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转贴专帖】真实世界的“真实” [打印本页]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29 09:24
标题: 【转贴专帖】真实世界的“真实”
黑眼睛提议开个专门转贴帖子,贴那些不是和自闭症完全相关,但是也值得一看的东西。先把我刚看的这篇转过来。标题我想不出来,就先用人家的题目冒充。

-------------------------------------------------------

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求能够统一所有物理学的那个终极理论。现在看来,他们或许不得不止 步于一组理论,无法将它们合为一体。
(本文来自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环球科学》11月号:原题:真实世界的“真实”)

  撰文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莱昂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

  翻译 庞玮

  几年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抛开这一法案给可怜的金鱼带来的福祉不谈,这个故事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问题: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据我们所知,就连我们自己说不定终其一生,也在透过一块扭曲的镜片打量周遭的世界。

  在物理学中,这个问题并非纯理论空想。实际上,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发现他们自己眼下的处境和金鱼差不多。数十年来,我们一直上下求索,渴望得到一个终极的万有理论,可以用一套完备自洽的基本定律来解释“现实”的方方面面。但现在看来,最后我们得到的或许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一大家族相互关联的理论,每个理论对于“现实”都有一套自己的描述,就像透过它自己滴鱼缸观察世界一样。对许多人来说,这个观点或许难以接受,其中还包括一些圈内的科学家。大多数人都相信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无论是我们的感知还是我们的科学,都在直接表达有关这个物质世界的信息。经典科学就以这样一个信念为基础,即有一个外部世界独立存在,它的属性是确定的,与感知这个世界的观测者无关。在哲学上,这种信念被称为唯实论(realism)。

  不过,对蒂莫西·利里(TimothyLeary)和上世纪60年代记忆犹新的人应该知道另一种可能:“现实”的概念也可以取决于感知者的心灵。这类观点大同小异,有的称为反唯实论(antirealism),有的则称为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或唯心论(idealism)。按照这些“主义”,我们所知的世界是由人类心智以感官信息为原料构建的,是由我们大脑中的解释结构塑造的。这种观点或许难以接受,却不难理解。你不可能将观测者,也就是我们自己,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中抹去。

  随着物理学的逐渐发展,唯实论的地位正变得岌岌可危。在经典物理学中,牛顿体系能非常准确地描述我们的日常体验,对“物体”、“位置”之类术语的诠释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常识(即我们对那些概念的“现实”理解)相符。然而,作为测量工具,我们人类是非常粗糙的。物理学家已经发现,平常所说的“物体”以及令我们看到它们的光,都是由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的物体(如电子和光子)构成的。这些物体遵循的不是经典物理,而是量子论。

  量子论的“现实”与经典物理的“现实”截然不同。在量子论体系中,粒子既没有确定的位置,也没有确定的速度,只有当一个观测者去测量那些量时,它们的值才会确定。有些情况下,单独的物体甚至无法独立存在,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出现。量子物理还极大地挑战了我们对“过去”的认识。在经典物理中,所谓的“过去”就是一系列已成为历史的明确事件,而在量子物理中,“过去”是不确定的,仅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跟“未来”没什么两样。甚至连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过去,或者说历史。因此,量子物理暗含了不同于经典物理的另一种“现实”——虽然经典物理与我们的直觉相符,而且在我们设计建筑、桥梁之类的东西时仍然可以帮上大忙。

  这些例子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为诠释现代科学提供了一个重要框架。在我们看来,“现实”不可能脱离图景或者理论而独立存在。相反,我们采纳了一种新观点,称之为“取决于模型的唯实论”(model-dependentrealism)。这种观点认为:每一个物理理论或世界图景都是一个模型(通常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模型),是一套将模型中的要素与观测联系起来的法则。按照取决于模型的唯实论,追问一个模型本身是否真实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在于它是否与观测相符。如果两个模型都与观测相符,那就不能认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加真实。谁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更方便的那个模型来用。

  别去评判真实

  另类现实(alternativerealities)已经成为今日大众文化的主流。例如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TheMatrix)中,人类就毫无察觉地生活在一个由智能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现实中,计算机通过这种方式让人类保持安定并心满意足,以便从他们的肉身实体上抽取生物能量(姑且相信有这么种能量)。我们怎么能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角色,此刻就生活在一个黑客帝国那样的世界中呢?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想象的世界中,事件之间就没有必要存在任何逻辑,不必自圆其说,也不用遵循任何规律。掌控这个虚拟世界的外星人说不定仅仅因为有趣或者好玩,纯粹为了看看我们的反应,就会让全世界突然对巧克力深恶痛绝,或者一夜之间消除战争实现世界和平——可是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外星人坚决不肯违背自洽规律,那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确定在这个虚拟现实的背后还存在另一个现实了。你当然可以说,外星人生活的那个世界是“真实”的,计算机生成的世界是假的。然而,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的生物无法从外部观察他们的宇宙(我们也一样),也就没有理由怀疑自己生活的世界并非“现实”。

  金鱼的处境也是如此。它们在圆形玻璃缸里看到的景象与我们在鱼缸外看到的显然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发展出一套科学定律,来描述它们观察到的鱼缸外物体的运动。比方说,由于光在由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偏折,在我们看来做直线运动的一个不受外力的物体,在金鱼看来就应该沿曲线运动。尽管身处一个扭曲的参考系,金鱼仍然可以从中总结出一套始终都很正确的科学规律,让它们能够对鱼缸外的物体未来的运动做出预言。它们的规律会比我们的规律复杂得多,但简单与否只与品味有关。如果金鱼能够发展出这样一套理论,我们就必须承认金鱼的观点也是对“现实”的一个有效描述。

  还有一个发生在真实世界里的著名例子,同样说明对“现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那就是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之争。尽管人们通常都说,哥白尼证明了托勒密是错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哥白尼和托勒密就好比我们和金鱼,选择任何一种描述作为宇宙模型都可以,因为无论假设是地球不动还是太阳不动,我们都能很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天象变化。抛开哥白尼的日心说在有关宇宙本质的哲学争论上所起的作用不论,它的真正优势只不过在于运动方程在太阳静止不动的参考系中更为简洁而已。

  取决于模型的唯实论不仅对科学模型适用,对我们创造出来表述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意识和潜意识心智模型也同样有效。例如,人类大脑从视觉神经接收原始信息,将来自双眼的信息综合起来,增强细节并填补诸如视觉盲点之类造成的信息缺失。不仅如此,大脑还从视网膜接收到的二维信息中创造出了三维空间感。你觉得自己看到了一把椅子,实际上不过是利用椅子上散射的光,建立起了一个心智图像,或者说是椅子的模型。人类大脑非常擅长这种模型构建,如果给人带上一副特殊眼镜,让呈现在他眼睛里的图像上下颠倒,大脑会改变这个模型让他看到上下不颠倒的物体——但愿在他想坐下来之前,这种改变就已经完成。

  管窥深层理论

  在追寻终极物理理论的探索中,从未有哪个理论像弦论(string theory)这样让人满怀希望,又如此饱受质疑。弦论是20 世纪70年代被首次提出的一种尝试,目的就是要将自然界中所有的作用力都统一到同一个理论框架中去——确切地说,是要把引力并入量子物理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90 年代初,物理学家发现弦论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同时存在5种不同的弦论。对于鼓吹弦论是唯一可行万有理论的那些人来说,这确实相当难堪。到了90年代中期,研究者开始发觉,这些不同的理论,以及后来才出现的所谓超引力论(supergravity),其实都是在描述同一个现象,这给了他们一些希望,认为这些理论最终可以统为一体。确实,这些理论通过物理学家所说的“对偶性”(duality)彼此关联,这种对偶性就像是在不同概念之间来回变换的某种数学词典。但很可惜,每种理论只能很好地描述某一特定条件范围内的现象——比如说低能现象。没有哪个理论能够描述宇宙的方方面面。

