的本质:对愿望的限制。这正是我长久以来着力于发展并反复用来说服自己的理论啊——对别人抱有期待是自私的,不应该强加给别人任何东西,因此这是一个强迫性的交易:我“必须”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所以别人也“必须”不对我抱有任何期待。“表面上并不苛求的超然的人也会坚持一个要求,即:不要别人打扰。他感到他无所求于人,因此他有权利不让别人来管他,无论他有什么危险。‘不要别人打扰’通常的含义是不要别人批评、不要别人对自己抱有期望、不想努力——即使努力是为了他自己的好处。他可能走向另一极端,就此对生活变得过分谨慎……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他的要求。相反,他不想再一次认识到他的要求不起作用。”


  分析了那么多(我纯粹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看官可以无视上面冗长的胡话),那么卡伦·霍妮的理论到底真正打动我的是哪里呢?毕竟我过去精神分析类的东西也稍稍看过一点,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比照着描述把自己往里面套,套完之后就不了了之,觉得自己更了解自己了(谬矣谬矣),但并不打算做任何改变(这恰恰说明我还没有找到真实的自我)。如果单单只是分析准确的话,有些星座分析看看也很准的,又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任何人都能从一个笼统的描述里找到和自己相对应的那部分。卡伦·霍妮理论的核心,在于她认为人是有渴望成长的愿望的,就像一颗种子,天生就想要发芽一样。如果说过去的精神分析师像神一样,试图把一些能够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够较正常地生活下去的方法灌输给患者(这往往在表面上看起来患者是“正常”了许多,但实际上内心冲突并没有得到根除,只是在更深更隐秘的地方躲藏起来,结果创伤一辈子都在默默蚕食患者的内心);而卡伦·霍妮一派的精神分析师则相信患者本身有成长的要求,他们做的只是把真实的自我引导出来。事实上就像正常人要变疯绝非易事,精神病人要康复也是困难重重的,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往往拒绝“正常”,他们现在的状态是多年以来自身反复磨合出的一套应对冲突的办法,虽然痛苦但他至少掌握得很好,变成一种熟能生巧的习惯,他们害怕精神分析师将把他们改造成面目模糊的所谓“正常人”,正是这种恐惧抵御了他们做出努力的决心。并且,患者往往渴望“顿悟”似的,一次性根除所有问题,豁然开朗的解决方法,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养成他的性格、他的内心运作机制用了那么多年,要改变它自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真正的改变是潜移默化不可察觉的。卡伦·霍妮并不打算告诉患者怎样才是正确的、怎样才是正常的,她只是引导出患者真实的自己,让它自己做出决定,要生长成怎样的植物,开出怎样的花朵。正像她自己说的“弗洛伊德没有看到人类身上的建设性力量,还否认人类有真诚的品质……弗洛伊德哲学从深层意义看是悲观的。我们的哲学虽然承认神经症中的悲剧因素,却仍属乐观的。”


  一个喜欢的小段子,从《女孩闲念》上看来的(一本模仿《懒人闲思》的维多利亚无名女性写的小书):她家的兔子死了,她给兔子做了个坟,上面种了一棵卷心菜,为了提醒它,它错过了多么美好的东西。那些在神经症中痛苦挣扎却不自知的人,那些精神崩溃发疯死去的人,那些在绝望中自杀的人,也应该有人去提醒他们,他们错过了多么美好的东西。


  最后引一段胡适的话,前两天和人聊天时候突然想起来的,后来细细咀嚼,越来越喜欢,而且和卡伦·霍妮的理论暗合。“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已经发生的事不要过于纠结,不然也是一种内耗,也不要后悔,重要的是你今后想成长为怎样的人。后一句“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我以前一直肤浅地以为这是破罐子破摔后的功利主义,现在方然省悟,这句话讲的是,你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人就是这样慢慢成长的。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作者引用胡适的这段话越咀嚼越有味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宿命的说法以前我并不尽信,但是现在觉得,因果论也很有积极意义:它会让我们更好的接纳现在的自己,同时做好当下的事情,建设好未来的自己。与森田的“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异曲同工啊
1# Taurus09
作者: 失忆    时间: 11-5-31 19:19
33# Taurus09


你的成长真是加速度的啊!
你与我对症状的体验如此的心心相印, 非常感同身受,恭喜你顺利结束手术,我知道你行的,因为当你无处可逃时只能乖乖就范,还不如省去逃来逃去的时间 ,直达目的地,你会发现不过如此罢了。

帮自己累积正面情绪,肯定自己,不自责,不追求完美,渐渐地形成良性循环, 心态也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改变,一切都要在行动中去体会才好。真正帮了你的还是你自己,你的成长对我们也是极大的鼓励,谢谢你!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1 21:59
对惊恐的体验,我们真是感同身受
谢谢失忆姐对我细致周到的指导。基本每当自己有了突破,你都会第一时间鼓励我,最感激的就是你能用自身的经历把那种感觉和应对过程精准的描述出来,每当读到你的点评,我都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走出来的自信,感激+感恩
只可惜我的文采不好,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但没法像您那样用优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只能像流水帐似的记录自己的感受啦 不过我还是会继续用堆砌帐本的方式记下去的

35#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7 17:20
不知道今天的经历算不算是反复......

上午跟家人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了点事,之后一个人去地铁站准备乘车上班。

上地铁时已经有点过了早高峰了,人不是很多。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似乎焦虑水平有点高。果然,坐了两站之后,我发现‘它’又来了。已经很久没在地铁上遇到它来的场景了(接近半年的时间吧)。紧张,心慌,念头不断冒出来“现在要发作了怎么办,家人不在身边没有谁能来救我”。“我应该快点下车,然后尽快往回坐返回的车,家里才是安全的”。 尽管已经熟悉了这种感觉,知道不应该去管它,做当前该做的事情,但是感觉还是很难受,心跳加速,心烦、慌乱、恐惧的感觉都不断往上涌。这时,我拿出手机,反复的去看里面存的自己的帖子中施教授和失忆给我的点评,接纳、接纳还是接纳。接纳和顺其自然只能是通过行动训练出来的。确实,像坐过山车那种感觉,难受的滋味一会儿的功夫就过去了。但是,症状还是波浪形的,不一会,念头和症状就又来了。我只能这样往复的循环不断的忍受痛苦,症状来的时候观察它,试着接纳它,症状走的时候看它走。中间的过程很痛苦(甚至有种濒死感的痛苦),但是我知道,自己能做的只能是“忍受着痛苦不逃离”,训练自己体验、面对这种痛苦。

40分钟后,到了单位,症状不明显了,自己又一次的面对成功过关。


正如失忆姐说的那样,“体验反复,超越情绪”,尽管症状来了还是很难受,但是希望自己在反反复复中能有新的领悟。
35#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7 20:50
今天把wtoly的帖子又温习了一遍: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39604-1-1.html
发现她的症状跟我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害怕、排斥心动过速,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一直提防心跳加快的症状。
wtoly很快就走出来了,她对森田的体悟真的很到位,真羡慕她呀

可惜自己到现在还是没有那种突然之间一下子顿悟的感觉,按照失忆姐的指导,对症状应该让它来不提防,但是现在自己还是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时不时的还是有种潜意识在偷偷的叮嘱自己,“它可别再来啊,要来了可怎么办”,根源还是自己害怕症状来临后无法处理、面对它。

wtoly说过的,她面对症状的经历,当症状过去时会有一丝丝平静的感觉,失忆姐也说过,直面症状甚至会有温馨的体验,这些平静、温馨在我面对症状时还都没有体会到,看来我还应该继续去领悟。

实践到现在,已经有点困惑、迷茫了,看银碗老师、失忆姐、wtoly等前辈走出来的速度这么飞速,对症状的本质很快就看清了,而自己实践时间也不短了,虽然现在自己一个人上班、买东西、去银行都没问题,但是还有没有那种参透症状、恍然大悟的感觉。看来自己的悟性还有待提高是不是意味着我要走渐悟的道路呢。

37# Taurus09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7 20:52
不管怎样,今天的经历过去就过去了,虽然难受和痛苦,但是我只把体验留下,不再纠缠其它。
37# Taurus09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8 22:11
今天在乘坐地铁的感觉好多了。虽然按照森田理论,无所谓“好”和“坏”的概念,但是我还是觉得昨天忍受着痛苦不逃避的行动,给自己带来了自信。
晚上,跟一个朋友约好出去吃饭。我一个人提前到了约定的地点等他,在繁华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还是隐隐有一丝丝不安。“会不会,如果,万一”,潜意识里的惯性思维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不去管它了,把它晾一边吧。正好旁边有苹果的体验店,先进去免费体验一把再说 玩了会iPad, iPhone,咦,症状哪里去了?哈哈,因为我把它晾在一边了,它自己觉得无趣就先跑了吧。
过了一会,朋友来了,我们一起做电梯到商场的6层吃饭,因为是饭点,排了好长时间的号才轮到我们,吃饭聊天的过程中,负性思维又跑来了。我告诉自己说,“它是假的,事实为真”,果然,不去理它,它自己很快就消逝了,抓也抓不到。

一点一滴,坚持实践;勘破迷雾,事实为真!


37# Taurus09
作者: 失忆    时间: 11-6-10 20:51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16638-1-1.html

银碗的贴子
作者: 失忆    时间: 11-6-10 21:09
在银碗的贴子里我也常能找到自己,咱们来汲取他的经验体验症状。
我曾经去过上海的一些精神卫生中心,排老久的队为了挂一个专家门诊,费用老贵,说话间就开出同样的药来,效果全无,在这些专家的“治疗”中,我甚至感到更绝望无助,所以再没去了,今天的你我真的很幸运能在施教授的义务论坛中渐渐找回失去的自我,所以有一段时间我特爱听“感恩的心”,我想,能被打动的心,就是不再强硬地与症状对峙的开始吧。症状的反复很正常,对于它的排斥才是它攻击的原因,所以学会臣服很有必要,我特爱“山高必有峰”这几个字,可不是嘛,每次的每次不都平安结束了嘛,过程而已,投入的生活就会忘我{包括症状}。
今天下好大的雨,窝在家里听外面狂风大作的声音,感觉很幸福,做个好梦!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11 21:56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6-11 21:58 编辑

您跟我太像了,我也数次想去大医院的精神科挂号,想听听专家的意见和诊断。后来看到很多网友说,精神科的大夫基本就是简单询问下病情然后开药,并不会从心理角度来分析诊断。开药、吃药并不是我的目的,所以最后我就没去了。

今天下午北京也下暴雨了。以前正常的时候,在家里看到下暴雨,会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在家里多好,不用担心被雨淋”。现在,看到倾盆的雨珠,丝丝不安又浮上心头“暴雨来了,要是发作了可是不好打车去医院啊,怎么办” 妄念还是习惯性的冒出来,呵呵。虽然知道它是妄念,小小紧张了一下,但是并没有跟着它走,最后它自己也就遛走了。什么时候我能对妄念真正做到从容不迫,什么时候我就真正走出来了吧。

嗯,山高必有峰,记下了,症状再猛烈也总会到达顶部然后慢慢消逝。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让我们少一份对命运的抱怨,多一份对他人的宽容

谢谢失忆姐的推荐,我会再好好读银碗的帖子,从中汲取营养。

也感恩各位前辈能把自己的成长路记录下来,指引了我们后来者的道路


42#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12 18:40
今天在施教授的论坛中翻以前的帖子,无意中发现了种番茄网友的记录: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63536-1-1.html

施教授,银碗,失忆,wtoly,爱心,sunny7都在里面回帖了,看看真是好热闹啊
不知道番茄现在状态怎样了,没准她现在已经真正接纳自己、走出来了
看着她的记录和成长,有种照镜子的感觉,入木三分地照出了我自己。我同她虽然症状轻重、表现不完全一样,其他的包括心态、疑病、预期焦虑、对症状的抗拒、走出过程的彷徨等真是太像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谢谢各位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么详细的写下来给后来者做为参照。

引用番茄帖子中向往给出的一段话吧:
关于与症状为伍,我最大的体会是别考虑症状会通过森田疗法消失,而是彻底死了心,给自己真正地不是假装地宣判无期徒刑,我就是听了医生对我说或许我一辈子都会抽搐着睡觉,无药可救,无心理办法可解时,考虑了很久,想着既然不打算死,那就这么将就着睡睡抽抽,抽抽睡睡吧,谁让我是这种体质,这命呢!这样绝望了,倒也没盼头,不多想了,病却竟然渐渐好了,当然足够的时间是任何康复所必须的。记住,这种放弃不是假装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我觉得你自我意识太强,也就是我执太强,所以靠森田疗法未必能走出,你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不管我如何努力,我就是还会有各种病态的症状,我只好随它发作,发作时把难受忍一忍,或者找些时候自己的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其他的交给老天去处理,听天由命了!”

42# 失忆
作者: 失忆    时间: 11-6-13 19:05
转一段文字给大家


接纳的丰富内涵
    一宁

接纳,就是接受、收纳,不论好的坏的,就像礼物一样,一律收下。

心胸狭隘者不会接纳,他的成见和是非标准很多,在成见和是非标准的衡量下,总是有一部分被排斥。
计划和梦想太多者不会接纳,生活是不断流动、变化无常的,明天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汶川地震、车祸、瘟疫、人际冲突……你怎能预料呢?更多的计划和梦想使你再无常的事实面前无法适应,无法接纳。
担心当然是典型的不接纳。
悔恨过去也是不接纳。
接纳也就是放下,放下你的主观愿望,也就对现实接纳了。
接纳者心胸宽广。
接纳者的心是敞开的,因而是灵活睿智的,他不会闭关自守,而是不断地改革开放,所以人生很成功。
自大、傲慢与接纳者毫不相干。
接纳者是非分别念较少,它意见很少,显得笨拙,其实这是“大智若愚”之相。
接纳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人生作风。
接纳者心理健康、自在安详。

同转移注意力、不关注症状一样,接纳是摆脱症状的无为之法。对症状越控制越严重、越想摆脱越摆脱不了是每一位神经症朋友切身的无奈的体会吧。而转移注意力、和接纳正是摆脱症状的方法——无为之法。
接纳是无为之法的一种。它比转移注意力更适合神经症患者的根性,因为转移注意力需要很大的愿心和努力,否则对严重的症状便无可奈何,因为症状的能量太强大了,注意力转不过去,实践证明的确如此。

接纳怎么是无为之法呢?
面对同样的表情呆滞、眼光不自然、可能被敲诈、反复检查、被人冷淡等所谓的症状或逆境,接纳者并没有是非分别之念,眼中根本没有逆境和症状这个概念,相对于我们对症状和逆境的排斥,是无为的。
我们没有接纳的作风,所以得像接纳者学习:
首先要直接去面对你的症状或逆境,这是接纳的基础。
然后把症状看的很平常,随时意识到它与其它现象没有什么区别,谁不紧张呢?谁没有表情呆滞的时候呢?谁没有表情呆滞的时候呢?谁没有丢三落四过呢?……(咨询时面对每个人的具体症状和情景再详细分析)
同时带着症状去学习、工作和社交!与症状同在。
如你实在害怕,我们可以一点点地接纳,直至完全接纳,也就是所谓的脱敏疗法。

