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无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1-3 09:32
标题: 无题
本帖最后由 向往 于 11-6-29 17:36 编辑

沉浸在格鲁米欧的巴赫小提琴奏鸣曲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柔美与和谐,巴赫的音乐真的是魅力无穷,富有魔力。

    这6首奏鸣曲在音乐会上不如6首无伴奏演奏的概率高,原因是它对幻想的表达不如无伴奏表达得自由,而在技巧上表现得更加精密。音乐评论家们认为,6首无伴奏是幻想和感情交织的音乐,而这6首数字低音伴奏偏重于技巧化与通过技巧来表达知性。著名的巴赫评论家史怀哲认为,悲痛、神秘感是这6首有伴奏奏鸣曲的主要内涵, “悲痛支配了这些作品,巴赫可能是在失去前妻的印象之下创作的这些作品”,所以第一首的忧郁和伤感,第三首如泣如诉的歌唱性旋律,第四首的哀怨与缠绵,都深刻地揭示了巴赫对亡妻的怀念和对自己心灵的抚慰。“这些作品如同贝多芬的奏鸣曲,也是表现感情和内在体验的,但呈现出来的却是力量代替了热情。”

    也许是有了伴奏的缘故,巴赫这几首奏鸣曲,听起来比其它那六首无伴奏独奏曲自然是柔美多了,不过巴赫之意,其实并不在表述流畅柔美。这里应该还有一种深深的人类之情,只是巴赫无意于溺情,他在音乐中袒露他的心灵,因为他觉得在这个奇妙而神圣的秩序中才真正能够舒展身心,因而也必然需要奉献出全身心,以使这个和谐真正能够在他的那个理念世界中最终完成。巴赫也许只是如此来使自身不断地趋于崇高和明净,然而在此之际,他有意无意却将人类难以言喻的情感作了最动人的诉说,那满目趋走不止的美妙旋律,或者正是他难以自抑的内在之情的某种“轨迹”?当然巴赫没有停留在情绪上,他的音乐展现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情感最终都将要指向的那个理想顶端。

    格鲁米欧和雅柯泰特的演奏圣洁、清新,后三首格尔穆德的大提琴加入,柔和自然又像是要为作品增加几分庄严,他们三个人的合作没有半点的浮华与卖弄,闪耀着巴赫音乐的灵性光辉。

    格鲁米欧这个版本的演奏风格雍容华贵,溢彩流光,采用了较多的揉弦,因此很多段落音乐表情非常丰富,给人的印象是既和蔼可亲而又高贵大方,琴声可能是所有版本中最美的。格鲁米欧是把技巧、音色以及有人情味的巴赫结合得最好的之一,充分展示了其高贵、圆润、柔美的气质。



[attach]19277[/attach]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1-8 08:39
著名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曾经这样说:“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弦乐器演奏家只有两位,那就是大提琴的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和吉他大师塞戈维亚。”

    伟大的卡萨尔斯之所以名垂青史,主要原因是他发现并不遗余力地推广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他将大提琴提升为一件可以单独演奏表演的乐器,大大提高了大提琴的艺术地位;大提琴演奏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卡萨尔斯亦居功至伟。

    13岁的卡萨尔斯在巴塞罗那海边的老乐谱店中,无意发现了巴赫失传已久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当时,无人识货。卡萨尔斯在全身心投入研究了12年后,25岁才发表并公开演出这套作品,成就了一番传奇,卡萨尔斯亦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它。直到63岁才为EMI灌录这套作品全集的商业录音,此时他已经研究这套作品50年。


    巴赫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尚有伊萨伊、巴托克续香火,虽然不及,倒也十分精彩。大提琴独奏组曲,柯达伊只写了1首,已经江郎才尽、水枯石干;布里顿勉力写成3首,内容不乏创意,但毕竟捉襟见肘。
  
