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中烛
时间:
10-6-1 14:43
标题: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时间:2009-09-05发表者:
丁元庆
(访问人次:831)
古代没有抑郁症之名,但从历代文献中可以见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现近似的描述,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及其证候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内容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等病证的记载之中。当代医家则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实践。
一、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丁元庆
当代医家大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因而,将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治疗则以疏肝解郁为中心。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小柴胡汤以及甘麦大枣汤等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方剂。
二、关于抑郁症证治的
(一)宣阳开郁是抑郁症证治关键 “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神形兼病,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抑郁症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不出神形兼病之范围,并且主要表现为功能活动呈现出抑制性的变化,其中神机颓废是其特征性的改变。而阳气郁痹,生发异常是抑郁症之病机核心。阳气郁痹,则生发之机抑遏,表现为功能活动减弱。功能活动减弱的特征是昼不能精,且至夜则不能寐。进而提出畅达阳气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方法,通过畅达阳气以求达到舒畅气机,鼓舞脏腑气化,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之目的。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藏神明,又为人身精神心理活动之总司。因此,通阳可以治心,治心可以调神。
(二)抑郁症证治 以《内经》阳气理论为指导,应用经方治疗抑郁症。在《内经》阳气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抑郁症发病原理,创立宣阳开郁,振奋神机之证治大法,形成抑郁症证治的基本思路。
1
、肝气郁结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气,大便不调,苔薄白或薄腻,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常用方剂:四逆散合茯苓甘草汤。
2
、气郁化火证:性情低落,急躁易怒,失眠头痛,胸胁胀痛,口苦而干或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泻火安神。常用方剂:四逆散合栀子豉汤加减。
3
、气滞血瘀证: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失眠头痛,健忘或胸胁疼痛,或身体某部有发热或麻痛感,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治法:理气活血,解郁安神。常用方剂:四逆散合三物白散、桂枝茯苓丸加减。
4
、肝郁脾虚证:主证:表情抑郁,胸闷太息,急躁易怒或不言不语,入睡困难,倦怠乏力,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弦缓,治法:疏肝健脾,行气安神。常用方剂:四逆散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甘草干姜汤加减。
5
、痰气郁结证:精神抑郁,呆滞寡言,胸部闷塞,胁肋胀满,或表情淡漠,多疑善虑,或喃喃自语,或咽中有物梗塞,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理气化痰,解郁安神。常用方剂:《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味。
6
、痰热蕴结证:精神抑郁,烦躁不宁,面赤气秽,烦躁失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利气泻浊。常用方剂:小陷胸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减。
7
、忧郁伤神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懒动,或时时欠伸,或烦躁喊叫等多种症状,舌淡,脉弦。治法:养心安神,解郁悦志。常用方剂:甘麦大枣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8
、心肾阳虚证: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形神颓废,阳痿遗精,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补心肾,助阳悦神。常用方剂:金匮肾气丸合桂枝甘草汤加味。
9
、气血不足证:久病或产后,精神不振,懒言懒动,少食少寐,面色无华,健忘多梦,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常用方剂:人参养荣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味。
