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译文】孤独症缺损模型之误导 [打印本页]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4 21:46
标题: 【译文】孤独症缺损模型之误导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1-3-14 23:42 编辑

译文链接:http://article.yeeyan.org/view/Blackeye/179753
译者:blackeye

自己听不到乐声的人就会认为那些翩翩起舞者在发神经。
---Angela Monet

我从不掩饰我对孤独症缺损模型的反感。我反对说孤独症是一种“缺陷”,反对把我们的特殊天赋说成是“零星技能”。我讨厌这个模型所暗示的等级观念。每当我看到这种说法使父母们认为他们的孩子永远也无法感受爱时,我真想哭。

最近的思考使我认识到,这个缺损模型不仅失之偏颇,而且根本就是误导。

我认为,缺损模型掩盖了孤独症的实质。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看,孤独症不是一种缺损,而是一种过剩。我从来不认为我的问题是因为缺失了什么,实际上,我每天都要花很大一部分精力去处理太多的感官信息。我什么都能听到,没有过滤。我的眼睛不停地接受视觉信息:颜色,质地,图案,运动。我的情感和视觉记忆很好,不论是刚刚发生的事还是很久以前的事,在我脑子里都栩栩如生。我和别人在一起时能马上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我天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当我看到那些“低功能”的孤独症患者时,我看到的是一些极为敏感的人,这种敏感使我觉得自己迟钝的像块木头。显然,我和他们看上去完全不同,我能做很多常人能做的事情,而他们不能。但是,我从直觉上知道,这不是因为他们有缺损,而是因为他们的感官过载不仅和我的完全不同,而且强烈到使他们根本无法像常人那样生活的地步。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患者,才有了孤独症的缺损模型。这个模型如果用于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服务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如果你需要别人提供服务,你就需要说明为什么。问题是,一旦人们接受了这个模型,他们就很难接受其他的说法。如果你谈起你内在的感受,他们就听不进去,他们更注重的是你外在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你内在的个性和感受。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一般是通过测试来确定的,而测试里的问题大多是关于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假如某个问题是问我是否固执己见,那么测试的结果可能就是我这个人不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然而,我之所以固执,是因为我总是需要考虑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当我还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时,我就会被太多他人的观点所淹没。而如果我将大量的可能性一一分析之后,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一个强烈的个人观点。这并不是说我就听不进其他的意见,而是说我不会轻易地被说服,或者为了合群或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改变观点。

显然,如果我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些和我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就会觉得我这个人不能共情。其实,如果他们知道我是如何直觉地从一个人的感受跳到另一个人的感受,如何强烈地感知别人的情绪,而且需要耗费多少精力才能化解这些多数人根本注意不到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知道我的思维方式绝不缺乏柔性,也不肤浅。

幸运的是,我会说,会写,会向别人解释我内心的感受。当然,有些人如此执着于缺损模型,他们很快会驳斥说:a)我有孤独症,所以在他们看来,我应该没有能力描述我的感受;b)我有能力描述我的感受,所以,我不可能有孤独症。

但是我越来越发现,人们开始听进去了,因为我使用的是他们能懂的语言。

假如我不会说话,情况又会如何呢?假如我不会以人们能理解的语言来交流又会怎样呢?那么我就会是一个活生生的缺损模型。那些缺乏共情能力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就会说我不会共情,说我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说我没有感情。这些人真是大错特错了。

虽然我把孤独症描述为一个丰富的体验,我并不想抹杀它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困扰,尤其对那些无法正常生活的患者来说,这些困扰不可小视。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绝不缺乏基本的人性,相反,我们对人性有着强烈的感受。当世人拒绝认识这一点时,我们的感情就会被深深地伤害。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5 07:01
对,我跟作者的感受完全相同。
作者: zangma    时间: 11-3-15 07:20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5 08:26
对,我跟作者的感受完全相同。
沉~静 发表于 11-3-14 23:01


现在我脑子里的自闭症模型有点糊涂了。过去我所认识的自闭症就是缺损模型,自闭人士有交流障碍,不能共情,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当然这些都是NT的观察。这个作者说不是这样的,即使是那些低功能的患者,他们也不是有什么根本的缺失,而是由于过于敏感,接受了过多的信息,造成了“缺损”的表面现象。

也许这个“过剩”模型能解释一部分人?还是说这是一个普遍的模型?我觉得燕原好像就不是过于敏感的类型。我家这两个倒是有可能过于敏感,但是由于我脑子里是缺损模型,过去从来没有从敏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行为。现在看来,我儿子的有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因为过于敏感而过度防卫造成的,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

如果这个“过剩”模型能解释大多数自闭患者的话,那么现有的行为干预方法岂不是南辕北辙了?听指令,奖惩,强化等等方式,不是更加重了孩子敏感神经的负担?
作者: 月小小    时间: 11-3-15 12:27
对,我跟作者的感受完全相同。
沉~静 发表于 11-3-15 07:01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5 13:46
对于敏感不敏感,我感觉要分几个层次:感官的,情感的,直觉的等等。

大多数ASD感官敏感,情感上阈值比较低。
情感和直觉的复杂程度,除非孩子能够清楚表达,否则不知道到底怎样。
我很难听出话里有话,或者对方明明不高兴了,但是掩饰着不让外人知道,在情感复杂度和直觉上肯定算是不敏感。对于我家孩子来说,情感阈值低,情绪起伏大,但是因为他很少关注其他人,对他人的情感肯定是不敏感的。

对于典型的自闭,比如宝宝贝贝,也许的确更偏重感性,因为他们的高层思维很混乱,看不到理性发展的基础,而底层的敏感导致情绪和思维的波动剧烈,只有非常规律简单的生活模式才舒服。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5 17:23
我看过一句话说,你见过一个AS,只能说明你见过一个AS.意思是AS之间差别大。我想不仅ASD,仅是AS大概就能分几个大类别几十个小类别。这篇文章的作者代表的这个类别我觉得不在少数——也有可能我自己最接近AS中的这一类,看的时候格外会心,所以记得牢,不过那文章后的留言里同感的的确不少。

blackeye,我怎么觉得“自闭人士有交流障碍,不能共情,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个观察和“缺损是过于敏感造成的”并没有矛盾啊。我儿子就是典型的有交流障碍,不能共情,不关注他人,很少考虑他人,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但我一向就认为是过于敏感,而不是过于迟纯造成的,对他人情感意愿等表现出的迟钝是过于敏感造成的处理超负、再带来的选择机制造成的。我自己是明显的过于敏感,跟儿子表现上似乎很不同,但我直觉我们的问题是相同方向的,只不过他比我走得更远——过载程度更严重,神经系统的处理能力更差。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5 17:47
行为干预方法我不懂。前几天我家大马跟我讨论,反思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对他太严了,我不同意,当然现在知道儿子autistic,回头看那时候,尤其是到后来上学后,的确不该用严的方法去力图纠正他的行为,对他造成了很多不公平也无正面效果的伤害,那些伤害我现在想起来也心痛,但那时候不知道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他很小的时候,按一个正常孩子来说,那些管教方法我认为没错,比如对ASD孩子效果很差的timeout,对正常孩子来说当然也会有即时的感情伤害,但孩子在安全感上得到的利其实大于弊,因为孩子心里明确了“边界”,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而“边界”明确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我想,ABA对低龄的、理性思维能力差的孩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作用。我没有接触过典型自闭的孩子,这只是瞎想,没依据。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5 18:00
顺便说一句,虽然这里的AS们判定我不达标,前几天燕原的发言里把我排除在外(“我们我们”的,哼哼,难道我不是那样的么),很让我伤心了一把,,但立即就有随手可遇的典型事例让我一再确定,自己与典型NT的差距绝对大于跟典型AS的差距——就算谱外,我也一定是处在远远偏离NT中心,紧紧靠近AS谱系的地方。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5 20:07
blackeye,我怎么觉得“自闭人士有交流障碍,不能共情,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个观察和“缺损是过于敏感造成的”并没有矛盾啊。
沉~静 发表于 11-3-15 09:23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不是个敏感的人,所以就不能理解。在我看来,一个人对外界没有反应是因为迟钝而不是敏感。而因为你敏感,所以你知道过于敏感也会表现得迟钝。

我儿子唯一玩得来的小朋友是一个非常NT的孩子。在我眼里,他很敏感,对周围反应敏锐而且符合常规,这就是我对“敏感”的概念。而相比之下,我儿子就很迟钝,对外界不怎么反应,或者莫名其妙地过度反应。这和我脑子里的“敏感”对不上号。

现在我要从敏感的角度来考虑儿子和老公的问题。他们俩都有回避倾向,老公更为严重。我以前就认为是“回避人格”,没有往敏感上靠。我希望能使儿子不要发展得像老公那样回避,要让他尽量地自由发展,不要缩头缩脑,不要封闭自己,不要过度防御。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5 20:46
我家小都是特别敏感的孩子,对人的反应过度,导致适应新环境很慢,心里想得太多,行动迟钝,所以QBB说他有AS外表。不过10分钟下来,基本排除AS嫌疑,或者说如果有AS特征,也就10%。

大都非常自我,对外界反应明显不足,对人的情感反应基本没有,倒是不退缩,只要情绪好,什么场合都横冲直撞的。

过度敏感和过度不敏感,机制上肯定差得比较远,为啥表现出来都是AS呢,我也想不通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5 21:27
我不知道基因表现是怎样的机制,等妞妈来科普。

就我观察的边缘AS,或者说ASD基因携带者(AS特征小于50%),QBB是敏感的,QMM是不敏感的,方老师是敏感的,石老师是不敏感的,云鹤是敏感的,老V也是敏感的,T版是不敏感的。
F版应当是NT。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5 22:11
顺便说一句,虽然这里的AS们判定我不达标,前几天燕原的发言里把我排除在外(“我们我们”的,哼哼,难道我不是那样的么),很让我伤心了一把,,但立即就有随手可遇的典型事例让我一再确定,自己与典型NT的差距绝对 ...
沉~静 发表于 11-3-15 10:00