同样是无为之法,为何接纳比转移注意力更有效呢?原因主要有二。
1、神经症的各种症状都是个虚假的东西,你的种种症状不过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我们一定是对某个观念信以为真,一旦你亲眼看清这个观念是假的,你便解脱了。
之前,你一直在忙于逃避,没有时间接纳,因此根本没机会看清真相。而现在,通过接纳,直接面对症状,你将获得丰富的信息。
2、根据感觉适应规律,对任何逆境和症状,通过转变心态,持续接触,保持放松。慢慢地逆境和症状会在你眼中消失——哪有顺逆境之分,好坏、顺逆只是分别心的影子,有分别心的人才有好坏顺逆之分。对此详见本栏目下的《感觉适应》、《无是非分别之心》。

接纳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 非接纳 的:到处充满了是非评判和要求,慢慢地,我们的自我形成了,他人对你的挑衅和炫耀更是对你自我的一起强化。一个自我很大的人,对接纳会感到非常陌生、非常不适应、所以接纳总是做不到呢。
作者: 失忆    时间: 11-6-13 19:06
惊恐障碍的治疗
黑溪

在目前我们论坛上关于如何进行心理治疗的帖子也不少,但更多的是以“相互支持和关爱”为主题,即使能说出个“所以然”也是凤毛麟角或者是断章取义,更多的是说教的形式存在,把一个直接性的“结论”告诉朋友如何如何的做这,而不应该做那。这也是由于受到了论坛的限制,一些方法是要求患者和咨询师直接进行合作,局限于论坛的形式也就变成了咨询师一方的说教,由于缺乏了协作性和参与性,所以很多的朋友会感到“说的容易,做的难”,最主要的原因通过论坛形式进行咨询忽视了“病人”缺少了支持性的动力。
从今天起,我就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以认知治疗为基础简单的向大家介绍关于“惊恐障碍”的治疗的一些心得,愿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希望朋友们对其他认为不对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进行共同的探讨。

“惊恐障碍”属于焦虑症的治疗范畴,主要包括“恐怖症”和“广场恐怖症”两种,在实际临床中,尤以广场恐怖症最为常见。

惊恐障碍主要以患者“期待性的焦虑”为表现形式,因为经过一次或多次的惊恐发作后,患者经历极度令人恐怖的过程,出于对再次发作和不知道什么时候即将发作的担心,而处于一种等待而又害怕再次发作的焦虑情绪中。

惊恐障碍的发作是剧烈的,通常维持在20——30分钟左右,它的发作给患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死亡的临近,明显的体征现象和心理感受,进而导致患者怀疑并坚信自己有了某种疾病或者潜在的疾病,比如:心脏病、中风等,于是过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复的出入医院的各个门诊之间,即使得到的诊断为阴性,但在患者看来“宁愿相信”是医生的疏漏没有检查出来。

惊恐障碍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和治疗,会严重的损害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我国现代治疗目前首先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心理治疗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予以了肯定和接受。
下面我们首先认识什么是惊恐障碍,只要全面的认识了,我们才会消除对它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一、体征:

惊恐障碍的体征出现主要以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出现的,主要表现有:
心跳加速、加剧;
胸部发紧,有压迫感和疼痛感,并由此而感到了气短、气急促和呼吸困难;
身体发抖振颤、出汗,感到了虚弱,眩晕而站立不住;
手脚和脸感到刺疼;
肠胃反应。

二、心理症状
每一次的惊恐发作都会给患者留下更为强烈的焦虑和担忧,因为在发作的时候,患者恐惧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实和强烈,正是这种来自身体、心理上的感受以及自我心理暗示的共同作用,使得“焦虑”由一个正常化的情绪和反应演变成一个影响或阻碍人们正常生活和活动“障碍功能”。

在发作的过程心理表现只要有:
我的心脏病要爆发了,我的心脏病又要复发了;
我要失去自己控制了,我会大声的尖叫或者成为傻子;
我会变成精神分裂;
我快要晕倒了;
我将要死亡了。

既然说惊恐障碍属于焦虑的范畴,那么我们就不妨先对焦虑谈谈我个人的观点,看一看焦虑在我们的生活和生理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焦虑是人的一个本能的应激反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对人是有益的,只有在长期的处于应激的状态下,并且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反应和曲解时,我们才可以说这种情况下的焦虑使得人们受到了伤害,对人有害处。

一、为什么说焦虑对人还是有益处的呢?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过担心、紧张或害怕的存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焦虑的存在可以使人获得一种有利的机制和力量,可以避免人们危险或提高人的成功的几率。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进行一下说明:

1、我们都经历过考试,我们在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处于一个焦虑水平比较高的时期,出于害怕控制不及格或成绩不理想的担忧,我们在这种的焦虑应激下会,焦虑的使我们获得了身体和心理上的高度协调,大家会发现此刻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会达到一个前所没有的境界,为什么呢,焦虑给我们帮了忙,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提高效率的机理。
2、我们大多数人都参加过运动会中的赛跑。在起跑前,我们会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从肌肉的紧张到心脏的加速跳动,从呼吸的急促到血管的爆涨,紧张使得我们有了一个最佳发挥水平的状态和基础。
3、我们走在大街上,身边突然行驶过一辆汽车,这时我们会本能的跳到安全的地方,这时我们会感到心跳剧烈,甚至头发都要竖起来,焦虑使我们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所以焦虑在大多的情况是对人有益的,是人的一个本能的反应。今天我谈这个的目的是说:我们所有的焦虑患者朋友不要认为只要我们才焦虑,而且焦虑是个不正常的事情,并且由此而苦恼和伤心或自卑。

焦虑是每个人的都有的,都会出现的的一种正常情绪和反应。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既然你谈到焦虑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感到了不正常和惧怕呢?并且呈现了一种病态呢?问的好,下面我就开始说一说,焦虑怎样的就形成了病态:

二、病态焦虑的形成

在这里我们就要开始做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希望朋友们结合你的观点以及我在我的文章中提到的观点,畅所欲言。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提到了焦虑在短的时间内,使人获得一个有利的状态和水平,来面对困难和应激事件,在问题得到解决后,所有的应激症状也就会“销声匿迹”,人们同时还会感到一种松弛和释放的感觉,但如果当危险消失以后,而我们
在生理和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应激反应,也就是焦虑状态并没有消除,并且长期的存在,当这种应激反应长期的存在就会给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了改变,这时我们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都会发生改变,成为一种病态出现,这时我们就感觉到了它的危害。

焦虑障碍的形成,现在有很多的观点,现在我们就几个主要的观点谈谈焦虑障碍的成因。

1、生物学理论

有研究,当人体验到焦虑时,大脑中的一些区域产生了神经化学和神经激素的变化。

1)、遗传学研究:焦虑症的患者中有遗传的倾向或可能。

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在直系亲属中有患精神疾病的,在其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只能说比直系亲属中没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要大,而非一定有患病的必然性。更况且我们绝大多数的精神疾病的患病是由于在后天继发形成的。

人在生长过程会接受到很多“认知教育”和事件,用孔子的一个观点说:人之处,性本善。人的生存技能和经验是在后天获得的,可见后天生长的“环境”和接受的“认知”以及经历的“应激事件”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举个例子:

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容易出现害怕,她就会把自己所害怕的信号时不时的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她非常的害怕狗,她就会反复的告戒孩子不要靠近狗,狗是何等的危险,这样孩子在反复的接受这样的“认知”后,也会对狗产生强烈的恐惧,这里很难分辨出遗传的作用还是后天的观察学习发挥了作用。

再比如说有这样的一个惊恐障碍患者,他的母亲是一个比较认真,细致并且又多疑的人,她给自己的孩子的关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什么都要管,什么对为孩子设计好,这样造成了孩子的过分的依赖性格,由于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应付技能不足或差,在多次的实践中失败,这时就会给孩子留下了一个“不良暗示”:我是不行的,我没有任何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留下了心理“隐患”,一个扭曲的“认知观念”。

由此看来,现在我们不要对遗传感到很可怕,人的性格是可变的,也是可塑的,因为我们也亲身体验了这样的例证:我们本身原来也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直到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发生改变之前,我们都还有一个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而现在我们感到了截然相反,我们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也充分的说明了我们的性格的可变性。

2)、神经生物学因素:
判断有无焦虑症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对身体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检查,因为很多的疾病它所表现出来的自主神经症状或引导出来的自主神经症状和焦虑症所表现出来的周围反应是相同或相类似的。比如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等,尤其嗜铬细胞瘤不易被发现和重视。
自主神经系统:

焦虑症状的周围表现表示焦虑状态所特有的,同时它的存在也不是和患者焦虑的主观体验相平行的,我们的体征表现是以自主神经系统的刺激导致了心血管、肌肉,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的症状为主要特征。这里人的自主神经系统是很个人有关系的,比如我们正在全神关注的做一件事情,这时门突然的被人用角揣开,人共同的特点都会产生吓一跳的感觉,即会出现心跳,振颤或抽搐,所不同的就是,人所表现出来的具体体征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只会身体一振颤,但有的人则会出现心跳、头晕,甚至失声尖叫等等,这里表现出来的就是自主神经症状。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人就会有不同的体验和表现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应激水平的问题。

自主神经系统的产生不是受人的控制而产生的,它是原始而简单的,是人在受到外界的刺激而自发产生的一种应激反映机制,这种机制是人类进化的早期为了保护人类自身不都到野生动物和其他显而易见的危险而形成的,它有一个阀值,在通常的情况下,它处于一个休眠的状态,当一个耐受力比较脆弱的人处在一个高度紧张和压力很大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或生活时,这种压力就使得这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接近了自主神经的这个阀值,一旦这时有一个稍微的刺激,比如噪音、光、激动或拥挤,就会越过这一阀值,即可自主神经被激活,这时人的原始本能也就被激活,自主神经“认为”一定有了什么紧急情况或危险、灾难的出现,也就出现了惊恐发作。

正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所以它的出现往往会使人出现“手足无措”的感觉,好象自己不再受自己的控制或左右,进而把这时的现象理解为自己失控或发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出现了各种的躯体症状,比如心跳呼吸困难,胸部受到压迫和疼痛感十分的强烈,这时就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得了一种严重的疾病,并为此感觉到死亡的临近,进而产生了一种绝望感,即便过后,回忆起当时的症状还会坚持认定自己存在潜在的疾病。

一般的情况下,很多人都经历过惊恐发作后,在经过检查确信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病变后,就不再担心这样的事情出现,但的人却把这种感觉时刻的挂记在心头,这使得自主神经系统记住了“危险信号”,在多次的刺激和暗示后,自主神经的阀值就会升高,当再次出现类似的情景时,便会很快的爆发出来,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一种恶性循环,多次的惊恐发作也就再所难免了。

神经递质说:

3)、神经递质说:
我们很多的患者朋友也接触过这样的说法,说在我们的大脑中缺少了某种微量物质或元素,在这里我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一个肤浅的讨论。
经研究,在我们的大脑中和焦虑有密切关系的神经递质系统主要有: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血清素。我们使用的药物就是通过改变大脑中的一些受体细胞对上述的神经递质的吸收和利用,或者改变体内对上述神经递质的分泌来达到治疗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为什么造成上述现象的出现,我个人认为主要和我们长期处于一个精神、心态调节失横有关系,长期的压抑或紧张,必然会导致人体内部器官的应变,也进而导致神经递质的失横,现在我们只是通过药物来控制该物质的浓度来起到改变症状的目的,大家看到这里不用说,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早路上遇到一个抢劫的匪徒,他向我们索要钱财,这时我们的去甲肾上腺素一定处于一个高水平的状态,十分的焦虑和恐惧,那么要改变自己的焦虑,这时我们应该做的是赶走强盗,而不是服用一些药物来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焦虑和紧张的存在的基础,这样才会真正的消除焦虑。

当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使用药物,药物的使用毕竟说给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至少可以减轻我们一定的痛苦。在我们进行治疗的时候,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举,会使我们尽早的康复。

4、焦虑症的认知理论
焦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当人预感到有危险时或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这种“危险”的来源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通过想象出来的,(这里的想象大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出来的)但其焦虑的特征是基本相似的。

焦虑表现出来的可有各种不同的症状,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动机和生理上等方面的症状:当人体验到紧张不安和恐惧,生理上就会伴随植物神经功能亢奋的表现,比如心跳加剧、呼吸急促、口舌干燥、手心出汗、颤抖等。由于人在焦虑时都能意识到自己处于焦虑状态,而且焦虑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情绪体验,所以,焦虑的功能具有向自我发出危险信号的意义,促使自我采取措施以应对危险或应激事件,比如做好逃跑的准备或战斗的准备。焦虑提醒人们注意内部或外部的危险,采取行动避开危险或消除危险,因而具有保护意义。所以说焦虑在在正常的范围内是对人有意义的,是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前面我所例举的三个例子都是人的正常情绪反映和体验,但当这种危险过分的扩大,并在人的日常工作中形成一种障碍,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这里的焦虑就成为了一种“病态”的反应了,需要进行治疗就。正常人对现实中的危险或威胁产生的焦虑反应和焦虑病人的反应差别在于:

正常人能恰当估计现实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判断错误了,也能通过真实性检验加以纠正,而焦虑病人对危险的感知是不正确的或过分的夸大的,并且所依据的前提是错误的、想象的、不真实的。焦虑病人可能将焦虑本身就看成了一种危险,认为焦虑是危险的,不能够有焦虑,这种焦虑是我独自有的一种病态,在一旦自己有焦虑的情绪时,就开始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并持续不断的感到危险,而对提示安全的线索反而视而不见。

认知理论认为,不管临床上何种焦虑症状,其认知内容都是围绕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而展开的。比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生有心脏病、怕被人所注视、怕窘迫、怕脸红出汗、怕失败、怕出错、怕发生意外、怕暴露弱点和隐私、怕性冲动不能控制等。这些的害怕必然导致了以植物神经功能症状为表现的焦虑反应,在前面我已经谈到了,这里存在一个“条件反射”,也就是“焦虑水平”的提高和“焦虑程序”的激活。

焦虑的程序主要表现在以下一系列的反应上:

1、主观意识形态上:
病人感到了紧张不安、恐惧、忧虑、过度的警觉。此时,焦虑往往促使病人采取应对措施来消除危险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焦虑的目的。有了应对的行为或回避行为的发生。如果“危险来源”是不真实的,和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或者说“危险来源”是通过病人的主观意识想象出来的,这时,这种危险就不会消失,,有就不能产生实际的应对行为,这时,这种焦虑的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危险”的来源,比如对于脸红的事件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一个女性在和一个陌生人的男性进行交往时,出于女性本生的羞涩,这时出现了脸红的症状,此时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本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对与个别的人来说,对于脸红就予以了更深刻的含义,比如我是不是脸红而看上他了,处于多种心理活动,但由于没有什么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法,这时,脸红这个紧张的表现被“危险”化的,也就形成了实质性的危险源。