  弦论学家现在相信,这5种不同的弦论只是对更基本的一种理论的不同近似,后者被称为M 理论。[似乎没有人知道这里的M代表什么,可能是Master(统领),可能是Miracle (奇迹),也可能是Mystery(神秘),或者兼而有之。]尽管人们还在努力参详M理论的本质,但看上去长期以来期待的单一终极理论或许不会出现,要描述宇宙万物,我们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理论。因此,M理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单个理论,而是众多理论组成的一个网络。这有点类似于地图。要将整个地球如实记录在二维平面地图上,人们必须使用一套地图,其中每一张只覆盖一个有限区域。这些地图会互有重叠,在这些重叠的区域,不同地图都展示出相同的地貌。与此类似,M理论大家族中的不同理论看上去可能千差万别,但都可以看成是同一个底层理论的某种版本,在适用范围相互重叠之处,它们都会预言相同的现象,但没有哪个理论能够涵盖所有情况。

  只要我们发展出一个描述世界的模型,并且发现它大获成功,我们就会说这个理论描述了“现实”,或者说绝对真理。但就像金鱼那个例子一样,M理论表明同样的物理场景可以用不同的模型来描述,每个模型都有一套不同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概念。或许,要描述整个宇宙,我们必须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理论。每个理论对于“现实”或许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根据基于模型的唯实论,“现实”的这种多样性是可以接受的,不可以说哪一种“现实”比其他“现实”更真实。这不是物理学家传统意义上期待的大统一理论,跟我们日常对“现实”的理解也相去甚远。但这或许正是宇宙的本来面目。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9 20:39
谢谢燕原的转贴。“真实世界的真实”这个标题不错,让人思考究竟什么是“真实”的,思考NT和ASD各自的视角,挺合适。我特别喜欢金鱼和鱼缸的比喻,特别直观,一说就明白。

关于物理学统一理论的问题我也有兴趣。相对论能解释宏观世界,但不能解释微观世界,而量子力学则相反。就是没有一个理论把宏观和微观统一解释。真的无法统一吗?还是我们没有发现?还是说这就是宇宙的本来面目?挺有意思的问题。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30 05:59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不白爹说“左”了,他不是说那个文章左,而是说燕原(或者是我们这里)关于ASD的观点太左。他认为ASD孩子一定要按照NT的路子被改造,这样才能在NT社会里生存。而燕原在YL一直在搞修正主义,对主流的干预思路不以为然。我们这里更甚,把AS当专家,对NT做思想改造。所以他说太左。这样看来,他禁人不禁贴就能说通了。
作者: 奇迹    时间: 11-3-30 07:52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1-3-30 07:54 编辑

其实这里所说的鱼缸里的金鱼说法,类似我在自闭症版块里不只一次说过的:“受自身先天发育障碍因素的引响,给我们的感官构成一套完整同步的功能障碍系统,把我们封闭得严严实实,无论从哪一方面我们都不能获取一般常人本该就具有的,那种现实世界中真实有效的信息效果。”


类似自闭症版块还没开设之前,08年我写在美丽人生版块的两段话:“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其实我很早就明白  你离我是那么的近  近得只是一纸之隔  就如一张透明的薄薄的带有色彩的玻璃纸片  把我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完全彻底永远分隔  虽看得见却很模糊  虽听得到但声音沉闷……为什么我就这么无能  不如一个小小春蚕  春蚕可以破茧而出  我一个大活人却一无事处 …”


又“我的世界  四周是有色玻璃筑起的高高围墙  透过围墙  彷彷佛佛能看到外面世界  透过围墙  隐隐约约能听见外界声音  我的世界  没有欢声笑语  只有死闷沉寂  没有阳光灿烂  只有寒风凄凄”。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30 08:39
不白爹他们都是从孩子两岁开始干预,整体上接受了医学界普遍的早期干预思想。我昨天又想了想那个干预理念,从科学上来说还是有道理的,但是被NT社会一掺和,就加入了很多不科学的教育元素。

科学理念上,干预主要是基于ASD孩子大脑细胞过多,阻碍长程链接,要利用大量不间断的刺激去打通通道,并保持各个区域都活跃,以便在4-6岁那次大脑修剪中,有用的细胞不被删除,有用的通道能被清理。因为孩子在6岁以前基本是被动的,这样的高强度外界干预可以忽略孩子的心理承受和一部分生理感受,因为目标明确,家长如果心软,后果可能就不好,耽误了大局。

6岁以后,大脑活动趋于稳定,下次修剪高峰是12-16岁,而且大部分在高级功能层面,对很多低功能的ASD孩子来说够不着,还有可能因为细胞不活跃被删除导致退化。对高功能的孩子来说,需要考虑到心理影响,孩子主动性和自我的发展,全面干预就不好做,更好的方法可能反而是顺应孩子自身的变化。

这个矛盾对于从两岁开始努力干预孩子的家长来说,心理上不好解决。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30 08:44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3-30 09:05 编辑

这个干预过程中,被NT传统教育理念干扰的,就是那个强迫大量刺激,容易让家长认为是强迫大量的行为规范和认知灌输,而且以NT孩子的行为和认知标准为标准,我认为是一个误区。

在科学层面上,干预只是一个理念,因为不了解大脑的具体运作和修剪过程,提不出更具体的科学干预方法,大部分老师都是顺应着NT教育方法,而且变得更严格,更细节,时间和强度都很大的做法。在没有科学原理的基础下,我也不能说这种干预方法完全不对,但是这个理念其实是有偏差的。

方老师的家访记录,整体上体现了大量刺激的原则,我认为是正路。不过孩子六岁以后究竟会怎样,本质上是孩子自己的基因和发育能力决定的,方老师的这种做法也很容易在六岁以后被继承为在传统NT教育方法上,更大量严格,注重一切细节的具体操作。

世界自闭症日的理念,应当已经被成人ASD转化为理解和接纳的理念,但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这个理念怎么变成更合乎ASD天性的方法,还遥遥无期。完全符合天性的自由教育,容易无用,让这些孩子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中间的妥协路线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天宝的智商和特长,在社会中找不到能发挥自己的职业,那怎么办。
作者: 月小小    时间: 11-3-30 12:20
本帖最后由 月小小 于 11-3-30 12:25 编辑
世界自闭症日的理念,应当已经被成人ASD转化为理解和接纳的理念,但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这个理念怎么变成更合乎ASD天性的方法,还遥遥无期。完全符合天性的自由教育,容易无用,让这些孩子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燕原 发表于 11-3-30 08:44


完全的自由教育不是他们所需要的。那确定会让他们无法融入这个社会。

正确的教育,或者说恰当的教育,其实也不难找,我觉得经典传统的教育就是一条路。就是古人提供的那种“先做人后做事”的“百年树人”教育。

这只是纲和领。在这个纲领之下,如何找到具体可行的办法,那就是要靠教育者本身的功力了,也许更多的是靠直觉。因为每一孩子都不一样。很多时候没有一定之规。

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提高教育者----主要指父母----自身的功力,包括直觉能力以、敏感度、安住当下的能力和更宽广更高度的世界观。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3 11:42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 by 柴静

“西方的报纸上总是着眼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和政治的东西,但是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化,极度内在化的”-------何伟《寻路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17gcn.html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3 19:01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这个标题很好。刚好我昨天也看到了这篇。

我觉得从整个社会来看,心灵没有归属不是个坏事,是社会向多元发展的一个必经状态。改革开放之前,人心都被归属到一个思想之下。一开放,去掉了束缚,心灵就无所适从,但这也是心灵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最大胆探索的时候。

就个人来说,心灵没有归属确实非常痛苦,但没有这种痛苦就没有各种精神上的探求,这种探求我认为是走向“成熟”(老话题了)的必经之路。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4 06:01
标题: 转:他说他的 她说她的
来源:科学松鼠会
作者:Deborah Tannen
译者:红猪
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0015

男性的语言关注层级(hierarchy),旨在分个高下;
而女性的语言关注连带(connection),意在表达亲疏。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4 06:42
我就不喜欢问路,但是这和hierarchy好像无关,就是不大敢说话,不是万不得已不问路。我喜欢绑沉静,这属于connection,女性的毛病。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4 10:56
我也不喜欢问路,和小时候被大人逼着叫人有关。
大都很喜欢问路,总质疑我找地图不如问人家来得快。
小都不喜欢问路,我认为与不太敢和陌生人说话有关。