整来整去你还是不愿意和我一个战壕,搞得我孤家寡人的,我还伤心呢。可是,你和你老公那样的,我怎么看怎么不像我脑子里的AS。如果你和作者这样的人也算AS, 那么我还有一个概念也被推翻了,就是AS应该是像Hdtany那样单向的。Hdtany虽然思维上单向,但是和她交流基本上感觉不出来,也许她补偿得比较好。燕原也许从理性上也补偿了。而和我家的两个交流,总是有不对等的感觉,不是有来有往的,别扭。你和这个作者都是双向的,那么是不是由于过度敏感,使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单向呢?至少从你的发言中,我觉得你不单向,很平衡,考虑问题很周到。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定义问题。究竟什么是AS?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5 22:58
大都非常自我,对外界反应明显不足,对人的情感反应基本没有,倒是不退缩,只要情绪好,什么场合都横冲直撞的。
燕原 发表于 11-3-15 12:46


我家小子也非常自我,有时候对人有正面的情感反应,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排斥,比如抱他的时候他把你推开。过度反应的时候居多,显得脾气暴躁,不考虑别人。最近这半年,由于他爸爸改变了方式,父子俩的关系越来越好,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平稳,我发现他开始间接地表达爱,目前还限于对他的毛绒玩具和被子枕头等个人物品,偶尔会把这些东西塞给我,我就理解为向我表达爱。现在我想,也许他情感上太敏感,所以要把自己保护起来,以避免冲击和受伤。如果我们能使他感到安全,也许他的情感能够正常发育呢。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太好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6 00:41
我相信孤独症的孩子一定有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的,只不过他们不会表达,或者说,不会用NT所希望和习惯的方式表达而已。
hdtany 发表于 11-3-15 15:51


对。所以我想,作为家长,第一,要认识到这种不同;第二,要鼓励孩子自我表达(即使是负面的表达);第三,要包容孩子的不当表达,不要急于把这种表达当成行为问题来纠正,但是可以适当引导;第四,等。相信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找到更合适的表达。另外,家长要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给孩子起模板的作用,不要明着教,要潜移默化。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6 06:37
没错。

如果像F版刚说得,孩子不吃茄子就瞪着眼让孩子吃下去,对于AS来说就是最差的方法。
不过闻森不是AS,ADHD和发育迟疑的特征更多,导致F版这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不会产生太多负面影响。
作者: 缺耳朵老虎    时间: 11-3-16 10:25
18# blackeye

有一次我情绪糟糕,儿子就分了个河马给我,说,“让它陪你睡觉吧。”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6 11:48
我还是和天宝比较类似,比如天宝文章中的这段话:
“但當她告訴我, 她不能形容感覺是如何與思維連在一起, 我很吃驚。她說, 當她想東西的時候, 訊息和感覺就會一起來, 是根本分不開的整體。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那么多的人讓感覺歪曲事實。我的腦子總是能把感覺和訊息分開的。 即使我的情緒低落, 也不會影響我對事情的分析直到我得到一個合理的結論。”

也许对我来说,正是因为感觉和信息分开,情感的复杂度就比较低,其他人信息中的情感体会得不充分,只对那些比较纯的情感起反应。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1:05
如果像F版刚说得,孩子不吃茄子就瞪着眼让孩子吃下去,对于AS来说就是最差的方法。
不过闻森不是AS,ADHD和发育迟疑的特征更多,导致F版这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不会产生太多负面影响。
燕原 发表于 11-3-15 22:37


这就是在教孩子服从权威,和茄子无关。西方的育儿书都是这么教的,就是要建立家长的权威。Scott Neolle说,家长想都不想就接受了这一条。他建议家长多问几个问什么。如果专家说一定要建立家长的权威,你就天真地问:“为什么呀?”专家说:“因为如果不这样,孩子到社会上就无法生存。”你再问:“为什么呀?”。。。。。。就像个三岁的孩子,什么都要问个底掉。他主张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当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我妹妹现在还记得她小时候不喜欢吃豆腐和胡萝卜,在幼儿园时被阿姨强行喂饭的情形。这种强制显然给她很深的印象,现在还时不时提起。所以她从来不在吃东西上强迫孩子。结果呢,她的三个孩子小时候吃的东西很单一,但并没有营养不良,而他们长大以后就什么都吃了。其实只要大人什么都吃,小孩子小的时候不吃不要紧,让他们耳濡目染,长到一定时候,自然就会吃的。其他事情也是一样,身教永远重于言教。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1:11
有一次我情绪糟糕,儿子就分了个河马给我,说,“让它陪你睡觉吧。”
缺耳朵老虎 发表于 11-3-16 02:25


看看我俩的头像就知道了,两个小子都是毛绒玩具的爱好者,两个人都需要毛绒绒来帮助他们表达感情。不过我相信这种依赖一定会消失的,只要我们允许他们充分依赖,总有一天会瓜熟蒂落的。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1:27
我还是和天宝比较类似,比如天宝文章中的这段话:
“但當她告訴我, 她不能形容感覺是如何與思維連在一起, 我很吃驚。她說, 當她想東西的時候, 訊息和感覺就會一起來, 是根本分不開的整體。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那么多 ...
燕原 发表于 11-3-16 03:48


感觉和信息分开,我觉得我儿子也是这样的,比如读小说的时候只能理解逻辑脉络,不能理解人物感情脉络,听人说话听不出话里有话。他说话有时候会很冷血,可是他自己不觉得。这是不是因为情感的发育和逻辑思维的发育不匹配造成的呢?

我忽然想,也许AS的孩子逻辑思维的发育不落后,而情感的发育大大落后,所以表现为AS。而典型自闭如宝宝贝贝,情感和逻辑思维的发育都落后,所以表现为典型自闭。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1:58
不过这就又把沉静给排除在外了。沉静的情感发育不仅不落后,反而超前。沉静呀,不是别人不让你当AS,是怎么衡量你都不合格,你说怎么办吧。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06:26
怎么办,好办呀,就是跟你划清界限呗,—— 我本来觉得和你相邻战壕的,现在看你总想简明扼要地用NT的粗线条逻辑和标准来理解AS,此路不通就换一条路,但还是同样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式,我就觉得果然你是NT战壕的,我不是那个战壕的了~~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07:25
接下来,从容的blackeye就该淡定地问:那沉静你是怎么,用什么样的思维逻辑和方式理解AS的呀?然后敏感的沉静就该焦虑了:天哪,大大小小各种念头思绪缤纷涌至,怎么办呢,从何说起呢,怎么才能有层次有条理,而不是紊乱罗嗦地写下来呢。呵呵,双向吧。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07:38
还是从小AS说起吧,他们之间的差别,至少表现出来的,要比成人之间小得多。我家小子也爱毛绒玩具,用它们代言自己的感情,也用它们表达脑子里的各种奇思怪想,恶搞或者情节,一直都这样。他对它们是真有感情,不仅抱着玩着的时候感情丰富,而且总是会给它们摆出对应(它们当时话语或者角色)的表情、姿态,就是在它们的身上投入了自己。当然他也爱小动物,几乎一切小动物,从他小我就发现把他注意力引向小动物是需要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情绪走向的有效方法。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7 08:08
吃早饭的时候,大都突然想起看过的一个视频,和我说人捏不破鸡蛋。
我故意说不信,我就能捏破。然后不知道为啥他一下子就生气了,气得饭都不吃了。

姥爷打圆场,赶紧去煮了两个鸡蛋。
鸡蛋煮好,大都的脾气劲儿也差不多过去了,不过还有点不搭理我。
我变着法儿捏鸡蛋,真的挺难捏破的,受力点大一些就不行,后来用力在两个指尖终于捏破了。这下大都倒是乐了,看着我吃那个被捏扁的鸡蛋。

这个过程中他的思维和情绪变化我就不太能把握住,也没和他提什么道理,过去了就过去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7 08:09
我支持沉静做AS。
对我来说,凡是有人说我是NT,我都生气,那说明我就是AS啦,赫赫。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08:09
我在YL稍微提到过,我家小子似乎有两个层面,日常都是表象的这个层面,显著地幼稚(行为幼稚、易兴奋,动辄生气;不明白也不注意别人的看法,不理解他人的意图、情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懂得后果也不会考虑后果),像走神掉电丢三落四茫然不知状况这些典型标志就不用说了,这些转而又会变成焦虑;感官敏感也不用说了,噪音日晒雨淋草地扎人都能成为生气的理由。思维也显得刻板。总之日常时就是典型的ASD。这个表象自然就让人判断他情感发育落后。但在偶尔的一个时候,偶尔引发的一段比非关平时日常生活,而是深一点思想的对话中,他表现出的思想、情感,经常会比同龄孩子深刻,每次都让我震惊之余心悸后怕。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7 08:12
这大概就是你的早熟基因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8:15
我支持沉静做AS。
对我来说,凡是有人说我是NT,我都生气,那说明我就是AS啦,赫赫。
燕原 发表于 11-3-17 00:09


我家大AS和你相反,我要是说他AS,他就生气。那么他就应当是NT啦?可是医生背地里说他是AS,当面倒没说过。

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沉静当AS,我中立。这回沉静拿我没辙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8:43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1-3-17 01:14 编辑
吃早饭的时候,大都突然想起看过的一个视频,和我说人捏不破鸡蛋。
我故意说不信,我就能捏破。然后不知道为啥他一下子就生气了,气得饭都不吃了。
燕原 发表于 11-3-17 00:08


正好我刚刚在读的John Holt的《How Children Learn》说到类似的问题。他说这是一种竞争心理,小孩子有,大人也有,很正常。他举的例子和你这个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可以类推。他说如果小孩子觉得大人比他们知道得多得多,他们就会回避,或者愤怒,感到humiliated。他说,他认识的一个很小的小孩有个玩具笛子,他喜欢吹着玩。有一天两个大人用他的笛子吹出了曲子,结果孩子从此再也没碰过这个笛子。Holt有一次给一个孩子带了一堆花花绿绿的棒棒,他想给孩子演示如何玩,就开始用棒棒搭形状,结果孩子就破坏他的形状,搭一次就破坏一次。他后来想了很久,得出结论说,他应该让孩子自己玩,不应当给他示范。他说学习也是一样,学校的学习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能和耻辱,因为老师知道一切答案。