2、植物神经功能的活动:
2、植物神经功能的活动:
由于有了和危险有关的认知评价后,个体就需要选择一个应对方式和行为。比如说上面我所举到的例子,为了使自己有一个充分的反应机制,此时的植物神经就做好了相应的协调准备并且使肌体积蓄了一定的力量。通常表现为高度的警觉,紧张并且有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血压和心率增加,由于突然的极度恐惧并且感到了无助的时候,则有软弱无力感和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现象。

3、应对或回避行为,病人可有运动性不安、颤抖、无目的的动作增加,不能放松,或沉默不动,由于对认为有危险的情景进行回避,以使焦虑减轻,因而回避行为增强,阻碍了问题的解决。焦虑病人对危险的可能性做出了过度夸大的估计,结果病人往往对危险的线索过度敏感,注意集中于筛查身体的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焦虑程序”也不断启动。

情绪障碍的认知理论说明,焦虑时的认知主题是危险,病人能意识到这些想法或想象,例如:病人的一位亲友患心肌梗塞死亡,病人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在大脑内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自己“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潮,形成了第一次的“惊恐发作”,又例如,一位男性中学生将寄给在外地工作的姐姐的一份信错放入这个女同学的信中,闹出了一个笑话,此后,他见到这个女同学就会面红耳赤、心跳、出汗,以致还见到她逐步的发展到见到所有的女性都感到了恐惧而不能自制,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

之所以病人有对“危险”的过度认知评价,要考虑其建立在多年经验基础上的认知方式,即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规则。心理学家L Festinger认为,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和我们的信念、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均有协调、不协调,有关或无关两个方面,如果当前的现实与自己的信念发生冲突,消极的情绪反映就会发生,例如,一位研究人员认为自己能力不如同事,她希望研究任务轻一点,实际上她是被选来承担最关键的任务,这样她不但不感到鼓舞,反而是紧张不安,觉得不能胜任,以致寝室难安,一般的说,当认知不协调时,人们对待之中不协调的常见办法是竭力解释,以便在两种矛盾的事物之间取得某种协调,他们或者维护原先的信念,否定或排斥现实经验,或者他们欢迎病接受新的信息,转变自己的信念和态度,焦虑病人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具有一些特点,使他们倾向于对通常情景做威胁性甚至灾难性的解释,他们或者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无能,或者期望过高,以致实际情况常常和他们的期望不一致,如果他们又没有积极的应对方法,意识的焦虑就将发生。

上面我们对焦虑的产生以及它的影响都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下面我就开始对“惊恐障碍”的形成机制,防治的方法做一些肤浅的谈论:
一、惊恐障碍对人生活的影响

1、心情的影响

惊恐不仅仅会造成人形成严重的“预期性焦虑”,也会造成人的抑郁情绪。由于惊恐的发作不仅仅在经过多次的发作后,自己又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方法加以改变自己,消除自己的预期焦虑,这会让人感到自己无用、失败、甚至产生了绝望的感受。由于自己对自己的束缚,使得自己失去了应有的“社交活动”,使自己游离于社会之外,一种被遗弃的感受,一次次的退缩,羞愧难当,孤独,无助使人感到了压抑,进而导致了抑郁的产生。焦虑使得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会由于感到家人或他人的不理解,使得自己失去了对人的信任感,充满了敌意,变得脾气乖戾;由于害怕失去帮助或救助,而变得十分的感情脆弱,容易哭泣,或者用一些极端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焦虑和郁闷的情绪,比如:酗酒、暴食、自残甚至自杀。一般的情况下,病人主要体验到自己的焦虑情绪,这时往往感觉到是自己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而不会注意到自己抑郁情绪,但在自己的焦虑情绪在使用了一些方法进行了控制以后,这时抑郁的情绪会表现的比较突出。

我在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里我对这种现象做以解释,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自己有了抑郁的情绪后就会产生自己病情发生转移的担心,这里出现的抑郁和焦虑更替的现象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由于我们在焦虑状态的时候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焦虑存在,并且致力于改善自己的焦虑情绪,当自己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后此刻自己又会去注意自己的失去了很多的机会,自己失去了应有的社交等等问题,此时会变得抑郁。抑郁和焦虑往往是并存,只不过是强弱不同而已。
一般的来说,当焦虑得到控制后,抑郁会增强。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2、对社交活动的影响

退缩和逃避是惊恐障碍病人习惯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病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惊恐的发作,因为大都惊恐发作都是在人多的地方或或者是室外的场所或空旷的场所,所以避免到以上所说的场所是合情合理的。但多次的躲避使得病人加强对相关场所的恐惧感,这里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和放大的作用存在。多次的逃避和拒绝,使病人失去了验证的机会,使得病人对这种行为的认可,从而游离于社交之外了,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社会能力和功能。

如何治疗“惊恐障碍”呢?

一、首先看看病人到底是由于什么引发的,有没有来自于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

1、躯体疾病所导致的惊恐发作

导致惊恐发作的躯体疾病包括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前庭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二尖瓣脱垂,一般的躯体疾病在实验室就可以发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和结果,当惊恐发作是由于躯体疾病直接引起时,这种发作不作为惊恐障碍进行诊断。

2、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诱发的惊恐发作

精神活性物质只要指精神兴奋药活化学物质(可卡因、咖啡因)等中毒可以导致惊恐发作,酒精、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依赖者,停止药物的使用时也可以出现惊恐发作,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成瘾戒断(比如说毒品)时也可表现惊恐症状,这种的惊恐发作也不认定为“惊恐障碍”。

二、药物的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 这类药物中,氯丙咪嗪和丙咪嗪是最能有效的控制惊恐障碍的药物,一般每日25mg开始,逐渐加量,在2 ~3周内达到250mg/d,一般需要用药6~12周才获得充分的控制,若使用6周没有丝毫的改善,可考虑更换其他的药物,此类药物治疗症状通常在2~4周开始减轻,症状得到控制后,病人需要继续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治疗期间应缓慢减量,维持治疗如症状复发,应恢复到原有的治疗剂量,病程长、反复发作的可考虑更长的时间。,此类药物的治疗初期,有些患者可有暂时的焦虑加重。因为三环类药物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可使中枢精神运动的短时抑制,可使少数病人吐词不灵活,反应慢或记忆暂时减退,外周的抗胆碱作用可出现口干、便秘、腹胀、视物模糊,出汗、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加快和心电图的改变。
2、苯二氮 类药物 理论上讲 所有苯二氮 类药物都有抗焦虑作用,在临床中发现阿普唑仑、氯硝安定较其他苯二氮 类药物能更有效的控制惊恐发作,这两个药物是属于高效价的抗焦虑药物。这类药物控制惊恐发作具有疗效好、显效快,没有抗胆碱作用的优点,常常是迅速控制惊恐发作的有效措施,一般治疗剂量为2~6mg/d,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每日三到四次用药,阿普唑仑可从0.4mg一日三次开始,氯硝安定可从1mg开始,一日三次,1~2周内达到充分的治疗剂量,症状控制后适当的减量维持治疗,这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头晕、共济运动障碍,因此在复药期间不适宜开车,操作机器。

3、SSRI类药物的用药
随着SSRI这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不少研究证实了SSRI类药物对于惊恐障碍的治疗作用,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草氨,尤其以帕罗西汀、氟伏草氨的抗惊恐作用为肯定,这种药物由于没有过度的镇静作用,没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心血管副作用小并且在剂量过量的情况下也比三环类药物安全,因而成为目前只要的治疗惊恐障碍的一线药物,其使用方法主要从小的剂量使用,帕罗西汀可5-10mg/天开始后加到20mg,逐渐的加大药量。

4、合并用药和特殊用药

1)、苯二氮 类合并SSRI;由于SSRI缺乏镇静作用,且起效一般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在治疗的开始合并阿普唑仑、氯硝安定治疗可使惊恐发作得到快速的控制,明显的减轻其他的焦虑症状,惊恐障碍的治疗集中于三个环节,控制惊恐发作,处理预期焦虑和恐怖性回避。这三个环节中,控制惊恐发作是最关键的环节,尽早控制惊恐发作,可明显减少惊恐发作伴随的预期焦虑和回避性焦虑,早期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应该达到一定的治疗剂量,以靖康发作的停止为主要的剂量参考指标。合并小量的SSRI类药物,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和SSRI剂量的增加,2周后可将苯二氮 类药物逐渐的减少剂量,以避免长期使用次类药物带来的药物依赖性问题,以SSRI作为主要的治疗用药和维持期的治疗药。

注意点:由于氟西汀半衰期长,可在体内积累,一般以20mg/d为初始剂量,使用3~4周后若无症状改变可加到20mg每日两次,以早和中午为好,因氟西汀可提高苯二氮 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剂量应偏小。
2)、苯二氮 类合并三环类药物治疗:
主要合并具有抗惊恐作用的是氯丙咪嗪和丙咪嗪,氯丙咪嗪和丙咪嗪具有明显的抗惊恐和抗抑郁的作用,但往往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丙咪嗪镇静作用较弱,对伴随有睡眠障碍的患者,疗效不理想,与苯二氮 类药物合并使用可很快的控制惊恐发作,并能减轻睡眠障碍,减轻氯丙咪嗪和丙咪嗪使用初期时的兴奋和紧张的感觉,三环类的药物应该从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物的剂量,2-3周内达到治疗的剂量,达到治疗剂量后,小量的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一方面维持疗效,也有防止三环类药物诱发癫痫的可能性,治疗6个月后可逐渐的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到治疗量的二分之一,逐渐的减少并停止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用三环类药物位置治疗,使本病得到长期的缓解,此治疗方法适合本病及合并明显抑郁心境的患者。

3)、三环类药物和氟西汀合并治疗:

小量的三环类药物和氟西汀合并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报告不多,其优点是对明显的预期性焦虑,激越和睡眠障碍较好,但由于氟西汀使三环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加,所以在使用三环类药物的时候使用小的剂量,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以上治疗方法不佳者,或不能耐受单独使用三环类药物的副作用,或合并抑郁的患者。

4)、单纯的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不能耐受三环类药物和SSRI类药物的副作用,或者由于躯体疾病不适宜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或者年龄大于75岁的老人,或者是本病的早期,症状轻、发作次数少,病程短的患者。这类药物存在一个耐受的问题以及依赖的问题,所以长期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一定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在停止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逐步的进行。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使用:

此类药物适用于上述治疗效果都不佳者,或合并明显的焦虑,抑郁而不能耐受其他抗抑郁药物的患者,此类药物不能于三环类药物和SSRI药物一起使用,否则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在服用三环类药物在向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进行转换的时候一定要超过两周以上的间隔时期。

治疗时间,一旦治疗有效,应用药8—12个月。
上面我们认识了“惊恐障碍”的药物治疗,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如何应用心理治疗。在治疗惊恐障碍或者说焦虑症的心理治疗中,应用早的且效果比较理想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行为治疗”,随着认知治疗的发展,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逐步的结合了起来。
我在和患有惊恐障碍的朋友合作的时候,首先是先教给患者一些行为治疗上的一些方法,再就是通过“认知”的学习,使患者明白自身在“惊恐发作”或焦虑反映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只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在“惊恐”发作的过程中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才会有理由、有目的的去控制乃至改变自己。

惊恐障碍的产生一方面和自身的素质有关,另一个重要的是认知和行为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即恶性循环。

我们首先学习一些控制“惊恐”和焦虑的方法,只有有效的控制或减少了“惊恐”发作的次数和程度,才会给患者以说服力和信心,也才会确认自己在发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认知”模式上的纠正。

“放松”是人们有效的控制“惊恐”和“焦虑”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有药物(我在做治疗的过程 ,对于病人的态度是:能够不使用药物就可以控制的或者说没有使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够控制自己的,我们尽量不使用药物)。放松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听音乐、做一些娱乐活动,到郊外或田野中,都可以使认得到放松,但在我们感到焦虑或紧张的时候,我们刚才提到的方法往往有点“远水不解近渴”的问题,或者不能有效的控制,这时“深呼吸”会很有效的控制症状的发展。

为什么说“深呼吸”可以有效的控制“惊恐”的发作和焦虑情绪呢?

我们首先看一看,我们惊恐发作时我们达到症状的发展过程就会明白了。在惊恐发作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主观意识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自身在症状的发展和加剧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我们的惊恐的发作好比是一个螺旋的弹簧,我们的惊恐发展模式是从底部呈现一个螺旋向上的趋势,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第一个环节是我们遇到的实际客体,紧接着是我们的一个自我认知和应对方式,在这两个环节的作用下,我们的情绪开始向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在自己的意识左右下,急速的达到一个爆发的形成,在这个“弹簧”中,我们做的是一方面我们去影响“客体”,另一方面我们是通过纠正自己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就会有效的控制以后环节的形成和递增。

在这里的过程中,我们的惊恐发作尤以“心跳加剧、呼吸急促”为特征,其中呼吸急促可以说是引发更多症状的“罪魁祸首”,下面我就谈一谈,呼吸急促它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后果以及它是怎样的形成。

我们在正常的时候,呼吸处于一个很平稳的状态,有的人习惯用轻而快的呼吸方式呼吸,应用这种方式呼吸的人往往容易产生呼吸急促的表现。当我们感觉到紧张、恐惧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呼吸会变的相应的加快,而且呼吸变的很浅、很轻,此时,我们呼吸在应用肺的上半叶进行呼吸,这时我们就出现了一个叫“换气过度”的行为。

什么叫“换气过度”呢?
换气过度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浅、频率快、气喘、叹息、打哈欠等,在正常的情况下,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而当我们紧张时所出现的“换气过度”导致了我们体内更多的二氧化碳的排除,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失衡,这样的结果使得我们体内的红细胞就难于把氧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这样说,换气过度使呼吸变的困难,呼吸困难使输送大脑的氧就越少,于是就会导致诸如不安、眩晕、疏离感或虚弱、皮肤刺疼感等典型的恐慌症状的出现,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再加上原来的“惊恐”发作留下的心理暗示,必然形成了恐惧,恐惧的结果会导致“换气过度”的更加剧烈,同时引发了各种症状的产生,比如心跳加剧,使“惊恐”样的症状产生,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产生和建立,在更大程度上恐慌和焦虑的作用下,惊恐的发生也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
从上面来看,控制“换气过度”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我们就首先学习一些控制“换气过度”产生的方法。

一、深呼吸法:

这种方法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并且在任何环境和地点都可以使用。
1、练习的时候,刚开始先选择平躺的姿势,在我们熟练掌握了后,我们可以选择站立或做的姿势进行,我们开始练习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宽松的状态。
2、微闭上眼睛,把你的一只手放置在腹部,现在开始深深的吸气,这时你感到你的腹部隆起,这就对了,并且尽量的保持胸部和肩部不动,如果你感觉到吸气方式不易掌握或者你不能很好的控制你的肩部不动,你可以先尽力的向外呼气,这样的结果会使你深深的吸气,也就是用你的全肺在进行吸气,在吸气后,控制自己先不要急着呼出,而是自己默默的数数,从1数到10(1秒钟数一个数),如果做的有困难,你可以数到8,然后缓慢的向外呼气。
3、当呼完气时,我们再吸气,注意此时我们的方式就开始转变了,在我们吸气的过程中我们默默的数数,1、2、3(1秒钟一个数),再缓慢的呼气,同样的数1、2、3,保持这样的节律进行,也就是大约6-7秒钟我们完成一次呼吸循环。
4、保持这样的频率进行下去。
5、当你仍然感觉到恐慌的症状时,你可以进一步的闭息十秒钟然后再做上面的练习,直到能够消除你的症状。