女性的说话方式我很不习惯,原来认为都是废话,现在才明白都是情感交流,不过对我来说,也是废话。
男性认为我说话的目的总是要高人一头,虽然我只是想把事情搞得更清楚,不知道他们的印象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 沉~静    时间: 11-4-4 16:55
别绑别绑,我自首好了 不开口一开始是因为话题太活跃,我觉得这句也想回那句也有类似感受要说,脑子里一觉得乱,就抑制了。几天不开口,就习惯了,再张口就需要克服惯性了。

我最缺connection了。没有特定的事需要说,从不会主动给人打个电话,再好的朋友,半年一年没联系一次是经常的。嗯,跟文章里说的connection不是一回事,不过本质是相通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4 19:02
你啥时候回国,不能让沉底儿了,我四月五月都有空。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4 22:17
沉静终于冒泡了。别慌,咱不绑了,想沉想浮都随你。不打电话不联系,这比较像男士的处事风格,君子之交淡如水嘛。要是燕原你俩能会晤一下,共进晚餐什么的,多好。我就等着看会谈纪要了。
作者: 沉~静    时间: 11-4-5 17:55
我四月中回去,呆三周。争取在第二周里去一趟北京。共进晚餐我都嫌点菜麻烦,最好是喝茶,或者找个地儿散步。怎么样,男士风格吧。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5 19:42
只要没有沙尘暴,哪儿散步都行。

我怎么感觉这不是男士风格啊,像是要成仙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6 03:16
标题: 转:从黑暗走入光明
来源:科学松鼠会
作者:Seren
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2150


。。。。。。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失明,她的优美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广为传颂,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可你是否想过,如果终生活在黑暗中的海伦,真的有一天能睁开眼睛,她是否真的能看到朋友与老师友善的面孔,欣赏精彩的戏剧与大自然的奇景,并且自如地徜徉在纽约的街头?

神经科学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残酷的回答:不能
。。。。。。

数百年来, 无数的科学家与哲学家们曾思考过幼年经历在神经系统发育——尤其是感觉发育——中的作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倾向于认为,感觉的发育依赖于幼年的感官经历,如果早期经历被剥夺,感觉发育将受到阻滞。
。。。。。。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6 03:22
这篇文章里提到,从小失明而复明的人没有三维视觉能力,而且不会被视错觉图片欺骗。我儿子就不会被视错觉图片欺骗,而且他的三维视觉能力也不好,判断不好距离,容易撞东西。
作者: niuniuma    时间: 11-4-6 06:08
本帖最后由 niuniuma 于 11-4-6 06:24 编辑

21# blackeye
最近的一些讨论我几乎看不懂。比如为什么As憎恨NT世界呢?

但是这个我看懂了。虽然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但是不复杂,文章也讲的很清楚。比如,人看是不光靠眼睛的,而说到底是靠大脑处理才看到的(perceive)。而这个大脑处理是需要锻炼的,比如初生婴儿的视力是看不清楚的,好像开始还是没有色彩的。幼年一直盲的人,得不到这种锻炼,不进步,反而退化。而且大脑本来该管视力perception的,被用来去体会触觉了。比如盲人的手指可以分辨很细的凸起文字,而普通人不行,是因为盲人的管触觉的大脑区比我们大,发达。
所以当眼睛忽然能看了,大脑还是不能处理这些光学信息,大脑中不能精确成像,反射和记忆也不存在,成像了也不知道成的像是什么。

这其实也旁证了,自闭症的幼儿干预为什么其实可以是有效的,尤其是在5,6岁之前。像视觉一样,5,6岁前大脑是比较不成形的,可塑性比较强的。6岁之后到成人,大脑可塑性差了,所以成年人学外语较困难,所以成年人恢复视力还是看的不方便。

我知道这个坛子的AS可能不喜欢听被干预,可是比较严重的典型的自闭呢,当然是希望能被改造的。这个和互相理解接纳是两码事。而且如果基因的力量太强大了,那么5岁以前高强度干预也没用。

盲人一直到成年才又见光明的事例,也可以来帮助理解一些ASD的特殊感觉。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6 06:42
妞妈可能没读过成人AS写的书或者文章,所以不了解为什么ASD恨NT世界。这和他们在NT社会的负面体验有关,也和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有关。但也不是所有的ASD都恨NT社会的。唐娜(Donna Williams)好像就不恨,虽然她很恨她妈妈。不知道天宝是个什么观点。陈毅雄过去是恨的,也主要和他妈妈的管教有关。

关于ABA,我想也许对某类自闭症儿童是有效的。像我儿子还有大都、小马这样的,小时候是不需要ABA的,他们很活跃,基本看不出问题,只是到了7-8岁才显出在人际互动方面落后。另外,这和孩子的个性也有关系,像我儿子这样倔的孩子,用奖惩方式只有负面效果。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6 07:47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4-6 09:30 编辑

我原来很向往和其他人一样,是最近两年,越和NT接触越不喜欢,感觉自己心理好阴暗啊。这和负面体验无关,纯粹是对NT的本能不欣赏,主要因素就是这个真假的表现。

不过可能这个过程是必须的,过去了之后就阳光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6 07:48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4-6 09:32 编辑

早期干预的理念我不反对,和QBB吵架也主要是他总拿早期干预来说我们家的事情,我们家已经不是早期了。

比较严重的典型的自闭家庭,日常做的内容比我们少很多,因为基本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或者一年只有一点点变化,做得最好的肯定是尚瑶,我特别佩服,家里贴满了图片指导,任何生活细节都想到了。其他家长大多数在6岁以后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机构,父母基本脱离训练,长大以后寄希望于养护,和父母不住在一起。北京有类似养护机构的雏形,小孩子家长心理上排斥,因为就是把孩子关起来看着,但是大孩子家长的心态是普遍接受的。

尚瑶是非常纯真的人,纯真得让我感觉都是AS的那种本能纯真了。可能也只有这种人,才能在孩子长到一米六以后,依然表达最真的爱,从大多数家长眼里,我看到的是不耐烦和厌恶,我想这肯定是人性,能够理解。如果孩子还是圆圆脸小孩子,家长是能够耐下心训练的,因为孩子看着就可爱可怜,如果孩子比自己都高,依然大小便要出问题,动不动就傻笑和哭,那么送到养护机构一周只见一次,这种美国人70年代的做法,也许在中国反而是最符合国情的。
作者: 月小小    时间: 11-4-6 10:28
从大多数家长眼里,我看到的是不耐烦和厌恶,
燕原 发表于 11-4-6 07:48


当我从一部分家长心里感觉到这些的时候,说实话,我觉得非常震惊。后来也就慢慢接受了。

没错,这就是人性。AS们太不了解这样的“人性”了。
作者: 月小小    时间: 11-4-6 10:32
来源:科学松鼠会
作者:Seren
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2150


。。。。。。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失明,她的优美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广为传颂,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可你是 ...
blackeye 发表于 11-4-6 03:16


这不奇怪。因为她完全没有视觉的体验,也就难以积累视觉判断的经验。

反推,自闭们缺乏社会能力的判断经验,也可能是因为缺少社会生活的体验。
作者: 奇迹    时间: 11-4-6 11:04
我也不恨NT社会。我从来就没想到过要怪罪谁,我没有理由怪罪什么,要怪只能怪我自己。因为自己的情况自己非常清楚,为什么要怪罪别人?
作者: 奇迹    时间: 11-4-6 11:05
本帖最后由 奇迹 于 11-4-6 11:08 编辑

谢谢黑眼睛的推荐


盲人的世界,摸起来栩栩如生 我们都知道,盲人往往有着非常灵敏的听觉与触觉。由于视觉信号的
缺失,听觉与触觉系统在自己的发育关键期中可以获得相对来说更为丰富的经历,从而建立起异常强大高效的神经网络。它们甚至趁机扩张地盘,它把本来应该用于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细胞据为己有……”看见这段话,又让我联想到我们不如盲人……我以往曾经发过以下这样一篇帖子:


我看见有这样一段话:“过去和将来是相对存在的。任何一个人相对于常用的感知都只存在于现在。一旦使用更高级的感知,那么所看见的范围就会超越现在,以现在为界线去划分,一出现就是两个,一个是过去,一个是将来,两者是同步出现的。不明白的人,请先把眼睛关闭,慢慢习惯用听觉和触觉感知世界。当你习惯了之后,再睁开眼睛,感受前后两种感受之间的区别。自然就会明白。”。。。“看见过去和看见将来是同步出现的。所以能够看见过去的人必定能够看见将来。同样道理,能够看见将来的人必定能够看见过去。”


看见这段话,又让我联想到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知有多少次曾经用着这样的方法,用这样的感知维系着我那偶尔也会有一瞬间出现的自己和世界,就这样一路走来。最终就如唐娜所说:“我看到没有得到医治的各种并发症把水桶装满。当其他信息试图进入大脑时,处理信息的可用空间几乎没有了。”最后那一点点维系也给“掐”断了,那偶尔一瞬间出现的自己和世界也消失了,仍然还是把自己和世界彻底给弄丢了……


“任何一个人相对于常用的感知都只存在于现在。”:这句话我相信对一般常人来说,应该是这样,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也许他们不容易想到,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使用这种“更高级的感知”。如果偶尔想到,也只不过是他们一种新的发现而已。因为他们不用这种“更高级的感知”,他们的世界依然阳光明媚,依然是一目了然,依然能找得到南北方向……


而对于特殊的我来说就有些不同。如果天上没有下雨,谁也不会想到去打伞,这是一种必然。在那些远去的岁月里,当发现自己的世界在不知不觉的顺其自然感知中,慢慢在发生着明显的“变故”时,才引起我对它的特别关注。无形中也促使我在不知不觉中,用上这种“先把眼睛关闭的,…更高级的感知”方法,感知着若有若无的自己,感知着灰暗而阴沉的世界,感知着既熟悉又陌生的亲人们……


只是看见过去和看见将来是同步出现的。所以能够看见过去的人必定能够看见将来。”:这句话用在我这里应该是:“看不见过去和看不见将来是同步出现的。看不见过去的人必定也看不见将来”。因为先天的造就,由于我的世界本来就是阴沉灰暗模糊,再加上“亲而近疏而远”的缘故,对于“一个是过去,一个是将来,两者是同步出现的。”仿佛没有这样的概念。因为连平时一些自己刚刚才经历完的事情,瞬间都会觉得像是发生在遥远的从前。所以让过去了的远得不能再远,远得有些凄冷;对于将来的迷茫得不能再迷茫,迷茫得有些可怕。再加上“疏而远”的阴沉,总是给模糊而遥远的过去,在感知体验上蒙上一层伤感而悲凉的阴影,与此同时,相应的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总是感到莫名的渺茫与恐惧,没有一丝安全感,踏实感。


在过去的岁月里,当发现所有这一切慢慢在感知中变得更遥远更模糊的时候,总是有些恐惧,总怕失去,总想把这一切留住,但是还是未能如愿。就这样看着感知着,经历品尝着自己本来就灰暗阴沉的世界,若有若无的自己,和既熟悉又陌生的亲人们,在我的感知中从模糊,到再遥远,直到最后消失的整个过程,自己却无能为力。


“先把眼睛关闭,慢慢习惯用听觉和触觉感知世界。”:我以往的帖子中也说得不少。先把眼睛关闭,用感知去搜寻那概率微妙的常人世界里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人间烟火。也用这样的方式,感知着自己的内在,感知着自己的外体,感知着若有若无的呼吸,感知着零零散散的自己。从头到脚为自己感知了那么一大堆逻辑推理,却从未感知到过一个完整真实的自己……


所以,什么叫“我”?不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件“物品”的代号而已。睁着眼睛仿佛一切“正常”,闭上眼睛就是“瞎子”。这就如陈毅雄所说:“如果不用眼睛看,我就不知道我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哪里…不论做什么事情,我都必须用眼睛来辅助我的动作,而不能依赖感觉”甚至我觉得我比瞎子还瞎子。因为瞎子虽然眼睛不亮但心明,他还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感觉系统来辅助他共同完成,而我们呢?。。



回忆是活的。记忆是死的。回忆是动词。记忆是名词。回忆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能让人身临其境。记忆只等于写在纸上的圈圈点点,只能从中理解意思,而体会不出其中味道。回忆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的复现。记忆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的储存。记忆是一种脑子中的意识,回忆是一种动作状态

记忆是死的,它是某一件事情的发生和经过的整过全过程,是“死记硬背”储存在脑子里知识信息,也不容易忘掉,需要时可以像文件一样直接调出来。回忆就不同,它就像储存在脑子里的影像资料,需要它时,脑子里必须要再现当时的情景资料,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觉得记忆就好比是一部电影的详细内容介绍,而回忆是电影的影像资料。记忆是在看这部电影详细内容介绍,而回忆是在看这部电影。


想象和回忆大体相同。由于受自身那一套完整同步的连锁反应的功能障碍系统作用,导致了大脑对外界一切事物,对整个世界,没有了轮廓图像,更别说整合成一个整体。没有活力动力感,空间感,脑子仿佛成了一个实质性物体。造成自己对各方面感知能力的缺失想象能力的缺失。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我的脑子里连储存图象信息的功能都没有,更别说还要进行加工改造这些我所不具备的动力功能。所以想象对我来说,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有这样一段话:“没有想象,思维就像没有白云的天空;没有想象,思维就像折翼的天使,无法飞翔;没有想象,思维就像生锈的机器,无法转动;没有想象,思维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想象,思维就像一桌没有作料的饭菜,无色无味。。。”这种没有想象的体会对我来说是如此的深刻……

黑眼睛这篇帖子,又让我知道这个“科学松鼠会论坛”,我再顺藤摸瓜,让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其它知识……






作者: niuniuma    时间: 11-4-6 11:27
从大多数家长眼里,我看到的是不耐烦和厌恶,
燕原 发表于 11-4-6 07:48


明白,这是说我呢,虽然没见过燕原,但是燕原能透视。所以我一直想追求绑定,目的就是把一直靠理性压制的不耐烦彻底给赶走。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6 11:54
我不能透视哦,是这次4月2号参加活动的感受。

我看见我家小都的感受也一样,特别是他狡猾的时候,我也很厌恶。所以我说这是人性,看到和本性不一样的物种的排斥感,为了保证和自己类似的基因后代生存下去的本能,不包括道德判定。

你追求绑定的努力我挺佩服的,不过我感觉用处不大,像我们这种理科生,还是走高层思维抑制天性的路比较靠谱。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6 12:00
男性的厌恶感更强烈,女性毕竟还有母爱一层作为抵挡,不仅仅是当孩子表现异常,尤其是发现孩子只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没有一点价值的时候。

所以田老师是特别让我佩服的人,她敢批评其他家长的不完全接纳,她的理想是无论任何一个人,只要生下来,就有有尊严活着的权力,而社会必须保证这个权力,孩子的独特感受是需要被保护的,哪怕他对社会几乎没有贡献和价值。当然这只是理想,不过田老师的理想挺吸引人的,也特别感动国外的那些记者。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6 13:06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4-6 13:10 编辑

姥姥今天过生日,我们吃面条,大都吃饺子,因为早饭吃得晚,前面又吃了不少烤鸡,大都呆了半天,说饺子吃不下了,能不能离开,结果姥姥突然冲大都发了一通脾气,表面原因是大都说不吃面条,给他专门煮的饺子,结果又不吃,小孩子说话不算话。当然背后原因不是这个,我直觉是因为姥爷的一句话或者我的一句话,或者是我们三个AS都不理解的那么一种情绪,然后大都因为最弱势,而且出了点情况,就被当了出气筒,而且他最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伤心了,因为以前是可以吃不下不吃的,包括米饭。