大都究竟是不是这么想的,咱也不知道。供你参考吧。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08:55
就说说昨天吧。我不会总结,把过程写下来,有些细节看起来可能不相关,但是我的感受是来自所有事情,有些大有些小而细微,所以有点相关的我都写下来。只叙述过程不总结自己的感受对我而言比较容易。

昨天中午我照例去学校送午餐、陪午休时间,问他上午可好,照例阳光灿烂地告诉我“非常好”。过了一会儿老师进来,跟我说小马上午“got very cross with me”,最后也没做数学练习,然后说她看了电影《亚当》,我说那电影不错,她就让我推荐能让她了解AS的故事书。我看过的故事书只有《the curious incident》那本,对了解AS毫无帮助,科教书怕她没兴趣,就推荐了成人自述《pretending to be normal》和青少年自述《freaks,geeks&AS》。对了我以前说小马老师有AS儿子,是year 4的老师,我们这里是不是9月,而是年初升级,今天升year 5了,换了老师。我又问前几天有没有生过气,老师说前天数学 test前让他去隔壁班送一样东西,跑去跑回也就1、2分钟的事,结果他回来看到别人已经开始做了就生气了(老师还是用got cross)。中午我怕引起他情绪波动都不会问,到晚饭后问他,怎么也想不起当天上午生过气,在我一再提醒,最后提到数学练习没做(他能想起我就不会提,怕他敏感为我批评他,如果他有一丁点对立情绪就没法好好交流,也得不到plain事实的信息了),他才想起来是跟一个小朋友Patrick生气,数学课上Patrick拿走小马的练习卡,小马怕要用到,焦虑加生气了,肯定是老师叫他坐下来,他生气时对跟他说话的人都态度恶劣,所以老师以为是跟她生气了。数学test那次他倒是记得,不过他说“我没生气,就是哭了,全部时间还来不及做,这样的又少了时间肯定来不及了”,当然没说得这么全,我根据他的意思加完整的。呵呵,他觉得哭是他自己着急,并没有生气,老师怎么能明白其中区别呢?数学做得慢也是事实,他做习题时无法像别人一题接一题做,走神得严重,以前在上海,数学考试别人一小时,给他都是3小时才完成。老师让他送东西,是为了给他一点责任和自信,没想到会引起他焦虑。老师还说,他似乎不喜欢被鼓励。说得很对,通常人们鼓励人,虽然是出于好意,但其实总有居高临下的意思在里面,"你能行,可以的,去吧,加油“这些话,对普通孩子管用,对特别敏感的AS,他就会感到被push被强迫做他此刻不想做,没准备好做的事,表现出来的就是不领情,情绪逆反。对AS,这种出于好心好意的鼓励和表扬都没用,他们虽然说不出理由,但直觉就是抗拒。只有真心真意的站在他们同一角度的理解、接受、欣赏,他们才会接受,受到鼓励。而这需要的理解和接受,不是普通的,通常所谓的理解和接受,词语虽然一样,内涵是不同的。当然这些话我没法对老师说。她愿意花时间看电影看书了解AS,我已经很感激了。我想,也是小马的表现让她感到迷惑,发现她通常的理念(作为老师,怎么宽容鼓励特殊孩子)似乎行不通,所以产生了AS很特殊,需要去了解的想法。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9:01
但在偶尔的一个时候,偶尔引发的一段比非关平时日常生活,而是深一点思想的对话中,他表现出的思想、情感,经常会比同龄孩子深刻,每次都让我震惊之余心悸后怕。
沉~静 发表于 11-3-17 00:09


这种“偶尔”我们也有的。我儿子说他有时候觉得自己是3岁,有时候是8岁,有时候是26岁。他10岁时做的测试,有些方面的水平在6岁以下,有些方面超过16岁。这种发育上的不均衡是AS的普遍特点。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09:09
吃早饭的时候,大都突然想起看过的一个视频,和我说人捏不破鸡蛋。
我故意说不信,我就能捏破。然后不知道为啥他一下子就生气了,气得饭都不吃了。
燕原 发表于 11-3-17 08:08
这样的场景换了小马,他也一样会一下子就生气的,而且很气。我知道会,但也很难分析出原因,等我以后再想想看,这会儿脑子里的东西还没倒完,得先倒出来才行。

上面说的是白天,就是日常的一面。然后到晚上,正好昨天晚上就上演了我说的另一个层面。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09:10
昨天中午我照例去学校送午餐、陪午休时间,问他上午可好,照例阳光灿烂地告诉我“非常好”。过了一会儿老师进来,跟我说小马上午“got very cross with me”,最后也没做数学练习,然后说她看了电影《亚当》,我说那电影不错,她就让我推荐能让她了解AS的故事书。
沉~静 发表于 11-3-17 00:55


推荐一本书:Martian in the Playground: Understanding the Schoolchild with Asperger's Syndrome。有这么好的老师,愿意读书愿意了解,多好。我买了这本书送给了学校,估计没人读过,即使读了也没消化,否则我们就不会和学校有那么多矛盾了。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17:08
这种“偶尔”我们也有的。我儿子说他有时候觉得自己是3岁,有时候是8岁,有时候是26岁。他10岁时做的测试,有些方面的水平在6岁以下,有些方面超过16岁。这种发育上的不均衡是AS的普遍特点。
blackeye 发表于 11-3-17 09:01
没错AS孩子普遍有发育不均衡,社会方面都落后,但同时有发育超前的的长项,这个是我在还不知道AS的时候就有的显著感受,小马各方面发展太不均衡了,造成老师很难捉摸他,放不到某个类别里。不过我现在想说的还不止是发育上的不均衡,我想说的是,他们平时表象上让你觉得很多事情他们没感觉到或者不明白,而在某些情况下你会发现原来他不仅都感受到了,而且感受得非常深非常细,虽然他们不会说也不会立刻表现出来。我理解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过于敏感,感受的东西非常多,但只有其中很少一部分能够即时在明确的意识和思维层面得到处理,其余都积累在非意识层面(我没学过心理学不懂术语,也不愿意用潜意识之类词),但是在有关联的意识活动时这些积累的相关感受就会浮出水面,所以这些他们平时没表现出来的感受(接受的感觉、信息),实际上对他们的心理影响非常大。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7 17:16
今天有点累了,先睡了,明天有时间再写吧。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19:03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1-3-17 11:08 编辑
老师还说,他似乎不喜欢被鼓励。
沉~静 发表于 11-3-17 00:55


确实,“鼓励”“表扬”对NT孩子很有用,可是在敏感的AS孩子(也许不敏感的孩子则不同?)身上有时候会起反作用。我儿子四年级的时候,那个老师也特别好,为了给儿子增加自尊自信,故意安排他帮助一个新来的中国孩子,然后给他发了一个奖状,还让他在例行的全校训导会上到台上去领奖。过了几天,她偷偷问我,儿子对这个奖感觉如何,我告诉她,儿子啥感觉都没有,一点也不兴奋,一点也没有骄傲的迹象,因为我问他如何得了奖,他烦躁躁地说:“我怎么知道!”倒是我自己兴奋了半天。当然,我现在被沉静教育了,知道这是因为他过于敏感,当时我就认为他是迟钝,这么好的事他没反应。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19:09
今天有点累了,先睡了,明天有时间再写吧。
沉~静 发表于 11-3-17 09:16


我等。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7 19:37
大都对他的下棋奖杯视如珍宝,一个都不敢给丢了。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成心和我斗气,这次我明白是为什么。因为弟弟回家写作业时间比较长,所以我把他的作业也加量了。写作业时候憋的火气,都发作在吃饭桌上,生了半个小时闷气,饭没吃完就睡觉去了,感觉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理亏,但是又表达不出来,只好生闷气害自己。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21:36
大都对他的下棋奖杯视如珍宝,一个都不敢给丢了。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成心和我斗气,这次我明白是为什么。因为弟弟回家写作业时间比较长,所以我把他的作业也加量了。写作业时候憋的火气,都发作在吃饭桌上,生了 ...
燕原 发表于 11-3-17 11:37


下棋的奖励和帮助同学的奖励可能不一样,我儿子也会珍视前者的,因为那是他自己愿意做的事,而且表现了他超常的智力。而对后者他根本没有感觉,本来也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被奖励得莫名其妙。

现在大都和小都在一起,有比较有竞争了,也许大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我儿子和他那个NT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很快就会显出他的劣势,那个孩子反应快,能multi-task,我儿子就很吃力。但是因为这个孩子能照顾我儿子的情绪,调整自己来适应他,所以我儿子还是愿意和他玩,可是时间长了他就明显烦躁,尽管他尽量地控制自己,尽量地调整,我还是能感到他内心的压力。我不能想象如果他俩朝夕相处会怎样。我建议过让那个孩子过来住一晚上,或者儿子过去住一晚上,那个孩子很愿意,可儿子不愿意,所以就拉倒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21:48
还是从小AS说起吧,他们之间的差别,至少表现出来的,要比成人之间小得多。我家小子也爱毛绒玩具,用它们代言自己的感情,也用它们表达脑子里的各种奇思怪想,恶搞或者情节,一直都这样。他对它们是真有感情,不仅抱 ...
沉~静 发表于 11-3-16 23:38


建议沉静拿一个儿子的毛绒绒当头像,这样我们就有三个毛绒绒了。
作者: 缺耳朵老虎    时间: 11-3-17 21:58
他似乎不喜欢被鼓励
沉~静 发表于 11-3-17 17:08

我家的也有这种情况。在我看来很好的事,别人也羡慕的事,在他那儿却似乎无足挂齿,小的时候常说诸如“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现在常说,“不知道”,或者根本不想提直接就说“别说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7 22:12
只有真心真意的站在他们同一角度的理解、接受、欣赏,他们才会接受,受到鼓励。而这需要的理解和接受,不是普通的,通常所谓的理解和接受,词语虽然一样,内涵是不同的。
沉~静 发表于 11-3-17 00:55