以上的练习为了使自己能够熟练的掌握,要求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一天加大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这里需要一个强化的过程,一般的练习次数,我给刚学习使用的朋友建议是一天练习三次,一次大约10-20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早晨起床前一次,中午休息时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

这里我们说明一点: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由于我们平时很少做这样的深呼吸,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头晕,或者胸部不适的感觉,比如说:胸部发紧,或者发涨,这是一个正常的表现,现在不要害怕,别认为自己的心脏有了问题,进而造成了自己的恐慌的发作。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做个解释。

我们先举个例子:我们常时间的不从事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我们开始打的过程并没有感到怎样的不舒服,但当我们休息了一段时间,尤其是第二天,你会感到身体各部位都十分的疼痛,为什么?就是我们的各个部位长期的没有得到锻炼,在偶然的一次强烈运动后,肌肉得到了拉伸等,故使你感到了不适应,我们接着锻炼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同样的道理,我们由于常时间不做深呼吸,在一开始做后,我们的肋间肌、隔肌也会被拉伸,这个过程在开始的时候也会感到不舒适,所以坚持锻炼一段时间后,就会适应了并且你会感到做深呼吸会很舒服。

二、纸袋法:
纸袋法的原理也和上面深呼吸方法的原理是相同的,就是改变由于我们“换气过度”造成我们的血液内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失衡问题。这种方法是增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来达到控制“类惊恐样症状”的目的。方法很简单,控制吸入肺中的氧气量,并增加你吸入的二氧化碳的量,这是你并用担心你此时吸入的氧气的量,你吸入的氧气的量仍然是足够。
1、你准备一个不漏气的纸袋或者一个信封。
2、在你感觉到恐慌时,把你准备的纸袋或信封扣在你的鼻子和嘴上,并压住边缘,使它不漏气。
3、现在你开始向纸袋中规律地缓慢的呼吸,连续在纸袋中呼吸直到感到恐慌被控制,呼吸轻松为止。
4、如果你没有携带纸袋或信封,你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鼻子和扣罩住,也可以起到相似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使你的血液中的气体很快的达到一个平衡,从而可以消除你的焦虑和恐慌的进展。

以上是我们的两个应付焦虑恐慌发作的方法。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通常我们在感到惊恐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集中到我们自己的感受上面,这时我们会跟着感觉走,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起到一个推助的作用和效果,这时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予以转移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比如有的朋友会选择和他人进行聊天、打电话、或出去散步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这里我就做几个建议,希望大家在以后尝试一下。

1、数数法:
当我们感到自己有焦虑或恐慌的感觉时,我们此时不妨把自己的注意转移到我们的身体之外的物体或事物上,使我们的注意力从我们还不十分的焦虑的情绪中分离出来,如果你在外面,这时你没有数一数在身边过了几辆红色的小轿车或几辆黑色的小轿车,或者你也可以数一数在我们的周围有几个你认为还算漂亮的女孩子,或者你可以专心记一下从你身边开过的汽车的牌照是什么,看看你只看一眼是否能够把这个数记住,等等方法很多。

2、想象法:
你可以想象你到一个比较愉快的环境中,这种方法是在当你感到有惊恐的早期信号时使用,你可以想象来到一个美丽的草原,你可以根据你的习惯开始描述你在这个环境中看到了什么,正在干什么,你可以想象你现在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此时我们正在怎样的开展自己喜欢的工作等等。或者你也可以看电视,听音响等。

3、理智法:
这种方法是在你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时,可以使用,你可以告诉你自己,我现在的焦虑只是我自己的一个感受,它不是真的,只要我们不再害怕,那么接下来的环节就不会再继续,我也就战胜了惊恐。这时,我们的主观意识是游离与自己的身体之外,好象自己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
以上只是我们提到的一些暂时性的物理方法,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我们自己在我们情绪变化的环节中自己所做了些什么?我在前面也谈到了我们惊恐患者乃至绝大多数的心理障碍朋友的认知上都存在一个“认知扭曲”现象,这种认识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制造了障碍,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过度”和“不足”的现象以及产生一个消极的想法和思维。比如我们惊恐障碍的患者就存在了认识过度和行为不足的现象。
我们先看看在我们的认知意识形态中我们出现了什么“认知扭曲”现象或类型。希望大家认真地看一看,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思维,看看我们的思维中哪些和下面的思维扭曲类型相似?

1、要么一切要么全无思想。

这是指你倾向于用一种极端的、黑白分明的范畴来评价你个人或事物的一种认知模式或者说信念。比如说,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其他门功课都取得了95分以上的成绩,只有一门的成绩在95分以下,这个学生就说:“现在我算是全输了,考试考砸了,我在彻底的失败了。”要么一切全有,要么全无的思想其基础是完美主义。它使你恐惧任何错误与不完美,因为那时你会认为自己完全输了,你会感觉自身不足,没有价值。我在治疗中也遇到了很多的这样的朋友,比如他会认为,在他看来,做就做好,要么就不要做,其实这个朋友原来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由于自己一味的对自己和事物要求的很严格,所以在一次次的“不完美”后,自己就获得了这样的一个暗示,要么做好,要么不做,他没有考虑自己即使没有获得十分的完美,但也无伤大雅,由于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于是就有了不敢做的思想和意识,一味的在等待,等待着一种可以促使自己做的完美的条件出现,一次次机会的丧失,也是也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因而自卑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抑郁、焦虑、自责……障碍也就形成了。

这种评价事物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中很少是绝对的非此即彼。比如说,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优秀或绝对的愚蠢。同样的,也没有人会是绝对的光彩照人或绝对的丑陋。看看你现在所在屋子的地板。它是绝对干净的吗?或者是每一块地方都垃圾成堆吗?还是只是有些干净而已?在宇宙中,绝对肯定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总是想用绝对范畴来套自己,你会一直的感觉到自己是不成功的,因为你的知觉与现实是不相吻合的。你会一直不信任你自己,因为,不管你做了什么,都永远不会符合你那夸张了的期望。技术上把这种认知错误叫做“两分思想”。你以绝对的黑白来看待每一件事情——灰色地带是不存在的。

2、过于概括。

比如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朋友,她是一个教师,由于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教学上处于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因而受到了重视,一次校长组织了全校的老师来听这个老师的公开课,这个老师经过了一翻精心的准备后,开始了她的讲课,开始还讲的十分的顺利,突然她发现自己在其中有一个问题解释的有点错误,于是又重新的将问题讲了一遍,以后的课也比较顺利的进行完了,但是课后,这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再也讲不好课,我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我在其他老师中的印象全完了。尽管后来她也了解到老师对她的课反响不错,但她依然认为自己再也做不好了。进而在每次的讲课前都出现了过分的准备,并在上课时过分的注意自己那一句话是否讲错,导致了以后自己不敢再上讲台讲课。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这个老师追求完美性,也从在了过度概括的问题,一点小的错误就会概括了以后的整个人生和工作的表现,这种过分的概括使自己走上了一条障碍的道路。
拒绝之痛几乎全是由于过于概括引起的。

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一个人遇到的不过是短时的失望,而不应该是严重的烦乱。一位害羞的年轻人鼓足勇气约一个女孩。这位女孩由于有约在先,于是就礼貌地拒绝了。于是这位男孩就对自己说:“我再也不约人了。没有女孩愿意和我约会。我的一生都会孤独而悲惨。”在他扭曲的认知里,他的推论就是,因为她拒绝过他一次,所以她永远都会这么做,而既然所有女人都100%具有相同品位,那么地球上任何一位合格的女士都会反复不断地拒绝他。进而认为这个社会只有自己对人是真情的,而其他人都是虚假的,认为现在的女性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观点是100%正确的,进而自己脱离社会,自己封闭起来。

3 、心灵过滤。你从任意情景中选择一段消极细节,仔细思考这段细节,你会发觉整个环境都是消极的。比如说,有一位患抑郁症的大学生听到有人在取笑她的好友。她感到很愤怒,因为她想:“人类就是这样——残忍而又无情!”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此前的日子里,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话——对她残酷无情!还有一次,在她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她确信在满分一百分中她丢了大约有十七分。她对这十七个问题耿耿于怀,于是就的出结论说她会因为这次考试的失败而退学。当试卷发回来后,上边粘了一个纸条:“你得了一百分的八十三分。这是今年学生里边的最高分。A+。”

当你抑郁、焦虑时,你就戴上了一付透镜特别的有色眼睛,经过它的过滤,什么东西都变得消极。你只让消极的东西进入你的思想意识里。由于你还不了解这一“过滤程序”,所以你得出结论说什么事情都是消极的。术语将这一过程称作“选择性吸收”。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承担不必要的痛苦。

下面是我和一位有“惊恐”史的朋友之间的一段对话,在这里摘录出来,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我们首先的学习了一些应对焦虑或惊恐的方法,比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它只是我们的一个短暂的应对惊恐的方法,我们要战胜疾病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我就我个人的观点做一个陈述: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进行对自己的改变,也就是应用“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来对我们进行治疗,这两种方法对你来都十分的重要。

我们先对“认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前面我们也对自己的情况有了一定的分析,也就是我们已经明白了在整个的“恶性循环”中我们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的思维在促使我们的症状的形成和加剧。我们的焦虑和担忧是在受到了这个“主观因素”的控制。

行为。在你的身上体现了两种行为,一种是“行为过度”,一种是“行为不足”。什么是“行为过度”?首先我们对“行为”有一个定义,行为是我们的自然行动,是可测量的,我们的身上出现了两种行为,一种是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可以被他人所观测到,它是公开的;一种是不被他人进行观察到,具体到我们是我们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思考我们自己对它没有进行测量,是只有我们自己进行观察到的一种行为。既然我们的思想也是一种行为,也就意味着可以出现“不足”或“过度”。我们这里的思想意识就出现了一种“过度”行为,我们过分的考虑了危险,并把危险予以了扩大,这种行为就可以说是“行为过度”。那什么又是“行为不足”呢?因为我们存在了“危险性”扩大的认知或者说错误认知,导致了我们行为上的“逃避”,能不做的尽量不做,主观上寻求“安全”感使我们出现了行为上的退缩,也就是“行为不足”。

下面我就你的情况先做认知的纠正,我们之所以出现了行为不足,是因为在思维上出现了对危险的估计,我们也谈到了我们的问题需要到实际中解决,我们应该参与“行为锻炼”,但由于我们害怕出现心跳、头晕、呼吸急促的症状,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就害怕出现上述症状而放弃或不感进行锻炼。比如在你进行跑步的时候,一旦出现了心跳就会害怕是惊恐的发作,这里我们有一个问题存在,在认知上混淆了“心理症状和生理体征”。今天我们首先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下了解。
区分心理症状和生理体征。

许多有惊恐障碍史的朋友在和我交谈中总是很希望就“心跳加速不会死亡以及自己没有心脏病”的问题得到一个肯定。因为在于你非常的“渴望”得到这样的强调,只有不厌其烦的得到可能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才能得到了“安慰”,也才能消除些担心和恐惧,这和我们为什么总希望到医院进行检查的心理一样。检查的结果在一段时间内使我们担心的事情稍微的消除了一点,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所点担心的问题会又会重新的提高,自己的焦虑情绪也会进一步的加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缺少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参与和验证,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直接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强制性的结论,而不是经过自己参与进行验证所得出的一个结果,好比不你的工作一样,你是一个搞计算机的,如果他人直接的告诉你一个答案,我想你一定不是百分之百的相信,因为缺少了说服力,同样的道理,你到医院和我这里得到一个答案,也是未必完全相信,正是由于我们缺少了自我实际验证的过程,那么我们因该做哪方面的工作呢?考虑到你情况在我们进行认知纠正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在锻炼中我们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消除。
消除生理体征和心理症状的混淆

生理性正常的反应

我仔细地分析了你两周以来的日记和你提供的资料,总结了如下你几个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在你的日常活动中主要关心的有:害怕心跳、头晕、呼吸急促的症状的出现,其中尤其的是关于心跳的问题,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我们在关注一些身体上“本能的应激反应”。而这些反应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很正常的一种“应激反应”,它的存在和发生是不受我们的主观意识的控制,它是我们为了应付外界刺激和躲避危险而产生了一种自发的应激反应,我们这里就举几个例子:

1)、假如我们的手被一个什么东西扎了一下,我们会下意识的把手抽开,而不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的手被扎了,手还在扎着,但此时我们会想大脑请示,我的手被扎了,是否需要抽手,我们的主观意识是判断出—疼,抽手。我们的动作是那样的迅速,动作是那样的夸张,都在顷刻之间完成,是一种很本能的反应。

2)、具体到你做运动,跑步这件事情来说,身体有一种协调性的存在,心跳的加速是为我们运送和供给了更多的能量,如果我们跑步了但心跳不相应的加速,这时,我们会出现什么情况?至少是非常的难受或甚至休克。这里可以说明,运动时心跳的加速是我们本身所必须的一种协调机制,它是很正常的一种不受我们自我控制的一个本能的反映和运动。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明白,我们身体偶尔的一些反映和一些必然的反应,是我们战胜外界危险和自我帮助和保护的人的本能反应,谈到这里你对你在运动中出现心跳加速,上楼过程中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还会害怕么?(不会了,因为它是一个很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我们的身体不出现相应的生理性调整,那又说明了什么呢?(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我们认识到了生理性体征,但在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还会出现了生理性体征和“情绪化症状”相结合的时候。你现在很多的时候就是把生理性的体征和情绪化的症状结合了起来,我们看一看我们形成的过程,

1)、自己做工作和运动,出现了生理性的体征。

2)、自己的错误认知——身体有了疾病或惊恐要发作了。

3)、出于对过去“惊恐发作”的恐惧,表现出“情绪化的症状”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我们完成了从生理性体征到情绪化体征的过程,也就完成了一个从正常化向病理化的转变。三个环节中,第二和第三步都是可控制的。第三个步骤中我们可以按照我先前叫给你的方法就可以应付,关键是第二步,如果我们能够对它进行了改变,那么我们第三步也就不会出现,毕竟第三步对我们来说是不舒服的,看来我们的认识在其中起到了一个之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我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引发我们的焦虑,这里就是我们一个认知的发现过程。在进行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谈一谈我们为什么会对惊恐有这么的恐惧感。
在这里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控制感”这个词,所以我就先解释一下它对我们有什么关键,人都有一个希望就是对事物的控制感,当我们失去对事情的控制感时,就会感到自己有一种失落、错误、内疚、自责甚至有了恐惧的感受。我们惊恐障碍的朋友为什么对惊恐如此的恐惧,我感到有两种原因在其中,一种是因为我们对“惊恐”的不可操纵感,也就是失去控制能力,正是这种失去控制的能力使我们有了一种“预期的焦虑”存在,因为我们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环境中发生。第二种就是因为惊恐发作时程度剧烈,基于以上两点就给我们造成了“恐怖”的印象,在这里尤其是不可控制感,对于我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假如我们有了控制感,我们就可以控制它发作的程度和时间,那么预期性的焦虑也就会消失。
怎样变得可控制呢?

