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可以用催眠让她爱上我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雪里红花    时间: 11-2-28 12:33
标题: 可以用催眠让她爱上我吗?
文章出处:华夏思源教育
作者:廖阅鹏
出处:《催眠圣经》
     国外的报纸杂志常常可以看见各种催眠广告,就我这专业催眠师来看,许多都是荒诞不经的骗人玩意儿,用夸张耸动的言词诱惑心有所求的人掏出大把钞票。诸如「学会催眠成为没有人能拒绝你的顶尖业务员」「自我催眠让你威而刚」「催眠让你透视人心」,像这样的诉求,我也不能说催眠办不到,只是那种调子把催眠术降格了,变成跑江湖卖膏药的低极品。

     有一回还看见更夸张的标题:「她不爱你吗?那你需要学催眠!」
再加上后来在葛吉夫催眠中心的网站留言板,也有人询问:「我可以用催眠术让她爱上我吗?」

     这使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问题探讨一下。
     爱情是一只难以捉摸的鸟儿,不能任你呼之即来。
     爱情是浑然天成的,不假人工雕琢。
     当爱情发生的时候,应该就像春天到了草木自然盛放,不是勉强而来、欺骗而来、威胁而来、利诱而来。
     就这么说好了,如果王先生对白小姐产生了爱意,展开追求,可是白小姐却没有感觉,这时候,王先生该怎么办?

A.继续追求,努力不懈。

B.算了,另外寻找新对象。

C.合两人八字,看看有没有希望。

D.送她贵重礼物,送到她爱上我为止。

E.买块粉红水晶,每天冥想,让她爱上我。

F.花钱找符仔仙作法,让她爱上我。

G.去学催眠,给她输入指令,这辈子只爱我一个人。

      前两者是一般人常有的反应,没有什么好坏对错。

      合两人八字不失为可行之道。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命理师所扮演的角色,有时也与谘商师交集在一块了。德术兼备的命理师确实可以指引迷津,我乐观其成。只是这个行业龙蛇杂处,诈财骗色者有之,技艺欠佳混水摸鱼者有之,小心小心。

      送贵重礼物来打动女人的心,是许多男人常用手段,似乎无可厚非吧!(我写到这里时,询问了几个女性朋友,答案竟然是:我怎么没有收过贵重礼物?你帮我介绍一个。)虽然我不太以为然,不过不能否认这可能是打动大部份女性的有效方式。

      运用水晶来扩大心灵力量,观想自己的心轮充满粉红光辉,然后投射给心仪的人,期望拨动她的心弦。只要别过份执着,抱着尽其在我,然后交给老天来处理,这是我颇为赞成的方式。以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在心灵层面进行修炼,打开禁锢的心,成为柔软的人,可以感知细腻,散发迷人风采,当然会更容易使异性起了共鸣,而愿意给予情感的回应。
      花钱找符仔仙作法,我的女性朋友听我谈起这点,很不以为然的说,现代社会还有这种事吗?是的,不但有,而且还颇为蓬勃。随便翻翻坊间的八卦杂志,触目都是整页的广告,例如,我信手打开一本杂志,就看到「掌握美好情感与婚姻──茅山符咒」这样的标题,下面还写着「专办挽回夫妻感情、情侣移情别恋……」。

      我不打算做任何批评,只能说,可怜,人在溺水时,连一根漂浮的稻草也想紧抓。
好,来到正题了,能够用催眠术给她输入指令,让她爱上我吗?(这个她,当然也可能是男性的他。)

答案是,有可能。

如果你的催眠技术出神入化。

如果对方十分信赖你,愿意接受你的催眠。

因为爱情往往没有原因就发生了。

一个催眠指令植入潜意识,她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对你产生爱意了。(但你也要冒风险,万一对方听到你这样的指令,心生抗拒,因而惊醒过来,恐怕对你的印象就急转直下。)然而,我百分之百反对这样做。绝对不要用催眠术来让对方爱你。

      可以用催眠让她爱上我吗?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催眠师应当用催眠术来助人,以对方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不可为一己之私。这是专业伦理问题,也是对人的尊重──不要剥夺对方决定爱或不爱你的自由意志。

      我向来认为,要让对方爱上你,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发光,让自己有魅力,这是关键。 如果妄想着靠外力、靠神秘力量、靠催眠来让爱情迸现,其情或可悯,其愚行则非严厉批判不可。

      写到这儿,我不禁感慨,以前还颇为热心于催眠教学的我,这段时间来,随着催眠技艺日益精进,越来越发现人其实是这么容易被影响,反而开始有点踌躇了。
如何能确定来学催眠的人是正人君子?如何保证学会催眠的人不会心术不正?
此时此刻我没有答案。
文章转自:www.siyuanren.com
作者: 放飞郁闷    时间: 11-3-1 23:31
这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个道德问题吧。
作者: starlamb    时间: 11-3-2 14:06
真心爱上及真心喜欢一个人比较重要些吧!
作者: 深海    时间: 11-3-4 18:58
爱,两情相愿。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