“只有真心真意的站在他们同一角度的理解、接受、欣赏,他们才会接受”---对AS来说,可能确实如此,但是这一点对于NT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对NT来说,表扬和鼓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赏,其中一部分是对这种行为表示自己的认同,还有一部分是感到他人需要这样的鼓励,因为如果自己做了同样的事,自己也会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所以以己推人地给予。

我读到这里,知道你说的确实是那么回事,但是同时,我感到了思维上的偏差。我觉得这个弯不好转,至少我自己就转不过来---要改变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鼓励和表扬别人的习惯,去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接受、欣赏,而那个别人是一个思维方式和自己大相径庭的人---不容易。也许这就是AS认为NT虚伪的地方吧,就是表扬别人其实是在表扬自己,是在弘扬某种社会认可的价值观。不过我觉得这不是虚伪,而是NT,这就是NT思维方式,谁让上帝把他们造成这个样子呢。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8 01:53
他们平时表象上让你觉得很多事情他们没感觉到或者不明白,而在某些情况下你会发现原来他不仅都感受到了,而且感受得非常深非常细,虽然他们不会说也不会立刻表现出来。我理解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过于敏感,感受的东西非常多,但只有其中很少一部分能够即时在明确的意识和思维层面得到处理,其余都积累在非意识层面(我没学过心理学不懂术语,也不愿意用潜意识之类词),但是在有关联的意识活动时这些积累的相关感受就会浮出水面,所以这些他们平时没表现出来的感受(接受的感觉、信息),实际上对他们的心理影响非常大。
沉~静 发表于 11-3-17 09:08


我儿子学习上是这样的,看着好像没听讲,其实全听进去了。他心理上究竟怎样,由于我的不敏感,简直就无从下手去理解,觉得隔阂很大。我等着沉静的解读。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5:39
“只有真心真意的站在他们同一角度的理解、接受、欣赏,他们才会接受”---对AS来说,可能确实如此,但是这一点对于NT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对NT来说,表扬和鼓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赏,其中一部分是 ...
blackeye 发表于 11-3-17 22:12
是啊,的确太难了。AS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对待方式和周围人如此不同,对别人的态度、反应要求又如此高,这样的高要求NT对另一个NT都很难做到,更别说对一个处处另他们别扭、不解和排斥的AS了。昨天下午小马和同学有冲突,我听了他的说法,今天中午又跟那个同学谈了谈,他们对问题判断的截然不同还在其次,那孩子跟我坦言小马平时态度行为引起的别人的反应,这些我也都明白,但从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嘴里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我还是再一次地觉得灰心,这样巨大的鸿沟和冲突摆在那里,就我这样地努力,也实在想不出怎么做才有可能减少这些不可避免的冲突,减轻它们会带给小马的情绪和心理伤害,到他可以承受的范围,我完全没这个信心。避免冲突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就是像你和燕原这样做home schooling,可是我们跟你们的情况又都不同,刚来,父母没有也不愿去社交,孩子的英语还差得远,再不上学的话,真的就跟这个社会完全脱离了,这样出来的孩子,将来有可能在这里立足、自立吗。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7:36
还是接着说敏感迟钝的问题吧。前晚小马关灯睡下,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又跑出来,平时都要一个小时以上才能睡着,我也没在意,以为他出来喝水,他没看到我,去找大马,大马问他怎么了,说是害怕,害怕“死亡和活着”,我听了觉得好笑,说“这么重大的问题啊”,他回头看到我,就忍不住了,抱着我伤心地哭起来。我陪他回床上,他依然很激动,说“人活着活着就死了,一下子就没有了,(这里是说太可怕了还是什么记不清了,反正是说不能接受),还不如不要活”,所以“害怕死亡,也害怕活着”;我说这些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人都需要考虑,但他现在还太小,思想还不全面,需要等大一点,看问题更全面一点再考虑。他说在那之前应该不要让他知道死亡这回事,不要让他知道人会死。又说,以前小时候晚上怕鬼,怕怪物,后来怕外星人(这些都是晚上,或者高烧幻觉时,他总感觉有东西会进来抓他,白天都不怕,还喜欢spooky题材呢),但那些都还没有死亡可怕。我看看一句两句没法让他平静下来,也不想深入讨论这个话题让他思想太活跃(并且也觉得他的确没到能谈通这个话题的程度),就说你也知道没有这些东西,再说爸爸妈妈会保护你,不会让任何东西伤害你,你放心,如果你怕,你叫一下我们就来了。他说“我小时候做梦,一次有东西来抓我,我叫你和爸爸,爸爸还是在看书,你在看电脑,都没听到;还有一次它们来抓我,我叫妈妈妈妈,你听到过来了,但是来不及了,已经把我抓走了”。这梦他从来没说过,要不是这个机会他也不会说,我想不是他不说,而是不会想起来,他很小时候的事情似乎都存在深处,平时你就算问他他也想不起来的,直到想相关的事情时就浮上来了,不仅记忆如此,其它的感觉、感受也都是这样,他接收的信息其实远比我以为的多,比如说我想要他接收某个信息(例如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怎样做),从他的反应认为他没有接收到,就会再三重复灌输这个信息,而实际上,他不仅接收了这个信息,而且也接收到了我想要他接受那个信息时我的情绪,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由于他们与众不同的敏感,他对我情绪的信息,而不是我要他接受的信息,感受更强烈,另一个反而弱化了。当时这两个信息的接收都没表现出来,但在事后某个时候,偶然因为相关主题,我会发现原来他都知道。有点扯远了,说回来,他的这两个梦,就跟我和大马的AS特征有关,我得承认他梦里的场景实在是很现实的。他明确的意识里不会这么想,但爸妈有时的态度给他的不安全感,都反映在他的梦里了。然后他还是纠缠在生死的问题上,我也想不出太好的安慰方法,后来我说,有一个办法就是相信上帝,把一切都托付在上帝手中,这个话题似乎有一些安慰作用,于是我们就这个话题讨论了一会儿,后来他平静了下来,不过又过了很长时间才睡着。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7:49
我是照实把过程记下来,可能让人感觉乱,不得要领。照实写的目的是想表明我关于孩子过于敏感的判断是怎么来的,就像前晚的事,虽然有“生存死亡”的思考这一项,也有父母提供的安全感这一项,可能还有一些别的诸如他的恐惧想象和敏感的关系,反正我的感受来自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主题,各个主题都有自己的逻辑关系,但都能从中感受到他的敏感。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7:58
建议沉静拿一个儿子的毛绒绒当头像,这样我们就有三个毛绒绒了。
blackeye 发表于 11-3-17 21:48

我问小马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是哪一个(我知道是最大的那个毛绒金毛狗),小马立刻让玩具们争着说“me!""me!",然后他自己说”嗯,狗狗吧“,然后就拿着狗狗直舔他,还摇尾巴。看到说AS孩子缺乏想象力,不会角色扮演游戏我就很不解,小马一直就想象力活跃,拿毛绒玩具扮演角色活灵活现的。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8:00
大都对他的下棋奖杯视如珍宝,一个都不敢给丢了。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成心和我斗气,这次我明白是为什么。因为弟弟回家写作业时间比较长,所以我把他的作业也加量了。写作业时候憋的火气,都发作在吃饭桌上,生了 ...
燕原 发表于 11-3-17 19:37
这些表现太相像了。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8:12
37# blackeye 竞争心理说的是没错,普通人都有,AS孩子可能更显著。不过我觉得大都生气主要不是这个,而是以下几种心理的混合:
1.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我学来的知识
2.你不相信我的知识
3.you contradict me
4.分不清对方语气的轻重,是逗趣的,还是顶真的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8:13
推荐一本书:Martian in the Playground: Understanding the Schoolchild with Asperger's Syndrome。有这么好的老师,愿意读书愿意了解,多好。我买了这本书送给了学校,估计没人读过,即使读了也没消化,否则我 ...
blackeye 发表于 11-3-17 09:10
谢谢推荐,介绍看着不错。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8 18:23
我家小子也非常自我,有时候对人有正面的情感反应,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排斥,比如抱他的时候他把你推开。过度反应的时候居多,显得脾气暴躁,不考虑别人。最近这半年,由于他爸爸改变了方式,父子俩的关系越来越好 ...
blackeye 发表于 11-3-15 22:58
小马和我感情很好,睡前要抱,早上或者我流露爱意的时候他会叫我“mimi"来表示爱,但是他没有感情准备的时候我去抱他他也会推开。有一次我问他,“我们俩好吗?”“好”,“那你刚才为什么要推开我?”,他说是自己脑子太慢了,来不及想,然后就懊恼地打自己的头,说“怎么这么慢,这么慢!” 所以我想,他们还是需要准备的,没准备好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推开。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8 19:05
小马和我感情很好,睡前要抱,早上或者我流露爱意的时候他会叫我“mimi"来表示爱,但是他没有感情准备的时候我去抱他他也会推开。有一次我问他,“我们俩好吗?”“好”,“那你刚才为什么要推开我?”,他说是自己脑 ...
沉~静 发表于 11-3-18 10:23


没有准备好---原来如此。这就对了。我总是随心所欲地“抱抱”,所以常常被推。我老公最近几个月发明了定时“抱抱”,定在睡前一次,从班上回来一次。我原来特别不以为然,认为是刻板。可是,儿子就吃这个,从一开始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去抱爸爸,而且大张旗鼓,一边嘴里叫着“抱抱”“晚安”“爱你”,一边张开手臂,大抱特抱,真是邪了门。对我,就常常是塞毛绒绒,或者是让毛绒绒在我俩中间然后抱抱,或者有时候从后面过来抱脖子,都是在他特别高兴或兴奋的时候。和他爸爸定时的抱抱,即使当时他心情不好也照抱,除非是真和爸爸生气了,那就不理爸爸了,爸爸就只好单方面地抱一下。