(三)临证注意事项 调神是抑郁症证治的重要内容,调神首先要疏通阳气,阳气宣达,神机才能振奋。当然,强调治疗抑郁症应当重视畅达阳气,振奋神机,并非否认其它病机的存在与治法的应用。相反,在此基础上,同时应当重视审察兼夹证病机,适当给予治疗。其次,需要重视阴精的谧藏,察其阴液之盈亏,阴液充足者,振奋阳气为要;阴液不足者,养阴为先,阴亏者神无所藏,安神必以养阴为基础。第三,安神药物种类繁多,临证需随证而施,不可一味追求潜镇,用之不当,反而影响阳气之生发,神机被遏,其病缠绵难愈。第四,重视大便通畅与否。便秘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保持大便通畅是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临床内容。大便的排泄以阳气的鼓舞推动为动力,阳明胃肠的传导下行是大便排泄的基本脏腑器官,因此,抑郁症的便秘以宣畅阳气,畅达气机为首务,不可一味苦寒泻下,虽可求得一时畅快,日后反而越发秘结,甚至连一泻也难得。第四,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抑郁症病程长,易于复燃,因此,需要坚持用药,在临床症状控制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改为丸剂,方便长期服用,或汤剂1剂分2日服用。第五,注意服药时间,一般而言,欲宣阳开郁,调气化痰,应当在早晨、中午服药;滋补安神药则宜午后、晚间服药;和胃化浊,畅中调气药,则宜饭前服用。
抑郁症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其病机未知尚多;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虽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中重度抑郁症疗效较差,故尚需不断探索。
本文发表于《山东卫生医药科技》
作者:
风中烛
时间:
10-6-1 14:44
郁证的六经辨证辨证论治浅说
发表时间:2010-01-18发表者:丁元庆 (访问人次:466)
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凡治伤寒以开郁为先”。提示伤寒六经病病机以郁为病机之共性。
一、六经皆有郁证
六经输送气血,畅达阳气,宜流通而恶抑遏。畅达则生机勃发,抑遏则为病。太阳统营卫,其气布于表,营卫关乎精神,故太阳气机失和,营卫失于和调,在外则经脉不利,为头痛、寒热、为精神不振。阳明多气多血,“胃肠流通,气机畅茂”(《本经疏证》),阳明气机郁滞,气血不畅;土壅木郁,肝失疏泄,为中满腹胀、嗳气食少、情绪悒悒不乐、大便不畅。少阳主枢机,阳气流行畅达,出表入里,皆赖少阳为之斡旋,枢机不利,则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大便不畅。太阴在藏为脾肺,脾主升清,与胃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肺主一身之气,“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脾土郁滞,气机升降失和;肺气膹郁,诸气皆郁,证见胸脘胀满、叹息嗳气、疲乏懒言、情怀抑郁。少阴主水火,在上为心,主火藏神,在下为肾,主水藏精。少阴阳气不足,精神不振,甚则“但欲寐”、“心烦但欲寐”、“但欲卧”;少阴水亏火旺,水亏失养,火旺扰神,“心中烦,不得卧”。厥阴主血,足厥阴肝主疏泄,肝脉其支者“注胸中”;手厥阴心包为“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代君行令,“血气者,人之神”。气血畅达,精神振奋。厥阴受邪,或厥阴本虚,气血不利,气机失和,神机不振,出现胸胁满闷、情绪抑郁、饮食少进、疲乏无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丁元庆
二、六经阴阳多少是郁证发病的基础
六经分于阴阳气有多少,而六经郁证,有与六经阴阳之气的盛衰偏颇有着密切关系。总其大要而言,则是阳气偏盛,病生于三阳,且易于化热化火,久则伤阴耗气,实证居多,或虚实夹杂;阳气不足,病发于三阴,属于虚证。阳虚易生内寒,而津血易停易瘀,形成虚实夹杂证候。若阴液不足,则易受情志变化影响,病多发于三阴,而以足厥阴肝经受邪者最多。
三、从六经论治郁证
疏通气机是郁证的基本治则。
太阳郁证,病机主要责之营卫失和,治疗宜调和营卫,畅利太阳经脉。情怀不适,伴头痛、颈项不适、或周身酸楚,饮食二便无明显异常,是其主要特征。桂枝汤为代表方,颈项不适,用桂枝加葛根汤;失眠心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病久兼营卫不足,周身酸痛,劳累加重,休息减轻,舌质淡,脉弱,用桂枝新加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太阳与少阳合病,头痛颈项疼痛,胸胁胀满,嗳气则舒,脉弦,用柴胡桂枝汤加川贝母、旋覆花。
阳明郁证,胃肠气机失和为主,治宜调和胃肠气机,降浊导滞。胃气失和,情绪不畅,胃脘胀满,嗳气嘈杂,饮食减少,大便不爽,舌苔腻,用橘枳姜汤合三物白散去巴豆霜,加半夏、旋覆花;胃失和降,食积不化,嗳气食臭,舌苔厚腻,脉滑,用半夏厚朴汤加焦三仙、槟榔;胃气郁滞,食积浊滞化热,湿热郁积,胃脘胀满或疼痛,舌苔黄腻,脉滑或弦滑,用半夏泻心汤合栀子厚朴汤,大便不畅,合小承气汤。阳明少阳气机郁滞,用大柴胡汤,阳明湿热壅滞,土壅木郁,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大便不畅,舌苔黄腻,用茵陈蒿汤合小陷胸汤。
