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中国语文缘何遭到空前“雷殛”?
[打印本页]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10-1-29 08:03
标题:
中国语文缘何遭到空前“雷殛”?
最近这些年,新闻总是报道国学兴盛,什么百家讲坛、国学院、经典诵读等等,成了电视、大学、中小学的“热门”。还有报道说,国外也掀起了一股中文热,很多国家都成立了孔子学院。大有中华文化复兴之势。
但是细细追究,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就以中国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来说,已经完全倒了个个。比如中国语文课,从小学一年级一般只上到高中毕业,而外语教学却是从一年级上到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英语有四级、六级、八级考试,中国语文却连个一级考试也没有。如此反常的教学言归一句话,都是教育思想偏狭闹的。更令人奇怪的是,最近上海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等六所高校举行的自主招生测试中,竟有四所高校或部分放弃对理科生语文考察的科目,或全部考生仅测试数学、英语两科。这不啻是一颗空前雷人的炸弹,简直就是对中国语文的自戕和“雷殛”,非正常死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几所学校不考察或不考核中国语文的问题呢?说轻了是我们的教育导向问题,说重了是一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洋奴思想在作怪。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粹,精大博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影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即使一个人不从事与中国文字和文学打交道的工作,汉语作文国人的母语也影响着自己的一生事业。我们不妨看看中国杰出的科学大师们,李政道、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等等,都是国学相当好的。因为那是一种精神修养、一种心灵历练、一种思维传承。一个学不好国语的人,在其他事业上也很难成功。
外语,严格地说,除了搞外国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人外,对国人来说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再流利,词汇量再大,也只是一种工具,而成不了自己的思维传承,更升华不到精神修养和心灵历练。但我们为什么现在国人要十几年不停地学外语,反而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学弃若敝帚呢?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出了问题。比如一说素质教育,就有很多学校和很多人把会唱歌、能跳舞归入素质高;在我们很多单位的招聘中,都明文要求英语几级,而几乎看不到要求汉语是什么水平。这种缺腿的、蹩脚的教育理念本身就是一种自戕、自伤、自害,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科学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整个社会严重存在着一种思潮和思维模式,崇洋媚外,正如鲁迅所说,好像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看非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为什么要避长扬短呢?事实上,对不出国的人来说,一生用到汉语言文学的机会很多,用到外语的时候很少。最近我就看到一个笑话,有记者问《孔子》电影导演胡玫关于孔子的对话文白问题,胡玫说周润发就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费解。后来就这句话问在场的拍摄人员,问了
20
人,只有
7
人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我真不知道我们的汉语教学就究竟怎么了?凭这样一帮人拍摄孔子,怎么能拍得好呢?
一个民族就怕阉割了自己的文化,一个人也一样,就怕丢掉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没有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总有一天要吃亏的。可怕啊!现在连我们的大学考试都要阉割自己的文化,斩断自己的根了,这无疑是中华文化遭受到了“雷殛”,我们还能企望什么?
2010-1-27
文章来源:
http://kangzz000.home.news.cn/blog/home.do?aid=169240122&page=detail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10-1-30 08:07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10-1-30 10:52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粹,精大博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影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即使一个人不从事与中国文字和文学打交道的工作,汉语作文国人的母语也影响着自己的一生事业。我们不妨看看中国杰出的科学大师们,李政道、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等等,都是国学相当好的。因为那是一种精神修养、一种心灵历练、一种思维传承。一个学不好国语的人,在其他事业上也很难成功。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10-1-30 10:53
最近我就看到一个笑话,有记者问《孔子》电影导演胡玫关于孔子的对话文白问题,胡玫说周润发就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费解。后来就这句话问在场的拍摄人员,问了20人,只有7人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我真不知道我们的汉语教学就究竟怎么了?凭这样一帮人拍摄孔子,怎么能拍得好呢?
?????????????
作者:
龙井似碗钉
时间:
10-2-4 21:45
作者:
木碗
时间:
10-2-5 13:48
我始终难以理解为何当今教育那么重视外语却忽视我们的母语教育,不管我们如何与世界接轨,中国人讲得最多的还是中国话,阅读、写作,日常生活当中的文字和言语沟通都离不开中文、离不开汉语。就算你在外企工作成天面对ABC,回家向父母请安总不见得说“hi”吧?
学外语大多是为了升学、就业的需要,多掌握一种交流工具肯定没有坏处,但把一种额外的、辅助的交流工具的学习掌握放到比语言基础、文化传承的根本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式实在令人费解。
在地铁站有人分发外语培训的宣传册,报纸上到处是外语辅导的广告,而普通话考级,如果不是做主持播音行业,好像成了多余。
一声声呼唤着重视传统文化传承、重视素质教育,而在浮躁、虚荣的“国学热”背后,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汉语言文学基础教育的巨大黑洞。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10-2-5 13:55
我想,这都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功利化了。人家外国“爹妈”有钱,科技也发达,所以我们不由得崇洋媚外起来,即使需要丢弃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
作者:
虚空
时间:
10-2-5 16:42
不是自己写的不予置评。。。。。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