我原来就认为,这两个人刻板到一块去了。闹了半天,抱抱还需要做心理准备?可是让我实行定时抱抱我还是觉得太别扭了,太机械了。我还是用毛绒绒当缓冲吧,想抱抱了就用毛绒绒来表示,有时候我给他一个毛绒绒,他就让我抱一下,但自己只抱毛绒绒,然后很快把我推开。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8 19:19
竞争心理说的是没错,普通人都有,AS孩子可能更显著。不过我觉得大都生气主要不是这个,而是以下几种心理的混合:
1.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我学来的知识
2.你不相信我的知识
3.you contradict me
4.分不清对方语气的轻重,是逗趣的,还是顶真的
沉~静 发表于 11-3-18 10:12


沉静的分析就是地道。这个行为在我家大小AS身上都能看到,但是小AS现在好多了,可能是因为放松的缘故,他现在能够和我一来一往地讨论问题了,能耐心地给我解释,而不是一下子就气了。我家大AS还是不行,在被contradict时总是会立即反弹,不能容忍一来一往的探讨。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8 19:51
我问小马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是哪一个(我知道是最大的那个毛绒金毛狗),小马立刻让玩具们争着说“me!""me!",然后他自己说”嗯,狗狗吧“,然后就拿着狗狗直舔他,还摇尾巴。看到说AS孩子缺乏想象力,不会角色扮演游戏 ...
沉~静 发表于 11-3-18 09:58


和我儿子一模一样!缺乏想象力和不会角色扮演游戏,和我儿子也不符合。我儿子小时候最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到现在还喜欢,现在他可以在网上这样玩。可是NT孩子到了8岁以后就对这种游戏没什么兴趣了,因为他们的发育前进了。我儿子之所以还感兴趣,我觉得是因为他还没有越过这个发育阶段,他用玩角色扮演的办法,学习了解别人的想法。有时候他说他愿意学心理学,想知道别人怎么想,怎么反应。毛绒玩具是他的道具,也是他的朋友,也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他还无法从和其他孩子的游戏中学习互动,他跟不上他们的思考速度,他只能自己慢慢琢磨。

不知道你家小马会不会藏在门背后吓唬人,我儿子去年才会这样做。这个把戏他玩了好一阵子,觉得很有趣,我就故意装着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样子。现在也会在早上假装没醒,等你走到他床边,他突然坐起来,吓你一跳。这是ToM吧,NT孩子早就发育出来了,而我们才刚刚到了这个阶段。

至于想象力,我看到很多人说他们的孩子不缺乏想象力。后来Lorna Wing说她指的是社交想象力,就是在交流中预测别人的行为。这个我觉得孩子现在还不行,但是,他在学,以他自己的方式学。他的其他想象力是不缺的。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8 20:06
还是接着说敏感迟钝的问题吧。前晚小马关灯睡下,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又跑出来,平时都要一个小时以上才能睡着,我也没在意,以为他出来喝水,他没看到我,去找大马,大马问他怎么了,说是害怕,害怕“死亡和活着”,我 ...
沉~静 发表于 11-3-18 09:36


我儿子小时候也有很多这种恐惧,现在就少多了,所以给你吃颗定心丸,这个阶段会过去的。当然,我们要做的是给他安全感,避免他过度焦虑,陪着他慢慢度过这个阶段。

这种恐惧我认为不是父母的情绪造成的,而是这些孩子天生就有“存在性不安”---从奇迹那边照搬过来的词。父母的不良情绪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会加重这种不安,使这种不安迟迟不能消退。但是,当孩子大一点,理解力增强了,自己就会化解这些恐惧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8 20:13
大都也有过一个纠缠死亡的阶段,现在过去了。我当时以为和爸爸去世有关,后来想想,好像没关系。

看到你们两个想得很细,突然感觉我做的不够深入,最近倒是把自己理的比较细致,但是和孩子聊的很不够,或者说我一直没有找到能深入的话题来打开他的思维和感受。
作者: 缺耳朵老虎    时间: 11-3-18 20:13
这三个小男生真的很像:在毛绒绒上,在抱抱上,在那些小把戏上。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8 20:15
我家小男生们都随我,对机器的兴趣更大,割草修马桶什么的,毛绒绒的东西全没有。
作者: 缺耳朵老虎    时间: 11-3-18 20:20
本帖最后由 缺耳朵老虎 于 11-3-18 21:02 编辑

儿子在六、七岁的时候提出过“活着的意义”的话题。说来说去我也无法让他相信活着是美好的,最后就耍赖“我是你妈,我生了你,你得为我活着。”当时,这个“我是你妈。。。。。。”的句式还能蒙他一下,但他明显不满意,“为什么你是我妈,就。。。。。。?”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8 20:50
避免冲突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就是像你和燕原这样做home schooling,可是我们跟你们的情况又都不同,刚来,父母没有也不愿去社交,孩子的英语还差得远,再不上学的话,真的就跟这个社会完全脱离了,这样出来的孩子,将来有可能在这里立足、自立吗。
沉~静 发表于 11-3-18 07:39


其实你的这个担心是所有做家庭教学的家长一开始都会有的担心。我当时选择做家庭教学也是因为走投无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而实际上,如果你问那些做家庭教学的家长,他们会告诉你,社交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们的孩子即使一天到晚都和别人接触,他们的社交能力也不会变好,可能还会更加焦虑,更缺乏自尊自信,而在焦虑的情况下,学什么都没有效率。而当他们不再焦虑,当他们恢复了自尊自信,他们自身的能力就会推着他们去学所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包括社交。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在内心里确认自己。如今这个时代还担心和社会脱离?有电视,有网络,有大量的信息,想脱离都脱离不了。只要给孩子以充足的信息,他自己就会学的。

我儿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会琢磨人的面部表情,琢磨别人的内心活动,在玩online游戏时,会飞快地打字,和人对话,学了很多网络黑话,还充当角色扮演游戏的组织者,让别人听他指挥。其实这样的社交学习更适合于这样的孩子。他们需要一个很长的非面对面的社交学习阶段来积累最基础的社交概念,然后逐步地将这些概念用于生活中的社交。而在家里和父母的互动就是一个简化了的社交场所,父母可以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策略来适应孩子的水平。

随着孩子精神上的放松和生理上的成熟,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会越来越好。我儿子就好多了,参加个饭局啥的,只要是他自己乐意的,他都很配合。

当然,是否做家庭教学,还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如果你家小马还能适应学校,那就接着上,不一定非要做家庭教学。我只是说,其实家庭教学没那么可怕。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8 22:23
看到你们两个想得很细,突然感觉我做的不够深入,最近倒是把自己理的比较细致,但是和孩子聊的很不够,或者说我一直没有找到能深入的话题来打开他的思维和感受。
燕原 发表于 11-3-18 12:13


我也不是主动和孩子聊的,我都是被动地等他和我聊,因为如果我提出一个话题,他会很不耐烦,听不下去。所以我就不说话,该干嘛干嘛,他心里有话说了,就来找我,当然那都是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是电视、游戏、还有书上的东西,我就是一个听众。他的有些思考确实深刻。他想到政治了就聊政治,想到法律了就聊法律,他看的电视节目范围里的东西,都是他的话题。

说来说去,其实都是放羊的结果,因为我不给他压力,他就把我当成和他一样平等的人对待,慢慢地他开始和我分享游戏里的事情。我不限制他玩电子游戏(我知道这是反潮流的),反而把游戏当成他的学习来对待,这还不仅是为了和他搞好关系,我确实认为游戏是适合于他的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的学习环境,而且这两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又扯远了。

我是想说,大都对父亲的去世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也许他还不会表达。不过只要环境宽松,总有一天他是会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的。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9 04:14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3-19 04:15 编辑

应试教育下的思路就是这样的,只要不表现出来,那么就说明没学会,还得反复去学,去练,直到表现得和期望的行为一样,就过关。

我家小都其实都深受其苦,他换个语言环境,就敏感到不愿意说话,因为他感觉自己没准备好。
我受你们两个影响,开始倾向于大都也认为自己没准备好,特别是感受方面,说不出那么就不说,如果条件宽从,他准备好了,总会说的。如果逼着他表达,反而适得其反。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9 08:08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3-19 08:09 编辑

两个孩子甜蜜蜜了一晚上,睡觉都不想分开,早上起来脑袋又凑一起玩上了。
不过好景不长,终于乐极生悲打起来了,大都不分轻重,弟弟肯定是吃了皮肉之苦。
原因谁也说不出来,小孩子打架大人也不能认真,还没想好我这个和稀泥的角色怎么扮演。

就怕小都记仇,大都是不会的,不过想来也不应当全是大都的错,估计吃完早饭就阴转晴。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09:23
我受你们两个影响,开始倾向于大都也认为自己没准备好,特别是感受方面,说不出那么就不说,如果条件宽从,他准备好了,总会说的。如果逼着他表达,反而适得其反。
燕原 发表于 11-3-18 20:14


你一个人要操心两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实在不容易。关键是你放松,孩子就会放松。你要是不能放松,孩子也会紧张。所以,你说你把自己理清了, 我觉得是必要的,要是自己都不明白自己,那还不乱套了。你这两个孩子呢,还都是挺省心的孩子,应该相信他们自身的能力。你相信他们,他们就会相信自己。他们有自信,自己就会把自己理顺的。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09:36
两个孩子甜蜜蜜了一晚上,睡觉都不想分开,早上起来脑袋又凑一起玩上了。
不过好景不长,终于乐极生悲打起来了,大都不分轻重,弟弟肯定是吃了皮肉之苦。
原因谁也说不出来,小孩子打架大人也不能认真,还没想好我 ...
燕原 发表于 11-3-19 00:08


我儿子和他的那个朋友,有时候也会打起来的,一般都是我儿子跳点太低,那个孩子不知怎么就把他惹烦了。我只能把他们两个分开,谁也不批评。这种情况下,批评教育没有用,只能尽可能地避免冲突的发生。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19 10:22
本帖最后由 燕原 于 11-3-19 10:31 编辑

给赵老师(祝颐晖)带了一个光盘:a mother's courage。
我先看了看,典型软文,为Rapid Prompting Method做宣传的,牛的地方是先忽悠了好莱坞的导演,然后不知道用什么名义,采访了圈内几大牛人,天宝和著名科学权威们,把采访穿插在软文中间,显得仿佛非常专业的样子。

