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孤独的心理创伤自救 [打印本页]

作者: 森田战士    时间: 11-3-19 13:55
标题: 孤独的心理创伤自救
孤独不是没有人陪伴的孤独,也不是独自一个人生活的孤独,而是做为个体的人存在这个世界里的孤独,尽管你有父母、夫妻或者朋友,即使你与他们再怎样的亲密,你与他们之间还存在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欧文.亚隆称为“存在的孤独”。
如果你还是很难理解“存在的孤独”,也不要急,就带着这种哲学观念投入生活中,并尝试在生活中体验这种“存在的孤独”,我想会有一天你会理解做为一个生命存在的孤独。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存在的孤独”经常会被忽略,由于我们缺乏对“生命存在”的理解,经常会陷入“存在”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障碍,内心空虚和寂寞,虚度光阴,人格依赖障碍,婚姻关系建立障碍等等都与理解孤独相关。往往在这方面出现障碍的当事人都会表现对孤独的恐惧,而且这种症状有时有意识,有时是无意识的。
在这篇博文中,我要谈孤独在心理创伤当事人经验的一些表现。他们对孤独的体验基本接近了欧文.亚隆所说的“存在的孤独”。
当一个生命被父母偶然地扔进这个世界,也许就意味着一次创伤经历。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却始终感受不到自己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经常遭遇被认为最亲密人的伤害、忽略、虐待和折磨。在儿童内心世界里会形成这样的意识:他们没有和我在一起,我始终是“孤独”的,没有会陪伴我,我不值得别人这样做。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彼此是没有联系的,我注定是孤独的—生命的孤独。
当心理创伤当事人经受着创伤性的“孤独体验”后,在根本不相信人与人之间会有信任的基础上,不断地建立一种依赖关系,甚至是达到一种疯狂的程度,比如有一位女性当事人通过不断地与男性发生性关系,来建立一种联结,来确认自己的存在;还有曾经治疗过的一位女士,自己清楚地知道婚姻已经明存实亡,但她不敢提出离婚,当她想到一个人将要度过余生时,就会全身颤抖。
那么在对心理创伤当事人在“孤独”方面的工作意义是什么呢?
从创伤性“孤独体验”进入“生命存在”的意识,理解生命孤独的存在状态或者现象。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心理治疗工作。由原来病态的依赖关系逃孤独,转变为接受生命存在的孤独,并积极地、有效建立适合自己意愿的人际关系,学会分享生命存在中的孤独经验、关系经验及情感经验。
从逃避孤独到面对孤独,是对生命存在的勇气和尊重,也是有效适应人生旅途中的一种哲学信念!
作者: 森田战士    时间: 11-3-19 13:56
孤独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萧瑟的、落寞的、哀伤的、无助的,而对少数“慎独”者来说,却是一份明心静气的情怀,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如果能够主动沉浸于孤独而获得心灵的提升,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而平凡如你我之人,在茫茫尘世中摸爬,也有着各自意味的孤独。

在我的理解里,孤独是一种需要共处的状态,当你越害怕孤独,反而可能越无力。就像前面提到的这位网友,她面临着的是怎么认识自己的一个人的状态,继而怎么与人发展良好的互动关系;诸如她所面临着的离婚困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交谈才能明了。而在不清楚对方具体状况和真实感受的情况下,我相信冒着风险给出一个或然的建议会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行为。

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生状态,孤独是无法回避的。即使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表面上同行万里人,而事实上,每一个生命的步伐都有其各自的走向。如果认不清自己的走向,迷失在洪荒里的孤独感会席卷而来。

而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孤独感也并不是一下子可以克服的,这需要我们去面对、认识它,然后,学着与它共处、和它对话。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