我只是希望他赶紧忘了,这种事情社会上多了去了,以后去上班还不知道怎样呢。刚从YL听来的一个故事,班里一个孩子丢了钱,其他孩子一致认定是一个高功能孩子拿的,那个孩子委屈着急还说不清。

我自己其实成长过程还挺顺的,不顺的是这几年,但是心理承受力自我感觉还不错,不过实在是厌恶这个虚伪,而且看得越清,越没有办法解脱出来。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6 17:35
我和妞妈一块陪绑,我以前也是厌恶的。那是因为不能理解,理解也要有一个过程,多一些理解就多一些接纳。妞妈比我NT多了,越是NT的人就越不容易理解ASD。另外就是,接纳了孩子不一定就能接纳成人(我是说我家大AS),孩子单纯,成人复杂,对成人行为的期望和对孩子是不一样的(沉静语)。对外人也许还有宽容度,对家里人就又不一样。话说回来,对有些NT成人的某些行为我也是会厌恶的,所以我并不是只厌恶AS。如果我被AS厌恶,我也能理解,如果被其他NT厌恶,我也一样能理解。
作者: 沉~静    时间: 11-4-6 18:24
我也不反对早期干预的理念。yl上看到的在美国的几个小孩子的早期干预方法,我觉得有一些很有帮助,如果小马发现得早,能在2,3岁时就接受符合他自身情况的干预,那他现在的社会性本能,比如跟人互动的能力,感受他人意愿或者情绪的能力,参与其他孩子玩(当他想要时,现在是想要时也惧怕畏缩,因为过去的受挫经验,结果是想跟人玩时因为畏难退缩,还是选择自己一个人,越来越难)的能力等等,都会比现在强。所以我不是认为像小马这样的高功能孩子不需要早期干预,而是遗憾因为高功能,很难在早期发现,失去了干预的时机。

我反对的,是在孩子现在的能力和心理状态下,再给他们施压。现在,再补短只会得不偿失,带来更多的负面经验和心理问题。所以只能是扬长,通过扬长来建立正面体验,当然也期望以后扬长的积累能够达到补短的作用。
作者: niuniuma    时间: 11-4-7 03:33
我不能透视哦,是这次4月2号参加活动的感受。

我看见我家小都的感受也一样,特别是他狡猾的时候,我也很厌恶。所以我说这是人性,看到和本性不一样的物种的排斥感,为了保证和自己类似的基因后代生存下去的本能, ...
燕原 发表于 11-4-6 11:54


其实,既然nt我会厌烦asd女儿,说明nt是憎恨asd世界的,那很容易就知道asd也会憎恨nt世界的。

你说要靠高级的理性,我也同意。只是各人不同。我高级理性有时会失灵(累了,压力大的时候)。高级理性低级的邦定如果能发展起来,就是殊途同归。
作者: niuniuma    时间: 11-4-7 03:39
34# 燕原
恩,我理解,可能姥姥累了?
以前我老冲妞妞发火,我妈在电话里说,“要耐心,要理解,多讲道理”。可是,当她自己带她做功课时,还不是照样也生气了,好像生气比我都多。当然她比我严格。所以对圈外人来讲,说得容易做得难。真正能担当的还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父母亲。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7 11:04
转一段话,感觉说得到位,我就认识不了这么深刻:

看完王海鸰的《成长》,忽略掉作为小说结构、人物塑造那些硬伤,这本书就像《金婚》一样,给年轻人展示了父母的成长经历和内心。
那些像刀子一样的话,那些强硬的不可理喻的干涉并不是事情的表象
背后是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的思维方式,隐含着他们不能坦诚说出的脆弱、痛苦。
因为觉得不会被理解,所以不肯和盘托出,因为要的是儿女的尊敬和认可,所以要通过权威和控制来实现。
其实他们是弱者,我们也是。要么他们的内心强壮,要么是我们,否则,弱者之间的战争永无宁日。
只是,对他们来说不公平的是,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2 06:30
梦,可以追溯------古巴游记
http://www.haiguinet.com/forum/viewtopic.php?p=1881395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2 08:14
过去是老外到中国来写这样的游记,感慨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生活。现在轮到中国人干这种事了,去感慨别人简单朴素的生活。要是让古巴人写自己的生活,肯定没有这么浪漫。距离美呀。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2 21:43
林达两口子真是奇人,从来不参加亚特兰大的华人活动,好像也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几乎没人见过他们,隐居得好彻底。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2 22:29
砸中了我就周游世界吧。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3 07:59
砸中了我就在家躺着数钱,呵呵,不是一般的懒。

那两口子好像是要自己造房子,这个活儿我喜欢,自己造的房子住着肯定不一样,如果家具也都是自己打的,菜也都是自己种的,那我就不想周游世界了。
作者: 沉~静    时间: 11-4-13 09:32
前一阵我们就琢磨着自己盖房子呢,后来一看,跟现实世界的联系又得成倍增加,就算了。理想一联系实际,比现实还可悲。当然积极一点,换种比较自我安慰的说法,就是:比燕原还要懒。

砸中了我就用来买时间,雇人替我做现实世界的任务。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3 16:48
标题: RE: 【转贴专帖】我们怎样看对方
作者:闾丘露薇
链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e972c1ba0e0e378e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4 11:22
评论家与博士
来自小石的民歌笔记 2011-04-12

前两天我的一个评论家朋友对我说,他不会去读博士,因为他觉得大多数博士都“没他懂得多”。说完这话,虽然他反复向我表示这是玩笑,但其实我知道他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这也是事实:自从我开始读博士后,我听到了无数的类似“你学音乐的你连这这这都不懂”的疑问。小时候,我的父亲(一位工程师)也在饭桌上和我们说他认识的博士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水平一般。眼望社会,无数的评论家和公众知识分子可能远比学界人士更活跃、更直面社会,他们的视角可能更容易被社会当成知识来接受。因此,我能理解为什么存在着对学界、博士们的这类看法。

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喜欢阅读的是观点 (opinion)。这种喜爱是建立在阅读熟悉事物的关联之上的。陈编辑这样来描述专栏作家: “确切的说,专栏是在写联系,人和人、人和事、人和空间、人和时间……通过这个联系,最后扯出点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说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 成熟的专栏作者可以闭着眼睛写,还能很达标。”

而学术写作不一样,学术写作虽然也在写事物的关联,但是最终的目的则是探究事物的哲学意义。更重要的是,学术著作非常强调多种语境下的关联,而不简单是事物的形式上的关联。而且,虽然每部学术著作肯定都有结论,但这种结论不等于是个人观点。换句话说,学者在运用学理去解释一种现象的道理,不必给出价值、现实意义上的评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觉得,同样是写音乐这种有意思的话题,媒体评论家比学者写得更有意思的原因。比如,这位朋友就说,他读了很多学术著作,他通常不知道这些学者到底想说什么。这可能也就是他所谓大多数博士“水平不怎么样”的判断的由来。

在此,我还是想为进行学术写作的人(未必是学者群)说两句话。记得年初和罗新教授的一次聚会中,他提到了博士训练的意义:他训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教会一个人怎么用理性的方式向这个社会说“我知道什么”。每天在向社会灌输知识的人很多很多,有人凭借个人的阅历、有人表达他的立场下的判断,这些都很有说服力。但是同时,社会也需要理性的方式来了解一个现象。

我对罗教授补充了一点:学术训练不光是教会一个人怎么说“知道”,它同时还教会人怎么对说“我不知道”。个人而言,音乐专著、表演看得越多,经历的音乐访谈越多,越不敢说自己“知道了,明白了”。几年前,阿猫阿狗来和我聊某某民歌,我都装着有了解的样子胡乱侃一番;现在,我明白,自己只不过研究了一点点音乐建档的知识,我既不是个地区研究者,也不是个某个年代的音乐通。我唯一能做的,只不过就是通过音乐记档的特点来解释有限的音乐现象。