Rapid Prompting Method主要是教无语言孩子交流的,和池博的FC类似,是圈内目前不会提上日程做科学评估的那种,主要怀疑孩子的交流受训练师影响。

国内学这些东西很快,我还是挺佩服猪猪的,很多人想留她在国内发展,不过人家说国内做啥不是假的,还是在新西兰心安。

我最近还比较放松,到处找人玩,感觉比去年更自如了。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9 16:32
他用玩角色扮演的办法,学习了解别人的想法。有时候他说他愿意学心理学,想知道别人怎么想,怎么反应。
blackeye 发表于 11-3-18 19:51
愿意学心理学来了解别人想法,就是说他已经认识到自己对别人的想法反应了解不够,并且有意愿去学,这很不错了,小马离这一步还早呢。

玩角色扮演能学习了解别人的想法?我理解小马是用来满足表达愿望的。不知道你们的孩子表达愿望强不强,大都似乎不强,小马表达欲是很强的,只不过是单向输出,而且过于强调细节,导致一点东西都要说老半天,内容又幼稚,谁也不会有耐心听,他经常说不完,说不完的经验多了,一开始说就着急怕人不听完他,语速加快而且话都说半句就来不及一路说下去,需要听的人自己把句子加完整。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9 17:03
小马也喜欢假装不动,或者蹑手蹑脚过来,然后吓人一跳,乐此不疲。我倒没想过这是ToM,从没鼓励过他。

我儿子小时候也有很多这种恐惧,现在就少多了,所以给你吃颗定心丸,这个阶段会过去的。当然,我们要做的是给他安全感,避免他过度焦虑,陪着他慢慢度过这个阶段。

这种恐惧我认为不是父母的情绪造成的,而是 ...
blackeye 发表于 11-3-18 20:06
恐惧的问题上,我也觉得跟父母的情绪无关,不过据我的判断跟孩子的过份敏感是有关系的。普通孩子也都有这个阶段,所以恐惧吓人的东西不说明什么,但是小马给我的感觉是他怕的不是那些东西本身,而是他自己的一些感觉或者说幻觉。这个文字上不是很能说明白,具体看到那时的表情眼神才能体会。

他的梦呢,跟恐惧不是同一个问题,表达的是安全感的问题。这里也能看出敏感的因素。AS孩子花费照料者时间多,我和大马又都是需要很多个人生活的类型,到了晚上自己也累了一天,很多时候说实话都是敷衍推脱的,就希望另一个去管孩子睡前工作,自己能不离开手上的书和电脑。这些当然都是不愿孩子感受到的,但他感受得很清楚。

生存死亡的问题,我关注的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活着”,因为一切会在某个时间一下子变成空无,都没有了,不存在了,他觉得不能接受这种感觉,还不如什么都没有过,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他怕的有两个,一个是死亡,这个每个孩子都有;另一个是“失去”,这个我觉得有敏感多思的因素在里面。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9 17:30
儿子在六、七岁的时候提出过“活着的意义”的话题。说来说去我也无法让他相信活着是美好的,最后就耍赖“我是你妈,我生了你,你得为我活着。”当时,这个“我是你妈。。。。。。”的句式还能蒙他一下,但他明显不满 ...
缺耳朵老虎 发表于 11-3-18 20:20
这个话题就比较反应blackeye说的发育不平衡了——在这种不需要结合他人的因素,纯思考的问题上,AS孩子往往表现出超龄。小马这个问题也经常想,主要是觉得痛苦、受挫的时候,结论也是找不出意义。以前我鼓励小马去尝试,或者试图说服他放宽心胸时,常常说“人生匆匆几十年,都要离开这世界,活着的意义就是去感受,体验”,开始管用过,后来他觉得这种说法还是不能令人信服,他还是觉得活着是一件很不确定、很难捉摸的事情(如果你没生我呢,我在哪里呢),想不出确定的意义,doesn't make sense.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19 18:05
本帖最后由 沉~静 于 11-3-19 18:07 编辑
我儿子和他的那个朋友,有时候也会打起来的,一般都是我儿子跳点太低,那个孩子不知怎么就把他惹烦了。我只能把他们两个分开,谁也不批评。这种情况下,批评教育没有用,只能尽可能地避免冲突的发生。
blackeye 发表于 11-3-19 09:36
你儿子的那个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你儿子玩?你儿子跳点低,生气时如果反应过激,他会有什么反应?我很好奇。

我儿子现在迷飞机,对飞机头头是道,班里有个小孩Seb也喜欢飞机,就成了儿子最喜欢的人,前几天跟我儿子有冲突的就是Seb的最好朋友Trance,因为小马常跟Seb玩,Trance也就跟小马有比较多时间在一起,看不惯小马的地方很多,看不惯就会以嘲弄的方式表达出来,小马对嘲弄又敏感,所以冲突多。他看不惯小马的其中一点就是“不知轻重”,对最喜欢的朋友Seb,对老师,都是一样,一生气就很生气,不论场合对象,情绪控制不住,出手重,不依不饶。“跳点低”也是一点。我说“你喜欢跟小马玩吗?”,他说“你刚要有点喜欢跟他玩,他就会让你不喜欢跟他玩”。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19:25
你儿子的那个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你儿子玩?你儿子跳点低,生气时如果反应过激,他会有什么反应?我很好奇。
沉~静 发表于 11-3-19 10:05


两个孩子6岁的时候,我们住邻居,他们在同一个学校上学,但那个孩子大半岁,高一个年级。因为都是中国人,所以我和她妈妈来往就比较频繁,她妈妈又是单亲妈妈,所以常常要把孩子放我家,自己出去做事。这个孩子很聪明,敏感,早熟。两个人共同的兴趣很多,什么卡片,电视片,游戏,都能玩到一起。而且小的时候两个人也都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所以我儿子特别盼着那个孩子来玩,那个孩子也特别愿意来。这样频繁的来往使两个孩子熟悉得像兄弟一样。我儿子很容易被annoyed,稍微有点什么不顺,或者人家不依着他,他就会心里别扭。但是他还是知道忍耐一下,但是脸上已经表现出来,如果继续下去,我知道他就会爆发。这时候我就需要背地里让那个孩子让他一下,那个孩子非常机灵,一点就通,特别好说话,所以总是能化险为夷。两个人动手的情况极少发生,我现在只能想起来两次。多数闹矛盾的时候都是我儿子要怎样,而人家没顺着他,他就生气,他不会说服,不会一来一往地商量,一根筋。

那个孩子愿意和我儿子玩有很多因素在里面。他是一个特别需要人的孩子,喜欢和人在一起,而他家只有他和他妈,很寂寞。他喜欢说话,没人说话就难受。他知道我儿子心眼直,不会算计人,他佩服我儿子的聪明,有时候在玩游戏上虽然他手快,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很多时候欠考虑,而我儿子在其他方面周到的考虑让他赞叹,也能学到东西,补充自己的不足。现在虽然我们早就不住在一起了,但是两个孩子还是常常来往,并且玩同样的online游戏,有时候一边通电话,一边商量着怎么玩,一边玩。

每次我儿子过生日,那个孩子都自己亲自去挑生日卡和生日礼物,他知道我儿子喜欢什么,每次都买得特别合适。我儿子对人家的生日就没有那么上心,都是我买卡和礼物。我真说不上我家小子究竟对人家是否有感情,我看不出来。我能看出来的就是他认为人家是他的一个玩伴而已。那个孩子七八岁时回国上学一年多,走的时候我儿子大哭,说他没有人玩了,伤心了好一阵子才适应过来。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19:31
看你说小马对嘲弄敏感,我儿子就不同,他听不出来嘲弄,也看不出来别人是在欺负他。他从来没和同学打过架。在学校被欺负被嘲弄,他从来没抱怨过,我问都问不出来。他只对老师的批评有剧烈反应。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19:44
恐惧的问题上,我也觉得跟父母的情绪无关,不过据我的判断跟孩子的过份敏感是有关系的。普通孩子也都有这个 ...
沉~静 发表于 11-3-19 09:03


给你推荐这个文章,是我在Rachel Cohen-Rottenberg的博客上顺藤摸瓜读到的:

http://www.kitaiskasandwich.com/2011/03/13/putting-the-pieces-together/

文章把孩子对水洒了或瓶子摔碎了的恐惧归结到对死亡的恐惧。他们脑子里想的是:瓶子碎了,还是瓶子吗?是不是瓶子就没有了?而人总是想,人死了是不是就没有了?所以人创造了宗教来试图解释这个问题。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19:56
玩角色扮演能学习了解别人的想法?我理解小马是用来满足表达愿望的。
沉~静 发表于 11-3-19 08:32


我儿子确实常常通过毛绒绒来间接地表达自己,但是他也用它们来组织游戏。小的时候他以此来试图解释世界,比如一部分毛绒绒卖东西,另一部分是顾客,去买东西。或者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以前和他的朋友就玩打仗的游戏,或者老师和学生的游戏,模拟学校环境。现在他大了,想法多了,他对别人的心理有兴趣了。他玩的一个online游戏叫Roblox,可以和其他的人online role play。他在里面组织游戏,给人解释他的规则,他自己当裁判,玩得很乐和,他喜欢看别人对他的反应。你家小马还没到这个阶段呢。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20:06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1-3-19 12:24 编辑
不知道你们的孩子表达愿望强不强,大都似乎不强,小马表达欲是很强的,只不过是单向输出,而且过于强调细节,导致一点东西都要说老半天,内容又幼稚,谁也不会有耐心听,他经常说不完,说不完的经验多了,一开始说就着急怕人不听完他,语速加快而且话都说半句就来不及一路说下去,需要听的人自己把句子加完整。
沉~静 发表于 11-3-19 08:32


我儿子喜欢说话,表达事实的能力很强,但是表达情感的能力很差,所以总需要毛绒绒来做中介。他看了一个电视剧之后,能从头到尾把故事说下来,很完整,逻辑清楚。但是必须是非情感类的电视剧,比如House,CSI这类技术性强于情感性的。不过也就是去年,也就是12岁,他才达到这个水平,你家小马还小呢。