     这六首组曲每首都由一段前奏曲揭开序幕,然后是各具特色的法国风格舞曲,最后由一段吉格舞曲来结束。在巴赫时代,宫廷里盛行典雅精巧的舞步,而法国人在跳舞方面尤具特殊的禀赋。因此,卡萨尔斯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些乐曲的舞蹈性。这六首组曲美首都反映了巴赫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首明快乐观;第二首强调悲剧色彩;第三首富有英雄气概;第四首表情宏伟,气势宽广;第五首波澜汹涌,深不可测;第六首的前奏曲是全套作品中最精彩的,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浩瀚流走,气宇奔腾,是巴赫一次神奇的发挥,可以称之为是大提琴上的“恰空”。余下的舞曲勾画了恬淡的田园风光,以一种幸福安记的心情,结束了这套美妙的作品。
  
    卡萨尔斯的功力极深厚,一些快速的经过句,处理得往往像散板那样自由洒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卡萨尔斯对巴赫的态度是虔诚的。但这没有使他变得拘束,反而使他建立起了与作曲家间生动的对话关系。他仿佛随意坐着,自由自在拉一曲,只为知音能赏,并不想树碑立传.曲子中没有技巧的炫耀,甚至有些漫不经心,可是充满着真挚。

    变幻的音色与速度,还有跳弓——一种巴赫时代不存在的技术。在他挥洒自如的演奏下,作为独奏乐器的大提琴,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叮叮咚咚的“小溪”消失了,贝多芬口中的“大海”出现了。他的琴声可以用李贺马诗中的名句“冲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钢声”来形容。奏到激情迸发处,会化作一弓咆哮而出,震摄人心。
   
   卡萨尔斯说,他在巴赫的作品中,看见上帝的存在。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无限忠诚令亦他达到一个高山仰止的高度。

[attach]19375[/attach]

      虽然这是一组舞曲,可却丝毫不见舞曲的喧闹,大提琴紧沉,卡萨尔斯演奏厚朴,琴声娓娓道来,俨然两位大师在对话。那种相惜相知,从心所欲不逾矩,常在看茶人与茶共舞时,有似曾相识之感。最后一曲的大无境界,简直是道家之”天人合一”境界的绝妙体现。
作者: 木碗    时间: 10-11-27 15:46
不知道向往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从最近对什么音乐有感觉,能发现自己心境上的变化。或者反过来说,不同的阶段喜欢不同的作品。

我是发现我一阵阵抽风似的。早年间狂迷莫扎特,后来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再接着一段时间是维瓦尔第的《四季》,而后是迷上巴赫尤其是羽管键琴,再接着是鲁特琴,而后是詹姆斯·高威的长笛,又接着是埃尔加大提琴,最近是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最喜欢这个版本: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伊扎克·帕尔曼小提琴
[attach]19572[/attach]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1-29 09:23
木碗说得太对了,喜欢的音乐反映自己当时的心境。

说来惭愧,我一直比较偏爱抽象晦涩的东西,《四季》、《新大陆》之类的,因为太过浅显,听过一两次,就被抛弃了。莫扎特的音乐比较单纯,也不适合我,贝多芬又太过雄壮,也与我的个性不符,喜欢巴赫,是喜欢他的空灵与神性,在他的音乐里,能感受到强烈的宗教信仰,听见上帝的声音。

我比较喜欢伯恩斯坦演绎的马勒与米开朗基利演绎的德彪西。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1-29 09:25
标题: 米开朗基利
喜欢米开朗基利是受天安邻居KV364的影响,他曾转贴过一片赞美米开朗基利的帖子,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如果问我谁是20世纪最最伟大的钢琴泰斗,要我只选一人的话,将不会是霍洛维茨,不会是鲁冰斯坦,不会是巴克豪斯,也不会是布伦德尔,吉列尔斯和肯蒲夫,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米开朗基利,即使有人问我一百遍,一千遍我也会这样回答。。。。。。在他身上,同时活着一个艺术至上的完美主义者,一个拉丁贵族和一个现代隐士。。。。。。在古尔德的巴赫那里,我们感到钢琴的存在已经纯粹被抽象到了一种键盘乐器的地步,他揭示了钢琴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不是钢琴。但在米开朗基利弹奏的德彪西里,我们却很难想象钢琴可以是别的什么而不是它自己。。。。。。对于像米开朗基利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他能建立音乐冥想空间的地方就是“无钢琴的”所在,而那同时又是一个无所在。他属于那种“不是用思想而是用物来说话”的人,就如同另一位享有盛名的完美主义者,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美拉的话:“我不是用思想而是用词来写作。”米开朗基利的音乐世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消失的世界,难怪一位美国乐评家会说--米开朗基利弹到入神之处,他本人就不在了,似乎钢琴自动在那儿弹一样。实际上,说他把钢琴弹的好象没人在弹,或是他把钢琴弹没了,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就象硬币的两面,但假如真要有人要抛硬币而决定从哪个方向去理解米开朗基利的话,他将会发现抛向空中的硬币会悬在空中。迪蓝.托马斯写过这样的两行诗:我童年时抛向空中的球,至今没有落地。”

