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停止无谓的斗争 [打印本页]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1-3-19 20:30
标题: 停止无谓的斗争
本帖最后由 wardragon207 于 11-5-13 21:23 编辑

为什么抑郁者走不出来呢?因为他们在做相反的事情,当我们的内在出现恐惧等负面情绪时,他们本能的反应是控制它、压制它,他们是在用自己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斗争,这场斗争必然会失败,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不能用一样的方法,外在世界你把你的对立面消灭掉矛盾就解决了,内在世界不行,接受你的痛苦和恐惧,你就是在面对它,你的内在就会重新的和谐,压制它只会使你越来越痛苦。从深层次来讲,你在抵抗抑郁的时候,你是在拒绝它,是你的一部分去拒绝另一部分,这场战斗你不可能胜利,这也是很多人走不出来的原因。
作者: 不言放弃    时间: 11-3-19 22:21
1# wardragon207

对,说的不错。
这正是抑郁症患者发作时一种强烈的心理矛盾,极其痛苦,难以忍受。。。。
但是,只要通过正规、合理的治疗,达到临床病愈后。
所谓自己的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斗争,将不复存在。

一定要有信心哦!
作者: 一切随缘-广    时间: 11-3-20 03:15
你把它比作是斗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你说抑郁者走不出来,这是错的。我们抑郁了,说明我们需要改变了,需要成长了。成长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努力,就像我们需要长大、长高一样,我们就需要吃饭、喝水、运动等等。抑郁的好转也需要时间让我们去熟悉抑郁,积累经验,严重时需要行求外界的帮助,吃药、做心里咨询等。刚开始确诊患有抑郁症都是一样的,不了解它,不熟悉它,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好,要多久才能好,等等疑问。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疑问就会慢慢消除的。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1-3-22 09:01
抑郁症一定可以好,我就成功走出来了,为什么你们走不出来?因为你们一直在做相反的事,你们一直在和自己做斗争,你们一直在外在的世界里寻找。
作者: flyer1112    时间: 11-3-22 12:26
支持一下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1-5-10 20:24
包容一切(包括你的痛苦与恐惧)你就能走出去
作者: 魏武扬鞭    时间: 11-5-10 20:56
我相信能得病也能好
作者: bird1981    时间: 11-5-11 05:35
虔诚的和抑郁情绪作伴~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1-5-11 12:39
你接受它,它反而会离开你,这是生命的辩证法。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2-6-29 10:11
走出抑郁的做很微妙,它只是被动的觉知,它不是控制,是了解,不是抗争,是接纳,不是在外面寻找,是深入你自己,觉知的路比较漫长,成功属于有耐心的人。
作者: ab36223    时间: 12-6-29 15:00
因为他们失去梦想,所以才停止追求。
作者: yao.ann    时间: 12-7-9 00:15
约拿曾被鲸鱼吞进肚子里三天三夜,学习如他一般。
作者: jjt1973    时间: 12-7-30 12:14
1# wardragon207
作者: goldsun0    时间: 12-7-30 17:01
为什么抑郁者走不出来呢?因为他们在做相反的事情,当我们的内在出现恐惧等负面情绪时,他们本能的反应是控制它、压制它,他们是在用自己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斗争,这场斗争必然会失败,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不能用一样 ...
wardragon207 发表于 11-3-19 20:30
说的非常好,当你忘记它的存在的时候,你已经完全好了。越控制它,它越强大,越追求平静,越不平静。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2-7-31 07:16
停止无谓的斗争,是经历无数失败最后的归宿,希望可以点醒梦中人。
作者: 清觉夏日    时间: 12-8-19 00:19
非常有理。
希望,抑郁的朋友们可以看到这篇小文,可以多思考,看看是不是有所帮助。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3-4-2 21:52
我们已经习惯用外在世界的方法去对付内在世界,而它们的法则正好相反,外在的胜利需要主动、顽强的意志力,强有力的手段,而内在世界需要臣服、被动。
作者: wardragon207    时间: 13-7-23 22:44
我建立了一个qq群,对我的观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群号: 243614934
作者: 心诚所至    时间: 13-7-29 14:03

不仅仅是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这些心理问题都同此理!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