1、降低自主神经的敏感度,这个我们在上次也谈到了比如说做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做适当的应激运动等等。

2、从主观意识上区分和控制自我意识形成的“推动性”,这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认知中最基本 ,认知的角度讲,我们的惊恐是可以控制的,因为更多的情况我们的“惊恐”症状是主观因素引起的。惊恐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了,我在前面也说过,惊恐主要的是由于我们为了应付外界刺激而自主神经做处一个本能反映,既然是本能反映,就说我们都具有惊恐的可能或潜在的可能,只不过有的人在发作完以后在经过检查以后不再担心这个问题,而有的人会反复的追究这个问题,这里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心理以及他对待事情的观点的问题了。以后的惊恐再次的发作主要是由于个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也就可以说惊恐是可控制得了。

既然说惊恐是可控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惊恐的发作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由于我们的主观焦虑情绪所引发,我们接下来就看看我们什么的主观因素在引导我们更加趋向惊恐的发作呢?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这也是我让你记录两周日记的结果,也就想让你看看到底是由于什么在引起自己的焦虑,或者说惊恐的反复发作,识别焦虑源,我们可以确认出真正的激发我们惊恐发作的原因,要看到除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我们的以下心理因素使你产生焦虑,因为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陷入以下的各种担心中或思维引发的焦虑中。

1、无法逃避

难以迅速逃离,这是一个心理因素,也就是思维激发了我们的焦虑,引发了我们严重的焦虑症状,比如我们在商场,体育场,具体到你的情况,你谈到去上大课时,你为什么会选择到大门口或距离大门口比较进的地方去座,还有你害怕乘坐公交车、地铁等比较人多的地方,此时我们担心身体的素质问题到是占到了次要的位置,我们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及时或顺利的逃到空旷的地方。

2、窘迫

我们经历了几次的惊恐发作,而且都是公众场合发生,在我们发作时,我们的症状会引起他人的关注,为此我们感到了十分的窘迫,所以当我们一旦有过惊恐发作后,我们会对周围的人十分的敏感,当我们感到身体不适应的时候,随即就会感到有了一种“受注目”的个感觉,这无疑又会增加了引发焦虑的因素,这种额外的因素本身有可以激发惊恐发作。

3、得不到帮助

在你的资料中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你在我们合作之前,你不敢一个人在房间内,一个人不敢到食堂吃饭,一个人不敢到比较远的地方,除非又你的亲人和朋友的陪同下才可以进行,在我们经历过惊恐发作后,有很多的人都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意境,即当我们准备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在大脑中出现了一个图画,比如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自己外出因没有人帮助自己,自己倒在路上,周围的人走来走去,都在用一种一样的眼光在看着你,没有人来帮助自己,出于对这种意象的害怕我们会感到了十分的害怕和焦虑,一旦我们有了亲属的陪同或我们倒了医院或者有了医生的在近前,我们的焦虑症状就会自行解除,这里充分的说明了得不到帮助是我们焦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4、发疯和失控

有时候,当你有了惊恐症状时,此时你会十分的坚信你会越来越重,症状不再受到你的控制,你一定会发疯,或你的心脏病一定发作,这种灾难性的思维会加剧你焦虑的体验,使得症状更加的严重,并且延长发作的时间和程度,也会导致惊恐更频繁的发作和发生。

综合以上各种心理活动或说思维,它会使你再特定的情景中加剧惊恐的发作,所以今天在这里对上面的几种思维提出来,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焦虑更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一个主观因素引起的。
2)、认识到惊恐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是可“控制”的。
3)、只要我们控制或改变了自己应对焦虑的方式,惊恐就会远离我们而去。

以上我们所谈到的是希望你能够消除对生理体征的恐惧;认识自己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我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和消失;积极地参与到锻炼中。
4、贬损积极的东西。我们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有人当面的会称赞你,比如对方会说你容貌长的比较漂亮、或者夸奖你的口才如何的好,或者说我们工作能力是如何的强等等,这时我们的心中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会对这样的称赞表示默许,因为他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出对方是否说的真实的话语;有的人对这些话语一笑而过、不置可否;有的人对这会暗暗窃喜;我们的一些心理障碍的朋友却不会这样的想,当他处于一个抑郁或当他具有社交障碍的时候,他会把一些积极的东西或者中性的东西予以贬低,比如会说:对方在冷嘲热讽于我,对方说的反话;可能这次仅仅是偶然的机会,我运气好吧了,等等,对于自己进行贬损使得本来就积极的东西在自己的心理作用下也失去了光华和动力。在他的周围好象有了一个屏障,这个屏障只能通过消极的东西,而积极的东西则不能通过。

贬损积极的东西是认知扭曲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形式。

在你感到情绪低落时,你会积极的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你的消极体验是正确的,即使你有了积极的方面,你也会认为那只是偶然的一次,是不可取的。我遇到过一个朋友,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他对待他人都是一味的迁就,很少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他在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由于自己不善于和人进行交往,在工作中办公室内自己处于一个默默的角色,同事难免冷落了他,他于是就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是让人讨厌的,尽管同事对他的人格、能力予以了肯定,但在他看来大家还是讨厌他。

由于这种认知扭曲很常见,它还会构成某些最为极端的难以处理的抑郁和社交中障碍的基础。比如,一位极度抑郁,正在接受治疗的年轻妇女告诉我:“谁也不可能关心我,因为我很可怕。我绝对是孤独的。地球上没一个人会关注我。”当她要离开这家医院时,许多病人和工作人员都表示对她颇有好感。你猜她是怎样否定这件事的:“那不算,因为他们不是在真实世界里看待我的。真正医院外边的人是永远不会关心我的。”我问她如何解释医院外边有那么多朋友和家人在关心她。她解释说:“那不算,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真实的我。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绝对不会有任何人哪怕真正片刻喜欢我!”通过这种贬损积极体验的方式,她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消极信念,而这种信念和她的日常经验相比显然是不真实不连贯的。你的消极想法或许没有她那么极端,不过可能你还是每天数次在不经意间忽略掉了发生在你身上的许多真正积极的东西。这种行为使生活逊色不少,并使事情变得不必要的黯淡。

5、 跳跃式结论。你会武断地跳到一个不被周围事实所支持的消极结论上来。这种情况的两个例子就是“测心术”和“先知错误”。

测心术:
你假定其他人都瞧不起你,你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不愿去检验一下。假定你做了一场出色的演讲,但你又发现前排有一个人在打盹。事实上那天晚上他是偶然闯进来的,但是你并不知道这一点。你或许就会想:“这个听众认为我很讨厌。”假如在街上你的一个朋友和你擦肩而过,但是没有和你打招呼,因为他正全神贯注地在想一件事情,并没有注意到你。你或许会错误地得出结论说:“他不理我,所以他肯定不再喜欢我了。”或许某天晚上你爱人没有搭理你,因为他或她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正为此感到难过,所以就没有心情和你说话。你的心可能会沉下去,因为你会对沉默作出这样的解释:“他(或她)生我的气了。我做错什么了?”针对这种想象出来的消极反应,你或许会退缩,或许会反击。这种自我打击的行为模式就像一个自我满足的预言,与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建立了一种消极的相互影响关系。

先知错误:
就好象你有一颗只预言不幸的水晶球一样。你猜想某些事情要发生,然后你就把这个预言当作一个事实,尽管这并不是真实的。一位中学的图书管理员在焦虑时反复对自己说:“我快要死过去了,简直要疯了。”这个预言当然是不真实的,因为她一辈子从来没有死过去(也没有疯掉!)。而且她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足以让她神志不清。在一次治疗会上,一位患抑郁症的敏锐的内科医生对我解释为什么他得放弃治疗:“我意识到我会一直很抑郁。我的不幸将延续下去,我深信这次或任何其它治疗都注定会失败。”关于他症状的消极想法使他感到无望。在他开始治疗后不久他的症状得到了改善,这表明他过去的预言是多么没有根据。

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也曾这样跳跃性地做结论?假如你呼过一个朋友,而他又没有能够按时回电话,你可能就会变得抑郁,你会认为他可能其实已经收到了,但是没有什么兴趣给你回。扭曲的吗?——测心术。于是你会感到心痛,决定不再打电话看看是怎么回事,你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再回电话的话,他会认为我很讨厌。我只好装傻算了。”由于这一消极推测(先知错误),你会回避你的朋友,并且感到羞辱。三周后,你了解到你的朋友根本没有收到你的信息。事实证明,所有的煎熬都不过是自己营造的一堆废话。心灵魔术的又一痛苦产物!

4、贬损积极的东西。我们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有人当面的会称赞你,比如对方会说你容貌长的比较漂亮、或者夸奖你的口才如何的好,或者说我们工作能力是如何的强等等,这时我们的心中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会对这样的称赞表示默许,因为他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出对方是否说的真实的话语;有的人对这些话语一笑而过、不置可否;有的人对这会暗暗窃喜;我们的一些心理障碍的朋友却不会这样的想,当他处于一个抑郁或当他具有社交障碍的时候,他会把一些积极的东西或者中性的东西予以贬低,比如会说:对方在冷嘲热讽于我,对方说的反话;可能这次仅仅是偶然的机会,我运气好吧了,等等,对于自己进行贬损使得本来就积极的东西在自己的心理作用下也失去了光华和动力。在他的周围好象有了一个屏障,这个屏障只能通过消极的东西,而积极的东西则不能通过。
贬损积极的东西是认知扭曲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形式。

在你感到情绪低落时,你会积极的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你的消极体验是正确的,即使你有了积极的方面,你也会认为那只是偶然的一次,是不可取的。我遇到过一个朋友,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他对待他人都是一味的迁就,很少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他在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由于自己不善于和人进行交往,在工作中办公室内自己处于一个默默的角色,同事难免冷落了他,他于是就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是让人讨厌的,尽管同事对他的人格、能力予以了肯定,但在他看来大家还是讨厌他。

由于这种认知扭曲很常见,它还会构成某些最为极端的难以处理的抑郁和社交中障碍的基础。比如,一位极度抑郁,正在接受治疗的年轻妇女告诉我:“谁也不可能关心我,因为我很可怕。我绝对是孤独的。地球上没一个人会关注我。”当她要离开这家医院时,许多病人和工作人员都表示对她颇有好感。你猜她是怎样否定这件事的:“那不算,因为他们不是在真实世界里看待我的。真正医院外边的人是永远不会关心我的。”我问她如何解释医院外边有那么多朋友和家人在关心她。她解释说:“那不算,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真实的我。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绝对不会有任何人哪怕真正片刻喜欢我!”通过这种贬损积极体验的方式,她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消极信念,而这种信念和她的日常经验相比显然是不真实不连贯的。你的消极想法或许没有她那么极端,不过可能你还是每天数次在不经意间忽略掉了发生在你身上的许多真正积极的东西。这种行为使生活逊色不少,并使事情变得不必要的黯淡。

5 跳跃式结论。你会武断地跳到一个不被周围事实所支持的消极结论上来。这种情况的两个例子就是“测心术”和“先知错误”。

测心术:你假定其他人都瞧不起你,你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不愿去检验一下。假定你做了一场出色的演讲,但你又发现前排有一个人在打盹。事实上那天晚上他是偶然闯进来的,但是你并不知道这一点。你或许就会想:“这个听众认为我很讨厌。”假如在街上你的一个朋友和你擦肩而过,但是没有和你打招呼,因为他正全神贯注地在想一件事情,并没有注意到你。你或许会错误地得出结论说:“他不理我,所以他肯定不再喜欢我了。”或许某天晚上你爱人没有搭理你,因为他或她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正为此感到难过,所以就没有心情和你说话。你的心可能会沉下去,因为你会对沉默作出这样的解释:“他(或她)生我的气了。我做错什么了?”针对这种想象出来的消极反应,你或许会退缩,或许会反击。这种自我打击的行为模式就像一个自我满足的预言,与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建立了一种消极的相互影响关系。

先知错误:就好象你有一颗只预言不幸的水晶球一样。你猜想某些事情要发生,然后你就把这个预言当作一个事实,尽管这并不是真实的。一位中学的图书管理员在焦虑时反复对自己说:“我快要死过去了,简直要疯了。”这个预言当然是不真实的,因为她一辈子从来没有死过去(也没有疯掉!)。而且她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足以让她神志不清。在一次治疗会上,一位患抑郁症的敏锐的内科医生对我解释为什么他得放弃治疗:“我意识到我会一直很抑郁。我的不幸将延续下去,我深信这次或任何其它治疗都注定会失败。”关于他症状的消极想法使他感到无望。在他开始治疗后不久他的症状得到了改善,这表明他过去的预言是多么没有根据。
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也曾这样跳跃性地做结论?假如你呼过一个朋友,而他又没有能够按时回电话,你可能就会变得抑郁,你会认为他可能其实已经收到了,但是没有什么兴趣给你回。扭曲的吗?——测心术。于是你会感到心痛,决定不再打电话看看是怎么回事,你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再回电话的话,他会认为我很讨厌。我只好装傻算了。”由于这一消极推测(先知错误),你会回避你的朋友,并且感到羞辱。三周后,你了解到你的朋友根本没有收到你的信息。事实证明,所有的煎熬都不过是自己营造的一堆废话。心灵魔术的又一痛苦产物!

6 夸大与夸小。你可能会陷进去的另一思想圈套是“夸大”和“夸小”,不过我更喜欢称其为“双目镜把戏”,因为你要么不合比例地夸大事情,要么又不合比例地夸小事情。夸大通常发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错误、恐惧或不完美之处时,你夸大了它们的重要性:“天啊——我做了一件错事。多糟糕,多可怕!流言似飞火,我的名声全毁了!”你通过双目望远镜的末端来看你的错误,使它们看起来又大又怪。这又可以称作“灾难化”,因为你把一件普通的消极事件看成了吓人的怪物。
当你考虑自己的力量时,你又会反着去做——你通过双目镜的另外一端去看待事情,这样事情就显得既微小又不重要。如果你夸大你的不足夸小你的优点,你肯定会觉得自己卑贱。不过问题不在你——而在于你所戴的可恶的透镜上!