用合适的方法说“不知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头戴着某个学问头衔的人来说。说“我不知道”,大多数人会以为“你什么都不知道”。事实上,你其实是知道一点的。就我受到的音乐训练来说,我受过音乐史、南美音乐、非洲音乐、欧洲音乐等等的训练。因此,先不管别人怎么用“你连这都不懂”的话来挑衅,说 “不知道”其实是有悖于自己的事实的。说“不知道” 其实仅仅是因为我希望尊重知识的复杂性,博士训练让我明白了这种复杂性:社会是复杂的、音乐现象是复杂的、历史也是复杂的、什么都是复杂的。说话的意义不过是把自己知道的有限的东西告诉别人,并且让别人了解到,这片面的知识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事物的整体。因此,我希望我的言论是谨慎的,希望在了解一些后,在一个严谨的话语框架下去说一些事情;而不仅仅是用立场来讲话。

世界上有很多种说话的方式,“民”有“民”的方式,“权”有“权”的方式。我们说话其实都是站在别人的成就之上,没有人是知识上的圣人。无论是评论家还是学者,我们都要引用别人的写作,我们不可能将每个语境都通彻地了解;即使在写自己的亲身体验,这些经验也只是一身之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判断和结论其实相当有限。那么,为何不谦虚一点?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4 22:06
看来你的人缘真不错。我也提前给你庆生吧:祝生日快乐!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4 22:44
好漂亮的花!!!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4 22:53
理解理解,感激却不感动,其实情感上都是一样的啦。

祝生日快乐!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5 11:42
这位博士厉害,我原来读博士的时候不懂这些,现在仿佛懂了一点,想接着读博士,太老,又找不到人要我了。
那就接着修生活吧。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8 09:16
刘瑜:《月亮与六便士》(1)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画画,要做一个画家。你很难想象,环顾我四周所有具有上述特征的朋友,我也不能。但是毛姆却写了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离开了自己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身上只有100块钱。

但,这并不是一个追梦人如何历经艰险实现辉煌的励志故事。如果是这样一个故事,这个男主角应该20出头,英俊潇洒,在书中碰上一个有钱人的漂亮女儿,当然肯定也会碰上一个嫉妒他才华的小人,该小人势必要跟他争夺那位小姐,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男主角成为大亨,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月亮和六便士》却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好吧,这两件事其实没那么不同,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当然这里所说的梦想,是真的梦想,不是“爸爸妈妈说”、“老师说”、“电视报纸说”里被说出来的那个蓝图,不是蓝领白领之上的那个金领,不是猎人给麻雀设的圈套里的那点米粒。

查尔斯疾步如飞,如愿以偿地追上了他的噩运。5年之后,他在巴黎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又过了几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临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15年之内,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

刘瑜:《月亮与六便士》(2)
“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电影《Big Night》有这样一句台词,查尔斯让我想起这句台词。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尔斯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8 09:18
《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

保罗·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法国海军中服务,23岁当上了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麦姑娘梅特·索菲亚·加德为妻。可是高更在自己的绘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通过毕沙罗卷入了印象主义的天地。高更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响开始作画,还受到象征主义,日本版画以及而听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很愿意过野人的生活,这使他在39岁时踏上了去巴拿马和马提尼岛的旅行,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永远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简朴的生活。后来因事不得不离开这个热带的天堂返回法国,这时正好40岁,精力充沛而有主见,保留着尊贵高傲之气。他是位具有强烈个性、惹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人,粗鲁和高雅并存,他总是强烈要求自我表达,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8 16:57
《月亮与六便士》听说过没读过。我发现我是特别俗的一个人,特别不能理解这种出世的情怀。我想,如果让我去读《月亮与六便士》,我也不会有共鸣,因为这个人物的思维方式离我太远了。介个是不是会影响我理解AS们呢?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18 17:23
我感觉这不是思维方式,更像是终于有勇气去顺应自己的天性,变得更自然简单,而不是顺应社会的复杂。

我虽然没啥天赋,不过一看见这些另类行为就激动,唉。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8 18:10
我感觉这不是思维方式,更像是终于有勇气去顺应自己的天性,变得更自然简单,而不是顺应社会的复杂。

我虽然没啥天赋,不过一看见这些另类行为就激动,唉。
燕原 发表于 11-4-18 09:23


顺应天性是应该的。像高更这样个性非常强的人,在社会里肯定太受挤压了,他这种在我看来很极端的叛逆形式就是很自然的一个结果。对个性不强的人来说,老婆(老公)孩子热炕头可能就最顺应天性。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8 18:45
我发现我上面说的不对。有些人出世可能和挤压无关,有的人天生就是出世的人,还有的人可能没受到挤压,但是自己看破红尘,选择了出世。也许还有的人过着入世的生活,内心却是出世的。
作者: 缺耳朵老虎    时间: 11-4-18 21:25
以出世的心过世俗的生活很不错。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9 04:38
送给爱数钱的同学们

http://www.xjiyou.com/show.asp?id=354
hdtany 发表于 11-4-18 19:22


这个很入世,等我周游世界的时候都用得着,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馅饼能砸下来。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19 17:33
标题: RE: 【转贴专帖】固定电话的消亡?
链接: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19671/186522

送给爱煲电话粥的童鞋(们)。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0 10:50
独处的力量
来自南桥的博客 2010-11-16 12:06:26

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的声音。在软禁的无数日子,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将近三十年。一个没有彪悍内心的人,经过这些灾难,人一定都垮掉了。这两个人都没有被独处打败,反而在出来时更坚强了。我甚至怀疑,他们在独处当中,将自己的政见,锤炼得更为合理,更接近理想了 —— 一个独处的人,是不用和现实做什么妥协的。

人们常以为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独”是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词语。我们以前学英文,记得老师经常辨析alone(一个人)和lonely(孤独)两个词的分别。A man can be alone without being lonely.  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凄凉。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中文里,我们有时把独处、孤独、孤僻和凄凉全搅合到了一起。有首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说一个人孤僻,简直就等于说此人离犯罪和变态不远了。事实上,有段时间某地方政府曾让人监控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作为一个深度内向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歧视,也是一种因果倒置 ——  真正造成社会问题的,是社会的同质化倾向。很多时候,社会受不了孤独的人,非要将他们同化,同化不了就开始嘲笑,贬低,因此才造成了各种矛盾冲突。

《大学》、《中庸》中都有“慎独”一说。我当年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有个大学中文系教授告诫我,说年轻人要“慎独”,最好不要独处。我近日去查有关资料,发觉他所理解的“慎独”,未必是先贤的本意。朱子对《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解释是:“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应该说"慎独"的本意,是我们独处中自省,不要因为没有人看到就胡作非为。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之下,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情。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试图改变我,要我“外向一点”。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告诉我:“你这个内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快20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位外向的同学到底怎样,反正我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多悲惨,事实上我自得其乐的时候居多。我们家两口子,腐败分子很外向,她认为人必须交往,因为和人交往,交谈,能“碰出思想的火花来”。可是我发觉在很多人聚会的时候,除非是遇到了真正话语投机的人(几率很小),否则和人碰出的火花,还不如我自己拿头在墙上撞出的火花多。爱迪生是个大发明家,我看他的诸多灵感,也不是和人碰撞出来的。有一年他被人拉去参加一次晚会,很多人过来赞美他的成就,他好不容易躲到了一个角落,一个人概叹:要是这里有只狗多好。

喧闹的社交场合,交流的质量往往是一木桶原理,交流往往会跌落到最没思想者的水平,因此很多社交聚会才如此愚蠢而无聊。我曾经在《三千臭皮匠》和《达赖喇嘛和十二怒汉》两篇文章里写过,人处在集体中的时候,未必就会“集思广益”(当然有时候会,这需要一定的会议主持技巧)。一个愚蠢的意见领导者,加上集体的隐形压力,会使得交流质量严重下滑,不大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成果来。

为什么不让喜欢独处的人独处呢?甚至表示欣赏呢?