长着雕塑人物般的生动的脸的意大利人米开朗杰利的生平非常传奇,他既是优秀的小提琴、管风琴演奏者,还曾是飞行员、赛车手、滑雪高手,据说,还有医生身份。他的生活昼夜不分,不接受采访,对钢琴的声音百般挑剔……据说,他取消的演奏会和开成的演奏会一样多。一旦音乐厅的环境、使用的钢琴或者其他细节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往往会不顾一切罢演。

    1968年,常年与米开朗杰里合作的BDM唱片公司倒闭,意大利官方没收了他的两架钢琴。米开朗杰里对当局的这一做法从未原谅过。他因此离开祖国,定居瑞士。1979年起米开朗杰里一直住在洛加诺附近的一座别墅里。他的房间安放了隔音设备,房间外的人听不到他的琴声。此间,他很少回过意大利。1977年和1987年他分别在梵蒂冈举行了两次音乐会。1980年,他又在自己的出生地布莱西亚举行音乐会。1993年他在伦敦的《泰晤士报》自费刊出广告,宣布取消了他在这里的4场音乐会,原因是组织者把8张入场券买给了意大利人。


     米凯兰杰里对音色十分在意,没有人能奏出比他更完美的圆滑音阶、更响亮、有力的和弦或以更精致的触键与音调呈现更平衡的结构。他追求的是"管风琴和小提琴相结合"的那种音色,他又是公认的"音乐哲学家",米开朗杰利的DEBUSSY很有味道,他的RUBATO很大胆,强调对比,每一首曲子的演绎都有独到的曲速安排与分句设计,用一种精心雕琢的态度处理每一首乐曲。他的钢琴声木味很浓,触键清晰。

[attach]19592[/attach]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1-29 09:28
以下是转贴:

      德彪西(1862――1918)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意境,空灵疏朗,和中国传统艺术欣赏情趣颇相符合,特别是他的钢琴曲集,意象朦胧,仿佛是夕阳照射下的金色池塘,波光起伏,美丽不可方物。

    这是个人迹罕至的世界~~他或许存在与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或许只存在与人的潜意识中,建立这个远离人的普遍情感,令人难以琢磨的世界的前提是,一部分人已经厌倦了人世间的那一套完全被上帝主宰了的已经变的越来越乏味的思维法则,他们觉得与其将自己的精神家园建立在这个现有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中,还不如去寻找一个未知的世界,在未找到之前,他们虽然还不能太清楚它因该是怎样的模样,但他们毫不含糊的知道它不应该是什么,的确,他排斥一切人的气息,情绪有关的东西,这个世界里只有认知的目标,没有认知的主体,所有的事物的动静仅仅作为一种表象存在,而表象在着部分人心中要比潜伏在表象背后的所可能有的人的因素重要的多。音乐在这里已经不是人的想象力的产物~~而是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的结果

    这部分人中间头一个是德彪西,末一个是米开朗杰利。德是拓荒者,他甚至来不及彻底的解释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换个说法~~他开创的世界远比他的视野开阔的多。如果他多活4,50 年,他也未必认为米是他的同道,但是他一定会喜欢米如同玉石雕刻般的意境~~,哪个撒满青辉的月光的景象~~原非出自德的胸中,他所推崇的是月色朦胧,他注重的是印象而非具像,而米的演奏如同拨开了云雾~~~浩月当空~~原来德的意境是如此富有变化性。