7 情绪推理。你把自己的情绪当作真理的证据。你的逻辑是:“我觉得自己像一颗瞎火的臭弹,所以我就是一颗臭弹。”这种推理是一种误导,因为你的感情反映了你的思想和信念。如果他们被扭曲了——许多情况下都是这样——,你的情绪就没有了合法性。可以作为情绪推理的例子有:“我觉得有罪,所以我肯定干过坏事。”“我感到灭顶般的无望,所以我的问题肯定不可能解决。”“我感到有欠缺,所以,我一定是一个无价值的人。”“我没心情做事情,所以我最好躺在床上。”或“我很恼你,这表明你做得不好,而且总是想利用我。”情绪推理在几乎你的所有症状中都有所体现。因为对你来说事情这么消极,所以你就假定它们是真的。你不会想到要去挑战创造出你感情的认知的有效性。

情绪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拖延。你回避擦桌子,因为你告诉自己:“我一想起脏兮兮的桌子就恶心,擦桌子是不可能的。”六个月后,你终于推了一下做了这件事。事实证明这件事是很让人满意的,并没有那么艰苦。你一直在愚弄你自己,因为你养成了一种让消极感情指导你行为方式的习惯。

8 应该陈述。你试图通过说“我应该做这个”“我必须做这个”来激发自己。这种陈述会让你感到有一种压力和怨恨。矛盾的是,你最终会感到冷淡和缺乏动力。阿尔伯特?艾利斯将此称作“必须强迫症”,我称之为“应该”生活法。当你把应该陈述往别人身上套时,你通常会感到灰心。第一次诊疗,我由于有急事晚了五分钟,新来的病人就想:“他不应该这么自我中心。他应该快一些。”这个想法使她感到心酸,心中充满怨恨。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陈述为你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绪紊乱。当你自己的行为在现实中没有达到标准时,你的应该不应该陈述就会使你讨厌自己,让自己感到羞耻和内疚。当其他所有人的行为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你会感到痛苦,并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你要么改变自己的期望以接近现实,要么永远被人类的行为搞得情绪沮丧。假如你发现自己有这种不好的应该习惯,可以参照后边我在有关罪感和愤怒这些章节里为你提供的一些有效的“应该和不应该”去除法。

9 贴标签与标签不当。为个人贴标签意味着你基于个人所犯的错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完全消极的自我形象。贴标签是过于概括的一种极端形式。其背后的哲学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所犯的错误。”当你开始用“我是一个……”这样的句式描述自己的错误时,你就有了绝好的为个人贴标签的机会。比如,当你在第十八洞失球时,你可能会说:“我生就是个失败者”而不说“这一洞我打坏了。”同样地,当你投资的股票只跌不涨时,你或许会想:“我是一个失败者”而不说“我投资错了。给自己帖标签不仅是自己打击了自己,而且是非理性的。你的自我不能够和任何你做的某件事情相等同。你的生命是一系列复杂的,永远变动着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流。换句话说,你更像一条河而不是一尊雕像。别再试图用消极的标签定义自己了,它们是非常简单、非常错误的。你什么时候因为你吃就认为你是一个“吃客”因为你呼吸就说你是一个“呼吸者”了?这完全是废话,但是当你根据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为自己贴标签时,这种废话就变成了一种痛苦。

当你给别人贴标签时,你难免会产生敌意。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老板会把他不时会发怒的秘书称作“一个不合作的婊子。”由于贴上了这种标签,他会憎恨她,不时会跳起来指责她。反过来,她也会把他称作“感觉迟钝的沙文主义者”,而且一有机会就抱怨他。长此以往,他们就互相掌握了对方的要害,把对方的每一个缺点或不当之处都看作是对方没有价值的表现。标签不当是指用不准确的言辞或过于情绪化的言辞来描述一件事情。比如,一位正在节食的妇女吃了一碟冰淇淋,然后她就想:“我是多么讨厌,多么恶心自己呀。我是猪。”这种想法让她感到难过,于是她就吃下了整夸脱冰淇淋!

10 归己化。这种扭曲是罪感之母!即便毫无根据,你也会假定自己应该为某一消极事件负责。你武断地认为事情的发生是你的过错,或反映了你的不足,即便在这件事上你并无责任。比如说,假如一个病人没有完成我所提供的自助项目,我就可能会有一种罪感,因为我想:“我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治疗师。她没有能够努力帮助自己是我的错。让她好起来是我的责任。”当做母亲的看到孩子的汇报卡,老师在上边批改说孩子做的不好,做母亲的马上就会想:“我一定不是一个好母亲。这张卡表明我是多么失败。归己化使你充满罪感。你深受责任的麻痹与重负之苦,责任会迫使你把整个世界都压到自己肩上。你会在影响别人还是控制别人之间困惑。作为一名教师、顾问、家长、医生、销售员、经理,你肯定会影响和你交往的其他人,但是没有人会期望你控制他们。别人的所作所为最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你的责任。后边我们就会讨论到用什么方法克服你的归己化倾向,并使你的责任感降到可控的、现实的程度。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14 17:10
非常感谢失忆姐推荐的这两篇帖子!
我已经打印成小册子了,带在身边随时看
46#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14 21:04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6-14 21:10 编辑

森田不是治疗,治疗不是森田~~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70906-1-1.html
和大家说说“放弃”。什么才是自然的放弃?
我发现很多患者强行的逼着自己去放弃,这样强行去做和强迫行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真正的放弃只是放弃强迫行为,而不是“强行的放弃整个症状”、“强行让整个症状消失”。
我说过,症状内部是复杂的,而森田中的放弃是“放弃症状最外层的行为”,就是放弃“自己完全控制、做主的强迫行为”。
强行的放弃症状就是“行使症状消失”!这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大家有这样的体会------强行放弃会觉得很吃力,难以放弃,很难做到。
但是,如果你放弃的是“自己完全控制、做主的强迫行为”,放弃的是你强迫行为最外层完全由自己控制的那一层行为,会觉得很轻松。森田所说的放弃就是放弃强迫行为。

放弃强迫行为和放弃症状是不同的。
放弃强迫行为是顺应自然的一种方式。
放弃了强迫行为,症状也许还会存在。这时,就应该让症状自然而去。

强迫行为都是自己完全可以控制,属于自己完全主动的行为。既然是主动,就可以轻易的放弃。
很多人说放弃很难,其实你是去强行放弃那些你不能改变的东西了。
“被动”的东西、无奈的、不能改变的就不要强行去放弃。
你只要去放弃自己“主动”的强迫行为。
怎么区分被动和主动?
很简单,因为主动是你完全可以自主控制,你放弃时能“轻易做到”的就是主动,“做不到和难以做到”的就是被动。
“做不到和做得到”并不是绝对的,是动态的,是浮动的。有的行为,你状态好时可以做到,状态不好时就难以做到。有的行为你努力去做有时可以做得到,不努力却很难。
“做不到和做得到”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区分主动和被动以当时的条件为准。任何条件下,能轻易做到的、完全自主的就是主动。
放弃自己的“自主的、主动的”强迫行为,“被动的、没办法、无奈的”强迫和症状就由它去,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又主动的去干涉、解决。

现在你应该知道,放弃“自主、主动”的强迫行为才是森田所说的放弃,
而不是强行去放弃、去放弃“自主、主动”强迫行为以外的那些“无奈的、难以改变的症状、问题”,不是强行的让整个症状消失。

放弃了强迫行为,症状未必会马上消失。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难以放弃的。这些难以放弃的症状怎么办?
你应该知道,火车刹车并不是列车员按了刹车键就可以马上刹住的。按了刹车键之后,刹车键通过电流提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提示每个零部件,这样复杂的一步步一起协作,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刹住。

现在把放弃强迫行为当作按刹车键,症状当做整个刹车,你就应该知道,按了刹车键后,刹车不能马上刹住。必须等待,必须任其自然,让火车自己一阵的机械运动过后,它才会刹住。
症状也一样,放弃了强迫行为症状不会马上停止,只有继续顺其自然,让它存在,它才会自然的慢慢平息。
所以,放弃后症状还没完全停止的时候,应该等待,继续顺应自然。不把治疗当作森田的目的,而是把顺应自然当作森田的目的。
很多人就是在这里--------放弃强迫行为后,看到症状没有完全停止、还存在,就以治疗为森田的目的,没有等待,继续急忙的重新强迫、重新解决问题。

把以上的话归纳起来就是“顺应自然,放弃治疗。放弃主动,任其症状”。

总结这16个字--------顺应自然,不把治疗当作森田的目的,而是以顺应自然为目的。
放弃是指放弃“主动、自主”的强迫行为,也是绝对可以轻易做到的那种放弃。
放弃“主动、自主”的强迫行为,而不是放弃整个症状。这样放弃后症状也许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这时,听任自然,不要主动干涉

神经症,尤其强迫症可以这么说----就是种执着的完美主义。

强迫动作和思维都是追求完美主义的行为,我以前说过:执着就必然追求完美。
现在看来,整个强迫症就是一个大的追求完美的心态吧。

具体的完美追求对象形成了具体的“强迫症状”。或者说:具体的执着对象造成了具体的“强迫症状”。

对象是会变的,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而本质的就是“完美主义/执着”,这是不会变的。

森田治疗的过程就是平息自己的“完美欲求”,放弃执着,顺应自然,从而回复自然。

--------------------------------------------------------------------------------

患者的完美欲求让患者强行的“去追求”、“去达到”符合完美主义的目的。
症状是一个“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应该是去“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去强行追求,“强行追求”就让患者痛苦、烦恼、迷惘。


每个患者都是这样的情况:遇到自己的强迫问题去实行“强迫行为”,这个强迫行为就是“强行、反复的强迫动作、反复的强迫思维”,往往强迫行为因为“反复的、强迫的”去做,会遇到很多阻碍。 这些阻碍就是像患者反复的强迫行为带来的“痛苦啊、劳累啊、绝望啊”~什么的。

顺应自然就是当你“强迫的时候”遇到阻碍,很难过去或者过不去的时候,就退步,跳过去、绕过去,总之不要硬闯。
硬闯会很痛苦和难受,这时你会感觉到的,那么呢,你就顺应自然,放弃抵抗、追求等等
“努力又痛苦”的行为,
去自然的接受、面对那些你抵抗、反感的各种东西,
只要你放弃了就自然的接受了。

-----------------------------------
很多患者认为放弃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而又觉得强迫追求的并不正确。
所以呢,很迷惘和痛苦。

有这样一种症状,患者“害怕的”认为自己的本能消失了,不是自动的了,
这时患者想解决问题,也就是“手动的、刻意的”去寻找“原本自动自然”的
本能。

在追求的过程中肯定矛盾重重,痛苦不止,遇到过不去的“阻碍”。

这时----------面对阻碍时就要“放弃”,退一步,不要在抵抗和追求什么了。
放弃了就“自然接受”自己感到矛盾和迷惘的“害怕和问题”,让它存在,把它摆在那里。

---------------------------------------
●总之,在强迫中遇到“难以追求和抵抗”的“阻碍”,就要退一步,绕过去,你要相信我,没错的,这样做不要紧的。
以上所说的话都是这个意思。

退一步,你虽然没有在追求自然本能了。
你也许也不知道自然本能是什么样子,是什么原理,但是不要紧,
自然永恒在,
它本来就存在在那里的饿,只是你的强迫行为蒙蔽了它,它自己会出来的,会有作用的,不要你参与,不要你管,不用你去刻意的追求什么。

你放弃了,你依然迷惘,你无知,但是不要紧,自然永恒在是事实,你不知道它也会作用的。
你好象不知道怎么办,好象不知所措的没有路,其实你不需要看见路,就像瞎子搭车一样,又不需要你认路的。

自然会自动的给你安排条路,一切都是和谐的。
相信我,没错的。
即使一时被眼前的假象和害怕困惑,用这个思想态度去面对,没错的。
-----------------------
患者要做个坚强的人,自己靠自己。

不要依靠某个疗法,某个人,某本书,绝对没有灵丹妙药,治疗心理和治疗身体是有区别的。
我看到过的无数好转的患者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靠自己。
静心细读有益

做为一个学习森田的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
接触之后是不是还要继续往下探究?是不是还要读很多的森田书?
如果能领会这八个字,真正按这八个字去做,根本就不需要了。

模糊的概念:怎样为所当为,什么是为所当为?
答:为所当为是相对于症状来说的,在强迫症状中如果“把手头应该做的事停下来”去解决症状、应付症状,与症状周旋就“不是”为所当为。 反之,如果不停下“本来应该做的事”,尽管面对症状仍然以自己本身应该做的事为主,去做,这就是为所当为。


以上的话也等于=停下来去满足强迫心瘾就不是为所当为,不满足继续当前自然的活动就是为所当为。


下面重点看这一段话↓
或者这么说更加简单:症状是像“高山一般不可扳倒”的事实,当你“没有必要”去面对它的时候就不要去主动找它。没有必要面对它的时候就逃避它。逃避的前提是----没有必要去面对它的时候才可以逃避。 所以你不要主动去找它,即使你把这个“不主动”看做是逃避也没关系,逃避就逃避。


很多人就是这样的--------面对症状时发现它是“铁一般的事实”,如果不去解决它,心里老是觉得自己有严重的问题。所以就不为所当为,所以就主动的去找它,所以就停下来去解决症状,这就是不为所当为了。
其实森田第一句话“为所当为”就是让你不要治疗,即使觉得自己的确、肯定的有问题,即使害怕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是不要去治疗。
症状它有就有,虽然你不治疗它也许还有,就让它有吧,不要以为用森田它就可以消失了。森田第一就是告诉你:症状它的的确确有,你虽然害怕它,紧张它,把它看得严重,但是就让它严重的存在吧!


不针对症状去做任何事,任何事。一但你发现自己在针对它做什么,就停止就是了。
不针对它做任何什么,就让它摆在那里,继续生活。这就是为所当为。


其实前面几段话说的是一个东西,为所当为,虽然话说了这么多,但是它就是一个意思:
在你没有必要去“碰触症状”的时候就不要去“碰触”,即使你觉得症状铁一般事实存在的让你很不舒服。
这就是为所当为,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往下看。


然后还有个词叫作“顺应自然”,这又是什么意思?
答:接着上面的说,看清楚下面这段话:
当你在为所当为时到了“必须”得去“面对症状”的时候,就去面对,不要逃避。
前面一个问答段落说了如果“没有必要去碰症状”就可以逃避,但是现在“必须面对了”就不要逃避。现在的逃避就等于继续症状。


怎么面对?
答:面对就是继续为所当为(就是继续做应该做的事),同时伴随着症状,就让它存在,带着它。
虽然带着它(症状),但是还是以为所当为(自然应该做的事)为主,也就是虽然带着症状但是还是以生活为主。
带着就带着,是它自己来的,你是被动的,你只是做自己要做的事,它要缠着你你也没办法。


就这样,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你明白了就可以了,它们并不是什么可以操作的东西,不是什么武功要你努力、辛苦的去锻炼。


它们是让你明白后,改变你的态度,最终改变你的判断,也就是“影响、改变”你的选择。
在遇到症状的时候,选择顺应自然,而不是以前那么执着。


其实,明白了上面的话就领悟了森田,很简单的道理,很简单的事情,只是内心的迷茫和执着遮住了眼睛。
看得书再多,也都是说的这些。真正明白了这些,就够了。森田不在乎你多少书没看到,只在乎你看明白了多少。


47# Taurus09
作者: 风霜雪雨    时间: 11-6-14 21:43
多么熟悉的你的描述!每次看类似的贴子我就会唏嘘:和我同样的你们啊,辛苦了!可喜的是你的症状发作时间这么短就能积极找寻到森田的这个论坛,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你就离出来不远了。
你总结一下是不是这样:所有的 ...
失忆 发表于 11-4-25 10:33
这一段太精僻了,真是过来人,描述的这样贴切,学习了!
作者: 梦想-天堂    时间: 11-6-15 21:30
森田不是治疗,治疗不是森田~~

Taurus09 发表于 11-6-14 21:04
森田从来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去治疗症状。强迫、恐惧其实归根到底是种人的完美欲起作用。顺应自然,其实它一直存在。存在于当下。。。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16 20:06
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未来的事情还未发生想也没有用,老老实实活在当下,体味当下的感觉最重要。