他也喜欢单向输出,却没什么耐心听别人讲。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20:52
给赵老师(祝颐晖)带了一个光盘:a mother's courage。
我先看了看,典型软文,为Rapid Prompting Method做宣传的,牛的地方是先忽悠了好莱坞的导演,然后不知道用什么名义,采访了圈内几大牛人,天宝和著名科学权 ...
燕原 发表于 11-3-19 02:22


池博怎么样了?还YY着呢?赵老师的博客我也读,只是她更新不太频繁。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3-19 21:22
现在我脑子里的自闭症模型有点糊涂了。过去我所认识的自闭症就是缺损模型,自闭人士有交流障碍,不能共情,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当然这些都是NT的观察。这个作者说不是这样的,即使是那些低功能的患者,他们 ...
blackeye 发表于 11-3-15 08:26


我早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了,为什么你到现在才恍然大悟的样子呢?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19 21:29
你没看我从来对你那个过于敏感和过于不敏感的说法不怎么感冒吗?因为它和我脑子里的模型不符合。现在冒出了敏感型的AS,让我不得不感冒。
作者: 忠于我心    时间: 11-3-19 21:32
你没看我从来对你那个过于敏感和过于不敏感的说法不怎么感冒吗?因为它和我脑子里的模型不符合。现在冒出了敏感型的AS,让我不得不感冒。
blackeye 发表于 11-3-19 21:29


明白,因为我系统地读过关于心理防御的理论,敏感和不敏感之间的连接其实就是防御系统,加上自己的感受,所以就很容易地形成这个观念. 你在否定了敏感性AS的基础理论之上,自然就会认定我是伪AS.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0 07:19
本帖最后由 blackeye 于 11-3-20 13:21 编辑
但是小马给我的感觉是他怕的不是那些东西本身,而是他自己的一些感觉或者说幻觉。这个文字上不是很能说明白,具体看到那时的表情眼神才能体会。
沉~静 发表于 11-3-19 09:03


我想也许我知道你所说的眼神和表情,我们这个过去也有,现在就很少了。以前他状态不好的时候,眼睛里有很多恐惧,茫然,发呆做白日梦的时候很多。我知道做父母的看到这样的表情都会害怕,我现在是过来了,但当初那段时间守着这样的孩子,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心里着急,又无能为力,真是很难。我想也许沉静现在正在这个阶段。当时我也不知道孩子是否有幻觉,但他确实做噩梦,一般都是关于zombies的。直到最近他的梦境才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才开始有他认识的人,有他熟悉的地方,也开始有比较愉快的梦了。所以,沉静不要着急,孩子小的时候会感到无法控制他的环境,很弱小无助。但是他长大了就不同了,他对自己对环境的认识都会变化,不会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20 13:53
大都也有过很长的经常做噩梦的阶段,去年下半年才开始睡得安稳了,经常一睡就10个小时。

池博戒网写论文呢,很抑郁,但是又不想上网浪费时间。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20 14:38
周末两天朝夕相处,孩子们的冲突终于开始升级。
我干预了一下,结果大都跑到柜子里,把自己幽闭着不出来了。
总体上来说,因为小都自己更有主意了,大都的控制欲得不到发挥,受挫的机会比较多,然后就想诉诸武力来威胁弟弟,这个时候我不得不出来干预,因为两个人差着30多公分呢。

大都生气过了,还会主动找弟弟玩,但是因为每次我干预都是看到体力不平等的情况去拉大都,导致我和大都的关系开始紧张,我相信他明白道理,但是幽闭自己的行为到底内心是怎么想的不知道,也许是他过于敏感认为我偏心?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20 15:52
这我没感觉了,小马没这个机会(认为家长偏心)。你等他情绪过去了,找时间问问他?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20 16:34
本帖最后由 沉~静 于 11-3-20 16:38 编辑

88# blackeye 是,小马在夜晚的恐惧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噩梦,以前有段时间(我以前认为是身体状态不好,现在看起来跟心理也有关系)怕睡觉,说一睡觉就做噩梦。现在他自己说噩梦比以前少多了。

你儿子做噩梦是关于僵尸,那他白天喜欢僵尸主题吗,比如阅读和画画时?我说的表情神态是指小马每次特别害怕时神情很怪异,显然是没从幻觉中清醒,所以我知道他是产生了幻觉才害怕,幻觉又跟他对风吹草动过于敏感有关系。白天他挺喜欢那些可怕的东西,觉得刺激,不像我小时候真的害怕什么碰都不敢碰的,别说专门去找来看了。上学期有一次写作课,要求写一首自由命题的诗,他就写了首Spooky Surprise,写得飞快还押了一些韵,把老师给惊喜的。多下来的时间他给诗配了图,其中鬼,僵尸、骷髅、蛛网蜘蛛,怪物、放poison和spells的瓶瓶罐罐,一样不少,还有他自己摔倒在地上的样子,他觉得很幽默。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20 17:02
本帖最后由 沉~静 于 11-3-20 17:06 编辑

79# blackeye 很羡慕你儿子有这样一个玩伴。小马以前对一起玩过的孩子都没感情维系,都是偶然的玩伴关系,今年开始显示出对合心合意的玩伴的依恋,就是Seb,这虽然从社会感情来说是个进步,但我觉得也是很大的挑战,以前没有固定的伙伴关系也就没事,现在有了又不会处理,比如刻板(不会观察人家是否在玩别的,是否在跟其他朋友玩,心情和反应如何等等)不会变通,只是按着自己心意固定行事,再加上跳点低不知轻重不会控制情绪这些,我怕他回头一点一点就把人家推远或者吓跑了,自己还搞不明白哪里的问题,心理受伤,或者有点搞明白,也一样是受伤。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20 17:36
上面说“有了固定的玩伴关系”,是指小马单方面的,以小马的社会能力,除非碰到blackeye儿子的玩伴这样的机遇,否则别的孩子把他当成best friend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月初小马年级进行两天的camp,每个孩子都要找个camp buddy,规定整个活动中两人一直要在一起。小马自然要找Seb,但Seb找的是自己的best friend Trance,然后小马又找另一个他其次喜欢的孩子,人家也找的是自己的要好朋友,最后整个年级只有小马一个人没有camp buddy,不过我全程陪在他身边,他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这反映了他社会情感还没发育到同龄程度,我觉得挺好,希望他晚点发育,落后一点,迟钝一点。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0 21:18
周末两天朝夕相处,孩子们的冲突终于开始升级。
我干预了一下,结果大都跑到柜子里,把自己幽闭着不出来了。
总体上来说,因为小都自己更有主意了,大都的控制欲得不到发挥,受挫的机会比较多,然后就想诉诸武力来 ...
燕原 发表于 11-3-20 06:38


在我儿子和他的朋友的关系中,我还没有看到他表达“羡慕”“嫉妒”或者认为大人“偏心”的情况,我觉得他还没发展出足够的ToM和情感来感受这些。

儿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在学校里经常钻到桌子下面去。我也看到过其他孩子和他开善意的玩笑,他一下子就气鼓鼓的。我觉得大都的表现基本上就是这种类型,就是气得不行,又不知道如何反应,所以就跑到柜子里去了。

我猜他生气,是因为他心理上不成熟,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不能应变。就像沉静前面分析过的,遇到别人(包括你和小都)contradict他,他就气了。同时,就像hdtany原来帮我分析过的,大都对和小都见面之后怎么玩,可能是有“心理预设”的,而实际情况和他的预想不一样,他一时调整不过来,觉得“怎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你需要给他时间慢慢调整,相信他一定会以他自己的方式来摸索和适应的。同时,在这个阶段,想办法减少两个人接触的时间,发现冲突的苗头,及时把两个人支开。

我儿子小的时候和他的朋友玩,我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不知道我儿子什么时候就会不高兴了。有的时候他一不高兴,就会不理人家,还会赶人家走,可是人家妈妈还要几个小时才会来接呢,这几个小时真难熬,我觉得也特别委屈那个孩子。我只能让他们两个各做各的事情。有一次我儿子大发脾气,我还不得不让那个孩子到邻居家去呆着。

现在儿子大了,确实就好很多,自控能力强了一些,不那么容易生气了,他们两个在一起我也就放心多了。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0 21:37
你儿子做噩梦是关于僵尸,那他白天喜欢僵尸主题吗,比如阅读和画画时?
沉~静 发表于 11-3-20 08:34


他第一次见到僵尸题材,是在Scooby Doo的卡通片里,那时候他可能6岁,那个年龄的NT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ToM,能分清好人坏人,能分清现实和故事。但是显然他还不能,他把卡通片当现实,以为都是真的。而他又不会表达,这个僵尸的疑虑在他脑子里很长时间,后来他才告诉我。当时我根本对自闭症、发育迟缓等等毫无概念,认为他怎么会把这些幻想的故事当真呢?他对僵尸的恐惧一直到最近一年才减轻了,知道那些东西不是真的,这都过了多少年呀。

他不是喜欢僵尸主题,他是怕,但是越怕他就越想看。死亡主题他也怕,也是越怕越想看。比如House和CSI都是这类。他告诉我说他怕血,但是通过看CSI,他现在好多了,而且不怕死尸了,因为CSI里他看了很多解剖,看习惯了。他说他是在训练自己。

他现在很少画画了,以前常画僵尸,我觉得也是因为害怕,越怕越画。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1 02:09
很羡慕你儿子有这样一个玩伴。小马以前对一起玩过的孩子都没感情维系,都是偶然的玩伴关系,今年开始显示出对合心合意的玩伴的依恋,就是Seb,这虽然从社会感情来说是个进步,但我觉得也是很大的挑战, ...
沉~静 发表于 11-3-20 09:02