独处也是一种修炼。我们通常认为孤独是一种个性,好像是个人人生态度不端正造成的。但周国平先生就说,孤独是一种能力(详见豆瓣上这个讨论话题)。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


叔本华比周国平走得更远,把不能独处的人基本上当成了一种低能,他也否定了把社交作为幸福来源的可能:

    “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是的,一个独处的人是自由的,这是高墙围不住的。这样的精神特质,会让那些迫害者受不了,但有时候也会感化目睹的人。我看过曼德拉的一部影片《自由的颜色》,那影片中的狱卒,就受到了曼德拉的自由精神的影响。作家刘瑜感慨说曼德拉坐牢将近三十年没挨过打,这是跟曼德拉周围那个狱卒有关的。而这个狱卒,又是被曼德拉不肯屈就的自由精神所感化的。

叔本华很瞧不起那些喜欢凑热闹的人,他认为这些人面对自己只能看到一个可怜虫,所以才不愿意独处,而寄情群体的喧闹和刺激,以弥补内心的不安和空虚。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时隔多年,我可不想跟外向的朋友说:“你这个外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一个多元共存,五颜六色的世界,才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对于个人来说,关键还是个合理的平衡,理想的状况是一个人既能独处,也能交往。

不过,在这个热闹的社会里,更需要强调的是独处的能力。加德纳的多重智能学说里就有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能力这一条。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不会审查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心智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很多教育者更重视加德纳所称的社交智能。

当然,我们成人,说内向也好外向也好,只是说说而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儿童则是可塑的。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天天赶鸭子上架地带孩子出席各种活动,我觉得这是教育之大忌,因为不是所有的“活泼”都是健康的。我发觉,我们家小孩平时还好,有时候跟一群小朋友疯玩一顿之后,回来倒是什么恶习都有了。很多“有出息” 的小孩反倒文文静静。

在亨廷顿的时候,我问过女儿上了麻省理工的于太太,问她把小孩培养得那么有出息,秘诀是什么?她说没秘诀,她什么也没教,只是经常带她们去图书馆,让她们在那里自己读。她的说法让我深受启发。我认为培养孩子独处的习惯,让她们能够自己静静地看点书,画点画,在那里胡思乱想,甚至坐着看看比较优秀的教育电视电影节目,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做”不了什么,比如亲自去教去讲。我们小孩的有些作业,我自己都不会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培养好习惯,创造好环境。

有天晚上,我带F3和F4两个孩子去Barnes & Nobel, 两个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个人在看一本叫Diary of A Wimpy Kid的书,一个在看Magic Treehouse, 两个人都坐着安安静静地在看,一连两个小时,直到把书看完。我一直在他们的身边,没有说话,但那两个小时,是我所体验的最幸福的时光之一。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0 17:03
她认为人必须交往,因为和人交往,交谈,能“碰出思想的火花来”。可是我发觉在很多人聚会的时候,除非是遇到了真正话语投机的人(几率很小),否则和人碰出的火花,还不如我自己拿头在墙上撞出的火花多。
===============================

其实两个观点都没错,AS之所以要独处就是因为和自己能碰出火花的人太少,以至于直观地认为和人交往很痛苦了,条件反射,呵呵.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0 17:07
http://www.sunofus.org/home/attachment/201104/14/56845_1302790982hSsL.jpg

一点感触

外出两天回来,晚上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安 ...
hdtany 发表于 11-4-14 21:46


这么这么幸福的人哪~~~我羡慕嫉妒恨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0 17:15
妞妈可能没读过成人AS写的书或者文章,所以不了解为什么ASD恨NT世界。这和他们在NT社会的负面体验有关,也和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有关。但也不是所有的ASD都恨NT社会的。唐娜(Donna Williams)好像就不恨,虽然她很恨她 ...
blackeye 发表于 11-4-6 06:42


我以前不喜欢我妈,距离感很强,很不耐烦她,后来根据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负面感情释放出来,有一阵子我就特别恨她,现在看到这个,回头看看最近和她的关系,真的好多了,当初的努力和方向没有走错啊,欣慰~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0 23:21
独处的力量
来自南桥的博客 2010-11-16 12:06:26

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的声音。在软禁的无数日子,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将近三十年。一个没有彪悍内心 ...
燕原 发表于 11-4-20 02:50


昂山素季和曼德拉这两个人都是既能独处又有凝聚力、号召力、和个人魅力的人,这样的人不多。

对有的人来说,和别人在一起是“充电”,独处是“耗电”。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和别人在一起是“耗电”,独处是“充电”。我想想自己,和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是充电,和合不来的人在一起是耗电,独处时大概是平衡,自给自足。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1 07:43
我原来有个误区,参加聚会必须有点信息进入,要不就白去了,后来发现情感交流更重要,虽然我一直摸不准交流出来的情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但是如果我不去,那就一定是负面的。

因为我的充电体系不是建立在情感和社会性上,所以信息和情感界限分明,原来整个人被信息主控,有新的信息才有火花,才有充实感,现在才意识到还有更底层的部分一直被孤立和压抑,还处在儿童时期。我现在出门聚会,在好朋友中间,就会表现得特儿童,让我那些同学又乐又气,打算和我一起装小孩儿。如果有陌生人在,我就比较死板,至今也没搞清成熟的情感,就是那种人格魅力到底是怎么来的。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15:51
现在才意识到还有更底层的部分一直被孤立和压抑,还处在儿童时期。
燕原 发表于 11-4-20 23:43


看到你这个自我发现我太兴奋了!这是不是说这个“儿童”被发现了以后,随着时间推移还可以成长、成熟?要是那样就太好了。

我一直觉得情感本能是一个导航仪,如果能发展出来,那就用不着ABA,一切都会自然而然。而且我一直觉得ABA对自闭儿的情感发育有负面的作用,特别是对非常敏感的那类孩子,基本上是窒息了他们情感的自然发育。

昨天我刚刚在儿子身上看到放羊的赫赫战果:老公下班回来,告诉儿子他在路上撞上了一个什么障碍,腿上撞破了一块皮,留了血,然后给儿子看那个铜钱大小的伤处。儿子认真地听着,看到伤处“噢”了一声,仿佛疼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去安慰爸爸,给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看得我心花怒放,不过我一声没吭。这可不是教出来的,当然也用不着说什么鼓励的话去强化。在过去,儿子是根本没有反应的,或者显得很烦的样子。我想也许过去他是在逃避情感,而现在他不再逃避了,因为他感到足够安全。这件事也增强了我对儿子的未来的信心,如果我们能呵护着他的情感发育,也许他自己就能将一切有机地整合,就能比较平衡地成长。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1 16:15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4-21 16:16 编辑

给黑眼睛泼点冷水,我估计我老了也是个小孩儿心态,不到小都八岁年龄。
很多NT老了也返璞归真,挺美好的一种生活方式。

至于什么叫成熟,我感觉用理性就足够了,而感性一直天真着就挺好,多自然啊,没心眼儿就没心眼儿了。
有一张照片,很反映问题,QBB照的,邹文/我/V嫂/刘娲,QBB在逗我们乐,我和V嫂乐得前仰后合,眼睛都笑没了,邹文和刘娲无比镇定,保持照相微笑标准状态根本对诱惑没反应。这就是天真和成熟的区别啊。后来老V很不好意思来着,但是我们都特喜欢V嫂。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1 16:19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4-21 19:00 编辑

都看见了吧。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16:19
这冷水给我泼的,透心凉。不过我还是不死心。

燕原要不要把片片发上来,让我们饱饱眼福?再拉拉关系?吹捧吹捧?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16:23
82# blackeye  

别把人想得那么糟糕好不好?人家没反应或者很烦,要么觉得那不值得大惊小怪,要么没把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而已。不排除模仿成份,但至少已经知道了这类基本规则。
hdtany 发表于 11-4-21 07:59


我敢肯定不是模仿,完全自然。我从来没教过,如果他知道了基本规则,那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如果我教他,他肯定会逆反,不如不教。不过这次绝对不是在按规则行事,真的是发自内心。他现在和爸爸关系很好,从心里爱爸爸,所以表现得很自然。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17:01
燕原传照片可以参考hdtany的说明书: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78223-2-1.html----23楼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20:16
都看见了吧。
燕原 发表于 11-4-21 08:19