    从米弹的实际效果来看,他浮雕般的线条勾勒常常不知不觉的的让德笔下的许多本来没有生命的东西有了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即使是冰冷的音符,米也用光亮为之注入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活气,崇拜他的人认为他的琴声中有种“量子化”的味道。对于每个听者的领会也构成了一种潜在的考验,其中的玄机也许是,在云动到风动的景象之前,你是否可以意识到是自己的心在动,也就是要从音乐表象的屹然不动中,听出德的乌托邦对现实世界的某种逃避和伪装。
  
    显然,在德彪西之前,还从未有人用钢琴的语汇描述过如此陌生的一个世界,因为对象的陌生,连他所使用的语言也怪诞,难以亲近起来。围绕着一个主题做文章的时代到了德的时代就终结了,但是德所热中的不是将大众的目光吸引到他的一片凄清的世界中去,他不需要同路人,只需要借助他那根独特的感知外部世界的神经,他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入得其境,出得其境,而旁人很难误出其中的道理,德想我们展示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显示他在智力上的优越,起真正的目的在于他的独立人格寻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寄予的地方。崇尚东方文化的德一定从中国的艺术中学习了什么,他的很多东西都有东方的东西~~比如儿童乐园中的大象催眠曲。他有中国文人的“孤舟蓑篱翁,独钓寒江雪~~”的孤高

    弹好德彪西这类钢琴作品并不需要表现很深的内涵,也不需要很强的戏剧张力,却需要—份唯美的灵性,表现出—种瞬态美。
   
    米开朗杰利对德彪西的钢琴作品的演绎,可以说是用全部生命雕刻和塑造的。当别人都以对印象主义音乐想当然的方式,把德彪西弹得一片朦胧的时候,他却以清丽、冷竣的声音线条,把德彪西的独特韵味勾画的清晰、凝练。

    在别人看来,德彪西笔下夜、月、雾可能是越朦胧越美,但是米开朗杰利非要执拗的要区分开夜、月、雾的层次,那其中的疏密、深浅、浓淡,在他的手下都是可以清楚识别的。他象一个手艺高超的石雕艺术家,手持斧凿,在没有温度和表情的顽石上,开垦出灵性和呼吸。他对德彪西的读解是完全棱角分明的,没有摸棱两可,没有丝毫的不确定。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1-29 09:33
马勒曾说“在奥地利我是个波西米亚人;在德国人眼中我是个奥地利人;在这世界上我又不可避免的被看做是犹太人,不论那个地方都勉强收容了我,却没有一个地方真正欢迎我,我是一个三重无国籍的人。”因此在他身上存在着众多极端的矛盾,这也造成了理解他音乐的困难。他对事物混乱而矛盾的印象和感觉;对一个伟大的时代将倾时的那种密云浓布下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和带点茫然的焦虑感;对人生、命运以及爱欲的独特思索和体验;对抽象意义信仰的贯穿追寻,都令我望而生畏。

    “少不听马勒”,十五年前,刚从大学毕业那阵,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拥有过一套马勒的唱片,听了一张,毫无感觉,便随赠他人了。在第二批购置的经典古典音乐唱片中,伯恩斯坦的马勒全集也成了最后欣赏的一套。

    当哀伤的音乐想起时,我差点又有了换张唱片听的念头。可不知不觉地,在沉缓的哀乐中,我慢慢陷了进去,然后是越来越悠扬柔美的乐声,穿插着欢快的舞曲,天堂之门打开了,我走进了马勒描绘的天国,感受到了天国里的自然气息,再不愿离去。

    这张唱片和我以往听过的任何一张都不同,那种极致的细腻和深刻的表述,令我感觉到一种思想性与语汇的极其丰富,我被马勒和伯恩斯坦彻底征服了!马勒本人曾说:“我的音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声音。”但马勒是从浪漫主义的、诗意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的,萦绕于他脑际的是生命与死亡、大地与宇宙这些宏大而深沉的概念。