慢慢发现森田其实不是一种治疗手段,而是一门哲学,一门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哲学。

今天早上地铁,不巧我坐的这趟车和前面的车间距比较近,总是停在隧道里等前面的列车开出站台。往常这个时候我会非常紧张,经常想列车要是不动了怎么办,我要是发作了可不得了。今天,当列车多次停在隧道里时,我发现自己平静了很多,当然,念头还是有,“发作了怎么办,没法出去”。这时,我告诉自己,发作了就发作了,它并不可怕,像黑溪说的那样,其实惊恐是可控的,只要我们选择了正确的应对焦虑的方法,它一点也不可怕。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外面是黑隆隆的隧道,车里面的灯也几次熄灭又亮起,但是我还是一直在看我的报纸,因为我知道,该到站的时候列车自然会到站的,自己瞎操心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不如看报纸能更好的打发时间呢

对森田的体会就是在类似这样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相信众多前辈也是一样吧。另外,现在我发现,当念头出现时,正向的应对陈述也很有作用,比如说,我会告诉自己“它只是焦虑,我不随它走,就会过去的”,“我以前也经历过这样难受的滋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应对陈述几次,发现状态就好很多了,有类似症状的朋友不妨一试

50# 梦想-天堂
作者: 梦想-天堂    时间: 11-6-16 21:47

作者: 梦想-天堂    时间: 11-6-16 21:49
51# Taurus09 嗯,与其瞎等着担心、不如做点能做的事情。
作者: 兰草    时间: 11-6-17 06:25
51# Taurus09 嗯,与其瞎等着担心、不如做点能做的事情。
梦想-天堂 发表于 11-6-16 21:49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22 21:27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6-22 22:11 编辑

本周末的两天,参加了施旺红教授的北京森田疗法技能培训班,受益匪浅,感悟良多,写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4月中旬在施教授的论坛上开贴之后,一直希望能有跟教授当面交流的机会,幸运的是,机会很快就来了,6.18-6.19,施教授在军事科学医学院心理中心谢玲主任的邀请下将来北京举办森田疗法技能培训班,感谢教授通过站内消息告知我这个消息,我第一时间就跟谢玲老师取得了联系报了名。

6.18一早,我5点多就醒了(因为有些激动
,而且早上报到的时间也比较早)6点多上了地铁,直奔石景山雕塑公园。一路上,还是有不安的念头不断出现,因为已经有2年没有去石景山了,何况这次还是一个人出门去陌生的地方。但是,现在因为有为所当为的理念,念头已经不会对我的行动构成障碍了。大概40多分钟后,我下了地铁,简单问了下路,步行了20分钟来到了讲课的地点,在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里面。门口登记填表之后,在大厅里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施教授。教授穿着一身军装,年轻有为,笑眯眯的非常和蔼,一点也没有架子。我跟教授自报家门,教授马上就说你的帖子记录得很好,还现场给了我很多关于如何对待心动过速症状的指导。陆陆续续来了二三十人后,培训开始了。教授首先给大家看了几个案例,一个关于厌食症女孩的案例真的很让我震撼,一米六几的身高,因为厌食瘦到了只有五十多斤(照片只能用瘦骨嶙峋来形容),神奇的是,经过教授两个小时的诊断、治疗,她恍然大悟,马上就开始吃饭了,几个月后体重慢慢恢复。大家可以猜猜短短2个小时里,施教授究竟跟这个女孩谈了什么能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还有很多案例,如二十几年的视线恐怖症患者,上课老师一提问就晕倒的重度社交恐怖症患者,吃百忧解到11片的重度强迫症患者,经过教授的诊治都告痊愈,并且痊愈后到教授的课堂上去演讲(都是有视频录像的真实案例哦)。这些丰富的案例,一方面让我体会到了森田的博大精深和在神经症治疗领域的神奇疗效,另一方面更让我对教授的高超医术、高尚医德以及丰富的治疗经验叹为观止.


贴一下我听课笔记中记录的施教授讲课的部分内容吧:


教授关于森田理论的总结:
一、症状不是病,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点是森田疗法跟其他疗法的主要区别。
二、症状形成机制:精神交互作用。
三、治疗:勇敢面对,积极行动;分清是非,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应用的原则:扬长避短,不拘形式,博采众长,与时俱进
长处:1.不将症状当作治疗目标。2.精神交互作用的解析。3.为所当为,顺其自然。
短处:1.“不问症状”2.顺其自然的误解3.把森田疗法当疗法(法执)


森田疗法不应拘泥于任何形式,读书、门诊、生活发现会、网上交流都算在学习森田,森田无处不在。关键需要患者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体悟(践行)


病人在治疗中的改变
1.认知上的改变。体会到症状是有意义的,不是病。
2.行为上的改变。由“逃避现实,治好了病才行动”过渡到 “积极行动,勇敢面对,体验症状随行动的变化”。
3.情绪和自信,由“焦虑、恐惧和自卑”过渡到“勇敢面对,自信心的恢复”。

治愈的过程:1.领悟。2.接纳。3.坚持在行动中体验(可结合日记疗法)

培训过程中,教授关于森田的一些语录:“森田不是疗法,是活法”,“苦乐共存,善恶不离”,“顿悟是痛苦到极点的感受,可遇而不可求”

另外,教授在培训过程中还演示了在日本进修期间对一位日本患者进行日记治疗的故事,教授的日文功底也很深啊,难怪读了这么多森田的书籍呢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培训,但我从中得到的收获是巨大的。以前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摸索森田,难免有很多理解谬误以致走弯路的地方。现在,是循着教授给出的生动丰富的案例,结合教授对理论的精辟到位的解读来理解森田,事半功倍。教授在这两天,一点也没有架子,跟学员同吃同住,潜移默化的教导大家。难能可贵的是,教授对森田理论发扬广大,自成体系,令人钦佩。施教授丰富的案例治疗经验、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平易近人的性格和处处为患者考虑的医德让我觉得这两天的培训绝对物有所值
另外,也感谢办事干练、热心爽朗的谢玲老师,以及谢老师精神分析小组的心理咨询师朋友们,他们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和鼓励。


希望施教授的森田疗法培训班在北京越办越多,越办越红火!强烈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参加施教授在北京后续的培训讲座, 下次施教授再在北京组织培训时,我们这些先参加培训的人可以去帮忙,无论是谈自己的体会也好,还是推荐身边感兴趣的朋友来参加培训也好,都可以。每次培训班的学员都可以自发组成一个小组,定期交流,互相促进。(实际上我们第一期学员已经开始做了,如建qq群,分享心理讲座的信息等等。)
让我们一起践行森田,把森田发扬光大!






54# 兰草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22 22:03
教授对我的一些建议:
心跳快死不了人。
需要有一次体验,自己去最害怕的地方/场景,自己观察心动过速的自然消失。恐怖突入,心跳快一会就会过去,有这样一次体验就会有所领悟。
惊恐发作时,可通过深呼吸来缓解。不把症状当作敌人,不去排斥它,通过行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
发作时不需要去医院,自己就是自己的医院。
森田需要践行,光听是不够的。

感谢教授的以上指导,我会继续力行实践的
55# Taurus09
作者: 五戒    时间: 11-6-23 01:01

作者: 失忆    时间: 11-6-24 21:22
教授对我的一些建议:
心跳快死不了人。
需要有一次体验,自己去最害怕的地方/场景,自己观察心动过速的自然消失。恐怖突入,心跳快一会就会过去,有这样一次体验就会有所领悟。
惊恐发作时,可通过深呼吸来缓解。 ...
Taurus09 发表于 11-6-22 22:03



好好好羡慕你啊,能得到施老师的亲自教导!我相信这一次的培训会使你终身受益,找对人跨对门也是机缘,为你高兴,希望看到更多你勇敢面对的过程,将来有一天再回首,你会为今天的努力而骄傲,并且助人助已。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26 20:46
呵呵,谢谢失忆姐!能参加施教授的这次培训是自己的一次机缘,很珍惜,收获也很大。另外,教授在培训现场还给一位跟我症状类似(焦虑心跳快但没有场景回避症状)的小伙子点拨,小伙子当时就说自己已经顿悟了,神奇吧
师傅给领进门了,接下来得靠自己去修行啦
58#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26 20:55
大前天北京暴雨,由于小区机房渗水路由器故障,家断网几天了,今天才能上网。
从求学来北京到现在也很多年了,这次的暴雨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次,冰雹铺天盖地,大树连根拔起,交通瘫痪就更不必说了。很幸运,暴雨当天我乘坐的地铁没有停运,晚上7点多就到家了。回家的路上看到被风吹倒的板房,东倒西歪的电线杆,以及看不到头的汽车长龙(其中还有救护车夹杂其中,看到这场景我还小小的紧张了一下,心想自己如果现在发作,叫救护车可来不及了,都堵路上了)
正如施教授在培训班上跟大家说的,在自然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但恰恰是这渺小的生命,却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总想着去控制自然。 一场暴雨让整个城市疲惫不堪的瘫痪了,显然,这种自然远非人们所能控制。
放弃控制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在自然面前我们只能臣服。

59# Taurus09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26 21:16
今天很忙碌,下午为了办事,一口气跑了四家银行,存钱,取钱,再存钱,再取钱。虽然在银行排队也有小小的紧张(怕发作),但是为了自己的资金不贬值,这点小紧张算啥呀
办完事后,决定到银行附近的沃尔玛逛逛。乘扶梯下到地下一层,紧张感又来了(怕在地下发作难以逃离),当时想起了教授对我的一句建议:“不要躲避恐惧症状,得去主动寻找症状,让它来,然后看它消失”,嗯既然是这样,那就索性放下这些提防,随便它来吧。一想到这里,自己也轻松了,逛了好多柜台,还血拼了若干搞特价的果汁(比在其他地方买要便宜30%),排队结帐后,算了算,因为特价自己节省了几十块钱,很有成就感啊,看来这次超市还真逛对了,紧张感早就烟消云散了。

下面是我今天下午实践的精神变化:
紧张、怕进超市-> 硬着头皮进超市(虽然还是紧张)->为所当为,逛柜台,买需要的东西->买到特价商品,有成就感,体会了行动的乐趣,增强自信。

请教授点评,这样是否有效打破了精神交互作用的环

看来森田的目的本位真有用

60# Taurus09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6-26 22:44
是的,这样非常有效,你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可是,我得提醒你,你潜意识里还在害怕发作,因为没有发作而洋洋得意,那一天因为劳累、或许多紧急的事导致你过度紧张,又会让你沮丧。 你应该内心带着期盼的心态,希望它发作,不发作哪有机会体验啊,发作一次时,沉着地放松,静静看着它、等待它自然离去,即使发作,也没有沮丧,把它当朋友,只有这样,才真正地达到痊愈状态。当然,你现在也是实践森田的必由之路。
森田不是理解,是实践和体悟。
希望你经常来论坛记录自己成长历程,让你这个帖子成为我这个论坛里的一面新旗帜。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26 23:12
可是,我得提醒你,你潜意识里还在害怕发作,因为没有发作而洋洋得意
教授果然目光如炬,一眼就洞穿了我现在的心理状态。的确,您说中了,虽然现在我的理智已经知道症状不是病,需要接纳,但是潜意识里还是非常害怕发作,排斥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那种濒死感觉。现在虽然也经常行动,但是每次行动后,有成就感的同时,心里还有一丝丝的侥幸:“唉呀,这次总算没有发作,行动终于结束了,真幸运。” 跟您提醒的一模一样。

你应该内心带着期盼的心态,希望它发作,不发作哪有机会体验啊,发作一次时,沉着地放松,静静看着它、等待它自然离去,即使发作,也没有沮丧,把它当朋友,只有这样,才真正地达到痊愈状态。
谢谢教授给的建议和指出的痊愈之路,我要沿着这种心态去继续体验。
也感激您在我重要节点上的提醒,我会坚持在论坛上记录


62# shiwanghong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6-27 06:41

作者: 失忆    时间: 11-6-27 11:43
是的,这样非常有效,你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可是,我得提醒你,你潜意识里还在害怕发作,因为没有发作而洋洋得意,那一天因为劳累、或许多紧急的事导致你过度紧张,又会让你沮丧。 你应该内心带着期盼的心态,希望 ...
shiwanghong 发表于 11-6-26 22:44


学习了,说的真好!
作者: 梦想-天堂    时间: 11-6-27 21:23

作者: 思路清晰    时间: 11-6-29 04:40
本帖最后由 思路清晰 于 11-6-29 04:42 编辑

战斗刚结束就直接奔向论坛,鄙人刚签了一张300万的单子,真是激动澎湃。持续战斗9小时真是吃不消,什么谈话的技巧都用上了,客户与房主相差15万差价硬是被我磨下来了,那叫一个成就感呀,出门的时候那几位都是眯着眼睛走出去的,哈哈!上来一看你的记录真是越来越有心得了,真是厉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所谓的症状直接被踢至浮云。呵呵!不多聊了,赶紧补觉去。
作者: 10号    时间: 11-6-29 21:25
67# 思路清晰 厉害啊兄弟!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6-30 09:34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6-30 09:36 编辑

恭喜啊,自己努力后实现目标的成就感是很让人振奋的:-)
也谢谢你的鼓励,“症状被踢至浮云”,说得好! 不过我还是得跟它做朋友,呵呵

67# 思路清晰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3 19:52
本帖最后由 Taurus09 于 11-7-3 19:57 编辑

上周得到教授指点后,我好像有了副好用的武器一样。由抗拒它来到盼望它来,确实带来了心态上的微妙变化
但是可能是由于思维惯性的缘故吧,还是很难完全做到“盼望它来,它来了更好”那种感觉,在行动的同时,抗拒的念头还是不由自主的冒出来(毕竟惊恐的体验确实非常难受,意识深处很不想再体验这种难受的感觉)。有些小苦恼唉。
京沪高铁开通了,看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我却有些小惆怅,“这么好的设施,我由于恐惧回避没法坐。真羡慕那些敢坐高铁的人哪。”其实,我自己也知道,光这么空想完全是自己主观的杞人忧天,只有亲历亲为、去坐去体验才行,可是有时候还是迈不出这一步。呵呵,是不是还是在自己跟自己绕呢。

63# Taurus09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7-3 20:08
不要过深地研究理论,硬着头皮去坐一次,这就是行动本位,就是突入恐怖,体验一下就有新体会。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4 22:52
谢谢教授指导
确实,过多的理论反而会让我们拘泥于细节,得了“顺其自然”病。“硬着头皮去做”就是了,很难但又很简单,呵呵。有了新的体会我会再报告。
71# shiwanghong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5 21:31
每天上下班乘坐的地铁出事故了:
今天上午9时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溜梯故障,导致正在搭乘电梯的乘客摔倒挤压,记者从市卫生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名乘客死亡,3名乘客伤情较重,但生命体征平稳,27名乘客轻伤,所有受伤乘客均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救治。经医生诊断,9名轻伤乘客已经出院。
哀悼死者,同情伤者。
晚上坐地铁下班回家,下车后,乘坐电动扶梯时,想起上午地铁发生的事故,很紧张,心怦怦直跳,担心电梯会滚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想想,听天由命吧,也就坦然了。看来社会大环境也是人们不安的一个重要来源啊。