没看着,什么都没有啊?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20:20
87# blackeye

嗯,那我要严重恭维一下黑眼睛了!
hdtany 发表于 11-4-21 10:10


这个恭维太。。。太。。。太露骨了吧?含蓄。。。要学会含蓄。。。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1 21:04
看来YL权限很管用,学习了帖子再试,含蓄和不含蓄(设的好友可看):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21:20
燕原84楼都列出来了。左二是燕原,右二是V嫂。我看刘娲也笑开了花,只有邹文比较含蓄。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21:28
这就是刚刚过去的“爱在蓝天下”活动吧?是近照呢。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1 21:57
看来YL权限很管用,学习了帖子再试,含蓄和不含蓄(设的好友可看):


燕原 发表于 11-4-21 21:04


这照片看得我都乐了,怎么都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呢?尤其是中间两个,笑得没心没肺的,哈哈.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1 21:59
78# 忠于我心

几十岁了,还不会拉拢,也该学着点了:忠版把生日悄悄告诉我吧?我到时候也给你送花或者礼物?
hdtany 发表于 11-4-21 18:33


啊哈哈!太高兴了,有人要送我礼物了,我真的快过生日了哦,而且我一年要过三个生日的,你三个生日都要送么?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1 22:03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4-21 22:05 编辑

我的心事很简单,没人挣钱,呵呵,这两年以十年的速度老去啊,原来那三十几年是真正的没心没肺。

怎样能含蓄,教教我们AS吧!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1 22:07
啊哈哈!太高兴了,有人要送我礼物了,我真的快过生日了哦,而且我一年要过三个生日的,你三个生日都要送么?
忠于我心 发表于 11-4-21 21:59


你三个三个的过才奔三?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22:15
警告:你们不要老这样拉关系,让NT们看见像什么样子?谁说AS们不会搞关系?啊?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22:28
怎样能含蓄,教教我们AS吧!
燕原 发表于 11-4-21 14:03


说话含蓄我也没学会,我就是一个炮筒子。照相含蓄就是要照着镜子练,找一个标准姿势,记住面部感觉,每次面对相机就上表情,千篇一律,不卑不亢。碰上秋爸爸这样会逗人乐的,最好是别过头先乐够了,再转向正面把面部肌肉调整成标准表情。----纯粹瞎编的,别当真。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1 23:24
我敢肯定不是模仿,完全自然。我从来没教过,如果他知道了基本规则,那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如果我教他,他肯定会逆反,不如不教。不过这次绝对不是在按规则行事,真的是发自内心。他现在和爸爸关系很好,从心里 ...
blackeye 发表于 11-4-21 08:23


我再想想,说没教过也不全对,确实没有言教过,但是身教是有的,比如他摔了、病了,我们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不就是在教吗?他长大了,自己可能就慢慢体会出这种爱护了,也许就模仿了,所以说他模仿也没错。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2 00:12
101# 忠于我心
先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有三个生日呢?闰月?
hdtany 发表于 11-4-21 22:07

农历一个,家人给我过的
阳历一个,公司给我过的
身份证上生日一个(本来是农历),一些网站会当阳历生日发些祝福来...
嘿嘿,你想知道哪个?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2 00:13
光个"不卑不亢"就能迷糊死人。怎么才能弄出不卑不亢的表情?我每次照相都特别紧张,好容易准备好了,对面那位还迟迟不按快门,我的脸部肌肉就开始颤抖,真的!
hdtany 发表于 11-4-21 22:38


太同感了,我为了解决拍照片紧张的问题,可是花了不少心思阿....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2 09:01
第一次见张雁的时候,人家不愧是记者,说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笑是大笑,真正发自内心的那种。
去除NT常用恭维因素,我后来才明白这是说我表达高兴的方式如此特别。
QBB说要用ABA教我十几种笑,被我说没必要。现在想想,也许有必要,不过我肯定学不会,最多能学成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出来,然后连自己原来怎么笑都不知道了。

另:摆出一个微笑我还是会滴,不过心里一有点啥情况,脸上马上就过度表现出来,没个把门过滤表现给人看的装置。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2 15:49
112# hdtany


人精啊,多会说话,哪里象AS了?
非常感动有人会这么挂念着送我生日礼物,除了家人真的很少了。
不过呢,人不能太贪心,我还是过一个生日算了,嘿嘿。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2 22:25
问网名含义是不是也是拉关系的一部分啊,我好象从来没想起来过问人家名字的含义。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2 22:31
ty现在是拉关系专家了。你不会拉关系,我来拉你吧。你不问问我网名是什么意思,我就主动告诉你。blackeye就是被人打了一拳在眼睛上,淤血,出一个黑眼圈,就像这个狗狗这样。不过大家习惯称黑眼睛,我也就随便了,黑眼睛好听一些。拉关系完毕。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2 23:09
问网名的意思有时候是好奇,有时候是拉关系...我一般是好奇,很少因为拉关系去问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2 23:44
这就是儿子给这个毛绒绒起的名字,我用它当头像,当然就用它的名字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3 04:35
再好的文章让我这个文学盲一看也糟蹋了,想吹捧一下都不知道从哪儿吹起。等燕原来吧,人家懂红楼梦。

我只看着好像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点。。。不那么。。。那啥,我们的名胜古迹还是挺多的,虽然毁了的也不少。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3 08:19
这么文科啊,我先晕。
然后我也只看到了中心思想,感性的文字都被屏蔽了,啥也没感觉出来,55555
在中国出门玩的确很恐怖,到处都是人,我一会儿功夫就感统过载。

不过我在欧洲也感觉人多,而且历史内容过载,我想事儿的时候喜欢去没人的美国西边大山沟里,一整天路上只过十几辆车那种地方,有美丽的高原湖和雪山,还有温泉和各种野花。再文科的我写不出了,退休了学画画去。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3 20:47
让我想起了荷塘月色...我有段时间也喜欢写这些抒情的文字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3 21:02
行了,这回有人能心有灵犀了。我属于理性多于感性的,所以对这么细腻的文字没什么感觉。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4-23 22:55
你看亲亲的文字,她刚刚在其他板块贴的,才抒情呢...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3 23:01
今天大学同学聚会,80个人到了40个,毕业以后难得聚到这么多,大家都很轻松,不严肃紧张那种热闹。

这么大的场面3个多小时下来我感觉还行,没感统失调,细节也都存脑袋里了,做对了啥做错了啥比以前清楚多了,脑子也没乱,也泛谈了,也深谈了,错误也犯了不少,不过没有太过分的。好在都是老同学,真心对真心,没有复杂的背景,感觉很放松。

如果面对陌生人我还是拿不准,刘娲要介绍我给她师姐,中央教育研究所的,参与了国家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案的制定。我还得接着练习说话和拉关系。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3 23:58
燕原行啊,三个小时下来还挺放松,一定又积累了一大堆社交经验。大学同学在一起,没有利益关系,如果又是很久没见了,聚起来真是挺亲切的。如果见陌生人,那又是不一样的程序,还是得像鬼子进村一样,试试探探,除非你俩一拍即合,那就简单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11-4-24 15:57
还是输入过载了,脑子不停地放电影,12点睡下,5点起来,一睁眼电影就不停。
晃了两个小时又睡了,接到沉静电话,才发现电影终于不放了,但是头疼,一看表,11点多了,呵呵。

睡得倒是很香,没记住做啥梦,沉静说我自愈能力很强,自我保护机制强大。
我又壮了点胆子,不过晚上的晚会不去了,不能这么折腾自己。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4 18:26
明智!每个人的社交容量都不一样,自己的杯子满了就不要硬撑。

你俩的亲切会晤还有戏没戏呀?
作者: 沉~静    时间: 11-4-24 22:07
这回多半没戏了,真人看不到照片也错过了,燕原看我遗憾,单给我发了。一下子就认出燕原了,不过左一是邹文吗,怎么觉得应该是刘娲。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4-24 22:39
你显然不看邹文的博客。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