[attach]19593[/attach]
作者: 木碗    时间: 10-11-29 18:39
木碗说得太对了,喜欢的音乐反映自己当时的心境。

说来惭愧,我一直比较偏爱抽象晦涩的东西,《四季》、《新大陆》之类的,因为太过浅显,听过一两次,就被抛弃了。莫扎特的音乐比较单纯,也不适合我,贝多芬又太 ...
向往 发表于 10-11-29 09:23


咱俩刚好相反,我是一直吃不消印象主义抽象派的东西,绘画、音乐、文学都是如此。
就像去看画展,我会花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在学院派/古典主义的展厅,到印象派那边,到莫奈、雷诺阿、塞尚的作品面前,就只是表达一下我对大师们的敬意。音乐也是,虽然什么都会听听,但绕老绕去还是围着古典主义,尤其是维亚纳古典乐派和巴洛克风格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小时候绘画的影响,那时候最喜欢安格尔,喜欢那种丰富细腻的完美典范,总是对着油画上的宫廷贵妇发呆,那蕾丝那发丝,描绘得如此精细,我要画多久才能画成这样啊。。后来音乐也是喜欢那种气势恢宏壮阔、风格华丽繁复的巴洛克音乐。
好像一直都喜欢那些英雄的、贵族的、宫廷的、高贵的、典雅的、繁复的、华美的、精细的东西,就好像喜欢看历史剧也是因为喜欢看18、19世纪欧洲宫廷服装,不知道是不是狮子座都这样。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1-29 21:07
巴洛克风格很美,但无需动脑。我更喜欢那些引发观众思考想象与再创作的作品。
作者: 欣弃羁    时间: 10-12-9 12:05
记得大一大二时,每当宿舍熄灯的时候,大家开始聊天,月光从窗台洒进来,总会有人打开收音机,听一个节目叫《阿生(笙?申?)爱乐》的,都是放些古典音乐,钢琴曲什么的,听者无心,倒成了卧谈会的配乐了。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2-9 15:33
肖邦的钢琴曲常被我用来做背景音乐。
作者: 木碗    时间: 10-12-24 22:42
肖邦的钢琴曲常被我用来做背景音乐。
向往 发表于 10-12-9 15:33

我是开店时用新世纪音乐,神秘园、班得瑞、范吉利斯、林海这些做背景音乐,放给别人听。在家,如果是夜晚,通常是肖邦、德彪西、贝多芬的钢琴曲,戴上耳机自己听。

前些天一直听德彪西,想起你,正想向你汇报,请你推荐专辑,今晚就不对路了,换了近二十张专辑,只有肖邦的小夜曲可以,明天说不定又只想听海顿。可能头天还翻来覆去听大卫·嘉雷特的野蜂飞舞,第二天再听那张摇滚交响乐就完全受不了。没个准谱,真是要命。

今天下午找了快半个小时,最后竟然是十多年没听的平克·弗洛伊德对上号了。。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好些年都不能听,但不知道哪天又只有那张专辑才行。

永远的不定性。。
作者: 向往    时间: 10-12-24 22:53
这个圣诞没有音乐,耳边只有小袁的哀伤,一个极度寻求爱与关注的偏执的灵魂。。。
作者: 和和    时间: 10-12-25 03:45
惊为天人
作者: 武汉小武    时间: 10-12-26 16: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10-12-26 17:15
向往姐给我一种很贵族的感觉。。。。。我却是名副其实的灰姑娘,只是,我从来没奢望可以遇见王子,呵呵~

我倒是有点喜欢贝多芬的叛逆与不羁。一直记得耳聋后的他一个人去野外时说,有时觉得做一棵树还比做一个人好。。。那是一颗饱受了怎样的冷暖的孤独灵魂啊!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10-12-26 17:21
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非常有活力,充满抗争,几乎每一个音符都是其生命力的展示。。。也许这一切都来自他的平民出身,他的坎坷遭遇。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