72# Taurus09
作者: 五戒    时间: 11-7-6 01:45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7-6 07:32
森田精神不知不觉进入骨髓了,自己还没有感觉到呀,“听天由命吧”,这才是自然森田呢。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6 20:35
更有信心了,感谢教授的肯定
75# shiwanghong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9 22:51
晚上去了趟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慢跑了30多分钟。之前有将近3个月没正式健身了,因为健身卡快过期了赶紧突击一下。跑步的过程中,心跳自然而然就加快了,念头还是有,"没有家人在身边,现在心跳又这么快,恐怖来了要控制不住发作了怎么办",有几次还真差点跟着念头走了。不过转念一想,念头本身也是症状,是假的,对它保持原样就行了,随它来随它去吧,我得像施教授说的那样盼望发作,不发作哪来的体验呢。跑着跑着,注意力都集中在跑步这件事上了,我发现在运动的时候,躯体的生理反应跟恐惧症状来临时还真有些像,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看来这些生理现象其实都是正常的呀,运动时如果我的自主神经系统不进行这些调节那才危险呢,心跳加快是为了把血液更快的输送到肌肉产生能量,呼吸急促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氧气进行有氧代谢,出汗就更必要了,为了带走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
跑完后,感觉人精神了很多。之后又去了趟超市,在超市里念头又来了,不过我告诉自己,症状来了就来了,不过就是跟跑步的感觉很像就是了,我跑步时心跳那么快对身体也没损害啊,这样一想,也就不怎么害怕排斥症状了。
76# Taurus09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11 12:21
昨天早上一个人骑车去离家较远的菜市场买菜。之前已经有1年多没来过这个菜市场了。
刚一进去,感觉空气很闷,因为空气不流通,肉摊、菜摊的味道也好不到哪去,加上人多,感觉有些心跳加快。不过我告诉自己,心跳快是正常的,因为市场里面人多缺氧嘛,心跳快是自主神经系统为了输送更多的氧气进行的自我调节。想到这里,心里坦然了。注意力就集中在各个摊位卖的东西上了。讨价还价,再加上挑挑拣拣,一连在里面逛了半小时,买了不少叶菜,水果,拎了满满几袋子,满载而归

这个过程中,虽然症状似乎想冒出来一下跟我打个招呼,但我也跟它打个招呼,告诉它我觉得它是正常的。看来我们可以开始慢慢做朋友了,呵呵。

正如教授说过的,森田不是疗法,是活法。希望自己能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有更多的领悟积累起来。

然后,抄一段道德经里面的话吧:
阴阳一体,福祸相依,善恶相随,生死相伴,不离。是以抱朴守真,知二归一,破极而达无极,无常终归有常。故喜无狂,逆无嗔,悲无伤。故执中守正,心静体养。

森田的很多道理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祖先们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

77# Taurus09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7-11 12:54
反复练习这个过程,体验内心变化。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12 12:56

79# shiwanghong
作者: 梦想-天堂    时间: 11-7-12 18:26
施老师现在在线。
作者: 失忆    时间: 11-7-13 09:19
不舒服的感受并没有把你怎么样,反复实践,连没有怎么样的念头都忘记了......你真棒!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16 08:32
谢谢失忆姐的鼓励!
心跳快、焦虑恐惧,甚至是濒死的感觉,其实并没有把我怎么样,只是让我当时比较难受而已,过去也就过去了。现在可以开始慢慢接受它了。
有你们的帮助真好
82#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20 13:21
上周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一件一件都让人措手不及。
上周二,接到老家叔叔的电话,说我父亲查出重病。父亲才50多岁,之前几个月一直咳嗽,屡次催他去看,可是他特别固执就是在老家医院挂点滴。当时接到电话我就楞住了,还不敢告诉父亲,得先瞒着他,等拿到病理化验结果我们讨论出治疗方案再说。心情非常非常压抑。
上周三晚上回家后倒垃圾,碰到隔壁的邻居在搬家,我跟他寒暄为什么搬家,他说他家这周一要开始装修。可是我们家宝宝现在才2个多月(邻居也知道),我跟邻居说了这个情况,他反问我说,“你们家孩子现在已经大了应该不怕吵了,再说装修有那么吵么?何况我们看你老婆前几个月坐月子都忍了几个月现在才装修,要不早开始砸了。” 看到人家振振有词,身为邻居又没法翻脸闹僵,只好无奈开始请假找房。三天找了很多中介,看了很多房子,终于租到了一间还算满意的,可以让宝宝暂时躲避两个月装修的骚扰。

之后,亲戚给我邮来了父亲的病理化验结果。周一,我跑到协和医院排了5个小时队,终于见到了专家,让父亲到北京来做个全面的检查再定治疗方案。父亲很倔强,怕来北京看病花钱,我劝了好久,又发动全家亲戚都劝他,他才勉强同意过来看病。


事情一件一件压过来,压得人都有些透不过气来。尽管如此,还是想记录下自己的体验:

这几天一直在外面跑,因为心里装着事情,恐惧啊焦虑啊这些感觉都退后了,以前我的头脑中有很多力图回避的场景,如陌生的地方、高层电梯、拥挤的人群,或者独自外出。现在为了租房,为了给父亲看病,统统都得硬着头皮去。相比现在的事情,恐惧、焦虑的症状已经不算什么危机了。带着这样一种对症状不管不顾的态度去做事情,尽管有时偶尔感觉也心慌着急(打电话跟家人或者中介沟通的时候会有焦虑的情绪),或者害怕发作的念头出现,但是都是一闪而过,我不再纠缠它也没精力去纠缠它了,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我渐渐体会到了施教授说的带着症状去生活的含义。以前很多我回避的场景这周都已经去了,没那么可怕,之前都是自己主观想出来的。

前天在医院排队的时候,我用手机上阳光论坛,看wtoly的记录帖子。看到她的帖子快结束的时候,她介绍跟老公一起去青岛度假、登船出海的场景。她说浪来的时候,尽管恐惧的念头又来了,但是看到很多年轻人都迎着浪涌上了船头,她也被这气氛感染走到船头看海。看到这里,一瞬间不知道那段记忆被触动了,自己突然有种莫名的顿悟的感觉。患神经症之前,自己出去游玩的时候,这种恐惧的感觉也有,比如去游乐场坐过山车,第一次坐飞机的紧张感,小时候第一次坐船也忐忑不安担心船在江面翻到,第一次坐特快也有念头想这么长时间的火车自己要在车上生病了怎么办等等。但是,这些恐惧的感觉或念头都是一过性的,过去了就过去了,当时的我没有纠缠它,所以我没有痛苦。现在的我非要反复纠缠、摆脱、假想这种会正常出现的感觉,所以活在了自己的主观想象中痛苦不堪。

不管怎样,希望自己能在生活的重压下坚持住,希望父亲来北京的治疗顺利,也希望这次危机能变成自己实践森田的转机。

83# Taurus09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7-20 17:08

作者: 失忆    时间: 11-7-20 19:14
我们家装修时楼下小毛头的外婆冲上来阻止,还到物业吵,物业说他们都是办过合法手续来装修的,总不能等孩子长大再弄吧.....,我拎了礼物去致歉,大门口贴打搅告示,规定装修队到点歇工,把矛盾化解到最小,在做这些事时我也认识到,碰到问题只有去面对问题才能达到最好效果,森田真可谓无处不在呀。

    上星期回了趟老家,积极联系多年的朋友们,天天唱歌吃饭聊家常,常常深夜归来,婆婆有点嘀咕,但老公说没关系只要你开心就好(感动ING),在一个人打车的路上,在和朋友们一起开车出行的路上,在深夜的大马路上,我亲爱的症状与我一起坦然又坦然地面对着整个世界,我看到朋友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鼓励着我要做好自己的一份事,好象有许多的希望正在等前头等着我,开心至极。

   看你这样写着剖析着自己深深浅浅的足迹最终会越走越稳的,有施老师罩着你呢,哈哈~~~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20 22:18
没想到失忆姐也有类似装修的经历呀,虽然咱们的位置正好颠倒
不过我邻居可就没您这么好了,拎东西上门拜访根本就不敢奢望,也没提前通知我们,而且要遵守装修时间这些事情还是我们家上门跟人小心翼翼说的。不过邻里邻居的,能忍就只能忍了。

非常羡慕您现在的状态,领悟了森田之后的生活真好!您也给我了信心,我也会加油的。
86# 失忆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20 22:19
施教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刚收到通知邮件,生活发现会又重新开通了
http://www.shfxh.org/bbs/forum.php


85# shiwanghong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7-20 22:28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22 14:41
昨天晚上一个人去机场接父亲,上次去机场还是去年7月跟老婆一起旅游去的,已经一年的时间没再去过机场了,同时快两年的时间没再一个人单独去过机场了。因为要从市区坐机场快轨去机场,昨天下午自己出现了预期焦虑。总是不断有念头冒出来,自己一个人坐快轨,在上面发作了怎么办,逃也逃不了。头脑中一直在设想自己在车上发作时,无人过问,心怦怦跳难受的场景,焦虑不安

但是,森田告诉我,为所当为。施教授告诉我,硬着头皮去坐一次,恐怖突入,就会有新的体会。下午5点多,我从公司出发,先倒半小时地铁,再到换乘站去坐机场快轨。巧的是,在地铁上碰到了一位同事,聊了半天,预期紧张的心情缓解了不少。在换乘站等候机场快轨的车来时,我发现它又来了,“怎么办,上不上车?”,“一旦上车,得20多分钟才能到机场,中间不停车,自己要发作了车也停不下可怎么办”。正内心激烈斗争的时候,车来了。“管它呢,先上去再说”。上车后,找了个位置坐下。铃铃几声铃声响起,车门缓缓关上。我发现车门关的一刹那,心里是最难受的。心怦怦跳了一会,忍耐着,不去管他,果然很快又好了。列车飞快的行驶着,空调有点冷,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手心也有些出汗。几分钟后,车已经驶出了市区。列车两旁都是葱葱绿树,或者空旷的原野。因为回避,自己蜷缩在城市的角落里太久了,已经好长时间没见到这样令人心胸开阔的景色了。旁边的乘客都在看书,或者聊天。我也拿起了座位上的一份杂志看,心里依然紧张,但是我体会到了银碗大哥说过的“有不安但没有恐怖”那种感觉。是啊,尽管有些难受,但是我能接受这种不安了,也就无所谓恐怖了。20分钟后,列车缓缓到站,走出车的一刹那,顿时产生了自信和成就感。这就是为所当为带来的正向情绪吧。

在机场等了一个半小时,期间症状也有几次似乎要来,但我就打定主意,想着施教授告诉我的“盼望它发作,不发作哪来的体验?”。施教授的指导真神奇啊,带着这样的心理,我真的有点不怕症状了,不怕它来,即使它来了也无所谓。很顺利的接到了父亲,还是坐机场快轨、倒地铁、打车,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快10点了。

今天的行动给了我了新的体悟和很大的信心,感慨的同时,非常感激施教授、失忆姐和其他阳光上鼓励我的朋友,没有你们的指点,我是很难迈出这一步的,谢谢你们!体验就是一步步突破自己,把自己头脑中的众多“我不能...”都一个个变成“我可以!”,我会带着这样的正向思维继续实践的!
89# shiwanghong
作者: shiwanghong    时间: 11-7-22 16:33
是你自己的实践让自己坚强起来,你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这里助人自助,功德无量呀!
作者: 失忆    时间: 11-7-24 12:16
91# shiwanghong


老师功德无量啊 ,感谢命运让我们最无助的时候遇见了您,感谢您在论坛无私的奉献!
作者: 失忆    时间: 11-7-24 12:27
昨天晚上一个人去机场接父亲,上次去机场还是去年7月跟老婆一起旅游去的,已经一年的时间没再去过机场了,同时快两年的时间没再一个人单独去过机场了。因为要从市区坐机场快轨去机场,昨天下午自己出现了预期焦虑。总 ...
Taurus09 发表于 11-7-22 14:41


最近我发生我身边还有类似不少有这种对生活恐惧焦虑心态的人,我立马滔滔不绝谈论起森田,急着向他们建议顺其自然唯所当为的观点,我发现当事人并不以为然,是否症状固着他们的思维方向,一方面急于摆脱现状,而另一方面却沉溺于痛苦中不愿相信或尝试其它方法,真正象你这般勇于迈向前的人不多,我替他们挽惜,同时更为你高兴,成长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继续加油!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24 18:06
教授您点拨我们,义务坚守在论坛,才是当之无愧的功德无量
正如失忆姐说过的,找对路跟对人也是机缘,在无助彷徨的时候遇到您真是我的机缘,开贴3个月来,真的觉得自己在正道上越走越宽,越走越有信心,谢谢您!
91# shiwanghong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7-24 18:07
。谢谢失忆姐的鼓励,我现在体会到,自己勇于迈出第一步才是关键。
93# 失忆
作者: 不淡定的人生    时间: 11-7-29 12:46
谢谢你的体验贴,写得很细致,虽然我不是恐怖症,但有晕车恐怖和失眠恐怖。

旅游时总是很害怕,有到了宾馆住下,还没开始玩,夜里睡不着哭着打电话让老公接我回家的经历,但因为当时已经是夜里,而且是很远的地方,要坐飞机才能到。所以,老公没来接我。结果,后来的五天旅游虽然我感觉比别人吃力,但还是有很多开心的时候。
作者: 不淡定的人生    时间: 11-7-29 12:47
我之前没有。后来抑郁了之后,就开始恐怖失眠和晕车,担心导致抑郁。因为抑郁是一次出差之后失眠,忽然发作的。
作者: 思路清晰    时间: 11-8-2 04:45
我真想拿着一个硬东西把电脑给砸了,花了足足将近3个小时好不容易写下自己患抑郁与强迫到自愈的过程,结果死机了,我想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虽然我与朋友只有一面之缘,不过我相信你能够摆脱这种坏习惯,我就出来了,你也会很快的。人不管在任何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不做怎么知道行不行呢?你说是吧。
作者: 思路清晰    时间: 11-8-2 04:56
等于楼上的那位失眠恐怖,我想给你提点建议,因为我算是对失眠的过来人了,到现在对于之前失眠想想真是又恨又爱,恨是因为之前痛过,爱是因为永远不会对于失眠而怕什么,如果你晚上睡不着,怕这怕那然后又怕第二天无精打采做不了任何事,如果真是睡不着,或者说只是睡了一会,到了第二天该去干事的时候,你该干嘛就去干嘛,白天一定不要睡觉,如果实在累到不行的时候也不能睡觉,直到晚上说不定你一回到家有可能连饭都不想吃就睡到第二天了,连续这样做下去就好了,失眠应该是最好治疗的症状了。我就是这么好的。你可以试试。
作者: Taurus09    时间: 11-8-4 14:12
谢谢你的鼓励和分享自己的经历。
旅游时虽然害怕,但是害怕并没有把我们怎么样,相反,之后回忆起旅游的经历还会觉得很怀念。 我去年去国外旅游就是这样的心态。
96# 不淡定的人生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