少阳郁证,以枢机不利,阳气出入畅达失常为主,治宜和解少阳,畅利枢机。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口苦,舌质红,脉弦细,用小柴胡汤加川贝母、生麦芽;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苔黄腻,用大柴胡汤;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太阴郁证,责之脾肺气机不利,治分虚实。脾虚气滞,情志不乐,悒悒不舒,腹胀食少,得食胀甚,大便不实或便溏,苔厚白腻,舌质淡,脉虚,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香附、葛根;肺气郁证,胸胁胀满,叹息嗳气,咽喉不利,如物梗塞,苔白腻,用半夏厚朴汤加川贝母、桔梗、木蝴蝶;脾肺气虚,痰湿郁结,情怀不乐,咽喉不利,舌质淡,脉弱,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茯苓、黄芪、陈皮。土虚木旺,肝气横逆,精神紧张,易怒易烦,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或腹痛即便,舌质淡,用理中丸去干姜,加天麻、生牡蛎、炒白芍。肺阴亏虚,胸闷不适,睡眠异常,饮食无味,用麦门冬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川贝母、桔梗。太阴脾主水液运化,肺主通调水道,太阴气机郁滞,水液运化输布失常,痰湿内生,治宜利气化痰,痰气郁结,用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化热则小陷胸汤加川贝母、桔梗。
少阴郁证,责之水火不足,治分壮水之主与益火之源两途。少阴阳气不足,精神抑郁,疲乏无力,欲寐不寐,似醒非醒,懒言懒动,舌质淡胖,脉沉无力,用用四逆汤改炮附子;若肢体疼痛,或头痛身疼,肢体沉重,舌质淡,用附子汤;若伴易惊善恐,失眠多梦,舌质淡,脉沉细,用二加龙牡汤。少阴水亏火旺,心烦不寐,口干舌赤,脉细数,用黄连阿胶汤合百合知母汤。心气不足,志乱神迷,悲忧伤神,精神恍惚,悲伤善哭,数欠伸,体倦乏力,舌质淡,脉虚细,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甘润益气补中,养心安神。
厥阴郁证,责之肝经气机不畅,经脉不利,或心包郁滞,神机失和。肝气郁结,情志抑郁,闷闷不乐,胸胁胀满,嗳气叹息,诸证随情绪波动而变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或用解肝煎,其理气解郁作用更强,用于治疗“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阻滞等证”。肝郁化热化火,合栀子豉汤,或白头翁汤,清肝泻热,宣郁疏肝;火盛伤阴,重用芍药、炙甘草,加当归;肝肾阴虚,气机不畅,情怀不乐,用六味地黄丸合酸枣仁汤加柴胡、川贝母。肝郁日久,气滞血瘀,合旋覆花汤、桂枝茯苓丸。痰瘀阻结,情志不畅,胸满胁痛,固着不移,舌质暗,苔白腻,脉滑或弦,治宜理气化痰,疏郁通络,用半夏厚朴汤合桂枝茯苓丸。肝郁乘脾,则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芍药甘草汤,重用炙甘草,加白术、茯苓、白扁豆。心包气郁,神机失和,精神紧张,胸闷不适,时或心胸隐痛,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川贝母、茯苓、石菖蒲。
心脾亏虚,气血不足,精神不振,抑郁不乐,心悸失眠,面色不华,心神不宁,头晕失眠,舌质淡脉细弱,补益气血,养血安神,用炙甘草汤、黄芪建中汤香附、川贝母。
作者:
风中烛
时间:
10-6-1 14:45
经方治疗焦虑症
发表时间:2009-10-09发表者:丁元庆 (访问人次:865)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从其临床表现看大多与中医所说的奔豚气、脏躁、郁证、失眠、烦躁等病证近似。因此,临床治疗焦虑症往往借助历代医家治疗上述病证的经验。
焦虑症重在神病,而神之根在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痹论》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因此,治疗焦虑症,应当重视阳气的变化。《伤寒论》六经辨证恰恰重视阳气的盛衰与消长变化,重视阴阳的互根互依,是以根据六经辨证方法,应用经方治疗焦虑症往往事半功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丁元庆
阳气郁结,在太阳为易惊善恐,气逆上冲,或周身不适、疼痛或肌肤症状,如麻木、蚁行感等,治从调和营卫,常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桂枝加桂汤。
在少阳则常见情志不畅,闷闷不乐,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口苦口干,枢转少阳,畅利气机,用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
阳明郁结,惊恐焦虑,烦躁不安,腹胀不适,或疼痛,失眠便秘,治宜清泻火热,宁心安神,用泻心汤合栀子豉汤;痰热内结,热扰心神,焦躁不安,睡眠障碍,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化痰热,清心安神,用泻心汤合小陷胸汤,加青礞石、天竺黄、竹沥;热伤气阴,心神不宁,治宜清热养阴,益气安神,用竹叶石膏汤、竹皮大丸化裁。
病在太阴,气虚为本,常见于年老体虚者,或久病之人,紧张、焦虑,时时不安,易惊善恐,失眠健忘,饮食减少,精神疲惫,治宜益气补虚,用桂枝人参汤合酸枣仁汤。
在少阴为虚,且有阴阳之分,阴虚阳虚,有在心在肾之别;心阳不足,心神不宁,惊悸恐惧,治宜温补心阳,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心阴不足,烦躁失眠,养心安神,用百合知母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肾阴亏虚,相火旺盛,治宜滋阴泻火,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心肾阳虚,心悸胸闷,惊恐不安,用真武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更年期发生的焦虑症,往往伴有肝肾亏虚的病机变化,治疗应补益肝肾,益阴宁心,除烦安神,用二仙汤合二阴煎化裁。
此外,焦虑症表现为“神”的异常,因此,在调畅气机,畅达阳气的同时,还必需重视宁神,对此,仲景也有示范。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阳气的宣通,从而求得阴平阳秘,同时,合理使用安神药物,是临床取效的重要条件。
作者:
qwfy5050
时间:
12-3-10 19:18
非常赞同,值得一试,最近正在研究。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