我儿子刚上学的时候,玩伴很多,嘴里常常念叨一些名字,也被邀请参加过很多生日派对,从学前班到二年级的三年中,每周都有一个孩子到家里来玩一次,我和孩子的妈妈聊天,两个孩子跑来跑去地玩,玩得很好。到了三年级,两个人不在一个班了,也就没来了,但是他在班里还是有几个能玩得来的小朋友,但是NT孩子这时候突飞猛进,而他在社交方面的理解力还停留在6岁水平,慢慢地就被孤立了。到了五年级,基本上就没有人玩了,他也越来越不愿意上学。

我觉得AS孩子的社交能力由于受到发育的限制,不论如何教育训练都是无法赶上同龄的NT孩子的,只能等他们发育。如果他们在和同龄人相处时不能得到适当的保护,就会造成精神健康上的问题。像沉静现在这样在午饭时或者camping时给予保护是对的。但问题是,他们和NT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这样的保护还能给多久呢?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中学,我们这里很多ASD孩子从学校里撤出来,都是在上中学之前,因为家长们看到孩子实在不可能在中学里生存。沉静先不要慌,小马还有时间。现在他5年级,到了6年级,你对他的能力肯定就会心里有数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21 05:45
我想我可能更担心小都的感受,不过仿佛小都并没有开始反感哥哥,他只是不断在尝试各种方法来和哥哥相处,是温柔的,还是严厉的,什么时候需要保护自己,什么时候需要挑战。很多时候,冲突是小都主动引起的,我想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是不是都是这样,通过冲突来学习社会关系。

大都想不了什么多,他只是感到冲突比以前多了,他很不喜欢,就像在学校的时候,从二三年级开始,同学之间的互动开始复杂到他不能理解和适应的情况。

现在幸好弟弟去上学的时候,家里安静规则,是大都喜欢的简单生活,所以他也盼着弟弟回来闹。周末有点长,不过马上就周一了。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21 05:58
我理解大都的动手,是下意识想解决冲突的最简单办法,因为复杂的办法他还没有能力应用,而弟弟正在刻意学习。大都也明白禁止动手是一贯的规矩,但是如果不动手,冲突怎么平息他搞不清,只好躲起来,躲一会儿,自己的情绪也平息了,一切复杂的事情也都忘记了,和弟弟可以重新开始玩。

弟弟想得事情很多,比如关心我每天都做什么,出门是和谁去吃饭,但是他没有问过哥哥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他习惯了,并没有联想到这种表现是异常,而只是他在学习人际关系中遇到的一个例子,他是会通过不断尝试去搞定对方的。

我父母今年的心态更宽容,反而显得我容易紧张焦虑。
看来我也得放几天,相信小都的磨合能力,而大都那边,时候还没到。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2 08:52
沉静该不是被我吓到了吧,又沉下去了。给你打打气,我儿子班上还有两个ASD,一个诊断是AS,一个是高功能自闭。那两个孩子都上了中学,那时候他们在班里还有个把朋友,也没有我儿子那么焦虑和那么大的脾气。所以,其实还是要看孩子的情况,如果小马愿意上学而且又能对付,继续上下去也不是就不可能。至少他能听出“嘲弄”,说明他比我儿子强。我儿子只能听字面意思,多一点都听不出来。

另外,关于“缺损”和“过剩”的说法,沉静好像还没有说完,我还等着听呢。我总觉得,不管敏感还是不敏感,如果比较严重地影响到social reciprocity,那就可以划入ASD,否则就不能算。当然,social reciprocity也是很难界定的,怎么算缺,怎么算不缺,没法量化。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2 09:38
我父母今年的心态更宽容,反而显得我容易紧张焦虑。
看来我也得放几天,相信小都的磨合能力,而大都那边,时候还没到。
燕原 发表于 11-3-20 21:58


有这样的父母真是你的福气。

我也觉得小都不用你操心,他啥都明白。大都呢,就是还没到时候,再过一两年,肯定就不一样了。孩子长得再慢,他也还是在长,你想不让他长都不行。我就觉得我儿子是个蜗牛,进步很慢,可是他还是在一点点地进步着,而且这些进步完全是内在的,是自然发展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就让我有了信心。你家大都肯定也是一样,他可能慢一些,但是他能力是有的,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他就能长得很好。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22 17:19
101# blackeye 想沉底儿也不容易,老被你拽上来。我还觉得你儿子脾气比我家这个好呢(哈哈,燕原,这算NT攀比吗?),三年级前有不少玩伴,被邀生日party,跟另一个孩子能自己玩得很好不用妈妈高度戒备,这些我儿子一个也做不到。现在跟熟悉的孩子玩,比如去朋友家或者出去吃个饭什么的,倒是不用我太紧张了,这都是来新西兰后才有的进步。我觉得他和同龄孩子相处的能力比你家孩子差,只不过一直以来老师都算照顾他,所以老师这里受到的压力小,帮助大。当然也是因为我一直致力于给他创造更理解宽容的环境,开始是放弃普小上国际部,理解宽容不够就转一个学校,还不够就出国,再不够,也只有家庭学校一条路了。我也知道中学是最困难的阶段,以小马现在的社会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恐怕是不乐观的。所以有做家庭教学的心理准备。打算上完小学试试初中,不行就退回家。
作者: 沉~静    时间: 11-3-22 18:28
本帖最后由 沉~静 于 11-3-22 18:34 编辑

小马现在肯定是愿意上学,今天放学接他时问他白天过得怎样,他说“好极了",还兴高采烈地说“I'm a happy happy human in a happy happy school in a happy happy day!",把边上的家长都逗笑了。估计我要问老师的话白天未必就没有过冲突,只是他情绪过去了就忘记了,只记得一天中快乐的事情。所以他即使刚来那学期,和去年下半年,受很多bully的时候,也还是觉得这里比国内好,国内在学校里受欺负不多,但快乐的事情少啊。

我不知道小马能不能听出话语里的讽刺,估计是不能的,但是好像他的同学这年龄也还没具备语带讽刺的能力,或者还不喜欢这么做。我说他对嘲弄敏感时,指的是含义明确的动作(比如不屑地撕片纸揉成团后挥打到一边,嘴里说“这是小马”),或者明明白白的嘲弄语言和态度,而不是暗示。

我的敏感算不算严重地影响到social reciprocity?除了以前说过的社交障碍例子,再说个也挺典型的:那天燕原刚给我界定为NT,隔天我就严重怀疑这个结论,是这样滴,每周五我都和一位台湾妈妈Lily去学校图书馆做义工,Lily温柔周正而不世故,跟我关系不错。那天平时给我们布置任务的Jilian不在,边上有家长说她度假去了;另一位图书馆员也不在,Lily说我们去办公室问问她什么时候来吧。到办公室秘书告诉我们图书馆员要晚点来,我就习惯地“谢谢”,打算离开,但Lily接着问,Jilian什么时候回来。我暗想,是啊,这个信息是也该问。秘书回答说“三周”,我再一次习惯地说“谢谢”,打算离开。但Lily就很自然而然地接下去“啊,她真幸运,她是去哪里度假”,这时,秘书的脸一下子就绽开了笑容,前面礼貌的公事公办表情消失了,变成那种跟同种类的人对上了号的轻松表情,接下来她们很共情地交换了几句对度假地的赞叹和羡慕,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离开。回顾我自己平时的方式,这个对比真是太显著了。我在学校帮忙的时间很多,也常要去找谁谁,从来都是直奔主题,“请问”“谢谢”“再见”,没有半句废话,从来也没觉得该说什么更多的话。我的脑子好像只有一根筋,除了要获得我需要的解决问题的信息,就没有旁的东西了。所以一年多义工下来,除了直接打交道的班级老师和Jilian,跟其他老师员工都非常疏远,礼貌而陌生。Lily比我晚来,英语也不比我强,这些对话应该是NT自然而然的社会性吧,那我怎么就没有呢。
作者: 燕原    时间: 11-3-22 19:22
为什么听到问去哪里度假会高兴呢,不会被人当作打听隐私么?

我因为经常说错话,现在很小心使用问句,一般只附和着对方哼哈。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2 20:14
这些对话应该是NT自然而然的社会性吧,那我怎么就没有呢。
沉~静 发表于 11-3-22 10:28


我也这样,只有和很熟的人才会问这些,和生人一般不会说这么多,有事说事,说完走人。我觉得这只能算社交技巧问题,性格问题。最多算AS倾向。上点岁数就会好一些。

孩子缺social reciprocity很容易看出来,成人就不容易,因为他们的经验补偿了这一点。我家大AS在单位里肯定说话比较少,但是他还是尽量地和人寒暄,这是可以学的。但是到了洗澡水的问题上他就不能自然地调整,这就看出来缺了social reciprocity。他在路上走,常常不知道让对面来的人,不知道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队时常常离前面的人太近。在家里看电视,会和孩子抢遥控板,喜欢自己控制看什么,孩子控制他就生气,这样的反应很幼稚。我觉得缺social reciprocity的本质是心理上幼稚,不成熟,或者说这个人的某一部分还没有发育成熟。我这是一边写贴一边归纳,这就是讨论的好处,它帮助思考。归纳得对不对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发现,也许我之所以认为你不是AS,可能是因为我从你的发言里觉得你足够成熟。至少这是原因之一。
作者: blackeye    时间: 11-3-22 20:25
101# blackeye  想沉底儿也不容易,老被你拽上来。我还觉得你儿子脾气比我家这个好呢(哈哈,燕原,这算NT攀比吗?),三年级前有不少玩伴,被邀生日party,跟另一个孩子能自己玩得很好不用妈妈高度戒备,这些我儿子 ...
沉~静 发表于 11-3-22 09:19


我儿子在外面或是在外人面前,还是有一点点自控和调整能力的,但他在家里就会频繁地发脾气,全给平衡回来了。有的孩子是在外面发脾气,在家里不发。我觉得你们对小马保护得好,也是他能开心地上学的基础。我们这里转学很不容易,而且孩子也不喜欢换环境。另外在孩子3年级到5年级期间,家里因为孩子的管教问题冲突不断,也加重了儿子的紧张和焦虑,使他的精神健康恶化,也是我们不得不选择家教的一个重要因素。你家小马是这样一个快乐的孩子,真让我嫉妒死了(发扬一下高级情感)。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